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
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
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北京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
北京皇家园林的造园特点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原为清代的行宫花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
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
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全园分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
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雄伟,气势磅礴。
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
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
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
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
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东面有德和园大戏楼,西接长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
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玉澜堂在昆明湖畔。
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
正殿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藉香榭。
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
万寿山,属燕山馀脉,高58.59米。
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智慧海在万寿山巅。
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
通体用五色琉璃砖瓦装饰,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优.选)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课件
手法八:高低错落
和蜿蜒曲折相联系的是高低错落, 两者都体现于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之中, 蜿蜒曲折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来看,高 低错落则主要是从竖向的角度来看,许 多园林实物也多依靠地形的起伏来增添 自然情趣,特别是北方的皇家苑囿,其 自然地形的变化山前,随 山势变化呈前低后 高形式,以爬山廊 连接各建筑,既有 丰富的层次变化, 又参差错落,从而 打破了对称布局所 带来的严肃气氛。
桃花源记–MIHO美术馆
设计理念
MIHO美术馆的立意来源于贝先生“自然与建筑的融合”理念。 他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景观:有一座山,有一个
谷,躲在云雾中的建筑看不出……由于他具有很深的中国 古典文化造诣,所以贝先生引用了中国晋代陶渊明的《桃 花源记》表达了该设计的立意。当他提到桃花源时,深谙 中国传统文化的业主马上就联想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景观, 有山坡、峡谷,周围云雾缭绕,建筑掩映在森林之中若隐 若现的场景。 建筑师描绘的画卷和业主的梦想达成了共识,文学和艺术的 深远内涵共同渗透到MIHO美术馆的建设工程之中。
手法三:庭园理水
某些建筑群,其布局基本保持轴线对称
或比较严整方正的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如 何在水面的处理上不恰当的强调自由曲折, 便可能与建筑环境格格不入,为了求得统一 协调,往往以人工开凿的较小、较规则的水 池来点缀庭院空间,反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效 果,只要环境允许,即使局部的地方比较曲 折,甚至完全用山石作为驳岸而呈现自由曲 折的形式,也每每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颐和园佛香阁
手法五:主从与重点
有意识的以轴线对 称的方式来排列建筑或 组织空间院落,从而形 成一种气势,以烘托出 起到控制全园作用的制 高点。
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
位于万寿山正中的佛香阁,体量高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林徽因《颐和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颐和园(14分)林徽因①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在著名的圆明园被帝国主义侵略军队毁了以后,是中国四千年封建历史里保存到今天的最后的一个大“御苑”。
颐和园周围十三华里,园内有山有湖。
倚山临湖的建筑单位大小数百,最有名的长廊,东西就长达一千几百尺,共计二百七十三间。
②颐和园的湖、山基础,是经过金、元、明三朝所建设的。
清朝规模最大的修建开始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当时本名清漪园,山名万寿,湖名昆明。
一八六0年,清漪园和圆明园同遭英法联军毒辣的破坏。
前山和西部大半被毁,只有山巅琉璃砖造的建筑和“铜亭”得免。
③前山湖岸全部是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所重建。
那时西太后那拉氏专政,为自己做寿,竟挪用了海军造船费来修建,改名颐和园。
④颐和园规模宏大,布置错杂,我们可以分成后山、前山、东宫门、南湖和西堤等四大部分来了解它的。
⑤第一部后山,是清漪园所遗留下的艺术面貌,精华在万寿山的北坡和坡下的苏州河。
东自“赤城霞起”关口起,山势起伏,石路回转,一路在半山经“景福阁”到“智慧海”,再向西到“画中游”。
一路沿山下河岸,处处苍松深郁或桃树错落,是初春清明前后游园最好的地方。
山下小河(或称后湖)曲折,忽狭忽阔;沿岸摹仿江南风景,故称“苏州街”,河也名“苏州河”。
正中北宫门入园后,有大石桥跨苏州河上,向南上坡是“后大庙”旧址,今称“须弥灵境”。
这些地方,今天虽已剥落荒凉,但环境幽静,仍是颐和园最可爱的一部。
东边“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园的风格,当中荷花池,四周有水殿曲廊,极为别致。
西面通到前湖的小苏州河,岸上东有“买卖街”,俨如江南小镇(现已不存)。
更西的长堤垂柳和六桥是仿杭州西湖六桥建设的。
这些都是摹仿江南山水的一个系统的造园手法。
⑥第二部前山湖岸上的布局,主要是排云殿、长廊和石舫。
排云殿在南北中轴线上。
这一组由临湖一座牌坊起,上到排云殿,再上到佛香阁;倚山建筑,巍然耸起,是前山的重点。
佛香阁是八角钻尖顶的多层建筑物,立在高台上,是全山最高的突出点。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园林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如下。
一、布局设计颐和园以大水面为主,布局上较为宽敞自然。
其中最著名的是昆明湖,湖面广阔,岸边植被密集,景色十分宜人。
此外,庆春园和长廊分别位于湖北和湖南,它们的布局设计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理念,强调构思、设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二、建筑构筑颐和园以燕京、福临、御花园等建筑群为代表,这些建筑均体现出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豪华和雄伟。
除了建筑本身的美感外,这些建筑还反映出室内外的宗教和文化气息,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丰富多彩。
三、园林景观颐和园的园林景观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其中汉白玉大理石舟形山、万寿山、白虎洞三大山石景观堪称园林的珍品。
此外,园内诸多景点如瑞香凉亭,琉璃和电镀铜彩亭、琉璃和电镀铜彩廊等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景点。
四、植被颐和园植被丰富多彩,以草木为主,具有明显的南北特色。
园内植被点缀多彩,春季时盛开的李花、樱花,夏季时盛开的莲花、荷花,秋季时盛开的菊花、秋桂等各种花卉,都是中国园林中最美丽的景观。
五、文化内涵颐和园的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从园内的建筑和景点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充满了中国哲学、历史、文化等元素。
例如,庆春、万寿、寿山等名称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意蕴也无疑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六、园林理念颐和园所体现的园林理念,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如以自然为基础的布局风格,以花卉、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通过几个不同的景点联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园林景观。
这一园林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的庄严和豪华,也表现了中国园林主要强调的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颐和园
颐和园考察实践报告颐和园的总体介绍:颐和园地处北京西郊,占地290多公顷,借西山余脉而作万寿山,汇西山诸泉而成昆明湖,依托自然山水,成就东方山水名园的气势和规模。
其造景达百余处,寓意丰盈,突出地体现着皇权与神神权的至高无上,无一处不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无一处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厚蕴涵。
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清代“三山五园”中的杰出作品,也是我国园林建造鼎盛时期的最后一座皇家宫苑,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历史文化概况: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以建佛寺祝母寿为名,在圆静寺旧址兴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并改瓮山名为万寿山、西湖名为昆明湖,开始了在瓮山和西湖一带兴建清漪园的行动。
清漪园自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工,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竣工,历时十五年。
清漪园依乾隆的意图而造,整个营造工程都受到乾隆的高度重视,他的造园思想和艺术见解藉此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正因如此,清漪园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是其它皇家园林无法比拟的,“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真实地道出了乾隆内心的偏爱和自豪。
清漪园建成后,乾隆和其后的嘉庆、道光、咸丰都曾来园拈香礼佛、祀神祈雨、观月水操,但更多的时候是来此散志澄怀,这一点乾隆在《御制清漪园记》中表达得很清楚,“然而畅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可通,以为敕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
然而这座被乾隆帝所钟爱的园林却于一个世纪以后,咸丰(1860年)十月,英法联军洗劫“三山五园”,点燃罪恶的火炬,使财富和艺术在熊熊大火中毁于一旦。
清漪园被毁后,在咸丰、同治两朝并未对其进行整修,只是每年循例遣官至广润祠址临时支搭席棚祭祀龙神。
光绪年间,执掌朝政的慈禧太后开始处心积虑地筹备修复清漪园,作为她归政后的离宫御苑。
但由于两次鸦片战争的重创,此时国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清廷再也无法拿出整笔款项来营建大规模的园囿,于是慈禧只好巧立名目,挪用海军建设专款作为修复颐和园的主要经费。
颐和园之简介和造园手法
颐和园之简介和造园手法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昆明湖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颐和园实习报告
篇一:颐和园实习报告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手法--颐和园实习报告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手法--颐和园实习报告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
根据当时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
颐和园以万寿山为主体,形成前山前湖,后山后湖的空间结构布局。
开敞与闭合的鲜明对比,更体现了颐和园空间布局的完美与合理。
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结构在颐和园这个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里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颐和园结构布局:颐和园主要分为前山前湖,后山后湖及宫廷区。
分为所占比例为88%、12%、0.33%。
可以看出,在颐和园中,前山前湖所占比例最大,作为开敞空间,大体量的水景和万寿山的结合,很好的展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与壮丽。
后山后湖作为皇上主要生活区,树木稳郁,幽静淡雅,有良好的私密性,为皇上的舒适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又与前山前湖的开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宫廷区主要位于仁寿殿,对称的建筑形式更是显示了皇家的庄严与肃穆。
作为宫廷区的仁寿殿二、颐和园造景手法:(1)对景颐和园中处处合理运用了对景手法,通过对景手法,将颐和园中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感。
刚进入仁寿殿,门口的寿星石便与大殿形成对景,大体量的寿星石与对称结构的仁寿殿相呼应,作为皇上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则以庄严肃穆为主感,而运用对景则更好地体现了仁寿殿的气派。
站在最佳观景点的知春亭,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一览无遗。
知春亭位于昆明湖东面的一个半岛知春岛上,知春亭与万寿山的佛香阁,南湖岛形成对景,使得昆明湖上的景色生动、富有情趣。
站在知春岛上,更是因为对景的合理运用,真正的体会到了颐和园的景色优美。
站在知春岛上,可看到佛香阁和白塔,更隐约看到远处玉泉山(2)借景颐和园景色优美,四周的玉泉山更是一轮美景。
而造园者更是结合了玉泉山的景色,将其景纳入颐和园里,又体现了自然地风光旖旎。
站在知春岛上,能看到远处的西山之景,远处隐约的西山与万寿山相对比,更是美轮美奂。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紫薇学号7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独运,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景观配置1颐和园植被概述颐和园全园总面积290公顷。
他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湖源出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此地地处地处华北平原,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原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其原始植被彻底改变。
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颐和园各个时期的历史缩影。
1.1颐和园景观综合分析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
堆山叠石的手法讲究师法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的艺术境界,通过精心选择山石的形状、质
地、纹理等,模拟自然山水之景。
堆山叠石能够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感,丰富景观元素, 为游客提供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引水
引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通过引入自然水源或人工水景,创造 出溪流、湖泊、瀑布等水景。
网师园
要点一
总结词
以庭院景观为主,布局紧凑,意境深远。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网师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另一杰出 代表。园内以庭院景观为主,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使得 每个庭院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氛围。网师园的建筑风格简 洁明快,多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和灰瓦屋顶,与周围的景致 相得益彰。园内还设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景观元素,如石狮 子、古井等,给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借景的方式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等,通过巧妙地利用地形、建筑、植物等元素,将园外的美景 与园内景观融为一体。
借景能够使园林空间更加丰富、深远,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游客感受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 一。
堆山叠石
堆山叠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造景手法之一,通 过堆砌山石、叠放峰峦等手法,创造出山石嶙峋、峰
特点
四大古典园林在布局、建筑、山水、花木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充分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的境界。它们在空间层次、景深处理、借景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 。
四大古典园林的分布
• 北京的颐和园和河北的避暑山庄位于北方,是皇家园林的 代表;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位于南方,是私家园林的代表。 这四座园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在北方和南方的 最高水平。
锦绣中华
颐和园详解
颐和园导游词现在我介绍一下颐和园,其前称为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1764年建成,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1888年,慈禧太后下令将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290公顷。
景区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水域面积占全园的3/4。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在东宫门外,有一座“涵虚”、“罨yan秀”的牌楼。
其中涵虚的意思是天地开阔,山清水秀,包罗万象。
罨秀是有捕捉美丽景色之意。
而东宫门也是颐和园的正门。
门上高悬的颐和园的匾额就是光绪皇帝的手书。
颐和二字则取颐养精神、心情平和的意思。
整个园林分为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区;以玉澜堂、宜芸馆及乐寿堂为中心的生活区;以长廊、昆明湖、苏州街等为主体的游览区。
颐和园将全国的美景及著名建筑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达到“虽为人做,苑如天成”的艺术效果。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
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
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现在进入东宫门,我们首先来到的便是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
南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
仁寿门再往前行,便来到了仁寿门,进入仁寿殿之前我们首先要经过的是仁寿门,门上悬有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匾额,便来到了门口有两块太湖石,人称“猪猴石”,据说是孙悟空和猪八戒被派到这里来为皇家看家护院。
走进人寿门,迎面而立的是一块高大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挡住了游人的视线,使大家不会一进门就对园内的景色一览无余,其目的是起到屏风的作用,避免院内景物一览无余,失去含蓄之感。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独运,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景观配置1颐和园植被概述颐和园全园总面积290公顷。
他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昆明湖源出北京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此地地处地处华北平原,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原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其原始植被彻底改变。
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颐和园各个时期的历史缩影。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比照,更能表达出前山景观恢宏、华美的皇家气派。
《颐和园》说课稿-四年级语文
《颐和园》说课稿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说课稿四年级语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它素以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的造园手法著称于世。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以游览的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本课将与《长城》和《秦兵马俑》共同带领我们欣赏我国的”世界遗产",对本组课文的学习将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教学目的和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品读文中的好词好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的优美。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优美的语言,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能力目标: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
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其中学习本课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也是教学的难点.三、说教法与学法: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向交流活动.现在,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提升到了教学的重要位置上.因此,要让阅读活起来,关键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提高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代皇家园林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丰富多样,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一、布局设计颐和园的布局设计是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
整个园林按照山水园的形式进行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和水资源,形成了山水相映、景中有景的美丽景观。
颐和园的布局设计注重轴线的运用,以万寿山为中心,将园林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以昆明湖为主景,北区以万寿山为主景。
这种布局设计使整个园林既有整体性,又具有丰富的变化性。
二、建筑与自然的融合颐和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在颐和园中,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相互衬托。
例如,万寿山的佛香阁建筑群与山势相结合,形成了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妙景观。
此外,颐和园中的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建筑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整个园林的美感。
三、水景的处理水景是颐和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颐和园充分利用昆明湖的水资源,通过疏浚和开凿,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体景观。
这些水景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调节气候、增加湿度的作用。
在水景的处理上,颐和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瀑布、喷泉、水池等,使水景更加丰富多彩。
四、植物配置颐和园的植物配置也是其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植物配置上,颐和园采用了多种植物品种,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形成了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
同时,颐和园还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五、文化内涵颐和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其园林艺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园林中,有许多寓意吉祥的景点和建筑,如龙王庙、排云殿等,这些景点和建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此外,颐和园还是清代帝王休憩娱乐的地方,因此在其园林设计中还体现了浓厚的休闲文化氛围。
六、工艺特色颐和园的工艺特色也是其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造园手法
简介:颐和园具有皇家园林特色 ;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个景区 ,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 ,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园中的山和水 ,各自独立成景 ,又相互依托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
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
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
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颐和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
其有如下特点:众多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点缀于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布局得宜。
伫立知春桥,远眺佛香阁、彩画长廊、十七孔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宝塔,真是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深远,加上满园绚丽多彩的山石花木,犹如一幅宏图画卷。
后山后湖,小桥流水,苍林修竹,幽深恬静、清新秀丽,另有一番江南景色。
步入这座名园,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三、因地制宜的处理。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
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
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
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
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
当时取名“清游园”,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四、建筑为主的组景。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组成的中轴线两侧配以转轮藏、五方阁、宝云阁,组成了一组依山而建,统帅全园主景的佛教建筑群,并以西山群峰为借景,与园内山湖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景色层次分明、变化无穷。
昆明湖中的西堤六桥效仿西湖苏堤、六桥设计。
连接东堤和南湖岛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
后湖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沿岸步行街设各类店铺,再现了当年江南水镇街市,别有情趣。
五、园中有园的手法。
在颐和园仁寿殿北面的德和园颐乐殿,是帝后群臣观剧之处。
院中有大戏台,分上中下三层,可同时演出。
这个戏台建筑宏大,设计周密,是我国现存古戏台中的重要遗物。
自德和园往北是景福阁、乐农轩。
由此下山往东,因地形布置了一个精美的小园“谐趣园”。
上面说过,它是仿照无锡有名的惠山园建造的,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四周环绕布置了涵远堂、湛清轩、知春堂、瞩新楼等建筑,更有小桥、亭谢、游廊曲槛等,自成一个园林格局。
到这里似乎进入另一个园中,是一种“园中有园”的布局。
1、对景:所谓对景即两个景致相隔一定的空间彼此遥遥相对,可使有人观赏到对方景色。
这是平面构景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应用较多的造园手法,几乎每个园中都能看到,比如万寿山倒影在昆明湖中。
湖心岛和万寿山互为对景。
2、借景:借景多是立面景观的构景手法。
就是将园外甚至更远的景观组合到园内某一方向的立面景观中,使之景深增加,层次丰富,造成在有限空间看到无限景致的效果。
中国古典袁立也是以围墙环绕,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空间。
在颐和园中西边的玉泉山塔被借景到颐和园景区中,使视觉上加大景深,使远山古塔和园林相互交融。
3、添景又是一个种立面景观的构景手法。
在空间比较空旷、景观比较单调而无景深层次感的地方,由于某种景观的添置而改变上述状况。
比如昆明湖如果昆明湖上没有十七孔桥那么显得过于空旷,添上十七孔桥和湖心岛使得景观更有层次。
4、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去采收无限空间的局部画面的构景手法。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多采用建筑的门框、窗框或亭、楼阁外廊的柱与檐、构成的方框构景。
当然颐和园中很多细微处可以看到,比如乐寿堂的花窗。
5、抑景“先抑后扬”是抑景手法的指导思想。
就是通过某景物对游人实现暂时的阻挡作用,产生其绕过此物眼前景致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
比如假山颐和园中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勤政殿后的山丘,通过小径先阻挡视线穿过假山看见宽阔的昆明湖突然眼前豁然开朗。
6、漏景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造型的窗或花棱窗,将院内外或廊壁两侧的景致组合在一起,以扩大视野,丰富有限空间景观内容的构景手法。
7、障景在园中祈祷屏障作用的景观,为了满足园林主人各方面的行为需求,在园中难免有不雅致的场所或器物,为不使之影响全园的景致,往往在其前方造一景观将其遮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