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测评
一、选择题
1. 胡佛说:“我们没有达到目标。
但是, 只要给我们机会, 我们会继续执行过去八年的政策。
” 这里“过去八年的政策”是指 (
A.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 解决经济大危机的政策
D.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
解析:胡佛总统在位期间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没有摆脱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而罗斯福总统上台后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由此得出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 签订集体合同;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 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一法令说明(
A. 资产阶级政府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
B. 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内容
C. 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工人的失业问题
D. 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迅速发展
解析:罗斯福在新政过程中兼顾了工人阶级的利益,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危机。
答案:B
3.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在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制度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仍采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 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
C. 只体现和照顾资本家的利益
D. 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旧民主制度”可以分析出罗斯福新政并不是对传统民主制度的否定, 而是在维护的前提下进行的。
答案:D
4. 下列经济措施为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是(
A. 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B. 实行大规模赤字财政
C. 使用紧缩财政政策
D. 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历届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和主张,只有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A
5. 美国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 包括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限制,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
这说明( ①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②美国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
③低收入群体利益得到保证
④维护并发展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为恢复工业生产,渡过难关而创造良好条件。
作为新政的手段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故排除②。
答案:C
6. 福利制度也有消极作用的一面, 如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下列各项中起这种消极影响的主要是(
A. 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 扩大了社会消费
C. 福利水平高,如瑞典的失业者可以得到纳税后平均工资的 92%
D. 种类繁多,受益面广
解析:考查对福利制度消极影响的认识,根据选项容易判断。
答案:C
7.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 扭转经济危机造成的颓势
B. 以强有力的政策改善经济状况
C. 运用政权力量加强对经济干预
D. 以侵略和扩张方式克服危机
解析:“新政”的最主要特点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B
8. 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是制定经济计划,这种经济计划的特性是 (
①指导性的②指令性的③宏观的引导规划④具体的实施计划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二战后发达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对经济发展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
答案:A
9.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揭示, 经济的调节必须“看不见的手” 和“看得见的手” “两手”兼用。
“看不见的手”指的是(
A. 市场调节
B. 国家干预
C. 市场与计划
D. 私有与国有有机结合
解析:通过对危机爆发后胡佛与罗斯福不同的应对政策及后果中较易理解。
答案:A
10. 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 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
”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
A. 个人能力不足
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国际环境影响
D. 灰心绝望情绪
解析:面对危机,胡佛坚持实行“盲目放任”政策,使其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
答案:B
11. 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
A. 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 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C. 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
D. 是否有国家所有制的企业
解析:二战后发达国家虽然采用经济计划方式, 但其基础依然是市场经济, 计划是客观的指导性的。
答案:B
12.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
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
A. 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因为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
B. 没有看到消费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中下层民众的购买力
C. 强调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鼓动消费以减轻供大于求的压力
D. 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据所学易判断。
答案:C
13. 创造了美国经济扩张的奇迹,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政府是(
A. 罗斯福政府
B. 里根政府
C. 克林顿政府
D. 布什政府
解析:克林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答案:C
14. 二战后,建立了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日本
解析: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答案:D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
A. 刺激社会消费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改善劳资关系
D. 美化政府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国家实行福利政策的原因。
二战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教训, 推行福利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B
16. 某同学在查阅美国总统选举资料时,查到一段一位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词“ (I)
pledge you,I pledge myself to a new deal for the American people.”请你判断该总统可能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尼克松
解析:将英语引入历史,题目比较新颖,体现了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
从 1962年到 90年代,美国家庭财产最少的 20%的家庭平均净价值实际上在缩小,但是最富有的 20%的家庭平均净价值却增加了 88%,而这 20%中排在最前面的 0.5% 的家庭平均净价值却增加了 188%。
到 1976年, 占美国人口 1%的美国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产总和占国家总财富的 20%;但到了 90年代中期,这 1%的最有钱人已占有了 49%的国家总财富。
这一切对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至少, 它埋下了使社会两极分化的种子。
假如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这个国家势必被分成有钱与缺钱人两大阵营,而这一现象正是美国建国 200年来一直要避免的。
——(美托马斯·K. 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请回答:
(1为什么美国的财富总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2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解析:解答的难度集中在第(1问上,第(2问较易回答。
解答第(1问时,应着重从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和美国 20世纪 90年代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入手进行解答。
参考答案:(1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决定了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为垄断资本服务; 在新经济时代,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 贫富的差别, 决定了受教育程度的差别,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2最大受益者:垄断资本家。
18. 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在评述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说:“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 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 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
”试结合经济大危机的危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该题属材料问答题, 通过材料的展示, 旨在考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解答时应从对经济的打击和由此引发的政治危机两方面去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 上述说法主要指出了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之高, 影响之大, 特别是由经济危机加深了社会危机。
(2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仅导致美国经济的崩溃,而且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还蔓延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大危机在破坏生产力的同时, 既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 又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同时, 各国之间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