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作业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欣赏作业一
一、填空
1、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活动。
2、狭义文学通常包括;:、、和等。
3、文学欣赏是作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活动。
4、诗词的欣赏,主要从、和切入。还需要从、和入手。
5、是戏剧的内在本质。
6、1918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称为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7、散文欣赏的根基是。
8、是小说欣赏的核心环节
9、的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
10、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基本题材是,主题是。
11、戏剧是继文学、雕塑、绘画、建筑、音乐、舞蹈之后的,属于。
12、、和被称为诗词的三大主要结构要素。
13、、和被称为诗词的三大主要结构要素。
14、无论哪一种小说都具有、和三个特征
15、一般而言,小说都具有、和三个基本要素。
16、按篇幅的容量大小,小说可分为、、和。
17、狭义文学通常包括;:、、和等。
18、西方诗歌的源头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第一部史诗是
19、一般而言,散文可以划分为、和三大类。
20、散文欣赏的根基是。
21、是小说欣赏的核心环节
22、曹雪芹的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欣赏
2、抒情诗
3、改革文学
4、章回小说
6、蒙太奇
7、文学批评
8、散文
9、意识流
文学欣赏作业二
一、问答题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2、简述文学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
3、应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4、欣赏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5、戏剧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6、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7、应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8、简述应该如何欣赏散文
二、文学欣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0分,第三题11分)
1、根据所学诗词欣赏的技巧,分析曹操的《短歌行》,回答下列问题:附【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回答(1)、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情怀?
(2)、为什么说这首诗的基调是昂扬的?
2、根据所学知识,欣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附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回答:(1)、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3、欣赏散文《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附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4、根据所学诗歌欣赏的技巧,分析《蒹葭》。
附【原文】: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回答(1)、这首诗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2)、谈谈你对这首诗象征意义的体会。
(3)、指出这首诗中景象的时间、空间变化,说明其表现作用
5、根据所学知识,欣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
附原文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回答:(1)、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第一节诗是会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2)、“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6、根据所学知识,欣赏散文《论学问》,回答问题
附原文:
读书为学底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在娱乐上学问底主要的用处是幽居养静;在装饰上学问底用处是辞令;在长才上学问底用处是对于事务的判断和处理。因为富于经验的人善于实行,也许能够对个别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加以判断;但是最好的有关大体的议论和对事务的计划与布置,乃是从有学问的人来的。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怪癖。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经验底锻炼;盖人底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他们需要学问底修剪;而学问底本身,若不受经验底限制,则其所指示的未免过于笼统。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因为学问底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们;这种运用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