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解剖
医学影像学-心脏大血管(一)课件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下腔静脉影)
左侧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AO PA
LA RV
LV
左侧位心脏大血管正常投影
1
2 3
1.心前间隙 2.心后间隙 3.下腔静脉
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心胸比率
• 此方法受体型及横膈位置的影 响较大,仅能粗略评估心脏整 体大小
• 心影最大横径(T1+T2)与胸 廓最大横径(T)之比
医学影像学
心脏和大血管
目标和重要内容
1 掌握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 2 掌握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3 掌握心脏大血管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4 熟悉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选择 5 了解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技术新进展
影像学飞速发展
心血管疾病谱变化
•成像设备 • 成像技术
• 临床应用
•先心病 风心病 •瓣膜退行性变 • 大血管、冠状 动脉疾病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AO PA
RV LV
AO PA
RV
LA
LV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VR三维重建图)
心脏和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AO PA
RV LV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VR三维重建图)
CT血管成像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CT冠状动脉成像
• 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源于左/右 冠状窦(left and right sinus of valsalva ),正常情况下,位置 靠后的无名窦(noncoronary sinus)不发出冠状动脉
肺纹理和肺门
二、CT
• 心脏、大血管CT正常影像解剖 • 冠状动脉CT正常影像解剖 • 心包CT正常影像解剖
心脏与大血管解剖

超速CT扫描
CTA
MRI检查
心脏大血管内流动的血流呈流空 低信号,与周邻肌壁形成自然对 比 无创性、多方位成像 二维 MR血管成像(MRA) 呼吸心跳影响, 加用心电门控
MRI的优势
缺陷
时间长
成像方法
横轴位, 前斜位, 冠状位 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 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 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短轴位
– 右前斜位(right anterior oblique projection, RAO):向左旋转 45 0 ~ 600 +吞钡
– 左侧位(left lateral projection, LL):向右旋转900+吞钡
•
婴幼儿:平卧前后位
PA RAO
LL LRO
心血管造影检查
股静脉 右心造影 适用于右心及肺血 管的异常及伴有紫 绀的先天性心脏病
脉冲序列
SE序列 显示解剖结构
梯度回波序列(GRE)
MRI电影技术
心功能 血管成像 血流的评价 动态观察 心脏瓣膜病 心内分流病变
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应用
• • • • 平片:常规检查,透视为其补充 B超:可显示心脏的解剖、心肌瓣膜功能,实时,为心脏疾病的首选方 法,特殊患者受限 心血管造影:有创,但是冠脉疾病及其它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对 心脏畸形诊断有重要价值 CT及MR:时间分辨率不及US和CAG
失断面解剖
长轴断面解剖
左室长轴层面
平行于室间隔, 显示左房、左室 清楚
Cine MRI显示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左室短轴
A. 定位像。 B. SE典型层面解剖,前方为右心室,后方为左心室。
Cine MRI 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左、右心室收缩舒张情况
影像技术学(心脏大血管摄影) ppt课件

• 显示部位:心脏 及大血管后前位 影像
照 片后 示前 意位 图
心 脏 与 大 血 管 正 常 投 影
后前位 PA
照 片
后 前 位
左旋心
镜面右位心
右 旋 心
——
基 本 病 变 心 脏 外 形 异 常
左侧位
• 体位:左侧位, 摆法同肺侧位
• 中心线:经右腋 中线,第6胸椎 高度垂直射入探 测器 ,屏气曝光
右前斜位 RAO
心 脏 与 大 血 管 正 常 投 影
食右 管前 压斜 迹位
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左前斜位
• 体位:立位,左前胸 与面板成60°。左手 背放于臀部,屈肘内 收,右手上举抱头
• 中心线:经右腋后线, 第6胸椎高度垂直射 入探测器,屏气曝光
照 片 示 意 图
左 前 斜 位
• 显示部位:右心 室、左心室及降 主动脉等部位左 前斜位影像,可 观察主动脉全貌
心 左前斜位 LAO
脏 与 大 血 管 正 常 投 影
•吞钡检查
照 片左 示侧 意位 图
• 显示部位:心脏 及大血管侧位影 像,曝光前吞钡, 观察食管压迹表 现
吞钡左侧位
心 左侧位 LL
脏 与 大 血 管 正 常 投 影
——
基
食管左房压迹
本 病
deviation of the esophagus
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左 房 大
轻度:食管前壁 受压,无移位
中度:食管前后壁 均受压并移位(止 于胸椎前缘)
重度:食管明显 向后移位与胸椎 重叠
右前斜位
• 体位:右前胸与面板 成45°。右手背放于 臀部,屈肘内收,左 手上举抱头
医学影像解剖学-胸部-心与大血管

五、胸部大血管
降主动脉是主动脉中最长 的一段,上接主动脉弓, 沿胸椎体前面下降穿过隔 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 到第4腰椎体处分为左、右 髂总动脉。主动脉降部以 隔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在 主动脉裂孔以上的一段称 为主动脉胸部胸主动脉, 以下的一段称为主动脉腹 部腹主动脉。
精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左心房出口, 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 前瓣、后瓣,它们亦有腱索分别与前、后 乳头肌相连。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 室口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 脉瓣。
精品课件
二、心腔的结构
右心房:有三个入口, 一个出口。入口即上、 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 口,出口即右房室口。 右心房通过上、下腔 静脉口,接纳全身静 脉血液的回流,还有 一小的冠状窦口,是 心脏本身静脉血的回 流口。
心包是包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 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 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可分为浆膜 心包和纤维心包。
精品课件
四、心包
浆膜心包 可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覆于心肌的 外面,又称为心外膜,壁层在脏层的外围。脏层 与壁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 的腔隙称为心包腔,内含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 用,可减少心在搏动时的摩擦。
精品课件
3、胸部左前斜位
精品课件
3、胸部左前斜位
心 脏 与 大 血 管 正 常 投 影
精品课件
4、胸部左侧位
左侧位:心影前缘上部为升主动脉前壁, 行一短段后折向后,移行到主动脉弓部。 下部为右心室流出道。约在第4前肋水平以 下的心前缘与胸骨阴影紧密相接,此处心 前缘为右心室前壁。心影后缘起于气管隆 突下水平,通常为右肺动脉降支的后缘, 向下由左心房段和左心室段组成。左心室 后下缘呈弧形弯向前部膈顶形成锐利的后 心膈角,下腔静脉可显示于此问隙内。
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讲义

心脏和大血管影像解剖(8 学时)教学内容:一、心脏大血管解剖要点二、心脏大血管常用影像检查方法:X 线、CT、MRI 、(USG、SPECT)三、影像解剖:1. 心脏大血管X 线平片的影像解剖: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2. X 线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解剖3. 心脏大血管CT 和MRI 的影像解剖4. 冠状动脉的CT 和MRI 影像解剖5. 心包的CT 和MRI 影像解剖熟悉和掌握心脏解剖与生理是学习心血管影像学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常需要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
目前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除了传统的普通X线检查、超声、核医学、心血管造影外,多层螺旋CT (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技术和MRI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进一步拓展了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领域,成为心脏大血管检查的重要手段。
透视:作为常规检查,心脏透视已不再重要。
摄片:可以初步观察心脏形态,估计心脏各房室大小,评价肺血多少,并间接反映心功能情况。
心血管造影:可以观察心内解剖结构的改变与血流方向,估计心脏瓣膜功能、心室容量与心室功能,但是它属于创伤性检查,目前主要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检查及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显示心脏大血管的断面形态、运动规律和血流状态,并可对心脏功能进行测量。
MSCT :能显示心脏大血管轮廓及其与纵隔内器官、组织的毗邻关系。
由于心肌与心腔内血液X线衰减值(影像学密度)差异很小,因此CT平扫显示心肌和心腔内结构的价值有限。
对比剂的引入和心电门控的应用可提高心脏CT检查价值和准确性,可反映解剖和形态学的改变并可评估心功能等情况。
电子束CT( electron beam CT,CT)对心脏大血管的检查有独到之处,但因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有X 线辐射,需要注射对比剂等缺点,加之MSCT 和MRI 的挑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MRI :目前的心血管MRI 可实现心脏大血管的实时动态成像,且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及异常影像

先天性心脏病的节段分析法
Segmental approach
是按内脏-心房,心室及大动脉三 个节段分析各个心腔和大动脉的形 态特征,连接关系及相对位置关系 及附加畸形的一种分析方法。
心房、心室及大动脉的形态鉴别
心房 心室 大动脉
右侧
左侧
耳部呈锥形,与 耳部呈屈指形, 体部连接较宽, 与体部连接窄, 与肝同侧,有cs 与胃泡同侧
钙化斑块 瘤样扩张 起源异常
RCA近段软斑 块狭窄
男, 1岁, 三 支 冠 状 动 脉 瘤
HR=120次/分
RCA起源 变异
肺循环的异常
肺循环的异常
肺血增多 肺血减少 肺淤血 肺水肿 肺动脉高压 肺静脉高压
:
1.肺血增多:肺动脉血流量增多。 1)肺血管纹理增粗、增多 2)肺动脉段凸出,肺门血管扩张 3)血管边缘清晰 * 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 4)肺野透过度正常
正足位
右足位
右头位
正头位
左头位
蜘蛛位
右冠状动脉造影
正头位
左前斜位
心血管疾病全面影像学诊断信息应包括
1.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变化(冠状动脉分支 的解剖)——X线、CT、MRI、超声;
2.提供心脏的功能(心室及瓣膜的运动功能、血 流状态)——MRI、超声;
3.心肌灌注、代谢及对负荷试验的反应——核素; 4.心脏结构的组织学特性——CT增强、MRI、核素。
心腔扩大,见于前负荷增加
X 线:普通X线对于病理的两种改变不能区分。
心脏增大:肌壁肥厚 心腔扩大
心胸比值:0.51~0.55 轻度增大 0.56~0.60 中度增大 〉0.60 重度增大
1. 左心房增大(后-上-左-右)最敏感体位 RAO, LAT P-A :1)心底部双重密度影 2)右心缘双房影 3)左心耳突出 4)气管分叉角度开大 RAO与 LAT吞钡:食道中下段受压移位 LAO: 1)心后上缘隆突,左主支气管受压 2)主动脉窗变小 常见于:MS、PDA、VSD、左心衰竭。
影像诊断学心脏和大血管

aortic valve
water-bottle
雪人型 sabot
snow-man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 一、心脏增大 (二) 房室增大-左心房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 • “double density sign” • a prominent bulge of the left atrial contour(left atrial appendage ); • up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left mainstem bronchus; • marked pos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esophagus.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所见--MRI
Heart
myocardium endocardium valves atria ventricles pericardium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造影所见--冠状动脉DSA
(1) Rt. coronary a. Post descending branch atrial branch
2. CT检查
常规, 超速CT扫描(多层面、电子束)和CTA
3. MRI检查
成像方位和脉冲序列
4. USG检查 5. 核医学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一、心脏大血管普通摄影解剖 (一)标准摄影位置的心脏大血管解剖-后前位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一、心脏大血管普通摄影解剖 (二)标准摄影位置的心脏大血管解剖-左侧位
oblique (斜位心)
perpendicular (垂位心)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3页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4页
二、心脏形状和胸前投影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5页
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6页
后前位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7页
后前位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1页
一、心脏位置及毗邻关系
• 胸腔 • 为横膈以上、颈部以下和胸廓以内空间, 其
内有心、肺等主要器官。 • 胸腔分为左、右两侧胸腔和中间纵隔。 • 纵隔分上下两个别, 下纵隔分前、中、后三
个别。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2页
一、心脏位置及毗邻关系
心脏 主要位于中纵隔,纵隔内最大器官。 其中1/3位于正中线之右侧,2/3位于左侧。 胸肋面,大个别右房右室,小个别左房左室。 心脏裸区: 靠近胸骨和第3~6肋软骨个别没有肺覆盖-
第8页
右前斜位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9页Βιβλιοθήκη 右前斜位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10页
四、心脏大血管各部位解剖
• (一)右心房 • 位于心脏右前, 呈直立不规则卵圆形
心脏大血管正常解剖
第11页
(4.1.1)--心脏大血管影像解剖

三尖瓣
二尖瓣
主动脉瓣
心包:心包在自旋回波序列呈线样低信号,周围有高信号脂肪组织衬 托,在MRI上正常心包厚度不超过4mm
心包
• 冠状动脉:由于心脏搏动和呼吸运动影像, 目前MRI显示冠状动脉不如CT,需要进一步 提高时间和空间分辨力才能用于临床
小结
• 心脏大血管检查技术较多,其中X线检查只 能大致判断形态和大小,不能显示内部结 构和功能改变;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显示内 部结构,但对不能评估功能状态,CTA对冠 脉的病变显示非常清晰直观。MRI检查可以 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但对冠脉的显 示还比不上CTA。
长轴位
短轴位
• 心肌:在自旋回波序列中,心肌呈中等信 号强度。右室壁较薄,约为左室壁的1/3, 测量心肌厚度应在舒张末期长轴位或短轴 位上测量,正常左室心肌厚度在收缩期比 舒张期至少增加30%
Morphology
右室壁
室间隔 左室壁
瓣膜:MRI可清晰显示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一般呈中等信号, 电影序列可观察瓣膜的形态和运动功能
心脏大血管的检查技术
• X线检查:普通胸部X线摄片可整体显示心 脏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和轮廓,并 能全面评价肺血循环的变化,但无法观察 心脏各房室和腔内的解剖结构,因此常作 为多数心脏疾病的初步筛选方法(此处全 屏显示下图,并动态勾画心脏的轮廓)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表现
• X线检查
–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投影:心左缘分为三段,自 上向下依次分为主动脉结、肺动脉段和左心室; 心右缘分为两段,上端由升主动脉或上腔静脉 构成,下段为右心房,膈位置低时,心右缘最 下部可含有部分右心室(此处显示下图并勾画 轮廓)
– 在后前位上,正常心脏形态可分为横位心、斜 位心和垂位心 – 横位心:见于矮胖体型,胸廓宽短,膈位置高, 心膈接触面积大,心胸比率略大于0.5,主动脉 结突出,心腰部凹陷 – 斜位心:见于适中体型,心胸比率0.5,心腰平 直 – 垂位心:见于瘦长体型,胸廓狭小,膈位置低, 心膈接触面积小,心胸比率略小于0.5,
最新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学解剖ppt课件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
食管吞钡右前斜位片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前斜位
• 前:右心房 右心室 • 后:左心房 左心室 • 主动脉全貌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侧位
• 前:升主动脉 右心室 • 胸骨后区 • 后: 左心房 左心室 • 心后食管前间隙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侧位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p48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什么是行为主义
华生把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称之为行为。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行为的构成单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搏动
• 规则、有节律性
• 心左缘的搏动主要代表左心室的搏动,心右缘的搏动 代表右心房的搏动
• 左心室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的交点称为 相反搏动点,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 相反搏动点上移,表明左心室可能膨隆,相反搏动点 下移,表明右心室可能膨隆。
相 反 搏 动 点
平卧时心影增大,呈横位心
心胸比率的计算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1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2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3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4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5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6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7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8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9
• 垂位心即体格瘦长(无 力型),胸廓狭长,膈 位置低,心影较小而 狭长,呈垂位,心纵 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大 于45°,心与膈接触 面小,心胸比率小于 0.5,肺动脉段较长、 稍突。
心脏大学管影像诊断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室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下腔静脉影)
AA PA
RV
LA LV
左侧位
AA PA
RV
LA LV
左侧位
3. 右前斜位
心影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
肺动脉、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端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端为右心房
X线表现: a.后前位:心影右下缘向右膨凸,心腰丰满或膨隆,
相反搏动点下移,心尖圆隆上翘 b.左侧位:心前间隙缩小,心影前缘与胸骨接触面
增加 c.右前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 d.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长,心影前缘前凸
右心室增大
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
心影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心腰膨隆, 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食管吞钡左房段明显受压后移
右心室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造影电影
播放
退出
左心室造影
左心室造影
右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冠造影
右冠造影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影像学征象
一、心脏位置异常 1.心脏移位 2.心脏异位
X线表现:
a.后前位:心尖向下、向左延伸,相反搏动 点上移,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b.左侧位:心影后下缘向后膨凸,心后间隙 变窄甚至消失。
c.左前斜位:心影后下缘向后下膨隆,左心 室段与脊柱重叠。
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
左扩展,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食管吞钡食管左 室段受压后移
心脑血管解剖图

副交感神经是抑制心脏的神经,它来自脑干,通过抑制心脏的肌肉收缩和心率来控制心脏的功能。
副交感神经
心脏的神经支配
03
大血管解剖及功能
03
静脉的结构
静脉是负责将身体各部位的血液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其结构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
血管的分类和结构
01
血管的分类
根据其功能和结构,血管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心内膜
心内膜是心外膜深部的肌肉层,也称为心包内膜,它是一层较厚的肌肉纤维。
心肌
心肌是构成心脏主体的肌肉组织,它分为工作肌和调节肌,工作肌是进行心脏收缩运动的肌肉,调节肌是调节心脏节律和神经支配的肌肉。
心脏的肌肉结构
交感神经是调节心脏的神经,它来自脊髓,通过调节心脏的肌肉收缩和心率来控制心脏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通过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
血管紧张素Ⅱ
通过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心血管系统的体液调节
心血管系统的自身调节
心率
心率的变化会影响心输出量和血压。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的变化会影响心输出量和血压。
血管张力和外周阻力
心率
心肌收缩
血液流动
心率与血管舒缩
在心脏收缩期,心室肌收缩,推动血液进入动脉。
血液从心脏出发,通过动脉流向全身,最后通过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再通过静脉返回心脏。
血管的舒缩状态会影响血液流量和血压。
02
心脏解剖及功能
心脏的解剖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血管的纤维膜,分为外层的纤维心包和内层的浆膜心包。
心包
心脏生理病理解剖X线图谱

胸腔内外力作用异位
心脏位置的改变由外力作用所致, 如肺不张、纵隔病变、胸腔积液、胸 廓畸形及膈肌位置异常等
胸腔外异位
也称胸外心,心脏部分或完全 不在胸腔内,分颈型、胸型、胸腹型 和腹型。多有胸骨裂缺,膈肌缺损, 腹壁缺损,常合并简单或复杂心内畸 形
心脏长轴指向分三种
指向左:左位心(laevocardia) 指向右:右位心(dextrocardia)
心纵轴(cardiac long diameter):心右缘 第一弓和第二弓交点与心尖(apex)之间的连线
横位心: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450 ,心胸比率>0.5
斜位心: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约450 ,心胸比率0.5
垂位心心纵轴与水平面夹角>450 ,心胸比率<0.5
影响心脏大血管 形态、大小的生理因素
可有多脾或无脾症
右位心并内脏转位
镜面右位心(dextrocardia mirror) 右室左前 左室右后
合并复杂畸形
较少见,单心室、完全型或纠正 型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或闭锁、 右室双出口、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等
右位心无内脏转位
右旋心 (dextroversion) 孤立性右位心 (Isolated dextrocardia)
左心室 右心室
右后 左前 左前 右后
常合并复杂畸形
纠正型或完全型大血管转位、单心室、三尖 瓣闭锁、法鲁氏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等
双心室平行、并列
中位心,较罕见,心尖居中,室间隔几成矢状 位,心腔位置大致正常或转位,左右基本对称
常合并复杂畸形
单心室、单心房、共同房室瓣、主动脉缩窄、 永存左上腔静脉、纠正型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狭窄、 先天性心包缺损等
另外可有水平肝、多脾(两侧双叶肺)或无脾 (两侧三叶肺,男性多发)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一)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一)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正常功能需要依赖于心脏大血管的
联合作用,而了解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解剖也是诊断和治疗心脏疾
病的重要前提。
一、主动脉
主动脉是心脏的出口血管,主要分为上降主动脉和下降主动脉两部分。
上降主动脉从心脏向上凸出并向上折曲,向左侧转弯后再向后下方行走,到达胸椎第四个动脉弓时分为两支,一支为左锁骨下动脉,另一
支为右锁骨下动脉。
下降主动脉则从胸椎第四个动脉弓开始,沿着脊
髓后面向下流走,经过膈肌进入腹部,再分为腹主动脉和髂动脉。
二、肺动脉
肺动脉是将心脏右心室产生的二氧化碳含量高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进
行气体交换的重要血管。
其起始部位在心脏右心室,向上、向左、向
后走行,穿过胸膜腔后到达肺门,分为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再进入
肺实质分布到肺泡毛细血管网。
三、上下腔静脉
上下腔静脉是将心脏和身体其他部位输送回心脏的重要静脉,上腔静
脉是由颈静脉和纵隔静脉汇合而成的,贯穿胸腔,最终汇合心脏右心房;下腔静脉位于腹腔内,从右肾上方穿过膈肌,汇入心脏右心房。
四、房室瓣
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是由左房室瓣连接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心脏反流。
在正常影像下,左心室内腔常见为梭形,呈典型的收缩-舒张运动。
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也是通过三尖瓣连接起来的,其主要作用是防止右心室血液逆流回右心房。
总之,了解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解剖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医学成像技术,医生可以在图像上更精准地观察到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心脏及大血管影像诊断第一部分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31
心脏及大血管影像诊断
.
1
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解剖
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以心脏为中心,将肺循环和体循环联系起 来的泵血系统
.
2
.
3
心血管系统的成像方法
超声 X线 CT(MSCT) 核磁共振成像(MRI) 血管造影 核医学
.
4
心脏超声成像
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cardiography,UCG)首选 操作简单 能够得到动态心脏影像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
++++
++++
+
+++
+++
+++
++++ ++++
++
++++
+++
++++
.
-
23
瓣膜病变
.
24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PA位心脏呈二尖瓣形(梨形),右心缘双 边现象,肺动脉段膨隆,主动脉弓小,左 心耳膨出,心左缘呈四弓,上肺血管扩张, 下肺血管变细 RAO位食管左房压迹明显 LAO位左主支气管抬高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正位
• 正位时心前下部为右心室, 左后下部为左心室,后上 部分为左心房,右心缘为 右心房
心脏瓣膜
心脏血流走行
心脏(大血管) ——检查方法
• 普通X线检查 透视:多方位观察;实时观察搏动情况 摄片: 后前位;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侧位; 食管吞钡 • 心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DSA) • CT • MRI
相 反 搏 动 点
影响心脏形态的生理因素
• 体型
斜位心 横位心 垂位心
• 年龄 • 呼吸 • 体位
• 斜位心:体格适中(健壮 型),胸廓形态介于其 他两型之间,心呈斜 位,心纵轴与水平面 的夹角约45°,心与 膈接触面适中,心胸 比率约0.5,心腰平直。
• 横位心多见于矮胖体 格的人,心纵轴与水 平面的夹角小(小于 45°),心与膈的接触 面大,心胸比率常大 于0.5。
• 垂位心即体格瘦长(无 力型),胸廓狭长,膈 位置低,心影较小而 狭长,呈垂位,心纵 轴与水平面的夹角大 于45°,心与膈接触 面小,心胸比率小于 0.5,肺动脉段较长、 稍突。
影响心脏形态的生理因素
• 体型: • 年龄: 儿童为球形心 老年人多为横位心 • 呼吸: 深吸气时为垂位心 深呼气时为横位心 • 体位: 平卧时心影增大,呈横位心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搏动
• 规则、有节律性 • 心左缘的搏动主要代表左心室的搏动,心右缘的搏动 代表右心房的搏动 • 左心室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两者的交点称为 相反搏动点,是衡量左、右心室增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 相反搏动点上移,表明左心室可能膨隆,相反搏动点 下移,表明右心室可能膨隆。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解剖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南医院 冼炜斌
心脏(大血管)的位置 •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 心脏是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像一 个桃子。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 前壁邻近。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 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 邻。
心脏(大血管)的空间解剖 • 心脏分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四个心腔 • 右心偏前,左心偏后,心房位于心室的后 方
心胸比率的计算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1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2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3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4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5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6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7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8
心脏(大血管)的CT断层解剖9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改变—后前位
• 右 1/3 ;左 2/3 • 右缘:
上 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下 右心房、下腔静脉
• 左缘:
上 主动脉弓 中 肺动脉段(心腰) 下 左心室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改变—后前位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
• • • • • 前缘:升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后缘:左心房 右心房 心前间隙 心后间隙 食管压迹: 主动脉弓 左支气管 左心房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
食管吞钡右前斜位片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前斜位
• 前:右心房 右心室 • 后:左心房 左心室 • 主动脉全貌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侧位
• 前:升主动脉 右心室
• 胸骨后区
• 后: 左心房 左心室 • 心后食管前间隙
心脏(大血管)
正常X线表现—左侧位
冠状1
冠状2
冠状3
冠状4
冠状5
冠状6
冠状7
矢状1
矢状2
矢状3
矢状4
矢状5
矢状6
冠状动脉
实体心脏(猪)前面实体心脏Biblioteka 猪)后面实体心脏(猪)左侧位
实体心脏(猪)内侧1
实体心脏(猪)内侧2
实体心脏(猪)内侧3
实体心脏(猪)内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