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秋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 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
秋瑾看戏
秋瑾在北京最惊世骇俗之举是“上戏园子”。当时的宅门女性都是在家中 听“堂会”,不可能抛头露面去戏园子,戏园子也不卖“昆客”的票。秋 瑾坐着西式的四轮马车去听戏,开创了上层社会女性进戏院的先河。
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 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 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 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 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 湖南双峰县女杰广场秋瑾雕像 湖南双峰县女杰广场秋瑾雕像 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 从 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 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容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 就 秋瑾,事泄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 义 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 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 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 ,为辛
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 ,为妇女解 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秋瑾,生于1875年11月8日(光绪元年十月十一),祖籍浙江山
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城紫阳书院(七先生祠) 另1916年修的湘乡《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配秋 氏,字瑾,寿南公女。清浩封夫人,光绪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 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初六辰时殁浙江 山阴县,葬西湖,有碑亭。子,沅德,出抚一半子麒为嗣。女, 桂芳。” 1894年,其父秋信候任湘乡县督销总办时,将秋瑾许配给今双峰 县荷叶镇神冲王廷钧为妻。1896年,秋与王结婚。王廷钧在湘潭 开设“义源当铺”,秋瑾住在湘潭,也常回到婆家。
夫妻关系
秋瑾出生在福建厦门,生长在浙江绍兴,1895年,19岁的她跟随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 到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王见秋瑾生 得秀美端庄,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分不 满,但在封建社会里,儿女的婚事只能依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896年4月20日,王 家彩銮花轿吹吹打打把秋瑾迎了过去。 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 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 共同之处。她叹息道:“琴瑟异趣,伉俪不甚相得。”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 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 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 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 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 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 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
秋瑾重视妇女们团结起来开展斗争,她努力创办《中国女报》,要
把它作为“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
她还把争取女权的解放与整个国家、民族的解放紧紧地联结起来,
号召妇女们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与男子一起承担责任。她在《勉女
权歌》歌中写道: 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 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独立占头等。 愿奴隶根除,知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 作为女权运动的先驱者,她号召妇女们“奋然自拔”,参加反清革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1904年,秋瑾积极参与活动,演说革命和女权,开展妇女运 动团队,结秘密会创《白话报》,为民主革命与妇女解放起 到先锋作用。 1905年,秋瑾负责浙江革命发展,为中国同盟会在浙省革命 宣传展开道路。 1906年,秋瑾两次大幅度扩充同盟会会员,此后不少成员成
救 肯 只 时 使 身 拼应浊江忍东万 将仗酒山看海里 十出不付图挟乘 万群销劫画春云 头才忧灰移雷去 秋 。颅。国。颜。复 血 泪 色 来 瑾 , , , ,
须 把 乾 坤 力 挽 回
见黄 日海 俄舟 战中 争日 地人 图索 句 并
---

秋瑾 (辛亥女杰)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 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
秋瑾嫉恶如仇,平日最看不惯男人蓄妾的陋俗和嫖妓的淫性。据冯 自由的《革命逸史》所记,当年,湘人陈范家中饶有资财,携二妾 湘芬和信芳远赴东瀛,红袖添香读洋书,好不惬意,秋瑾哪能看得 惯他这副德性?她认为陈范拥妾而骄是玷污了同胞的名誉,便极力 促成湘芬和信芳脱离了陈范的掌控,从此人格独立。后来,陈范见 利忘义,竟将女儿陈撷芬许配给广东富商廖某为妾,又是秋瑾公开 反对,使婚事泡了汤。另据徐自华的《秋瑾轶事》所记,有一次, 她们同游上海张园,小憩品茗时,秋瑾见一名留学生挟一名雏妓乘 车而来,在这花娇柳媚之地,露出一副轻狂放浪之态,她忍无可忍, 立刻上前用日语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那人还算识相,赶紧灰溜溜 地走了。徐自华静观这一幕,不由得打趣秋瑾横加干预是“真杀风 景”。秋瑾则爽爽脆脆地回答道:“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谢谢 收看

洒 去 犹 能 化 碧 涛 。
一 腔 热 血 勤 珍 重 ,
貂 裘 换 酒 也 堪 豪 。
不 惜 千 金 买 宝 刀 ,
背景音乐:天空之城
2017/4/15 希望广大观看者能够在此欣赏之中得到一些 收益 17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人物评价
秋瑾是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 蔑视封建礼法,提倡女权,常以花木兰, 秦良玉自喻。早年学习经史、诗词,善骑射。 她与吕碧城被称为“女子双 侠” ,与唐群英被后人誉为“辛亥革命的孪生女儿” ,与唐群英、葛健豪 誉为“潇湘三女杰” ,她们的女权与女学思想成为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 的重要组成部分。 “辛亥三杰”的多种说法之一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 “绍兴三杰”为秋瑾、鲁迅和周恩来。 孙中山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 楹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绍兴有徐锡麟、秋 瑾、陶成章三烈士,于光复事业,功莫大焉!”;在所著《建国方略· 有志竟 成》中再次把秋瑾与徐锡麟、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并称,褒扬其革命功绩。 周恩来给表妹王去病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他认为:“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 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秋瑾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秋瑾在婆家双峰荷叶时,常与唐群英、葛健豪往来,“情同 手足,亲如姐妹,经常集聚在一起,或饮酒赋诗,或对月抚 琴,或下棋谈心,往来十分密切”。 11900年,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因 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家乡荷叶。
燃 情 岁 月


革命生涯
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 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 秋瑾除在校学习外, 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周树人(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 陈天华等。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 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 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原为宗旨,创办《白 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 在日本主编《白话》月刊过程中,孙中山建议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 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秋瑾一贯以提倡女 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 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 “仿欧美新闻纸 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她以“鉴湖女侠”等笔名, 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
飞舞的青春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 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 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 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 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 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 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 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 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 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 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 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 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 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 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 遂告停顿。
主要成就

为同盟会中坚;承担长江一带起义筹备,为同盟会革命工作
与添砖加瓦。
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产生
较大社会影响;总负责浙省各处起义工作,编复军制,商定 完成革命起义大业,为同盟会革命工作肩负重大要务。
伍——轶事典故



Biblioteka Baidu
墓葬后记
秋瑾看戏
夫妻关系
墓葬后记
秋瑾遇难后,无人敢为其收尸,中国报馆“皆失声”,生前好友吕碧城、 吴芝瑛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22-23] 1908年,生前好友吴芝瑛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朝廷逼令迁 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1909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
命斗争,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建“素手”之功。
个人诗词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