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传热与传质培训课件
化工原理 第五章 传热
对流传热 ?自然对流 ? ?强制对流
牛顿冷却定律: Q 牛顿冷却定律:
发生在 流体内部 流体 有宏观位移
= αA(t 1 ? t 2 )
对流传热系数或给 热系数, 热系数,W/m2?K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五章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1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目录 化工原理》
目录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实验法求α 实验法求α 二、各种情形下的α经验式 各种情形下的α
(一)无相变 1、管内层流 2、管内湍流 3、管外强制对流 4、自然对流 (二)有相变 1、冷凝 2、沸腾
对流传热系数小结 α的数量级
t1 ? t 2 t1 ? t 2 Q= = ln r2 r1 (r2 ? r1 ) 2πLλ (r2 ? r1 ) ln r2 r1 2πLλ
r2 ? r1 令rm = 对数平均半径 对数平均半径 ln r2 r1 r2
当
三种平均的比较
t
r1
3
=
i
λ i Ami
总推动力 总热阻
教材更正: 教材更正:
b1
b2 b3
P141例5-4中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计算式左边应 例 中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计算式左边应 为Q,不应为 ,不应为Q/L,单位应为 ,不应为 ,单位应为W,不应为W/m。 。
推动力 Q = qA = 对每一层均有: 对每一层均有: 热阻
Q= t ?t t ?t t1 ? t 2 = 2 3 = 3 4 b1 λ1 A b2 λ2 A b3 λ3 A t1 ? t 4
t t2 t3 t4
t1
Q
和比定理
∑b
第五章 传热142页PPT
Q t1 t4 t4 t0
3
bi iA
i1
1 A
t1tLeabharlann t03 bii1
iA
1 A
总推动力 总热阻
牛顿冷Q 却 A 定 t4 律 t0: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五章
Q
t0
t4
11
四、一维圆筒壁稳态热传导
1、无限长单层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无内热源) 特点:属一维导热,A常数, Q为常数, q常数
目录
第三节 对流传热
一、实验法求 二、各种情形下的经验式
(一)无相变 1、管内层流 2、管内湍流 3、管外强制对流 4、自然对流
(二)有相变 1、冷凝 2、沸腾
对流传热系数小结
的数量级
1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目录
目录
第四节 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
一、换热器简介 二、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分析 三、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计算
0
r
bi i Ami
i1
教材更正:
b1 b2 b3
P141例5-4中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计算式左边应
为Q,不应为Q/L,单位应为W,不应为W/m。
15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五章
四、一维圆筒壁稳态热传导
思考2: 气温下降,应添加衣服,应把保暖性好的衣服穿在里面好,还是穿在
层流流动的物质内部
机理: 气体---靠分子或原子的无规则若运动;
固体---金属靠自由电子,非金属靠晶格的震动 液体---两种观点(见教材)
热量入
管内层流
❖对流传热
自 然 对 流 强 制 对 流
发 生 在流 体内 部 流体有宏观位移
牛顿冷 Q 却 A 定 t1t律 2 :
化工过程中的传热与传质
质量传递的控制策略
控制温度:通 过控制温度来 影响质量传递 的速度和方向
控制压力:通 过控制压力来 影响质量传递 的速度和方向
控制浓度:通 过控制浓度来 影响质量传递 的速度和方向
控制流速:通 过控制流速来 影响质量传递 的速度和方向
控制界面:通 过控制界面来 影响质量传递 的速度和方向
控制反应条件: 通过控制反应 条件来影响质 量传递的速度
对流换热
定义: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特点:速度快,效率高,适用于大空间、大流量场合 影响因素:流体的流速、温度、密度、粘度等 应用:化工、能源、环境等领域的传热过程
辐射换热
辐射换热原理: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 辐射换热特点: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热量 辐射换热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红外线加热器等 辐射换热影响因素:辐射源温度、辐射源面积、辐射源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等
降低传质污 染:新型传 质材料可以 降低传质污 染,提高环 保性能
提高传热传 质效率:新 型传热传质 材料可以提 高传热传质 效率,降低 能耗,提高 生产效率
传热与传质过程中的余热利用技术
余热回收:通过回收废热,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余热利用:将废热转化为 热能,用于其他工艺过程
余热发电:利用废热发电, 减少能源消耗
新型传热与传质材料的节能潜力
提高传热效 率:新型传 热材料可以 提高传热效 率,降低能 耗
降低传质阻 力:新型传 质材料可以 降低传质阻 力,提高传 质效率
减少传热损 失:新型传 热材料可以 减少传热损 失,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提高传热稳 定性:新型 传热材料可 以提高传热 稳定性,降 低传热波动 对生产过程 的影响
化工传质过程
传质基本原理
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传质理论 ppt课件
ppt课件
35
(5) 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3-6 流体和多孔介质中的扩散和扩散 系数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ppt课件
43
多孔介质中的弥散传质 The origin of dispersion(弥散)
Physically, a non-constant advecting velocity
D f x c ~ j x u ~ ij)f jku ~ iu ~jfu ~ kc ~f
(*)
(1 C r)c ~ u ~ jf u x i jf u ~ ju ~ if( c x jfjk u ~ k c ~ f) 0
ppt课件
48
Thus the last equation can be simplified as:
u j 0 x j
u ti xjuju i1 x p i xj
( u i uj) xj xi
c t xj
ujcxj
(Df xcj)
ppt课件
45
Volume-averaged macroscopic GEs
u j f 0 x j
uif t
xj
ujf
uif
1pf
f xi
microscopic equations reads the spatial deviation: u~ j 0 x j
D D u ~i t xj(u ~juif u ~iu ~j)1f x ~ pi xj( x u ~ij u ~ xij)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ppt课件
5.1 传热过程概述
5.1.1 热传导及导热系数
5.1.2 对流
5.1.3 热辐射 5.1.4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 换热器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8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一、直接接触式换热和混合式换热器 二、蓄热式换热和蓄热器 三、间壁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器√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接触热阻 因两个接触表面粗糙不平而产生的附加热阻。 接触热阻包括通过实际接触面的导热热阻和
通过空穴的导热热阻(高温时还有辐射传热)。 接触热阻与接触面材料、表面粗糙度及接触
面上压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实验测定。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3
二、多层平壁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接触热 阻
图5-5 接触热阻的影响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19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动画22
图5-1 套管式换热器 1-内管 2-外管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0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图5-2 单程管壳式换热器
动画21 1-外壳,2-管束,3、4-接管,5-封头,6-管
板,7-挡板,8-泄水池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1
冷热流体(接触)热交换方式及换热器
或
Qt1 t2 t2 t3 t3 t4
b1
b2
b3
1S 2S 3S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
二、多层平壁的一维稳态热传导
三层平壁稳态热传导速率方程
Q
t1 t4
b1 b2 b3
1S 2S 3S
对n层平壁,其传热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Q t1 tn 1
bi
iS
第五章传热
第五章传热主要内容:热量传递基础;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设备。
重点内容:傅里叶传导定律;牛顿冷却对流传热定律;传热过程基本方程;换热器的计算;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难点内容:传热过程基本方程。
课时安排:20第一节概述一、传热过程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有温度差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热量的传递。
化学工业与传热密切相关,化工生产过程中许多单元操作都需要加热和冷却。
化工生产中进行传热操作的目的——1.料液的加热和冷却,为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2.为维持反应温度,需不断输入或输出热量;3.许多单元操作需输入或输出热量;4.化工设备的保温;5.生产过程中热能的综合利用及废热的回收。
化工生产对传热过程的要求:1.强化传热——要求传热速率高,降低设备成本;2.削弱传热——可减少热损失。
二、传热的基本方式(传热机理)传热原因——传热推动力(温度差)传热方向——在无外功输入时,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流方向由高温处向低温处流动。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1.热传导——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物体之间的传热方式。
金属导体—自由电子运动不良导体,大部分液体—温度高的分子振动,与相邻分子碰撞,造成的动量传递。
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热传导是静止物体内的一种传递方式,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2.对流传热——是指流体由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
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所以与流体的流动方式密切相关。
自然对流——质点位移是由于流体内部密度差引起的,使轻者浮,重者沉;强制对流——质点运动是由外力作用所致。
对流传热同时伴有热传导,事实上无法将其分开——又称给热。
化工中所讨论的给热,都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间壁式换热3.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任何物体,只要在0K 以上都能发射电磁波,而不依靠任何介质,当被另一物体接收后,又重新变为热能。
热辐射不仅是能量转移,也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移。
三、间壁式换热1. 间壁式换热过程—由对流、导热、对流三过程串联而成(1)热流体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到间壁一侧; (2)热量以导热方式通过间壁; (3)热量以对流方式传至冷流体。
环境工程原理第05章质量传递.
质量传递:是指物质在浓度差、温度差、压力差、电 场或磁场场强差等推动力作用下,从一处向另一处的 转移,简称传质,包括相内传质和相际传质两类。 质量传递的推动力 浓度差 温度差 压力差 场强差 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
热扩散
压力扩散 强制扩散
第五章 质量传递
质量传递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有相似之处,但比后 二者复杂。如与传热过程比较,主要差别为: (1) 推动力差别
A
A
相界面 气相或液相 B+A A 固相 C 吸附
吸收
解吸 吹脱、汽提
A 脱附
相界面 液相 液相 B+A S+A
A
相界面 固相 液相 B+A S+A
A
萃取
浸沥(取) 固—液萃取
2、反应中的传质过程: 用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 石灰/石灰水洗涤烟气脱硫 催化氧化法净化汽车尾气 3、传质过程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过程的极限: 相平衡关系——传质方向 过程的速率: 传质机理——传质速率
表示组分A向浓度减小的方向传递 A物质的量浓度,kmol/m3
N Az DAB
dC A dz
A在z方向浓度梯度,kmol/m3· m
扩散通量
通过垂直于扩散 方向的单位截面积扩散的物质量,kmol/(m2· s)。
第二节 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传热推动力为温度差,单位为º C;
传质过程推动力为浓度差,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
(如气相分压、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不同表示方
法的推动力和单位均不同。 (2) 过程最终状态的差别 传热是Δt = 0;相际间传质浓度差≠0,而是相平 衡(如:NH3 溶于H2O)。
第五章 质量传递
本章主要内容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传质理论之一)超详细讲解
被吸收NH3的体积: VNH3=80*(0.25-0.053) =15.8 m3
传热过程
吸收过程
理论 将对流给热视为壁 实质 附近滞流层的热传
导过程—付立叶定
将吸收视为A穿过相界面附 近滞流双膜的分子扩散过 程—费克定律
At
T
T
t
t
A1 (T tw1 ) A2 (tw2 t )
N
DAC
DgP
RTpBg
A(
Dl (CA CS
CSl
p )
pi) A(Ci C)
作业: P185 7
§5-3 吸收速率
吸收速率决定吸收达到平衡的时间,决定吸收操作的 生产强度,是吸收设备选型和设备设计的重要依据。
一、吸收速率定义:NA= dnA/dτ 对于稳定吸收过程:NA=nA/τ mol(A)/s 吸收过程是物质的相转移过程,通过扩散方式进行。
二、扩散 1、分子扩散:物质以分子热运动方式穿过静止或滞流流 体的传递过程——特点:传递速率慢。 2 、对流扩散:物质以相对运动方式穿过湍流流体的传递 过程——特点:传递速率快。
A(Ci
C) =klA(Ci-C)
kl
DlCT
lCS
所以,可用界面附近气膜中的扩散速率:
NA=kgA(p-pi) 或液膜中的扩散速率:
计算吸收速率。
NA=klA(Ci-C)
作业: P185 12、13
六、吸收速率方程 1 气膜吸收分速率方程
、传热与传质ppt课件
非均相体系的传热
虽然管路中浆液流动传热的研讨已有大量报道, 但对于搅拌牛顿型浆液的报道却很少。非均相的 液—固悬浮体系所构成的浆液,当固体颗粒体积 分率小于1%内,固体颗粒对于传热影响很小,此 时可以运用均相体系的传热关联式进展传热计算。
作业
1.聚合速率在聚合过程中普通有三种类型,其中那些 对反响控制比较有利?可采用那些措施
第三节 搅拌聚合釜的传热计算
搅拌内流体与载热休的温度差,
传热面积及总传热系数。故有
提高总传热系数,添加传热面积和降低冷却水
温度以扩展温差可提高传热速率。釜大型化后, 单价体积的传热面积减小,降低水温须添加冷冻 的动力耗费,因此提高总传热系数足改善传热效 果的最好方法。
▪ 湍流时,雷诺数的指数普通取b=2/3,N Pr的指 数c=1/3,粘度比的指数m=0.14。因此,各种搅 拌釜传热方程的主要差别在常数α值的不同。α 值包含了几何要素的影响,所以各搅拌釜传热方 程只能在几何类似的条件下运用。
▪ 对于非规范型釜,几何尺寸的改动对传热关联式 的影响密添加多项校正:
总传热系数的大小与釜内物料性质、搅拌条件, 夹套内水流情况和水温,釜壁材质和粘捉物及水 垢的堆积有关。其定量关系可由以下热阻方程表 示。
αi和α0分别代表釜的内、外壁传热膜系数;δ/λ 从为釜壁固体导热部分的总热阻,其中δ为厚度, λ为导热系数,由碳钢层、不锈钢层、搪瓷层、粘 釜物和水垢几部分组成。
分类:
按与时间 的关系
间歇传热 延续传热 非稳态传热:传热速率 常数,
稳态传热:传热速率=常数,
传热的根本方式 热的传送是由于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温度不同而 引起的。当无外功输入时,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总是自动地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的部 分, 或是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传热的根本方式有热传导、 对流和辐射三种。
传热基本原理课件
《传热基本原理》PPT课件
34
多层(n层)圆筒炉墙的导热热流量
如果圆筒炉墙各层的内外高度不等,则热流 量用下式计算
《传热基本原理》PPT课件
35
式中,si/(λiFi)为第i层圆筒炉墙的 热阻,其计算方法与单层圆筒炉墙相同。 由此可见,和多层平壁炉墙一样,多层圆 筒炉墙的总热阻等于各层炉墙热阻之和。
异。
《传热基本原理》PPT课件
10
在实际计算中,为简化计算过程,一般取物 体算术平均温度下的热导率代表物体热导率的平 均值。
均0b均 t
式中 t均 —平均温度(℃),
t均=t1
2
t
2
《传热基本原理》PPT课件
11
三、平壁炉墙上的导热 1、单层平壁炉墙的稳定导热 设单层平壁炉墙(图1-1),其壁厚为s,材料 的热导率λ不随温度变化,表面温度分别为t1和 t2(t1>t2),并保持恒定。若平壁面积是厚度的 8∼10倍时,可忽略端面导热的影响,误差小于1 %。平壁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x轴方向变化,所 以它是单向稳定态导热问题。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多,如:流体流动的 动力;流体的流动状态;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 与固体接触表面的几何形状、大小、放置位置; 粗糙程度以及固体表面与流体的温度等。
《传热基本原理》PPT课件
39
1、流体流动的动力 按流体流动动力的来源不同,流体流动可分为 自然流动和强制流动(或强迫流动)。 ⑴自然流动 由于流体内存在温度差,造成流体 内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所进行的换热称 为自然对流换热,是流体和温度不同的固体表面接 触的结果,流动速度与流体性质、固体表面的位置 等因素有关。传热强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差。
《传热基本原理》PPT课件
化工原理第五章传热(王晓敏)ppt课件
420
19.31 Wm1
0.0004 13.993 0.265
(b)界面温度
t1 t2 R 1 0 .0004 2 3 .0 9 1 4 0 t1 t4 R0 .00 0 1 .9 4 3 0 .3 29 65
tt1 1 tt4 25 50 0 8 t20 0 0 2 .0 1 4 0 t2 4.9 9 C 9
13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1. 温度场和等温面 • 温度场:物体或空间各点温度的分布;
非稳态温度场: tf(x ,y ,z, )
稳态温度场: tf(x ,y ,z)
•等温面: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等温面彼此不相交。
2. 温度梯度
lim t t •温度梯度的方向垂直于等温 n0 n n 面,以温度增加方向为正。
ll0(1t)
2. 液体的导热系数
• 水的λ最大;
• 多数液体(除水和甘油)的λ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小;
• 纯液体的λ比溶液大;
3. 气体的导热系数
• 气体的λ很小,有利于保温;气体的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一般情况下,气体的λ与压力无关; 导热系数大致范围:
金属:2.3~420 W/m.K; 建筑材料: 0.25~3 W/m.K;
解:此题为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问题。
已知条件:
蒸汽导管外表面的半径 r2=0.426/2=0.213m
温度 t2=177℃
保温层的外表面的半径 r3=0.213+0.426=0.639m
温度 t3=38℃
由:
Q t2 t3 ln r3 r2
pp2t精 选l l版
27
可得每米管道的热损失为:
l3A
ppt精选版
dx
传热传质学PDF课件
tw = 40 D C ,保温层外 h = 30W/(m 2 ⋅ K) 。罐及夹
层钢板的壁厚可略而不计。 求:对 10 个球罐所必须配备的制冷设备的容量。 变截面、变导热系数问题 2-27、已知:某平板厚 25mm,两侧面分别维持在 40 C 及 85 C ,Φ = 1.82kW ,导
o o
热面积为 0.2m 。 求: (1) λ = ? (2) 设 λ = λo (1 + bt ) 变化 (其中 t 为局部温度) 。 为了确定上述温度范围内的 λ0 及 b 值,还需要补充什么量?给出此时确定 λ0 及 b 值的计算式。
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对流 1-9、已知: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 壁平均温度 tw =69 C ,空气温度 t f =20 C ,管子外径 d =14mm,加热段长 80mm,输入加 热段的功率为 8.5W。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 求: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多大? 1-11、已知:一长、宽各为 10mm 等温集成电路芯片安装在一块底板上,温度为 20 C
2
ρ b 2 (3λ Ac ) 。
2
, x = 0 及 x = δ 处流体 t f 1 、t f 2 ,表面 h1 、 h2 。 2-38、已知:大平板厚 δ ,内热源 Φ
求: 平板中温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 并据此得出平板中温度最高点的位置。 对于 h1 = h2 、
t f 1 = t f 2 及 h1 = h2 、 t f 1 > t f 2 的情形定性地画出平板中的温度分布曲线。
1-5、已知:热水瓶瓶胆剖面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 真空,内胆外壁及外胆内壁涂了发射率很低的(约 0.05)的银。 求:试分析热水瓶具有保温作用的原因。如果不小心破坏了瓶胆上抽气口处 的密封性,这会影响保温效果吗? 导热 1-6 、已知:一砖墙的表面积为 12 m ,厚为 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 1.5W/(m ⋅ K)。设面向室内表面温度为 25 C ,而外表面温度为-5 C 。
《传热与传质》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传热与传质的基本概念、热传递方式、热传递方程、热传递 应用、质量传递方式、质量传递方程、质量传递应用等内容。
一、引言
定义传热与传质
对传热与传质概念进行准确明晰的界定。
传热与传质的重要性
解释传热与传质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传热与传质的分类
将传热与传质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2. 质量传递方程
简要介绍质量守恒定律、质量 扩散方程和泊肃叶定律。
3. 传质的应用
探究传质在化学反应和汽车尾 气净化过程中的应用。
四、结语
• 传热与传质是不可或缺的领域。 • 展望传热与传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二、传热
1
1. 热传递方式
描述热传递的三
流和辐射。
介绍傅里叶传热定律、热传导方程、对
流传热方程和辐射传热方程。
3
3. 热传递的应用
探讨热传递在工业生产和热力学循环中 的应用。
三、传质
1. 质量传递方式
详细讨论质量传递的三种基本 方式:扩散、对流和牛顿冷却 定律。
传热学-学习课件-专题2-传热传质-1
典型的传热传质过程
1、流化床反应器,其中包含气固两相的传热传质; 2、燃烧过程,包含了氧气向燃料表面的扩散传质及燃烧散热 的传热过程; 3、晒麦子,典型的传热传质过程; 4、空调,通过传热实现温度控制,但是其中涉及传质过程, 冷风与房间内空气的混合扩散,为调节空调房的湿度,可在房 间内放一盆水,就是利用分子扩散传质。加湿器,除湿机皆为 传质设备。
2. 什么是传质
3. 传热传质的比较总结
6
什么是传热?
传热:由温差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量传递的动力:温差(温度梯度)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 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7
什么是传热?
• 研究方法:实验测定、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 研究传热的目的 • 1、提高传热速率 • 强化传热,减小设备尺寸,节省费用 • 2、降低传热速率 • 削弱传热,减少热量损失
17
典型的传热传质过程
思考:火柴的小女孩,寒风吹灭了手中取暖的火苗,失去 了最后的一丝希望。而赤壁大战时,东南风帮助大火把曹 军的战船烧得飞灰烟灭,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那么, 究竟是“风灭火势”还是“风助火势”呢?
分析:本质是要分析风强化了对流传热还是强化了对流传 质,谁占主导。 “风”(也就是流动的气体)会带走热量 从而降低温度遏制燃烧反应,这使得“风”和“火”之间 存在既能输送氧气又会带走热量的微妙的辩证关系。 火柴 一吹就灭,因为燃烧温度很低处于动力燃烧区,风会强化 对流散热而导致降温最终火焰熄灭;即传热起主导作用。 赤壁之战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致使曹军大败,则 是由于火烧战船后,火焰中心温度很高,燃烧处于扩散燃 烧,此时风可强化对流传质,造成风助火势;即传质起主 导作用。
8
什么是传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温度差
传热在生产中的应用
传热在生产中的应用:
1、物料的加热、冷却或者冷凝、蒸发过程。 加热:熔盐炉、混合气预热、再沸器
聚合釜夹套升温、汽提、干燥等
冷却:采用循环水、7℃水、-35℃盐水等冷却水
转化器、合成炉用热水冷却
冷凝:氯气液化、混合脱水、氯乙烯单体冷凝 蒸发:碱液蒸发、PVC干燥
δ1 δ2 δ3
1 2 3 1 A 2 A 3 A
T1 T2 T3
1 2 3 1 A 2 A 3 A
T1 T4
T1
T2
n层平壁的热传导速率方程:
T1 Tn 1
i A i 1 i
n
x
各层平壁的温差降与该层的热阻成正比。
d dr2
r2
t1 t f
tf
1 1 2l (t1 t f )( 2) r2 r2 ln( r2 r1 ) 1 r2
称为临界半径rc
2
0
φ
B
rc
r2
第三节
对流传热
1
2
对流传热过程是从流体到固体壁
或从固体壁到流体的传热过程, 是一个层流内层为主的导热和层 流内层以外对流传热的综合过程.
T dA
dφ
T′
φ = K A △T = K A ( T – T′)
3、变温传热
变温传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间壁一侧流体为恒温,另一侧流体为变温。 如:用恒压蒸汽加热另一种流体,蒸汽温度恒定,流体 为变温; 又如:用热流体加热另一种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沸腾的流体, 流体的沸腾温度保持恒定。 ②温 a、并流,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同向平行流动 度 b、逆流,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反向平行流动 均 c、错流,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相互垂直流动 有 并流逆流交错Ⅰ 变 d、折流 化 多次错流Ⅱ
1 2 3 n i 1 2 3 n i T1 : T2 : T3 : T : : : : : : 1 A 2 A 3 A i 1 i A 1 2 3 i 1 i
dr
3、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单层圆筒壁的热传导速率方程
r 2L(T1 T2) ln 2 ) ( r1 r2 热阻为: R ln ( ) 2L r 1
(三)、沸腾传热
(1)温度差 温度差是控制沸腾传热的重要参数
大容积沸腾 液体沸腾 管内沸腾 沸腾曲线 当温度差较小时,液体内部产生自然对流,α较小,且随温度升高较慢。 当△t逐渐升高,在加热表面的局部位置产生气泡,该局部位置称为气化核心。 气泡产生的速度△t随上升而增加, α急剧增大。称为泡核沸腾或核状沸腾。
T1′
传热速率方程:
φ = K A △Tm
一、热量衡算
工业生产中由于流体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称为 热负荷。在稳态传热过程中,若忽略热损失,热量的衡 算关系式为:热流体放出的热量=冷流体吸收的热量。 热负荷的计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无相变时的热负荷计算 热流体: 冷流体:
φ放 = qmhCph ( T1 – T2) = qmh ( H1 – H2) φ冷 = qmcCpc ( T2′– T1′) = qmc ( H2′ – H1′) φ放 = φ 冷
三、传热膜系数的影响因素
AT
1、流体的流动状态 2、流体的对流状况 3、流体的物理性质 影响较大的物性有流体的比热、导热 系数、密度和粘度。 4、传热表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5、流体相变的影响
对流传热膜系数α的物理意义: 当壁面和流体主体温度 差为1K时,单位面积的固体壁面上单位时间内以对流传 热方式传递的热量。 对流传热方程式以很简单的形式表达了复杂的对流传 热过程的传热速率,其中的膜系数包括了所有影响对 流传热过程的复杂因素。由于对流传热系数α受很多因 素的影响,不可能提出一个确定α的普遍公式。
强化传热,减小设备尺寸,节省费用
2、降低传热速率
削弱传热,减少热量损失
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的传递是由于物体内部或物体之间的温度不同而引起Leabharlann 。当无外功输入时,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总是自动地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给温度较低的部 分, 或是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 根 据传热机理的不同,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对 流和辐射三种。
②确定面上的温度;
③确定保温层的壁厚。
2、导热系数
dT A dx
(1)、固体的导热系数
大多数固体的导热系数与温度大致呈线性关系。 λ=λ0(1+αλt)
αλ--------温度系数
(2)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态金属:液态金属导热系数比一般液体高 液态金属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其他液体: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油等几种液体外,大多数 液体λ随温度升高略有减少,纯液体λ比混合液体一般要大一些。
Ⅰ
Ⅱ
并流、逆流时冷热流体沿传热面的温度变化情况
过渡区
1
层流内 层
2
湍 流 主 体 区
湍 流 主 体 区
二、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热流体侧 1 冷流体侧 2
2 A2 (TW 2 T ) 2 A2 (TW 2 T ) 2
1 2
1 A1 (T TW 1 ) 1 A1 (T TW 1 ) 1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又称牛顿冷却定律)
当r2/r1≤2时,rm
r1 r2 2
4、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
三层圆筒壁的热传导速率方程
2L(T1 T4) 1 r2 1 r3 1 r4 ln ln ln 1 r1 2 r2 3 r3
n层圆筒壁的热传导速率方程
Φ
r2
r1 T1 T2 T4 T3
r3 r4
2LT n 1 ri 1 ln r i 1 i i
2、对流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
传热(即对流) 。
对流的形式可分为:
(1)、自然对流:由于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而引起密度 的差别。轻者上浮,重者下沉,流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2)、强制对流:由于泵、风机或搅拌等外力的作用使得 流体质点强制运动。 在化工传热过程中,通常是流体流经固体壁面时发生的对流 和热传导联合作用的传热过程.
2013-7-28
2013-7-28
(2)操作压力 提高压力提高饱和温度,液体黏度及表面张力下降, 有利于气泡生成与脱离壁面,强化了对流传热过程。
(3)流体物性 表面张力小 开表面,对沸腾传热有利。
润湿能力大的液体,形成的气泡容易离
(4)加热面 壁面粗糙,发生气泡的核心多些,气泡上升运动越激烈, 从而强化了传热。
dT dx
T1
T
T+dT
dx
δ
温度梯度,表示热流方向温度变化的强度,温度梯 度越大,说明热流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温差越大。
负号 表示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热量是沿温度 降低的方向传递.
傅立叶定律解决的问题
傅里叶定理是研究传热过程的重要方程, 在工程上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①计算传热量或热量损失;
T2
r1 T1 r2
L
上式也可以写成与平壁热传导速率方程类似形式: (T1 T2 ) (T1 T2 ) Am Am (r2 r1 ) 其中对数平均面积为:
Am 2L(r2 r1) 2 rm L r2 ln ) ( r1
r2 r1 对数平均半径为: rm r ln 2 ) ( r1
3、热辐射
因物体本身温度的原因激发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 传递,称为热辐射。 辐射传热的特点是:
(1)、能量传递过程中有能量形式的转变
(2)、任何物体只要在热力学温度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
射能
第二节 热传导
一、热传导方程 1、傅立叶定律
T φ T2 x
dT A dx dT q dx
ΔT=T1 –Tn+1
5、保温层的临界半径
t1----保温层内表面温度;tf----环境温度 r1、r2----分别为保温层内外壁半径; 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α----为对流传热系数;L---为管长
t1 t2
r1 r2
t1 t f r2 1 1 R1 R2 ln 2L r1 2Lr2
传热在生产中的应用
2、化工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保冷),以减少热量 (冷量)损失。 保温:如蒸汽管道、热水管道。 保冷:-35℃盐水、7℃水管道 3、生产中热能的合理利用,废热回收。 废热利用:氯化氢合成热用于溴化锂及采暖、转 化反应热用于溴化锂机组
研究传热的目的
1、提高传热速率
LOGO
第五章 传热传质知识
什么是传热?
传热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传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1、做饭时,蒸、煮、炒等都是传热过程,饭菜凉了 我们也要“热一热”再吃; 2、冬天开暖气供暖,屋子里暖和、舒服; 3、穿衣服要看天气,根据温度变化选择衣服,冬天 穿棉袄,夏天穿单薄的衣服。
传热推动力
传热即热量传递,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地方,必然有热的传 递,传热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能量传递过程,化工生产与传热 的关系尤为密切。 高温 低温
第四节 传热计算
化工生产中经常遇到物料通过管壁或容器器壁加热 或冷却的传热过程。热流体以对流的方式传给固体壁面, 而固体壁面内部以导热的方式把热量从一侧表面传给另一 侧表面,然后再以对流的方式把热量传给冷流体,这个传 热过程称为热交换。下面套管式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中 最常用的一种。
T2′ T1 T2
传热的分类
传热的分类
间歇传热 按连续性 连续传热
分类:
按与时间 的关系
非稳态传热:传热速率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