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示意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和大陆西岸气候形成课件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和大陆西岸气候形成课件

C. 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 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5. 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
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 D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例2】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 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C)
60°
30°
A
B
30°
60°
14
0 7 10 月份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0 气 温 ℃ 15
0
600 气 温 5℃00
3降0 水 1量5 mm
400 0
600 气 温
50℃0
降30 水 1量5 mm
400 0
6气0030降 温水 5℃0015量
mm 400 0
600气降30 500温℃水量15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西风 副高 西风 信风 副高 赤低 信风
赤低
50°N 35°N 25°N
10°N 0°N
根据气候模式图 判定气候类型
西风 副高 西风 信风 副高 赤低 信风
赤低
50°N 35°N 25°N
10°N 0°N
根据气候模式图 判定气候类型
10 月份
1
4
7
0 -60
10 月份
1
4
7
0 月份 10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分 布: 南北纬10°左右 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 升气流

大气环流课件PPT课件

大气环流课件PPT课件
第二单元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单圈环流(理想状态)
大气环流
低纬环流
三圈环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环 流
季风环流
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 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所以很早以来
信风就有“贸易风”之称。
极地高压带
(3)考虑A、B、C----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夏至日
春/秋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补充知识
何为“贸易风”
在中纬度地区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热 空气交汇,使得西风带很不稳定,出现波动,还经常有 锋面和气旋活动,形成西风带不稳定的天气,尤其是海 洋上多风暴天气。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5
中纬环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中 东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三圈环流示意图 ppt课件

三圈环流示意图 ppt课件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 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 的意义:
1、调节热量和水汽分布
2、对气候和天气有重要影响
三圈环流示意图
北半引球起大低气纬运环动流的偏因立向素体力是。图:假高设低地纬表间均热匀量。不均,地转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三圈环流示意图
顺着箭头方向找一找:北半球大陆西岸由低纬向 高纬依次出现哪些气候类型?
三圈环流示意图
气压带、风带与部分气候类型
极地高气压带
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湿夏季干热的地中海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附近
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0附近
上升
Hale Waihona Puke 极地高气压带 900附近下沉
信风带
低纬
流向较低纬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
流向较高纬
高纬
流向较低纬
三圈环流示意图
气流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海陆间---热量、水分交换。
2、不同气压带、风带---不同气候。
三圈环流示意图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
三圈环流示意图
活动
1.如图2.12a和图2.12b所示,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 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回答下列 两个问题。

2.2三圈环流课件(优秀版)

2.2三圈环流课件(优秀版)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 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 流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重点)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 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 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 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 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2、单圈环流
北极
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赤道
赤道
南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这个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不能,因为地球Hale Waihona Puke 表面是不均匀 的而且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又是如何 运动的呢?
在赤道与极地间,形成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

通解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九三圈环流(30张ppt)

通解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九三圈环流(30张ppt)
图解教材:单圈环流
假如地表均一,地球 不自转,太阳直射在赤道 上,赤道和极地之间就会 形成单圈环流。
图解教材:三圈环流
图解教材: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图解教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图解教材:季风环流
整合教材:四个气压带
(1)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空气上升,热力因 素,气候湿热。 (2)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空气下沉, 动力因素,气候干热。 (3)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空气上升, 动力因素,气候温湿。 (4)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度附近,空气下沉, 热力因素,气候干冷。
典例探究:
【详解】 4.结合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气压分布,在 50°N 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 此时 60°S 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A。 5.结合上题分析,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亚洲高压,判断为北半 球的冬季。夏季夏威夷高压在海洋上势力强盛,A错;气压带、风带冬季南 移夏季北移,B错;此时北半球大陆气温较海洋上低,故等温线“凸高为低” ,即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凸,C错;北半球冬季南亚盛行东北季风,D正 确。故选D。
典例探究:
(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 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
【详解】⑤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大分水岭山脉的东部。此地 纬度较高,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但沿 海平地面积小,降水范围小,故热带雨林面积小;⑥地位于巴西 亚马孙平原。此地纬度低,在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降雨充沛,又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降水范围大,故热带 雨林面积较大。
答案提示:1.C 2.D 3.A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4.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5.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三圈环讲义流课件

三圈环讲义流课件
5.极地东风带(Polar Easterlies) 位于南北纬60--90º之间,北半球吹NE风,南半球 吹SE风。
大气活动中心(Atmospheric Center of Action)
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指常年存在的大范围气压区。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
压、极地高压、 和副极地低压。其中副热带高压包括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 压)、北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和南印度洋高压;副极地低压包括南北半球 的副极地低压,像北半球的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较强且明显。
盛行西风带
4.盛行西风带(Westerlies) 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在南北 纬30--60º之间。大气主要自西向东运动,北半球 主要为 SW风,南半球为NW风。 特征:此区域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十分复杂,常
有大风和雷雨,风速较大,南半球在此范围内,
除南美尖端外几乎没有陆地,常年盛行强劲的西 风,7级以上的大风频率每月可达10天以上,故有 “咆哮西风带”之称。位置随季节南北移动。
北半球三圈环流
60°N 30°N

90°N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N
பைடு நூலகம்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S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90°S
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 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大陆是冷源,容易 形成高压。而海洋是热源,容易形成低压。夏季相反。 2高大地形影响 高大地形对大气运动能产生动力的和热力作用。冬季它 是一个冷源,夏季是热源。热力作用使大气产生扰动, 因此地形对大气环流的状态必定发生重要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课件(共17张PPT)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全球的大气是如何运动的?
大气的运动又有何规律呢?
大 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气 环
特性
全球性、规律性、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流 成因 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2、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赤道,不考虑地 球自转,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 流呢? 活动: 1、绘制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比较赤道和极地近地面的气压的高低。
2、单圈环流
北极
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赤道
赤道
南极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这个单圈环流能不能维持下去?
不能,因为地球的表面是不均匀 的而且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又是如何 运动的呢?
在赤道与极地间,形成低纬、中纬、 高纬三个环流圈——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4、气流与天气
低压带:上升气流,多雨天 高压带:下沉气流,多晴天 西风带:低纬来的气流,暖湿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高纬来的气流,干冷
4、气流与天气
900S 极 600S 西 300S

00Biblioteka 东 300N西 600N 极 900N
极地 高压 带
地 东 风 带
副极 地低 压带
风 带

副热带高 信
压带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 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 流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 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重点)

三圈环流PPT资料讲解

三圈环流PPT资料讲解
三圈环流PPT
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形成原因: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3、产生的意义:使高低纬度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水分得到交换。
2020/6/15
0822012008 谭慧
2
知识回顾
1、热力环流


2、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低 压
2020/6/15
高 压
0822012008 谭慧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 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 ① ② ③
B②④
C①④
D①
❖4、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①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②地形的障碍 ③地转 偏向力 ④摩擦力
❖A ① ② ③
B②④
C①④
D①
2020/6/15
0822012008 谭慧
9
⑴请写出有关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B.大气环流
C.热力
环流
D.季风
❖ 2、关于气压带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大致在南北纬30°左右
C.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晴天;高气压带气流下沉,
多云雨
2020/6/15
0822012008 谭慧
8
❖3.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
H 东北信风
L 极地东风 M 极地高气压带
⑵图中添上表示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方向的箭头。
⑶在A~M中,盛行东南信风的是 F ,盛行西风是 D J 。
2020/6/15
0822012008 谭慧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三圈环流课件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三圈环流课件

9A0°的点C依次是E
G
、 、___、____。
(2)A处为__上__升 (上升、下沉)气流;B是_东__北__信_风带, 低纬
它是________环流圈的组成部分。
(3)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_西__北____风。
(4)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顺___时针方向运动。
8.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③极地东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⑤东北信风带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获取 图示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 解读 布,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数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 信息 ~70°N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 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 下图为某区域热带 辐合带的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9 -10题。 10.热带辐合带( ) A.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B.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温变化 C.影响的地区气候温和 D.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该图代表的半球和季节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夏季 B.北半球、冬季C.南半球、夏 季 D.南半球、冬季12.图中②、⑥代表的气压带、
下图是地球表面某完整的气压带及风带,读图完 成5-6题。 5.该气压带可能是( ) A. 极地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副极地高气压带 6.该风带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 东北风 D.西北风
7.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
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为0°、30°、60°、
干冷 极地少雨带
温湿 温带多雨带
多锋面雨和气旋雨
干热 干燥
副热带少雨带
湿热

三圈环流示意图.ppt

三圈环流示意图.ppt

顺着箭头方向找一找:北半球大陆西岸由低纬向 高纬依次出现哪些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与部分气候类型
极地高气压带
全年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湿夏季干热的地中海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 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 的意义:
1、调节热量和水汽分布
2、对气候和天气有重要影响
北半引球起大低气纬运环动流的偏因立向素体力是。图:假高设低地纬表间均热匀量。不均,地转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三 圈 环2.假两个设:因①素地:极球热锋力表地高面转低性偏纬质向之均力间匀。的②受太热阳不直均射(赤)道;

高纬环流
10
5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
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 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 动力原因形成的。
2、不同气压带、风带---不同气候。

最新三圈环流PPT课件PPT

最新三圈环流PPT课件PPT


分述
益 剂
1.补气剂 3.气血双补剂
2.补血剂
4.补阴剂 6.阴阳并补剂 5.补阳剂

分述·补气


适应证:
气虚(脾、肺)证
临床表现:
肢体倦怠,短气乏力, 动则气促,声低懒言, 面色萎白,食欲不振, 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弱

分述·补气


配伍用药:
以补气药为主, 配伍行气药;祛湿药; 升阳举陷药;补血药及 敛阴生津药等
D①
29.11.2020
0822012008 谭慧
10
⑴请写出有关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H 东北信风
L 极地东风 M 极地高气压带
⑵图中添上表示中纬度地区大气环流方向的箭头。
⑶在A~M中,盛行东南信风的是 F ,盛行西风是 D J 。
29.11.2020
0822012008 谭慧
11

概述
益 剂
定义
0822012008 谭慧
9
❖3.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 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 ① ② ③
B②④
C ①④
D①
❖4、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
❖①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②地形的障碍 ③地转 偏向力 ④摩擦力
❖A ① ② ③
B②④
C ①④
6
三圈环流
条件: ● 高低纬之间的 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29.11.2020
极地高 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留申 低压

亚欧大陆



60N 30°N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三圈对环流我示意国图 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七月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七月
亚洲(印度)低压

西

亚速尔 高压
60N

亚欧大陆



副亚洲热(带印高度)气低压 带
西太平洋 副热带
高压
30°N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三圈对环流我示意国图 夏季天气影响很大
三圈环流示意图
顺着箭头方向找一找:北半球大陆西岸由低纬向 高纬依次出现哪些气候类型?
三圈环流示意图
气压带、风带与部分气候类型
极地高气压带
全年寒冷干燥的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湿夏季干热的地中海气候 终年炎热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 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 的意义:
1、调节热量和水汽分布
2、对气候和天气有重要影响
三圈环流示意图
北半引球起大低气纬运环动流的偏因立向素体力是。图:假高设低地纬表间均热匀量。不均,地转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三圈环流示意图
6、温带海洋性气候 ——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分布: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特点:终年温和湿润 §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三圈环流示意图
7、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分布: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成因:冬季西风带控制,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7月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低压
高气压
类型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成因
亚洲高压 西北季风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
夏威夷高压 东南季风 温暖湿润 性质差异
亚洲高压 东北季风
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南印度洋 西南季风 三圈环流示意图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三圈环流示意图
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
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
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 动力原因形成的。
三圈环流示意图
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高压
低压
冬季:大陆上的_冷__高_三_压圈_环切流示意断图 了_副__极_地__低__气压带
P36活动
夏季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低压
高压
夏季:大陆上的_热__低_三_压圈_环切流示意断图 了_副__热_带__高__气压带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
三圈环流示意图
活动
1.如图2.12a和图2.12b所示,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 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回答下列 两个问题。
三圈环流示意图
P36活动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西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盛行
西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三圈环流示意图
条件3 :
考虑地球公转
思考:1受热不均 2地转偏向力(自转)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公转)
三圈环流示意图
上升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0附近
下沉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0附近
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 900附近
下沉
信风带
低纬
流向较低纬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
流向较高纬
高纬
流向较低纬
三圈环流示意图
气流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环流---海陆间---热量、水分交换。
2、不同气压带、风带---不同气候。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三 圈 环2.假两个设:因①素地:极球热锋力表地高面转低性偏纬质向之均力间匀。的②受太热阳不直均射(赤)道;

高纬环流
10
5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学生阅读P39案例)
3、气压带、风带—气候形成—重要因素。
4、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三圈环流示意图
活动 P39
图2.16 世界气三候圈环类流示型意的图 分布
5、热带雨林气候 ——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分布: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三圈低环压流示意图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三圈环流示意图
湿润 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
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
阿拉伯 沙漠
撒哈拉 沙漠
亚利桑那 沙漠
维多利 亚沙漠
三圈环流示意图
阿塔卡 玛沙漠
小知识
§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越多。 §降温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条件。
三圈环流示意图
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东风干
三圈环流示意图
气压带风带名称 分布
气流运动
赤道低气压带 00附近
4、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天气影响显著。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高
图2.13 1月份海三圈平环面流示等意图压线分布
5、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影响很大。 印度(亚洲)低压

图2.14 7月份海三圈平环流面示意等图压线分布
一月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一月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冰岛 低压

西


副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