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牛江涛
《货币银行学》教学教案(全)
单利和复利是两种主要的利息计算方式,它们在计算方法和结果上存 在差异,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PART 04
金融机构体系
REPORTING
金融机构概述
金融机构的定义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服务业有关的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体 系的一部分,金融服务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 行业)与此相应。
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变得越来 越重要。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和协调,共同 应对跨国金融风险和挑战。
国际金融监管标准
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如 巴塞尔协议等,以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中,信用已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 作用。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01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是主要的信用形
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运作方式和特点。
信用工具
02
汇票、本票、支票等是常见的信用工具,它们作为信用的载体,
货币的起源
简单商品交换中产生,作 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 属货币, 再到信用货币,最后到电 子货币的发展历程。
货币形式的演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 技的进步,货币形式不断 演变,从贝壳、布帛、金 属到纸币、电子货币等。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作用
一般等价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的特殊商品。
的货币价值总和。
02
国际收支平衡表
记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对外经济往来的统计报表,包括经常账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定位:《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培养学生的金融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银行的基本概念、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金融机构的运营与管理、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金融课程和将来从事金融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2. 信用与债务:信用的概念、信用形式、债务与债务工具。
3.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类型、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运作。
4.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监管体系。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实务。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务操作:安排学生参观金融机构,使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运营与管理。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务操作。
3.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每周安排2课时。
五、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六、教学手段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货币银行学》(第五版),提供全面、系统的货币银行学知识。
2. 多媒体教学:运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信息量。
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访问相关金融学网站,了解最新的金融动态和研究成果。
4. 金融软件:教授学生使用金融分析软件,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邓岩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许多考生感觉到学起来力不从心或不得心应手,往往事倍功半。
学员在学习中有效地抓住重点和难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邓岩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时政金融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0
【相关文献】
1.论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技巧 [J], 潘勇
2.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与提分技巧浅谈 [J], 曾小兰
3.试论高校篮球技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J], 张婉秦
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应试技巧以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J], 董天豪
5.强化篮球技能的学习方法及技巧探讨 [J], 陈亚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
《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
吴国祥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卷),期】1995(000)001
【摘要】货币银行学是国家教委指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电大金融、保险、基础学院的必修课,财税、统计、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的选修课.课程以张玉文教授主编的合一型《货币银行学》为基本文字教材,配有36节电视课和《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委托“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西坝河106号:定州科技图书发行部驻京办事处独家发行,邮编100028).
【总页数】4页(P64-66,75)
【作者】吴国祥
【作者单位】中央电大;主持教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相关文献】
1.学习指导的意义探微——兼谈学习指导的理论依据 [J], 杨骞;马超山
2.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 [J], 尹洪霞;隋守江
3.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学习指导系列讲座之十四元学习指导 [J], 晓星
4.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思考、实践探索 [J], 刘东华
5.学习类型与个别化学习指导——学习类型及其学习指导之二 [J], 刘海燕;于丽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达教授作为我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课件以黄达教授的《金融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政策体系及实务操作,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1.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形式和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信用与利率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基础,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4.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买卖证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5.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货币银行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稳定物价通常是首要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和储户的储蓄收益,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重点推荐货币银行学教材参考书
1.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作者:易纲、吴有昌著易纲、海闻主编2.货币金融学(第七版)(经济科学译丛)[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2006-12-313.《金融学》作者:(美)兹维·博迪罗泊特·C·莫顿4.金融学投资·机构·管理(美)斯坦利·G.伊肯思(Stanley G.Eakins)著曹廷贵译5.金融市场与机构(第5版高等院校双语教材)作者:(美)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斯坦利·G·埃金斯|译者:贾玉革6.货币银行与经济(第6版)/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作者:(美)托马斯·梅耶//詹姆斯·S.杜森贝里//罗伯特·Z.阿利伯|主编:陈昕|译者:林宝清//洪锡熙|校注:林宝清书籍内容简介1.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作者:易纲、吴有昌著易纲、海闻主编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32750出版时间: 1999-9第1版书籍介绍:本书试图将现代货币银行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既反映现代货币银行理论的优秀成果,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银行学体系。
针对国内同类教科书大多只编重制度性和操作性方面内容的特点,我们试图在理论性内容方面有所加强。
本书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了28个专栏,这些专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的兴趣。
由于篇幅所限,同时也考虑到绝大多数高校的经济类院系都开设了专门的国际金融课程。
本书是“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之一。
该教科书系列的主编易纲先生在编著本书时,力求了联系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实际,在充分体现理论深度的同时注重教材的实用性。
本书共分6篇;基本概念;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货币供求及利率决定;货币与经济;金融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
黄达 《货币银行学》 练习题和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说明1、本习题库是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理论教研室承担的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的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2、题库以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货币银行学》(第二版)为蓝本,该教材由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该教材于1997年、2002年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当前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权威性教材。
3、本习题库的命题原则是:立足于考核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等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此,题库的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宽广,按照章节命题,突出试题的客观性,以减少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保证该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题库的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重不大,所列论述题主要供参考使用,给任课教师一定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自主出一些针对性强的试题,增强期末考试试题的检验功能。
4、本习题库的题量充足,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简答和论述共7种题型,按照《货币银行学》教材的17章内容的先后次序编列。
除了第十四章因内容较少,命题数量受到限制外,其余各章至少有15道填空题、15道单项选择题、10道多项选择题、10道判断正误题、5道简答题和2道论述题,可以出计算题的章节至少有2道计算题。
客观题附有标准答案,主观题附有参考答案。
本题库主要供期末笔考教研室统一组题和流水评卷时使用。
5、本习题库是开放式试题库,由于当今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题库试题不可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
主要渠道一是将各任课教师的自主性命题不断纳入题库,逐渐增加题库容量;二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一般每2年进行一次,吐故纳新;三是在教材修改时及时调整。
在本题库设计编写过程中,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第三版正在修订,新教材有望在明年出版,为使题库与教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届时本题库也将根据新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
易纲《货币银行学》【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导论)【圣才出品】第一章导论第一章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
资金主要以货币形式存在,而银行则是资金融通的主渠道。
如果把金融体系比作人体的循环系统,那么,货币就是血液,银行就是主动脉。
货币和银行是本书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二章第二章给出了货币的定义和职能,详细地讨论了货币这一一般等价物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性。
这一章的特点是除了讨论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的规范定义和职能外,还结合中国过去计划经济的实际,讨论了货币与票证共存的情况。
第三章第三章讨论利率这一货币银行学的核心概念,给出了计算各种金融工具利率的方法。
利息是资金的回报,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资金的费用。
人们把钱存在银行,意味着在一段时间里把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银行,所以银行要付利息。
第四章第四章讨论人们如何进行资产选择。
在给定的财富水平上,人们对各种资产的选择取决于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相对流动性和相对风险,收益高的资产风险也越高。
第五章在第五章中,将讨论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指用款者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从提供资金者手中得到资金;间接金融是指用款者通过金融中介组织融入资金。
第六章第六章重点介绍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存贷款业务。
金融市场的核心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既是最古老、又是最现代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管理有三个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贷款要能安全收回,按时还本付息: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要能随时作好准备兑付客户的提款,一个商业银行可以有高质量的贷款,但是贷款期限未到,而存款客户急需提款,就会产生问题,这种问题就是流动性问题;盈利性则指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使其利润最大化。
第七章第七章全面介绍了政府对银行的监管。
银行业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除了银行业以外,金融市场还包括证券、保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物市场。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课程教案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任课老师:何锦强货币银行学教案【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学习目的要求了解货币收支的范围、货币流通的含义,掌握有关货币起源与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等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
学习难点:货币形态、货币职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生活中处处有货币1. 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Money 与 Currency2. 现代市场经济中,极难找出与货币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和地方。
货币在对外交往中——外汇1. 一切外国的货币都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exchange) 。
2. 对于所有外国人来说,人民币RMB 是他们国家的“外汇”。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古往今来论证货币起源的主流观点1. 是物品的交易,导致货币的出现。
2. 从物物交易到通过货币的交易——货币出现在人类经济生活之中,直至现在。
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不可能离开货币货币范畴是不是永恒的存在?有生就有死。
货币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认定:它必将有“死”——消亡?这个问题涉及基本的货币理论,可以思考,但无需急于予以回答——这需要足够的理论准备。
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形态经历着由低向高的不断演进1. 种种实物货币;2. 金属货币,特别是上世纪初还在流通的金属铸币,在流通了几千年后,也成为货币的历史形态。
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1. 用纸做的货币: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与国库发行的纸币,它们的区分及转化。
2. 账簿上的货币——存款货币:可签发支票的存款与定期存款。
3.以电磁信号为载体的货币。
外汇存在的种种形态货币的形态为什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思考这一问题,有两点提示;或许应该说,思考任何经济问题,都不可忽视这两点。
1. 效率; 2. 节约(社会费用,交易成本……)第四节货币的职能一、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1. 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对象多种多样,但都有价格。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货币银行学教学新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新大纲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名称:EconomicofMoneyandBanking学分:3学时:51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类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1、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掌握。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讲解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
(三)重点和难点本课程从货币及信用入手,逐一阐明了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信用经济中的运行、地位及作用,论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求的关系以及对由此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教学的重点是信用、利息和利息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教学的难点是西方的利率理论、货币供求理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理论等及在我国金融发展、改革实践中的应用。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为基础课程,并要求具有一定的会计学和统计学知识,与财政学为平行课程,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保险学等则是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某些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这些后续课程,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则不一定学习这些后续课程。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货币银行学》,康书生、鲍静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货币银行学》,康书生、鲍静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3、《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金融学》,曹龙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货币银行学》,艾洪德、范立夫,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7、《货币银行学》,岳玉珠,郭慧文,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金融学》,王松奇,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9、《货币银行学》,姚长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货币银行学》,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1、《货币银行学》,易纲、吴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金融学》,鲍静海,科学出版社,2006;13、《金融学》,牛建高、杨亮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4、《新编货币银行学》,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5、《金融市场学》,王千红、梁红岩,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6、《中央银行学》,吴庆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7、《货币银行学原理》,于殿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8、《金融联考大纲详解》,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联考研究小组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19、《货币、银行与经济》,托马斯.梅耶,洪文金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20、《货币金融学》,米什金,李扬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1、《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劳埃德B.托马斯,马小萍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2、《货币与市场》,彼得S.托马斯,肖惠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3、杂志:《金融与保险》、《中国金融》、《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24、报纸:《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等。
《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整理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市场是一种交换经济。
2.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是社会分工。
3.物物交换的弊端①需求的双重巧合;②时间的双重巧合;③地域的限制;④交换系列的无限延长;⑤难以建立相互一致的交叉兑换比率;⑥缺少普遍接受的价值储存手段。
4.货币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①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②货币不是一般商品,是特殊商品。
5.金属货币退出的根本原因:金属的开采量跟不上货币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6.价值尺度(基本职能)①含义:当货币用来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特点:它是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标准:货币计量单位,包含一定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1两黄金,1两又分为10钱)。
④价格和价格标准的区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
7.流通手段(基本职能)①含义: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一定是十足价值的货币;③计算: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货币流通速度④职能作用:改变了商品交换的方式,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实现了商品交换买和卖的分离,便于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⑤局限性:隐藏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的存在是一般非均衡和非自愿失业的根源。
8.贮藏手段①含义: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②现代的货币贮藏方式:货币沉淀、银行存款、利用金融资产贮藏价值。
特点为不足值货币。
9.支付手段①含义: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②表现形式: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回流出现分离;③意义:克服了流通手段的局限性,加速了货币周转,节约了流通费用;④局限性: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组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货币银行学是全校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与入门课程,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是1990年代初期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经济学各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计划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其中包括课堂讲授4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习题课2学时。
课程总学分为3学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经济学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预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艾洪德、范立夫编著:《货币银行学》,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3月版教学参考书: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艾洪德、张贵乐主编《货币银行学教程》2005年版。
3.[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信用资金运动总公式重探
作者: 牛江涛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 博士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教学与研究
页码: 76-77页
主题词: 资金运动;信用活动;马克思;信用资金;展开公式;资本论;资本运动;生息资本;货币资本;借贷资本
摘要: <正> 在我国理论界以及流行的财经类教材中,长期以来,把信用资金运动总公式表述为:G—G′(G+⊿g),或其展开式:这样表述主要依据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21章中所提到的生息资本运动就是:“G—G—W—G′—G′”和第24章提到的“这个公式已归结为两极G—
G′(G′=G+⊿G)”,以及《资本论》第2卷中关于货币资本循环公式的论述。
我认为,把马克思对生息资本或借贷资本运动及其公式的论述,表述为信用资金运动的总公式极其不妥,这种表述至少存在三。
第一章货币(货币银行学-河北大学康书生)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 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 有不同的货币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三种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 – 银本位特点: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 – 货币材料的确定; – 货币单位的确定; – 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 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
– 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1.货币材料的确定。 – 货币材料也称币材,就是国家规定哪种材料作为货币,是一个 国家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货币材料的不同也是区别不同 货币制度的主要标志。
– 网络货币的基本形态表现如下: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 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 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 网络货币这种虚拟货币给传统货币理论带来的挑战表现在: 1) 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冲击。 2) 网络货币使货币发行权分散。 3) 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4) 网络货币使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下降。
经济学院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编辑词条牛江涛目录[隐藏]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研究领域(Field of Research)教育经历(Education)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著作论文(Major Publications)教材:期刊论文:奖誉(Honors)[编辑本段]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姓名:牛江涛[1]Name:Niu,Steven Jiangtao职称:客座教授Title:Guest Professor所在系:华南理工大学金融系Department:Finance department[编辑本段]研究领域(Field of Research)主授课程(Courses offered)《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与投资》、《投资理论与投资操作》、《中央银行学》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 Financial Markets & Investment , Investment Thoery & Operating , Central Bank[编辑本段]教育经历(Education)毕业于中国吉林大学。
本科:主修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修财政、金融;博士研究生:主修宏观经济管理;1984年在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进修,并获其颁发《一般项目投资分析》毕业证书。
在吉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1982),经济学硕士(1988),经济学博士(1993)。
博士导师是已故著名中国经济学家关梦觉先生,和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张维达先生。
Graduated from Ji Lin University of China, studied subjects of Finance, Currency, Bank and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obtained:Bachelor of Economics 1982,Master of Economics 1988 ,Doctor of Economics 1993 ;Tutors are Mr. Guan Meng Jue, a famous economist of China, and Professor Zhang Wei Da工作经历(Experience)1982—1993年,任教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出任助教、讲师、副教授、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宏观经济管理教研究主任。
1993—2005年出任过中国南方保利集团公司下属广州保利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钧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瑞枫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主要从事外汇、期货、期指、证券等投资操作与管理。
同时1993-2006年,一直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2006年至现在被华南理工大学聘请为客作教授University Teacher :(Teaching assistant, Lecturer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1982-1993 in the Economic Academy of Ji Lin University. Part-time Professor :1993-2006 in Ji Lin University . General Manager :China Poly Group Subordinate Co. Guang Zhou Poly Future Co;Guang Zhou JunHa Economy Develop Ltd; ShuiFeng (Canada) Investment Co.Durring 1993-2005. Operating international futures investment which were S&P 500 Index, merchandise futures in U. S, Hong Kong Heng Sheng Index Future and foreign exchanges were U.S dollar, Pound, Yen, France of Swiss. Operating Hong Kong securities investment. Guets Professor :from 2006 to present in SCUT[编辑本段]科研项目(Research projects)国家级科研项目:(1)独立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七五”资助科研课题项目(1.5万元)。
出版学术专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计划指导新论》(1993年)。
此书受到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钟契夫、陈吉元、袁文平、张伟达等人的好评。
(2)独立获得国家教委社会青年基金“七五”资助科研课题项目(0.8万元),根据国家教委建议,形成为内部参考著作<东欧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上报国家教委。
(3)独立获得国家教委社科基金“八五”资助科研课题项目(1.2万元),《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均衡与非均衡》,后因离开吉大,未能完成,交由于光中教授代而完成。
(4)参加张伟达教授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七五”研究课题(其中撰写10万字),出版学术著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论》。
(5)参加关梦觉、潘石教授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七五”项目(其中撰写2万字),出版学术著作《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1991年)。
(6)参加国家教委“七五”社科重点项目研究,撰写《中西方宏观调控比较》(1万字),卫兴华主编《回顾、探索、选择》(1991)。
(7)参加国家教委高校“七五”社科重点项目研究,卫兴华主编《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撰写《对指导性计划的考察》(1万字,1991年)。
(8)参加国家教委“八五”社科重点项目研究,卫兴华主编《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与发展》,撰写《指导性计划运行模式构》(1万字左右1992年)。
(9)参加国家教委高校“八五”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卫兴华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理论与实践丛书,撰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指导新论》2万字(1994)。
Achievements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tific Reseach ProjectsIndependently obtained one of research projects from the Academ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in 1991, which was financial banked 15,000 RMB, and published an academic work <On New Guiding Plan in Socialist Market system> in 1993.Independently obtained one of research project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 1992, that was financial backed 8,000 RBM ,and finished on a work <On East Europe Countries Economic Questions> in 1993,handed on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Independently obtained one of research project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On Equilibrium & Un-equilibrium of Economic Running> in 1993, which was financial backed 12,000 RMB .Participate in Professor Zhang Wei Da’s National Social Scientific Reseach Project<Guiding O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rote 100,000 words on it and published in 1993.Participate in Mr. Guan Meng Jue’s 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 <On China Private Economy> wrote 23,000 words ,published in 1992.Participate in Top of series Social Scientific Reseach Project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 1991, published a thesis <Comparing Macroeconomics regulati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10,000 words).Participate in Top of series Social Scientific Reseach Project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 1991, Published a thesis <Inspect on Guide plan of China>(10,000 words).Participate in Top of series Social Scientific Reseach Project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 1992, Published <Reconstruction on Guiding Plan Model>(10,000 words).Participate in Top of series Social Scientific Reseach Projects from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 1994, Published <New Thinking on Socialist Guide Plan>(20,000 words).[编辑本段]著作论文(Major Publications)学术专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计划指导新论》1993年12月吉林大学出版社, 该著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七五”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合著:1、《当代中国私营经济研究》1991年11月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著是中国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