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整理和复习(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课件)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
知识梳理
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认识米
认识线段 解决问题
深化知识
➢ 认识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用字母表示
厘米
cm
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
以测量纸条为例。
把尺子的刻度0对 准纸条的左端。
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 几,长度就是几厘米。
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 认识米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2.表示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 物体用“米”作单位。
巩固练习
1.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手掌宽 约( )厘米
1拃长 约( )厘米
1步长约 ( )厘米
2.量一量,填一填。 (1)大约( 5 )支铅笔连起来长1米。
1米=100厘米 (2)大约( )根长筷子连起来长1米。
一支新铅笔大约长20厘米
4.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写在括号里。 (1)数学书长26 米。 ( 厘米 )
(2)灯管长50 厘米。 ( √ )
(3)房间高3 厘米。
( 米)
(4)字典厚6 米。( 厘米 )来自(5) 大树高8 米。
(√)
(6) 教室长10厘米。 ( 米 )
用字母表示

m
你知道米和1厘米米=的100厘米 关系吗?
➢ 认识线段
(1)直的。 (2)可以量出长度。 (3)两端各有一个点。 你知道线段的特征吗? 怎样画线段?
以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为例。
1.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握笔。 2.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3的地方停止。
➢ 解决问题
1.选择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 方法或借助参照物去判断。
3.哪个测量的结果对?在( ) 里画“√”。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12课时 2~6的乘法口诀 整理和复习》课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12课时 2~6的乘法口诀 整理和复习》课件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6×4 =24(节)
答: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24节电池。
课堂练习
5.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钓多少条鱼?
[教材P67 练习十五 第5题]
6 × 4 = 24 ( 条 )
想一想:7只小猫钓的鱼,比40条 多还是少?
6×6+6=42(条) 42>40,比40多。
3. 3个5相加,和是( 15 );3和5相加,和是( 8 );
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 25 )。
4.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7+7+7+7
_____7_×__4_或__4_×__7________
(2)3+3+3+3+6 _______3_×__6_或__6_×__3______
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5.汉字“水”的笔画是4画,汉字“淼”的笔画 是( 12 )画。
6.早餐店的八宝粥3元1杯,元元和5个小朋友每 人各买了一杯八宝粥,一共花了( 18 )元。
巩固练习
二、在○里填上“>”“<”或“=”。
[]
3×5+3○= 3×6 3×3○>3+3 5×2○<3×4
义务教育(2024年)新部编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系列教学课件
表内乘法(一) 整理和复习
整理乘法口诀
下表是小英整理的一部分,说一说小英想要怎样整理, 再帮她把口诀表补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一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一十二 三六一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ppt课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ppt课件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1、9个4相加的和是13。 36 ( X)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 √ ) 3、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 4、比直角大的是锐角。 钝角 ( X )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2×2=2(种)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8、小刀长( 4 )厘米 蜡笔长( 5 )厘米 9、用 4、2、6这三张卡片能组成( 6)个两位 数,分别是 24 、26 、 42、46 、62 、64 。 10、 图中有( 5)条线段;有( 8)个角。 11、9×7=( 63 ),表示(9个7相加 ),或 ( 7个9相加 )读作(9乘7等于63 )。
5、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 √ ) 6、2个4相加的和是8。 ( √ ) 7、旗杆高大约15厘米。米 ( X )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 发电厂 纯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 和供热 汽轮发 电机组 的技术 经济指 标的统 计和评 价。燃 机机组 、余热 锅炉以 及联合 循环机 组可参 照本标 准执行 ,并增 补指标 。

最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119页PPT

最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119页PPT
总复习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整理和复习课件PPT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整理和复习课件PPT

2 下(面1)是说亮一亮说整亮理亮的是乘怎法样口整诀理表的,,仔再细帮观他察把并口回诀答表问补题全。。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乘法口诀表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竖着看,第1列口诀第1个数是1, 第2个数从1到9,第几列第1个数 就是几,第2个数就从几到9。
变式训练
4.在圆圈里填上“>”“<”或“=”。
25 < 4×7 8×4 > 30 40 > 6×6
3×9 < 30 72-63 = 9 5×7 < 36
变式训练
5.选择。 (1)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 C )。
A.16 B.0 C.64
(2)8个9相加的和是( A )。
A.17 B.27 C.72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 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七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变式训练
6.一共有多少个 ?(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6×5+2=32(个)
7×2+6×3=32(个)
7×5-3=32(个)
口答:一共有32个 。
可以看成6个5再加2。
变式训练
7.
小汽车
面包车
有9辆。
有8辆。
(1)每辆面包车坐7人,面包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8=56(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总复习》全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 总复习》全单元教学课件PPT优秀公开课课件

72-40=32 14+60=74 40-16=24 89-46=43
如何分类整理?
根据运算方式。
复习导入
92+6=98 51-7=44 28+47=75 16+39=55
72-40=32 14+60=74 40-16=24 89-46=43
加法:92+6、14+60、28+47、16+39
减法:72-40、51-7、40-16、89-46
竖式计算。
45+26= 71
45 + 21 6
71
74-29= 45 . 74
-29
45
60-17= 43 . 60
-17
43
知识梳理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三个数连加,可以用前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 数相加,也可以三个数一同相加。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先减第一个数,用差 再减第二个数。
知识梳理
山坡上有48只白山羊,黑山羊比白山羊多15 只,黑山羊有多少只?
48+15=63(只) 答:黑山羊有63只。
综合运用
算一算。
55-44= 11 42+31= 73
65-6= 59 9+26= 35
77-34= 43 36+52= 88
96-61= 35 46-20= 26 48+11= 59
知识梳理
如何画直角?
认识角
知识梳理
认识角 如何拼角?角的拼组有什么特点? 拼角时两个角的顶点要重合。
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一定能拼出一个钝角。
知识梳理
在下面给定的边上画一个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练习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练习PPT教学课件

9.商场店庆,满50元减10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
解答吗?
比 便宜多少钱?
35-28=7(元) 答: 比 便宜7元。
(答案不唯一)
(教材P37 T9)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谢谢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先减第一个数, 用差再减第二个数。
45+19+18 =82
61-21-6 =34
加减混合:
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按照 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7+50-47 =40
37+(50-47)=40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
7.看谁算得都对。
(教材P37 T7)
41-2=39 16+80= 96 72-9=63 80-4=76 26+3=29 20+39=59 6+30=36 18+9=27 39-9=30 82-50=32 59-3=56 70-40=30
8.
. 72
-38
34
. 88 -69
19
63 + 36
99
5.小亮今年13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妈妈比爸爸小3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爸爸:13+28=41(岁) 妈妈:41-3=38(岁) 答:爸爸今年41岁,妈妈今年38岁。
(教材P37 T6)
6.甲楼高38米,乙楼比甲楼高13米,乙楼高多少米? 丙楼比乙楼还要高5米,丙楼高多少米?
乙楼:38+13=51(米) 丙楼:51+5=56(米) 答:乙楼高51米,丙楼高56米。
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解答第二个问题时会用到第一个问题的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件
知识点4:乘法比较多少的问题。
4.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
6 × 4 = 24 (条 )
想一想:7只小猫钓的鱼, 比40条多还是少?
6×6 + 6 = 42(条)42>40,比40多。
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6×4+6= 30
6×3+7= 25
2×5-8= 2
4×5+14= 34
5×3-10= 5
6×3+31= 49
巩固练习
2.一件上衣上有5颗扣子,6件这样的上衣有多 少颗扣子?
5×6=20(颗) 答:4件这样的上衣有20颗扣子。
巩固练习
2.超市里的蛋糕有一盒装5块的,也有一盒装3块的。 (1)两种蛋糕各买一盒,一共有多少块蛋糕?
5 + 3=8(块) 答:一共有8块蛋糕。 (2)如果买6盒3块装的,一共有多少块蛋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3:解决乘法与加法的问题。 3.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
6节的。(教材P67T4) (1)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多少节电池?
4 + 6 = 10(节)答:一共10节电池。 (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6×4 = 24(节)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24节电池。
新知探究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材P67T2) 6×3-8= 10 5×4+30= 50 4×4+12= 28
5×3+9= 24 6×6 + 6= 42 4×6-4 = 20
新知探究
知识点2:用乘法解决问题。
2.一辆 有4个车轮,5辆这样的车有多少 个车轮?(教材P67T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复习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复习课件

画一画
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


③ 小华
画一画
画一条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作业布置
(7厘米)
请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
课本 铅笔 橡皮 练习本 调整角度 端正坐姿
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室宽约6( 米 )。 (2)黑板长约3( 米 )。 (3)小明身高126( 厘米 )。 (4)课桌高70( 厘米 )。 (5)教室门高2( 米 )。
填空。
1米=( 100 )厘米
25厘米+10厘米=( 35厘米 )
8米+9米=( 17米 ) 75厘米-20厘米=( 55厘米 )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 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 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 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 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40厘米+60厘米=( 1米 ) 1米-20厘米=( 80厘米 )
在圆圈里填上“>”“<”或“=”。
8厘米 < 8米 80厘米 < 2米 56厘米 < 56米
3米 > 3厘米 1米 =100厘米 90厘米 < 9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 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7、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把三角尺上直角的 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
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
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4 ×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4)下面的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 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 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二)、线段 1、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例题:(1)画一条比7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上图短5厘米的线段。 (3)连接图中任意两点,一共可以画( )条线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例例题题: 1、从刻度0cm到7cm是( )厘米。 2、3cm到8cm是( )厘米。 3、下面这把尺子可以一次测量出( ) 长度。
2cm
7cm
16cm
29cm
4、小明先去少年宫,再去走去学校,一共要走多少米?去少年宫的路比 去学校的路要少走多少米?
学校
40米
小明家 35米 少年宫
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 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
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8、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 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
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9、拼角:一直(角)一锐(角)拼钝角
C.5 + 8
2、下面算式中,和是24的是( )。
A.4 x 6
B.8 x 3
C.12+12
3、( )不能表示4个9相加。
A.9+9+9+9
B.4+9
C.4 x 9
4、一块橡皮5角,买8块橡皮要用( )。
A.40元
B.4元
C.13角
3、摆 一个 需要3根小棒,摆1个 需要4根小棒,摆1个
(1)摆2个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 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4、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 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2×4=8 2×3=6 2×2=4
例 题 1、填一填
(1)4 x 8=( ),计算时用到的 口诀是(
)。
(2) 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 ),它们的和是( )。
(3)积是45,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是( )。
2、选一选,填序号
1、5个8相加,列乘法算式是( )。
A.8+8+8+8+8
B.5 x 8
例 题
1、判断题。
① 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② 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③ 一个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
④ 一个角有三个顶点,两条边。
2、如图,一个五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 () ()
()
3、数角
( )个
( )个 锐角 ( )个 直角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乘法是求
和2个Biblioteka 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需要5根小棒。
(2)摆5个 和3个
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4、一根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段长3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5、小军问吴老师的年龄,吴老师说:“3年后,我的年龄是你的4倍”, 小军今年7岁,吴老师今年几岁?
1、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4、圆柱从正面、侧面看,看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上面看是圆形。 5、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
乘数 × 乘数 = 积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6、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4)比57多13的数是( ),比53少26的数是( )。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认识锐角和钝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 边重合是直角。 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例: 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
7、相同得数,不同口4诀×9=3 3×8=2 2×9=1
6
4
8
6×6=3 4×6=2 3×6=1
62×8=1 42×6=1 81×9=9
6
2
3×3=9
4×4=1 3×4=1 61×8=8 21×6=6 1×4=4
例 题 1、把下列竖式补充完整
4 3
-1 8 7
27 2、3填空 7
56 5
-2
19
6 -
1
(1)列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 )对齐,从( )位开始算。
(2)做加法时,个位满( ),要向十位进( );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 位借1当( )来减。
(3)48比30多( ),25比42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