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专题地理统计图表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理统计图表
2002 年份
二.统计图表类型
年径流量(亿立 (1)坐标图 方米) 500 • 直角坐标图: 400 降水量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mm) 300 100 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200 折线图 100 50 •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0 兰 4500 州 3000 4 1 -10 0
2、地理统计图表的作用
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等)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 特征(绝对数量、相对数量)、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 气候类型图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2、地理统计图表的作用
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等)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 特征(绝对数量、相对数量)、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 气候类型图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 农村和城市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妇女生育的子女数
4000
3000 2000 1000 0 42° 44° 北纬
一月 均温
降水量
4500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___________m处。 北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_____侧。 600 (3)海拔2000m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___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坡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补给
(1)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的内容; (2)抓住关键点,分阶段分析其变化趋势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____m。
试题探究1. 读图回答:
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库 七月 均温 地形 剖面 乌鲁 木齐
气温 年降 海拔 尔 (℃) 水量 高度 勒 (毫米) (米)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方法技巧: 1.在散点坐标图中,需要将散 点回归,找到其要素的相关性。 2.将散点分类,找到其横坐标 或纵坐标的优势(多、强、大、 长等)。
坐标图的读图方法——平面直角坐标图
图1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平面正三角 坐标图
平面多维坐 标图
三维坐标图
折线图、曲线图、 柱状图、散点图、 气泡图、组合图等
正四边形统计图、 雷达图、玫瑰图等
走近高考——近五年江苏高考试卷统计
时间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题号
9-10、 11-12、 13-14、 17-18
比重 33.3% (%)
坐标图 折线图、 类型 曲线图、
排放量等
备考建议:坐标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考查重点。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考查。对 于图中的数据,要从定量的分析中抓特征、从坐标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找规律, 提取图中有效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定性的原因分析和阐述。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1.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绝对数量 如:气候资料图
地理坐标图的判读共性
柱状图、 组合图
9-10、 11-12、13-14、
11-12、 21-22、23-24、
27、28、 25-26、27、28、
29
30D
28%
33.3%
7-8、 10、25-26、 25-26、 27、30D
27
13.6%
18.2%
折线图、 曲线图、 柱状图、 组合图
折线图、曲线图、 折线图、
专题 地理统计图表
一、统计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是根据地理数据绘制而成的图形或表格,将地理原理、地理 过程、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数字化、形象化。
作用: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等)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 征(如比例、分布等)、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5
农村
4
小组活动:
城市
大家回忆一下你所做过、
3
见过的课本、练习或资料中还有
地理图表系列之一
专题网络构建
图像
示意图
等值线图
地形图
统计图表
等
等
结
震
深
构
线
线
图
图
图
统计图表的考情
【考情报告】
统计图表的考情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
• 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读和地理问题的研究 • 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自然地理
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 水、气温)、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的农业、 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能源等
化趋势
38%
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应掌握四个环节:
a.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
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所示的方向
b.过某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 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a、b、c。
c.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 数据。上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
为23%,15~64岁为70%;65岁以上为7%。
例2.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活答动(1:999广东)
请大家谈谈你将怎样 解读这幅图呢?
气温 (℃)
20
库 年降 海拔 尔 水量 高度 乐 (毫米)(米)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技能三 类型一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与数据分析
典例剖析
方法总结
培优演练
[培优演练]
题组一 柱状结构图的判读 1.(上海地理,15~16)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 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 弱。
解析 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省际流动约占40%, 以省际流动为主;西部地区县内流动约占45%,以县内流动为 主;中部地区县内流动约占60%,以县内流动为主;全国平均 县内流动约占45%最大,以县内流动为主。A正确。第(2)题, 图示2000~2010年十年间,东部地区县内和省内县际间人口流 动下降,说明县内经济差异变小;省际间人口流动比例上升, 说明省际间经济差异变大。B正确。 答案 (1)A (2)B
技能三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与数据分析
地理统计图是表示地理事物数值特征或时空 分布的图像,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理解能 专题解 力和运用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引入了多种形式 说 的统计图,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数据读取 和分析能力等。
【知识体系构建】(教师用书独具)
典例剖析
方法总结
培优演练
(1)磷高累积区是( )
[方法总结] 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1.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间的 关系,尤其要注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图示柱状 (扇形)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低, 特别注意每种地理事物的范围(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 点)。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统计图表课件
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
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1 一3题。
1.图中 3比 1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A.约高6% B.约低6%
C.约高1% D.约低1%
2.图中 1、2、3、4 四个国家中,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C
A.1 B.2
C.3
D.4
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
成特点
增长趋势
年轻型 下宽上窄, 少年儿童比 迅速增长 (增长型) 呈金字塔形 重大
人口增长模 式
传统型 (高低高)
人口问题 (特点)
就业、资源 、环境压力 大,影响经 济发展
成年型 (稳定型)
老年型 (衰退型)
像清真寺的 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 金字塔已变 形
各年龄组人 口的比重大 致均衡
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
பைடு நூலகம்
人口增 人口增 长模式 长特点
原因
典型国家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发 达 现代型 国 家
增长 缓慢
社会保障制 度健全、生 育观念的转 变等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或
兵源不足、 鼓励生育
社会负担加 ,引进外
重
来移民
发 展 中 传统型 国 家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少年儿童比 重缩小,老 年人口比重 增大
稳定在零左 右的增长
呈负增长, 人口缩减
现代型 劳动力充足 (低低低)
现代型 (低低低)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缺乏、 社会负担重
2019/10/10
读下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2022高考地理二轮图表专题复习—等值线图和统计图习题训练含答案
2022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等值线图(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海河流域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3题。
1.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图中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2.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日出,该日最可能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3.当M乡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A.正北方B.正东方C.东北方D.东南方解析第1题,由“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并结合图分析,③村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起伏小,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故C正确。
第2题,该地位于海河流域,经度与120°E相差不大,即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不大。
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日出,说明当地日出时间早,应是昼长夜短的夏季,备选项中只有6月份是夏季。
第3题,春秋分日,全球除极点外都是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由于M乡位于河谷地区,东侧地势高,当看到日出时,实际太阳已经升起一定高度,高于地平线之上了,则看到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南方。
答案 1.C 2.B 3.D2018年9月16日年度最强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对登陆地区造成了强烈破坏。
下图为2018年9月15日07时超强台风“山竹”的位置与浪高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M、N两地相比A.风力:M>N,浪高:M>NB.风力:M>N,浪高:M<NC.风力:M<N,浪高:M<ND.风力:M<N,浪高:M>N5.图中M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6.图示台风系统A.正向西偏北方向移动B.四周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正向东偏北方向移动D.中心气压值最低、风力最强解析第4题,台风的风力分布特点是中心附近(不包括台风眼)风力最大,向外围风力逐渐减小,M地距离中心较近,风力大于N地;从图中的等值线判断,M地的浪高在6~9m之间,而N地的浪高在9~12m之间,M地的浪高低于N地。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刷题练专题2图表提升类突破3地理统计图表课件
2013年
26 894 16 610 10 284
2014年
27 395 16 821 10 574
2015年
27 747 16 884 10 863
1.2011~2015年我国( )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
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增速
C.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D.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增速
2.常见地理结构统计图
典图展示
读图指导
(1)看图例,读数据:结合图例,对应结构图中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注 意图中数值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图示柱状(扇形)体中各个构成项目的含义。 (2)看数值,定范围:观察不同地理事物的数值大小、比例高低,特别注意每种地 理事物的范围(即归纳出各地理事物的构成特点)。 (3)看变化,找联系:对比观察柱状、扇状、曲线等数据载体的变化特征,分析相 互之间的联系。 ①地理数据随坐标的变化特征; ②不同图示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
[新题速递]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 年农民工总量为27 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读表(单位:万人),完成1 ~2题。
农民工总量 外出农民工 本地农民工
2011年
25 278 15 863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2012年
26 261 16 336 9 925
3.地理统计图表
[典图探究] 1.常见地理坐标统计图
典图展示
读图指导
(1)看坐标:看纵横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注意坐标轴上的数据单位,有时反映绝 对量,有时反映百分比,有时则反映变化量。 (2)看变化。 ①观察图中纵坐标反映的地理要素随横坐标的时空变化关系(数量、强弱、增减 等),关注低值点、高值点、转折点、相交点以及设定的标准值点等。 ②观察图中地理事物的数值特点,如曲线的陡直变化、柱状的高低变化、不同事 物之间的比例结构等。 (3)看关系:观察图中不同地理要素间的数据差异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4)析原因:根据纵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或几个数据之间的增减关系,分析其中的 地理过程及主要原因。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三《统计图表》检测卷附答案详析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检测卷专项三《统计图表》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2019·四川巴中摸底)降水垂直变化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变化量。
读我国某山地一侧1月、7月均温及降水垂直变化率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最可能位于()A.台湾B.浙江C.河北D.江西2.该山地一侧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约为()A.1 400 m B.1 800 m C.1 200 m D.1 000 m(2018·福建厦门质检)长江源区面积约1.94万km2,黄河源区面积约4.39万km2。
下图示意2012年长江源区与黄河源区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比重。
读图完成3~4题。
3.长江源区与黄河源区面积相差最大的土地覆被类型是()A.草地B.灌丛C.湿地D.沙地4.与长江源区相比,黄河源区缺失永久性冰雪和高寒荒漠的原因主要是()A.纬度较高B.降水较少C.坡度较大D.海拔较低(2018·黑龙江牡丹江模拟)近年来,节能建筑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10年对该校教学楼进行研究。
下图中甲、乙、丙示意教学楼楼顶水平面、南墙、北墙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月变化。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的甲、乙、丙依次代表()A.北墙水平面南墙B.水平面北墙南墙C.南墙水平面北墙D.水平面南墙北墙6.乙各月太阳辐射量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5月太阳辐射量多于7月大气环流B.5月太阳辐射量多于7月纬度位置C.7月太阳辐射量少于8月太阳高度D.7月太阳辐射量少于8月白昼长短(2018·河北保定联考)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
读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回答7~8题。
7.图中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C.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D.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8.若图中有高级住宅区分布,则它可能分布在该城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2018·山东滕州模拟)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讲义)
地理统计图表的解读一、地理统计图表的含义和类型1.含义:地理统计图表是反映地理事物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其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格)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征(如比例、分布等)、相互的数量关系、数量的发展变化等。
统计图像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简明扼要、过程性强,往往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很有利于培养和测评综合思维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
2.类型: 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地理统计图表可分为数据表格、坐标图和结构图三大类。
坐标图可分为线状图、柱状图、金字塔图、雷达图、玫瑰图、三维立体坐标图(也叫斜角坐标图)和平面三角坐标图等;结构图可分为扇形图、饼状图、柱状图和矩状图等。
⑴数据据表格表1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⑵坐标系图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
常见的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包括折线、曲线和柱状图)及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
前者又分为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和玫瑰图等,后者主要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需要说明的是,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数(%)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因此也是一种结构图。
①平面直角坐标系图②特殊类型:雷达图、风向玫瑰图和金字塔图等⑶结构图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几何图的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
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柱状和矩状图。
扇形图或饼状图主要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大小的结构和比重,一般以圆为100%,将地理事物按百分比在圆内分割成若干个扇形,用来表示同类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柱状和矩状图是在扇形图和饼状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往往强调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事物的对比关系,可形象鲜明地提示比较内容的对比关系。
二、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特点:从全国高考以及各省市的地理高考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考点。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能源等;甚至在区域地理的考查中也会涉及到统计图表。
人教版地理大一轮总复习试题:2 第一章 专项突破练4 地理统计图表(选择题)
专项突破练4地理统计图表(选择题)一、选择题(2017·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下图示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1950年~2050年(预测)老龄化人口(≥65岁)比重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分别对应图中的曲线序号是()A.②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②D.②③①2.图中中国老龄化进程中,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其原因很可能是()A.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降低C.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3.为缓解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国家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的影响有()A.青壮年负担加重B.劳动力数量增多,价格降低C.教育、卫生压力减轻 D.加重就业压力答案1。
C2。
D 3.A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出现时间早、水平高;我国老龄化出现时间较晚,但增速快;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此判断其对应关系.第2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出生率高,到2010年前后陆续进入老龄化行列,从而使我国有一段时期的老龄化人口比重增长较快。
第3题,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青壮年将承受养老和抚育的双重压力,负担加重.(2018·青岛期中)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图中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越均衡。
据此回答4~5题。
4.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状况是()A.趋于均衡B.极度集中C.不均衡趋势加强D.60%土地集中80%人口5.引起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B.气候C.资源D.经济答案 4.C 5.D解析第4题,结合图例的年份,1953年以来,面积-人口洛伦茨曲线距绝对均衡线越来越远,说明山东省1953年以来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
第5题,根据上题结论,山东省人口分布不均衡趋势加强,主要是由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气候和资源随年份变化小,环境目前对山东人口分布影响较弱,还不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2018·河北唐山期中)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全国通用)最新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题型冲刺练选择题统计表格判读型
题型6 统计表格判读型(2013·上海地理)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问题。
1.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2.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但是因为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所以石油、天然气的消耗总量仍然在上升;石油消费的比重降低比天然气小,石油消耗的总量大于天然气,所以石油消费量增幅高于天然气;根据图表内容显示,该地煤炭的消耗比重超过80%,而且所占比例不断增多,说明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变化,反而增强。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第2题,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量增大,主要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013·四川文综)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据表回答3~4题。
3. 1985(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答案 C解析据表可知,我国1985~2011年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快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所以,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不断增加。
4.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答案 D解析城市功能区中,住宅区面积最大,故城市新增用地应以住宅用地为主。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小题大做专题三统计图表分析型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第二部分小题大做专题三统计图表分析型体验练时间:25分钟分数:52分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题4分,共5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为哪一项契合标题要求的。
[2021·陕西四模]以下图为我国S市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市能够是()A.深圳B.石家庄C.沈阳D.上海2.与2021-2021年相比,1980-1990年间S市人口增长较慢的缘由是()A.严厉执行方案生育政策B.经济低迷缓慢C.严厉执行户籍管理制度D.生育本钱过高3.2021年后,人口新变化能够给S市带来的人口效果是()A.交通压力减轻B.人口老龄化加剧C.闲置房屋增多D.将出现逆城市化[2021·广东阳春一中月考]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主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域升温清楚,年降水量也呈添加趋向。
读〝克兰河下游某水文站不同年代际(年代际变化指年代和年代之间的比拟,每10年为一个年代。
)年内径流进程变化〞图,完成4~5题。
4.关于克兰河流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降水的水汽源自西北季风B.地处内陆,属于内流河C.以平地冰川融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春季大于春季5.20世纪90年代较70年代()A.河流洪峰推后B.河流洪灾减轻C.流域融雪提早D.流域春旱加剧[2021·山东实验中学一模]传统经济开展形式的转变推进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动,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要素,机场周边地域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
以下图表示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左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效劳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散布密度。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表示物流业散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7.在该区域内空间规划最灵敏的产业是()A.①B.②C.③D.④8.该区域的制造业最能够是()A.电力工业B.钢铁工业C.生物制药业D.玩具制造业[2021·江西南昌二中测试]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相对变率(某地实践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权衡降水动摇水平的目的。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专题三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重点难点剖析一、统计图的类型统计图包括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1. 面积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各个部 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 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表示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有圆形 和方形两种,圆形图又叫扇形图。
如右图: 2. 饼状图:是在面积图基础上的三维图表,它除了反映 面积图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 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变化方 面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
如右图: 3. 柱状图(直线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转化为柱(线)的长短高低,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差异。
如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
4. 折线图和曲线图:一般是横轴表示时间或位置,纵轴表示数量,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或随空间位置的数量变化,在坐标系中根据资料描绘出若干个点,相邻的两点连以直线(平滑曲线)。
这种图能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又能表示各时段、各地区的数量的变化特征。
如人口增长、气温曲线图. 5. 累计百分比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如能源构成图: 思考:读右图回答:(1)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原因: 管理不善,浪费严重)③煤炭比重太大,容易污染环境,对环境 污染少的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太小。
(2)1950~1980年我国石油、煤铁的消费构 成的一圆滑的曲线,说明我国煤炭、石油的消 费构成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②原因:60年代,我国开发了石油油田(大 庆、胜利、华北),石油开采量大增(3)1980年~1990年,为什么煤比重上升,石油下降?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价值高于燃料价值 (4)根据上图预测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平均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
1、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 B 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 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 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 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
表1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 据此回答
线状图(折线、曲线)
1、柱状图
柱状图侧重表示数据的绝对数量。 阅读关键: 首先要了解纵、横坐标的含义。 出现左右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 图”(图2),完成5—6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B A.西南区 B.南方区 C.西北区 D.北方区
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
铁路营运里程(万千米) 铁路客运量(亿人) 铁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 公路营运里程(亿千米) 公路客运量(亿人) 公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
1980年 5.33 9.22 1383 88.33 22.28 730
2002年 7.19 10.56 4969
③横向或纵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变化特点 变化规律等。
【即时训练】 10.(2005江苏)下表表示1998年德国、加拿大、法国、日本不同能源发 电量的构成。据此回答问题。
发电量构成
火电
(%)
国家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核电
其它
a
19.1 16.4 21.1 8.9 32.1 2.4
b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B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a、b两城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旗杆(等高)的影长及朝向 如下图,据此回答6--8题
6. 关于a、b两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a地地转偏向力比b地大
B.a地自转角速度比b地大
6.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B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2、线状图(折线、曲线)
线状图侧重表示数据的动态变化。 阅读关键: 观察动态曲线,比较地理事物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 。
图1表示某时期内我国北方某地上空不同高度SO2浓度的变 化。可能出现冷空气入侵的两个阶段是 B
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草__地________,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林__地_______。该 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温__带__草__原__带___。(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增__加________。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工__业__化__与__城__市__化__的__发__展___。(5分)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C
A.10℃
B.20℃
C.30℃
D.40℃
3、柱状与线状结合图(折线、曲线)
阅读关键: 先单独分析柱状图、曲线图,再综合联系,寻找他们之间的 关职点。
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 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
C.b地昼长的变化幅度比a地大
D.b地自转线速度比a地大
7. 若a、b城位于同一大陆,
则该大陆可能是: C
A.澳大利亚大陆 B.杆影长为0时,则: B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
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恒河正处在枯水期
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读两地的 气候资料图。
19.1 3.3 4.6 59.1 12.7 1.2
c
54.2 1.2 9.8 3.1 29.3 2.4
d
7.4 2.3 1.0 12.2 76.5 0.6
表中字母与所示国家匹配正确的是 D
A. a-法国、b-加拿大、c-日本、d-德国 B. a-德国、b-日本、c-加拿大、d-法国 C. a-加拿大、b-法国、c-德国、d-日本 D. a-日本、b-加拿大、c-德国、d-法国
一、表格的判读:
资料2:3月24日-28日有关空气污染物的日平均值如表5所示。
监测项目
3月24日 3月26日 3月28日
SO2 (mg/m3)
0.034
0.036
0.089
NO2 (mg/m3)
0.022
0.042
0.065
总悬浮微粒(TSP) (mg/m3) 0.266 0.361 0.462
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回答:
17.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B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B
0.115
0.112
0.130
(1)3月24日-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 上升趋势,最主 要的污染物是 总悬浮微。粒(2分)
方法归纳一:表格的判读方法
①看表格。看表格的名称、数据、极值、备注等信息。
②分析表格。分析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 若题目要求计算,必须要准确计算所需数据,并作出分析。
二轮专题
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以各 种统计图、表格的形式,给出某一中心问题的相关信息,然后让 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表格
型统 计 图 表 类
坐标图 结构图
平面直角坐标图:柱状图、曲线图等 平面三角坐标图 多维坐标图 扇形结构图
饼状结构图
其它特殊类型:如雷达图、风玫瑰图、人口金字塔图
2、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 C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3、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大
B
C.农业用水量减少
B.植被破坏严重 D.蒸发量增大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图
柱状图
柱状与线状 结合图(折 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