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教学
2021年高考真题:全国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卷和II卷解析
2021年高考真题:全国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卷和II卷解析I. 引言2021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卷在继承传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
现代文阅读I卷和II卷作为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查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解析将从题目设置、文章内容、考查点等方面,对这两套卷子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II. I卷解析A. 试卷结构I卷包含5篇文章,分别为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和人物传记。
每篇文章后面设有4-6道题目,涵盖内容理解、主旨概括、手法分析、观点阐述等方面。
B. 文章特点1. 主题丰富:涵盖现实生活、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多个领域,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变迁。
2. 体裁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文学体裁,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3. 文本深度:文章内容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C. 考查点分析1. 内容理解: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手法分析:涉及文章的写作手法、结构布局等方面,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主旨概括:要求学生能够归纳文章主题,提炼核心思想。
4. 观点阐述: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涉及的社会问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III. II卷解析A. 试卷结构II卷包含3篇文章,分别为论述文、评论和访谈。
每篇文章后面设有4-6道题目,涵盖内容理解、观点阐述、论证分析等方面。
B. 文章特点1. 论述严谨:文章以论述为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2. 观点鲜明: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明确观点,要求学生理解和评述。
3. 现实性强:文章内容多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C. 考查点分析1. 内容理解:考查学生对于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观点阐述: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涉及的社会问题,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论证分析: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和逻辑关系,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1辽宁新高考语文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 散文阅读 第3讲 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
返 首 页
3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专
“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
项
对
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 点 练
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返 首 页
4
☞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8·天 津 卷 ) 请 结 合 全 文 分 析 , 文 中 的 题干中往往有“概
对
帮腔,直到遭强权拆分的夫妻在包拯的主持下于公堂团圆,才舒心 点 练
地出了一口气。演出结束了,还有不少人站着迟迟不走。
返 首 页
10
二
专
项
我来弋阳腔剧团的时候,部分人员正在排戏,排的是新挖掘出 对
点
来的传统剧目《芦花絮》,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
练
返 首 页
11
我就和舞台总监杨典荣聊了起来。老杨75了,说话有些漏风,
的情缘,当锣鼓声从内里响起,一切都成了上天赐予的浪漫。有些
戏台的墙上还留着当年演出的剧目,不仅有《三国传》《水浒传》 专 项
《岳飞传》《封神传》,还有《金貂记》《卖水记》《花蝴蝶》 对 点
《借亲配》。看着那些戏台,你会觉得弋阳腔的调子已经渗入各个 练
细部,在许多个夜晚翩衣舞袖,牵扯迷离的月光。
是的,那一个个戏台,总为一袭长衫虚席以待,敞亮的空间,
但吐音有力,精神矍铄。喜欢了大半辈子弋阳腔,人老了,还在团
里操心。老杨说,弋阳腔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
专
入弋阳一带,结合当地乡语和民歌滋生出的一个全新地方腔调,后 项
对
来,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被称为“四大声腔”。弋阳 点 练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3讲散文阅读之归纳概括内容
朱自清先生教课也很认真。他教我们宋诗。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要交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C.作者通过对比、比喻、比拟等手法,写一只毛色鲜红艳丽的火狐狸在雪地上行走的景象,突出它原始的天然之美。
⑥说起雪,雪山也有雪。只是它高高在上,虽极美,可望而不可即的。唐人杜甫,所见到的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是千秋雪,是雪线以上的雪。它美,美在窗口那么大的视线里,过过眼瘾就是。
⑦边塞诗人岑参所见到的,则是另一番雪后美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说的是北方,胡天即塞北的天空。落雪之后,雪花积压在树木枝头,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在盛开。意境如此壮阔而优美,唯边塞诗人才有可能提炼得到吧。
B.在作者笔下,北方的雪飘落的过程,轻扬飘摇,富有美感。北方的雪覆盖着草地,既温暖草地,又滋润青草。
C.作者写北方雪地上车印、炊烟、哈达、牧民、野羊、马群、驼铃等景物,突出了雪域的洁白、阔大、生机。
D.作者引用杜甫的诗,表现了雪山的“千秋雪”具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引用岑参的诗,写出了北方雪压枝头的壮阔优美。
专题二 散文阅读 学案二 第3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6分)
文本一:
新校舍(节选)
汪曾祺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复习板块1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__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节散
第2节 散文阅读 二轮任务结合一轮备考及阅卷大数据,考生在散文阅读的答题中,得分率普遍低于小说。
容易出现以下失误:1.散文结构:布局谋篇找不到切入点,句段作用分析不透。
2.散文语言:语言之妙赏析不透,语言特色界定不准。
3.散文特定信息归纳概括:概括不准,要点不全。
4.探究散文的丰富意蕴:意蕴解读不全,内蕴理解肤浅。
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阅读和解题能力。
特别是上述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
散文阅读二轮复习能力自评表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的请打“×”,打“×”项便是你要在二轮复习环节中,重点攻克的。
自评内容自评结果 自评标准 1.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有很多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我了解二者的区别,因此遇到散文阅读题我不会紧张“√”4项及4项以下,备考不够充分;“√”5~6项,备考较为充分;“√”7~8项,备考充分;“√”9~10项,备考十分充分 2.我知道对散文思路结构的考查侧重于整体的谋篇布局,行文线索是考查的重点3.对于分析句段作用的题目,我会从它的内容特点、位置特点及表达特点三个角度去思考4.遇到概括主旨类的题目,我会特别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对比较含蓄的文章,我会概括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进而提炼中心主旨5.对词语的赏析,我会分析用词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对句子的赏析,我会从语言、修辞、描写、表现手法及结构等切入,并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6.我知道散文中的人物不像小说人物那样丰满、立体,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但人物形象的作用和小说中是基本一致的7.我知道散文的物象主要有景、物两类,它是作者抒情讲道理的主要载体8.我知道赏析散文的艺术技巧,除了赏析散文的语言本身的美之外,还可赏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9.我知道散文的意蕴不等同于散文的主题思想,它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属文本的纵深层次10.分析主旨意蕴,我会立足于文本,借助于标题、关键词句、作品评价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第一步:审标题,明对象,掌握解读钥匙。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教学案
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虹关何处落徽墨》)(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3)(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
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王剑冰一有哪一个县名,是和一个剧种连在一起的?只有弋阳。
弋阳腔因弋阳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扬名。
“弋阳”二字本身就很有意味,那么,弋阳腔呢?终于听到了,那是在一场雨中。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I卷(非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创新版1.4.4 立足全局意识,分解要点概括题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 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 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 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 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 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它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 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 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 “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 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 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二、怎样考主旨概括
三、怎样答主旨概括 (一)主旨概括五方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 括,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中《负重的河流》。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 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 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他因此受到批评。
(有删减)
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考点三理解词句含义课件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 修辞手法。依托修辞格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 什么效果。如《荷塘月色》中的“袅娜”“羞涩”。
【答题模板】
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 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特点)。
“再来一次!”他们喊道。你经不起鼓励和诱惑,因为你是一 个身躯的巨人而同时却是一个心灵的孩童。你振奋精神,一次又 一次地向那个空篮子扑上去——就像那位不断向山顶上推巨石 的神一样,也像那只用石子儿填海的鸟一样,拼尽全力地徒劳。
喂,你没看见那只篮子是空的吗? 看到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往里面装? 梦,为了梦。
【审题要点】 纵观全文 “篡改”的内涵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的能力。 题干中“纵观全文”的提示至关重要,从整个句子看,粮食被“篡 改”,是在综述粮食在当下的际遇,从后文中寻找呼应的段落,整 合提炼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1)纵观全文,锁定“篡改”这个词 语所覆盖的信息区域。第九段,大机器对食物生产方式的改变,第 十段,化肥、激素、农药等对食物生长过程的改变。这些内容都 是不以食物的意志为转移的。(2)结合上下文语境,摘取关键词句, 适当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答案】 (1)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 简单粗暴、毫无感情,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2)化肥、 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 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②段叙写寒夜的黝黑,以及“我”在黑夜里慢慢分辨清楚各种物象的感觉, 经验真实,笔触细致,并为下文铺垫,引出“灯”这一写作对象。 B.文章选材丰富,而且角度各异,分别写了平房灯、雪夜灯、姐姐灯、穷人灯、 恩人灯等五种灯光,现实与回忆交错,联想广远,跨度极大。 C.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巨时期,“灯”除有想象中的普遍意义,也应有时代意义, 文章不仅启发人们思考人生问题,也给缺少抗战信心的人鼓气。 D.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一语,意在强调我们不仅要靠“灯光” 指引心灵,更要激励自己成为“灯光”,为人燃着,予人恩泽。
这个窟窿是我和三弟挖的,当时只有锨头大,半墙深。为找一把小斧头我 们在刚打好的墙上挖了一个洞。墙打到一XXX高,再填一层土就可以封顶时,那 把小斧头不见了。
“会不会打到墙里去了。”我望着三弟。 “刚才不是你拿着吗,快想想放到哪了。”三弟瞪着四弟。 四弟坐在土堆上,已经累得没劲说话。眼睛望着墙,愣望了一阵,站起来,捡 个木棍踮起脚尖在墙中间画了一个斧头形状。我和三弟你一锨我一锨,挖到墙 中间时,看见那把小斧头平躺在墙体里,像是睡着了似的。
⑥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了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 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么?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 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 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励。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 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或许已经有人,从黄沙梁抽走了他们给予它的那部分。有的房子倒了,有 的路不再通向一个地方,田野重新荒芜,树消失或死掉。有的墙上出现豁口和洞, 说明有人将他们垒筑的那部分抽走了。其他人的劳动残立在风雨中。更多的 人,没有来得及从黄沙梁收回他们的劳动。或许他们忘记了,或许黄沙梁忘记了 他们。
2020-2021学年新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立足全局精解概括题技巧(11页)
2020-2021学年新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立足全局精解概括题技巧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特定指向信息概括“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熟知类题通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
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王剑冰一有哪一个县名,是和一个剧种连在一起的?只有弋阳。
弋阳腔因弋阳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扬名。
“弋阳”二字本身就很有意味,那么,弋阳腔呢?终于听到了,那是在一场雨中。
很大的雨,似乎要先沐浴才能听曲。
满街筒子都是雨水,哗哗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场地,场地里已有不少人等在那里。
他们从弋阳的各个方位赶来,湿了鞋子,湿了衣衫,一个个却眼睛明亮,心志高昂,等着锣鼓开篇。
戏是《珍珠记》,书生高文举与王金贞悲欢离合的故事。
据说是百年老戏,2017年才由弋阳腔剧团复排出来。
雨的声音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高考结束后,考生们相互之间都会对答案、估分,所以知道有本省的高考试题和答案非常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一、高考散文选材特点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
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厚重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文章内容多数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讨论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二、高考散文的命题形式“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觉作品的意蕴”、“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阅读”。
【理解词句含义】考点:理解词句含意(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2.运用修辞和写作手法的关键词语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词语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含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答题模板: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3.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含了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二)理解句子含意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1.含蓄句——由表及里①表层含意:句子表面的意义②句内意义: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③句外意义: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反语义理解句意时,一般需要在理解主旨的基础上,借助“表层义”,联系语境,获取关键信息。
2.结构句——抓住位置①总领句②总结句③过渡句④照应句3.修辞句——还原本意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
如比喻的相似性,反语的讽刺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
其次,将句子还原,即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意思明白的句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 第1讲 强化整体意识 精解思路分析题》
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 旁敲侧击,曲径通幽。
巧类
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 进行分析。
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
(2018·天津卷·T17)请赏析文
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从某 理 解 或 鉴 中画线句子。
种意义上说,“字里行间”就是指散文 赏 散 文 语 (2017·全 国 卷 Ⅱ·T5) 结 合 全
———————读文指导———————
一、明确散文文体特征与命题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散文文体特征 1.基本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 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散 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 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束。对散文主旨意蕴的探究成为鉴赏散 类
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文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依据散文文体特征和高考命题点来读文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所以在读文时先确定散文的 类别,然后再运用各自的写作思路读文,即可把握散文的“神”,
从而便于解答各个考点。
散文阅读“4 步骤”
第一步:看类型 明确不同类型散文的相关特点。不同的文体类型表现出的手法 不同、表现的情感趣味不同。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 文和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 综合考查形式看,散文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 (1)选材范围。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会选取中国现当代散 文,尤其是那些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渗透着 鲜明民族情感和文化特色的散文作品。
(2)考查重点。散文阅读的考查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 a、分析和概括作品内容;b、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c、体会 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欣赏作 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e、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 意的解读。
4 高考任务二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局部”“整体”两任务点,先切后合要点清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板块 任务群三 散文阅读
27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者为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而作,这些感悟或道 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从文中的叙事、 描写、回忆等内容而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答题时尽量把“因” 找全。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板块 任务群三 散文阅读
29
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 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板块 任务群三 散文阅读
30
任务点二 整体概括 “整体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 概括。这两者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 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 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板块 任务群三 散文阅读
24
(2)概括物象特点“三层次” 层次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声音等)和环境特点。 层次二,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 点”。 层次三,分析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体现作 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答题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 21 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
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对点练32立足全局意识分解内容要点概括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立足全局意识,分解内容要点概括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1分)芦草之思王巨才①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②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
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③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
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
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
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
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
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
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
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④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
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
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立足全局意识解答要点概括题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种考法: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整体内容概括。
考法1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
☞分析命题角度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8·天津卷)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虹关何处落徽墨》)(2)(2017·天津卷)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挺拔之姿》)(3)(2017·北京卷)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根河之恋》) 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写出”等作答动词和“意义”“原因”“精神”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
特定指向信息概括“3步骤”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这一步的关键是明确概括对象是什么以及指向对象的哪一方面信息(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不论是概括哪类指向信息,要确保不遗漏要点,都必须要厘清全文思路,这样才能明确所要概括的信息在哪里。
第三步:巧提炼,组答案在确定信息存在的区间后,要逐段提炼,分类整合。
分类整合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赋分,一般而言,若赋分为6分,应有3个要点;二是合并同类,求同存异,就是说提炼出来的信息要点难免有同类信息,这个时候要将同类信息合并为一个要点,避免答案要点交叉重复。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王剑冰一有哪一个县名,是和一个剧种连在一起的?只有弋阳。
弋阳腔因弋阳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扬名。
“弋阳”二字本身就很有意味,那么,弋阳腔呢?终于听到了,那是在一场雨中。
很大的雨,似乎要先沐浴才能听曲。
满街筒子都是雨水,哗哗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场地,场地里已有不少人等在那里。
他们从弋阳的各个方位赶来,湿了鞋子,湿了衣衫,一个个却眼睛明亮,心志高昂,等着锣鼓开篇。
戏是《珍珠记》,书生高文举与王金贞悲欢离合的故事。
据说是百年老戏,2017年才由弋阳腔剧团复排出来。
雨的声音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
八场戏环环相连,紧紧相扣,人们有时叫好,有时鼓掌,有时私下里帮腔,直到遭强权拆分的夫妻在包拯的主持下于公堂团圆,才舒心地出了一口气。
演出结束了,还有不少人站着迟迟不走。
二我来弋阳腔剧团的时候,部分人员正在排戏,排的是新挖掘出来的传统剧目《芦花絮》,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
我就和舞台总监杨典荣聊了起来。
老杨75了,说话有些漏风,但吐音有力,精神矍铄。
喜欢了大半辈子弋阳腔,人老了,还在团里操心。
老杨说,弋阳腔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弋阳一带,结合当地乡语和民歌滋生出的一个全新地方腔调,后来,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被称为“四大声腔”。
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川剧、秦腔等四十多个剧种无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
清康乾时代,内廷都以弋阳腔和昆曲为主要演出曲目,乾隆五十大寿,点的就是弋阳腔。
排练休息时,我见到了《珍珠记》中扮演王金贞的徐小芳,这位1987年生的鄱阳人,读初二的时候上饶艺校去招生,就进了艺校。
四年后毕业,考到了新建的弋阳腔剧团。
“这个团是新团,年轻人多,同学多,风气正,最重要的还是觉得弋阳腔有前途。
”她说。
她在这里认识了爱人操正。
操正在《珍珠记》中扮花脸,扮相让人印象深刻。
小芳说,团里的人现在说起来还年轻,可也都三十左右了,再有十年就四十上下了,很快的。
我想起演老仆的演员,她说她叫黄青南,才32呢。
哦,演得真好,把一个善良的老奴演活了。
弋阳古戏台数量的众多,是我所想象不到的。
一个个抱得十分紧密的村庄,竟然收藏着典雅精致的秘密,守护着村子长久的信仰。
戏台多数是清代的,也有的从明代坚持到现在。
这些老戏台,就像固执地开放在乡野的花树,不仅安抚了生活,也闪亮了历史。
变化的时代,总会有一些不变的理想,那些同外婆的故事一样老的唱曲,还顽固地统治着农村的喜好。
戏台与戏曲也是一种未尽的情缘,当锣鼓声从内里响起,一切都成了上天赐予的浪漫。
有些戏台的墙上还留着当年演出的剧目,不仅有《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封神传》,还有《金貂记》《卖水记》《花蝴蝶》《借亲配》。
看着那些戏台,你会觉得弋阳腔的调子已经渗入各个细部,在许多个夜晚翩衣舞袖,牵扯迷离的月光。
是的,那一个个戏台,总为一袭长衫虚席以待,敞亮的空间,也最适合装下青春的梦想。
三信江舒展地流着,这是一条母亲河,无私地养育了弋阳。
远远地就看见了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戏楼,风风雨雨多少年,依然光彩屹立。
村里的孩子几乎都集中到了这里,在戏台上疯耍疯闹,说词唱曲。
你会见到这种情景,饭盆汤碗在那里放着,戏装粉彩在那里摆着。
弋阳腔一开唱,男女老少个个仰着脸笑着、呆着或恨着。
听戏本身,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风吹起来,场边的树枝在摇动,一颗果实掉落了,砸到地上有一种深刻的响,又一颗果实掉落了。
竟然没有谁在意,他们在意着戏里的事,每个人都要从戏里去窥一窥自我。
有的泪水挂在脸上,不擦也不抹,就那么随着戏,感同身受地将自己敞开在这个世界里。
婆媳关系不好的,或许会在这一刻各自有了触动,夫妻关系有裂痕的,或许会从剧情里看到各自的毛病。
失去的还会回来吗?错位的还会复原吗?戏真好啊。
那一场场戏,就这么看了下去,一直看到鬓霜须白,看到地老天荒。
明白了,弋阳腔就是弋阳永久的代言,是弋阳百姓永久的感念。
此后再提到弋阳,就会想起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28日,有删改) 文章中描绘的地方戏曲弋阳腔有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尝试解答][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题干要求分析“地方戏曲弋阳腔”的特点,其实考查的是“特定指向信息”的概括。
第二步:理思路,定区间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听弋阳腔的经历。
第二部分作者写了与弋阳腔舞台总监杨典荣、演员徐小芳交谈,着重介绍了弋阳腔的悠久历史、剧情特点和深远影响。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了弋阳腔引人入胜的情景及其富有的教育意义。
数是清代的,也有的从明代坚持到现在。
③有些戏台的墙上还留着当年演出的剧目,不仅有《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封神传》,还有《金貂记》《卖水记》《花蝴蝶》《借亲配》。
富,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剧曲备受欢迎。
①八场戏环环相连,紧紧相扣,人们有时叫好,有时鼓掌,有时私下里帮腔,直到遭强权拆分的夫妻在包拯的主持下于公堂团圆,才舒心地出了一口气。
演出结束了,还有不少人站着迟迟不走。
②……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
由文中来看,弋阳腔多为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情节较为曲折,结局以团圆为主,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
①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川剧、秦腔等四十多个剧种无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
②这些老戏台,就像固执地开放在乡野的花树,不仅安抚了生活,也闪亮了历史。
由文中“高腔鼻祖”“闪亮了历史”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弋阳腔影响深远。
根据第二步从信息区间中提炼出的要点,结合题目要求,分点作答。
要注意先概括后分析的答题模式,按分值提出3~4个要点加以分析。
[组织答案][答案]①历史悠久。
弋阳腔元末明初形成,历经明代清代,至今不衰。
②备受欢迎。
弋阳腔的观众多,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剧目多样。
③剧情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
剧目内容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有的故事历经悲欢离合,常有团圆的结局。
④高腔鼻祖,影响深远。
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等四十多个剧种受到弋阳腔影响。
阅读《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阅读文本见“[典例1]”),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创)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①弋阳腔借弋阳县立身,弋阳县也因弋阳腔名声远扬;②雨中听取弋阳腔剧《珍珠记》;③弋阳腔剧给听众带来的美的享受。
考法2 整体内容概括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情感态度概括和主旨概括。
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命题角度整体内容概括“3方法”1.“关键整体结合”法就是抓住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等关键部位,同时要认真思考全文文句,解答时二者一定要有机结合。
2.“段意串联”法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这种逐层地、由多段意思向中心意思的提炼,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在、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
3.“因文而异”法写人记事散文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精神、人格;写景状物散文一般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议论说理散文应看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规范答题思路[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沉郁岳阳楼刘醒龙①记不清上岳阳楼几多回了。
想来却奇怪,每遇楼上道道飞檐、盔顶和楹柱,总会生出初临之感。
②远眺洞庭碧水长天,空怀沧溟辽阔无际。
③其实,天下各处名楼,都隐匿着各自沧桑的源起。
岁月倥偬,时光如尘,多数来历亦真亦幻,却归于一统,或位列神话仙班,或藏于人云亦云。
岳阳楼也无法僭越这种宿命。
建造年代已无可考,建楼者更是无从谈起。
不过,后世重修者大多为当朝历代精英,早已彪炳典册,有迹可循。
至于那建构一梁一栋的工匠,啸聚于精英们的盛名之下,只能成为历史无尽的猜度、疑问,等同虚无。
就像身边的洞庭,人只注目湖水的浩渺博大,谁还在意那一点一滴呢?历史的不公正,于此可窥全貌。
此为题外话,说修楼人。
④溯至三国,史载首修岳阳楼者,是东吴大将鲁肃。
鲁肃为人豪侠,谋勇于当时乱世,卓尔不群。
鲁肃在当时的岳阳地界上大兴土木,修缮当时未曾得名岳阳楼的城楼,并不出自文化考量,只因战事所需,用以检阅和训练水军。
于是,岳阳楼的前身,不以博美人眷顾而奢靡,也不为王权折腰而浮华。
这楼,其沉郁之气,因与战争如孪生兄弟般同时降世,就如此钦定下来了。
⑤时过五百年左右,至公元716年,岳阳楼等来真正懂它的人——被贬中书令张说。
武则天主政期间,张说是公认的文坛领袖。
从现今留存下来的《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中的“比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就可管窥张说并非浪得虚名。
张说被贬,祸起仗义执言,不做伪证,当朝顶撞武氏内宠。
好在历史总在阴错阳差间,会留下些许幸事。
“伪证案”没给张说引来灭族杀身的横灾,却给岳阳楼带来重生。
⑥谪守岳阳的张说,开始了扩改鲁肃阅军楼。
先名旧楼为“南楼”,后定名岳阳楼。
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被贬的朝廷命官,一个失败的男人,面对被雨打风吹五个世纪的一座残楼,面对被惊涛骇浪濯洗拍打了五百年的一座老楼,修葺整改岳阳楼如凤凰涅槃重生之时,不以沉郁为底色,难道会为那道道飞檐、盔顶和廊柱,抹上层层浮光?⑦洞庭湖与岳阳楼相得益彰,如老友故旧,端坐于云谲波诡的历史长河中经年交谈,以心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