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概况

合集下载

清朝前期,伊犁河是中国的内河,伊犁河流域是中国的!

清朝前期,伊犁河是中国的内河,伊犁河流域是中国的!

清朝前期,伊犁河是中国的内河,伊犁河流域是中国的!伊犁河是一条内陆河,现在它跨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但在清朝前期的时候,整个伊犁河都在大清朝版图内,是属于中国的一条内河。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自西向东流经中国新疆的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与右岸支流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之为伊犁河,西流至霍尔果斯河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

从河源到入湖口,伊犁河全长1236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

其中,伊犁河在中国境内河段长442公里,流域面积只有5.6万平方公里!伊犁河谷地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度,年日照时间2870小时,年降水量418亳米,山区最高达650亳米,是新疆最湿润最富绕最美丽的地方。

在中国境内的伊犁河谷地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275公里,面积达5.64万平方公里。

伊犁河流域森林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和储量丰富,有铍、白云母、钾长石、铜、金、硫铁、钴、煤等多种矿产。

伊犁河是新疆境内流量最大的河流。

伊犁河流域内的赛里木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被人形象地称为“大西洋的眼泪”,因为湖水的水汽是从遥远的大西洋过来的。

伊犁河谷地是目前世界上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之一,中国国内市场90%的薰衣草精油产自新疆的伊犁。

历史上,伊犁河流域一直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先秦时,中国的少数民族塞种人游牧于此。

汉朝初年,乌孙人游牧于此,张骞出使西域后,这里正式归入中原中央王朝版图之内,隶属于西域都护府管辖。

从此以后直到清代晚期,伊犁河都是中国的内河,伊犁河流域都在中国版图之内,巴尔喀什湖都是中国在西北方向的天然疆界。

汉代称伊犁河为伊列水。

唐朝人称之伊丽水。

元代伊犁河流域为察合台汗所有,称为亦刺河。

清代称之为伊犁。

伊犁,本准葛尔语,意思是“光明显达”。

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在伊犁河流域设置伊犁将军府作为西域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总管今日新疆全部和区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地区共约230多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国土。

伊犁河流域

伊犁河流域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又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 流。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 克斯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 ,进入中国。全长1500公里,在中国境内流程422公里后,在中哈 边境的霍尔果斯河口流出,最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名湖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简介
新疆境内的伊犁河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 山之间,是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新疆集水区面 积约5.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3.5%;年径流量153亿 立方米(已扣除从哈萨克斯坦流入的水量14亿立方米), 占新疆地表径流总量19%;年均径流深268毫米,为新疆 平均值的5.7倍,接近于全国年均径流深值。在中国西北 干旱区中伊犁河流域堪称相对湿润地区。
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段,水能蕴藏量约700多万kW,开发条 件较好的坝址有30多处,装机容量300万kW。现已建成 中小型水电站132座,总装机容量约10万kW,其中规模 最大的是喀什河托海水电站装机5万kW,价值很高;同时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优越,适于灌溉、防洪、发电及水产养 殖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可利用地表水资 源为176亿m3,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为26.4亿m3。 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段已建成各类永久性渠首64座,总引水 能力达到853m3/s。先后新建、改建、扩建引水干渠 164条,总长2600多km。
水位是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的门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一般以——个基本水准面为起始面,这个基本水准面又称为基面。由于基本水准 面的选择不同,其高程值也不同,在测量工作中—般均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 准面。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水面及其在全球延伸的水准面,各国只能以某一海滨 地点的特征海水面为准。这样的基准面也称绝对基面。另外,水文测验中除使用 绝对墓面外,还有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等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伊犁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伊犁河流域的主要河流,也是伊
犁河谷地区的母亲河。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伊犁河谷,最终注入准噶尔盆地。

伊犁河水资源丰富,河水清澈,河谷地区风景秀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伊犁河水源来自于天山雪水和冰川融化,因此水质清澈纯净。

河水在山间蜿蜒
流淌,带着丰富的矿物质,滋养着河谷地区的土地。

伊犁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这里也被誉为“伊犁江南”,是新疆的粮仓和水果之乡。

河谷地区的风景迷人,群山环绕,河水潺潺,河谷地区的农田如同一幅幅色彩
斑斓的画卷,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河谷地区还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各种花草树木在河谷地区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伊犁河对当地居民来说是生命之源,河水养育着他们,也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
渔业资源。

河谷地区的居民以渔猎为生,他们依水而居,过着安逸的生活。

伊犁河也是当地人民的母亲河,他们十分珍视伊犁河,保护河水,保护河谷地区的生态环境。

伊犁河流域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横贯其中,河谷地
区还有着许多古老的城堡、寺庙、古迹等,这些都是伊犁河流域的独特魅力所在。

总的来说,伊犁河是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河流,它不仅是河谷地区的母亲河,也是当地人民的生命之源。

伊犁河的美丽风景、丰富资源、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也让人们对这条河流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希望伊犁河能够永远保持着她的纯净和美丽,也希望人们能够共同保护这条美丽的河流,让她永远流淌下去。

关于伊犁河的美景介绍

关于伊犁河的美景介绍

关于伊犁河的美景介绍一、伊犁河的地理概况伊犁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流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源自于天山山脉的冰川和雪水,向西北方向流淌,最终注入伊犁河谷。

二、伊犁河的壮丽景观1. 峡谷奇观在河道的一段,伊犁河流经峡谷地带,形成壮丽的峡谷奇观。

这里的山峦如刀削斧劈般陡峭,两岸峭壁几乎是直立的,形成了迷人的峡谷景观。

当阳光透过峰峦洒下,峡谷的景色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2. 平原风光伊犁河还流经宽广的平原地区,这里的风光十分开阔壮丽。

在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伊犁河上,辽阔的平原与水面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3. 河水奔流伊犁河的水流湍急,发出澎湃的声音,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在伊犁河边沐浴着清凉的河风,聆听着河水的奔流之声,仿佛跟大自然亲近了一步。

4. 沿岸的自然植被伊犁河两岸长满了茂密的植被,这里的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在春季,岸边的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夏季,茂密的树木为人们提供了阴凉之地;秋季,落叶纷飞,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景象。

三、伊犁河的文化遗产1. 古代城堡在伊犁河谷地带,有许多古代城堡遗址,如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伊犁城,以及曾经是希腊化王国所在地的亚历山大温泉城。

这些城堡的遗址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历史的沧桑。

2. 回民文化伊犁河谷地区是回民聚居区,回民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伊犁河畔的村庄中,可以欣赏到纯正的回民建筑、品尝到地道的回民美食,感受到浓郁的回民文化氛围。

3. 马文化伊犁河谷地区是中国的马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的马匹被誉为“天马”。

在伊犁河附近的草原上,可以看到驰骋的马群,感受到浓厚的马文化氛围。

四、伊犁河的旅游资源1. 自然景点伊犁河的美景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游客可以在伊犁河畔漫步,欣赏沿途的美景,也可以选择进行峡谷探险,体验一把刺激的水上活动。

2. 温泉胜地伊犁河谷地区有许多温泉资源,如亚历山大温泉等。

这里的温泉水温柔和,泡在温泉中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1.引言1.1 概述伊犁河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其下游地区具有独特的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是指在该区域内,河流的水量、水质、河道形态和流量变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了解伊犁河下游水文特征对于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伊犁河下游地区的水量特征主要体现在河流的水量丰枯变化上。

由于伊犁河流域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加之山区融雪和冰川融水的补给,伊犁河下游在不同季节和年份都存在水量的明显变化。

在丰水期,河水湍急,水量充沛;而在枯水期,河水减少,流速减缓。

这种水量的丰枯变化对于下游地区的农田灌溉、供水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其次,伊犁河下游的水质特征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由于伊犁河上游存在农业生产、工业排污等因素影响,下游地区的河水中的悬浮物、营养盐和有机物质等含量较高,尤其是在丰水期和冲洪水期间。

这种水质特征可能对下游地区的水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伊犁河下游河道形态的特征也值得关注。

河道的曲率、宽度和深度等参数对于水流的输运和河床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伊犁河下游的河道曲率相对较大,这可能导致水流速度的增加和水力能量的集中,进而影响河道的侵蚀和决口。

因此,对于河道形态的研究和监测对于河流治理和防洪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在水量、水质和河道形态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合理利用和管理伊犁河下游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和总结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探讨其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启示。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旨在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主要内容:2.1 伊犁河下游地理背景:介绍伊犁河下游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基本背景信息。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伊犁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被誉为“西域明珠”,是新疆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全长约375公里,流经伊犁河谷,最终注入塔里木河。

它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天山融雪和降雨,水质清澈,河水湍急,河道崎岖蜿蜒,两岸峡谷险峻,是一条充满野性和原始美的河流。

伊犁河流域地势起伏,山峦叠嶂,河水蜿蜒而过,水势湍急,河谷峡谷险峻,景色壮丽。

河水清澈见底,河床石子洁白如玉,时而泛起微波,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潺潺流淌,时而奔腾激荡,给人一种震撼和壮观的感觉。

河水两岸绿树成荫,花草丛生,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一处天然的风景名胜区。

伊犁河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但阳光充足,是一处理想的度假胜地。

游客可以在伊犁河畔漫步,欣赏河水奔腾的壮观景象,也可以在河水中嬉戏玩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外,伊犁河谷还是众多动植物的天堂,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伊犁河流域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河谷两岸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维吾尔族民俗风情,品尝地道的维吾尔族美食,欣赏维吾尔族歌舞表演,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总的来说,伊犁河是一条充满魅力和魔力的河流,它以其壮美的景色、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它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类的乐园,是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景胜地。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伊犁河,感受它的美丽和神奇,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

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伊犁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是伊犁河流域的主要干流。

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文气象条件、水文地貌、水文水质等方面。

首先,伊犁河下游的水文气象条件对该地区的水文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伊犁河下游属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水文系统受到地表蒸发的影响较大。

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水文系统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冬季气温较低,水文系统进入冬眠状态,河道水位较低,水文特征呈现出干旱特征。

其次,伊犁河下游的水文地貌对水文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

伊犁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道多为河床较宽的河滩河道,河床形态平缓。

由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水量分布较均匀,河水流经该地区时往往呈现出较为平静的状态。

河床沉积物较多,水文系统对沉积物的输送能力较弱,易形成堆积。

此外,伊犁河下游的水文水质也是其水文特征的重要方面。

由于该地区是农业区,农田灌溉对水文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田灌溉排放的农药、化肥等农业废水会直接或间接进入伊犁河,对水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河流水体的温度、溶解氧含量等参数也会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结起来,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文气象条件、水文地貌和水文水质等方面。

该地区的水文特征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夏季降水多,冬季干旱,水文系统呈现季节性变化。

水文地貌的平坦和河床沉积物的堆积特点,决定了伊犁河下游水流缓慢,水量分布均匀,水体呈现较为平静的状态。

水文水质方面,农业活动对水体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了解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展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伊犁河

伊犁河

历史相关
历史相关
伊犁河流域先秦为塞种游牧地,汉为乌孙地,受辖于西域都护府。中国史书对伊犁河记述甚早,《汉书·陈 汤传》作伊列水;《唐书·突厥传》作伊丽水;元为察合台汗封地,《元史》及耶律楚材《西游录》均作亦刺河; 据《西域同文志》称,“准语伊犁即伊勒,光明显达之谓”。
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
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段,水能蕴藏量约700多万kW,开发条件较好的坝址有30多处,装机容量300万kW。现已 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32座,总装机容量约10万kW,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喀什河托海水电站装机5万kW,价值很高;同 时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优越,适于灌溉、防洪、发电及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利用。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段已建成各类永 久性渠首64座,总引水能力达到853立方米/秒。先后新建、改建、扩建引水干渠164条,总长2600多km。
巩乃斯河
巩乃斯河源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依哈比尔朵山西麓,西流折向北流,在巩留县托铁达坂与喀拉布 拉之间汇合特克斯河后,又汇合喀什河称伊犁河,全长约220km,流域面积4123平方公里。年最大径流量22.9亿 立方米,年最小径流量9.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年流量16.4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397.8mm。多年平均含沙量 0.34kg/立方米。流域内地势西南高,北部低,海拔在2502~4212m之间,河道顺直,支流发育。主要支流有恰合 普河、阿尔普河等。
上述封闭、半封闭的特殊地形,北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东可抗拒来自哈密、吐鲁番等盆地的干 热,南可阻止塔里木沙漠风沙的入侵。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伊犁河新疆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北为天山北支婆罗 科努及伊连哈比尔尕山段,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及那拉提等山段,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伊什格里克等山段。 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因向西开口,全 流域处于迎风面,降水丰富,谷地年降水量约300毫米,山地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集水区内山地面积占68%, 是径流丰富的重要原因。由于降水丰富,山地能自然形成植被,低山缓坡还能经营旱地农业,河谷平原的农田与 林带则需要补充灌溉,但耗水不多。

伊犁河

伊犁河

3.部分面积的计算
部分面积是以测速垂线为分界。岸边部分按三角形计 算,中间部分按梯形计算。

4.部分流量的计算
由各部分的部分平均流速与部分面积之积得到部分
流量。


5.断面流量的计算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又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 流。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 克斯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 ,进入中国。全长1500公里,在中国境内流程422公里后,在中哈 边境的霍尔果斯河口流出,最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名湖巴尔喀什湖。
水位的计算与记录
1、基本水尺的水位观测,应测算出一年中各日的日平均水位,最高、最低水位 及洪水变化过程。 水库水面截于水尺刻划的数值,叫水尺读数。水尺读数加水尺零点高程,即为当 时的水库水位,水位以米为单位,记至厘米。 水位的观测时间,以24小时制记录,以观测的水位数值,查水位~库容表得蓄水 量。 当水位平稳,一日内变幅不大,一般采用二段制观测(即8时、20时),如一日 内水位变幅较大应采用四段制或八段制观测,(即2时、8时、14时、20时或2时、 5时、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 2、最好采用自记水位计进行观测:记录一日内水位变幅过程,然后进行必要的 扎录。 3、日平均水位的计算。 (1) 算术平均法: (8+20)÷2(即8时水位+20时水位除2得之) (2) 面积包围法: 1 G=——[G0×a+G1(a+b)+……+Gn-1(m+n)+Gn· n] 48
水位是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沼泽等)的门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 一般以——个基本水准面为起始面,这个基本水准面又称为基面。由于基本水准 面的选择不同,其高程值也不同,在测量工作中—般均以大地水准面作为高程基 准面。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水面及其在全球延伸的水准面,各国只能以某一海滨 地点的特征海水面为准。这样的基准面也称绝对基面。另外,水文测验中除使用 绝对墓面外,还有假定基面,测站基面、冻结基面等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描写伊犁河的作文
伊犁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新疆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它发源于天山山脉,流经伊犁河谷,最终注入塔里木河。

伊犁河流域面积约为5.5万平方公里,河流全长约439公里,是新疆最大的内陆河流之一。

伊犁河水质清澈,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蓝色的光泽,非常美丽。

河水清澈见底,河床上布满了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河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植被,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河水在山谷中蜿蜒流淌,河水的声音像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

伊犁河谷风景秀丽,河谷两岸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峰高耸入云,峡谷幽深,山川之间,绿树成荫,花草丛生。

河谷中还有许多美丽的村庄,村庄的白墙灰瓦,屋前屋后都是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河谷中的人们以农业为生,他们勤劳勇敢,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

伊犁河谷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花开,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冬日雪花纷飞。

每当春天来临,伊犁河谷的樱花盛开,桃花怒放,山谷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夏日里,伊犁河谷的气温适宜,是避暑的好去处。

秋天来临,山谷中的树叶渐渐变黄,变红,整个山谷变成了一片金黄色的世界。

冬日里,伊犁河谷被白雪覆盖,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伊犁河谷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的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河谷中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伊犁河谷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它的美丽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伊犁河与富饶的伊犁河谷

伊犁河与富饶的伊犁河谷

伊犁河与富饶的伊犁河谷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流,上游在中国新疆西部。

源出天山,由特克斯河和巩乃斯河汇流而成。

经婆罗科努山和天山间的盆地西流后称伊犁河。

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经阿拉木图,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

从特克斯河源算起,长1439km。

流域面积14万k㎡。

在中国伊宁附近,河谷宽展,与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农业和牧业发达。

下游形成的三角洲,面积达9000k㎡。

河水由冰川和雪水补给。

河口处年平均流量329立方米每秒。

结冰期4个月,两岸多支流。

从中哈边境到巴卡纳斯可通航。

新疆广袤的大陆性荒漠干旱区中,温润的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成为与众不同的“绿色走廊”,素有“西域湿岛”“塞外江南”之美称。

伊犁河谷之所以成为“塞外江南”,是因为河谷地形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北部高大山脉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谷口向西敞开,利于暖湿西风进入,西风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丰富的降水。

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

这是由于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地势东高西低,向西敞开形成半封闭的三角形区域,发育了水量丰富的伊犁河。

伊犁河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伊犁河谷地区的森林草原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的现象。

这是由于阴坡光照弱,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阳坡光照较强,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阴阳脸现象。

关于伊犁河的美景介绍

关于伊犁河的美景介绍

关于伊犁河的美景介绍伊犁河,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内陆河流之一。

它源自天山山脉的北坡,在喀拉哈巴克山地区汇入塔里木河,全长约635公里。

伊犁河的美景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堂一般。

伊犁河的美景首先体现在其清澈见底的水质上。

河水源自天山山脉的冰川融水和雨水,因此水质非常纯净。

站在河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中鱼儿嬉戏的身影,水草摇曳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河水的清澈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家园。

在伊犁河边,常常可以看到一群水鸟在河水中嬉戏玩耍,给人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

沿着伊犁河漫步,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河岸两侧是一片片翠绿的草地,草地上散布着各种野花,给人一种美丽的画面。

远处的山脉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层层叠叠的颜色,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河水与周围的景色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自然的风景画。

除了草地和山脉,伊犁河还拥有壮丽的峡谷。

河水穿过峡谷,形成了一道道壮丽的大峡谷,峭壁耸立,气势磅礴。

站在峡谷边上,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峡谷两侧的植被繁茂,山花烂漫,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峡谷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冒险爱好者在进行刺激的漂流活动,给人带来一种刺激与快乐并存的感觉。

伊犁河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

河水流经一些低洼地区,形成了一些湖泊,如伊犁河湖、霍尔果斯湖等。

这些湖泊水草丰茂,湖水碧绿清澈,常年湖水蓝天相映,景色十分壮丽。

湖边的风景更是美不胜收,山脉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湖泊周围的植被丰富多样,各种野花争相绽放,给人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伊犁河的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他们可以乘船游览河流,欣赏河岸两侧的美景;也可以徒步沿着河岸漫步,感受大自然的恩赐;还可以在湖泊边享受野餐,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无论是乘船游览,还是徒步漫步,伊犁河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

伊犁河的美景令人陶醉。

它的清澈见底的水质,翠绿的草地,壮丽的峡谷,美丽的湖泊,各具特色,给人一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感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一、知识讲解1.伊犁河简介伊犁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河,跨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

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山汗腾格里峰北侧,向东流经中国新疆的昭苏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与右岸支流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伊犁河,西流至霍尔果斯河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流经峡谷、沙漠地区,注入中亚的巴尔喀什湖。

从河源至入湖口,全长1236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河长442公里,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

2.巴尔喀什湖简介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内陆湖,湖面海拔342米,东西长605千米、宽9-74千米、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长湖,位于亚洲中部,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占总入水量的75%至80%,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

湖北岸建有巴尔喀什城,北岸为著名的铜矿带,巴尔喀什是重要的炼铜中心,主要湖港有布鲁尔拜塔尔和布尔柳托别。

巴尔喀什湖为汉代以来古代中国西北边境的天然分割线,中国古称夷播海,历朝历代中国西北民族活动的地方,历史上曾是中国与俄国的界湖,1864年中国和俄罗斯帝国签订不平等的《勘分西北界约》以后,巴尔喀什湖正式脱离中国,苏联解体以后巴尔喀什湖归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二、考题试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

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

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如图)。

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

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影响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2)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

(3)根据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中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

中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

中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秦为胜伊犁河位于东经74°~85°、北纬42°~47°之间,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流河,又是跨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

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流经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成为中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

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克斯河。

它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进入中国,在东经82°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与右岸的巩乃斯河汇合,北流汇合喀什河后始称伊犁河,西流150km霍尔果斯河汇人后又回到哈萨克斯坦,继续西流进入卡普恰盖峡谷区并接纳最后一条大支流库尔特河,然后流经萨雷耶西克特劳沙漠区,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雅马渡站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卡普恰盖为中游,卡普恰盖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

从河源至入湖口,全长1236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河长442公里,流域面积5.6平方公里。

新疆境内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北为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及伊连哈比尔尕山段,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及那拉提等山段,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伊什格里克等山段。

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

因流域向西开口,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谷地年降水量约300毫米,山地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集水区内山地面积占68%,山地降水较丰富是该河径流丰富的重要原因。

由于降水丰富,山地能自然形成针叶林植被,低山缓坡还能经营旱地农业,河谷平原的农田与林带则需要补充灌溉,但耗水不多。

伊犁河各主要支流主要补给除山地降水外,另一重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伊犁河流域除常年接受大西洋等水域水汽补给外,同时还因南北两侧天山支脉山体高大,流域内大小冰川和永久积雪分布宽广,计有各类大小冰川1600多条,总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

新疆伊犁简介概况

新疆伊犁简介概况

新疆伊犁简介概况
伊犁,又称伊宁、伊犁州,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地级市。

位于中国西部天山南麓的伊犁河谷内,伊犁河两岸。

东邻昌吉回
族自治州、昌吉市、呼图壁县;南接吐鲁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
治州、阿克苏地区;西与塔城地区乌苏市、托里县、裕民县毗邻。

介于东经82°50′~83°16′,北纬42°33′~44°40′之间,
东西长约640千米,南北宽约432千米。

总面积17.96万平方千米。

伊犁河是伊犁河谷的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

伊犁河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2.9℃。

在春季时,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时,雨量充沛,但天气
多变;秋季时天气逐渐变冷;冬季时天气寒冷。

伊犁历史悠久。

公元前111年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征战西域,将原居西域的月氏、乌孙等部落
迁至河西走廊一带,开辟了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即以此地为中心建立的四个国家——武威国、金吾国、都
护国和甘泉国。

—— 1 —1 —。

伊犁河——精选推荐

伊犁河——精选推荐

伊犁河伊犁河(Ili River)亦作I-li Ho或Yili He。

亚洲中部内陆河流,跨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

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天⼭汗腾格⾥峰北侧,向东流经中国新疆的昭苏盆地和特克斯⾕地,⼜向北穿越与其他⽀流汇合,最后注⼊中亚的巴尔喀什湖。

古称亦列⽔、伊丽⽔,是关系西北农⽥的著名河流。

古时塞⼈、⽉⽒⼈、乌孙⼈、突厥⼈等⽣活于此河流域。

伊犁河全长1236公⾥,其中中国境内河长442公⾥。

伊犁河流出国境的年径流量约130亿⽴⽅⽶。

因流域范围处于天⼭最⾼峰地区,故降⽔多,流量丰富,落差也⼤,⽔能蕴藏量700多万千⽡,占新疆⽔能蕴藏总量21%,如全部开发,每年可得电能620亿度。

⽬录简介⽔系组成⾃然特征开发利⽤旅游简介唐代西征⼤军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凭着⽊头⽊伐泅渡滔滔河⽔。

伊犁河上游在中国新疆境内西部,发源于新疆天⼭西段,流域⾯积约57万平⽅公⾥,其⽔量居新疆众河之⾸,径流量约占全疆河流径流量的确1/5,⼤约有3/4的⽔量流出国境。

中、下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主要⽀流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河源均出⾃天⼭。

经婆罗科努⼭和天⼭间盆地西流汇合後称伊犁河。

西流⼊哈萨克境内,经阿拉⽊图以北最後注⼊巴尔喀什湖,全长约1500公⾥。

在中国伊宁附近河⾕宽展,平原⼴阔,⼟壤肥沃,有⼤批农、牧业⼈⼝定居,农业和畜牧业发达。

在伊宁以下⽔浅沙滩多,河道分叉,不利航运。

⼆⼗世纪80年代初伊犁河流域对外交通,除伊宁市⾄乌鲁⽊齐市有民航班机外,主要依靠陆道。

公路可通乌鲁⽊齐及天⼭以北其他城市。

从伊宁市东经新源,穿过尤勒都斯盆地北部(开都河上游)⾄巴仑台,由此向北可⾄乌鲁⽊齐,向南可接南疆铁路⾄库尔勒及天⼭以南各地。

由乌苏⾄库车,3次穿过天⼭的天⼭公路,穿过伊犁河流域东部,为伊犁河流域通往塔⾥⽊盆地的捷径。

尤其是沿特克斯河⽀流第⼀⽊扎提河(旧称⽊素尔河),越过⽊扎提⼭隘(旧称⽊素尔冰达坂),再沿渭⼲河上游⽊扎提河⾄阿克苏,古来即为伊犁河流域与塔⾥⽊盆地间捷径。

伊犁河谷地理概况

伊犁河谷地理概况

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地处80°09′-84°56′E,42°14′-44°50′N。

河谷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

二、气候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51.0℃;年平均降水‎量417.6毫米,山区600‎毫米左右其‎余地区10‎0-200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89‎8.4小时。

三、水利资源伊犁河流域‎除常年接受‎大西洋等水‎域水汽补给‎外,同时还因南‎北两侧天山‎支脉山体高‎大,流域内大小‎冰川和永久‎积雪分布宽‎广,计有各类大‎小冰川16‎00多条,总面积21‎00多km‎2。

初估净储水‎量2300‎多亿m3,相当于同等‎体积的永久‎固体水库。

每年可补给‎河川径流水‎量约为20‎亿~25亿m3‎,占地表产水‎量的13.2%~16.5%。

伊犁河通常‎在12月封‎冻,次年3月解‎冻。

四、地貌伊犁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境内分布着‎许多高山峻‎岭,又有广阔的‎山间平原盆‎地和河谷地‎,南北天山位‎于河谷两侧‎,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组成伊犁河‎谷的边界,同时也赋予‎了伊犁河谷‎独特的地貌‎特征。

天山山脉及‎其支脉婆罗‎科努山横亘‎于自治州南‎部,西起伊犁地‎区,东至星星峡‎,长约170‎0公里,在自治州长‎约450公‎里。

分水岭山脊‎海拔400‎0-6000米‎,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7‎443米。

山势西高东‎低,西宽东窄。

西段宽达4‎00公里,东段宽仅1‎00公里。

平行山脉之‎间为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谷地。

伊犁河谷位‎于天山西部‎,呈东南直向‎,三面环山,有婆罗科努‎、科古琴、乌孙山和那‎拉提山,谷地呈三角‎形,东部顶点为‎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西部底边朝‎向中哈边界‎,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向‎西倾斜,东西长17‎0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犁河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关系西北农田的著名河流。

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唐代西征大军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凭着木头木伐泅渡滔滔河水。

伊犁河上游有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

特克斯河是主源,发源于汗腾格里峰北侧。

伊犁河向西流至伊宁途中有喀什河流入,以下进入宽大的河谷平原,河床开阔,支流众多,渠系纵横。

在接纳右岸的霍尔果斯等河后进入哈萨克斯坦,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

在我国境内全长约400多公里。

伊犁河57万平方公里,其水量居新疆众河之首,径流量约占全疆河流径流量的确1/5,大约有3/4的水量流出国境。

中、下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伊希科特劳和塔乌库姆沙漠,注入巴尔喀什湖。

长1,001公里。

从特克斯河源算起,长1,439公里,在我国境内全长约400多公里。

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

下游形成三角洲(面积9,000平方公里)。

由冰川和雪水补给。

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凯耶尔甘处年平均流量386米2/秒,河口处329米2/秒。

结冰期4个月。

两岸多支流。

从中国伊宁到哈萨克斯坦巴卡纳斯可通航。

有灌溉之利。

建有卡普恰盖水库和水电站。

概况新疆境内伊犁河流域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山段,伊犁河为新疆径流量最丰富河流。

新疆集水区面积约 5.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3.5%;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已扣除从哈萨克斯坦流入的水量14亿立方米),占新疆地表径流总量19%;年均径流深268毫米,为新疆平均值的5.7倍,接近于全国年均径流深值。

在中国西北干旱区中伊犁河流域堪称相对湿润地区。

伊犁河集水区可分4部分:①特克斯河。

为伊犁河西源,亦为最大支流,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汗腾格里峰北坡,进入新疆后经昭苏、特克斯2县,在巩留县东北与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伊犁河。

年径流量86亿立方米,主要产生于哈尔克山北坡。

②巩乃斯河。

为伊犁河东源南支,发源于和静县西北角安迪尔山南坡,年径流量20亿立方米,向西穿过新源县境,至巩留县与特克斯河汇合。

③喀什河。

为伊犁河东源北支,源于天山北支南坡,向西穿过尼勒克县,至伊宁县雅马渡汇入伊犁河,年径流量39亿立方米。

④雅马渡以下共有小支流39条,共产生年径流量21亿立方米。

其中,北岸支流16条,共产生18亿立方米;南岸支流13条,共产生3亿立方米。

流域与水资源新疆境内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北为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及伊连哈比尔尕山段,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及那拉提等山段,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伊什格里克等山段。

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

因向西开口,全流域处于迎风面,降水丰富,谷地年降水量约300毫米,山地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集水区内山地面积占68%,是径流丰富的重要原因。

由于降水丰富,山地能自然形成植被,低山缓坡还能经营旱地农业,河谷平原的农田与林带则需要补充灌溉,但耗水不多。

伊犁河流出国境的年径流量约130亿立方米。

因流域范围处于天山最高峰地区,故降水多,流量丰富,落差也大,水能蕴藏量700多万千瓦,占新疆水能蕴藏总量21%,如全部开发,每年可得电能620亿度。

开发条件好的水力地址有30多处,可装机300万千瓦,占新疆开发条件好的水力资源30%。

资源潜力流域内植被覆盖度为新疆最高地区,平均覆盖度约90%。

除雪线以上的常年冰雪带和雪线以下间有寒冻裸岩带外,其余地面均有植被。

低山带为优质春秋草场,中山带为茂密云杉林,高山带为优质夏季草场。

在巩留、新源、特克斯、霍城等地,还保存大片野果林,为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

新疆是苹果故乡,以苹果作地名的地方至今仍存,霍城附近,元所建阿力麻里(突厥语,意为苹果)城,沿用至今(见新疆野果林)。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远景的矿产20多种,分布于60多处。

煤矿分布于伊宁、察布查尔、尼勒克、特克斯、昭苏等地。

其中,侏罗系煤层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

铁矿主要集中于新源和昭苏,储量2000多万吨,大部为工业储量。

其他有昭苏的锰,尼勒克的铜、铅、锌,特克斯的铜、镍伴生的钛矿和伊宁的钒矿。

此外还有分布很广的铝土、耐火粘土、石英砂、砂金及白云母等矿产。

对外交通伊犁河流域三面环山,下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过去有货轮通航。

20世纪80年代初伊犁河流域对外交通,除伊宁市至乌鲁木齐市有民航班机外,主要依靠陆道。

公路可通乌鲁木齐及天山以北其他城市。

从伊宁市东经新源,穿过尤勒都斯盆地北部(开都河上游)至巴仑台,由此向北可至乌鲁木齐,向南可接南疆铁路至库尔勒及天山以南各地。

由乌苏至库车,3次穿过天山的天山公路,穿过伊犁河流域东部,为伊犁河流域通往塔里木盆地的捷径。

尤其是沿特克斯河支流第一木扎提河(旧称木素尔河),越过木扎提山隘(旧称木素尔冰达坂),再沿渭干河上游木扎提河至阿克苏,古来即为伊犁河流域与塔里木盆地间捷径。

伊犁河伊犁河夕照伊犁河最后一抹晚霞伊犁河儿童伊犁河的晚霞伊犁河的落日伊犁深秋印象4伊犁河鸟类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又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

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克斯河。

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进入中国,在东经82。

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与右岸的巩乃斯河汇合,北流汇合喀什河后始称伊犁河,西流150km霍尔果斯河汇人后又回到哈萨克斯坦,继续西流进入卡普恰盖峡谷区并接纳最后一条大支流库尔特河,然后流经萨雷耶西克特劳沙漠区,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雅马渡站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

伊犁河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2万km2,年径流量1l7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0.59m3/s,伊犁河干流在中国境内长约442km,流域面积约5.6万km2,水资源相当丰富,是中国新疆境内径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新疆境内的伊犁河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是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

新疆集水区面积约 5.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 3.5%;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已扣除从哈萨克斯坦流入的水量14亿立方米),占新疆地表径流总量19%;年均径流深268毫米,为新疆平均值的5.7倍,接近于全国年均径流深值。

在中国西北干旱区中伊犁河流域堪称相对湿润地区。

水域伊犁河集水区可分4部分:①特克斯河。

为伊犁河西源,亦为最大支流,晚霞中的伊犁河(4张)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汗腾格里峰北坡,进入新疆后经昭苏、特克斯2县,在巩留县东北与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伊犁河。

年径流量86亿立方米,主要产生于哈尔克山北坡。

②巩乃斯河。

为伊犁河东源南支,发源于和静县西北角安迪尔山南坡,年径流量20亿立方米,向西穿过新源县境,至巩留县与特克斯河汇合。

③喀什河。

为伊犁河东源北支,源于天山北支南坡,向西穿过尼勒克县,至伊宁县雅马渡汇入伊犁河,年径流量39亿立方米。

④雅马渡以下共有小支流39条,共产生年径流量21亿立方米。

其中,北岸支流16条,共产生18亿立方米;南岸支流13条,共产生3亿立方米。

编辑本段水系组成伊犁河左岸支流稠密。

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支流右岸有喀什河、霍尔果斯河和巩乃斯河,左岸有恰伦河、奇利克河、特克斯河;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汇人的主要支流有恰伦河、库尔斯利克河和库尔特河。

恰伦河恰伦河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是伊犁河的左侧支流。

河长427km,流域面积为7720km2。

发源于克特缅山脉的南部坡地,其下游被分成许多河汊。

河水补给为雪水和地下水。

在距河口84km处的平均流量为35.4m3/s。

河水在11月一次年2月封冻,3~4月初解冻。

奇利克河奇利克河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是伊犁河的左侧支流。

奇利克河长245km,流域面积4980km2。

该河发源于外伊犁山脉的南部坡地;河流进入伊犁盆地后被分成库尔奇利克和乌利洪奇利克两条河汊。

奇利克河最后注入卡普恰盖水库。

河水为冰川、雪水补给型。

该河在距其河口63km处的平均流量为32.2m3/s。

霍尔果斯河伊犁河霍尔果斯河有二源,南源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西南别珍套山西南麓,西流折向西北流,至中、哈边境汇合北源。

北源出自哈萨克斯坦境内托克桑巴依山南麓,南流汇合南源后,主要河道沿中、哈边界西南流,在中国霍城与察布查尔两县之间汇人干流。

全长约140km,其中中国境内长69km,流域面积2736km2。

自然落差2500m。

水能理论蕴藏量22.65万kW。

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较低。

支流向左右岸伸展较均衡,水量充沛。

巩乃斯河巩乃斯河源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依哈比尔朵山西麓,西流折向北流,在巩留县托铁达坂与喀拉布拉之间汇合特克斯河后,又汇合喀什河称伊犁河,全长约220km,流域面积4123km2。

年最大径流量22.9亿m3,年最小径流量9.31亿m3,多年平均径年流量16.4亿m3。

年均径流深397.8mm。

多年平均含沙量0.34kg/m3。

流域内地势西南高,北部低,海拔在2502~4212m之间,河道顺直,支流发育。

主要支流有恰合普河、阿尔普河等。

特克斯河伊犁河特克斯河全长约430km。

流域面积8635km2。

年最大径流量23亿m3,年最小径流量17.2亿m3,年均径流量20.8亿m3,在夏季时有洪水发生。

多年平均含沙量0.47kg/m3,主要支流有苏木拜河、哈桑河、阿克牙孜河等。

喀什河亦名哈什河或伊犁喀什河。

源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与依连哈比尔尕两山之间西北麓。

向西流至伊宁县墩麻扎附近与巩乃斯河汇合,北流称伊犁河。

全长304km。

伊宁县托海以上流域面积8656平方千米,天然落差2506m,水能理论蕴藏量145.1万kW。

可能开发伊犁河的暮色装机容量61.50万kW,年最大径流量43.5亿m3,年最小径流量25.1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32.1亿m3。

多年平均含沙量0.41kg/m3,流域地势西南高,北部低,平均海拔在2335~2508m之间。

河道顺直,河型呈羽毛形。

支流短小而广布。

较大支流有寨口河、阿拉斯坦河等。

编辑本段自然特征地貌伊犁河位于东经74°~85°、北纬42°~47°之间。

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

伊犁河上游为山区河流,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

自伊犁村以下,进入横穿卡洛伊高地的多岩石的康查盖峡谷中,然后又进入卡普恰盖峡谷,著名的卡普恰盖水电站即修建在此。

在最后一条支流库尔特河注入之后,河谷急剧扩宽,从萨雷耶西克特劳和陶库姆沙漠中穿流。

距下游l00km处,为多河汉和长满芦苇的现代三角洲(其面积大约有9000平方千米)。

伊犁河(冬季)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