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成果公报.doc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课题名称: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MA070065课题级别: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学科分类:民族教育课题负责人:董云川云南大学主要成员:刘永存、刘皛、刘鸿、胡金莲、王顶明、陈艳兰、钱金栿、高晓清、杨志华、徐立、文秀娟、皮勇研究总报告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研究一、内容与方法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来,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急剧扩张,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地处多民族聚居省份的高校,由于其地缘、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实状况堪忧,亟待研究者深入解析其现状,探析其质量保障的有效策略,以便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中加以完善。
具体而言,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研究将充分考量多民族聚居省份的实际情况,从多元质量观、专业认同、流程再造、学生自尊、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等角度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导师因素、研究生因素、学科因素、管理体制及制度因素等进行深入地剖析,观其情,思其因,求其策,避其短。
本研究着重在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1)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解析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教育的变化趋势;其次,从评估的角度分析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现实与困境;第三,从比较研究与院校研究的角度解析云南与中部省区之间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的现实差异与历史联系。
(2)专业认同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与对策所谓专业认同(speciality identity)是指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地态度和主动地行为去学习与探究。
它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随的动态概念,学习者在与其他参与者互动的过程中,会因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
本研究着重考察了学生在专业认同中的民族、地域、文化差异,探寻多民族聚居省份研究生专业认同危机形成的原因。
(3)基于流程再造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研究流程再造(BPR)源自企业工商管理。
课题结题验收 成果公报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报研究的实践效果通过三年的研究,本课题取得了以下效果:(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了通过研究,教师发生了以下变化:1.教育观念在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多了,批评少了;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多了,严厉少了;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全面评价学生的多了,仅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教师少了;教师只会教书,不会教改的少了,师生喜欢探研的多了。
2.教学方式在转变。
通过研究,总结出了“分层递进”、“探究式”、“问题解决”、“开放式”等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些课堂教学方式正在从注重知识和应试能力向注重方法和过程、情感和态度转变。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了,教师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多了,教师“管”得活了;师生对话多了,教师一言堂少了;教师启发多了,灌输少了;搞“题海”战术的教师少了,各科考试减少了,课外作业减少了,印发给学生的试卷大大减少了,给学生订购的复习资料少了,学生自己选购的学科教辅资料减少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主动到阅览室、图书室借阅课外或喜欢的书藉的师生增多了,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了;自主参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科兴趣小组的师生增加了。
3.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提高。
全校教师通过在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带着问题在实践中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规律,掌握了教学和科研的方法,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了1.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步好转。
(1)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前、后学生“在课堂上用探究方式学习”的分别占47%和72%,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前的课堂问卷调查中,研究后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用探究方式学习”的占47%,而研究前72%的学生主要是靠在课堂上听讲来学习,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2)学习行为由墨守陈规转变为敢于开拓在“实验——猜想——论证”模式下,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听课,不再满足于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们要自己去试一试,去猜一猜,他们不仅要知道“这是什么”而且渴望知道“这是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怎样解决”,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解决”,他们不满足于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而更想去探索知识的无际海洋。
子课题成果公报
子课题成果公报公报格式:子课题名称: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子课题批准号:子课题级别:国家级课题负责人:季媛媛、小学高级、合肥市稻香村小学主要成员:徐志平诸灵意薛鸿杨雪罗妍郑鹏鸣钱坤马丽贾君琳正文:一、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与目标:内容:(1)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意识的培养。
(2)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应用水平的培养,包括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目标:立足于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促进我校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反思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研能力,使约70%老师能成为发展后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师。
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校本研究为主,同时辅之以调查法、文献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
按“调查研究、反复论证、设计实验、实践研究、检测分析、归纳总结”的步骤开展研究。
二、策略与实施1.加强保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⑴制度保障。
在实验中课题组采取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建立起阶段性会议制度,课题组成员要在会议中加强交流,互相探索,合作提高。
其次,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内改方案上加以制度化的保证。
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从考评考核、研究工作量、奖励上加以保障,使得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⑵硬件保障。
除此之外,我校按计划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对于课题的研究所需的各项经费由学校设置专项资金,针对课题的研究实际情况及时划拨给课题组。
⑶软件保障。
学校每学期都购买各种教研书籍、订阅大量的教学教研杂志供课题组老师使用。
课题组老师具有优先购书权。
学校还订购了大量教学软件,并将教材目录在校园网上公布,为课题组教师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及研究活动,提供大量丰富、翔实的电教资料和素材。
2.多角度地开展调查、访谈,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从开题到实施研究,课题组不断地翻阅资料、请教专家、设计问卷,对全校老师开展调查与访谈。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课题名称:《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ZZ08002课题级别:省级重点课题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xx 小学高级教师 xx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主要成员:xx、xx xx xx一、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远教”IP资源的接收、整理建成本地IP资源库的研究。
2、“远教”IP资源二次创作的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
3、“远教”IP资源二次创作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模式的研究。
4、对使用后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补充、重组、系列化,建成本地教育资源库的研究。
5、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1、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在应用中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确定研究目标,注意合作,注意反思行动,以录像记录为主要手段,根据实际情况边研究边调整研究思路,最终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聚焦课堂,把握好课堂,以集体研讨课为主,重视将个案、教育叙事等应用于本课题的研究。
3、调查法,主要形式有现场查看、观摩教学、发放问卷、采集数据等。
二、结论与对策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硬件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库的建设(资源的二次创作),教学运用和制度保障是远程教育运用于小学课堂的必要环节,缺一不可。
没有配套的硬件设备,没有结合实际的资源也就没有使用的前提,没有相应的培训就没有相应的使用技能,资源也不能运用于实际,没有相应的制度,硬件建设和教师培训得不到保障,远程教育工程就不能发挥相应的效益。
本课题为如何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小学教学课堂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不断完善硬件设备,整体升级建功能完善的多功能教室。
增加多媒体投影仪,提升多媒体的显示效果,升级或更换接收电脑,电脑硬盘需加大到1.5TB或2TB。
保证能接收资源,能存储两套资源库,同时划分一部分空间供每位教师独立使用。
尽量降低教师运用远程教育IP资源的难度,让教师打开电脑就有资源,就能进行教学和学习,也有将自己的资源积累下来的空间。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课题背景及意义三、课题研究方法与过程四、课题成果及分析五、课题的推广与应用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校本课程课题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一份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以供参考。
二、课题背景及意义本课题名为“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校本课程提高高中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发现高中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不足等。
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过程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筹备阶段: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研究阶段:按照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进行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访谈等活动,收集大量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四、课题成果及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通过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等。
2.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课题组构建了一个科学的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
3.校本课程实施策略:课题组提出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以确保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
五、课题的推广与应用为了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组采取了以下措施:1.发表论文:课题组成员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分享研究成果。
2.举办研讨会:课题组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完整版)课题成果公报范例
完整版)课题成果公报范例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职院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
三、成果与贡献一)研究成果本研究形成了职院专业建设水平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包括职院专业建设与专业水平评价的基本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等内容。
此外,本研究还在___进行了实践验证,发现并解决了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研究成果。
二)研究贡献本研究为职院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评价依据,为职院专业建设与专业评价提供了思路,为职院专业评价提供了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此外,本研究还为___建设国家级精品专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创造条件做出了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形成了职院专业建设水平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为职院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在实践中,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因此,建议在职院专业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提高职院专业建设水平。
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验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职院专业建设水平评价体系。
存和发展的基础,招生规模是教育机构的生存条件,办学效益是教育机构发展的关键。
这三者要统筹兼顾,但教育质量必须摆在首位,构成了“品”字形专业评价模式。
同时,这个模式也是专业评价的指导标准,可以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评价。
为了完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本研究采用了四种研究方法。
第一种是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专家咨询,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第二种是比较研究法,通过收集、查阅、分析、整理与专业建设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
第三种是经验总结法,通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和邀请专家咨询,发挥集体研究讨论的重要作用。
第四种是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行动,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这些方法相互补充,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
课题结果公开通报
课题结果公开通报
1. 引言
2.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XXX领域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团队承担了《XXX》课题的研究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将研究结果予以公开通报。
3. 研究内容
3.1 技术路线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技术路线:
1. XXX
2. XXX
3. XXX
3.2 实验方法
我们使用了以下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1. XXX
2. XXX
3. XXX
3.3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XXX
2. XXX
3. XXX
4. 研究成果
经过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1. XXX
2. XXX
3. XXX
5. 应用前景
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
1. XXX
2. XXX
3. XXX
6. 结论
本课题研究为我国XXX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为行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7. 参考文献
[1] XXX
[2] XXX
[3] XXX
8. 致谢
感谢XXX、XXX等同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9. 附录
附录中可包含相关的研究数据、图片等资料。
---。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一、课题名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二、研究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理论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 实践研究:通过开展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等方法,探索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总结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四、研究成果:1. 理论成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框架。
2. 实践成果:通过实践研究,发现了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和策略。
五、成果应用和推广:1. 学校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的教学实践中,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推广应用:将研究成果与其他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共享,为他们提供有关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促进整个教育领域的发展。
六、研究团队成员:1. 项目负责人:XXX,职称,XXX学校教师。
2. 团队成员:XXX,职称,XXX学校教师;XXX,职称,XXX学校教师。
七、研究经费和周期:1. 研究经费:本课题的研究经费由学校提供,总计XX万元。
2. 研究周期: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XX年,从20XX年X月开始,到20XX年X月结束。
八、结论和展望: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了多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这些成果将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也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出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课题成果公报
奉节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课题成果公报课题名称:学科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的研究课题批准号:奉节教基(2009)23号课题级别:县级课题负责人:杨兴明主要成员:杨兴明、李伦春、刘美超、冯魁艳、蒲晓燕、马治香、周敏。
正文:一、研究内容与方法(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品质形成的指导策略。
3.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途径。
4. 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评价。
(二)、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资料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
二、研究结论与建议(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1、通过学生的互学解决疑难,弄清问题。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起到互学互促的作用。
在自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并让这个过程成为“收集问题──共同讨论──教师点拔──集体订正”的探究过程,使教法与学法同步展开,主体与主导的相依关系辩证地统一到教学过程中。
2、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中,不管怎样培养,只有能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让学生离开教师也能自学,实现了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那才是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
课题所探究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建议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2、加强研究,分工合作。
3、建议规范的课题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三、研究影响及效果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总结建构了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的可操作性很强。
教师观念得到转变,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教研教改能力得到增强后所撰写的经验型论文和科研型论文,各级各类优质课获奖的成果。
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其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和发展。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最新版)目录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课题目标二、课题研究过程2.1 研究方法2.2 研究步骤2.3 研究成果三、课题成果应用3.1 成果转化3.2 成果推广四、结论4.1 课题总结4.2 展望未来正文一、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 课题目标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过程2.1 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2.2 研究步骤(1)收集国内外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3)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校本课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优化校本课程的建议。
2.3 研究成果通过对校本课程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校本课程应遵循学生为本、学校为主体、社会为依托的原则;(2)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课程目标的明确性、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课程实施的有效性;(3)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应发挥主体作用;(4)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三、课题成果应用3.1 成果转化根据研究成果,学校可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课程质量和实施效果。
3.2 成果推广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报告,向其他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推广,促进校本课程的普及和发展。
四、结论4.1 课题总结本课题通过对校本课程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和实施策略,为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2 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果公报.doc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成果公报课题类别: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jx0840学科分类:小学数学课题主持人:向显卯主要成员:张难智杨丽李仕菊向明珠钟立军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依据,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结合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考虑师资水平的实际情况,把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功能。
2、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现代学习心理学理论。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主获得新的经验,产生持续行为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具有自主学习的需要和特点,自主学习是人的本质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的方式,学会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并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
(2)通过探索与研究,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教学,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的地位,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活动。
2、研究内容(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训练语言表达,创设主动探索空间,组织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讨论中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2)教给学习方法,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掌握自主学习的一般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1、研究的过程(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1、确定研究的课题和课题组成员,成立课题小组,召开会议,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课题公报 docx
二、成果公报撰写格式课题批准号:××××课题类别:×××学科分类: ××××研究类型:××××课题负责人: ×××(姓名) ×××(业务职称)××(工作单位)主要成员:××××××××××××(只列姓名)正文内容:(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3)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结论、有何新的论点、较前有哪些突破性进展等(4)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5)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6)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成果名称、形式、字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日期(7)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课题成果公报撰写格式课题成果公报撰写格式课题批准号:×××课题类别:×××学科分类:×××课题负责人:××× (姓名)××× (业务职称) ×× (工作单位)主要成员:××× ××× ××× ×××……(只列姓名)正文内容:(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3)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主要结论、有何新的论点、较前有哪些突破性进展等)(4)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5)研究成果取得的社会效益(6)主要研究成果目录(成果名称、形式、字数、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日期)(7)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课题主持人在成果会议鉴定时要陈述的主要内容(以研究报告为主)一、课题研究的是个什么问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摘要:一、前言1.背景介绍2.目的与意义二、校本课程课题成果概述1.课题名称与编号2.课题主持人与成员3.课题研究时间与地点4.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三、研究成果与分析1.成果目标达成情况2.成果的具体表现3.成果的创新与特色4.成果的应用前景与价值四、课题研究中的困难与问题1.遇到的困难2.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五、课题研究的启示与建议1.对教育教学的启示2.对学校管理的建议3.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六、结语1.对课题成果的总结2.对参与者的感谢与鼓励正文:一、前言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成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许多学校都开展了相关课题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一个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的范文,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二、校本课程课题成果概述本课题研究名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为XXXX。
课题主持人张老师,成员包括李老师、王老师等五位教师。
研究时间为2019 年9 月至2020 年6 月,地点为我国某初中。
课题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
三、研究成果与分析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成果目标达成情况:我们成功开发了一套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2.成果的具体表现: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成果的创新与特色: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成果的应用前景与价值:本课程的成功实施为其他学校开展类似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题研究中的困难与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课程内容的编排、教学活动的设计等。
课题实现成就公告范本
课题实现成就公告范本一、前言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长期以来对本课题的关注与支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课题已按计划顺利完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现将本课题的实现成就公告如下,以资鼓励和交流。
二、课题背景1. 研究背景(此处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如行业现状、技术发展趋势、公司战略需求等。
)2. 目标设定(阐述课题设定的目标,如解决的问题、提升的效率、优化的体验等。
)三、实施过程1. 团队组建(介绍参与课题研究的团队成员,包括负责人、核心成员、参与人员等。
)2. 技术路线(阐述课题实施的技术路线,包括关键技术、创新点等。
)3. 实施计划(介绍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时间表、关键节点等。
)4. 成果验收(描述课题成果的验收标准、验收过程、验收结果等。
)四、成果展示1. 技术成果(详细介绍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技术成果,如专利、论文、代码等。
)2. 业务成果(阐述课题研究成果在业务领域的应用,如提升业务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创造业务价值等。
)3. 团队成果(展示团队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如技能提升、职位晋升等。
)五、总结与展望1. 总结(回顾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感谢团队和领导的支持与付出。
)2. 展望(针对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优化或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六、附录(提供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数据、图表等,以便他人深入了解和研究。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支持与关注,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和创新贡献力量。
(签名)(日期)。
(完整版)课题成果公报范例
<职院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成果公报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BZC013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负责人:余克泉院长、教授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主要成员:陈鸿俊杨益斌彭泽立王芳刘芳李洁张宏汪泳波刘光平刘凤姣一、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一是完善职院专业建设水平评价理论,为职院专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依据;二是构建职院专业建设与专业水平评价的基本模式,为职院专业建设与专业评价提供思路;三是完善职院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为职院专业评价提供依据;四是用研究成果指导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与专业评价,建设国家级精品专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创造条件。
(二)研究内容一是完善职院专业建设水平评价理论,进行职院专业整体结构研究。
二是构建职院专业建设与专业水平评价的基本模式,进行职院专业建设与评价模式研究。
三是完善职院专业建设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进行涵盖专业建设各方面内容的专业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
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题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验证成果,找出差距,再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高职专业建设特色的评价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
二、过程与方法(一)研究过程一是找出各种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研究的理论;二是对各种类型的有关专业建设的评价指标与评价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最适合职院专业建设的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三是根据已有的专业建设经验,在充分讨论与调研、全面汲取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一个评价体系;四是对评价体系进行论证,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推广试点,在“实践一一发现问题一一完善理论一一再实践”的过程中检验专业建设的主要观点,完善专业评价的指标体系,撰写学术专著与发表相关论文。
(二)研究方法一是调查研究法:设计职院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制成调查问卷,对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
课题进展与成果公示
课题进展与成果公示一、课题概述课题名称:XXXXXXXXXXXXXXXXXX课题负责人:XXXXXXXXXXXXXXXXXX承担单位:XXXXXXXXXXXXXXXXXX研究期限:XXXXXXXXXXXXXXXXXX二、研究进展1. 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完成研究任务XXXXXXXXXXXX- 完成研究进度XXXXXXXXXXXX- 达成阶段性目标XXXXXXXXXXXX2.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研究内容一:XXXXXXXXXXXX - 完成情况:XXXXXXXXXXXX - 成果描述:XXXXXXXXXXXX- 研究内容二:XXXXXXXXXXXX - 完成情况:XXXXXXXXXXXX - 成果描述:XXXXXXXXXXXX- 研究内容三:XXXXXXXXXXXX - 完成情况:XXXXXXXXXXXX - 成果描述:XXXXXXXXXXXX3.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一:XXXXXXXXXXXX- 改进措施:XXXXXXXXXXXX- 问题二:XXXXXXXXXXXX- 改进措施:XXXXXXXXXXXX 三、成果展示- 成果一:XXXXXXXXXXXX- 展示方式:XXXXXXXXXXXX- 成果二:XXXXXXXXXXXX- 展示方式:XXXXXXXXXXXX- 成果三:XXXXXXXXXXXX- 展示方式:XXXXXXXXXXXX 四、下一步计划- 计划一:XXXXXXXXXXXX- 预计完成时间:XXXXXXXXXXXX- 计划二:XXXXXXXXXXXX- 预计完成时间:XXXXXXXXXXXX- 计划三:XXXXXXXXXXXX- 预计完成时间:XXXXXXXXXXXX 五、其他事项- 其他事项一:XXXXXXXXXXXX - 其他事项二:XXXXXXXXXXXX 六、公示日期公示日期:XXXXXXXXXXXX七、审核与批准- 审核人:XXXXXXXXXXXX- 审核意见:XXXXXXXXXXXX- 审核日期:XXXXXXXXXXXX- 批准人:XXXXXXXXXXXX- 批准意见:XXXXXXXXXXXX- 批准日期:XXXXXXXXXXXX---以上为课题进展与成果公示的详细报告,请予以查阅。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
校本课程课题成果公报范文一、引言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由学校自行设计和开发的一门课程。
通过开展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我校开展的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课题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所中学,我们深感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决定开展一门校本课程的研究。
三、课题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开展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水平。
四、课题内容1. 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特点,结合学科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方案。
该方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2.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展,我们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通过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收集和整理优质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校本课程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工作。
4. 学生评价为了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我们进行了学生评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提供参考。
五、课题成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和支持。
课程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评价方式科学合理。
2.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材料和教学工具,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师培训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子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告课题名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批准号:062921102课题级别:国家级课题负责人:朱莉萍、小学高级课题承担单位: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主要成员:钱梅娟、奚晓雯、汪小慧正文:一、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语文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数学学科:针对数学不同学习内容的总体特点和基本教学规律,探索信息技术与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整合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美术学科: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设计与应用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本校的信息技术设施如何合理地服务于其它学科整合教学、以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合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引进国内外信息教育的先进思想和兄弟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的成功经验,融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
二、结论与对策1、构建整合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
其一般程序为: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中小学课程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任务)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因此,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同时也可实现有效技能与各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基于课程整合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可用下图表示:从上面的模式中可以看出,基于课程整合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的学科中选取探究课题,然后围绕该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课题成果公报公报格式:子课题名称:提高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子课题批准号:子课题级别:国家级课题负责人:季媛媛、小学高级、合肥市稻香村小学主要成员:徐志平诸灵意薛鸿杨雪罗妍郑鹏鸣钱坤马丽贾君琳正文:一、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与目标:内容:(1)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意识的培养。
(2)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应用水平的培养,包括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
目标:立足于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多途径、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促进我校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反思的研究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研能力,使约70%老师能成为发展后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师。
2.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校本研究为主,同时辅之以调查法、文献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
按“调查研究、反复论证、设计实验、实践研究、检测分析、归纳总结”的步骤开展研究。
二、策略与实施1.加强保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⑴制度保障。
在实验中课题组采取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建立起阶段性会议制度,课题组成员要在会议中加强交流,互相探索,合作提高。
其次,从学校的工作计划、内改方案上加以制度化的保证。
对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从考评考核、研究工作量、奖励上加以保障,使得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⑵硬件保障。
除此之外,我校按计划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对于课题的研究所需的各项经费由学校设置专项资金,针对课题的研究实际情况及时划拨给课题组。
⑶软件保障。
学校每学期都购买各种教研书籍、订阅大量的教学教研杂志供课题组老师使用。
课题组老师具有优先购书权。
学校还订购了大量教学软件,并将教材目录在校园网上公布,为课题组教师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及研究活动,提供大量丰富、翔实的电教资料和素材。
2.多角度地开展调查、访谈,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从开题到实施研究,课题组不断地翻阅资料、请教专家、设计问卷,对全校老师开展调查与访谈。
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本课题组共进行了8次调查:《稻香村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表》、《稻小“教师教学方式变化情况”问卷调查》、《稻小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变化影响的调查》、《稻小课题组教师博客问卷调查》、《稻香村小学关于电子备课的问卷调查》、《稻香村小学学生信息素养调查》……这些问卷调查与访谈,使我们摸清了情况、广泛积累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3.分层培训,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铺设桥梁。
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期、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
为了使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得以落实,我校在具体实施中主要遵循多维分层策略:即多种维度、多种角度,分层次进行培养与训练。
4.实行校园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我校以校园内网、校园网、课题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管理。
我校的信息化管理分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信息发布平台、教学应用平台和校园资源中心四个平台,真正做到了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共享化。
5.课堂实践,让信息技术为教师插上专业发展的翅膀。
简而言之,教师专业化主要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的专业化。
本课题的研究在实践层面上其实也是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采用电子化合作备课。
08年8月,我校开始全面实施,课题组内除了须评职称的年轻老师,其余的100%参加。
它的实施,对于促进整合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及其整合教学能力的协同提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电子化合作备课为学科教师间的研讨协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整合教学的大面积开展,为进一步展开课题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积累了来自鲜活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依据。
电子化合作备课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欢迎。
(2)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一日教研活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是个崭新的事物,每位老师都是实践的参与者。
课题组老师上多媒体课或网络课每月不少于2节,仅07-08-2学期,教师上整合课达90节。
我校举办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一日教研活动,学科涉及语文、数学、品德、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7个学科共21节课,老师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得到领导的赞赏,老师们在课堂上的出色表现也深受专家们好评。
两年来,课题组教师不仅在市、区各级公开教学活动中屡次推出示范课,而且在各种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奖。
6.完善教师成长记录袋,留下教师专业化发长的串串印迹。
教师成长记录袋一直是稻小的一大特色,早在2003年,我校就尝试为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
现在,我校的教师成长记录袋内容分为:培训与学习、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班级管理、个性展示、评价六个板块。
教师成长记录袋定期上交、定期交流展示、定期写评语、定期评奖。
“教师成长记录袋”实施5年来,我校深切地意识到,建“教师成长记录袋”,并不是仅仅为教师提供一个资料袋、文件袋,而是要充分利用“教师成长记录袋”的交流评价功能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在“教师成长记录袋”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有助于提高老师的管理能力、反思能力、判断能力和目标达成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我校教师的成长!三、成果与影响成果一——探索出促进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策略策略一: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的多维分层策略。
策略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的多元整合策略。
在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上,“多元整合”是不可缺少且行之有效的策略之一。
所谓”多元整合”,即多种途径、多种内容、多种方式地科学的、有机的融合。
具体表现为:1.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应用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2.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应用与学科课外活动的有机整合。
3.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应用与学科德育活动的有机整合。
4.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应用与学校教研活动的有机整合。
5.信息技术的教育、培训、应用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有机整合。
策略三: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的潜移默化策略。
学校给教师配置所需的设施,达到教师人手一台微机,在课下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出题测试、编制课件和课上应用多媒体授课过程中就可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同时,在统计学生成绩、与亲友交流和开展网络讨论等日常事务处理方面教师也应尽可能多地使用电脑。
这样日积月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
策略四: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的激励性策略。
学校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奖励政策。
对电子办公,电子教案的上传,课件的收集与制作,主题网站的规划建设及应用,校园网络资源的应用及建设等方面应有相应的规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新技术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自助成长。
特别是对教师与学生在信息素养提高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方面取得的成绩,学校均给予表彰与奖励。
成果二——探索出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方法方法1——增强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提高教师反思技能方法2——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拓展教师反思思路方法3——利用博客空间,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方法4——利用网上交流,促进教师人际反思成果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研究相关制度在实验中课题组采取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建立起《课题组阶段性工作会议制度》、《稻小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教师电子备课制度》、《笔记本电脑借用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制度》、《稻小教育教学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课题研究相关制度。
这些制度使课题组在工作程序上加以规范,保证了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并对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
成果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现了课堂减负增效。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由最初的模糊转为清晰,由茫然转为理解,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态度有最初的抵触转为积极实践。
2009年1月,我校对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见附表1)调查说明:参加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诸多优势,如声形并茂的生动性、形象性;超越时空的灵活性、跳转性;资源共享的方便性、快捷性;知识体系的仓储性、丰富性;内容查询的开放性、可选择性等,都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地参与,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到目前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课堂减负高效。
上学期,我校有两名教师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1人获一等奖,并参加国际交流,1人获二等奖。
1名教师获合肥市教学能手称号、三名老师获蜀山区教学能手称号。
4名老师在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中获获一、二等奖。
并有十几名老师承担了各学科的观摩课、研讨课,受到各级教研部门的好评。
(教学课例清单见附表2)成果五——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催生了一批“研究型”教师在稻香村小学,一直有着相当浓厚的教研氛围,每一个教师在心灵深处想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我校每学期均要安排大量生动活泼的教研活动,如开展的“我说教材”、“我说教学”、“我来评课”、“我说复习”、“我说试卷”等专题研讨活动,开创学校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
过去,老师往往是从书海中捞“针”,觉得费时、费力,效率也不高,现在我们可以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给教师教研提供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提升教研效率,放大教研成果,有利于引导教师快速走向专业成熟。
教研组办起了电子小报、教研博客;课题组上网查询课题研究资料;组织教师在论坛留言交流;教师在网上征求教学设计改进意见等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更多的教师摆脱了盲从,跟风,不再是人云亦云,开始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教师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分析,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师们开始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课堂教学中有了理直气壮,有了个性张扬。
一篇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研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育叙事、教学反思、读书笔记足以看到教师们成长的足迹。
2009年3月,稻小语文教研组第二次被评为合肥市先进教研组,并作大会发言。
一年多来,我校教师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上发表和在各种评选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