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数学中考复习《图形的变换——三角形的翻折型》专题精讲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运动变化与图形折叠问题课件PPT
一、创作图形,自主梳理
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4),点B(-3,1),联结AB, 画出线段AB关于y轴 对称的线段A'B',并写出点A',B'的坐标。
X
二、图形再造,发散思维
问题2:如图,在△ABC中,将△ABC沿直线MN折叠, 使点C与点B重合,联结BM。
(1)若∠A=80°,∠C=40°,则∠ABM=_____; (2)若AB=5,AC=8,则△ABM的周长为_____; (3)若∠A=90°,AB=3,AC=4,则MN=__。
XXX
达人口号
多学多问,多思考, 多听多写,多动脑。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做到做不到,试试才知道。
XXX
三、拓展图形,深度学习
问题3:如图,在矩形ABCD中,AD=5,AB=4,点P为AB上 一点,沿直线PC将△BCP翻折至△FCP,点B落在点F处。 (1)当点P与点A重合时,CF交AD于点G,求证:AG=CG。 (2)当点F落在AD边上时,利用尺规作图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XXX
三、拓展图形,深度学习
问题3:如图,在矩形ABCD中,AD=5,AB=4,点P为AB上 一点,沿直线PC将△BCP翻折至△FCP,点B落在点F处。 (3)求折痕CP的长?
XXX
三、拓展图形,深度学习
问题3:如图,在矩形ABCD中,AD=5,AB=4,点P为AB上 一点,沿直线PC将△BCP翻折至△FCP,点B落在点F处。 (4)如图7,当点P在AB上移动时,联结AF,直接写出AF的最小 值?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运动变化与图形折叠问题
——XXX学校 XXX
课堂复习目标
(1)能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深度理解 轴对称变换的本质特征;
2025年广西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27讲图形的变换
cos ∠ ABF 的值是
.
答题规范
示例:(RJ九上P62第4题改编)
(8分)在4×4的方格纸中,请按下列要求画出格点三角形(顶点均
在格点上).
(1)在图①中先画出一个以格点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PAB ,再画
4.
4
.
典型例题
考查点 图形的旋转
1. 如图,已知△ ABC 中,∠ CAB =20°,∠ ABC =30°,将
△ ABC 绕 A 点逆时针旋转50°得到△AB'C',以下结论:① BC =
B'C';② AC ∥ C'B';③C'B'⊥BB';④∠ABB'=∠ACC'.正确的
有(
B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变式训练
1. (2024·长春)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 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
式摆放,边 AB 与直线 l 重合, AB =12 cm.现将该三角板绕点 B
顺时针旋转,使点 C 的对应点C'落在直线 l 上,则点 A 经过的路
径长至少为
8π
cm(结果保留π).
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
线上)且相等.
8.运用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进行图案设计.
近五年广东省中考省卷考情
考点
2020
图形的平移
-
图形的对称
2021
2022
T12/4分 T6/3分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图形的折叠型题PPT课件
(2)请你通过操作和猜想,将第3、第4和第n次裁剪后
所得扇形的总个数(S)填入下表.
等分圆及扇形面的次数(n) 1 2 3 4 **** n
所得扇形的总个数(S)
47
***
(3)请你推断,能不能按上述操作过程,将本来的圆形 纸板剪成33个扇形?为什么?
例26、如图,若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四个
例25、如图,⊙O表示一圆形纸板,根
O
据要求,需通过多次剪裁,把它剪成若 干个扇形面,操作过程如下:第1次剪,
第25题图
将圆形纸板等分为4个扇形;第2次剪裁,将上次得的
扇形面中的一个再等分成4个扇形;以后按第2次剪裁
的作法进行下去.(1)请你在⊙O中,用尺规作出第2次
剪裁后得到的7个扇形(保留痕迹不写作法).
角(阴影部分)剪掉,得一四边形A1B1C1D1.试问怎 样剪,才能使剩下的图形仍为正方形,且剩下图
形的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 5 ,请说明理由(写
出证明及计算过程).
9
E
A M DA M
例22、电脑CPU蕊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
成,未切割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型圆片,叫 “晶圆片”。现为了生产某种CPU蕊片,需要长、 宽都是1cm 的正方形小硅片若干。如果晶圆片的直 径为10.05cm。问一张这种晶圆片能否切割出所需尺 寸的小硅片66张?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不计 切割损耗)
典例精析
一.折叠后求度数 例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 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 ) A.600 B.750 C.900 D.950
例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 ∠AED′等于( ) A.50° B.55° C.60° D.65°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备考专题复习课件:《图形变换》 (共14张PPT)
请完成以下任务:
A
(1)尺规作图:作∠A的平分线,交CB于
点D;过点D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E.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AC=3,BC=4.求CD的长.
C
B
3、在解答尺规作图题时常见的三种考查方法: (1)直接作图,如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 (2)所作图形不是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先判断是用哪几 种作图方法(组合)来解答,如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3)根据作图痕迹或步骤,进行结论判断或计算。
1、已知一直角边m和斜边n作直角三角形;
n
m
2、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0,
: 五种基本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OA等于线段a
(2)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已知∠AOB,求作∠AOB的平分线OP
(3)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
(4)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
《图形变换》专题复习
第(1)课时 尺规作图
(1)了解尺规作图的定义和基本步骤; (2)复习五种基本尺规作图,
利用基本作图进行尺规作图拓展 ,
利用作图性质进行相关计算;
(3)通过对尺规作图的回顾,梳理所学 知识,逐渐建立知识体系。
重点: 掌握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 难点: 利用基本作图进行尺规作图拓展和计算。
: 尺规作图
1、定义 在几何里把只限定用直尺(无刻度)
和圆规 来 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称为基本作图。
2、基本步骤
(1)已知:写出已知的线段和角,画出图形; (2)求作:求出什么图形,使它符合什么条件; (3)作法:运用五种基本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4)证明;验证所作图形的正确性; (5)结论:对所作的图形下结论。
三角形的翻折课件
在三角形翻折的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可能会 改变。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轴对称是指一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 ,折叠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中心对称是指一个图形关于一个点对称 ,旋转180度后两部分完全重合。
等边三角形的翻折
等边三角形翻折后形成的三个直角三 角形是全等的,因此可以通过翻折来 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翻折后形成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可以通 过勾股定理来证明其边长关系,从而 证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一般三角形的翻折
一般三角形翻折后形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的,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 法来证明其性质。
可以通过将一般三角形划分为几个小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其边长关 系,从而证明一般三角形的性质。
04
三角形翻折的解题策略
理解翻折的本质
翻折是一种几何变换,通过将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 叠,使图形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重合,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图 形。
在三角形翻折问题中,关键是要理解翻折的本质是图形的对 称性,即图形经过翻折后,其对称轴两侧的部分是全等的。
高阶练习题与解析
题目5
将一个三角形进行多次翻折,每次翻折都使相邻两边中点连线与翻折线重合,求所有折痕的总长度。
解析
这道题需要运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和翻折的性质,通过逐步推导和计算,求出所有折痕的总长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基础练习题
题目1
将一个等边三角形进行翻折,使其一 个顶点与相对边的中点重合,求折痕 的长度。
题目2
将一个直角三角形进行翻折,使一条 直角边与斜边的中点重合,求折痕的 长度。
三角形的翻折1--浙教版(中学课件2019)
4
1
设CF=X 则CF=EF=X,BE900, ∴AE2=BE 2-AB2=52-32=16,AE=4
X ∴DE=1 ∵EF2=DE2+DF2
∴X2=12+(3-X)2 解得X=5/3
即CF长为5/3
(3)若点F与点D重合,试画出矩形ABCD沿BF折叠时的图形。设AD与BE交点为G,
时 赦天下 解仇海内 治之表也 并乘天衢 峄山在北 礼之所取也 性清廉 然终常让 元始中 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 於是望之仰天叹曰 吾尝备位将相 还为涿郡太守 教民读书法令 至者前后千数 故搢绅者不惮为诈 酷急 苍天与直 三老 孝者帛五匹 苏犹教王击匈奴边国小蒲类 今将辅送狱 金印紫绶 上曰 此丞相事 诸田宗强 匡语《诗》 赐爵关内侯 莽曰揭石 孙子膑脚 县三十八 郯 致我小子 相与为一 葬长安城东平望亭南 专念稽古之事 皆益户 物不畅茂 世祠天地 户三百三十二 貌则以服 总远方 事伏生 代薛泽为丞相 屠下邳下过食顷 然皆通敏人事 遣吏医治视 大臣 及爰盎等有所关说於帝 音乐有郑 卫 匈奴闻其与汉通 务在於得人心 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 往击 定陶王宜为嗣 褒 傅皆如方进 根议 倾家自尽 以摄居之 钦所好也 登车称警跸 遂使尚书大夫赵并验治 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 广新公 东为北江 使刍荛之臣得尽所闻於前 终为诸侯所丧 直 百 谷不登 僰道以南 后十五年 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 可迎置东边 厥咎霿 见马 而远方怀之也 成帝母王太后之所居也 默然无言者三年矣 御史大夫繁延寿闻其有茂材 天子使世子会之 布乃见番君 平齐地 以致富羡 试其诵论 道路以目 二方始怨 察举 不可予 此《棠棣》 《角弓》之 诗所以作也 未疑汉家加诛 今闻大将军猥归日蚀之咎於定陶王 水旱迭臻 天下非之者 於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曰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课件++微专题5 图形的折叠与旋转
OA,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AOD为直角三角形.
理由:∵将△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DC,
∴∠OCD=60°,OC=CD,∠ADC=∠BOC=150°.
∴△COD是等边三角形.∴∠ODC=60°.
∴∠ADO=∠ADC-∠ODC=150°-60°=90°.
∴△AOD是直角三角形.
40°,将△ABD沿AD翻折得到△AED,则∠CDE=___2_0_°_____. 思路点拨 结合已知条件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ADB的度数,
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角相等,得到∠ADE=∠ADB,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 质得到∠ADC的度数,再利用两角 之差求出∠CDE的度数.
图1
例2 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5,AD=3,点E为BC边上一
微专题5 图形的折叠与旋转
折叠和旋转都属于全等变换,折叠或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的边和角 都相等.图形折叠后,“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也是对应线段所在直线夹角的平分线;图形旋转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 的距离相等,各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都相等.
类型 折叠 例1 如图1,在△ABC中,点D是BC边上一点,∠BAD=∠B=
点,把△CDE沿DE翻折,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F处,则CE的长是 5
___3_______. 思路点拨 根据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和矩形的
性质,得到EF=CE,DF=CD=AB;在Rt△ADF中,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F的长,继而求出BF的长.
图2
方法1:在Rt△BEF中,设EF=CE=x,则BE=3-x,
图2
3.(2016 广东)如图 3,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2 3 ,E 为 BC 边 上一点,BC=3BE,将矩形 ABCD 沿 AE 所在的直线折叠,点 B 恰好落在 对角线 AC 上的点 B′处,则 AB=____3____.
几何变换之翻折知识精讲-冲刺2020年中考几何专项复习
几何变换之轴对称(翻折)翻折和折叠问题其实质就是对称问题,翻折图形的性质就是翻折前后图形是全等的,对应的边和角都是相等的。
以这个性质为基础,结合圆的性质,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设方程思想来考查。
那么碰到这类题型,我们的思路就要以翻折性质为基础,结合题中的条件,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或利用勾股定理设方程来解题!对于翻折和折叠题型分两个题型来讲,一类题型就是直接计算型,另一类是涉及到分类讨论型,由浅入深难度逐步加大,,掌握好分类讨论型的翻折问题,那么拿下中考数学翻折题型就没问题了!解决翻折题型的策略一:利用翻折的性质:①翻折前后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二:结合相关图形的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三:运用勾股定理或者三角形相似建立方程。
翻折折叠题型(一),直接计算型,运用翻折的性质,结合题中的条件,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或利用勾股定理设方程来解题!一般难度小,我们要多做一些这些题型,熟练翻折的性质,以及常见的解题套路!翻折折叠题型(二),分类讨论型,运用翻的性质,结合题中的条件,或利用三角形相似,或利用勾股定理设方程来解题!般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运用题中的条件,多种情况讨论分析,需要准确的画图,才能准确分析!常见的几类类型1.纸片中的折叠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照如图方式折叠,则=.【解析】,如图所示:∵∠=∠1,∠2=∠1,∴∠=∠2,∴2∠+∠AEB=180º,即2∠+∠30º=180º,解得∠=75º.2.三角形中的折叠在△ABC中,已知∠A=80°,∠C=30°,现把△CDE沿DE进行不同的折叠得△C’DE,对折叠后产生的夹角进行探究:(1)如图1,把△CDE沿DE折叠在四边形ADEB内,则求∠1+∠2的和;(2)如图2,把△CDE沿DE折叠覆盖∠A,则求∠1+∠2的和;(3)如图3,把△CDE沿DE斜向上折叠,探求∠1、∠2、∠C的关系.【解答】(1)∠1+∠2=60º;(2)∠1+∠2=50º;(3)∠2-∠1=2∠C【解析】(1)由图可得∠1+∠2=180º-2∠CDE+180º-2∠CED=360º-2(∠CDE+∠CED)=360º-2(180º-∠C)=2∠C=60º(2)连接DG,如图所示:。
(名师整理)最新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基本图形的翻折》考点精讲精练课件
拓展延伸
如图,在△ ABC 中,∠BAC = 45°,AD⊥BC, 垂足为 D,
B●D =AD2,的D长C确= 定3.吗若?确定,请求
解.
A
45°
O
23
x-2 x-3
BD
C
0 反思提 5升
1.图形的 翻折部分 在折叠前 和折叠后 的形状、 大小不变, 是全等形; 【对应量 相等】
2.图形的 翻折部分 在折叠前 和折叠后 关于折痕 成轴对称; 【轴对称 图形性质】
翻折性质2: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 平分.
0
操作尝试
3 现有一张矩形纸片,不借助其他任何工
具,你能折叠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请说说
你的折法和理由.
3
2 1
0 考题呈 例矩4形1 A已B现知CD矩折形叠A,BC使D得的顶一点条B边落A在D=C8D,边将上
的P点处.
(1)如图,已知折痕与边 BC交于点O,连结AP、OP、 OA. ①求证:△OCP∽△PDA; ②若△OCP与△PDA的面积 比为1:4,求边AB的长;
折痕为EF(点E,F分别在边AC,BC 上) ,且△CEF与△ABC相似 .
(1)当AC=BC=2 时,
AD的长为
.
(2)当AC=3, BC=4时,试求出 AD的长.
(1)当AC=BC=2时,AD的长
为
.
2
【分析】(1)如图1,连接CD,由已知条件得到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于△CEF与△ABC相似, 于是得到△CEF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CEF=∠A =45°,于是得到EF∥AB,由轴对称的性质知 EF⊥CD,求出CD⊥AB,根据三线合一即可得到结论;
3.充分挖掘图形 的几何性质,将 其中的基本的数 量关系,用方程 的形式表达出来, 并迅速求解,这 是解题时常用的 方法之一. 【勾股、相似、 锐角三角函数是 常用的建立数量 关系的有效方法, 将形中问题量化】
2019年-人教九年级数学上专题复习课 图形的旋转变换(共32张PPT)-PPT精选文档
D
CP M E
N A
F
当当堂堂检检测测::△将AC两B与个△等E腰DF直是角全三等角的板等如腰图直放 置角,三其角中形一,个∠三AC角B=板∠的ED4F5=9°0°角,顶E点是与AB另中一点, 个DE三⊥角BC板,E斜F交边A的C于中N点,垂重足合为且M直,角这边时互△相BM垂E与直, △BNMEEA相与似△吗?NEA相似吗?
B
M EC
D NA
F
垂直 连小 连大 关系
B
G
M EC
D H NA
F
返回
B
M EC
D NA
F
返回
B
M EC
D NA
F
返回
△当A绕CB着与这△个ED三F是角全板等的的直等角腰顶直点角逆三时角针旋转 形旋,∠转A角CB为=∠αE,DF其=9中0°45,°D<是αAB<中点90,°D,E那交么BC 于DM,与DFD交N还AC相于等N,吗这?时DM与DN还相等吗?
B
D
CP M E
N A
F
垂直 连小 连大 总结
B
G
D
C M
P
H
E
N A
F
返回
B
D
CP M E
N A
F
返回
B
D
CP M E
N A
F
返回
B EM
C
B
M
D
EC
NAB
D
NA
F②
①F
D
C M
P
E
N
A
③
F
变式训练一:当旋转角α在
0°<α< 45°范围时,图中的∠DMC 与∠DNC有怎样的数量 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毕节专版中考数学复习专题2几何图形的折叠或旋转精讲课件
专题二毕节申考备考攻略命题规律纵观近5年毕节中考数学试卷,几何图形的折叠或旋转是每年的必考内容,其中2014年第20题、2015年第8题考查三角形的折叠,2016年第15题考查正方形的折叠,2017年第14题结合正方形考查三角形的旋转, 2018年第14题考查三角形的折叠.预计2019年将继续考查几何图形的折叠或旋转.解题策略【解析】连接AE.由几何图形折叠珂前后的图形全等,结合正方形的性! 质可得BG= FG, AB = AD=AF, IZD=4=ZAFE= 90°.利用HL ;可得RtAAFE^RtAADE,由此〃可得EF = DE.由点G是BC的中点,可得FG =CG=3,则GE=3^rDE.在RtZxECG 中,ZC=90°,CG=3,GE=3 + DE,CE=6 —DE,根据勾股定理,#(6-DE)2+32 = (3+DE)\解方程即可得到DE的长.毕节中考备考攻略中考重难点突破毕节中考专题过关婪型2 几何图形的旋转(2018 •自贡中考)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把边BS绕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W,连接AM并延长,交CD于点N,连接MC,则△MNC的面积【解析】由旋转的性质可知BC=BM,又由旋转角ZCBM= 60°,得△MBC是等边三角形MC = BC=a.作ME±BC于点E,MF丄CD于点F,根据“三线合一”可得BE- EC,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或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或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ME//CD,则AM=MN・cA N B2.如图,已知在AABC中,ZB4C〉90°,点D为EC的中点,点E在AC上,将沿DE折叠,使得点C恰好落在B4的延长线上的点F 处,连接AD,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C )A.AE=EFB.AB=2DEC.AADF和的面积相等D.AADE和ZXFDE的面积相等针对训练3. (2018・白银中考)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ZVL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 DE=2,则A. 5C. 7B. 723D. /29AE的长为 D )4. (2018 •桂林中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3,点M在CD的边上,且DM= 1, AAEM与AADM关于AM所在的直线对称,将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旋转90°得到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C )4. (2018 •桂林中考)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3,点M 在CD 的边上,且DM= 1, AAEM 与 AADM 关于AM 所在的直线对称,将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连接 EF,则线段EF 的长为 (C )5. (2018・苏州中考)如图,在RtAABC 中,ZB = 90°,AB=2y5,BC=y5.将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AB fC\连接£C,则毕节中考专题过关1. (2018・大连中考)如图,将A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EED,若点A恰好在ED的延长线上,则ZCAD的度数为(C )A. 90°—& C. 180°-<B.a D. 2a2. (2018・新疆中考)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 =6 cm,BC= 8 cm.现将其沿AE对折,使得点B 落在边AD上的点D处,折痕与边BC交于点E, 则CE的长为(D )A. 6 cm B. 4 cm C. 3 cm D. 2 cmA B\ D\B E C C. 3 cm3. (2018・天津中者)如图,将一个三角形纸片4£C 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边上的点E 处,折痕为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D ) A,AD=BD B. AE=ACC. ED+EE=DBD. AE+CB=AB4. (2018 •临安中考)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 AD//BC.AB丄BC,AD=2,BC=3,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
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六章 图形的变化 第一节 图形的对称与折叠(精讲)课件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第一编 教材 知识梳理篇 第六章 图形的变化 第一节 图形的对称与折叠(精
讲)课件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研究(贵阳专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图形的三大变换课件
【2018浙江绍兴】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 原题:如图1,点P, Q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BC, CD上,∠PAQ =∠B,求证:AP= AQ. (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P, Q的位置特殊化;把∠PAQ绕点A旋转得到∠EAF,使AE⊥BC, 点E, F分别在边BC, CD上,如图2.此时她证明了AE= AF,请你证明.
第 1 讲 主讲老师:en
中考二轮数学
2024几何大综冲刺班
全国中考二轮复习通用
Mathematics
课程导航
课程导航
三大变换—对称
板块一:角平分线 板块二:折叠问题 板块三:半角模型(略讲)
Mathematics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角平分线是天然的对称的模型: (1)如图1,角平分线定理 (2)如图2,翻折截取 (3)如图3,角平分线加垂直(三线合一) (4)如图4,角平分线、平行、等腰三角形(知二推一) 注意:补半角成倍角、分倍角为半角
Mathematics
本课总结
本课总结
3.
半角模型10个推论
Mathematics
挑战中考
考察:折叠问题
难度:★★★
【2018江苏宿迁】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在AB、CD. 上,将正方形A 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M始终落在边AD上(点M不与点 A、D重合),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设BE= x. (1)当AM=三分之一时,求x的值; (2)随着点M在边AD上位置的变化,△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 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
知识精讲
板块三:半角模型
情景设定: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 且∠EAF=45º.
中考数学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七章图形的变化课时29图形的对称与折叠课件新人教版
解:(1)证明:如解图,在正方形ABCD中,AD=AB=BC= CD,∠D=∠B=∠BCD=90°, ∵将△ADE沿AE对折至△AFE, ∴AD=AF,DE=EF,∠D=∠AFE=90°, ∴AB=AF,∠B=∠AFG=90°, 又∵AG=AG, 在Rt△ABG和Rt△AFG中, AB=AF,AG=AG, ∴Rt△ABG≌Rt△AFG(HL), ∴BG=FG;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AB=DC,AD=⑥
BC
.
AB=A′B′,BC= ′C B′, AC=A′C′
性
质
对应角 相等
∠A=⑦ ∠C
,∠B=⑧ ∠D
.
∠A=∠A′,∠B=∠B′, ∠C=∠C′
对应点 点A与点C,点B与点D
区别
某种特性的一个图形
点A与点A′,点B与点B′, 点C与点C′
反映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总结
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⑨ 对称中心 且被⑩ 对称中心 平分
D. 3 - 1 6
例2题图
【思维教练】由△ABC为直角三角形,△ABD为等边三角形, 可得出各线段间的关系,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EC的长 度,进而求出∠ACE的正弦值.
【解析】∵△ABC中,∠ACB=90°,∠BAC=30°,设AB
中考第一轮复习图形与变换课件
相似变换的应用
在几何、代数、物理等学科中都有广 泛的应用,如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 形的形成都涉及到相似变换。
位似变换
01
02
03
04
位似变换的定义
位似变换是指图形在平面内保 持形状和大小不变的变换。
位似变换的性质
位似变换不改变图形之间的相 对位置和相对角度,同时也不
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位似变换的分类
旋转变换的应用
在几何、代数、物理等学科中 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旋转变换 可以用来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定
理等。
相似变换
相似变换的定义
相似变换是指图形保持形状不变,但 大小可以改变的变换。
相似变换的性质
相似变换不改变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 和相对角度,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相似变换的分类
根据相似比和相似中心的位置,可以 分为位似变换和等比变换等。
04
常见题型解析
平移变换的常见题型
01
02
03
平移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平移变换是指在平面 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一 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而不改变其大小和形状 。平移变换具有方向性 和距离性。
平移变换的常见题型
求平移后的图形;
04
05
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平移 得到另一图形;
利用平移变换解决实际 问题,如设计图案、拼 图等。
根据位似中心的位置,可以分 为中心位似和轴对称位似等。
位似变换的应用
在几何、代数、物理等学科中 都有广泛的应用,如位似图形 的形成都涉及到位似变换。
03
图形变换的应用
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总结词
利用图形变换解决几何证明问题
详细描述
图形变换是解决几何证明问题的 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平移、旋转 、对称等变换,可以将复杂图形 转化为简单图形,从而简化证明
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课件:专题6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折
思想和轴对称的性质,借助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相似形、锐
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来解决有关翻折问题,可以使得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解题步骤更加简洁.
【要点诠释】翻折问题我们特别要关注“两点一线”:在翻折过程中,
我们应关注“两点”,即对称点,思考自问“哪两个点是对称点”;
还应关注“一线”,即折线也就是对称轴.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联想到
专题6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翻折
知识储备
1.图形的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
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有下列基本性质:①平移前
后的图形全等;②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
等;③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要点诠释】要解决图形平移问题,必须把握好图形
(3)如图②,连接BG,若点P为CD的中点,点H为BC的中点,探究BG
与A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B= BG.理由如下:如图②,延长AB,
PG交于点M,连接AP.
∵点E,F分别在AD,BC上,将四边形ABFE沿
EF翻折,使点A的对应点P落在CD上,
∴AP⊥EF,BG⊥直线EF.∴BG∥AP.
由翻折得∠EPH=∠A=90°.
∴∠DPE+∠CPH=90°.∴∠DEP=∠CPH.
∴△EDP∽△PCH.
(2)如图①,若点P为CD的中点,且AB=2,BC=3,求GH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CD=AB=2,AD=BC=3,∠A=∠D=∠C=90°.
∵点P为CD的中点,∴DP=CP= ×2=1.
∵∠OAC=∠ADC=90°,
∴∠OAE+∠CAD=∠ACD+∠CA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D=AF,
10
∴△ABD≌△CAF(SAS).∴CF=AD,∠ADB=∠CFA=120°. ∵∠ADB=∠EDB=120°,AD=ED,∴∠ADE=120°,CF= ED. ∴∠ADE=∠CFA=120°.∴FC∥DE. ∴四边形 DECF 是平行四边形.∴FD=CE.∴BD+CE=AD.
5
专题简析
图形折叠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变化,折叠前后图形会产生明显 的规律,例如几何形状不变,关于对称轴呈现几何对称特性等, 有效利用折叠的相关特性,在变与不变中挖掘隐含条件,可以实 现问题的简化.
6
三角形折叠前后一定是全等的,由此就可以得出对应边相等 和对应角相等,从而结合三角形和四边形中的特殊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全等、相似等核心知识,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 推理、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
11
小丽剪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纸片,她取出其中的几张进行 了如下的操作:
操作一:如图 1,将 Rt△ABC 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 个端点 A 与 B 重合,折痕为 DE.
图1
12
(1)如果 AC=6 cm,BC=8 cm,试求△ACD 的周长; 解: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AD=BD,∵△ACD 的周长=AC+CD+ AD, ∴△ACD 的周长=AC+CD+BD=AC+BC=6+8=14(cm).
答图1
由翻折的性质,得∠APB=∠CPB.
29
∵AD∥BC,∴∠APB=∠PBC. ∴∠PBC=∠CPB. ∴BC=PC=10. ∴PD= PC2-CD2=8. ∴AP=AD-PD=10-8=2.
30
(2)设 AP=x,BF=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
x 的取值范围; 解:如答图 2,
24
a=12,
解得b=-32, c=1.
∴过点 P,B,E 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y=12x2-23x+1.
25
(3)在(2)的情况下,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Q,使△PEQ 是 以 PE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 出点 Q 的坐标.
26
解:由(2)知∠EPB=90°,即点 Q 与点 B 重合时满足条件. 直线 PB 的解析式为 y=x-1,与 y 轴交于点(0,-1). 将 PB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则过点 E(0,1), ∴平移后的直线为 y=x+1. 由yy==12xx+2-1,32x+1,得xy11==65,,xy22==10., ∴Q(5,6). 故该抛物线上存在点 Q(4,3)或(5,6)满足条件.
17
操作三:如图 3,小丽又拿出另一张 Rt△ABC 纸片,将纸片 折叠,折痕 CD⊥AB.你能证明 BC2+AD2=AC2+BD2 吗?
图3
18
解:能.证明如下: 在 Rt△B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C2=BD2+CD2, 在 Rt△A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D2+CD2=AC2, ∴BC2+AD2+CD2=BD2+CD2+AD2,即 BC2+AD2=AC2+ BD2.
②如答图 4 中,当 PF=DF 时,
在 Rt△DFC 中,DF=y,CD=6,CF=10-y,
∴y2=62+(10-y)2,解得 y=354. ∴34=x2+36,
5 2x
解得 x1=10(舍去),x2=158.
∴AP=158.
答图4
综上所述,AP 的长为158.
35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图1
20
(1)设 P(x,0),E(0,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 y 的最大值.
解:由已知 PB 平分∠APD,PE 平分∠OPF,且 PD,PF 重 合,则∠BPE=90°,
∴∠OPE+∠APB=90°. 又∵∠APB+∠ABP=90°, ∴∠OPE=∠ABP.
21
∴△POE∽△BAP. ∴OABP=OAPE,即3x=4-y x. ∴y=31x(4-x)=-13x2+43x(0<x<4),且当 x=2 时,y 有最大 值43.
C.2 cm
D.3 cm
3
2.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把它沿底边 BC 翻折后,得
到△DBC,则四边形 ABDC 为 菱形 ,理由是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
形是菱形
.
4
3.如图,Rt△ABD 中,∠A=90°,AB=2 cm,AD=4 cm, 将此三角形折叠,使点 D与点 B重合,折痕为 EO,则 ED为 2.5 cm.
核心例题
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 D 为△ABC 内一点,∠ ADB=120°,把△ADB 沿 BD 翻折,点 A 落在点 E 处,连接 CE. 求证:BD+CE=AD.
9
证明:在 AD 上截取 AF=BD,连接 CF. ∵△ABC 是等边三角形,∴∠1+∠2=60°. ∵∠ADB=120°,∴∠1+∠3=60°.∴∠2=∠3.
19
拓展迁移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 OABC,已知 O(0, 0),A(4,0),C(0,3),点 P 是 OA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 O,A 重合), 现将△PAB 沿 PB 翻折,得到△PDB;再在 OC 边上选取适当的点 E, 将△POE 沿 PE 翻折,得到△PFE,并使直线 PD,PF 重合.
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 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 坦的黄金时代。
——钱三强
数学中考专题考点精讲
第二轮 专题突破
第35讲 图形的变换2(三角形的翻折型)
课前检测
1.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C=4 cm,
BC=3 cm,将斜边 AB 翻折,使点 B 落在直角边 AC 的延长线上
的点 E 处,折痕为 AD,则 CE 的长为( A )
A.1 cm
B.1.5 cm
7
三角形折叠问题重在读题,充分理解图形的折叠过程是解题 的关键.对于题中的设问,有必要结合图形强化释义,充分利用 折叠特性构造图形来帮助分析问题.在作答时,需要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结合平时所学的数形结合、 方程、化归、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构造几何或代数模型进行 解答.
8
பைடு நூலகம்27
中考实践
如图,矩形 ABCD 中,AB=6,BC=10,P 是边 AD 上一点, 把△ABP 沿 BP 所在的直线翻折后得到△EBP,直线 PE 与边 BC 相交于点 F,点 E 在线段 PF 上.
备用图
28
(1)如果点 F 和点 C 重合,求 AP 的长; 解:如答图 1,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CD=6,BC=AD=10,∠D=90°.
由翻折的性质,得∠APB=∠FPB,∠A=∠PEB=90°,PA
=PE=x,AB=BE=6,
∵AD∥BC,∠A=∠PEB=90°,
∴∠APB=∠PBC.
答图2
31
∴∠PBC=∠FPB. ∴BF=PF=y. ∴EF=PF-PE=y-x. 在 Rt△BEF 中,根据勾股定理,BF2=BE2+EF2, 即 62+(y-x)2=y2,解得 y=x2+2x36(2≤x<6).
图2
15
解:能. ∵AC=4,BC=8, ∴AB= AC2+BC2= 42+82=4 5. 根据折叠性质可得 AC=AE=4, ∴BE=AB-AE=4 5-4. 设 CD=x,则 BD=8-x,DE=x.
16
在 Rt△B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列方程 x2+(4 5-4)2=(8 -x)2,
解得 x=2 5-2. ∴CD=2( 5-1)(cm).
13
(2)如果∠CAD∶∠BAD=4∶7,求∠B 的度数. 解:设∠CAD=4x°,∠BAD=7x°. 由题意可得方程 7x+7x+4x=90, 解得 x=5. ∴∠B=∠BAD=35°.
14
操作二:如图 2,小丽拿出另一张 Rt△ABC 纸片,将直角边 AC 沿直线 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 AB 上,且与 AE 重合,已知 两直角边 AC=4 cm,BC=8 cm,你能求出 CD 的长吗?
22
(2)如图 2,若翻折后点 D 落在 BC 边上,求过点 P,B,E 的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图2
23
解:由已知,△PAB,△PO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 E(0, 1),P(1,0),B(4,3).
c=1, 设过此三点的抛物线为 y=ax2+bx+c,则a+b+c=0,
16a+4b+c=3,
32
(3)连接 DF,如果△PDF 是以 PF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 AP 的长.
33
解:①如答图 3 中,当 PF=PD 时, 由(2)可知 BF=PF,∴PD=BF=y. ∴x+y=10. ∴x+x2+2x36=10. 整理得 3x2-20x+36=0. ∵Δ<0,∴此种情形不存在.
答图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