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阀值设置标准

合集下载

2019标准可燃有毒报警器报警值设置一览表

2019标准可燃有毒报警器报警值设置一览表

有毒mg/m3
有毒PPM
一级预 二级报 一级预 报警报
20 40 17
5
10
2
10 20
7
0.3 0.6 0.21
0.5 1 0.41
20 40 28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50493-2019 5.5.1 测量范围 1、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应为0-100%LEL; 2、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应为0-300%OEL。 5.5.2 报警值设定 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5%LEL。 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50%LEL。 3、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OEL。 4、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00%OEL。
可燃有毒报警器报警值设置一览表
序号 介质 分子式 分子质量
1 一氧化碳 CO
2 二氧化硫 SO2
3 硫化氢
H2S
4 磷化氢
PH3
5
甲醛
HCHO
6

NH3
7
甲醇
CH3OH
8
丁醇
C4H10O
9
氢气
H2
10
乙炔
C2H2
11 四氢呋喃 C4H8O
12 乙酸甲酯 C3H6O2
13 天然气
14
甲烷
CH4
28.0100 64.0400 34.0760 33.9940 30.0260 17.031 32.042
显示报警。可燃气体二级报警信号、可燃
应有声、光报警功能。 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优

报警限值
有毒PPM
可燃LEL 1PPM换算
二级报 一级预 二级报 mg/m3系数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time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
9."5%28mg/m3
23%14mg/m3
/21mg/m3
/200mg/m3
20PPM/20mg/m3
10PPM/30mg/m3
15PPM/10%LEL
24PPM/HIGH
50%LEL
160PPM/许浓度TWA/16PPM/浓度STEL/24PPM/高报警值时间加权允短时间接触允许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1."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按《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按《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名词解释: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
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

常用气体检测仪报警值设定标准按《GB 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规定的限值设定。

气体名称低报警值LOW 高报警值HIGH时间加权允许浓度TWA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STEL可燃气体10%LEL 50%LEL / /一氧化碳CO24PPM/30mg/m3160PPM/200mg/m316PPM/20mg/m324PPM/30mg/m3硫化氢H2S6PPM/10mg/m3 20PPM/28mg/m310PPM/14mg/m315PPM/21mg/m3氧气O2 19.5% 23% / /名词解释: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在遵守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4超限倍数excursion limits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设置

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设置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设置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180-15 化工生产中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设置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或生产多种危险化学品,其中具有毒性和燃爆特性的物质比较多,危险性也较大。

在工艺设计中,不仅通过采用密闭操作、保持安全距离、设置机械通风、保证泄压面积等手段以保证生产的安全,通过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也会大大降低危险性。

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国力的增强,可燃和有毒气体检侧报警装置在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种类也越来越多。

另外规范要求也进一步严格,2006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比2001版的要求安装可燃气体检测装置的场所大大增加,乙类,甚至有些情况下丙类的场所也需要安装。

但是在安全评价和安全设施设计过程中发现,许多企业都没有按照新规范要求安装。

许多企业对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装置不了解,已安装的报警装置,许多也不符合规范要求。

下面对报警仪设置场所、设置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分析,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一、检测报警仪的设置场所在工业生产中,可燃和有毒气体探测报警装置的设置场所要依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99年修订版)确定。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石油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

1.0.3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 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 )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 有毒气体toxic gas 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2.1.3 最高容许浓度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 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

此数值亦称上限量。

2.2 符号2 . 2. 1 LEL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2.2 TLV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

3 一般规定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 B 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 2 区内及附加 2 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 ,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 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设置标准

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设置标准

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设置标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作业场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其中一项重要的安全隐患就是可燃气体泄漏。

为了及时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业场所一般都需要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

而对于这些设备的设置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设置标准,并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的基本概念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顾名思义,是用来监测作业场所中可燃气体浓度的设备。

一旦检测到可燃气体超过设定的浓度阈值,设备就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这些设备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屏和报警器等部件,其设置标准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布局、区域划分和报警响应等方面。

二、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设置标准的要求1. 设备布局: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和可燃气体泄漏的可能位置,需要合理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的布局。

需要重点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覆盖作业场所各个区域,并确保设备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到可燃气体的存在。

2. 区域划分:作业场所往往包括多个区域,而不同区域的可燃气体浓度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合理划分监测区域,并设置相应的检测报警设备。

3. 报警响应:一旦检测到可燃气体浓度超过设定阈值,设备应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这包括设置报警信号的声音和亮度、报警信息的传输方式等方面。

三、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设置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的个人观点来看,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备的设置标准应该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和可操作性。

设备的布局和区域划分应基于对作业场所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而非简单地按照标准进行设置。

在报警响应方面,需要考虑到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等因素,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置要求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置要求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置要求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是保障企业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是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中提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项之一。

为此,笔者依据《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T 50493-2019),将相关设置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设置原则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生产设施及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或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泄漏探测器。

✦泄漏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举例: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甲类气体或甲醇、乙醇、甲酸乙酯、甲酸乙酯等甲、乙A类可燃液体。

✦泄漏气体中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探测器。

在《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说明中,明确了有毒气体的设置范围:1.《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中的有毒气体或蒸汽,共30种介质;2.《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8部分:急性毒性》(GB30000.18-2013)中急性毒性危害类别为1类及2类的急性有毒气体。

3.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中列出的有毒气体;4.现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列出的化学有害气体。

上述四种有毒气体范围是标准说明中明确的,除此之外还应当参考安监总管三〔2011〕95号《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安监总管三〔2013〕12号《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按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要求设置毒性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场合。

比如二氧化硫和环氧乙烷,按照GB30000.18-2013判定急性毒性危害类别为3类,不属于1类和2类。

但二氧化硫和环氧乙烷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定义的应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在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中均明确应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佩戴防毒面具。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为了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范,以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爆炸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并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术语、符号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最高容许浓度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也称为上限量。

一般规定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当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当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当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时,只需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当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时,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注:2区及附加2区的划分见《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

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

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

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

4.1.4 在封闭或半封闭的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可燃气体释放源的7.5米范围内设置检测器,符合安全规定。

4.1.5 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厂房内,应在释放源上方和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以确保安全。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数值设置标准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数值设置标准

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数值设置标准
毒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环境中毒气体浓度的设备,一旦检
测到超过设定值的毒气体浓度,就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及时采取措施。

因此,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标准非常重要。

首先,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应该根据具体的毒气体种类和使
用环境来确定。

不同种类的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对于
不同种类的毒气体,其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也应该有所不同。

同时,使用环境也会影响毒气体的浓度,因此需要根据使用环境的特点来确
定数值设置标准。

其次,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我国
《毒性气体检测报警器》标准规定了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技术要求和
测试方法,其中包括了数值设置的标准。

因此,在使用毒气体检测报
警器时,应该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应该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和调整。

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涉及到技术和专业知识,因此在进行数
值设置时,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调整,确保其符合标准和使用
要求。

总之,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数值设置标准非常重要,应该根据具体的毒气体种类和使用环境来确定,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测和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值是多少,有毒气体探测器的报警设定怎样才合适呢

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值是多少,有毒气体探测器的报警设定怎样才合适呢

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值是多少,有毒气体探测器的报警设定怎
样才合适呢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身健康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在化工领域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设定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报警值的设定,怎样合理的设置数值尤为关键。

当报警值设定较低,少量化学物质的挥发就会触发探测器的报警装置,轻微的气体挥发造成报警器报警频发会使作业人员麻痹大意,当真正发生泄漏时,发出的警报也会被人员误认为是轻微挥发造成而忽略掉报警,造成严重的后果。

如果设定的报警值过高,报警时气体浓度往往已达到很高的水平,给与人员撤离的时间也就更短,不利于人员迅速撤离以及及时采取安
防措施应对。

通常有毒气体探测器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100%OEL,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应小于或等于200%OEL。

当现有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5%IDLH,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10%IDLH。

所以如何权衡报警值的设定,需要结合自身的工艺生产水平及操作流程,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设定合理的报警值,为企业的安全与人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测量范围及报警值设定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测量范围及报警值设定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测量范围及
报警值设定
常见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报警测量范围和报警值设定在GB/T中有详细规定。

对于可燃气体,其测量范围应该是0-100%LEL(爆炸下限)。

而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应该是0-300%OEL(职业接触限值)。

如果现有探测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以为0-30%IDLH。

同时,环境氧气的测量范围应该是0-25%VOL(空气体积)。

报警值的设定应该符合以下规定: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25%L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50%LEL。

而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100%OEL,二级报警设定值应该小于或等于200%OEL。

如果现有探测器无法满足测量要求,有毒气体的一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5%IDLH,二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10%IDLH。

对于浓度表示方法,一般有质量浓度表示法和体积浓度表示法。

质量浓度表示法以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mg/m3)为单位。

而体积浓度表示法以一百万体积的空气中
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数(ppm)为单位。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不
考虑温度和压力,即mg/m3=M/22.4·ppm。

表1列出了常见可燃气体的报警值设定,包括氢气、乙酸、甲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乙醇、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苯乙烯、乙炔和丙醇。

其中,每种气体的爆炸上下限的百分比也有详细列出。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或人身安全,检测泄漏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浓度并及时报警以预防火灾与爆炸和/或人身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泄漏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报警设计。

1.0.3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可燃气体combustible gas本规范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 有毒气体toxic gas本规范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2.1.3 最高容许浓度allowable maximum concentration系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即工人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所不应超过的数值。

此数值亦称上限量。

2.2 符号2.2.1 LEL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浓度(V%)值。

2.2.2 TLV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值。

3 一般规定3.0.1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1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2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3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4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值设置规定

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值设置规定

有毒气体报警器报警值设置规定提高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下简称“报警器” )管理水平,可以确保生产装置实现安全运行,一份完善的报警管理制度非常有必要,报警管理制度可以从相关机构与职责制定、报警器选型与安装、日常维护与检定、检查与考核办法等方面制定。

相关机构与职责设备部是厂报警器的主管部门,主要履行下列职责:•工厂负责新、更新和技术措施项目中报警器的选择和批准,以及投入使用前的验收。

•负责厂报警器更新、大修计划的审核。

•负责厂报警器的定期检查, 负责报警器运行状况(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的考核。

•负责报警器年(季)度检修。

•负责组织新建和更新报警。

•负责报警器运行状况和维护、检修质量的检查。

安环部参与本单位新增报警器的审查和投用前的验收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负责对现有报警器拆除、停用、临时停用的审查和备案;•负责对报警器设计、安装、投用、管理、维修工作的监督。

•负责本单位新建装置和报警的审核。

•负责便携式报警器的管理。

电仪车间负责报警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编制报警器的报废、更新、大修计划,报设备部。

•车间需要拆除或停止使用报警器时,应报安全环保部批准,设备部备案,电气仪表车间实施。

•负责报警器的管理、日常维护和校准。

其它相关单位主要履行下列职责:•供应部门在采购报警器前,拟选定的供货厂家及规格型号必须经过设备部同意,分公司设备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确认后,方可实施采购,否则,不予办理手续。

•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报警器的原理、功能等,并会操作使用。

选型与安装选择报警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功能、结构、性能和质量符合国家法定要求。

•取得国家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进口报警器必须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取得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合格证,并达到安装现场所要求的防爆等级。

•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反应迅速,维修方便,保证备件供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阀值设置标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阀值设置规定
1、报警设定值:一级报警小于或等于25%LEL,二级报警小于或等于50%LEL;(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使用规范SY6503-2000)
2、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的第1级预警阀值均应设置在15 mg/m3,第2级报警阀值均应设备在30 mg/m3。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SY/T6277-2005)。

3、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 MAC/PC-STEL,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 MAC/PC-STEL以下。

当现有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 IDLH;有毒气体的报警(高高限)设定值不得超过10% IDLH值。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注:CO的PC-STEL值为20 mg/m3,IDLH 值为1700 mg/m3
4、投入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应进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定期标定。

5、固定式硫化氢监测仪一年校验一次,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半年校验一次。

在超过满量程浓度的环境使用后应重新校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