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环节通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品读体会,了解人物的特点,并感受到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
膑想出了妙策——引读“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5.你认为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板书:足智多谋)
6.想象说话:通过第二次比赛后,田忌和齐威王分别会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约5分钟)
本环节通过自读课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及反思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猜忌 讥讽 咱们 顺序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目瞪口呆 转败为胜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约5分钟)
1.教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草原上的牧民赛马的情景图,师生谈话,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从刚才这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人们在草原上赛马。师:是的,图片里人们正在辽阔的草原上赛马。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每年的8月18日他们都要举行赛马节,人们在节日里尽情享地享受赛马带来的快乐。其实呀,早在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们就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们赛马的故事——《田忌赛马》。
(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名填空:第一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__,接着用____对齐威王的____,最
文,疏通课文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通过问题引路,理清课文层次。
本环节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并在两次赛马比较中受到启示。
六、板书设计:
14.田忌赛马
田忌 齐威王
初赛0∶3
孙膑献策(足智多谋) 仔细观察 善于分析
再赛2 ∶ 1
交流第二次赛马
(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名填空:第二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接着用__对齐威王的____,最后用____对齐威王的。由于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第二次赛马的经过。(教师提示:一声锣响,第二次赛马开始了,还是原来的马,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板书:2∶1)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
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第一次赛马的经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板书:0∶3)
(3)问:田忌这次失败了,它有哪些表现?(扫兴、垂头丧气)随问理解“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或懊丧的神情。
课题
田忌赛马
教学时间
授课人
学情及
教学内
容分析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获胜”三个部分,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加之本文情节简单、语言浅显,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赛马的经过。但是在教学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感悟,教师要推波助澜,让学生领悟转败为胜的原因以及体会孙膑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的品质。
2.教师板书课题,齐读,强调:“忌”的读音“jì”。简介田忌:他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很喜欢赛马。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接下来咱们就带着这些疑惑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约 8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组图片,引出课题,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且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教学
目标
1.自主识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出场顺序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问:在这次比赛中,齐威王输了,他有什么表现呢?(心慌、目瞪口呆)随文理解词语“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4.教师小结: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四、精读第二部分,品读孙膑献策。(约12分钟)
过渡:相同的马,初次比赛败了,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这是谁给田忌想出的妙计?(孙膑献策)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3到12自然段。
1.谈话:同学们,同样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的顺序,两次比赛的结果就不一样。可以看出第一次比赛斗的是力,而第二次比赛确斗的是智。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2.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 0∶3失败,接着写他的好朋友孙膑献策,让他再赛一次,最后写了第二次赛马,田忌2∶1赢了齐威王。孙膑的足智多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遇事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板书: 田忌 齐威王
初次赛马
孙膑献策
再次赛马
(3)教师小结:课文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孙膑仔细观察、巧用计谋,第二次比赛,田忌转败为胜的故事。
4.过渡:田忌和齐威王是怎让赛马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学习两次赛马的经过。
三、学习第一源自文库三部分,了解两次赛马的经过。(10分钟)
1.学生自由读对话,用“~”画出表现他们神态的词语,通过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
2.全班交流。(教师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指导体会,并且随文理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等词语)
3.师生分配角色读对话。
4.师问:转败为胜的关键是什么?生答: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从刚才的情形看,亲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根据这一点,孙
1.学生快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两次赛马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写了初次赛马,13到17自然段写了再次赛马。)
2.男生齐读初次赛马的内容,女生齐读再次赛马的内容,要求边读边听边思考:两次赛马分别是怎么赛的?比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交流初次赛马(教师提示:齐威王和田忌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马。)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
膑想出了妙策——引读“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5.你认为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板书:足智多谋)
6.想象说话:通过第二次比赛后,田忌和齐威王分别会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升华主题。(约5分钟)
本环节通过自读课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及反思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词语:猜忌 讥讽 咱们 顺序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目瞪口呆 转败为胜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约5分钟)
1.教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草原上的牧民赛马的情景图,师生谈话,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从刚才这图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人们在草原上赛马。师:是的,图片里人们正在辽阔的草原上赛马。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每年的8月18日他们都要举行赛马节,人们在节日里尽情享地享受赛马带来的快乐。其实呀,早在我国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们就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战国时期齐国贵族们赛马的故事——《田忌赛马》。
(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名填空:第一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__,接着用____对齐威王的____,最
文,疏通课文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通过问题引路,理清课文层次。
本环节通过学生交流,教师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田忌第一次赛马失败的原因,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原因,并在两次赛马比较中受到启示。
六、板书设计:
14.田忌赛马
田忌 齐威王
初赛0∶3
孙膑献策(足智多谋) 仔细观察 善于分析
再赛2 ∶ 1
交流第二次赛马
(1)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名填空:第二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__对齐威王的_____,接着用__对齐威王的____,最后用____对齐威王的。由于____,所以田忌_________。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第二次赛马的经过。(教师提示:一声锣响,第二次赛马开始了,还是原来的马,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板书:2∶1)
教学流程及预设时间
设计意图
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___,所以田忌________.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第一次赛马的经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板书:0∶3)
(3)问:田忌这次失败了,它有哪些表现?(扫兴、垂头丧气)随问理解“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或懊丧的神情。
课题
田忌赛马
教学时间
授课人
学情及
教学内
容分析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转败为胜的故事。全文共有1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初赛失败”“孙膑献策”“再赛获胜”三个部分,故事启发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加之本文情节简单、语言浅显,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赛马的经过。但是在教学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品读感悟,教师要推波助澜,让学生领悟转败为胜的原因以及体会孙膑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分析的品质。
2.教师板书课题,齐读,强调:“忌”的读音“jì”。简介田忌:他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很喜欢赛马。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是怎么赛的?结果怎样?)接下来咱们就带着这些疑惑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约 8分钟)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一组图片,引出课题,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并且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教学
目标
1.自主识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出场顺序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问:在这次比赛中,齐威王输了,他有什么表现呢?(心慌、目瞪口呆)随文理解词语“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4.教师小结: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四、精读第二部分,品读孙膑献策。(约12分钟)
过渡:相同的马,初次比赛败了,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这是谁给田忌想出的妙计?(孙膑献策)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3到12自然段。
1.谈话:同学们,同样的马,只是调换了出场的顺序,两次比赛的结果就不一样。可以看出第一次比赛斗的是力,而第二次比赛确斗的是智。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2.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 0∶3失败,接着写他的好朋友孙膑献策,让他再赛一次,最后写了第二次赛马,田忌2∶1赢了齐威王。孙膑的足智多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遇事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板书: 田忌 齐威王
初次赛马
孙膑献策
再次赛马
(3)教师小结:课文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孙膑仔细观察、巧用计谋,第二次比赛,田忌转败为胜的故事。
4.过渡:田忌和齐威王是怎让赛马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学习两次赛马的经过。
三、学习第一源自文库三部分,了解两次赛马的经过。(10分钟)
1.学生自由读对话,用“~”画出表现他们神态的词语,通过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
2.全班交流。(教师课件出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指导体会,并且随文理解“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等词语)
3.师生分配角色读对话。
4.师问:转败为胜的关键是什么?生答: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从刚才的情形看,亲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根据这一点,孙
1.学生快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两次赛马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写了初次赛马,13到17自然段写了再次赛马。)
2.男生齐读初次赛马的内容,女生齐读再次赛马的内容,要求边读边听边思考:两次赛马分别是怎么赛的?比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
交流初次赛马(教师提示:齐威王和田忌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