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的原理及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工程的原理及发展
概述:
在生命活动中,构成新陈代谢以及生物体内的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可以说没有酶生命就不能进行下去。没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强大的催化能力;2,高度的专一性。酶的催化反应速率比其他相似的非酶催化反应速率高1010~1014倍,换句话说,5秒内能完成的反应,若无酶时则需要1500年才能完成。酶的高度转一性催化机制可以用“锁和钥匙模型”来解释。由于酶分子的空间结构,可以使酶分子形成特定形状的空穴,成为活性中心,犹如钥匙和锁一样发生催化反应。
关键字: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固醇脂类半乳聚糖矿物质生物催化剂荷尔蒙内切酶
○酶工程的介绍:
酶既可以催化一个反应的正反应,也可以催化其逆反应,但用上述内容就无法解释,而可以用“诱导契合模型”说明之。所谓的酶工程就是指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及利用。由于美不但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细胞中,而且也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中和他的培养基中,可通过各种理化反应方法把它提取出来,制成纯净的酶制剂,这种酶制剂保存了他的生物催化特性。不同种类的酶制剂可以借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来制取。某些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热可以生产出同一种酶制剂。
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酶的制备,酶和细胞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反应条件的设计和优化等。
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预先设计,经过人工操作加以控制,从而大量获得生产实践所需要的酶,并通过各种方法保持酶的稳定性,发挥其最大的催化功能。
酶催化反应的基本步骤:酶制剂得到后,应用酶的固定化技术将酶制剂精制成固态酶(固态),然后将其组装在特殊设计的器件当中(叫做生物反应器)中,利用这种反应器将原料(底物)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例如,将天冬酰胺酶提纯,做成反应器,以富马酸为底物,则可以将富马酸转变成天冬氨酸,转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反应产物几乎是纯品。酶工程的实质:把酶或细胞直接应用于生物工程和化学工业的反应系统,其特点是转化率高,产品回收和提纯工艺简单,节约能源。酶工程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酶工程就是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
一门科学技术。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反应器等方面内容。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具有新陈代谢摧化剂作用的蛋白质,酶工程就是利用酶摧化的作用。是指利用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借助酶所具有推动功能,通过工程学的手段向人类提供产品或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一门科学技术。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酶的特性及机理:
1、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
⑴相同点:
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几乎不被消耗;
②、只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③、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④、降低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5)都会出现中毒现象。
⑵、不同点:
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②、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③、多样性:酶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
④、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⑤、活性可调节性:包括抑制剂和激活剂调节、反馈抑制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和变构调节等。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到40摄氏度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摄氏度之间;细菌和真菌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差别较大,有得酶最适温度可高达70摄氏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酶的这些性质使细胞内错综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物质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互相适应.若因遗传缺陷造成某个酶缺损,或其它原因造成酶的活性减弱,均可导致该
酶催化的反应异常,使物质代谢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因此酶与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2、酶的发现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1729—1799)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他将小笼取出,发现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但是什么,他不清楚。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1810—1882)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解开胃的消化之谜。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钠(1887—1955)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相继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并指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1947—)和奥特曼(1939—)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3、酶的活力
酶活力单位:酶活力单位的量度。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摄氏度,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min 内能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μmol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比活:每分钟每毫克酶蛋白在25摄氏度下转化的底物的微摩尔数。比活是酶纯度的测量。
活化能:将1mol反应底物中所有分子由基态转化为过度态所需要的能量。活性部位:酶中含有底物结合部位和参与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氨基酸残基部分。活性部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结构域或亚基之间的裂隙或是蛋白质表面的凹陷部位,通常都是由在三维空间上靠得很进的一些氨基酸残基组成。
5、酶活调节
竞争性抑制作用:通过增加底物浓度可以逆转的一种酶抑制类型。竞争性抑制剂通常与正常的底物或配体竞争同一个蛋白质的结合部位。这种抑制使Km增大而υ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抑制剂不仅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以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的一种酶促反应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使Km不变而υmax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