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_知识点归纳_专题总结_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运动学问题是力学局部的根底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

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根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那么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那么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一个具有时序性的现象,它包括位置、方向和速度等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来描述运动。

2. 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就是速度。

速度大小的快慢与所经过的路程多少有关,也与所用时间长短有关。

速度=位移÷时间。

3. 运动的方向速度的方向称为运动的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大小可知道运动方向。

4. 运动的轨迹物体在运动时所留下的路径称为运动的轨迹。

不同情况下运动的轨迹是不同的。

5. 运动的周期性当物体以相等的时间间隔做往复运动时,我们便称这种运动为周期性运动。

周期是作周期性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

6. 运动的追求追求是指一种运动物体在运动时对另一运动物体的行为。

追求包括追上和逃开两种情况。

7. 运动的图象用图象表示运动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分析运动的规律。

8. 运动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都是属于运动的物理量,它们用来描述运动物体的特征。

二、第二章力和压力1. 力的作用效果力是使物体产生静止或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力的作用使物体产生形变,产生速度、方向变化或产生转动。

2.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表示,方向用力的方向表示。

力的作用点是力的作用位置。

3. 应变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形变,这种形变称为应变。

4. 力的平衡物体受到的多个力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称这些力形成的平衡状态为力的平衡。

5. 物体受力状况的几种特殊情况简单支持、固定支持、悬挂、受力分解等都是物体受力的特殊情况。

6.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也就是压力=力÷受力面积。

压力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7.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浸没时,所受的向上的支持力称为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第三章力的作用1. 力对物体的影响力对物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速度、方向和形状上。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和分析知识点总结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使人们身心健康,增强体质。

本文将对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知识点。

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指人体通过肌肉的运动,消耗能量和产生功效的一种活动形式。

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类。

有氧运动指的是中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指的是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如举重、冲刺等。

二、运动的分析知识点总结1.身体机能的提升: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使身体各系统得到有效锻炼,提高整体机能水平。

2.健康益处:适度运动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预防和改善肥胖问题,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抵抗力,减轻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减肥和塑形:通过运动,可以消耗体内的热量,达到减肥的效果。

有氧运动可以燃烧脂肪,塑造身体线条;而无氧运动则可以增强肌肉,使身体更加紧实。

4.运动的原则:运动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科学地制定运动计划。

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注意休息和恢复,避免运动过量引发意外伤害。

5.心率控制:在有氧运动中,心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控制心率,可以达到不同强度的运动效果。

一般来说,低强度有氧运动时,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之间;中等强度运动为70%~80%;高强度运动为80%~90%。

6.饮食与运动:运动后的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

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帮助身体恢复能量和修复肌肉。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运动效果。

7.运动的种类: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和目标。

可以按照个人的爱好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

常见的运动项目包括跑步、游泳、瑜伽、健身操、篮球、足球等。

8.运动与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运动的需求和能力有所不同。

儿童和青少年的运动应以培养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主,中年人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老年人则以保持身体活动和稳定运动为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精析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参照物) 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考点概览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

物体运动描述的考题一般有一道题,主要考查运动的相对性,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 1.5 分-2 分之间。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1.机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是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的运动情况怎么样,与所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在中考考题中,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考题出现频率很大,也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

3.中考题型分析运动的描述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选择题出现更多,分值在 1.5 分 ~2 分之间。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运动描述的理解和参照物的选取,填空题主要是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的选取,以及运动描述的正确性。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完整版),新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地址的变化,简称运动。

二、参照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1.参照系是假设不动的物体,研究物体相对参照系可否发生地址变化来判断运动或静止。

2.同一运动,采用不同样参照系,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样,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定选择同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系才有意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方便原那么〔可任意选择参照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平时以地球为参照系。

三、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可是理想化模型2.可看做质点的条件:⑴ 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可代替整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平动时;⑵ 不是研究物体自转或物体上某局部运动情况时;⑶ 研究物体运动的轨迹,路径或运动规律时;⑷ 物体的大小、形状时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小,能够忽略时。

四、时间:在时间轴用线段表示,与物理过程相对应,两时辰间的间隔;时辰: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与物理状态相对应,某一瞬时。

区分:“ 多少秒内,多少秒〞指的是时间;“ 多少秒末、初、时〞指的是时辰。

五、行程:标量,表示运动物体所经过的实质轨迹的长度;位移:矢量,初地址指向末地址的有向线段,线段长度为位移大小,初地址指向末位置。

行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矢量,有大小,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

六、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与位移的常用工具。

电磁打点计时器:6V 交变电流,振针周期性振动t=0.02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 交变电流,放电针周期性放电。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研究实验本卷须知及实验步骤:1.限位孔竖直向下将打点计时器固定,连接电路;2.纸带与重锤相连,穿过限位孔,竖直上提纸带,拉直并让重物尽可能凑近打点计时器;3.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单位〔m / s〕1km / h1m / s七、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变换:1.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它的方向为物体位移方向,矢量,v S / t ;2.平均速率:行程S路与时间t的比值,标量,v率路S/ t ;平均速率一般大于平均速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两者大小相等。

高一物理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一二章知识点总结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把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坐标系。

-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建立直线坐标系;在平面内运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空间中运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4.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

- 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前3s、第2s内(指1s的时间间隔,从第1s末到第2s末)。

5. 位移和路程。

-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矢量,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等于位移的大小。

例如一个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路程为圆的周长,位移为零。

6. 速度。

-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 公式:v = (Δ x)/(Δ t),单位是m/s。

-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平均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v=(x)/(t)。

它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当Δ t非常小时,平均速度可近似看作瞬时速度。

7.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 公式:a=(Δ v)/(Δ t),单位是m/s^2。

中考运动,知识点总结和典型例题

中考运动,知识点总结和典型例题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中,物体未知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把某些物体假设为参照物注:①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并非真的不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找不到一个绝对不动的东西,没有参照物时无法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尽情判断或描述②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记住: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也是在运动)经典例题: 观察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甲乙长度、时间、以及其测量长度国际单位:米(m)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米尺……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A物体长3.70cm 注意要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以分度值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感性的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特殊的测量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化曲为直法(等效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时间国际单位:秒(S)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沙漏日晷……运动计算:一.平均值1、某物体以21.6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全程的三分之一,通过剩余的三分之二的路程的速度是8米/秒,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某同学在聊城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下图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3、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所示。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学知识点总结超详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学知识点总结
1. 引言
运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规律以及与运动有关的各种物理量。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的运动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

2. 运动的描述
-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 运动的描述方法:图示法、行进图、位置-时间图等。

-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3. 运动的计算
- 运动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 运动速度的图像表示: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

- 运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 运动加速度的图像表示:加速度-时间图、速度-时间图。

4. 自由落体运动
-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 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重力加速度、下落时间、下落高度等。

5. 斜抛运动
- 斜抛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 斜抛运动的计算:水平速度、垂直速度、飞行时间、最高点
高度等。

6. 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主要涉及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运动描述方法、运动计算以及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
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运动计算的方法,并能应用
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以上是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学知识点的超详细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写》是高中物理必修一的第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以及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和单位。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根据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二、运动的描述1. 位移:位移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置变化的总量,用Δx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方向与位移的变化方向一致。

2. 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用v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则是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用a表示,是一个矢量量。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即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当加速度为正时,表示物体在加速;当加速度为负时,表示物体在减速。

4. 时间:时间是运动发生的持续过程,用t表示,是一个标量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分钟、小时等。

三、与运动相关的物理量和单位1. 位移的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厘米(cm)等。

2.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有千米每小时(km/h)、米每分钟(m/min)等。

3. 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4. 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等。

四、运动的图像和图象1.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如果是匀速运动,图像是一条直线;如果是变速运动,则图像是一条曲线。

2.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匀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是一条曲线。

3. 加速度-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是描述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讲运动的描述一. 质点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成一个有的点,称为质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和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3.质点是一种的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实际不存在。

二. 参考系1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另外选来作为的假定不动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的,但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的。

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通常研究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及,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根据描述的物体运动的复杂程度,可将坐标系分为、、。

一.时间和时刻1.时刻: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位移: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用从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

3.联系:当物体作运动时,路程=位移的大小。

一.平均速度1.平均速度: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同一运即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对应的或。

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与相同。

二.瞬时速度1.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或某一)速度。

瞬时速度可以(“粗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

瞬时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即为的方向。

三.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平均速率:与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1.定义: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叫加速度。

2.公式:单位:3.物理意义:描述速度的物理量。

运动的描述_知识点归纳_专题总结_典型例题分析_模拟测试

运动的描述_知识点归纳_专题总结_典型例题分析_模拟测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例题评析【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 和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例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1.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 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9 m/sB.9.6 m/sC.10 m/sD.10.2 m/s6.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6km/h,第二列为54km/h。

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5s。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125m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125m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75m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第二列火车的长专题二.加速度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2.某物体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A.任意1s的末速度都是该1s初速度的2倍B.任意1s的末速度都比该1s初速度大2m/sC.任意1s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D.任意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2m/s3.两物体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A.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B.谁的初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C.谁的末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 D.谁的平均速度越大,谁的位移一定越大专题三.运动的图线1. 甲、乙两物体朝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t=0时,乙在甲之前一定距离处,则两个物体运动的位移图像应是:2. A、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B. A物体做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v C>v B;D.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v B=v C。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总结及习题讲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总结及习题讲解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按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可以将运动分为平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和转动(物体上各点以某一点为轴运动);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又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来学习几个相关的概念。

(一)物体和质点“质点”的引入:自然界中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

比如:鸽子在天空中飞翔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并不一样,身体向前飞行时,翅膀还在上下拍动;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不仅躯干在向前运动,手臂也在前后摆动。

要准确地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显得比较困难。

但我们一定要将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描述清楚吗?不一定。

当我们要研究鸽子或人的运动快慢的时候,可以忽略翅膀和手臂的运动,将它们“浓缩”为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而这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可以,将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但不同于几何中的点。

3.视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B.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D.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E.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F.研究比赛时乒乓球的旋转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注意:⑴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确定。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整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整理】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 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人
教版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人教版
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期中考试知识点主要是围绕
运动学展开的,都是运动学或者力学学习的一些基本概念,因此本章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认识如何建立运动中的相关概念,并体会用概念去描述相关质点运动的方法。

了解质点、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意义。

2、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学会用计时器测质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3、通过学习思考及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中模型和工具的特点,体会其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

如质点的抽象、参考系的选择、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等。

4、体会物理学中,相关条件的特征及作用,科学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如瞬时速度、图象等。

★复习重点:
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及对这三个概
念的应用。

★难点:
对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其矢量性,解决与这三个概念相关的实际问题。

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总结

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总结

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总结汤隆俊戴岳为本章主要是让我们学习并掌握描述运动的一些物理概念和物理量,为运动学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下面我们对本章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1、运动学的三个基本概念1.1 质点:有质量的点(理想化模型)。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是否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以此判定物体是否可以看成质点。

例1.1:同学们研究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可把篮球看成质点;但我们在看同学玩指尖转篮球时,则不能把篮球看成质点。

理想化模型——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质量),忽略问题的次要因素(大小和形状)。

1.2 参考系:为了描述某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参考标准的其他物体。

由于一切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因此要描述某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其他物体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参考系是可以任意选取的,平时我们总是以便于问题的研究为基本原则。

例1.2:我们坐车去植物园,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我们是向前运动的;如果以车上的同学为参考系,我们是相对静止的;如果以旁边刚超车过去的车辆为参考系,则我们是向后运动的。

1.3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坐标系可分为:直线坐标系(又称一维坐标系)——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平面坐标系(又称直角坐标系、二维坐标系);空间坐标系(又称三维坐标系)。

例1.3: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只需直线坐标系;当我们画平面图时通常用直角坐标系。

2、运动学的六个基本物理量2.1 时刻(t):与瞬间状态对应的物理量。

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t ):简称时间,它与某个过程对应的物理量。

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例2.1:注意时间与时间间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生活中通常说的“时间”,有时表时刻(如什么时间上第三节课?)有时表时间间隔(如长沙到浏阳要多少时间?),另外,很多时候我们也用t 表示时间间隔;所以我们在做题时可能还需要注意准确理解题意。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总结

3
5. 比较位置 X、位移△X、速度 V 的关系
位置 X
位移△X
速度 V


X=?

意 表示物体的位置

大小
用坐标表示
△X=X2-X1
v x t
表示位置的改变 位置对时间变化率, 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
用坐标的变化量表示 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表示
矢标
标量

单位
m
矢量,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m
矢量,与位移△X 同向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实验结束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8
a与V同向
a增大时,则v增得越来越快 a减小时,则v增得越来越慢 a不变时,则v均匀增加
减速直线运动
a与V反向
a增大时,则v减得越来越快 a减小时,则v减得越来越慢 a不变时,则v均匀减小
5
8.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组成
横轴 t:表示时间, 纵轴 v:表示速度
意义
v
o
描述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对比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平均速率平均速率意义意义意义粗略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粗略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粗略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和方向仅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仅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仅粗略的表示运动的快慢性质性质性质矢量过程量矢量过程量矢量过程量标量过程量标量过程量标量过程量平均速度大小总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大小总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平均速度大小总小于或等于平均速率仅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仅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仅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大小才相等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粗略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粗略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粗略描述位置变化快慢对应一段时间是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是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是过程量精确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精确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精确描述位置变化快慢对应某一时刻对应某一时刻对应某一时刻是状态量是状态量是状态量大小大小大小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叫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方向方向方向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与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共同点共同点共同点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是矢量单位都是ms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A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BAB C 图1-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1=20m/s,v 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 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tv v a t 0-=(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T υ+=(2)2C B CD BCa T Tυυ--== 考点解剖: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 、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图2-5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6.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③v=ts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4).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率是标量。

②v=ts是平均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等的,只有物体做无往复的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 例题评析【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v =2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t t s +=+=+=12m/s [点评]一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与它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不能用公式v =(v 0+v t )/2,因它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例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作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 2(m/s),求该质点在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分析与解答】当t=0时,对应x 0=5m ,当t=2s 时,对应x 2=21m ,当t=3s 时,对应x 3=59m ,则:t=0到t=2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21x x v -==8m/st=2s 到t=3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32x x v -==38m/s[点评]只有区分了求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才能正确地选择公式。

【例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对声音:h=v声t对飞机:3h/3=v飞t解得:v飞=3v声/3≈0.58v声[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例4】如图所示,声源S和观察者A都沿x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v S和v A.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设v S<v p,v A<v p,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分析与解答】: (1)如图所示,设为声源S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时间被观察者A接收到.且设声源发出第一个信号时,S、A两点间的距离为L,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中,它们运动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可得由以上各式,得(2)设声源发出声波的振动周期为T,这样,由以上结论,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振动的周期T'为。

由此可得,观察者接受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声波频率间的关系为fvvvvfspAp--='⑤图1-1-1例4图[点评]有关匀速运动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多,如宇宙膨胀速度、超声波测速等,物理知识极其简单,但对理解题意、建立模型的能力要求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