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汉字与中国文化

合集下载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

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达的工具,更是承载了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首先,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

在远古时代,中国的祖先开始通过绘制生活中的物体的形状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些形状逐渐演化为象形文字,即以外形与事物本身形状相似而得名。

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描述,如太阳、月亮、山、水、树等等。

这种象形文字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在中国文化中,汉字象形的特点以及对事物本体的描绘能力,体现了中国人的观察力、细致入微和对自然的敬畏。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形文字发展为会意文字。

会意文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文字结合起来,以表达更复杂的含义。

这种合并的象形文字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中的很多基本字符和词组。

比如“木”和“林”分别表示单独的树和一片树林,而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示“森”,进一步表达茂密的森林。

这种形式的汉字演化体现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对事物关系的理解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

汉字的结构和构造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汉字由笔画构成,每个字都有独特的结构,字形的构造和划笔的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具有讲究工整和秩序性的特点。

这种结构的文化表达了中国人对规律、秩序和尊重的重视。

据说,按照规范的顺序和结构写汉字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

另外,汉字是声旁合一的文字系统。

声旁合一顾名思义,即将一个字符中的声音部分和意义部分结合在一起。

这种特点使汉字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灵活。

一个字的意义和发音结合在一起,用比较少的字就可以表达出更多的含义,这让汉字的发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同时,这也让中国文化在传达时能够很好地保持思想理念和语言表达的一致性。

汉字的使用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传统和文化精髓。

【参考文档】汉字与中国文化-word范文 (4页)

【参考文档】汉字与中国文化-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汉字与中国文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

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

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

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

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

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

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

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

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

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本文概述《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篇旨在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密切关系的文章。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它不仅是中国人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象征和传承者。

通过深入研究汉字的形成、演变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主要字体的发展历程。

随后,文章分析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汉字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中的体现和影响。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汉字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本文还关注了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汉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动汉字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旨在通过对汉字的深入研究,揭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文章也期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汉字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二、汉字的构造与传统文化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为独特和古老的文字系统,其构造本身便深深地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

每一个汉字都如同一幅生动的图画,既传递着具体的信息,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汉字的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以“阴阳”为例,这一哲学概念在汉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许多汉字,如“明”“暗”“男”“女”等,都采用了“阴阳”的结构,表达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哲学理念。

汉字的构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例如,“家”字,由“宀”和“豕”两部分组成,形象地表示了一间房子和一头猪,这恰恰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写照。

再如,“民”字,由“目”和“一”组成,象征着每个人都应该被看见,都应该有发言的权利,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民众的重视。

3汉字与中国文化

3汉字与中国文化

《说文》:“凤,神鸟也。天老(黄帝臣)曰:凤之象也,麟 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 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穴,见 (现)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
教材认为,表述中的“鱼尾”、“龟背”与原始图腾崇拜及后 世民间形象不一致。故选其一致者表述为“身似鸡”、“尾似 孔雀”、“颔似燕”。
雄 鸡 雌 鸡
锦 鸡
鸡之形也属原始人饲养家禽希望家禽兴旺而以鸡为崇拜的图腾。 新石器早期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均发现有家鸡骨 化石,可证原始人类驯育家鸡由来已久。 2、尾似孔雀:
孔雀今虽有驯养,但原始人时代乃野禽。仰韶(新石器时期文化, 距今约5000—6000年)温暖时期中原地区有孔雀。河南淅川下王 岗遗址即出土有孔雀遗骨。孔雀性温和而形美丽,历来受人尊崇, 至今傣族仍视孔雀为神鸟。
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前3500年)遗址出土有三星他拉玉龙,猪 首龙身。后来人们饲养的家畜又有了马,猪较丑陋,马较英俊, 故马首取代了猪首。 王充《论衡· 龙虚篇》:汉代“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鹿、狗亦古时人们所饲养的家畜,故龙角似鹿、龙爪似狗。 龙 首 猪 首
马 首
鹿 角
龙 爪
狗 爪
综上述:原始社会龙的形象因地域文化不同而有差异,是部 落或部落联盟的图腾。龙的形象统一为华夏共同崇拜的灵物, 大概是在夏商之后。 另有专家认为:华夏族4000多年前崛起于中国的西北,人多势 大,在向东向南发展的过程中,吞并了许许多多的小氏族,于 是,他们在蛇的基础上添加了被吞并氏族的诸多图腾特征,凑 成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这就是龙形象的来源。 二、关于“凤”:
教材认为“龙”其形有七:身似蛇、腿似鳄、鳞似鱼、首似 猪(或“马”)、角似鹿、爪似狗(或“虎”)、行似电。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第一讲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与汉字文化《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透过汉字这个文化载体去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

因此,我们首先应弄明白什么叫汉字?什么叫文化(Culture)?一、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1、“汉人”名称的由来。

“汉人”之“汉”最初指的是水的名称,而不是民族的称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水部:“汉,漾也。

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

”漾是漾水。

《说文》:“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

”又:“沧浪水南入江。

”可知汉水的上游叫漾水,中游叫汉水,下游叫沧浪水,至汉口注入长江。

“汉”之用于人事,乃自秦末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开始的。

《史记·高祖本纪》:“[元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1]可见“汉王”之称是因刘邦被封于汉中而得名的。

自此以后,汉王的军队便叫汉兵。

《史记·高祖本纪》:“[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叶按:指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

”(第368页)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前,《史记》只称沛公兵。

如《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第362页)汉二年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则开始以“汉”为国号了。

汉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汉王为皇帝。

汉王刘邦稍微客气了一番,遂于二月甲午日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今山东曹县境内)。

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汉高祖,西汉王朝正式建立。

汉武帝以后,正式出现“汉人”、“汉民”之类的称呼。

《汉书·魏相传》:“闻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边境。

”[2]《汉书·李广利传》:“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

”(第2710页)到了东汉以后,汉人、汉民的说法就更加普遍了。

《后汉书·西羌传》引班彪的话说“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

当地球上学多人类还处于原始蒙昧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创造了汉字,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土壤之中,在中国文化传播、传承、发扬、推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当讲,汉字是中国文化继承的可靠保证之一。

在这里就谈一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关键字:汉字、中国文化、历史、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

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

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流行了一种说法:识字的那叫有文化、不识字的那叫没文化,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文化的一个标志。

甲骨文是汉字的最初形态,最形象的重现中国先民的生活状态,最质朴的表现中国先民的行为方式,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先民的思维特点。

请不要以为先民的如此种种并离我们很遥远,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维特点固化在汉字中并通过汉字一脉相传,继续塑造着当代中国人。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占卜的卜辞,以战争和祭祀为主题。

作为中国上古文化最主要的载体,甲骨文刻录的内容就是以战争、祭祀和巫术为中心。

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战争文化、祭祀文化和巫术文化,三位一体。

战争是生存方式,体现的是残忍;祭祀社会组织方式(参加祭祀是对个体身份的认同,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现实地位),体现的是虚伪(以鬼神祖先的名义发号施令)(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2010届人文地理专业 1011073001 初汉增汉字是世界文字中使用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而中国民族文化是最悠久的没有间断文化,两者的关系非常亲密。

文化是靠文字和语言来传承和表达的。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对于汉字的认识,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尤其是古汉字,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

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和方式文化信息。

比如汉字能反映古代的中国物质文化,像甲骨文、金文的“男”字从田从力,像人用“力”这种农具耕田。

甲骨文“渔”字的异体字或从鱼从水,或像垂钓形,或像以手捕鱼形,或像张网捕鱼之状,或像人叉鱼之形,反映先民已用钩、网、叉等工具捕鱼。

汉字能洞察古代制度文化,比如说古代的货币制度或者说是金融制度,如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

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

贵,贱,贪,贫,购等等。

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

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比较久远的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汉字反映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甲骨文“舞”字,像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

汉字与中国文化概述

汉字与中国文化概述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
汉字的构造方式出来的六种条 例,其中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是造字的方法, 转注、假借 是用字的方法。
?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 éqū]。日、月是也
?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zhǐhuī]
。武、信是也
?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
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美以感耳,二也; 形美以感目,三也。
二、汉字的文化信息
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 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 习惯、思想观念等。
正因为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所 以汉字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例:汉字与楹联
楹联以春联为最古。经过发展,逐渐形 成一种应用文体。因为大多左右分悬于楹柱 之上,所以习称楹联。它的特征是上下联相 对,即字数相等、内容相称、平仄相反。楹 联的内容凝练含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它 充满生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 与民俗紧密结合,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 形式之一。
汉字的演变 ④
隶书,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 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
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zhé]的笔法增多
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 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 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汉字的演变 ⑤
汉字与中国文化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与中国文字文化的发展

汉字与中国文字文化的发展

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王羲之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其笔画流畅自然,气
韵生动。
颜真卿
《祭侄文稿》展现了其雄浑刚 健的书法风格,被誉为“天下
第二行书”。
柳公权
《玄秘塔碑》是其楷书的代表 作,字体工整规范,结构严谨

米芾
《蜀素帖》展现了其独特的“ 米家书风”,笔画跌宕起伏,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字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 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 体。
05
汉字与中国文化关系探讨
汉字在传统文化中地位和作用
1 2 3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石
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汉字,古代典籍、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得 以流传至今,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历史的宝贵资料 。
03
汉字书写艺术与美学价值
书法艺术发展历程
甲骨文、金文时期
商周时期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是汉字 书法的萌芽,其刻划符号已具有线条 美、结构美和章法美。
篆书时期
秦朝统一文字后,小篆成为官方字体 ,其圆润匀净的线条和规整的结构为 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
隶书时期
汉代隶书逐渐成熟,其波磔分明的笔 画和扁平的结构使汉字书写更具艺术 表现力。
会意
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 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 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如 “武”、“信”等。
形声字及其组合规律
形声字
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的字,如“河”、“梅”等 。
组合规律
形声字的声旁一般表示字的读音,形旁则表示字的意义范畴 。形声字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左形右声、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下形上声等。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

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

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

中华传统典籍注重最根本的概念,多半也是字本位的:如哲学里的天、地、乾、坤、有、无、阴、阳、道、理、器、一、元、真、否、泰……伦理里的仁、义、德、道、礼、和、合、诚、信、廉、耻、勇……戏曲主题则讲忠、孝、节、义,读诗(经)则讲兴、观、群、怨。

许多从外语译过来的名词都被华人望文生义地做了中国化的理解,中文化常常成为中国化的第一步。

这产生了许多误读、麻烦,也带来许多创造和机遇,丰富了人类语言与思想。

这里起作用的是华文的字本位的整体主义、本质主义、概念崇拜与推演法(如从真心诚意推演到治国平天下),与西方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理性主义和神本或者人本主义大相径庭。

[扩展资料]
正确处理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字文化毕竟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与面向未来的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说我们的文化要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性格。

同时,只有开放的面向世界的经得起欧风美雨的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民族的,而不是博物馆里的木乃伊。

聪明的做法不是把全球化与民族化地域化对立起来,而是结合起来。

应该增强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纳百川、开阔明朗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开放与交流,而决不是鼠目寸光,抱残守缺。

第三讲:汉字与中国文化

第三讲: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演变过程的特点
① 表意形体存在于所有汉字中; 表意形体存在于所有汉字中; ② 字形表意度逐渐弱化; 字形表意度逐渐弱化; 人→企→众→伟→儒→伯→佳→伦
③ 表音成分进入汉字的形体结构。 表音成分进入汉字的形体结构。
二、汉字构形与古代社会生活
(一)汉字与商周社会的物质文化 1.生活方式 (1)居住 ① 长江流域:巢居生活 长江流域: “南”
例如:“手”的多种形状 手
采 → 又 → 秉 → 及→ 取 → 友
廾 → 异 → 举 → 寸
→ 专
远取诸物
第一类:象自然物之形 第一类: 如:日 → 月 → 山 → 水 → 瓜 → 雨
第二类:象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形 第二类:
如 : 斤→ 网 → 皿 → 豆 → 戈 → 门 → 麦
第三类:象动物之形 第三类:
农作物种类
稷(粟)、菽、黍、稻、来(麦) )、菽
(二)汉字与商周社会的精神文化
1. 宗教崇拜 (1)自然崇拜:崇拜帝、日、月、山、 自然崇拜:崇拜帝、 川、虹等


祭祀的多种类型
第一种:肉祭 第一种:
“祭”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第二种:酒祭 第二种:
裸祭 凶
第三种:火祭 第三种:
帝 -禘 燎 尞 熿 huáng hu ng 尪
甲骨文“ 甲骨文“示”
金文“ 金文“示”
甲骨文“ 甲骨文“宗”
甲骨文“ 甲骨文“祏”
祝 - 祭 - 血 - 伐
2. 婚 姻 形 式
杂婚制→群婚制(族内群婚、族外群婚) 杂婚制→群婚制(族内群婚、族外群婚)→ 偶婚制(多偶婚、对偶婚) 偶婚制(多偶婚、对偶婚)→专偶婚 杂婚制时期未有文字, 杂婚制时期未有文字,后世仅留传说 “姓”的出现是由杂婚制向群婚制过渡的重 要标志。 要标志。 “ 帝 ” 、 “ 后”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第一章汉字起源一、汉字起源1.八卦说2.结绳说3.仓颉说二、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1、甲骨文☐甲骨文是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体式。

清代末年(1899年)始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

以其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谓之甲骨文,也叫卜辞。

2.金文☐金文是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841年间周代通行的文字体式。

以其见于周代所铸钟鼎等青铜器皿之上,故称钟鼎文、金文。

3、小篆☐是秦代通行的文字体式。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丞相李斯奏请“书同文字”。

4.隶书☐隶书是发端于秦,而盛行于汉代的文字体式。

隶书又是由小篆简约而成的。

由篆而隶,是汉字一大变化,象形的痕迹从此看不到了。

5、楷书草书行书☐楷书、草书、行书是魏、晋时期形成并通用的字体。

☐波折笔势为平直。

它形体方正,有“楷模”之意,故称楷书、正书或真书。

☐草书——产生在西汉前期,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行书——始于魏晋,是楷、草相间的字体。

6、简化字☐简化字又称简体字,是简化汉字笔画而成的一种字体。

是当代通行的文字体式,是由楷书省简而成。

第二章汉字的造字法1《说文解字》是何朝代何人编纂?分多少部首,收单字多少?释字体例是怎样的?一、.象形字☐许慎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1)纯体象形☐日《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象形。

”☐月《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象形。

”☐人手口” 大自心(2)复体象形☐胃眉果.指事字☐也。

”☐(1)纯体指事字☐上《说文》:“高也。

此古文上。

指事也。

”☐下《说文》:“底也。

指事。

”☐(2)象形加符号的指事字☐本《说文》:“本,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末《说文》:“末,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朱刃寸☐三.会意字许慎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1)比形会意:☐杲杳莫采(2)比意会意☐雀、劣、美、☐会意兼声字☐字,本义生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9 同形异义的部分
2.2.4异形同义的部件
手(挚、提;戎、戒;与、、擧;左、右、
有;又、友、叔;學(斅)、盥) 人(介;休;尸;比、北;走、去;病、 永;久) 止(足。走;行、征、徙;步、陟、降; 多、舛、舞) 水(泳、益;川、粼;洲、臨) 衣(依、裳;被;表、袁、衷;襍(雜)
川、虹等


祭祀的多种类型
第一种:肉祭
‚祭‛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第二种:酒祭
裸祭

第三种:火祭
帝 -禘




huáng
第四种:水祭

第五种:杀牲祭
‚埋‛祭
出 生 仪 式
‚产‛:

‚生其种曰产。‛(《周礼· 大宗伯注》)
》)
‚产,生也,从生彦,省声。‛(《说文解字
商周时代的服装样式
“上衣下裳”
韨(巿 fú
:蔽膝)

‚寒‛
从“寒”看商周人睡觉方式
2. 生产方式
(1)采集




(2)渔 猎
渔:捕鱼方式很多,字的写法很多
常用的狩猎工具:弓、矢、弋
雉、渔、彘
‚网‛的种类
网:
“禽”、
“罗” 、“罝”、
“罟”


(3)畜牧

豚(小猪) 豭(公猪) 椓(zhuó)
第三讲: 汉字与中国文化


一、汉字的形成与文化基础 二、汉字构形与古代社会生活 三、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 四、汉字构形的文化精神 五、汉字的文化娱乐功能
一、汉字的形成与文化基础
1.

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在自然物象 的启迪下,依类象 形而形成的。
《说文解字· 后叙》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 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 农氏接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 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 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 察。盖取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 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也。”

→ 异 → 举 → 寸
→ 专
远取诸物
第一类:象自然物之形 如:日
→月→ 山 → 水→ 瓜→ 雨
第二类:象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形
如:斤→
网→ 皿→ 豆→ 戈→ 门→ 麦
第三类:象动物之形










② 象形时取其特征,突出重点






蛇(它)



3.汉字表意性质的扩展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汉字演变过程的特点

表意形体存在于所有汉字中;


字形表意度逐渐弱化;
金文
小篆


(4)服 饰
早期:以动物皮毛做衣服 皮

肤:人皮
金文
金文
同源词:被—帔—披
以“皮”为声旁的字大都表示裹体之物
‚麻‛ 和 ‚枲‛
麻:“人所治在屋下”

(xǐ):长在田里还没有“治”的麻
艺麻:种植麻 绩麻:纺织麻
凡是以麻为原材料的纺织品在商周时代都叫做布。
‚丝‛和‚帛”
帛:丝织品的总称
“凡直穿曰穴,旁穿曰復。
地覆于上,故曰復
也。”

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
③ 地面建筑的房屋

宀→ 宋 → 内→ 向→ 囧→

家→ 室→
高→ 京→ 宫
(2)城邦、交通


城邦
→ 封 → 或(域)
韋(wéi)
→ 良、隍 → 邑 → 城、郭
② 交 通
徒步行走
止 之、出、去
←→各

1.
字形显示字内部的意义关系
‚以形释义‛:通过字形构造能够了解
字的本义,并由此认识字的引申义
P.188
以‚穿‛字和‚经‛字为例
2. 凭字形确定字族的意义关系
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往往具有相关或类似的
意义关系,特别是形旁
例如: 江-河-湖-海-泽 皿-盅-盏-盆-盘-盂-盥 ‚皿,饭食之用器。凡皿之属皆从皿。‛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与巫同
意。 ‛
‚巫‛与‚工‛互释,为什么? 巫

→ 诬
诬(捏造事实,无中生有)
从字音、字义看汉字人文主义特征
祀 似
嗣 巳
‚祭祀‛的真正用意?

‚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说文》)

‚商人尚鬼,以祀为重‛,‚取四时祭祀一讫
也‛。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 祭统》) ‚子祭其父谓之祀,亦犹子肖其父谓之似,子 继其父谓之嗣也。……然则似、似、巳三字音
以字根为基础,添加其他符号成为新字 如:木→本→末→休→
杲→ 杳→ 东

林→ 果→ 束
‚凡某之属皆从某‛
‚每见一字先求其母,如山旁必言山,
水旁必言水,此则万不移易者,因于 其偏旁所合之字,详其为何义,审其
为何声,虽不中不远矣。‛
《说文提要·序》
4.“六书‛揭示了汉字发展过程


义俱近,故又与祀字受义同原也。后世所谓祠
堂,当以祀为本字。‛(张舜微《说文解字约 注》)
五、汉字的文化娱乐功能


1.回文诗
宋· 李禺 夫想妻(顺读)


妻想夫(倒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枯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圂,hùn,“豕所居也”
‚养猪‛与‚养牛羊‛的不 同

-

-

(4) 农 耕
刀耕火种的方法:“焚”
农 业 生 产

耤(jí )

‚为‛
“为”和“象”的甲骨文
农作物种类
稷(粟)、菽、黍、稻、来(麦)
(二)汉字与商周社会的精神文化
1.
宗教崇拜
(1)自然崇拜:崇拜帝、日、月、山、
① 以‚人‛形入字
保 企 服 长 化 交 匕(妣) 克 从 央
以‚人‛为基本框架

- 大 -

-

-

② 以人体的部分入字
以眼入字,如:直、

以口入字,如:古、
竞、 甘、 即、 饮
以头入字,如:显、颜、题、巅、悬 以足入字,如:舜、杰、出、各、围、
庆、先、正、是、逐、夏等
要标志。 ‚帝‛、‚后‛

‚家‛‚室‛体现对偶婚形 式

‚家,居也。从宀,豭省聲。 ‛(《说文解字
》)
‚室,实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 ‛
(同上)

‚野人歌曰:‘既定而娄猪,盍归吾艾
豭。’‛(《左传· 定公十四年》) ‚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史记· 秦始皇本纪》)
从汉字看专偶婚形式下的男女地位
(3)形旁显性化
添加或者更换形旁,以彰显字义
如:莫---暮

奉---捧

益---溢
(4)音译词的意化
由单纯记音到音意同显
如:狮子——师子

葡萄——蒲桃 幽默——酉靺
(5)新造词的‚形旁统一‛化
金属元素:金字旁
非金属元素:气字头、石字旁、三点水
2.汉字的平衡性
方块字:横平竖直、结构匀称
事物的标准。‛
(2)汉字构形的人文主义观念
此处‚人文主义‛指的是汉字构形中体
现出汉民族对‚人‛(而非‚神‛)的
至尊至重的态度。
第一,汉字造字即体现出重视生命延续
的特点,如:‚孔‛

‚孔,通也,嘉美之也。‛

(《说文解字》)
第二,汉字构形变化体现神人地位的兴替

‚巫,祝也。女能事舞形,以舞降神者也。 象人两褎(袖)舞形。与工同意。 ‛
“夫”和“妇”
“男”和“女”
娶 - 妻 - 妾 - 婚

‚娶,取婦也。从女从取,取亦聲。 ‛
(《说文解字》)
‚婚,婦家也。《禮》:娶婦以昏時,婦人 陰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聲。‛(同上)
买卖婚: “帑‛
帑,既指金库,也指妻子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说文解字》)

三、汉字与汉语的密切关系
小篆‚产‛
小篆‚彦‛
祈 雨 仪 式
雩(yú):
‚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
亏声,雩,舞羽也。”
(《说文解字》)
金文‚雩‛
甲骨文‚舞‛
小篆“无”
(2) 生 殖 崇 拜
男性生殖崇拜
且、父、士
金文“士”
士: 牡
女性生殖崇拜



甲骨文‚好‛
金文‚好‛ 甲骨文‚姓 ‛
长尾巴的鸟称为‚鸟‛,例如:鸡、鸾、
鹰、鸽、等
声符的文化涵义

浅、笺、钱、线、践、贱
[小而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