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与汉服的相关性
汉服和和服有什么区别
汉服和和服有什么区别日本和服是由中国的汉族服饰发展而来,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
和服与汉服同源,有些相似,所以汉服往往被误认为是和服。
其实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只要了解一下,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一、整体风格不同:汉服飘逸洒脱,美在灵动。
和服拘谨宁静,美在端庄。
二、裁剪制作不同:1、前片:汉服前左片为整幅布、右片多为半幅布。
和服前身左、右片都为半幅布。
2、领口:汉服交领是裁剪出来的。
和服交领是按对襟裁剪,穿着时相交呈交领。
3、袖子:汉服广袖线条柔和,袖口是开放的。
和服振袖直线直角,下部缝合,后部敞开。
4、腰带:汉服以博带束腰。
和服以布料围腰。
5、衣裾:汉服衣裾较大,和服衣裾较窄,6、缘边:汉服衣领、袖口、衣裾都有缘边;和服只有衣领有缘边。
知识拓展:和服和服(着物--きもの,kimono),是日本的民族服饰。
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
和服可分为公家着物和武家着物。
现今所谓和服实即古时之小袖,小袖的表着化始自室町时代,贵族的下着白小袖逐渐成为庶民的表衣。
着物除了包括吴服之外还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时代的狩衣等等,这些都非源自吴服,而是源自本土的传统服饰。
十二单则是由奈良时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后又有变化和创新。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
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
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和服上。
在日本,出席冠礼(成人式)、婚礼、葬礼、祭礼、剑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业式、宴会、雅乐、文艺演出以及庆祝传统节日的时候,日本人都会穿上端庄的和服去参加。
和服的穿着及礼法被称为装道。
和服承载了近30项关于染织技艺的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以及50多项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传统工艺品。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最近同袍又多些了呢,不过貌似有很多的新人分不清和服和汉服妹子在此详细的给大家区分一下了咯(其实主要还是说和服,汉服大家在精品区多看看就好了的说)
和服在19世纪末期以前偶尔也称作吴服。
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
现在和服的话也可以称为着物(貌似日本大多这么叫)
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
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
和服和大多数汉服一样是右衽的。
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领),由于日本人认为,死后的世界与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
并且和服也是属于平面裁剪。
几乎没有曲线,只是在领窝处开有一个20厘米的口子,上领时将多余的部分叠在一起。
如将和服拆开,人们可以看到,用以制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
而且和服的话已婚和未婚女子的穿法是不同的。
如果是已婚的妇女,那么衣襟不必全部合拢,可以将靠颈部的地方敞开。
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则须将衣襟全部合拢。
有的同袍以为和服和汉服(大多数的)是一样的,交领,系带,上衣下裳。
其实不然。
和服(大多是如此)是整一件的,并且是对襟的。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
浅谈日本和服与中国唐装的大体区别内容摘要:汉朝光武帝年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的一些文化也渐渐传入了日本。
和服就是在依照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年的演变形成的。
日本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绳纹时期到平安时代再到德川幕府时期,和服无不在紧跟着时代、政治的改变而发展,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连,直到现在,日本人将他们对艺术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和服上。
逢年过节或在婚礼、葬礼、毕业典礼及庆祝会等隆重场合上,和服仍是日本人的首选。
另外,日本艺妓,高级宾馆的服务人员也以和服为职业装,花道,茶道等文化活动以及民间舞蹈和传统艺术表演中也离不开和服。
和服的种类,纹样等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服文化影响着日本一代又一代的人,和服是一种基本上不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它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黑留袖”、“色留袖”、“本振袖”、“中振袖”、“访问装”等。
日本和服,千姿百态,浓淡相宜,很有民族特色,是日本服饰文化的精典。
关键字:和服、唐装、区别日本の着物と中国の唐装の服装の区别要旨:汉朝光武帝は建武中元の2年(西暦纪元57年)春の正月、汉政府と日本は外交関系を树立しました。
中国の文化もだんだん日本に入って来ました。
着物は中国の唐代の服装によって上で1000年全りの発展の形成のを通ります。
日本は*史は悠久な国家で、縄紋の时期から平安の时期まで更に徳川幕府の时期にまで、着物は*って时代と政治の*化が进*します。
和服は日本の民族の服装で、日本の传统の文化の特色に富を极めて、千百年以来日本人との生活は相连なって、今に至って、日本人は彼らを芸术の感じる态度が和服の上でに*して。
新年や节句のたびにあるいは婚礼、葬式、卒业式と庆祝会などの盛大で*かな场所の上で、着物は依然として日本人の第一选*です。
その他に、日本の芸人、高级なホテルのサ*ビス员も着物を职业にして诘めて、花道や茶道などの文化の活动と民间舞踊と传统の芸术の出演の中でも着物に离れられません。
中日服饰文化的差异及融合
中日服饰文化的差异及融合姜宇晗尹凤先摘要:世界文化,特色各异又兼容并包。
日本和服,中国汉服作为两国的传统服饰,都是各国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深化,各个国家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加深,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深。
本文首先总结了和服文化和汉服文化的服饰特点和发展情况,进而探索两种服饰之间的差异及融合,并分析汉服文化对和服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和服;汉服;日本服饰;中日交流一、和服文化概述(一)和服的定义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
和服的穿着巧技是随着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加上日本的各色风俗背景,不断经历时代的打磨发展而成的。
日本人崇尚人本主义,对本国文化有着极强的信仰感,同时对祖国河山及风土也十分欣赏,有着对情境的独特细腻感受。
这就使得作為日本文化代表的和服风格简洁高雅,有属于日本的独特味道。
(二)和服的特点和服整体几乎都是硬朗的线条,用直线创造和服的美感,属于平面裁剪。
和服的一大优点就是穿着同一尺寸,无论穿着之人身材如何,都很少给人以衣不合体的印象。
和服虽然基本上由直线构成,缺少对人体曲线美的展示,但它却能代表日本人独特的庄重安稳的感觉。
同时,由于和服比较宽松,衣服上的透气孔有8个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开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湿润的风土气候。
(三)和服的发展历程1.奈良时代奈良时代的日本受中国唐朝文化影响颇深。
当时的日本僧侣及大批学者来到中国学习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
“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衣服令”规定了官员和无官职的公务人员上朝或是工作都有专门的服装,分别按官职等级与行业分类。
同时,时至今日日本和服上仍然存有唐代风格绘画的影子。
2.平安时代平安时代(九世纪以后)是具有大和民族风格的新文化时代。
在借鉴了唐朝文化基础上注入自己国家的文化灵魂。
日本和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
比如当时盛行的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表着的颜色,富丽繁华。
科学研究汉和服的意义和价值
科学研究汉和服的意义和价值服饰,是一个民族的代表符号、一种历史的记忆,也是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从黄帝时期到清军入关推行“剃发易服”的四千年历史变迁中,汉服受朝代的更迭,儒、道、佛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在科学生产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汉服的款式、配色、裁剪等,都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庄严堂皇的汉室王风,还是素衫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轻柔之美,都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日本,自古就与我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从秦始皇派徐福东渡日本开始,到隋唐时期互派使节,再到后来的宋元时期,民间贸易及僧侣的活跃往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对日本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作为我国传统服饰的汉服,其文化对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有何影响?一、汉服的样式是和服发展和演变的基础1.和服起源于“吴服”日本最原始的服饰出现于弥生时代,当时的日本人只用织布将上体遮掩作简单的御寒,最早的文字见于《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该书对男子服饰的记载为:“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对女子服饰的记载为:“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也就是说,当时的男子服饰是将一块布披在肩部,正面打结,女子则将布从中间裁剪出一个洞,从上往下套,在腋下系一条带,分别称为“横幅”和“贯头”。
而汉服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期,其原型是华夏衣裳,《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道:“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
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
”华夏衣裳始于黄帝时期,后经夏、商、周逐渐发展,尤其到了周代,已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冕服制度。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及秦、汉等朝代继续对汉服的改进和发展,汉服已发展得十分精良。
到了三国时期,随着东吴与日本的往来,纺织品工艺和衣服制作方式的传入,日本服饰开始出现“吴服”一词。
《古事记》记载道:“若有贤人者,贡上。
故受命以贡上人名。
和迩吉师。
即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
汉服与和服、韩服、旗袍的区分。
汉服与日本和服、韩国汉服以及旗袍的区别大唐时期,大唐和日本各方面交流十分频繁,唐代的建筑,服饰,礼仪,制度,风俗等对日本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一时期日本以唐代吴越之地流行的吴服为蓝本,演化设计出了和服,虽然日本和服的基本式样来自汉服,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的。
(ZT)汉服的款式很多,很丰富,和服的款式很少,很单调,现以汉服的典型代表“曲裾深衣”为例,与和服比较如下:1、总体线条汉服的线条是曲线,有些款式展开铺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畅的曲线,显得婀娜飘逸,很显身材。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展开铺平了都是直线直角,像几个大方块组成的,穿在身上也都是直线条,显得呆板拘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2、领口汉服的领子是紧贴颈子的,显得端庄,和服的领口比较大,后面像后翻,露出颈部。
3、袖子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袖口不缝合,长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腕,显得大气。
和服的袖子是个方形,长度不及手腕,显得局促,袖口缝合,后面却开口,好像是把汉服的袖子倒过来缝上去的一样。
4、腰带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腰的,所以比较显腰身,一般在前面打结,多的部分垂下来,显得自然、灵动。
和服的腰带系在腰的上方,又厚又宽,完全不显腰,在背后打结,没有垂下的部分,结很大,以至于很多人以为那是个背包。
5、下摆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走自如,活动不受限制。
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能迈小碎步,活动受限制。
6、配饰汉服的配饰很丰富,有玉佩、宫涤、香囊、中国结等等,一般系在腰带上,显得俏丽、富于变化。
和服的配饰很少,腰带上一般不系挂件,显得单调。
7、布料汉服的布料讲究垂感和平整,显得飘逸、自然,一般用丝绸,棉布等,衣缘一般用锦缎。
和服的布料讲究平直,显得厚重,而且制作和服用的布料一般布幅很窄,所以不能做长袖子和宽大的下摆。
8、衣缘汉服的领口和袖口都有衣缘,一般和衣身的颜色不一样,会用较华丽的锦缎之类的,或者有镶边,有的衣缘上绣有较规律的花纹,显得有层次感。
日本和服和中国的关系演讲稿
日本和服和中国的关系演讲稿去过日本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很多日本人在节假日的时候,会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饰,也就是和服。
对于和服,很多朋友是比较陌生的,甚至分不清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前几年,发生了“爱国青年”误把汉服当做和服的情况。
那么,日本的和服与我们中国的汉服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和服属于汉服的衍生品,在近代发展中,日本和服也融入了一些西方元素。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日本的影响非常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社会处于很高的地位,一直引领着亚洲的文明。
在秦汉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时代。
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此时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
由于交通闭塞,当时的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字和服饰。
根据记载,直到南北朝时期,普通的日本人都会穿着简单制作的蓑衣。
在东汉王朝的初期,日本派遣使臣前来进贡,汉光武帝刘秀册封日本首领为汉倭奴王,并且赏赐了一枚金印。
在近代历史上,这枚金印被再次发现,至今都是日本的国宝之一。
当时,日本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并不多。
进入三国时代,依靠自己的海运的优势,东吴政权开始与周边国家进行海洋贸易。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汉服传入了日本,在日本被称为吴服。
在那个年代,只有日本贵族们才穿吴服,普通的百姓还是老样子。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隋唐时期,当时,日本和唐朝都介入了高句丽、新罗的战争,日本军队惨败收场。
在硬碰惨败之后,日本开始放下架子,向唐朝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和留学僧。
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和熏陶非常大,一些久居唐朝的日本文人,能够像唐朝文人们一样写出精彩的诗句。
公元715年,日本贵族吉备真备来到唐朝学习,并在唐朝生活了20年时间。
735年,吉备真备带着各种样式的唐朝服饰返回日本,在吉备真备的影响下,其他的日本贵族陆续穿上的唐朝服饰,被称为唐服。
随着服饰的普及,普通的日本百姓也拥有了简化之后的服饰,没有贵族服饰那么奢华、亮丽。
汉服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根据自己的环境特点和生活习惯,对汉服继续了改进。
首先,和服衿与汉服衿存在一定的差别,汉服的衿与衣服基本上是平行的,而和服的衿却需要露在衣服的外边。
汉服与和服的区别
5、袖子 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腕。
和服的袖子是个方形,长度不及手腕,袖口缝合,后下摆 汉服的下摆宽大,基本上是呈正“八”字,从上往下显得较为宽松, 行走比较灵活。
和服的下摆基本上都是紧贴着大腿的曲线往下收,呈倒“八”字。显得 很窄小,很多情况下走路只能迈小碎步。
4、腰带 汉服的腰带较之和服细,用来束腰,多余部分自然下垂。
和服腰带又大又宽,后面还有个小包(腰带的打结,看起来像个 小枕头)。
1、总体线条 汉服的线条是曲线,有些款式展开 铺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畅的 曲线,显得婀娜飘逸,很显身材。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展开铺平了都 是直线直角,像几个大方块组成的,穿 在身上也都是直线,穿着呈直筒形,缺 少对人体曲线的显示。
因此二者风格不同,汉服飘逸,和服 拘谨。
2、领口 汉服的领子是贴紧颈部的
2领口汉服的领子是贴紧颈部的而和服的领口比较宽松3下摆汉服的下摆宽大基本上是呈正八字从上往下显得较为宽松行走比较灵活
汉 服 与 和 服 的 区 别
汉服,是指汉族的民
族服装,相传始于“垂衣裳 而天下治”的轩辕黄帝。它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 服饰之一,绵延四千余年, 凝聚着祖先象天法地而形成 的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日本 和服是由中国的汉族服饰发 展而来的,有些相似,所以 汉服往往被误认为是和服, 其实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 汉服就像汉字、汉语一 样,这里的“汉”是指汉族, 而不特指历史上的汉朝。
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
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日本和服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日本文化内涵。
它不仅在日本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民对于和谐、优雅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和服是日本文化的浓缩,展现了日本人民对于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珍视。
和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源于中国的汉服。
在日本,和服从最初的穿着方式演变为具有特定款式和形式的服装,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穿着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现在和服已变成了日本的代表性服饰,常见于特殊节日、婚礼和传统演艺活动中。
传统的和服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如袖口、腰带和蓬莱等。
每个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和用途。
和服的摆放也有着严格的规范,所使用的腰带必须紧密结绑,以展现身材曲线。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日本人对于完美和谐的追求。
和服的材料非常考究,常见的有丝绸、绢和汉服等。
设计上,和服体现了对于自然之美的崇尚,常以花卉、瀑布和鸟类等自然元素为纹饰。
这些纹饰细腻而富有层次感,传达出日本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崇敬之情。
和服的颜色也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红色是富兴和喜庆的象征,白色则代表纯洁和祥和。
这些颜色的选用与日本人对于平衡与和谐的追求密切相关。
和服的穿着和维护也有一套独特的流程,需要细致的技巧和耐心。
首先,和服的穿着需要严谨的步骤,包括固定腰带、穿着襦袢、系着袴等。
其次,和服在清洗和保养上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需要采用特殊的洗涤剂和手法。
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日本人对待和服的敬重和对细节的追求。
和服的传统仪式活动中更是充满了日本文化的内涵。
例如,成人式是日本的一个重要节日,年满20岁的年轻人在这一天会穿着传统的和服,参加庆祝仪式。
这个仪式不仅代表着他们进入成年,还象征着责任和自立。
由此可见,和服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中承载了日本人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总之,和服作为日本文化的浓缩,体现了日本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追求。
和服的细腻之美、和谐之道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崇敬之情,与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日本和服于中国汉服的区别
日本和服于中国汉服的区别一,从花纹上来区别,固然是可行的。
一些十分具有日本本土风格的图样我们可以认定为和服花纹,但是也要注意,日本有相当多的图案风格都是传自中国的,这些图案既然是中国的,当然也可以作为汉服花纹没有什么不对。
列举一下传自中国的图样:一般都是比较古老的图案,比如法隆寺图案(跟随佛教被传播的图案有很多,像法隆寺图案这种是活化石,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几百年前的唐朝图案),金鱼图案,松鹤,云鹤,千鸟(来自中国的百鸟图,其实百、千都是虚指,指多而已)、青海波(波浪形的图案,请大家注意中国官服下摆的青海波与日本的青海波诸多相似),凤凰,孔雀,龙,狮子,虎,牡丹,花鼓(日本鼓传自唐朝花鼓),唐草(蔓草式样图案,因传自中国所以叫唐草)等等列举日本本土式图样:一般比上面的新,像樱花(比较古老了……)、日式风铃、和扇(和扇和中国扇的区别请大家注意)、桔梗花、朝颜(牵牛花)、市松(一种约定俗成的松叶文样)等等——这些是汉服不会出现的有的时候从花纹上面非常难分辨,我曾见过日本的一种鸟文样,简直与楚国凤鸟文长的是双胞胎,所以最好还是从款式分。
二,从款式上来区别,这才是重点。
专业地判断是哪一种服装,还是要从款式。
1,和服的衿和汉服不一样。
和服的衿,既非中国的交领,也与中国的直领不同,最典型的特征是衿头出在衣服外面。
汉服的衿和衣服是平齐的。
还有,和服的衿内贴一层布做共衿,共衿不封口,用于插进领芯(让领子形状变的很硬的东西)。
汉服从来没有领芯。
2,和服的袖子大部分是方形袖,汉服的袖子大部分是圆形袖。
为什么说和服大部分是方形袖,因为也有少量圆形的款式,比如说圆禄袖,现代的和服则一般都为方形袖。
至于汉服,大部分是圆形袖,但要注意也有少量方形的,唐朝的部分舞衣袖即为方形,比如说那尊著名的舞女陶俑所穿。
3,和服袖后不封口,反而袖前端底下要封,和我国宋明时代的代表性服装是刚好相反的。
早在秦汉时代,我国的袖前端底下也封一部分,只留比较小的口来伸手,称为悬壶袖——可见于曲裾图样,这种袖形进化到唐朝还有,后来逐渐被大袖替代了,但是我们的袖后从来没有不封过。
日本和服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浅谈日本和服文化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摘要: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之一。
和服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官服,后来经过日本人的历代改良,逐渐发展成为适合日本人穿戴的独特服装。
这期间日本人将自己的民族习惯及传统观念贯穿其中,使和服发展成为最符合日本人心理习惯和审美观点的民族传统服装。
本文试图从和服在日本长盛不衰的原因,浅谈关于和服与日本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的现状,提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日本;和服;文化;传承前言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
它寄托了1000多年来日本人对艺术的感觉,成为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和服就是日本的象征。
日本是一个非常珍视自己辉煌历史的民族从和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日本是一个非常珍视自己辉煌历史的民族。
他们对自己传统的尊重与热爱,是许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和服”在日本的长盛不衰就是日本人珍视历史的体现之一。
“和服”最早出现于公元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中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
大和时代日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但真正将汉服的精髓引入日本的是中国的隋唐时期即日本的奈良时代。
这时日本政府派遣使团来到中国将唐王赠予的大量朝服带回日本。
这批光彩夺目的朝服便是日本和服的原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人逐渐将自己的气候特点、体形特征及审美习惯等因素考虑在内将和服改良成了最适合日本人穿戴、最具日本民族风格的服装。
经过日本人改良的和服非常适合日本的气候条件及日本人的体形特征所以和服一直以来都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服装。
现在因为穿着和服活动起来不方便大家平常都不太穿了,但在婚礼、庆典、以及其他隆重的场合中,和服仍然是必穿的礼服。
日本和服中体现出的日本文化(一)和服的发展史体现了日本人善于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具有本国特色日本文化善于吸收和改造外来文化并使具有本国特色,这点可以从和服的发展和演变就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和服最初的雏形是汉服,但日本人融合中日的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原本的汉服演变成了如今极具日本特色的服饰代表。
日本文化--日本和服
4访问和服
即整体染上图案的 和服,像一幅图画, 近年来。
适用于:开学仪式, 朋友的宴会,茶会 等场合,并且没有 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5小纹和服
衣服上染有碎小花 纹。 一般作为日常服装, 在约会和外出购物 的场合,常常可以 看到。
6十二单衣
即由唐服而来的, 古代妇女进宫或节 会时所穿的盛装礼 服。
BACK
模仿唐朝襦裙、披帛的 女服的时代
——奈良时代
当时,日本朝廷大 力引进唐朝的制度及文 化,使日本对中国文化 有着大规模的模仿。
此时期的和服基本上 完全模仿当时期中国服 饰的模式,而日后传入 日本的“唐服”为日本 的贵族所穿着。
BACK
平安时代
随着遣唐使被撤 回,中日交往中断, 日本进入自身文化 的发展阶段。 而和服也建立起 了有别于中国服饰 的独特风格。并出 现了日后朝廷及幕 府时代的礼仪服饰。
1留袖和服
婚礼,典礼等正 式的仪式时穿的 礼服。
"留袖",即袖子 相对较短。
黑留袖
色留袖
2花嫁衣裳 ——之“白无垢”
传统的神前婚 礼的ຫໍສະໝຸດ 要穿着— —白无垢3振袖即长袖礼服,原为 专由未婚女子穿着 的和服。
用途:成人仪式、 宴会、访友等场合。 它给人一种时尚的 感觉,所以已婚妇 女穿振袖的也越来 越多。
日本国概况
作成者:sunny
日本文化
———之日本和服
BACK
日本的和服,与我们中国的旗袍一 样,是日本的民族传统服饰。
和服的历史
今天日本服装主要分为现代服 装“洋服”,即从欧洲传来的样式, 以及“和服”,即日本的传统服装。 和服最早期因中日文化交流而深受 古代中国的汉服影响,日本平民和 服受东吴传来的编制缝纫风格影响 较深,故称为“吴服”。而贵族的 服装则受之后的唐朝影响更深,称 为“唐服”。今天,平民在节日、 庆典上多穿着吴服,即一般意义上 的和服,而皇族礼服仍以唐服为主。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xx引清兵入关)
2、xx的剃发易服政策:
A、剃发易服政策的目的:
打击汉人的民族自尊心、汉人对满人统治臣服的象征
B、剃发易服政策的内容:
“十从十不从”
着重讲解: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
(由“男从女不从”引出清朝中后期汉服女装的异化,即满化。由“生从死不从”引出为何现在汉服被某些人污蔑为“寿衣”。)
褙子
(褙子是xx女子的常用服饰)
27、汉服款式:
比甲
28、《红楼梦》剧照
(里面的服饰是很正规的明代汉服款式)
29、汉服男子剧照:
xx型
30、汉服男子剧照:
儒雅型
31、汉服男子剧照:
xx在《xx》中的xx造型
32、汉服男子剧照:
xx在《xx词》中的xx造型
33、汉服男子剧照:
吴奇隆在《大宋开国》中的南唐后主李煜造型
12、民间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入场服汉服款
13、民间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礼服汉服款
14、交领右衽的汉服特征重点展示
15、汉服款式:
《xx》中的xx汉服造型
16、汉服款式:
十二章纹冕服
(皇帝祭祀xx天地的最高级别的礼服)
17、汉服款式:
xx
(男子最常用的朝服)
18、汉服款式:
周制婚礼服
19、汉服款式:
9、汉服款式:
祭服
(汉服青年xx祭祀抗清少年xxxx)
10、xx2006年汉服成人礼
(女大学生写信倡议,市长亲自批示,市团委组织,数百名武汉重点高中的学生于武汉东湖畔参加并完成汉服成人仪式。)
11、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小姐身穿露大腿的旗袍演奏《茉莉花》
(请问这种过于暴露的服装真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服饰的最佳视觉再现吗?请问东方女子那种含蓄典雅的风格在哪里?难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演员也是以这种服装出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形象?哦!My God!^^)
失落的文明-汉服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第一课时一、汉民族简介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
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
《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
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穿插讲解:央视大戏《汉武大帝》片头的字幕:“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
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服饰结合西式剪裁的改良时装。
而真正的最正宗的汉人服饰,却在明末清初满清入关时被迫灭亡,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当然,讲解历史之前,我首先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汉服。
板书:华+夏=服饰+礼仪=汉族二、汉服定义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
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延续五千年之久。
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板书: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三、汉服的基本特征1、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老师现场向学生展示穿在身上的唐式汉服,并且特别强调其与满服的区别。
)2、汉服与满服的区别其区别在于:汉服袖子和下摆宽大,满服袖子和下摆窄小;汉服多为交领或圆领,满服则为立领;汉服几乎不用扣子,只在身体两侧系绳,腰部用腰带固定;满服则用盘扣固定。
3、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关系。
A、和服、韩服是汉服的分支。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属于中华文化圈,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学习和借鉴过许多传统中国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字,政治制度,器物、科技发明等等。
和服本是汉族传统服装(整理精校版)
和服本是汉族传统服装素材汇编0207 0920与一位外国朋友看《艺伎回忆录》。
出影院时,他对日本和服赞叹不已,以为和服是日本人独创的民族服装。
我告诉他,和服是仿照古代中国服装的样式而成。
他不同意,还看似专业地辩驳道:不对!你们古代的服装是China Dress (旗袍,直译为“中国服装”),有衣领,还有纽扣。
但日本和服与你们不一样。
不难看出,在外国人的印象中,旗袍成了中国的民族服装。
这也难怪,即便是中国人也不会否认,旗袍的确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服装。
但是,旗袍仅仅是上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中国女装,并非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汉族传统服装。
到底什么是汉族的传统服装?现在似乎不重要了。
因为中国人的印象是,只有少数民族才有民族服装。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宽衣肥袖的汉族服装即已定型。
衣服没有纽扣,用宽腰带束住,避免敞胸露怀。
肥大的衣袖则可塞许多东西,演绎了不少“衣袖中塞食,孝敬老母”的故事。
数千年来,尽管有“胡服骑射”等小插曲般的变革,汉族的服装一直都没有大变化。
直到满清入关,宽衣大袖才被彻底改饰易服。
辛亥革命后,面对八旗遗风的长袍马褂,革命党人还着实为难了一阵。
最终,由于当时革命党人多留学于日本,便顺势改造了一下日本大学里的学生服,演变成了中山装。
有心者可以注意一下当时孙中山先生等与日本学生的合影,就可以知道两者之间的个中奥妙了。
起初,中山装并没有马上在中国普及,而且还随着袁世凯复辟时的易服、上世纪30年代西服的盛行,一度落入历史的阴影中。
到毛泽东时代,中山装才真正流行起来。
所以,老外常常把中山装叫做“毛装”。
这样,几百年的折腾,传统的汉服最终绝迹于中国。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唐朝,宽衣大袖伴着大量“遣唐使”,传到了日本,继承了袖子宽大、中间宽带束住、不用衣扣的特征,翻版为和服。
中国服装在日本生根开花,日本学生装却在中国发扬光大,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无怪乎许多教科书中都谈到“中日文化水乳交融”。
和服算不算中国文化传统
和服算不算中国文化传统
和服,作为日本传统的服饰,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文化的象征之一。
然而,对于
和服是否算作中国文化传统,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从历史上看,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汉服。
在古代,汉服是中国传统的
服饰,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历史。
而在日本,随着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汉服逐渐传入日本,并在日本的基础上演变成了和服。
因此,可以说和服的起源确实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服已经成为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中国的汉服
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款式、图案到穿着方式,和服都展现出了日本独特的审美和文化特色。
因此,有人认为和服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已经发展成了日本独有的传统文化,不应再被归为中国文化传统的范畴。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他们认为和服虽然在日本发展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但其起源却是源自中国的汉服,因此和服仍然应该被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毕竟,文化传统的传承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历史上的起源,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无论和服是否已经成为了日本的特色,它的起源和历史都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应被忽视。
综上所述,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虽然起源于中国的汉服,但已经发展成
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符号。
因此,可以说和服在某种程度上算作中国文化传统,但更应该被视为日本独有的传统文化。
无论如何,和服的存在都展现了东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传统文化的视角。
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
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传统服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
不同国家的传统服饰千姿百态,每一种服饰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您介绍世界各国的传统服饰及其文化特色。
一、中国汉族传统服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服饰独具特色。
汉族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汉服包括衣、裳、襦、袍等多种款式。
其中,襦和袍是男性常见的服饰,而衣和裳则是女性常穿的。
汉服注重线条的流动与细节的处理,在穿着上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纹饰的选择。
汉族传统服饰体现了中国的古典美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日本和服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和服采用优雅而独特的剪裁和细节设计,注重整体的和谐感。
和服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挂褂、袍、浴衣等。
和服的颜色和纹饰讲究雅致、淡雅,往往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如花卉、鸟兽等。
和服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观念,强调从容淡定、内敛而骄傲的气质。
三、印度萨里印度的萨里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魅力的传统服饰之一。
萨里是用一块长长的布料围裹在身上,形成一个华丽的外观。
印度萨里色彩斑斓,纹饰丰富,常常运用金银丝线和宝石点缀,给人一种繁复而华美的感觉。
萨里不仅仅代表了印度的传统文化,还与印度的各个地区和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苏格兰卡尔特苏格兰卡尔特是苏格兰传统的民族服饰,通常由卡尔特裙和卡尔特上衣组成。
卡尔特裙以其独特的格子花纹而闻名于世。
这种服饰既符合苏格兰传统的实用性,又展现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卡尔特是苏格兰人民的自豪,他们将其视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五、埃及法拉奥服饰埃及是一个拥有灿烂古文明的国家,埃及法拉奥服饰则是其独特的传统服饰代表。
这种服饰以华丽的金饰和头冠为特征,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法拉奥服饰中常常使用鲜艳的颜色和富于装饰性的纹饰,体现了埃及人的虔诚和崇拜。
六、韩国韩服韩国传统服饰韩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雅的剪裁赢得了全球的赞誉。
浅谈唐朝服饰纹样对日本和服的影响(上)
到了晚唐时期,服饰的图案就更加的细腻精致。
图案的排放自由而不散、疏密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图形饱满圆润。
尤其是连续的图案纹样和花、草的一起使用,成为了唐朝非常流行的一种名为缠枝的图案技法。
此外,一种名为团花的图案纹样也是当时流行的纹样其中之一。
它是一种用圆形来做外圈或者可以成为圆形的纹样,花纹呈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
图案形状既饱满又有很好的视觉效果,题材也是非常丰富的,图形有很强的空间感,装饰性也极强。
唐朝服饰图案纹样在颜色上的多彩性和精美的技术以及华丽的
装饰不仅对当代的我们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空前的影响。
比如日本的传统服饰和服,就是借鉴了唐朝服饰的特点。
现在,有很多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们用我国的唐装为服饰的主元素,去展现那种既有传统美又不失现代风格的美丽服装。
2004年,当中国代表身着一身华丽而不失高雅,大气而不失精美的唐装出现在第
日本在吸收唐朝的乐制的同时,陆续派留学生来唐朝学习音乐。
日本的宫廷邀请过许多唐朝乐师前往日本进行音乐的教授,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代的一些乐谱、乐器相继传入了日本。
在喜欢音乐的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服与汉服的相关性
2016级1班凌晨 107242016003007
【内容摘要】走进日本,你一定能感受到某种特别的中华文化的气息不知所起,好比和服的感觉跟汉服有些相似,却又不尽相同。
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种文化为何在如今形成了如此大的影响差异,想要究其根本,须从和服如何由朝服起源,以及它们各自经历了怎样的长期文化的变革还有各民族服饰的不同发展形式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与民族特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和服的起源与演变,文化差异与民族性相关性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和服”指的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和服与日本人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而汉服却似乎正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和服的起源及演变,以及各民族服饰的不同发展形式所折射出的文化差异与民族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汉服与和服之间的关系。
一、和服的起源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魏志•倭人传》中述“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此种服饰简单、单一,是和服雏形。
1女装被称为“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来,然后用带子系住垂在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于裙子的下装,男装被称为“横幅”,所谓的“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剪的布围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二、和服的演变
但是,真正有文字记载,将中国服饰引进日本,并使之被吸收和制度化的,应该是从奈良时代开始。
日本的奈良时代正值中国盛唐时期。
日本派出大批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和交流和吸收。
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艺术、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
"衣服令"就是奈良时代制定的制度之一。
"衣服令"规定了礼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职等级区分;制服是无官职的公务人员的服装,按行业分类。
2由此可见,和服的发展和演变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以及制度的影响,而汉服则一直盛传与民间,这也为而后两者的兴盛语衰颓埋下了伏笔。
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由于国风的盛行,日本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其衣服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方向发展。
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和"十二单"。
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
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袿的服装,袿轻薄透明,多层袿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
三、日本的民族特性
(1)从和服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看出日本人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并改造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服、茶道、汉字、外来语的例子不胜枚举。
公元8世纪,中国的唐装传入日本,日本天皇下诏宣布,全国人民的服饰都要以唐朝的样式加工,并
1吴小帆:《唐代服饰装饰部分对日本和服装饰的影响》,《艺术与美学》2014年第10期,第40-42页
2丁丽:《和服种类繁多服色彩缤纷艳丽》2013年08月12日
把当时的和服称为“唐花”、“唐草”、“唐锦”。
3
(2)汉服飘逸而洒脱,美在灵动。
和服拘谨而宁静,美在端正。
从和服的外观、结构可以看出日本人内敛、矜持、含蓄的性格特征和服的穿法比较复杂,不同的和服有不同的穿法,同时还要注意腰带的形式、特征、质地和性能,以及附件物品的搭配,层层叠叠要穿上好多件,然后从头到脚配上装饰品陪衬,在走路时,步幅要小而平稳,衣袖不能晃动,要轻轻摆动,在坐车时,把包和其他物品放在座位上,然后坐时要坐座位的一半,腰要挺直,微微前倾,脚尖着地,不能让腰带接触椅背,以免变形,在下车时,要确认衣服的整齐后下车。
处处体现一种束缚的感觉,正好与日本人性格中的内敛、含蓄、矜持相呼应。
4
四、不同的历史走向
受文化影响,和服与汉服有着不同的历史走向。
汉服受满清剃发易服,民国全面西化的强烈冲击,汉服发展断代,且流传于民间。
和服受日本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服今日更为普及,大多应用于重要场合。
以上就和服的起源和演变以及从和服与汉服所折射出的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对和服及汉服文化的爱好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小帆:《唐代服饰装饰部分对日本和服装饰的影响》,《艺术与美学》2014年第10期
[2]丁丽:《和服种类繁多服色彩缤纷艳丽》2013年08月12日
[3] 姜丽:《和服中的中国元素浅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4]朱春玲:《从日本和服看日本文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30卷第7期
3姜丽:《和服中的中国元素浅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4朱春玲:《从日本和服看日本文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30卷第7期,第162-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