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三相PWM逆变电路

湖南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三相PWM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姓名:专业名称: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一、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数据输入交流电源:三相380V,f=50Hz交直变换采用二极管整流桥电容滤波电路,无源逆变桥采用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主电路,控制方法为SPWM控制原理输出交流:电流为正弦交流波形,输出频率可调,输出负载为三相异步电动机,P=5kW等效为星形RL电路,R=20Ω,L=15mH二、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和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
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录第一章整流和逆变电路原理及路图.................................................................................... - 0 -1.1.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原理..................................................................... - 0 - 第二章三相无源PWM逆变电路及原理................................................................................ - 2 -2.1 三相无源逆变电路及原理......................................................................................... - 2 - 第三章驱动电路........................................................................................................................ - 3 - 第四章保护电路设计.............................................................................................................. - 4 -4.1 过电流保护电路........................................................................................................ - 4 -4.2 过电压保护电路........................................................................................................ - 4 - 第五章仿真电路和波形.......................................................................................................... - 4 -5.1 三相桥式整流仿真电路及波形................................................................................. - 4 - 参考文献 .................................................................................................................................... - 6 - 课程设计的心得.......................................................................................................................... - 6 -第一章整流和逆变电路原理及路图1.1.电容滤波的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原理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是由三相半波不可控整流电路演变而来的阴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二极管(VD1,VD3,VD5)称为共阴极组;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VD4,VD6,VD2)称为共阳极组。
方波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方波逆变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方波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2. 掌握方波逆变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3. 学会分析方波逆变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其特点;4. 了解方波逆变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其改进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并搭建方波逆变电路;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方波逆变电路中存在的问题;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方波逆变电路的性能,并进行简单的优化调整;4.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方波逆变电路的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在团队中分享和交流;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善于克服困难;4. 引导学生关注方波逆变电路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应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但对方波逆变电路的了解尚浅。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方波逆变电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方波逆变电路基本原理:介绍逆变电路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重点讲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逆变电路及其工作原理”2. 方波逆变电路组成与元器件:分析方波逆变电路的组成,介绍各元器件的功能及选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逆变电路的组成与元器件”3. 方波逆变电路分析与设计:讲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及优化。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六节“方波逆变电路分析与设计”4. 方波逆变电路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方波逆变电路的搭建、调试及性能测试。
方波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方波逆变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及关键参数的计算。
2. 使学生掌握方波逆变电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方波逆变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方波逆变电路相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及仪器设备进行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程。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方波逆变电路的原理,并正确计算关键参数。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方波逆变电路。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方波逆变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4.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方波逆变电路原理:讲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结构、关键元件的作用及其工作过程。
2. 方波逆变电路关键参数计算:介绍方波逆变电路中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如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开关频率等。
3. 方波逆变电路设计方法: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实例讲解。
4. 方波逆变电路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方波逆变电路案例,使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5. 方波逆变电路实践操作:指导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和仪器设备进行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有源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有源逆变电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有源逆变电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2. 掌握有源逆变电路中主要元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学会有源逆变电路的参数计算和性能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绘制有源逆变电路图,并进行电路仿真;2.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对有源逆变电路进行性能测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中的有源逆变电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有源逆变电路在新能源、电力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有源逆变电路基本概念:介绍有源逆变电路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 内容列举:逆变电路的定义、类型、基本原理及应用场景。
2. 有源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开关元件、控制策略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六节- 内容列举:开关元件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逆变电路的调制方法。
3. 有源逆变电路的电路构成:讲解有源逆变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开关器件、滤波器、控制器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七节- 内容列举:开关器件的种类、滤波器的设计、控制器的功能。
4. 有源逆变电路参数计算:学习有源逆变电路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八节- 内容列举: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开关频率等参数的计算。
5. 有源逆变电路性能分析:分析影响有源逆变电路性能的因素,包括效率、稳定性等。
课程设计--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工业电气自动化)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1年12月21日成绩:优良合格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方案设计、参数计算方法,制定实验方案技术路线,提高实验技能。
并为后续课“自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调试和应用各种变流装置的能力。
2设计题目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设计3 设计内容与要求设计三相全控桥逆变实验电路。
掌握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根据不同控制角,分析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所对应的波形及相关参数的变化。
3.1 电路设计主电路整流变压器组别为D,Y11,采用锯齿波同步的触发电路或KC04集成电路触发器。
1)画出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主电路电路图。
标明相关电压极性。
2)画出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控制电路电气原理图。
3)画出同步分析相量图,选择同步变压器组别。
完成与控制电路接线。
3.2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1)分别画出β=30o, β=60o, β= 90o时的输出电压U d波形和U T1波形。
2)写出逆变状态时的输出电压表达式U d=f(β), I T= f(β), I2= f(β). 3.3 参数计算设U d=400V,I d=100A,选择晶闸管元件的型号和变压器容量。
3.4 书写认真,图表清晰,实验验证,独立完成。
4 实验结果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β=30o, β=60o, β=90o时的U d、U T1、I T波形。
观察逆变失败现象,分析逆变失败原因。
5 设计总结设计题目三相全控桥逆变电路设计1 设计目的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方案设计、参数计算方法,制定实验方案技术路线,提高实验技能。
并为后续课“自动控制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调试和应用各种变流装置的能力。
IGBT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IGBT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电力控制和调节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IGBT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控制策略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并通过课程设计来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一电路的工作机制。
一、设计原理IGBT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的电力电子变换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IGBT管的导通和关断,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实现对负载端的功率调节。
在正半周和负半周分别通过两个IGBT管来实现电压的逆变,从而产生交流输出。
二、电路结构IGBT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主要由四个IGBT管和四个二极管组成,其中两个IGBT管和两个二极管串联构成半桥,两个半桥串联形成全桥结构。
通过PWM控制方法,控制IGBT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三、控制策略1. PWM控制: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方法,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2. 电压闭环控制:通过采集输出电压信号,与设定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控制。
3. 过流保护:设计合适的过流保护电路,当负载过大时及时切断IGBT 管的导通,以保护设备和负载不受损坏。
四、性能评估1. 效率评估: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电路的效率,评估电路的能量转换效率。
2. 谐波分析:通过示波器等工具对输出波形进行谐波分析,评估谐波含量,检查输出波形的质量。
3. 动态响应:测试电路的动态响应特性,如瞬态响应时间、稳定性等,评估电路的动态性能。
五、课程设计内容1. 电路仿真:使用仿真软件搭建IGBT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模型,进行电路仿真分析。
2. 硬件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设计PCB电路板,选取合适的元器件进行电路搭建。
3. 控制程序编写:编写微控制器控制程序,实现对IGBT管的PWM 控制和电压闭环控制。
4. 性能测试与优化:进行电路性能测试,如效率测试、谐波分析、动态响应测试等,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路性能优化。
车载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车载逆变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车载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元件的功能和特点;2. 学会分析车载逆变电路的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3. 掌握车载逆变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要求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车载逆变电路;2. 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对车载逆变电路进行性能测试,并能分析测试结果;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解决车载逆变电路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及车载逆变电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意识,尊重事实,严谨求实;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车载逆变电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载逆变电路基本原理:包括逆变器的定义、工作原理、关键元件介绍(如IGBT、MOSFET等),以及车载逆变电路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车载逆变电路概述2. 车载逆变电路的设计方法:介绍车载逆变电路的设计步骤,包括电路拓扑的选择、元件参数的计算、控制策略的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车载逆变电路设计方法3. 车载逆变电路的仿真与实验:利用相关软件(如MATLAB/Simulink)进行车载逆变电路的仿真分析,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车载逆变电路仿真与实验4. 车载逆变电路的性能测试与分析:学习性能测试方法,对实际搭建的车载逆变电路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 车载逆变电路性能测试与分析5. 车载逆变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新能源汽车中车载逆变电路的应用实例,探讨其发展趋势。
单相PWM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电压型spwm控制的负载性负载逆变电路姓名:学号:院系:班级:指导老师:日期:目录一前言1.1 电力电子简介 (2)1.2 课题目的 (3)1.3 课题内容及要求 (3)1.4 课题意义 (3)二单相桥式逆变电路2.1 电压型逆变电路 (4)2.2 电流型逆变电路 (6)三单相桥式PWM逆变主电路设计3.1 逆变控制电路的设计 (9)3.2 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调制方式 (11)3. 3种调制方式下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分析 (13)四驱动和保护电路的设计4.1 过电流保护 (14)4.2 驱动电路的设计 (14)五使用的元件 (16)六仿真实验 (19)七心得体会 (24)八参考文献 (24)一前言1.1 电力电子简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
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晶闸管(SCR)、可关断晶闸管(GTO)、晶体管(BJT)、绝缘栅晶体管(IGBT)等阶段。
目前正向着大容量、高频率、易驱动、低损耗、模块化、复合化方向发展,与其他电力电子器件相比,IGBT具有高可靠性、驱动简单、保护容易、不用缓冲电路和开关频率高等特点,为了达到这些高性能,采用了许多用于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如外延技术、离子注入、精细光刻等。
IGBT最大的优点是无论在导通状态还是短路状态都可以承受电流冲击。
它的并联不成问题,由于本身的关断延迟很短,其串联也容易。
尽管IGBT模块在大功率应用中非常广泛,但其有限的负载循环次数使其可靠性成了问题,其主要失效机理是阴极引线焊点开路和焊点较低的疲劳强度,另外绝缘材料的缺陷也是一个问题。
单项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单项逆变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单项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
2.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逆变电路中各个组件的作用,如二极管、晶体管和变压器。
3. 学生能够解释逆变电路工作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规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绘制单项逆变电路的原理图。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搭建并测试单项逆变电路,观察并分析电路性能。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计算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注重实验安全,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 激发学生探索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单项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项逆变电路的知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逆变电路基本原理:包括逆变电路的定义、工作过程及其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逆变电路及其应用”2. 逆变电路的组成及各组件作用:- 教材内容:二极管、晶体管、变压器等组件在逆变电路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单项逆变电路的原理图绘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图3-2“单项逆变电路原理图”4. 实验操作与电路测试:- 教材内容:实验3-1“单项逆变电路的搭建与测试”5. 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计算”6. 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教材内容:第三章“逆变电路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逆变电路基本原理,讲解教材第三章相关内容。
方波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方波逆变电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方波逆变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能够分析方波逆变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方波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方波逆变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3.方波逆变电路的性能和特点4.方波逆变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工作原理、性能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方波逆变电路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方波逆变电路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方波逆变电路,观察其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子技术》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现代电子技术》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flash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方波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方波逆变电路实验套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方波逆变电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方波逆变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安排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
2.教学时间:安排每周两次课,每次90分钟,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地点:选择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方便学生观看演示和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电压逆变的课程设计

电压逆变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压逆变的基本概念,掌握逆变器的功能、分类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中电压逆变现象,解释相关实际应用。
3. 学生了解电压逆变技术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的意义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路图分析工具,绘制并解析电压逆变电路图。
2. 学生掌握使用示波器、电压表等实验设备进行电压逆变实验操作,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电压逆变电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验和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压逆变技术在新能源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压逆变的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针对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为我国新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电压逆变基本概念:包括逆变器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3章“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第2节“逆变器”2. 电压逆变工作原理:分析不同类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如方波逆变器、正弦波逆变器等。
- 教材章节:第3章“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第3节“逆变器工作原理”3. 电压逆变电路分析:学习电路图分析工具,掌握电压逆变电路的绘制和解析。
- 教材章节:第4章“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第1节“电路图分析工具”4. 实验操作:进行电压逆变实验,学习示波器、电压表等设备的使用,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 教材章节:第4章“电力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第3节“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5. 电压逆变应用案例分析:分析电压逆变技术在节能减排、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案例。
BJT单相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要求 (1)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1)(1)设计目的 (1)(2)设计的基本要求 (2)(3)总体方案的确定 (2)(4)具体的电路设计 (10)四.心得体会 (11)五.参考文献 (12)BJT单相并联逆变电路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课题及有关学过的基本知识去理解实际问题,通过设计电路了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从而加深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设计,主要培养以下能力。
(1)查阅资料:收集与本课程设计有关的资料。
(2)方案选择:考虑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计算机的使用能力,锻炼用简洁的文字和图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和要求课程设计题目的描述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BJT单相并联逆变电路,它是利用555定时器输出脉冲信号,经过JK触发器,当 J=K=1时,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触发器翻转一次,由触发器翻转的次数可以计算出输入时钟脉冲的个数,两个输出端口的一个端口的直流电流经过功率晶体管放大,再经过并联在多谐振荡器上的逆变电路中功率晶体管的二次放大,最后经由耦合电路,电流逆变成功,这样就得到交流电流。
课程设计的要求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电路图来实现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目的。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1)设计目的(1)进一步理解BJT三极管的性能,掌握其在电路中实现目的。
(2)加深理解555定时器在多谐振荡器中的工作方式。
(3)学习JK触发器性能和在控制电路的作用。
(4)了解并联逆变电路对触发脉冲的要求。
(5)加深理解并联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2)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技术数据:电容充电时间T1,电容放电时间T2,电路振荡周期T,电路振荡频率f,输出波形占空比q。
设计装置要达到的要求: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在控制电路中作为一种脉冲信号源。
JK触发器为整形电路,保护V3和V4两个三极管,而在V3和V4中,只能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其目的是阻止电路逆变失败。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的设计及仿真课程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摘要根据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采用Simulink中的相关模块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其典型电流、电压波形和工作过程,得到了三相桥式SPWM控制波、负载线电压、负载相电压、负载相电流、负载中性点电压、电源电流波形,解决了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利用该模型辅助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教学,直观生动,交互性强,动态显示传真波形。
论述了单项正弦波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SG3524的功能及产生SPWM波的方法,对逆变器的控制及保护电路做了详细介绍,给出了输出电压波形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三相桥式SPWM逆变;Simulink;仿真;波形;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2)2.1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的设计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SPWM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4)3.1工作原理 (4)3.2 控制方式 (5)3.2.1单极性正弦脉宽调制 (5)3.2.2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 (6)3.3 正弦脉宽调制的调制算法 (7)3.3.1 自然采样法 (7)3.3.2规则采样法 (7)3.3.3 双极性正弦波等面积法 (7)第四章MATLAB仿真设计 (8)4.1 主电路 (8)4.2 控制电路设计 (9)4.3仿真结果与分析 (10)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6)第1章绪论电力电子技术是跨越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理论三个领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应用了电路领域的各种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其装置,以实现对电能的变换和控制。
它可以看成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是弱电和强电之间的接口。
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新能源系统等。
该课程已成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等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三相逆变器课课程设计

三相逆变器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相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和应用场景。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1)了解三相逆变器的定义、结构和分类;(2)掌握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3)熟悉三相逆变器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三相逆变器的工作电路;(2)能够计算三相逆变器的各项参数;(3)能够设计简单的三相逆变器电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使学生认识到三相逆变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的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三相逆变器的定义和分类;2.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3.三相逆变器的应用领域和优缺点;4.三相逆变器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5.引入: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背景,引出三相逆变器;6.讲解:详细讲解三相逆变器的定义、结构和分类;7.演示: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8.应用:介绍三相逆变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9.讨论:分析三相逆变器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10.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三相逆变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分类;2.演示法: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三相逆变器案例;4.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三相逆变器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5.练习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力电子技术相关教材;2.参考书:提供电力电子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三相逆变器的原理动画、实际应用案例等;4.实验设备:准备三相逆变器实验装置,供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并评价其表现;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评估,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4.考试成绩:设置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三相逆变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电力电子逆变器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逆变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力电子逆变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及在逆变器中的应用,了解不同器件的性能特点。
3. 学生能够了解逆变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功能,如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力电子逆变器电路。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如PSPICE、MATLAB等)进行逆变器电路仿真,分析电路性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验证逆变器电路的正确性,并学会调试和优化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对新能源技术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热情。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力电子逆变器的基础知识,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电力电子器件和应用场景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逆变器具体设计和实践操作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强调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电子逆变器基本原理- 逆变器电路拓扑结构- 逆变器工作原理及转换过程- 逆变器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功能2. 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 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及特性- 不同器件在逆变器电路中的应用- 器件选型原则及电路设计注意事项3. 逆变器电路设计- 逆变器电路参数计算-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如PSPICE、MATLAB等)- 逆变器电路设计实例分析4. 逆变器实验操作与调试- 实验室设备及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逆变器电路调试与优化5. 逆变器应用案例分析- 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器应用- 电动汽车逆变器应用- 其他新能源领域逆变器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力电子逆变器基本原理第二周: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第三周:逆变器电路设计第四周:逆变器实验操作与调试第五周:逆变器应用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章:电力电子逆变器《电力电子器件与应用》第三章:常用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电力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第六章:逆变器电路设计及实验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电力电子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器件特性及电路设计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三相逆变电路的参数设计研究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部分课题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2)二、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 (2)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2)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简介一、逆变的基本概念 (3)二、换流的基本概念 (4)三、逆变电路的分类 (6)四、半桥逆变电路的基本概念 (6)五、全桥逆变电路的基本概念 (7)六、三相逆变电路的原理图 (8)第三部分三相逆变电路参数的设计一、具体电路设计 (9)二、课程设计总结 (13)三、参考资料 (14)第四部分 PSPICE仿真软件概述 (14)第一部分课题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力电子原器件的特性;2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3 掌握电力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电路参数设计方法;4 培养对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分析的能力;5 培养撰写研究设计报告的能力。
通过对一个电力电子电路的初步设计,巩固已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要求1、研究题目:三相逆变电路的参数设计研究2、课程设计的内容1 主电路方案确定2 绘制电路原理图、分析理论波形3 器件额定参数的计算4 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5 电路性能分析:输出波形、器件上波形、参数的变化、谐波分析、故障分析等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简介1、逆变的基本概念逆变——与整流相对应,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交流侧接电网,为有源逆变。
交流侧接负载,为无源逆变。
变频电路:分为交交变频和交直交变频两种。
交直交变频由交直变换(整流)和直交变换两部分组成,后一部分就是逆变。
主要应用:1)各种直流电源,如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
2)交流电机调速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等电力电子装置的核心部分都是逆变电路。
3)单相桥式逆变电路逆变以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为例说明最基本的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S1~S4是桥式电路的4个臂,由电力电子器件及辅助电路组成。
单相dcac逆变器课程设计

单相dc ac逆变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相DC-AC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单相DC-AC逆变器中主要元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单相DC-AC逆变器电路的性能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单相DC-AC逆变器电路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电路测试和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安全,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单相DC-AC逆变器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操作和电路分析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以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具备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力电子技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单相DC-AC逆变器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介绍;b. 单相DC-AC逆变器主要元件功能及选型;c. 单相DC-AC逆变器电路分析与性能评估。
2. 实践教学:a. 单相DC-AC逆变器电路搭建及调试;b. 逆变器输出波形测试及分析;c. 逆变器电路故障排查及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1. 第一周:介绍单相DC-AC逆变器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让学生了解逆变器的作用和重要性;2. 第二周:讲解逆变器主要元件功能及选型,指导学生进行元件选型和电路设计;3. 第三周:进行逆变器电路分析与性能评估,使学生掌握电路性能评价方法;4. 第四周: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搭建和调试逆变器电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5. 第五周:进行逆变器输出波形测试及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第六周:进行逆变器电路故障排查及优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逆变电路课程设计psim

逆变电路课程设计psim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逆变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PSIM软件在逆变电路仿真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逆变电路的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PSIM软件搭建逆变电路模型;2. 学生能够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逆变电路的输出波形,掌握电路参数调整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设计简单的逆变电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逆变电路,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逆变电路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b. 逆变电路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其应用;c. PSIM软件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
2. 实践教学:a. 使用PSIM软件搭建逆变电路模型;b. 逆变电路仿真实验,分析输出波形,调整电路参数;c. 设计简单的逆变电路,进行性能测试。
3. 教学大纲:第一周:逆变电路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分类;第二周:逆变电路性能指标及应用,PSIM软件基本操作;第三周:使用PSIM软件搭建逆变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第四周:设计简单的逆变电路,分析性能,总结优化方法。
4. 教材章节及内容:a. 第六章 逆变电路及其应用;- 6.1 逆变电路基本概念- 6.2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及分类- 6.3 逆变电路性能指标- 6.4 逆变电路应用案例b. 第七章 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7.1 PSIM软件简介- 7.2 PSIM软件操作方法- 7.3 逆变电路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理论与实践,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逆变电路的相关知识,并运用PSIM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课程设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设计院、部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专业:班级:学号:完成时间: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都是直流电源,当我们使用这些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就需要用到逆变电路了。
本次基于 MOSFET的单相桥式无源逆变电路的课程设计,主要涉及 IGBT 的工作原理、全桥的工作特性和无源逆变的性能。
本次所设计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采用 IGBT 作为开关器件,将直流电压 Ud 逆变为波形电压,并将它加到纯电阻负载两端。
首先分析了单项桥式逆变电路的设计要求。
确定了单项桥式逆变电路的总体方案,对主电路、保护电路、驱动电路等单元电路进行了设计和参数的计算,其中保护电路有过电压、过电流、电压上升率、电流上升率等,选择和校验了 IGBT、SG3525等元器件,IGBT 是由 BJT(双极型三极管 ) 和 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 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 , 兼有 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 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
最后利用 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 SIMULINK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波形仿真,仿真的结果证明了完成设计任务要求,满足设计的技术参数要求。
关键词:单相;逆变;设计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the inverter circuitis widely used, batteries, dry batteries, solar cells are DC power supply, when we use these power supply power to the AC load, you need to use the inverter circuit. This time based on MOSFET single phase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design, mainly related to the work principle of IGBT, the full bridge of the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assive inverter. The single-phase full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designed by IGBT as the switching device, the DC voltage Ud inverter as the waveform voltage, and will be added to the pure resistance load at both ends.Firstly,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ingle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scheme of single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of the main circuit, protection circuit, driving circuit unit circuit design and parameter calculation, the protection circuit have voltage, current and voltage rate of rise, the current rate of rise, selec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IGBT and SG3525 components, IGBT is by BJT (bipolar transistor) and MOS (insulated 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composed of full control type voltage driven type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both MOSFET's high input impedance and GTR low conductance through the advantages of pressure drop. At last, the MATLAB simulation software is used to build the SIMULINK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prove that the design task is required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words: single phase; inverter; design目录11 1.11 1.22 1.32 23 2.132.1.132.1.23 2.232.2.132.2.24 2.34 2.45 373.173.1.173.1.273.1.38 3.283.2.183.2.283.2.39 3.393.3.193.3.29 4114.1MATLAB11 4.213 4.31618 19 211绪论1.1逆变电路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都是直流电源,当我们使用这些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就需要用到逆变电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基于SG3524芯片的逆变电源设计
与MATLAB仿真
(控制电路)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姓名:王德昭
学号:1
指导教师:洪宝棣
职称:副教授
设计完成日期:二Ο一五年一月
电力电子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设的目的 (3)
课程设计要求 (3)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参数 (4)
二、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6)
全桥逆变电路 (6)
三、器件的选择 (7)
内部结构图
SG3524引脚功能
SG3524引脚图
四、控制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心得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
电力电子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又称为功率电子技术,他是用于电能变换和功率恐控制的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示弱电控制强电的方法和手段,是当代高兴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持电力系统技术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并节能降耗、增产节约提高生产效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
正是大功率晶闸管的发明,使得半导体变流技术从电子学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电力电子技术这一专门的学科。
而二十时间九十年代各种全控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明,进一步拓展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和覆盖的领域和范围。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钢铁、冶金、化工、电力、石油、汽车、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功率范围大到几千兆瓦的高压直流输电,小到一瓦的手机充电器,电力电子技术随处可见。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力电子装置与传统的机械式开关操作设备相比有动态响应快,控制方便,灵活的特点,能够显著地改善电力系统的特性,在提高系统稳定、降低运行风险、节约运行成本方面有很大潜力。
课设的目的
1)通过对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设计,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和系统设计的能力。
2)了解与熟悉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
3)理解和掌握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及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元器件的选择计算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
1、输入直流电源:24V±10%;
2、输出交流电压:220V±10%;
3、控制电路芯片为SG3524;
4、过流保护电路。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参数
1、主电路设计。
2、通过计算选择全控器件的具体型号。
3、确定变压器变比及容量。
4、控制电路芯片分析及接线使用。
5、绘制相关电路图。
6、MATLAB电路仿真,获得输出电压波形;
7、完成设计说明书。
接受任务日期 201 年月日要求完成日期 201 年月日
学生 (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 (签名) 年月日
院长(主任) (签名) 年月日
二、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全桥逆变电路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的原理图如图2-1 a所示,它共有四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
把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2和3作为另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各导通180度。
其输出电压u0的波形和图2-1b的半桥电路的波形u0形状相同,也会矩形波,但其幅值高出一倍,U m=U d。
在直流电压和负载都相同的情况下,其输出电流i0的波形当然也和图2-1b中的i0形状相同,仅幅值增加一倍。
图一中的VD1、V1、VD2、V2相继导通的区间,分别对应于图一种的VD1和VD4,、V1和V4、VD2和VD3、V2和V3相继导通的区间。
关于无功能量的交换,对于半桥逆变电路的分析也完全适用于全桥逆变电路。
在阻感负载时,还可以采用移相的方式来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这种方式称为移相调压。
移相调压实际上就是调节输出电压脉冲的宽度。
在图2-1a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中,各IGBT的栅极信号仍为180度正偏,180度反偏,并且V1和V2的栅极信号互补,V3和V4的栅极信号互补,但V3的基极信号不是比V1落后180度,而是只落后(0<<180度)。
也就是说,V3、V4的栅极信号不是分别和V2、V1的栅极信号同相位,而是前移了180度—。
这样,输出电压u0就不再是正负各为180度的脉冲,而是正负各为脉冲,各IGBT的栅极信号u G1~u G4及输出电压u0、输出电流i0的波形如图2-1b所示。
下面对其工作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设在t1时刻前V1和V4导通,输出电压u0为U d,t1时刻V3和V4栅极信号反向,V4截止,而因负载电感中的电流i0不能突变,V3不能立刻导通,VD3导通徐柳。
因为V1和VD3同时导通,所以输出电压为零。
到t2时刻V1和VD2栅极信号反
向,V1截止,而V2不能立刻导通,VD2导通续流,和VD3构成电流通道,输出电压为—U d。
到负载电流过零并开始反向时,VD2和VD3截止,V2和V3开始导通,u0仍为—U d。
t3时刻V3和V4栅极信号再次反向,V3截止,而V4不能立刻导通,VD4导通续流,u0再次为零。
以后的过程和前面类似。
这样,输出电压u0的正负脉冲宽度就各位。
改变,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在纯电阻负载时,采用上述移相方法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只是VD1~VD4不再导通,不起续流作用。
在u0为零期间,四个桥臂均不导通,负载也没有电流。
显然,上述移相调压方式并不适用于半桥逆变电路。
不过在纯电阻负载时,仍可采用改变正负脉冲宽度的方法来调节半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这是,上下两桥臂的栅极信号不再是各180度正偏、180度反偏并且互补,而是正偏的宽度为、反偏的宽度为180度—,二者相位差为180度。
这是输出电压u0也是振幅脉冲的宽度各为。
图2-1:单项全桥逆变电路的移相调压方式
三、器件的选择
内部结构图
SG3524引脚功能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PWM型和PFM(脉频调制)型开关集成控制器已达上百种,其中PWM型集成控制器以SG3524较为流行,它是美国硅通用公司(Silicon General)生产的双端输出式脉宽调制芯片,包括了所有无电源变压器开关电源所要求的基本功能,如控制、保护、取样放大等功能,使用方便灵活,同时在制造上采用常规的平面工艺。
SG3524可为脉宽调制式推挽、桥式、单端及串联型SMPS(固定频率开关电源)提供全部控制电路系统的控制单元。
由它构成的PWM
型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可达100kHz,适宜构成100-500W中功率推挽输出式开关电源。
SG3524采用是定频PWM电路,DIP-16型封装。
SG3524引脚图
四、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图
五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中,我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通过查阅资料,
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才解决了部分的问题。
这让我了解到了自己在这门课程上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
另外课本知识和实践设计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更加让我理解了真理出自实践这句名言的可贵之处。
以后我会更加注重将理论知识活运用于实践,为自己的专业甚至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感谢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们。
六参考文献
(1)黄俊,王兆安.电力电子变流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内蒙古电力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