雷达介绍
雷达工作原理
![雷达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e05e0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9.png)
雷达工作原理雷达是一种用于探测和追踪目标物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和气象等领域。
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通过分析信号的特征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形态。
本文将介绍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雷达的基本原理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的特性。
雷达发射器发出一束电磁波,并通过天线将电磁波辐射出去。
当电磁波遇到目标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或散射,部分信号会被接收天线接收到。
二、雷达的工作过程1. 发射信号:雷达工作时,发射器发出一束有一定频率和功率的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是无线电波、微波或其他频率的波。
2. 接收信号:目标物体会对电磁波进行反射或散射,部分反射信号会被雷达接收器接收到。
接收器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给信号处理系统。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测量信号的时间、频率和幅度特征,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方位和速度。
4. 显示结果:最后,雷达系统将分析得到的目标信息显示在显示器上。
这可以是雷达图表或其他形式的可视化信息,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目标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三、不同类型雷达的原理1. 连续波雷达(CW雷达):连续波雷达发射器持续地发射连续的高频电磁波。
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混频或激励信号调制后得到目标信息。
2. 脉冲雷达:脉冲雷达发射器以脉冲的形式发射电磁波,每个脉冲都有固定的能量和重复频率。
接收器通过测量脉冲的往返时间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3. 多普勒雷达:多普勒雷达是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工作的。
当目标物体相对于雷达运动时,接收到的反射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根据频率变化的特征,可以计算出目标的速度和运动方向。
四、雷达的应用领域雷达在军事、航空、航海和气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军事:雷达在军事领域中用于目标探测、导航、火控和情报收集等任务。
它可以帮助军队追踪和监视敌方目标,提供重要的战术信息。
2. 航空和航海:雷达在航空和航海领域中用于导航和防撞系统。
雷达探测原理
![雷达探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f20f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f.png)
雷达探测原理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远程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天气预报和无人驾驶等领域。
雷达的探测原理主要基于回波信号,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形状等信息。
以下将详细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雷达系统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用来发射高频电磁波,而接收器用于接收从目标返回的回波信号。
发射器会将电能转化为电磁波能量,并将其辐射到目标区域。
接收器会捕获回波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以供后续处理和分析。
2. 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雷达系统可以分为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两种类型。
脉冲雷达是以脉冲的形式发送和接收电磁波,通过测量脉冲的时间延迟和回波的强度来确定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连续波雷达则是以连续的形式发送和接收电磁波,通过测量频率差异来判断目标的速度。
3. 雷达信号的传播和散射一旦电磁波从雷达发射器发出,它会以光速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遇到许多障碍物,如建筑物、云层、大气颗粒等。
这些物体会导致电磁波被散射、反射、折射或吸收。
当电磁波与目标相遇时,一部分能量会被目标吸收,而另一部分则会被散射回来,形成回波信号。
回波信号的强度和相位会受到目标的物理属性和雷达参数的影响。
接收器会捕获回波信号并测量其强度和时间延迟。
4. 距离测量雷达通过测量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来确定目标的距离。
当电磁波发射后,它会沿直线传播,直到遇到目标。
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取决于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并通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计算距离的方法可以是通过测量脉冲雷达的脉冲宽度,或通过连续波雷达的频率差异。
这些数据会通过信号处理和算法来进行计算和解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目标距离。
5. 方位和高度测量雷达也可以用于测量目标的方位和高度。
为了确定目标的方位,雷达系统通常采用天线阵列或旋转天线,通过检测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异来确定目标的方位角度。
对于高度的测量,雷达一般使用仰角来确定目标的高度。
幼儿雷达知识点总结
![幼儿雷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e4e6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8.png)
幼儿雷达知识点总结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目标的技术。
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航空、气象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对于幼儿来说,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可以增加他们对科技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幼儿雷达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雷达的基本概念1. 雷达的定义雷达全称为“射电探测和测距装置”,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目标的技术装置。
它可以在不受天气和光线影响的情况下,对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和测距。
2. 雷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作原理,雷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雷达包括军事雷达、民用航空雷达、气象雷达和地质雷达等。
3. 雷达的组成部分雷达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和信号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发射器产生并发射无线电波,接收器接收被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天线用来发射和接收信号,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雷达的工作原理1. 无线电波的特点雷达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目标,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频率和波长的特点。
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的方式也会不同。
2. 发射与接收雷达首先通过发射器产生一束无线电波,然后用天线将无线电波发射出去。
当无线电波遇到目标时,部分波被目标反射回来,雷达的接收器接收到被反射回来的波。
3. 测距原理通过计算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与接收到的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的距离。
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
4. 目标识别除了测距之外,雷达还可以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识别目标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状态等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判断目标的性质和位置。
三、雷达的应用1. 军事领域军事雷达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
它可以用来监测敌方的空中、海上和地面目标,进行远程侦察和导弹引导等任务。
2. 民用航空民用航空雷达主要用于飞行管制和空中交通管理。
它可以监测飞机的位置和高度,确保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空中碰撞。
3. 气象预报气象雷达可以用来监测大气中的降水、风暴和龙卷风等天气现象,及时预警并发布相关警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雷达介绍资料汇总
![雷达介绍资料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b1d29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a.png)
雷达介绍资料汇总雷达是指射频波的电磁能在空间中以高速传输并经过反射、散射、折射等作用返回到雷达接收机,通过测量返回波的特性来获得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设备。
雷达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军事、民用、科研等领域。
本文将对雷达的基本原理、分类、工作方式以及一些典型应用领域进行介绍。
雷达的基本原理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
发射系统负责产生并发射射频波,一般采用脉冲信号。
接收系统用于接收目标返回的波,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包括滤波、放大、解调、去杂等操作。
通过分析处理后的信号,可以获得目标的位置、速度、形状等信息。
雷达按照应用领域和工作频率可以分为军用雷达、民用雷达和科研雷达。
军用雷达主要用于军事侦查、导航、武器系统等方面,其工作频率一般较高。
民用雷达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航空导航、船舶定位等领域,其工作频率一般较低。
科研雷达用于天文观测、大气物理研究等方面,其工作频率较高。
雷达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
连续波雷达是指不间断地发送连续波信号,并通过接收到的信号中的相位差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脉冲雷达是指发射脉冲信号并测量返回信号的时间延迟,通过计算时间延迟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雷达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军事方面,雷达用于目标侦测、火力打击等方面,如远程侦察雷达、防空雷达等。
民用方面,雷达用于天气预报、航空导航、船舶定位等方面,如气象雷达、航空雷达等。
科研方面,雷达用于天文观测、大气物理研究等方面,如射电望远镜、对流层雷达等。
总之,雷达是一种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射频波来获取目标信息的设备。
雷达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军事、民用、科研等方面。
雷达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
根据应用领域和工作频率,雷达可以分为军用雷达、民用雷达和科研雷达。
根据工作方式,雷达可以分为连续波雷达和脉冲雷达。
场面监视雷达介绍
![场面监视雷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e90c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3.png)
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分析
总结词
大规模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场面监视雷达面临 的另一个挑战,它要求雷达能够快速处理和 分析大量数据。
详细描述
场面监视雷达通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目标的 数据,包括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数据 量非常大。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可以采用分 布式处理、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处 理的速度和效率。
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 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风 险。
机场交通拥堵预警
01
实时监测机场交通状况,预测拥堵趋势,提前发出 预警。
02
为旅客提供出行建议,优化出行路线。
03
提高机场整体运行效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03
场面监视雷达的技术参数
探测距离
01
探测距离
场面监视雷达的探测距离取决于雷达的发射功率、天线增益、接收机灵
助于提高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快速传递。
05
场面监视雷达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地面障碍物遮挡
总结词
地面障碍物遮挡是场面监视雷达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它可能导致雷达无法正常检测和跟踪目标。
详细描述
在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场景中,建筑物、车辆、树木等地面障碍物可能会遮挡雷达信号,影响对目标的监视 和跟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高架安装、定向天线、频分多路复用等技术手段,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和 抗干扰能力。
AI驱动的目标识别与跟踪
总结词
AI驱动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是场面监视雷达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能够实现 自动化、智能化的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场面监视雷达能够自动学习和识别各种目标特征,实 现对目标的自动分类和跟踪。这大大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人 工干预和误操作的风险。
雷达介绍
![雷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da84254bb68a98271fefab6.png)
1.雷达的定义雷达是对于远距离目标进行无限探测、定位、侧轨和识别的一种传感器系统。
2.最基本的雷达系统的组成图1-1 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2.1 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transmitter)的作用是产生辐射所需强度的高频脉冲信号,并将高频信号馈送到天线。
2.2 天线天线的作用是将雷达发射机馈送来的高频脉冲信号辐射到探测空间2.3 接收机接收机的主要任务是把微弱的目标回波信号放大到足以进行信号处理的电平,同时接收机内部的噪声应尽量小,以保证接收机的高灵敏度。
2.4 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等任务是实现雷达接收机输出信号的进一步处理3. 雷达天线天线是雷达系统中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装置,是雷达系统与外界联系单的纽带。
他的主要作用是:(1) 将雷达发射机产生的高能量电磁波辐射(有一定的方向性)向外部自由空间(空气或其他媒介);(2) 接收目标的回波(包括外部噪声)。
4. 雷达发射机雷达发射机的作用是产生所需强度的高频脉冲信号,并将高频信号馈送到天线发射出去。
常见的雷达发射机可分为单级振荡式发射机和主振放大发射机两类。
4.1 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组成图4-1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组成框图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由于脉冲调制器直接控制振荡器工作,每个射频脉冲的起始射频相位是由振荡器的噪声决定,因而相继脉冲的射频相位是随机的,即受脉冲调制的振荡器所输出的射频脉冲串之间的信号相位是非相参的。
所以,有时把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称为非相参发射机。
4.2主振放大发射机主振放大式发射机由多级组成,图4-2是其基本组成框图。
图4-2 主振放大式发射机组成框图主控振荡器用来产生射频信号;射频放大链用来放大射频信号,提高信号的功率电平;主振放大式因此而得名。
主控振荡器常由基准振荡器、本机振荡器和相干振荡器等组成微波振荡器组。
由于微波振荡器组常由固体器件组成,所以也称它们为固体微波源。
现代雷达要求主控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很稳定。
射频放大链一般由一至三级射频功率放大器级联组成。
雷达介绍
![雷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4107fee172ded630b1cb6d8.png)
雷达阿富汗的移动雷达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定义雷达概念形成于20世纪初。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为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的电子设备。
组成各种雷达的具体用途和结构不尽相同,但基本形式是一致的,包括:发射机、发射天线、接收机、接收天线,处理部分以及显示器。
还有电源设备、数据录取设备、抗干扰设备等辅助设备。
工作原理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雷达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
其原理是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测量距离实际是测量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差,因电磁波以光速传播,据此就能换算成目标的精确距离。
测量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
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
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测量速度是雷达根据自身和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产生的频率多普勒效应原理。
雷达接收到的目标回波频率与雷达发射频率不同,两者的差值称为多普勒频率。
从多普勒频率中可提取的主要信息之一是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变化率。
当目标与干扰杂波同时存在于雷达的同一空间分辨单元内时,雷达利用它们之间多普勒频率的不同能从干扰杂波中检测和跟踪目标。
波段划分最早用于搜索雷达的电磁波波长度为23cm,这一波段被定义为L波段(英语Long的字头),后来这一波段的中心波长度变为22cm。
当波长为10cm的电磁波被使用后,其波段被定义为S波段(英语Short的字头,意为比原有波长短的电磁波)。
雷达简介-雷达工作的基本参数-PART1
![雷达简介-雷达工作的基本参数-PART1](https://img.taocdn.com/s3/m/e58a4521783e0912a2162aec.png)
雷达简介-雷达工作的基本参数-PART1一.雷达简介1.什么是雷达雷达(Radar),又名无线电探测器,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状态参数。
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组成。
2.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通过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通过天线将电磁波辐射至空中,天线将电磁能量集中在一个很窄的方向形成波束向极化方向传播,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会按照目标的反射面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到雷达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反射能量通过天线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接收机将这些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低噪放,滤波和数字信号处理,将回波信号处理为可用信号后,送至信号处理机提取含在回波信号中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包含的目标距离方向速度等现实在显示器上。
二.雷达的基本用途1.测定目标的距离为了测定目标的距离,雷达准确测量从电磁波发射时刻到接收到回波时刻的延迟时间,这个延迟时间是电磁波从发射机到目标,再由目标返回雷达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公式为:S=CT/2。
其中,S为目标距离T为电磁波从雷达发射出去到接收到目标回波的时间C为光速2.测量目标方位是利用天线的尖锐方位波束测量。
测量仰角靠窄的仰角波束测量。
根据仰角和距离就能计算出目标高度。
雷达发现目标,会读出此时天线尖锐方位的指向角,就是目标的方向角。
两坐标雷达只能测定目标的方位角,三坐标雷达可以测定方位角和俯仰角。
3.测定目标的运动速度是雷达的一个重要功能,—雷达测速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当目标和雷达之间存在着相对位置运动时,目标回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频率的改变量称为多普勒频移,用于确定目标的相对径向速度,通常,具有测速能力的雷达,例如脉冲多普勒雷达,要比一般雷达复杂得多。
雷达的作用
![雷达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f97ff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5.png)
雷达的作用雷达是一种通过向目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确定位置、距离和速度的电子设备。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众多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雷达的作用。
首先,雷达在军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于目标侦察和监视,帮助军队收集情报和监控敌方行动。
雷达可以检测到来袭的飞机、舰船或导弹,提前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雷达还可以用于制导导弹和炮火,提高命中率和战斗效果。
因此,雷达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防御和攻击中,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次,雷达在民航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雷达可以监测航空器在空中的位置、高度和速度,提供给飞行员准确的导航信息。
它可以帮助飞行员避开其他飞机、天气不良和地形障碍,确保飞行安全。
此外,雷达还可以用于监控飞机降落和起飞的过程,确保飞机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操作。
因此,雷达是民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提高航空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雷达在天气预报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雷达可以通过测量气象信息,如降水、风向和风速,帮助气象学家预测天气状况。
它可以检测到降雨、冰雹、风暴和龙卷风等天气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图像。
这有助于发出警报,保护人们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雷达还可以用于监测海洋波浪和冰山移动,帮助海事部门制定航行计划和预警措施。
因此,雷达在气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和预报。
此外,雷达还被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和环境监测中。
在交通管理中,雷达可以监测车辆的流量、速度和密度,帮助交通部门调整信号灯和制定交通方案,减少拥堵和事故。
在环境监测中,雷达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气象条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预警,保护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综上所述,雷达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工具,具有多种作用。
它在军事、民航、天气预报、交通管理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雷达技术,我们可以实时了解目标的位置、距离和速度,提前预警和制定有效的措施。
因此,雷达不仅对保卫国家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而且对提高各个领域的效率和准确性也起着重要作用。
雷达的工作原理
![雷达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42f5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8.png)
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气象和海洋等领域。
本文将从雷达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工作模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雷达的工作原理:1. 发射和接收信号:雷达通过发射射频信号,并监听回波信号来进行目标探测。
发射的信号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2. 接收回波信号:当发射的电磁波与目标相遇时,会产生回波信号。
雷达接收器通过接收回波信号,以获取目标的位置、距离和速度等信息。
3. 信号处理和显示:雷达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如滤波、放大、解调等操作,以提取有用的目标信息。
处理后的数据可以通过显示设备以图形或数字的形式呈现。
二、雷达的主要组成部分:1. 发射器:负责产生并发射射频信号,通常使用高频、大功率的电子设备。
2. 接收器:接收回波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解调等操作,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3. 天线系统:用于发送和接收电磁波信号,一般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
4. 控制器:负责控制雷达的工作模式和参数设置,并处理接收到的目标信息。
5. 显示设备:用于显示目标信息,可以是示波器、计算机屏幕或专用的雷达显示器等。
三、雷达的工作模式:1. 连续波雷达(CW雷达):发射连续的电磁波信号,并通过检测回波信号的频率变化来估计目标的速度。
2. 脉冲雷达:以脉冲的形式发射电磁波信号,测量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来计算目标的距离。
3. 多普勒雷达:基于多普勒效应,通过测量回波信号频率的变化来确定目标的速度和运动方向。
四、雷达的应用领域:1. 军事应用:雷达在军事领域广泛用于目标探测、情报侦察、导航引导和火力控制等任务。
2. 航空应用:雷达在航空领域被用于飞行器导航、空中交通控制以及天气预报和防雷等方面。
3. 气象应用:气象雷达可以探测大气中的降水情况,对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4. 海洋应用:海洋雷达可以用于测量海洋表面的波高、潮汐、海流等参数,对海洋科学和海上交通具有重要意义。
雷达知识点总结口诀
![雷达知识点总结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842ab3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c.png)
雷达知识点总结口诀一、雷达基础知识1. 雷达由天线、发射/接收器、处理设备组成2. 发射的雷达波反射在目标上,接收后进行信号处理3. 雷达可以探测目标的距离、方向和速度4. 雷达常用的频段包括X波段、Ku波段、Ka波段等二、雷达工作原理1. 发射端发射雷达波,遇到目标反射回来2. 接收端接收反射信号,并进行处理3. 通过处理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速度和性质4. 雷达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目标信息三、雷达探测目标1. 雷达可以通过测量返回信号的时间来求解目标与雷达的距离2. 通过探测目标的多次位置变化可以确定目标的速度3. 雷达可以通过脉冲状波、连续波和脉冲多普勒等技术来识别目标4. 雷达可以分为二维雷达和三维雷达,分别可以获取目标的距离和方向以及高度信息四、雷达应用领域1. 军事领域:用于探测敌方飞机、舰船和导弹2. 气象领域:用于探测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3. 交通领域:用于飞机、船舶和车辆导航和碰撞预警4. 地质勘探领域:用于勘探地下资源和地质条件五、雷达系统的性能参数1. 探测能力:用于衡量雷达对目标探测的能力2. 定位精度:用于衡量雷达对目标位置测量的准确性3. 信噪比:用于衡量雷达接收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4. 工作距离:用于衡量雷达最大工作距离六、雷达系统的优化1. 天线设计:优化天线结构可以提高雷达灵敏度和分辨率2. 信号处理: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提高雷达的探测精度3. 发射功率:增加雷达的发射功率可以提高工作距离和穿透能力4. 频率选择:选择合适的频率可以提高对不同目标的探测性能七、雷达的发展方向1. 多普勒雷达:用于探测目标的速度和运动状态2. 目标识别雷达:用于识别目标的类型和特征3. 三维雷达:用于获取目标的高度信息4. 合成孔径雷达:用于提高雷达对地面目标的分辨能力八、雷达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天线故障:检查天线结构和调整天线方向2. 信号处理故障:检查接收器和处理设备的连接和设置3. 发射故障:检查发射器的状态和发射功率4. 系统故障:检查雷达系统的连接和通讯状况总结口诀:雷达探测目标速度距离,多普勒频率增强识别。
雷达技术在国防行业中的应用教程
![雷达技术在国防行业中的应用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2b7f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4.png)
雷达技术在国防行业中的应用教程雷达技术在国防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雷达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军事、国土安全以及民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在国防行业中的应用。
一、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无线电探测与测量。
雷达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探测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利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的强度,计算出目标的尺寸和材质;根据接收到的返回信号频率的变化,计算出目标的速度。
二、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发射信号:雷达发射器会发出一束高频电磁波信号,通常是微波或无线电波。
2. 接收信号:当发射的信号与目标相交时,会发生反射。
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反射信号。
3. 信号处理:接收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进行波形分析和滤波。
4. 目标距离计算:通过测量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计算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5. 目标角度计算:通过阵列天线或机械扫描,可以确定目标的方位角和仰角。
6. 目标速度计算:通过测量接收到的反射信号频率的变化,可以计算目标的相对速度。
7. 显示和分析:经过计算和分析,雷达系统会将目标的位置、尺寸和速度等信息显示给操作员或者相关系统。
三、雷达技术在国防行业中的应用雷达技术在国防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雷达技术应用:1. 空中侦察与监视:通过雷达技术可以实时监视和追踪空中目标,包括敌方飞机、无人机以及导弹等。
雷达可以提供准确的目标定位和跟踪,为国防部队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2. 防空系统:雷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防空系统中,既包括陆基防空系统,也包括海上和空中的防空系统。
雷达可以监测和追踪来袭的空中目标,协助防空系统进行目标拦截与消灭。
雷达原理PDF
![雷达原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05b83c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6.png)
雷达原理 PDF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测距的电子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然后分析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以获得目标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
一、雷达的基本组成雷达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和显示控制单元等组成。
发射机负责产生高频电磁波,然后通过天线将其发送到空间中。
当电磁波遇到目标时,会反射回来并被接收机接收。
接收机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后,将其转换为低频信号并送入信号处理机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并将其送入显示控制单元进行显示和控制。
二、雷达的种类雷达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按照工作频段可以分为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军用雷达、民用雷达和通用雷达等;按照工作方式可以分为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等。
三、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遇到目标后,会反射回来并被接收机接收。
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相位、频率和幅度等参数,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例如,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相位差,可以确定目标距离雷达的距离;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频率变化,可以确定目标的径向速度;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幅度,可以确定目标的大小和形状等信息。
四、雷达的技术特点雷达的技术特点包括探测能力、测速精度、测距精度和分辨率等。
其中,探测能力是雷达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决定了雷达能够发现和跟踪的目标数量和质量;测速精度和测距精度是雷达测量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准确性;分辨率是雷达区分相邻目标的能力。
五、雷达的应用雷达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和科研等领域。
在军事方面,雷达被用于引导导弹、飞机和舰船等武器进行攻击和防御;在民用方面,雷达被用于交通管制、气象观测和资源探测等领域;在科研方面,雷达被用于物理实验、地球观测和天体研究等领域。
雷达探测原理
![雷达探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2d09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9.png)
雷达探测原理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技术手段。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脉冲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特征信息。
本文将介绍雷达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基本原理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速度及其遇到各种物体时的反射、散射、透过等特性来实现目标探测。
雷达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
在雷达工作时,发射机向天线输送一定的电能,经过调制形成脉冲信号,然后由天线辐射出去。
当脉冲信号遇到目标物时,部分电磁波会被目标物吸收、反射或散射,其中一部分被接收机的天线接收到。
接收机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解调处理后,通过信号处理系统提取出目标的信息。
二、工作过程雷达在工作过程中经历了发射、传播、接收和信号处理几个步骤。
1. 发射:发射机向天线提供一定的电能信号,通过调制形成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的特点是脉冲宽度短且能量集中,可以提高目标探测的精度和距离分辨率。
2. 传播:脉冲信号通过天线辐射出去,并沿着一定的传播路径向目标传播。
传播路径中的电磁波会遇到大气、云层、地面等物体,部分能量会被这些物体所吸收、散射或反射。
3. 接收:当脉冲信号遇到目标时,目标会吸收、反射或散射部分电磁波,其中一部分会被雷达接收机的天线接收到。
接收机会把接收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和增强目标的回波强度。
4. 信号处理:接收机输出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通过解调、滤波、放大等操作,将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并提取出目标的位置、速度和其他特征信息。
三、应用领域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海事、气象等领域。
以下是雷达在一些典型应用领域的应用案例:1. 军事应用:军事雷达用于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可在地面、海洋和空中监测敌方的舰船、飞机、导弹等目标,并提供信息支持于战术决策。
2. 民航应用:民航雷达用于航空交通管制,可以监测和引导飞机,确保航班的安全与准时。
军用雷达分类
![军用雷达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5ab5a1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b.png)
军用雷达分类介绍军用雷达是军事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探测、跟踪和识别目标。
不同类型的军用雷达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对军用雷达进行分类,并深入探讨每种类型的特点和用途。
一、空中预警雷达空中预警雷达用于监测和掌握空中目标的动态情况,为军队提供战略预警和指挥作战所需的信息。
它通常具有较长的探测距离和高精度的目标识别能力。
1. 机载预警雷达机载预警雷达安装在飞机或直升机上,具有机动性强、作战范围广的特点。
它能够对大范围的空中目标进行监测和跟踪,为部队提供及时的战场态势感知和指挥决策支持。
2. 地面预警雷达地面预警雷达通常安装在固定的雷达站点上,用于监测特定区域内的空中目标。
它的探测距离较远,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地面预警雷达主要用于保卫国家边境、掌握地区军事态势等。
二、防空雷达防空雷达是用于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并指导防空武器进行拦截的雷达系统。
它能够对来袭飞行器进行早期预警和目标跟踪,为防空导弹等武器系统提供精确的导引和引导。
1. 监视雷达监视雷达是防空雷达中的基础型号,用于对大范围的空中目标进行监测和跟踪。
它具有较长的探测距离和广阔的搜索范围,能够实时监视多个目标。
2. 目标指示雷达目标指示雷达用于提供更精确的目标信息和位置指示,为防空武器系统提供更准确的目标追踪和拦截能力。
它通常配合监视雷达一起使用,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作战效能。
3. 引导雷达引导雷达是防空导弹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引导导弹到达目标。
它能够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追踪,将导弹引导到目标附近进行拦截。
4. 辅助雷达辅助雷达用于对目标进行识别和鉴别,避免误拦截和对友军进行误伤。
辅助雷达通常配备在防空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为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三、侦察雷达侦察雷达用于获取敌方目标的情报和情况,为军队提供作战情报和指挥决策的依据。
它通常具有隐蔽性强、侦测距离远的特点。
1. 地面侦察雷达地面侦察雷达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侦察和监测。
雷达介绍资料中文版
![雷达介绍资料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ce03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d.png)
雷达介绍资料中文版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检测和跟踪目标物体的无线电设备。
雷达的全称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中文称为“无线电探测与测距”。
雷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通过发送一束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射向目标物体,然后接收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并通过对接收到的电磁波的时间延迟、频率和幅度等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形状等信息。
雷达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显示器。
发射器是负责产生并发射射线的设备,它通常由一个无线电频段发生器和一个设备来放大电磁波信号组成。
接收器则是负责接收和放大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设备。
显示器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显示的设备,通常是通过雷达图来显示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等信息。
雷达主要用于军事、航空航天、气象、海洋、交通等领域。
在军事方面,雷达可以用于监测敌方的飞机、船只和导弹等;在航空航天领域,雷达可以用于导航和飞行控制;在气象领域,雷达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测天气情况;在海洋领域,雷达可以用于监测海浪、海流和船只等;在交通领域,雷达可以用于监测交通流量和避免事故等。
雷达的应用还有很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例如,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雷达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雷达可以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导航和避开障碍物。
总结起来,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检测和跟踪目标物体的无线电设备。
它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形状等信息。
雷达在军事、航空航天、气象、海洋、交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有很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雷达的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雷达的应用及原理
![雷达的应用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f26d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6.png)
雷达的应用及原理1. 前言雷达(Radar)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技术。
它在军事、民用以及科学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雷达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雷达技术。
2. 雷达的应用2.1 军事领域•目标探测与跟踪:雷达被广泛用于军事目标的探测与跟踪,如敌方飞机、导弹、舰船等目标。
•防空和导弹防御:雷达可以用于导弹防御系统,探测敌方导弹并进行拦截。
•侦察和情报收集:雷达可以用于侦察和情报收集,获取敌方军事目标的情报信息。
2.2 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勘探:雷达可以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探,探测地下矿藏的分布和性质。
•地下水勘探:雷达可以用于地下水的勘探,帮助找到水源和水资源。
•地震活动监测:雷达可以探测地下地震活动,用于地震监测与预警。
2.3 气象监测•天气预报:雷达可以用于测量降水、云量和风场等气象参数,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气象灾害预警:雷达可以监测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4 航空和航海导航•机场雷达:雷达可以用于机场的航空安全,探测和引导飞机的降落和起飞操作。
•航海雷达:雷达可以用于航海导航,帮助船舶避免与其他船只或障碍物碰撞。
2.5 科学研究•天文学:雷达可以用于天文学研究,探测宇宙射电天体和空间中的行星、彗星等。
•地球科学:雷达可以用于地球科学研究,如冰川变化、海洋表面风场等。
3. 雷达的原理雷达基于电磁波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测和测量目标。
其基本原理如下:1.信号发射:雷达利用天线发射一束脉冲电磁波信号。
2.信号传播: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中传播,碰到物体后,一部分将被反射回来或散射。
3.信号接收:雷达接收天线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并将其输入雷达系统进行处理。
4.信号处理:雷达系统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用于提取目标信息,如距离、速度等。
5.目标定位: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时间延迟和方向,雷达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雷达的探测能力与其频率、功率以及接收灵敏度等参数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雷达的分类
➢按信号波形分
✓连续波雷达 ✓脉冲波雷达
• 高重复频率 • 中重复频率 • 低重复频率
✓脉冲压缩雷达
40
五、雷达的分类
➢按体制和原理分
✓单基地雷达、双基地雷达 ✓主动雷达、被动雷达 ✓单脉冲雷达 ✓相控阵雷达 ✓二次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
41
五、雷达的分类
➢按工作频率分
9
二、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的比较
雷达与无线电通信的共同点: ➢二者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都涉及到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 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学科; ➢电子系统大部分相似,都包括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等。
总体来说,雷达系统比通信系统要复杂得多;雷达对 信息获取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雷达的信号形式更 多,更复杂,信号处理更复杂。
主要用途 超远程无线电通信和导航
地波和天波。主要沿地球表面绕射传播和 调幅(AM)无线电广播 电报 通信 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短波 HF
3MHz~30MHz
100m~10m
天波。主要经电离层反射传播,其次是沿 着地球表面传播
超短波 30MHz~300MHz (米波VHF 甚高频)
10m~1m
主要在自由空间作直线传播,其次是沿着 调频(AM)无线电广播 电报 通信 地球表面传播和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2)不适合大面积搜索 3) 制作精度高,可靠性不高
应用:目标探测和监视 、火控和跟踪 、导引头和导弹末制导 、
外层空间
37
四、雷达的应用
16、激光雷达 优点:◆频率高(比微波高3~4个数量级)。多普勒频率高,对抗电子干扰、
反隐身,高精度测距(cm)◆能量高度集中,无副瓣
缺点: ◆激光的大气传输效应(大气悬浮粒子对于光能的吸收和散射)限制了
millimeter
特点
电离层反射 天线尺寸大 电离层折射传播
大天线 中等尺寸天线 中等测量精度
小天线 精密测量 非常小的天线 高的测量精度
有大气和降雨损耗 严重的大气和降雨损耗
应用
超视距雷达 搜索雷达
搜索雷达 多功能雷达
跟踪雷达 机载雷达 短程雷达 精密制导雷达
空—空雷达
43
44
17
三、雷达的发展析空中商用电台、电视的频率和信号特征及其他信号的 波动状态来侦测隐形飞机。
18
四、雷达的应用
1、远程预警雷达
弹道导弹防御, 探测洲际导弹, 和绕地球的卫星 420-450兆赫(UHF) 探测距离4800~5550km 高32m,2000个阵元
9、测速雷达
31
四、雷达的应用
10、气象雷达
32
四、雷达的应用
11、空中管制雷达
33
四、雷达的应用
12、合成孔径雷达
34
四、雷达的应用
13、宇航应用
35
四、雷达的应用
14、其它 ➢测高雷达 ➢雷达引信 ➢探地雷达 ➢防撞雷达
36
四、雷达的应用
15、毫米波雷达 优点:1)波束窄,增益高 2)分辨率高 3)体积小,重量轻 缺点:1)受大气传播衰减严重,作用距离<30km
•50年代,大功率的速调管开始应用于雷达,发射功率比磁控 管大两个数量级。 •50年代中期,美国装备了超视距预警雷达系统,可以探寻超 音速飞机。不久又研制出脉冲多普勒雷达。 •195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出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系统, 可跟踪3000英里外,600英里高的导弹,预警时间为20分钟。
14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60年代,电扫描相控阵天线。美国AN/SPS-33防空相控阵雷 达工作于S波段(2G~4GHz,10cm),方位机械扫描,仰角 电扫描。 •1964年,美国装置了第一个空间轨道监视雷达,用于监视人 造地球卫星或空间飞行器。 •60年代,NRL美国海军实验室研制成探测距离在3700km以 上的“麦德雷”高频超视距雷达,首先证明了超视距雷达探 测飞机,弹道导弹和舰艇的能力,还能确定海面状况和海洋 上空风情的能力。
美国 “铺路爪”
19
四、雷达的应用
预 警 飞 机
预警机探测距离远、 低空探测能力强、
机动范围大 探测精度高、使用灵便
20
四、雷达的应用
哈工大高频地波 超视距雷达
21
四、雷达的应用
2、警戒雷达(防空)
作用距离>400km 分辨力要求不高
方位360o L波段(1~2G)
22
四、雷达的应用
3、引导指挥雷达(监视雷达)
Letter designation Frequency (GHz) New band designation (GHz)
HF VHF UHF L-band S-band C-band X-band Ku-band K-band Ka-band MMW
0.003 - 0.03 (100m~10m) 0.03 - 0.3 (10m~1m) 0.3 - 1.0 (1m~30cm) 1.0 - 2.0 2.0 - 4.0 (10cm) 4.0 - 8.0 (5cm) 8.0 - 12.5 (3cm) 12.5 - 18.0 18.0 - 26.5 (1cm) 26.5 - 40.0 Normally >40.0
微波
300MHz~ 300GHz
1m~1mm
在自由空间作直线传播
电视、雷达、导航
6
7
一、雷达的任务
➢目标距离的测量 ➢目标方位和仰角的测量 ➢相对速度的测量 ➢目标尺寸和形状的测量 ➢目标形状的对称性 ➢目标的粗糙度和介电特性
8
二、雷达和无线电通信的比较
✓所用的电磁波频率不同:一般来说雷达所用频率更高 ✓目的不同:无线电通信的目的是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传输,雷达 的目的是通过接收目标的反射信号确定目标的属性(空间位置、 速度、类型等) ✓天线形式不同:无线电通信一般通过全向天线完成;雷达为了 完成目标定位和提高作用距离,天线的方向性很强 ✓侧重点不同:无线电通信主要考虑的是传输信道的容量、传输 信号的保密性和如何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失真;雷达主要 考虑的是如何快速地发现更远的目标,如何从目标回波中获取 更多、更准确的目标信息。
16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80年代,相控阵雷达大量应用于战术雷达。这个时期,出现美 国陆军的“爱国者”,海军“宙斯盾”和空军的B-1B系统。 •空间监视雷达,“铺路爪”全固态大型相控阵雷达是一个重大 发展。
•90年代,海湾战争的刺激,雷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雷达的 观察隐身目标能力,在反辐射弹(ARM)与电子战(EW)条件 下的生存能力和有效性提出高要求。对雷达测量目标特征参数, 目标分类,目标识别提出更强烈的要求。 •双/多基地雷达与雷达组网技术,与无源雷达及其他的传感器综 合,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当今雷达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1922年,马可尼在美国电器及 无线电工程师学会发表演说,讲 题是可防止船只相撞的平面波雷 达。
12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1924年,英国阿普利顿首次成功进行无线电测距试验,利用无 线电回波测定电离层的高度。
•1930年NRL的汉兰德采用连续波雷达探测到了飞机。
•1938年美国无线电(RCA)研制出第一部使用的XAF舰载雷 达,安装在美国“纽约”战舰,对海面舰船探测距离为20km, 对飞机为160km.
15
三、雷达的发展历史
•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在70年代得到新 的发展。 •70年代中期,合成孔径雷达的计算机成像。装在卫星的合成孔 径雷达获得分辨率25×25m的雷达图像,1cm波段的机载合成 孔径雷达可以达到0.09m2的分辨率。 •70年代越南战争后期,出现用甚高频(VHF)雷达探测地下坑 道。 •空间应用方面,雷达用来帮助“阿波罗”飞船在月球着陆,在 卫星方面被用作高度计,测量地球及其表面的不平度。 •70年代,“丹麦眼镜蛇”雷达是一部又代表性的大型高分辨率 相控阵雷达,美国将该雷达用于观测,跟踪苏联勘查加半岛下 靶场上空的多个再入弹道导弹的弹头。
电子系统
——雷达系统
第一讲 介绍
“活雷达”-蝙蝠
2
雷达
RADAR —— 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3
原理
4
电磁波谱
5
电磁波
波段
频段
长波/地波 100kHz~ 300kHz
中波
300kHz~ 3MHz
波长 3000m~ 1000m
1000m~ 100m
传播方式 地波。主要沿地球表面绕射传播
A A<0.25; B>0.25 B<0.5; C>0.5
D E<3.0; F>3.0 G<6.0; H>6.0 I<10.0; J>10.0
J J<20.0; K>20.0
K L<60.0; M>60.0
42
五、雷达的分类
频带
HF VHF, UHF
UHF, L S, C
X, Ku, K
Ku, K, Ka
近地应用时的作用距离 ◆极窄的波束使得对于运动目标的搜索和捕获比较困难, 通常需要靠其他手段来引导。
应用:飞行器空间交会测量 ,目标精密跟踪,瞄准,直升机防撞告警 ,化学
战剂和局部风场测量 ,水下目标探测 (蓝绿激光0.5um可探测深达百米的目标)
38
五、雷达的分类 ➢按安装位置分
✓地面雷达 ✓机载雷达 ✓天基雷达 ✓舰载雷达
能对多批次目标同时检测 测量目标的精度和分辨力较高
S波段(2~4G)
23
四、雷达的应用
4、火控雷达
作用距离小 测量精度高
24
四、雷达的应用
5、制导雷达
探测距离:150km~400km 监视100个目标 同时跟踪3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