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PPT
高中语文《爱国词四首》ppt
高中语文《爱国词四首》ppt
高中语文《爱国词四首》ppt
ppt简介:
在华夏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古典诗歌是一块熠熠闪光的瑰宝,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
千百年来,古典诗歌像一条横穿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民族灵魂的'精髓,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继唐诗之后又一座高峰。
宋室南渡以后,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感时伤乱,抒发爱国情怀成为词的一大主题。
形成了以辛弃疾、陆游、刘辰翁、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人为代表的爱国词派,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宋词中的爱国词。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
僵卧孤村不自哀,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
感到悲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
到那风雨的声音,
铁马冰河入梦来。骑就着迷披迷甲糊的糊战地马梦跨见过自冰己封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2、理解性填空 。
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 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主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虚实 结合,通过抒写诗人以贫病之身,尚思 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念,表达 了诗人不忘恢复中原,渴望马革裹尸的 豪情。同时又反衬出现实的严峻和可悲。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2、“尚”字用得好,请你说 出一点理由。
“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 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3、说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的表达效果。 两句一果一因,两相照应,对比鲜明,突出 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乐观豪迈的 精神状态。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古诗词诵读》PPT优秀课件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陆游在公元1192年写的一首抒情诗。作者由于主张坚 决抗击金族侵略者,反对屈辱求和,触怒南宋王朝的 投降派,这时已被罢官在家乡闲住多年,而且不得过 问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阴(今绍兴)以外的地方旅行。 他的年龄也已68岁,但他的报国壮志丝毫没有衰退, 日夜思念报效祖国。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 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下此诗。原题有两首, 这是其中第二首。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 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 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 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 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当年”二字说明什么?
3理想和现实的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 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的事业中建功立 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 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爱国诗词鉴赏课件(共37张PPT)ppt精 品课件p pt优秀 课件ppt下载ppt课件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的词人 的情感。
悲 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 凉 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
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词四首群文阅读(领悟诗人的爱国情怀)课件(27张PPT)
2.(贵港中考)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词写了“老夫”苏轼“少年”“轻狂”的表现,上片侧重表现“心狂”, 下片侧重表现“形狂”。 B.“千骑卷平冈”,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卷”极 言行走之快。 C.“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 大了,但是仍能跃马疆场。 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是他在艺术创作上一次大胆的尝试,在词的 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满江红》(小住京华)中高唱“身不得,男儿 列,心却比,__男__儿__烈____”,表现出巾帼英雄的 英勇气概。
1.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 (1)(昆明中考)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_持__节__云 _中_____,何__日__遣__冯__唐____”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
望得到朝廷重用。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_会__挽__雕__弓__如__满__月____, _西__北__望___、_射__天__狼___”表达他杀敌报国的远大抱负。
学习目标
1. 准确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内容。 2. 感知和理解词中运用典故抒发作者爱国 情怀的手法。 3.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 国热忱。
读诗韵
《渔家傲·秋思》
朗读《渔家傲·秋思》,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sài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zhànɡ
达了词人匡扶天下、救民 于水火的凌云壮志。
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现诗人爱国深情的词语 你认为四首诗中最能体
例:“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 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抒发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外患未除,渴 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爱国诗句ppt课件
• 爱国诗句的起源和历史 • 爱国诗句的主题和情感 • 著名爱国诗句赏析 • 爱国诗句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爱国诗句的起源和历史
古代爱国诗句
总结词
古代爱国诗句多以歌颂祖国、民族团结和忠君报国为主题,表达了古人对国家的深厚情 感。
详细描述
古代爱国诗句,如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等,这些诗句以凝练的语言和深情 的表达,展现了古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它们不仅传达了对祖国的赞美,还体现了
Part
02
爱国诗句的主题和情感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总结词
这些诗句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
详细描述
例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诗表达 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又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则表达了作 者对祖国的崇高敬意和赞美。
总结词
这些诗句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详细描述
例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 有更多的英雄保卫边疆,抵御外敌入侵。又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句诗则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爱国诗句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
弘扬正能量
爱国诗句传递着正能量和 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助 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 社会责任感。
凝聚民心
在国家重大事件或历史节 点上,爱国诗句能够凝聚 民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 向心力。
引领社会风尚
爱国诗词ppt
爱国诗词ppt引言爱国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阅读和学习爱国诗词,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传统,感受到爱国精神的力量和情感表达的力量。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著名的爱国诗词,并通过一个PPT演示展示给读者。
一、爱国诗词的定义爱国诗词是指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感的诗歌作品。
它们通常通过描绘祖国的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表达对祖国的敬仰和忠诚。
爱国诗词不仅凝聚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著名的爱国诗词1.《登高》 -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静夜思》 - 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山居秋暝》 - 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PPT演示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爱国诗词PPT演示:# 爱国诗词展示## 登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结论爱国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阅读和学习爱国诗词,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文化传统。
本文档介绍了一些著名的爱国诗词,并通过一个简化的PPT演示展示给读者。
经典有关爱国的古诗词ppt
总结古诗词的经 典之处和价值。
分析古诗词对现 代社会的意义和 作用。
引导观众深入思 考古诗词的文化 内涵和精神力量。
提高观众的文学 素养和审美水平。
选择与中国历史文化 相关的图片,如长城、 故宫、山水画等作为 背景,体现中国古典 文化的底蕴。
也可以选择具有中国 特色的风景图片,如 江南水乡、黄山云海、 桂林山水等,与古典 诗词的意境相呼应。
还可以选择具有中国 历史文化元素的图片 ,如古代书法、篆刻 、古建筑等,体现中 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背景图片的选择应 与所配文字相协调 ,突出古典诗词的 韵味和美感。
列出参考文献:提供该主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列表,方便读者深入学习。
拓展阅读书目:推荐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重要作品,帮助读者拓展视野。
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进展:简要介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让读者对该主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选择符合诗人气质和时代背景的图片作为背景 确保图片清晰度高,不影响观众对诗人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选择诗人手迹、书法作品等文物图片作为背景 考虑图片的色彩和风格,与整个PPT的设计风格相协调
生平:介绍诗人的出生地、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
成就:介绍诗人在文学或其他领域的成就,如发表的诗作、获得的 荣誉等。
思想:介绍诗人的思想观念,如哲学思想、人文理念等。
诗人是谁?
诗人生活在哪个时代?
诗人的创作风格是怎样的?
诗人有哪些重要的作品?
图片风格:水墨 画风格,突出中 国传统文化特色
图片内容:中国壮丽 山河、古建筑、文化 遗址等,体现中国悠 久历史和美丽风景
图片色彩:以中国传 统色彩为主,如朱红、 明黄、水绿等,营造 典雅、浓郁的氛围
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 社会和谐与进步。
群文阅读田园诗一组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芭蕉、捉柳花
对恬静闲适的乡村生 活的喜爱之情。
如何读山水田园诗:一读、二找、三想、四悟
1、读好诗文; 2、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3、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 4、感悟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后作业:
任选一首你喜欢的山水田园诗,想象 诗中描绘的画面,并用一段话写出来。
群文阅读——
田园诗一组
田园诗是以陶渊明为代表,一般以书写田园生活,自然风
光、农村景物、农民劳动以及安逸的隐居生活为主,以表现 自己不愿投身官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生活的古诗。
晋朝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谢灵运······ 唐代田园诗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宋代田园诗代表人物:杨万里、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如何读山水田园诗:一读、二找、三想、四悟
1、读好诗文; 2、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3、想象诗歌展示的画面; 4、感悟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山水田园诗四首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七)》 翁卷《乡村四月》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总结学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学习《四时田园杂兴》的方法: 一读、二找、三想、四悟
想一想,填一填:
题目
所写景物或事物
表达的情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 五)》
《乡村四月》
梅子、杏子、麦花、菜 花、篱落、蜻蜓、蛱蝶
山、川、子规、雨
《四时田园杂兴(其七)》 耘田、绩麻、 傍桑阴、学种瓜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ppt课件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民族气节。
9
合作探究
(一)这四首诗歌的编排顺 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10
明确:(1)按作者所处的时期和写作时间 的先后安排的,因此不能颠倒。
(2)、爱国情感逐步升华,愈来愈激昂, 因此不能调换顺序。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11
(二)、学完四首诗,有何发现和收获 1、找出这四首诗的相似之处: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6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 确 : (1)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 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2)、他们都处于王朝的没落时期, 却成就了不朽的诗篇。时代的不幸,是 诗歌的大幸。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 造就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3)、诗人因爱国群文,阅读爱而国情怀和——诗诗四首篇名垂青
12
2、你认为四首诗中 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
3、示范朗读 4、结合范读,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3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4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最新整理)《爱国词四首》(共66张PPT)
提要》说他“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书,本
不以词藻争短长,而出其绪馀,无忝作者”。今存
词45首。早期所写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
家国乡关之思。曾举荐岳飞收复中原,后被秦桧所
害。
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
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
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建
备抵抗金侵略者;另一方面,又
聚集了许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流
离失所者,真是一个“悲凉地”。
在这样的情势下过上元,只能令
人心酸。
2021/7/26
10
四、“记得当年全盛时”一句在 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引出下文,由“悲凉地”转 入下文的回忆 :“花弄影,月流辉, 水精宫殿五云飞”的“全盛时”。
2021/7/26
主
抒情、直接抒情,以及比喻等 旨
修辞手法,对横遭政治迫害的 与
胡铨表示深切的同情,对迫害 者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控诉,体 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强烈的正义
手 法
感和大无畏精神。
2021/7/26
31
诉衷情
陆游
2021/7/26
32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
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祖父、
眼前“悲凉”,“全盛”只在“当年”,“记
得”此事,徒伤客子之情,何况可伤的又不止建
202康1/7一/26地?
12
五、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词眼是哪一句?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
宫殿五云飞。”渲染过去皇宫中
的太平祥和气氛,抒发对已经失
掉了的过去的怀念和眷恋,对比
眼下的惨痛现实进行,从而反衬
当前的惨象。以乐景衬哀情。
八上《从军行(其四)》课件
思考和讨论 3)
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将士 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抓住“百战”“穿”“终不 还”体会誓死保家卫国的决 心和气概。
4、如何理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
第三四句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 概括力极强的诗句,“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 场的特征;“百战”写出战事频繁,戍边时间 长;“穿金甲”写出战斗的艰苦与激烈,敌军 之强悍。
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戍边战士所处环境和生 活条件的描写,表现了边境战争的频 繁与残酷,表达了他们思乡念亲和报 国御敌的复杂情感。
通过讨论,体会战争的惨烈, 对故乡的思念。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边城荒远,阔大灰暗的景色。 先以云山绵亘苍茫一片,衬托出边城的孤
单,又以边城和玉门关的距离,写出边城 的荒远。暗示边城将士所处的环境条件的 艰苦,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悲凉的情景的 描写更衬托出了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和气概。
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 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 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 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 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 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 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词语点拨
3.楼兰:汉西域国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身经百战将士们豪壮誓 言,写出将士们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 志。
本诗概要1、2
第一、二句:描绘了当时西北 边戍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 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 鸟瞰,一个概括。境界阔大, 感情悲壮,含蓄丰富。
本诗概要3、4
第三四句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 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在此戍边 时间漫长,战事之频密,战斗之艰苦, 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 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了, 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 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 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 豪言的誓言。
《词四首》PPT
算平生肝胆,
“何处觅知音”对词人来说,确实是一个
因人常热。
重要的问题。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
俗子胸襟谁识我? 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
英雄末路当磨折。
持?所以词人清醒地估计到知音难遇的困 境。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挫折?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词
背景材料
本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当时作者与 丈夫寓居北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 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后于1904年东渡日本 留学。
疏通词意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此处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 写明净的秋色,与下文词人描绘对现实 的不满形成强烈反差,为表现词人决意 冲破家庭牢笼,走上革命道路做铺垫。
2.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如何塑 造这个形象的?
《江城子》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 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上阕:好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
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 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 猎必射虎,其狂三也; 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疏通词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译文: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 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 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 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 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 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问题探究
1.这首词中,作者用大部分笔墨追忆当年火热的军营 生活,请结合诗句,合理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年的生 活场面。
《从军行》ppt课件17936讲课讲稿
总结:“尚武”的社会风气 ,贯穿唐王 朝始终,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杨炯的《从军行》以及很多其他的诗歌 都反映了文人这一心态。
举例:
拓展阅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②关山五十 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开国 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 的彩画。
六.赏析全诗: ㈠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第三联从什么角度,描写怎样的画面?
第三联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两军交 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 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 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 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 沙场之上。
《从军行》ppt课件17936
二、解题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 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 有的加上“歌”、“引”、“曲”、 “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三、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 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 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 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 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 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 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 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问题: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后两句运用反问,请君到凌烟阁上 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
有哪一个是书生呢?抒发了为国出 力 、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
优秀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
202X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宋·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中年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1
2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从侧面对孙权的历史地位做评价,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
写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本词。
读 一 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说 一 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北固楼上,放眼看去,一片壮丽的景色】。千古【千百年来】兴亡【兴亡更替】多少事?悠悠【绵绵无尽】。不尽长江滚滚流(长江和历史兴亡有何联系?)。 (谁?)年少(统领)万兜鍪,(谁?)坐断东南(和谁?)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含有一个三国故事,你知道吗?) 。(谁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里的内容是对前一个词或句子的注释,“()”里的内容是为了帮助理解所提示的问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四单元整合课家国情怀》统编版 (共24张PPT)
作业: 《少年中国说》熟读成诵。
学习延伸
一、与同学们讨论下各自的学习心得 二、老师们指点下本课时的重要内容
学习延伸
学习延伸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 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 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 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 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192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93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题临 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熏:有火烟冒出 ;熏黑,烟火熏炙; 引申为烧灼之意,也表示气味 浸润、侵袭。
关山月
(1177年)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书愤(1186年)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己亥 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完四首诗,有何发现和收获 1、找出这四首诗的相似之处:
明确:(1)不论处于何朝何代,仁人志士 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2)、他们都处于王朝的没落时期,却成 就了不朽的诗篇。时代的不幸,是诗歌的 大幸。时代的苦难,国家的衰败,造就了 文学艺术的繁荣昌盛。 (3)、诗人因爱国,而和诗篇名垂青史。
《春望》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你认为四首诗中 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深
情的词语或句子分别 是什么?为什么?
例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确: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 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拓展延伸
那么,作为学生的你,打算怎 么做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呢?
小结
读过了一组仁人志士的爱国诗歌,相信同学们 的心中也涌动着一股澎湃的爱国激情。那么, 从现在起就用这种激情用于学习,树立立志成 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 取,努力学习,为实现我们的美好生活而奋斗 吧!
课件--群文阅读爱国情怀——诗四首
爱国情怀——诗四首ຫໍສະໝຸດ 《春望》.杜甫 《泊秦淮》.杜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过零丁洋》.文天祥
一、初读诗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读出情感。
2、根据同桌和小组推荐,同学范读,四首诗任 意选择。
3、示范朗读 4、结合范读,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情感。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质疑发现
四首诗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但各有 什么侧重?即具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要找出依据。同学可以根据诗歌材料的 写作背景自由评价。
四首诗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感:
通过一个“望”字, 抒发诗人触景伤怀、 表达一个“忧”字。 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通过一个“犹”字, 抒发诗人对士风和 表达一个“愤”字。 时局的忧愤。
表达自己还愿意为祖国 通过一个“思”字, 表达一个“愿”字。 收复失地国家统一而献
身的强烈愿望。 通过一个“死”字,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 表达一个“忠”字! 决心,充分体现他的
民族气节。
合作探究
(一)这四首诗歌的编排顺 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明确:(1)按作者所处的时期和写作时间 的先后安排的,因此不能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