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粒滑移示意图
滑移与晶粒伸长
• 卡片模型
• 切削层金属就象一摞卡片,在刀具作用下受剪应力后沿卡
片间滑移而成为切屑。滑移方向就是剪切面方向。
卡片模型
三、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剪切角 剪应变 变形系数
1、剪切角
• 在相同切削条件下,剪切角越大,剪切 面积越小,切屑厚度越小,变形越小。 • 剪切角 可采用快速落刀实验获得切屑 根部照片再测量得到,比较麻烦。 o
s Fn av
Ff
粘结区内摩擦 切塑性金属时,切屑与前刀面间高温(几百度)、高压(2-3GPa) 使切屑底部与前刀面间发生粘结,亦称“冷焊”; 粘结区并非一般的外摩擦,而是粘结层金属与相邻切屑较上层之间
的晶粒相对剪切滑移,属内摩擦。
单位切向力 = 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s • 滑动区外摩擦 单位切向力由 s 逐渐减小到0。
2、剪应变
• 平行四边形OHNM剪切变形为OGPM,按剪应变即相对滑移关系有 • = s / y, 而 s = NP,y = MK 故
• =NP / MK = (NK+KP) / MK = ctg + tg(-0)
cos o sin Φ cos(Φ o )
剪切变形示意图
• 前角愈大,变形愈小。原因:前角影响切屑流出方向,影
响作用角。o愈大,愈小,角愈大,变形愈小。
第Ⅲ变形区: 刀工接触区。 已加工表面受到刀具刃口钝圆和后刀面挤压和摩擦,晶 粒进一步剪切滑移。 有时也呈纤维化,其方向平行已加工表面,也产生加工 硬化和回弹现象。 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集中而又复杂。三 个变形区内的变形又相互影响。
二、第一变形区内金属的剪切变形
设切削层中某点 P 向切削刃逼近,到1 点时切应力达到材料 剪切屈服强度 s( = s ),1点向前移动的同时,也沿剪 切方向滑移,其合成运动轨迹从 1 点运动到 2 点而不是 2 点, 22是滑移距离 P 点继续逼近刀刃,由于 硬化现象,剪应力增大,
材料塑性越高,愈易形成积屑瘤。 实验证明:形成积屑瘤有一最佳切削温度,此时积屑瘤 高度Hb最大,当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积屑瘤高度皆 减小。
积屑瘤高度与切削速度的关系如下图,实际上也反映了 与温度的关系。
积屑瘤高度Hb与vc的关系
二、积屑瘤对金属切削过程产生的影响(P44) :
(1)实际刀具前角增大; (2)实际切削厚度增大; (3)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增大; (4)影响切削刀具的耐用度;
第Ⅱ变形区: 刀屑接触区 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受到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的 晶粒进一步剪切滑移。 特征是晶粒剪切滑移剧烈呈纤维化,纤维化方向平行前 刀面,有时有滞流层。 切屑与前刀面的压力很大,高达2~3GPa,由此摩擦产生 的热量也使切屑与刀具面温度上升到几百度的高温,切屑 底部与刀具前刀面发生粘结现象。
晶粒滑移:切削层金属的变形,从晶体结构看,就是沿晶 格中晶面的滑移。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一变形区宽度仅0.20.02mm,所以
可看成一个面—即剪切面。
剪切面
切屑 刀具

c
剪切面与切削速度之夹角 叫剪切角,以表示。

假定金属晶粒为圆形,受剪应力后晶格中晶面滑移,粒
变椭圆形,AB变为长轴AB;随剪应力增大,晶格纤维化,AB 成为纤维化方向 。但纤维化方向与晶粒滑移方向不一致,它们 成一角。
三、积屑瘤的作用 有利方面: 可增大实际前角,减少变形和切削力; 可保护切削刃、降低刀具磨损。 不利方面:
积屑瘤不稳定时(脱落时),有可能使脆性刀具颗粒剥落 ,反而加剧刀具磨损;
产生积屑瘤后使切削厚度增大ac值,影响工件尺寸精度; 当积屑瘤不稳定时,由于积屑瘤产生—成长—脱落周期动 态变化,易引起振动; 脱落的积屑瘤碎片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也易划伤刀具使 耐用度降低。
第Ⅰ变形区: 从OA线(始滑移线)金属开始发生剪切变形,到 OM线(终滑移线)金属晶粒剪切滑移基本结束,AOM 区域叫第一变形区。
是切屑变形的基本区,其特征是晶粒的剪切滑移 ,伴随产生加工硬化。
第一变形区是金属切削变形过程中 最大的变形区,在这个区域内,金 属将产生大量的切削热,并消耗大 部分功率。此区域较窄,宽度仅 0.02~0.2㎜ 。
对切削过程有利。
二、前刀面上的摩擦
切削塑性材料时刀屑接触区的摩 擦示意图。可见,刀屑接触面分 两个区域:粘结区和滑动区。
切屑与前刀面摩擦示意图
刀具前刀面的摩擦特性
, 法应力 =s 剪应力,=
O
刀具
A
B
OA 粘结区 AB 滑动区
OA—粘结区(内摩擦区):摩擦系数是变化的 AB—滑动区(外摩擦区):摩擦系数是常数
• 从前面第一和第二变形区的分析可知,变形和摩擦 是影响切削过程的关键。影响切屑变形的主要因素
可从以下四方面分析:工件材料、刀具参数、切削
速度和切削厚度
1、工件材料方面
• 工件材料强度愈高,切屑变形愈小。
• 原因:工件材料强度愈高, 减小,增大,变形系数减小。
工件材料强度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2、刀具方面
lf
2(3) > s 合成运动 第一变形区
4 > s 合成运动
4以后 无剪应力 前刀面 切屑
应力状态 流动方向 区 域
金属在第一变形区滑移过程
切削层金属是在AOM区内通过剪应力产生滑移变成
切屑 (Chip) 的。 AOM区叫做第一变形区。 OA线叫始滑移线,OM线叫终滑移线。 其特征是晶粒的剪切滑移,伴随产生加工硬化。
相对滑移存在。也只当ξ>1.5时, ξ与ε基本成正比。
wk.baidu.com
第三节
前刀面的挤压与磨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根据前述,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受到挤压和摩擦,靠近 前刀面的切屑底层进一步变成第二变形区。 特征: 切屑底层晶粒纤维化,流速减慢甚至会停滞在前刀面上
切屑发生弯曲;
刀—屑接触区温度升高; 第二变形区的挤压和摩擦影响切屑的流出,从而影响第 一变形区金属的变形,影响剪切角的大小。
lfi lfo
图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
一、作用在切屑上的力、剪切角与前刀面上摩擦角的关系
• 前刀面上:法向力Fn和摩擦力Ff;
• 剪切面上:正压力Fns剪切力Fs
• 两对力平衡。
作用在切屑上的力及其与角度关系
Fr 切削合力; Fn 与 Fr 的夹角,即摩擦角; =tg
为前刀面的摩擦系数
Fz Fr在切削运动方向的分力;Fy Fr与切削运动方向垂 直的分力。可由公式计算 切削合力Fr与剪切力Fs之夹角为 (+-0),由材力知
(-0) 为切削合力 Fr 与切削速度方向的夹角,称作用角 ,以表示。
• 可得如下结论: • 前角 o 增大时, 增大,变形减小。故在保证刀 刃强度条件下增大前角可以改善切削过程(降低切 削力、温度、提高表面质量等); • 摩擦角 增大时, 减小,变形增大。故提高刀 具刃磨质量、使用切削液可减小前刀面上的摩擦,
二、研究切削变形的实验方法
侧面变形观察法 高速摄影法 快速落刀法 SEM观察法
光弹性、光塑性实验法
其它方法,如:X射线衍射等
第二节 金属切削层的变形 一、 变形区的划分
• 金属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剪切和滑移,下图表示了金属的 滑移线和流动轨迹,其中横向线是金属流动轨迹线,纵向 线是金属的剪切滑移线。可划分为三个变形区
四、抑制积屑瘤的措施
(1)降低切削速度,使温度降低到不易产生粘结现象; (2)采用高速切削,使温度高于积屑瘤消失的极限温度; (3)调整刀具角度,增大刀具前角,减小刀—屑接触压力; (4)更换切削液,使用润滑性好的切削液和精研刀具表面, 降低磨擦 ; (5)提高工件材料硬度,减小加工硬化倾向。
第五节 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
金属切削过程中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三个变形区
第Ⅰ变形区:即剪切变形 区,金属剪切滑移,成为切屑 。金属切削过程的塑性变形主 要集中于此区域。



第Ⅱ变形区:靠近前刀面处 图 切削部位三个变形区 ,切屑排出时受前刀面挤压与 摩擦。此变形区的变形是造成前刀面磨损和产生积屑瘤的 主要原因。 第Ⅲ变形区:已加工面受到后刀面挤压与摩擦,产生 变形。此区变形是造成已加工面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主 要原因。
刀屑接触面上正应力 在刀尖处最大,逐渐减小到0。
三、影响前刀面摩擦系数的主要因素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增大, 减小(V不变时,温度升高) 切削厚度:切削厚度增大,正应力增大, 减小
切削速度: 低速,V大, 越大;高速,V大, 越小
刀具前角:o 增大,正应力减小, 越大
3、变形系数
由实验和生产可知,切屑厚度 ach 大于切削层厚度ac,切屑长度 lch 小 于切削层长度 lc。
长度变形系数L切削层长度lc与切屑长度lch之比L= lc/lch
厚度变形系数 a = ach/ ac 忽略切屑宽度的变化,有a=L= 大于1,值大表示切屑越厚越短,变形越大
一、积屑瘤的成因: 当金属切削层从终滑移面流出时,受到刀具前刀面 的挤压和摩擦,切屑与刀具前刀面接触面温度升高,挤 压力和温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产生粘结现象,也就 是常说的“冷焊”。切屑流过与刀具粘附的底层时,产 生内摩擦,这时底层上面金属出现加工硬化,并与底层 粘附在一起,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如图所示。 积屑瘤的产生与不但与材料的加工硬化有关,而且 也与刀刃前区的温度和压力有关。
s Fn av
Ff
切削速度:在不同v范围,影响不同。v
低时,温度较低,前刀面与切屑底层不 易粘结。粘结情况随速度的增大而发展

,使 增大;当 v 超过一定值时,温度
升高,使材料塑性增大,流动应力减小 ,故降低。
v
第四节
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积屑瘤 由于刀 屑接触面的摩擦,当切削速度不高 又形成连续切屑时,加工钢料和其它塑性材料时,常 常在刀刃处粘着剖面呈三角状硬块。硬度为工件硬度 的2-3倍,这块金属被称为积屑瘤。叫积屑瘤。 形成原因: 高温、高压,粘结、冷焊
第三章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第一节 研究金属切削变形过程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金属切削变形过程的意义 • 金属切削过程是指:通过切削运动,使刀具从工件上切下 多余的金属层,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即被加工 工件的切削层在刀具前面推挤下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切屑 而被切下来的过程。 • 在这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现象,如形成切屑、切削力、切削 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切削 过程中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 金属切削变形过程的研究是金属切削原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是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 率和降低成本。
变形系数能直观反映切屑的变形程度,且容易求得,生产中常用。
变形系数求法
变形系数、剪切角和剪应变的关系
ach cos( o ) ac sin
2 sin o 1 cos o
2
以上是按纯剪切观点提出的,而切削过程是复杂的, 既有剪切又有挤压和摩擦的作用。显然以上理论有局限性 。如=1时,ach=ac,似乎切屑没有变形,但事实上切屑有
因 此 P 点 经 过 1—2—3—4 ,
到达 4 点时剪切滑移结束, 沿平行前刀面方向流出成 为切屑。
R1
R2
4 5° M 4 5° 4 5° 4 5° 4 3 4' B A 2 3' 1 P = 2 '
c

max
ac
s
O


P < s 切削速度v
切削层金属
1 = s 合成运动
特点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切屑底层与前刀面发生沾接,切屑 与前刀面之间既有外摩擦,也有内摩擦。
两个摩擦区
粘结区:高温高压使切屑 底层软化,粘嵌在前刀面高低 不 平 的 凹坑 中 , 形成 长 度 为 lfi 的粘接区。切屑的粘接层 与上层金属之间产生相对滑移 ,其间的摩擦属于内摩擦。 滑动区:切屑在脱离前刀 面之前,与前刀面只在一些突 出点接触,切屑与前刀面之间 的摩擦属于外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