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陶瓷材料(共6学时)(彩色版)

合集下载

《陶瓷材料》课件

《陶瓷材料》课件
《陶瓷材料》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件《陶瓷材料》。在这篇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陶瓷材料的 种类、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领域。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简介
什么是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是通过高温烧结制 备而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 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 腐蚀和绝缘等特点。
常见陶瓷材料有哪些?
常见陶瓷材料包括陶器、瓷 器、磁器等,它们在生活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密度和孔隙率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能 化学稳定性
机械性能
强度和韧性 硬度
陶瓷的应用领域
• 电子器件 • 航空航天 • 光学仪器 • 器皿与餐具 • 建筑陶瓷
结语
1 陶瓷材料的优缺点
2 未来发展趋势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 耐腐蚀和机械性能,但也 存在着脆性和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度大 等缺点。
陶瓷材料在新能源、先进 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 阔,将持续发展并不断创 新。
3 完。
陶瓷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领域
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良好 的耐磨性和机械性能,被广 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 建筑和医疗等领域。
陶瓷的分类
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
晶体陶瓷
•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 根据结构分类:
硬质合金
玻璃
陶瓷的制备方法
• 干法 • 液相法 • 气相法 • 溶胶-凝胶法
陶瓷的性能
物理性能

陶瓷材料介绍课件

陶瓷材料介绍课件

原料加工
将基础原料进行破碎、粉 碎、筛选等加工,制备成 适合成型工艺的细粉料。
成型工 艺
塑形
将细粉料混合一定量的水、 粘土等添加剂,制成具有 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坯体。
干燥
将坯体放入干燥室内进行 干燥,去除水分,提高坯 体强度。
修整
对干燥后的坯体进行修整, 去除毛刺、裂纹等缺陷。
烧成工艺
装窑
将干燥修整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 进行烧成。
氧化锆陶瓷是一种以氧化锆(ZrO2)为主 要成分的陶瓷材料。它具有高硬度、高韧性 和优异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可在极端环境 下保持稳定的性能。氧化锆陶瓷广泛应用于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等领域,作为密
封件、轴承、切削工具等产品的制造材料。
优势
陶瓷材料的优势在于其优良的绝缘性能、耐磨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生物相容 性等,使其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2
陶瓷材料的生
原料制 备
01
02
03
原料选择
根据陶瓷产品的性能要求, 选择合适的天然矿物或工 业原料作为基础原料。
配料计算
根据产品配方进行原料配 比,确保原料成分符合要 求。
低毒性和无致敏性
陶瓷材料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释放的物质对生物体无毒性和致敏性, 因此对生物体安全无害。
04
陶瓷材料的未来展与 挑
新料研 发
高温陶瓷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优良性能的陶 瓷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新材料研发将致力于提高陶瓷的耐 热性、抗氧化性和抗蠕变性,以满足各种高温应用的需求。
陶瓷材料介
• 陶瓷材料概述 • 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 • 陶瓷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 陶瓷材料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 案例分析:几种典型陶瓷材料介

《功能陶瓷材料》PPT课件

《功能陶瓷材料》PPT课件

精选ppt
24
• 在制备工艺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 要生产手段的界限,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 护气氛烧结、热压、热静压等手段。
• 在性能上,特种陶瓷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和 功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导电、 绝缘以及在磁、电、光、声、生物工程各方 面具有的特殊功能,从而使其在高温、机械、 电子、宇航、医学工程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 用。
• 陶瓷器即使在高温下仍保持坚硬、不燃、不生 锈,能承受光照或加压和通电,具有许多优良
性能
• 广义陶瓷定义为无机原料经过热处理后的“陶
瓷器”制品的总称
精选ppt
22
1.1 精细陶瓷定义与分类
• 相对这种用天然无机物烧结的传统陶瓷
➢精细陶瓷 (Fine Ceramics)又称先进陶瓷(Advan ced Ceramics): 以精制的高纯天然无机物或人工合成的 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制 造加工工艺烧结,具有远胜过以往独特 性能的优异特性的陶瓷
(定义、分类、特性、制备方法、应用)
• 功能陶瓷材料
(电介质陶瓷、敏感陶瓷、磁性陶瓷、 超导陶瓷、生物陶瓷)
精选ppt
21
第一节 精细陶瓷
• 精细陶瓷作为仅次于金属、塑料的“第三类材 料”,正在越来越多地在结构材料方面崭露头
脚,成为现代工程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
• 陶瓷原大多数指料
郑伟宏
精选ppt
1
1、陶瓷材料的发展概况
陶瓷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是不 可缺少的材料,它和金属材料、高分子 材料并列为当代三大固体材料。
精选ppt
2
我国的陶瓷研究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它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象征之一,在我国 的文化和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陶瓷材料详解PPT课件

陶瓷材料详解PPT课件

90
球墨铸铁
20~40
氮化硅陶瓷
3.5~5
2020年9月28日
23
2. 物理与化学性能
• 熔点高 一般在2000℃以上,故陶瓷高温强度和
高温蠕变抗力优于金属。 • 热胀系数小、热导率低
随气孔率增加,陶瓷的热胀系数、热导 率降低,故多孔或泡沫陶瓷可作绝热材料。
热振性差。能
2020年9月28日
20
(二)陶瓷的性能
1. 力学性能
• 硬度高、耐磨性好;
>1500Hv ( 淬 火 钢 500~800Hv , 高 聚 物 <20Hv)
• 抗拉强度低,抗压强度较高;
因表面及内部的气孔、微裂纹等缺陷,实 际强度仅为理论强度的1/100~1/200。但抗 压强度高,为抗拉强度的10~40倍。
硅酸盐矿物为主要原料,如粘土、石
英、长石等。主要制品有:日用陶瓷、
建筑陶瓷、电器绝缘陶瓷、化工陶瓷、
多孔陶瓷。
2020年9月28日
3
特种陶瓷是以纯度较高的人工合成化合 物为主要原料的人工合成化合物。
如Al2O3、ZrO2、SiC、Si3N4、BN等。
日用陶瓷
按用途分类
工程结构陶瓷
工业陶瓷
功能陶瓷
2020年9月28日
红宝石(α-Al2O3掺铬离子)、钇铝石榴石、 含钕玻璃等可作固体激光材料;玻璃纤维可作光
导纤维材料,此外还有用于光电计数、跟踪等自 控元件的光敏电阻材料。
870℃
1470℃
1713℃
α-石英
α-鳞石英
α-方石英
熔融SiO2
加热 急冷
180~270℃
163℃
573℃
β-石英

《陶瓷材料》PPT课件

《陶瓷材料》PPT课件

硅酸盐结构
结构很复杂,但基 本结构单元为[SiO4]硅氧 四面体,结合键为离子 键、共价键的混合键;
每个氧原子最多只 有被两个[SiO4]所共有;
Si-O-Si的键角为145°; [SiO4]既可孤立存在,亦可通过共用顶点连接成
链状、平面或三维网状结构,故硅酸盐材料有无机高 聚物之称。
硅酸盐结构特点与结构分类
敲击声
沉浊
清脆
陶瓷分类(2)
按用途分类
结构陶瓷 功能陶瓷 陶瓷耐火材料 玻璃
结构陶瓷主要是用于耐磨损、高强度、耐热、耐热冲击、硬质、高刚性、 低热膨胀性和隔热等结构陶瓷材料;
不同形状的特种结构陶瓷件
功能陶瓷中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和生物-化学功能等陶瓷制品和材料, 此外还有核能陶瓷和其它功能材料等。
E E 01 f1p f2p 2
– 式中p为材料气孔率;E0为p=0时的弹性模量; – f1 、 f2 为 由 气 孔 形 状 决 定 的 常 数 。 对 于 球 形 气 孔 ,
f1=1.9 ,f2=0.9。
⑷晶体结构
–。
– 对于多晶材料来说,则可认为E是各向同性的(统计性 的)。
泽,为施釉或无釉制品,基本不吸水。
• 炻器:其性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断口致密,即使无
釉,也不透过液体和气体,坯体透气性差或无透光性。
陶器和瓷器
性能及特征 吸水性/%
透光性
陶器 一般大于3
不透光
瓷器 一般不大于3
透光
坯体特征
未玻化或玻化程度差、断面 玻化程度高、结构致密、细
粗糙
腻,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
建筑陶瓷-地砖
电瓷
广义的陶瓷概念: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陶瓷材料学》 课程教学大纲

《陶瓷材料学》 课程教学大纲

《陶瓷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陶瓷材料学英文名称:Ceramic Materials二、课程代码及性质课程代码:0801852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必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2.5四、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学、金属材料学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1. 掌握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平衡相图,具备分析晶体结构并根据相图进行成分设计及工艺制定的能力;2. 掌握陶瓷材料的烧结机理,了解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及影响因素,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烧结工艺制定、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3. 理解陶瓷材料的脆性断裂失效机理,掌握陶瓷材料的增韧方法及机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高强高韧复合陶瓷设计的能力;4. 了解陶瓷材料的发展前沿,掌握其发展特点与动向,具备研发新型陶瓷材料的知识与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具体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陶瓷材料的平衡相图,陶瓷材料的烧结,陶瓷材料的断裂力学与增韧。

教学难点:典型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三元相图分析、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分析。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2)安排适量的课堂讨论环节,使学生通过课下的资料查阅而掌握基本的专业资料获取方法、途径、整理归纳和讲演能力。

教学手段:(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2)收集典型陶瓷实物,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讲授。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总体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2学时)1.1 陶瓷材料的定义1.2 陶瓷材料的发展史1.3 陶瓷材料的键特性与基本性能1.4 典型陶瓷材料及其应用1.5陶瓷材料未来发展及关键问题第二章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8学时)2.1 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鲍林规则2.2 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2.2.1 MX结构2.2.2 MX2结构2.2.3 M2X结构2.2.4 M2X3结构2.3 硅酸盐陶瓷的晶体结构2.3.1硅酸盐陶瓷的晶体结构特点及分类2.3.2岛状硅酸盐陶瓷晶体结构2.3.3组群状硅酸盐陶瓷晶体结构2.3.4链状硅酸盐陶瓷晶体结构2.3.5层状硅酸盐陶瓷晶体结构2.3.6架状硅酸盐陶瓷晶体结构第三章非晶态与玻璃结构(4学时)3.1 非晶态原子结构3.1.1 非晶态原子结构特点3.1.2 非晶态物质的结构表征方法3.1.3 非晶态物质的热学参数表征3.1.4 非晶态结构的制备方法3.2 氧化物玻璃3.2.1硅酸盐玻璃3.2.2硼酸盐玻璃3.2.3磷酸盐玻璃第四章陶瓷材料的平衡相图(8学时)4.1陶瓷系统相平衡特点4.2单元系统相图4.2.1 SiO2系统相图4.2.2 ZrO2系统相图4.3 二元系统相图4.3.1 具有低共熔点的二元系统4.3.2 生成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统4.3.3 生成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系统4.3.4 固相中有化合物形成或分解的系统4.3.5 具有多晶转变的系统4.3.6 具有液相分层的系统4.3.7 形成连续固溶体的系统4.3.8 形成不连续固溶体的系统4.4 三元系统相图4.4.1 具有三元最低共熔点的系统4.4.2 生成一个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相图4.4.3 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4.4.4 生成一个固相分解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4.4.5 具有低温稳定的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4.4.6 具有同组成熔融三元化合物的系统4.4.7 具有异组成熔融三元化合物的系统4.4.8 具有两种液相分层的三化合物的系统第五章陶瓷材料的烧结(4学时)5.1概述5.2 烧结动力学5.3 固相烧结及机理5.4 液相烧结及机理5.5 陶瓷烧结的影响因素5.6 特色烧结方法及装备第六章陶瓷材料的脆性与增韧(2学时)6.1 陶瓷材料的脆性机理6.2 陶瓷材料的增韧6.2.1 相变增韧6.2.2 微裂纹增韧6.2.3 裂纹偏折和弯曲增韧6.2.4 裂纹分支增韧6.2.5 桥联与拔出增韧6.2.6 延性颗粒增韧6.2.7 残余应力增韧6.2.8 压电效应损耗能量增韧6.2.9 电畴翻转增韧6.2.10 复合韧化机制第七章陶瓷材料的断裂力学(6学时)7.1 陶瓷断裂强度的微裂纹理论7.2裂纹尖端应力和应力场强度因子7.3断裂韧度的测量与计算第八章先进结构陶瓷(6学时)8.1氧化铝(Al2O3)结构陶瓷8.2氮化硅(Si3N4)结构陶瓷8.3碳化硅(SiC)/高温结构陶瓷8.4增韧氧化物结构陶瓷8.5 其他结构陶瓷3.各章节的课后思考题(作业)及讨论要求思考题(课后作业):第1章思考题:(1) 陶瓷材料的键结合有何特点,对性能有何影响?(2) 陶瓷材料的具体应用领域有哪些,其依据是什么?第2章思考题:(1) 分别以Al2O3、ZrO2、Si3N4为例,从结合键的角度分析这上述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第五章建筑装饰陶瓷2PPT精品文档98页

第五章建筑装饰陶瓷2PPT精品文档98页
组成粘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Al2O3和 H2O,还含有少量的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MgO以及着色矿物Fe2O3和 TiO2等。
粘土的矿物组成:粘土是多种微细矿物的混 合体,主要由粘土矿物(含水铝硅酸盐类矿物) 组成。此外还含有石英、长石、碳酸盐、铁和钛 的化合物等杂质。粘土的主要粘土矿物可分为高 岭石类、蒙脱石类和伊利石(水云母)类三种, 另外还有较少见的水铝英石。
陶瓷砖按吸水率不同可分为五大类,见表5.2 陶瓷砖按使用部位不同可分为内墙砖、外墙 砖、室内地砖、室外地砖、广场地砖和配件砖。 其定义见表5.3。
陶瓷砖按其表面是否施釉可分为有釉砖和无 釉砖
陶瓷砖按其表面形状可分为平面装饰砖和立 体装饰砖。平面装饰砖是指正面为平面的陶瓷砖, 立体装饰砖是指正面呈凹凸纹样的陶瓷砖。
焙烧陶瓷砖的窑炉常用辊道窑、隧道窑。用 半干法成型的陶瓷面砖的典型生产工艺如图5.1所 示。
图5.1 半干法成型的陶瓷砖生产工艺
5.1.4 陶瓷的装饰
5.1.4.1 釉 (1)釉的定义和作用
釉是指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连续的 薄薄的玻璃态物质。
釉的作用在于改善陶瓷制品的表面性能;其 次可以提高制品的机械强度、电光性能、化学稳 定性和热稳定性。釉还对坯体起装饰作用。
第五章 建筑装饰陶瓷
本章内容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5.2 釉面砖 5.3 陶瓷墙地砖 5.4 陶瓷锦砖 5.5 其他陶瓷制品
5.1 陶瓷的基本知识
5.1.1 陶瓷的概念和分类
5.1.1.1 陶瓷的概念 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以粘土及其天然矿
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焙烧等工艺过 程所制得的各种制品。亦称为“普通陶瓷”。
二次烧成釉面砖等建筑陶瓷产品均是在素坯 上装饰,再施釉于1050~1150℃下釉烧。

陶瓷材料教学教材

陶瓷材料教学教材

04 陶瓷材料的实际应用
CHAPTER
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的应用
建筑陶瓷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内外墙、地面、 卫生间的瓷砖等,具有美观、耐用、易清 洁等特点。
建筑陶瓷的生产工艺
建筑陶瓷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制备、 成型、烧成等环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
能完成。
建筑陶瓷的种类
建筑陶瓷包括釉面砖、抛光砖、仿古砖等, 不同种类的建筑陶瓷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 途。
分类
根据其用途和性能,陶瓷材料可分为 普通陶瓷、特种陶瓷、新型陶瓷等。
陶瓷材料的特性与用途
特性
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 高耐磨性、抗氧化、耐腐蚀等特 性,同时还具有电绝缘性、磁性 、光学性能等特殊性能。
用途
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 、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医疗 等领域,如机械零件、刀具、磨 料、耐火材料、陶瓷电路板等。
发展趋势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陶瓷的制备和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纳米陶瓷的研究将更加注 重材料的性能调控、应用拓展和环保性。
多孔陶瓷
总结词
多孔陶瓷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陶瓷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等特点。
详细描述
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添加造孔剂法、发泡法、溶胶-凝胶法等。由于其多孔结构的特点,多孔陶瓷具有优良 的吸附性能、过滤性能和催化性能等,广泛应用于环保、能源、化工等领域。
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活性陶瓷的 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生物活性陶瓷的研究将更加注 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耐腐蚀性的提高,以及 新应用领域的拓展。
谢谢
THANKS
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孔陶瓷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多孔陶瓷的研究将 更加注重材料的结构调控、性能优化和应用拓展。

陶瓷材料教案

陶瓷材料教案

《陶瓷材料学》教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玉金2012年3月第0章序论一、陶瓷概论1. 三大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2. 陶瓷材料特点1) 种类多: 原料品种多2) 性能广: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生物3) 制备工艺不同3. 陶瓷的分类(1) 广义、狭义(2) 功能结构陶瓷:发挥其机械、热、化学等功能,要求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 功能陶瓷:利用其电、磁、声、光、热、弹性等直接效应以及它们的偶合效应,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性质生物陶瓷:医学生物材料(3) 化学性质氧化物: Al2O3,ZrO2,TiO2,SiO2,MgO,ZnO碳化物: SiC, TiC, B4C, ZrC, HfC, TaC氮化物: Si3N4,TiN,ZrN,BN,GaN硼化物:TiB, TiB2,ZrB2, MgB2硅化物:MoSi2硫化物:ZnS卤化物:CaF2硅酸盐:LiAlSiO4(4) 形态单晶多晶复合材料z颗粒z晶须、纤维z薄膜、涂层z块材:致密材料,多孔材料二、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目的和要求1. 内容体系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应用第一章陶瓷材料的结构第二章表面、界面及陶瓷显微组织第三章陶瓷制备工艺原理第四章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重点)第五章陶瓷的强韧化(重点)第六章常用的机构陶瓷材料2.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一般组织、制备方法、主要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强韧化机理和途径,及其分类和应用,为学生今后进一步从事相关材料的研究打下基础。

3. 基本要求(1) 了解各种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形式;(2) 掌握陶瓷材料各种力学性能与成分、组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3) 掌握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化机理和韧化途径;(4) 熟悉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分析方法;(5) 了解常用的陶瓷材料的种类、性质及其应用;(6) 具备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包括仪器选择、综合对比分析、合理使用等。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考核1.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课堂讨论2. 考核方法: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四、教材及参考书1.周玉,陶瓷材料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2.金志浩等,工程陶瓷材料,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3.郭瑞松等,工程结构陶瓷,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4.张清纯,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科学出版社,19875.关振铎等,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6.张长瑞,郝元恺,陶瓷基复合材料—原理、工艺、性能与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第一章 陶瓷材料的结构1.1原子间结合力(1.1~1.3节参考陶瓷材料学)一、化学键强键:共价键陶瓷离子键金属键⎯金属弱键:范德华力氢键二、电负性A、B两种元素组成的陶瓷中离子键性比例:∆x=⎜x A-x B⎜,∆x越大离子键性越强,∆x=0为完全共价键性。

第五章建筑装饰陶瓷ppt课件

第五章建筑装饰陶瓷ppt课件

仿石砖
外墙立体贴面砖(立体彩釉砖
(二)无釉外墙贴面砖
无釉外墙贴面砖又称墙面砖,是作为建筑物外墙 装饰的一类建筑材料,有时也可用于建筑物地面装饰。
陶瓷清水砖
粘土烧结砖(劈开砖)
岩纹砖220mm×60mm×30mm 粘土薄片砖
二、内墙面砖
内墙面砖是用瓷土或优质陶土经低温烧制而成,内墙面 砖一般都上釉,其釉层有不同类别,如有光釉、石光釉、花 釉、结晶釉等。釉面有各种颜色,以浅色为主,不同类型的 釉层各具特色,装饰优雅别致,经过专门设计、彩绘、烧制 而成的面砖,可镶拼成各式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 、 其他陶瓷制品
(一)琉璃制品 目前,用琉璃檐点缀建筑物立面的,是用得较多一种建
筑设计.琉璃檐是将琉璃瓦挂粘在预制混凝土槽形板上,然 后整体安装.
琉璃瓦,琉璃砖,琉璃兽,以及琉璃花窗,栏杆等各种装 饰制件,还有陈设用的建筑工艺品,如琉璃桌,绣墩,鱼缸,花 盆,花瓶等.
第五章 建筑装饰陶瓷
陶瓷,或称烧土制品。是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 成型、焙烧而成的材料。陶瓷强度高、耐火、耐久、耐 酸碱腐蚀、耐水、耐磨、易于清洗,加之生产简单,故 而用途极为广泛,几乎应用于从家庭到航天的各个领域。
建筑陶瓷是指建筑物室内外装饰用的较高级的烧土 制品,它属精陶或粗瓷类。其主要品种有外墙面砖、内 墙面砖、地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卫生陶瓷等。
3.贵金属装饰
贵金属装饰是金、铂、钯或银等贵金属在陶瓷釉上装饰, 通常只限一些高级陶瓷制品。饰金是常见的一种。用金装饰陶瓷 的方法有亮金、磨光金及腐蚀金等。
(1) 亮金(金水) 亮金是指金着色材料在适当的温度下彩烧后可以直接获得
发光的金膜层装饰的方法。 亮金在陶瓷装饰中使用广泛,主要用于饰金边,有时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观孔隙率:% PA =
真实孔隙率: % PR =
闭孔的所占百分数应为真实孔隙率减去表观孔隙率: 30-15.5=14.5。闭孔在孔体积中的分数为14.5/30=0.483
3.2 − 2.24 dR − d A ×100 = ×100 = 30% 3.2 dR
400
5.1.2 磨损阻力
磨损寿命因子
350 300
5.2陶瓷材料的加工
5.2.3 热压:陶瓷热压装置
5.2 陶瓷材料的加工
5.2.3 热压
热压与冷压烧结Si3N4的性能比较
材料 热压 烧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压 烧结 热压 烧结 Si3N4 Si3N4 Si3N4 Si3N4 Si3N4 Si3N4 烧结助剂 5% MgO 5% MgO 1% MgO BeSiN2 + SiO2 13% Y2O3 6% Y2O3 密度/ (%, 理论) >98 ~90 >99 >99 >99 -98 室温 断裂模量 /MPa 587 483 952 560 897 587 1350°C 断裂模量 /MPa 173 138 414 669 414
O OH OH H
O OH OH H
O OH OH H
HO HO HO
烧结
烧掉粘合剂
窑炉
干燥
凝胶化
5.2陶瓷材料的加工
5.2.4 化学加工法
5.2陶瓷材料的加工
Heating element Perforated lid Hot surface Hot zone Exhaust gas
5.2.4 化学加工法
5.1 陶瓷的性质
5.1.1 密度与孔隙率
解:WD = 360,WS = 385,WL = 224,dL=1。
表观密度: d A =
WD 360 = = 2.24 WL − WS 385 − 224
385 − 360 WS − WD ×100 = ×100 = 15.5% 385 − 224 WS − WL
硅凝胶的形成过程 - -Si-OR + H2O - - - -Si-OH + ROH - - - -
5.2.4.2 化学蒸汽渗透法(CVI)
- -
- -
- -
- -
-Si-OR + HO -Si- -Si-OH + HO-Si- - -
-Si-O -Si- + ROH -Si-O-Si- + H2O - -
5.1.1 密度与孔隙率
VR = dR =
WD − WL dL WD WD ⋅ d L = VR WD − WL
dR − dA ×100% dR
表观体积: 表观密度: 表观孔隙率:
VA =
WS − WL dL WD WD ⋅ d L dA = = V A WL − WS
% PA = WS − WD ×100% WS − WL
CERAMIC
材料导论
第五章 陶瓷材料
Greek: keramikos Burnt stuff
陶瓷的应用
5.1 陶瓷的性质
5.1 陶瓷的性质
5.1.1 密度与孔隙率
表观体积:实际体积与材料内、外孔隙体积的总和 真实体积:实际体积与内孔体积之和 表观孔隙率:内、外孔总共占有的体积百分数 真实孔隙率:内孔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Bowed crack front
增韧机理(c) Incorporation of metallic particles makes it possible for a crack to run around
Primary crack front
Direction of propagation
增韧机理(d) Whisker reinforcement involving debonding, deflection, and bridging Debonds (around whisker) Crack tip SiC Matrix crack Whisker
20 低 2.27 1-2 33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Mineral processing equipment Machine tools (Cutting tools) Wear components(Pump and Valve) Heat exchangers Automotive products Aerospace components Medical products
σrr σθθ
σf =
EGc πa
1/ 2
σ(πa)1/2=(EGc)1/2
定义强度因子:K=σ(πa)1/2 断裂韧性:Kc =(EGc)1/2
ap > α
Crack propagation
增韧机理
增韧机理(b) Crack bowing between dispersoid particles
5.4 陶瓷的增韧
5.4 陶瓷的增韧
σ0 σ 2b 2a σ0 σ 释放能量的面积:πa2 单位面积的应变能:
5.4 陶瓷的增韧
2 2 ∂ πσ 0 a − + 4aγ >0 ∂a 2 E
1 1 1 2 σ 0ε = σ 0σ 0 / E = σ 0 /E 2 2 2
5.1 陶瓷的性质
5.1.1 密度与孔隙率
阿基米德定律: 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为该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称三个重量: 1. 干燥重量WD 2. 孔隙中充满液体后的重量WS 3. 在液体中且充满液体后的重量WL
5.1 陶瓷的性质
5.1.1 密度 真实体积: 真实密度: 真实孔隙率:
5.1 陶瓷的性质
HO HO HO HO O H
OH OH OH
5.2陶瓷材料的加工
例: 碳化硅纤维+铝粉 氧
5.2.4 化学加工法
5.2陶瓷材料的加工
5.2.4 化学加工法
5.2.4.2 化学蒸汽渗透法
5.2.4.3 反应烧结法
烧结熔合
氧化铝/碳化硅复合材料 (a) 碳化硅/碳化硅复合材料 A A A A
AB
反应熔体渗透法 碳化硅纤维+碳纤维 熔硅
重复
涂层 表面涂复 固化 热解 陶瓷涂层
非挥发粘合剂 与陶瓷粉混合 模压 固化 热解/烧结 密实陶瓷
5.3 工程陶瓷材料
热解 密实材料
再浸渍
5.3 工程陶瓷材料
5.3.1 氧化物
性质 化学成分 熔点/°C 热胀系数/ (10−6/°C) 导热系数/ (W/cm•K) 杨氏模量/ GPa 挠曲强度/ MPa 氧化铝 Al2O3 2015 8.3 0.27 366 550
极限强度 屈服 塑性形变
5.1.3断裂韧性
断裂
10
ALANX CG89 碳化硅 不锈钢 硬镍 钨铬钴合金 96%氧化铝 铸铁 聚氨酯
15
20
25
应力 MPa
250 金属 200 150 100 50 0 脆性断裂 弹性区 陶瓷
5.1 陶瓷的性质
5
10 15 应变%
20
25
5.1 陶瓷的性质
5.1.3 断裂韧性
% PR =
5.1 陶瓷的性质
5.1.1 密度与孔隙率
例5-1:碳化硅的理论密度ρ=3.2Mg/m3。有一碳化硅制 品干重量为 360g ,浸饱水的重量为 385g ,水中重量为 224g ,求其表观密度,表观孔隙率,真实孔隙率及闭孔 的体积分数。 WD=360,WS=385,WL=224,dL=1
产生裂缝体系得到能量: 4aγ a>>b 产生裂缝体系的能量判据:

2 a πσ 0
E
+ 4γ > 0
1/ 2
4 Eγ 临界点: σ 0 = σ f = πa
5.4 陶瓷的增韧
以Gc代替4γ来代表总的断裂功
5.4.1 陶瓷基复合材料 (a) Residual stress state around the dispersoid has a higher thermal expansion than the matrix (left), resulting in crack deflection (right)
5.3 工程陶瓷材料
5.3.2 碳化物
密度/ Mg/m3 2.51 3.1 4.94 15.7 14.5
5.3 工程陶瓷材料
5.3.2 碳化物 碳化物的性能
碳化物 B4C SiC TiC WC TaC 熔点/ °C 2450 2972 3017 2800 3800 3.0 韧性/ (MPa •m1/2) 模量/ GPa 445 410 拉伸 强度/ MPa 155 300 导热 系数/ W/m•K 28 83.6 硬度/ kg/mm2 29003100 2800 2500 20502150 1750
S2 S2 W S1 B S1 B
5.1 陶瓷的性质
5.1.4 抗热冲击性
TSI=
W
σ ×k α×E
σ - 拉伸强度 k -导热系数 α -线性热胀系数 E -弹性模量(杨氏模量)
(a)单缺口试样(b) Chevron试样
5.1 陶瓷的性质
5.1.4 抗热冲击性
一些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质
材料 熔融 SiO2 A12O3 石墨 钠玻璃 σ (MPa) 68 204 8.7 69 k (W/cm x°C) 6 ×10−2 3 ×10 1.4 2 ×10−2
−1
α (°C−1× 10−6) 0.6 5.4 3.8 9.2
E (GPa) 72 344 7.7 68
TSI (W/cm) 94 33 416 2.1
5.2 陶瓷的加工
5.2 陶瓷材料的加工
5.2.2 冷压与烧结 烧结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