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ppt12
合集下载
咏物诗鉴赏 ppt课件
PPT课件
13
高考咏物的设题特点
❖ 1、 描述对象有什么特点? ❖ 注意: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 2、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是什么?)
❖ 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 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PPT课件
5
知识梳理
❖ 一、什么是咏物诗
❖ 咏物诗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 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咏物诗的特点是“不粘 不脱”,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篇章,就要 做到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寄 寓。
❖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 载《艺概》
❖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实例2
❖ 卜算子·咏梅 ❖ 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PPT课件
7
知识梳理
❖ 2、“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作者 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 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 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 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 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 对春光的热爱之情。
咏物诗鉴赏课件-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病 柏①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②。 出非不得地,盘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④,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⑤,浩荡难倚赖。
有一株繁盛的柏树生长在高大的山冈之上,它的树冠是那样的茂盛,形状就像是 车上遮雨蔽日的车篷。它那如蛟龙猛虎般的风姿是那样的魏然高耸,它一定可发主持 担当高风流云的际会。它是如此的圣明,所以正直之人都依附于它,元老旧臣也对它 再三地顶礼膜拜。我怎么能够知道已经生长了一千年的树根,中途却变了颜色成为枯 槁,不再有当年的风姿。它生长的地方不是得不到适宜生长的土壤,它盘据地地方是 如此的高大峻峭。在凛冽的寒冬它突然间失去了依仗,一天天地过去,它的枝叶失去 了青葱的苍翠,变得没有了生机。一只美丽的凤凰带领着它的九只幼鸟,凄惨地哀鸣 翱翔在它的周围。而一只丑陋的鸱鸮却志得意满,在柏树的洞穴内将养自己的幼子。 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位漂泊之人,它面对此情此景长久地伫立,长久地惊讶。静下来去 探求事物根本的道理,世事无常不定难以倚仗依赖。
咏物诗和写景诗有何区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 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 期沉溺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 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春柳繁盛 秋柳枯凋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万物皆有品,寄寓世间情 ——托咏物言志(咏物)诗鉴赏
学习目标
探究托物言志诗的题材特征、思想内容和表达技能; 掌握托物言志诗的解题思路,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何为托物言志诗?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指导PPT (共21张PPT)
答案:第一问两个要点。①赞扬的理由是,
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 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②批评的理由 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 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3个要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 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③“认桃无绿 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 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 的精神品格。
例题:
阅读下面诗,回答问题: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金络脑,指马披上威武的鞍具。 (1)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1)这首诗刻画了渴望披上威武的鞍具,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的马的形象。 (2)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感 慨。
1.C
巩固练习: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4年全国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 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 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 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 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 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 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 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 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鸡无意绪,鸣噪 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 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 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和 “诗骨”分别是什么? (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 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高考复习咏物言志诗PPT (共52张PPT)
陈毅《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咏物诗常以所咏之物为题,可以从题目看 出所咏之物。 咏青松,题目即为《青松》;咏梅花,题为 《梅花》;咏石灰,题为《石灰吟》…… 二、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 即形象分析。 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 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写“大 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这 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会发 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对春天的
喜爱之情
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 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 “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 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 己的志向。
诗歌形象的鉴赏分析
传统意象※事物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温庭筠《更漏子》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徐再思《双调水仙 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
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 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把梅 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
高考复习一枝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PPT (共23张PPT)
千回不厌痴--欣赏咏物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 注 ] 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 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 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 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柳 李商隐
(1)试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 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 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 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 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 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
青灯有味似儿时
--我熟悉的咏物诗
掀起你的盖头来
--认识咏物诗
概念: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 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特点:
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 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 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 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知人论世)
病 牛
李纲
此诗是诗人贬谪武昌 后所作,他官居宰相, 反对媾和,力主抗,终 被投降派所排挤,为相 仅70天。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修辞方法:拟人、比喻等 表现手法:烘托、对比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虚实结合等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指导PPT课件(上课用)PPT共24页
高考复习Hale Waihona Puke 物诗鉴赏指导PPT课件(上 课用)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件
《小松》 杜荀鹤
•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 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 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 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 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 哲理,达到了有机统一。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时人忽略 了小松。
未长成的小松 必将凌驾云端。
直待凌云始道高。
高耸入云 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
早 梅(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诗人笔下的“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2 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幽香四溢,素艳芳洁
(2)简要说明第一联和第三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 其表第一达联作用用对。比(手4法分,)以万木“冻欲折”来反衬早
• 分析诗中梅花形象: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 1、环境特点: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 • 2、自身特点: 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不与群芳争春,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正写)
• 3、作者处境: 主战派,仕途坎坷,
屡屡受挫。
•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 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 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 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 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 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 样的情志,说明什么道理?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 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 哲理,达到了有机统一。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时人忽略 了小松。
未长成的小松 必将凌驾云端。
直待凌云始道高。
高耸入云 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
早 梅(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诗人笔下的“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2 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幽香四溢,素艳芳洁
(2)简要说明第一联和第三联运用的艺术手法及 其表第一达联作用用对。比(手4法分,)以万木“冻欲折”来反衬早
• 分析诗中梅花形象: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高考诗歌一轮复习咏物诗鉴赏教学课 件
• 1、环境特点: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 • 2、自身特点: 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不与群芳争春,虽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正写)
• 3、作者处境: 主战派,仕途坎坷,
屡屡受挫。
•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 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 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一草一叶总关情——咏物诗鉴赏 PPT课件
乐地飞翔
运用对比手法, 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 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的歌颂和追求。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正面描写、比喻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姿容最美,既不过于 妖艳,也不过于俗气。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若欲满盘堆马乳,
要想结出丰 硕的果实。
莫辞添竹引龙须。
多加竹条, 扩大修缮
多扶持
小结:希望种葡萄 之人能对这株葡萄 多加培育,让它结 出丰硕果实。
《葡萄》鉴赏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言志: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 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
梅花
咏梅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正面描写)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 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然粉身 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感情:喜爱、赞美牡丹。
1、侧面烘托(高贵富丽) 2、拟人 3、比喻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寒塘 赵嘏
•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 这首诗为什么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佛在奋力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 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 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 高洁的品格
运用对比手法, 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 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的歌颂和追求。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正面描写、比喻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姿容最美,既不过于 妖艳,也不过于俗气。
杂乱攀附,需要照顾。
若欲满盘堆马乳,
要想结出丰 硕的果实。
莫辞添竹引龙须。
多加竹条, 扩大修缮
多扶持
小结:希望种葡萄 之人能对这株葡萄 多加培育,让它结 出丰硕果实。
《葡萄》鉴赏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言志: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 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
梅花
咏梅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正面描写)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
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 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然粉身 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感情:喜爱、赞美牡丹。
1、侧面烘托(高贵富丽) 2、拟人 3、比喻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寒塘 赵嘏
•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 这首诗为什么写到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 佛在奋力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 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 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 高洁的品格
高考语文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课件
再现形象
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所 描绘的物象,形成清晰、具体
的视觉形象。
02
填补空白
发挥想象力,填补诗歌中未明 确描绘的部分,使诗歌形象更
加完整、丰满。
03
创造意境
在想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 诗歌主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
人的情感表达。
感悟法
体会情感
01
通过感悟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寄托
。
领悟意旨
02
深入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意旨,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和精
神内涵。
品味语言
03
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欣赏诗人运用语言的巧妙和精妙之
处。
03
高考咏物言志诗考点分析
意象与意境
01
02
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人造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象征意义。在 咏物言志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松、竹、梅、菊等,它们往往代表着坚 韧、高洁、清雅等品质。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 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 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家国的思念。
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 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 烛照红妆。”通过对海棠花的细 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和清雅之趣。
02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诗人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态度。同时,运用烘托手法可 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诗人的孤独感。
炼字与音韵
诗人注重炼字,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运用音韵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和节奏感,使读者在朗读时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所 描绘的物象,形成清晰、具体
的视觉形象。
02
填补空白
发挥想象力,填补诗歌中未明 确描绘的部分,使诗歌形象更
加完整、丰满。
03
创造意境
在想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 诗歌主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
人的情感表达。
感悟法
体会情感
01
通过感悟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寄托
。
领悟意旨
02
深入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意旨,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和精
神内涵。
品味语言
03
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艺术,欣赏诗人运用语言的巧妙和精妙之
处。
03
高考咏物言志诗考点分析
意象与意境
01
02
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人造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象征意义。在 咏物言志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松、竹、梅、菊等,它们往往代表着坚 韧、高洁、清雅等品质。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 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 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家国的思念。
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 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 烛照红妆。”通过对海棠花的细 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和清雅之趣。
02
咏物言志诗鉴赏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诗人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态度。同时,运用烘托手法可 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诗人的孤独感。
炼字与音韵
诗人注重炼字,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运用音韵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和节奏感,使读者在朗读时感受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高考复习咏物诗鉴赏PPT12 (共23张PPT)
依依惜别图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写景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 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寄托的情感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四、感情类别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寄托的情感 在京城独占鳌头
四、感情类别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 不同?
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 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 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 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 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 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 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 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 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 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 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 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 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咏物诗鉴赏
高三语文组
学习目标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咏物诗鉴赏 课件59张PPT
言志:
通过描绘 表达自己 的心情。 ,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 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 好朋友张署的。诗 人于贞元十九年十 二月被贬阳山县, 当时张署也被贬。 元和元年二人遇赦 同赴江陵待命。诗 人在旅途中写下此 诗与朋友共勉。
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
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 护培育,表达自己 仕途困顿,渴望有人 援引的心情。谜语:猜一物 Nhomakorabea气球
状如西瓜 轻似鹅毛,不生翅膀, 飞得老高。
谜语:猜一物
烟花
不用播种不用栽,节日一到花儿开, 雷声一响低空炸,五光十色放光彩 。
谜语:猜一物
蒲公英
• 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飞 到西来飞到东,到处安家不放松
谜语:猜一物
对联
姐妹俩,一般长,同打扮,各 梳妆,每逢喜庆来赛歌,一人 一句对面唱。
咏物诗
概念: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
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追求“神似” 。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想像等。 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 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 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 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 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或寄寓美好 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高考复习咏物诗的鉴赏 PPT课件
咏物诗的鉴赏
制作者:黄少群
江西丰城二中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 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 “神似”。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 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 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 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临江仙 .咏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 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 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 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 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高贵、美丽 ,有憧憬
3、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古人常折柳送别。
鸟之哀啼 人之哀情 羁旅乡思
特征:鹧鸪之声“行不得也哥哥 ”, 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 。 本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
这首诗歌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类比,将鹧鸪与山鸡比较,鹧鸪的高雅风 致和美丽的山鸡同列; 烘托,以人的感受(征袖湿”、“翠眉 低” )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比兴,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 佳人游子在江边踽踽独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 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 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 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 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 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 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 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表现 了作者被贬后渴望有人 援引的心情
制作者:黄少群
江西丰城二中
鉴赏咏物诗的方法
1.咏物要实写其特征( 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 “神似”。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 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表达方式:托物言志,托物抒情。或流露 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 含生活的道理或抒发某种情感。
临江仙 .咏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 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 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 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 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
高贵、美丽 ,有憧憬
3、咏柳送别
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古人常折柳送别。
鸟之哀啼 人之哀情 羁旅乡思
特征:鹧鸪之声“行不得也哥哥 ”, 古人常借其声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 。 本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
这首诗歌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类比,将鹧鸪与山鸡比较,鹧鸪的高雅风 致和美丽的山鸡同列; 烘托,以人的感受(征袖湿”、“翠眉 低” )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比兴,是群群鹧鸪在低回飞鸣呢,抑或是 佳人游子在江边踽踽独行?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答:“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 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 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 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 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 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 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 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葡萄
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莫辞”表现 了作者被贬后渴望有人 援引的心情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咏物诗ppt
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为写人,即把
逃避回鹘南侵的边民写作四散的早雁。
•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 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 A、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 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 • 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 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 想去寻找的。 • B、比喻是一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 • 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 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赏析
子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 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 何树何山著子规?
1、分析意象
诗人笔下的子规有何特点?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 悲。 ——冤亡、积怨、啼血
2、分析情感
诗人对子规寄寓了什么感情?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 蒙冤屈死之人多,诗人对他们的 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抨击。
写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 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 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 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刺史任上, 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命运充 满关切。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 月,故称此时南飞的大雁为“早 雁” 。
思考:
(1)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2)雁为何“哀”? (3)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 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 感情?请说出理由。
古 代 诗 歌 中 常
霜:人生易老 环境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 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 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 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 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 发他们的情感的?
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 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 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 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 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 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 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 感到意外、惊喜。抒写了诗人高 蹈自守的襟怀。
注:劚,zhú,掘、砍
形如铜钱,娇美可爱
戳穿了剥削者残 酷无情、贪得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本性
2007年高考重庆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 惆怅阶前红牡丹,
香雾空蒙月转廊。 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明朝风起应吹尽,
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指囚 徒③玄鬓,指蝉
高唱、难飞
高洁的品性、 政治上不得意
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
对菊花的喜爱
6、借物事讽喻的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 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 应被豪门尽劚①将。
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 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 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 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 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 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 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常用手法 寄托的感情 鉴赏的思路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 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 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 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
战 思乡 乱 同情百姓 图 渴望休战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 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 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 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托物言志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象征
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
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 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
2、抒发愁情幽愤的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 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 不同?
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 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 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 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 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 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 的海棠,表达了作者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 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 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答: 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 “成尘”作喻 ,形成对比,再 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 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 悲壮感情。 (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 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 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 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 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 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 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 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 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托物言志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对比 拟人
菊 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托物言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对比 比喻
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 和写作技巧
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 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 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 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 歌。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花的
作者不求高位、
高尚气节 不慕荣利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答:托物言志。林 中鸟与笼中鸟不同 境遇的对比手法表 达了对自由的热情 赞美,对束缚个性、 禁锢思想、窒息性 灵的憎恶和否定。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 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 池边或池中小洲
春柳繁盛 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 自叹身世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依依惜别图
对故居的 依恋难舍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 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 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