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与出路选择(2)

合集下载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与有效实施策略目前中小学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不科学:一些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时,没有合理的目标和内容的规划,使得学生难以真正获取到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2.老师指导不足:一些学校在研学旅行中,带队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导致研学旅行变成纯粹的游览。

3.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如果在研学旅行中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学生带来危险。

4.学生参与度低:在一些研学旅行中,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效果不明显。

为了有效实施中小学研学旅行并提高其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制定科学的规划:在进行研学旅行前,学校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明确目标和内容,确保学生可以在实地考察中获取到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规划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增强带队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学校应对带队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研学旅行方面的专业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为老师们进行讲座和授课,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3.加强安全管理: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时,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条例,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注重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培养:研学旅行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的过程,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组织他们进行互动讨论和合作学习。

总之,中小学研学旅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带队老师培训、加强安全管理以及注重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培养等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校外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市场随着教育改革和人们对教育品质要求的提高而逐渐兴起,但目前市场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1.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研学旅行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学校普遍认识到研学旅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对研学旅行的政策支持。

2. 服务供给不足:目前,研学旅行市场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很多地区的研学旅行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导致供给不足;一些旅行机构未能提供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和专业的服务,难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

3. 品牌建设不完善:目前市场上研学旅行机构众多,但缺乏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学校和家长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保障和口碑良好的机构,研学旅行机构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

4. 安全管理不到位:研学旅行活动具有一定风险性,因此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一些研学旅行机构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市场发展。

1. 加大研学旅行资源开发力度: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大对研学旅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和自然环境等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研学旅行选择。

2. 提高研学旅行服务质量:研学旅行机构应提供多样化的研学活动和专业化的服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 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研学旅行机构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加强与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性。

5.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研学旅行市场的自律和监管,建立行业准则和规范,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和信誉度,保障研学旅行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1802018年4月下半月刊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夏红芳近年来,研学旅行已经在全国中小学稳步开展,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从明确目标、保障出行安全、完善评价体系、用心安排出行方案、寻找合适的旅行场所等多方面,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困境。

引言研学旅行在国外被称作为“修学旅行”,经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引入中国,并日益盛行。

自2013年以来,为了帮助青少年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我国开始将研学旅行活动正式列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并作为原有课外活动的一种新颖补充模式。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应该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并以遵守大自然的秩序为前提,“首先要注意儿童的身体,其次留心他们的情欲培养,然后才及于他们的灵魂”。

研学旅行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最早在西方国家开始传扬,直到近几年才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引起重视。

研学旅行,顾名思义就是寓教于乐,将旅游与教学相结合。

由学校根据地方特色,按照学生不同年龄进行划分,根据各学科的教学需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大家同吃同住,统一行动,可以丰富见识,激发探索欲望,培养认知社会的能力、自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将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这种教育活动也可以发掘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二、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一)重游轻学,目标、主题模糊研学旅行与课外兴趣活动、冬夏令营不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的校外实践活动,在旅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研究学问,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

目前,各地都在非常积极开展对研学旅行的探索,但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仍存在地方性差异。

目标无法明确、主题模糊不清,都会造成“重游轻学”的现象,从而未能真正体现出研学旅行的价值。

(二)规划随意,教师缺位学校在研学旅行实际开展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规划显得非常随意。

事实上,研学旅行需要由优秀的研学导师进行精心规划,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研学导师,才可以参与组织带队等相关工作。

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建议探究

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建议探究

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建议探究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人们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研学旅行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研学旅行的发展。

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此后,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研学旅行的落地实施。

政策的支持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以及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开始选择研学旅行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参与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三)产品类型日益丰富目前,我国的研学旅行产品涵盖了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红色教育、劳动实践等多个领域。

从形式上看,有短期的一日游、两日游,也有中长期的夏令营、冬令营等。

产品类型的丰富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

(四)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研学旅行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些研学旅行产品存在着“只游不学”或“重游轻学”的现象,课程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深度和针对性。

此外,部分研学旅行机构的师资力量薄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安全保障措施也有待加强。

二、我国研学旅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计与教学目标不匹配一些研学旅行课程在设计上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未能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无法真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研学旅行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指导教师,但目前很多机构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导游或临时聘请的工作人员组成,他们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背景和经验,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

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与相关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与相关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小学生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与相关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esearch trips;Realistic dilemmas一、研學旅行的现实困境(一)学生的安全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家长对于孩子的看护可能更加严密,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也更加关注,所以,研学旅行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可能接受度比较低,因为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事实上也是如此,小学生年龄较小,较为活泼好动,若是在研学旅行中,教师或者教学工作者没有看好学生,他们可能就会掉队,这样的话,对于学生的安全保障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小学生的肠胃比较娇弱,而研学旅行往往避免不了在户外饮食,学生在吃饭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正是由于有各种安全隐患,所以许多学校在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中往往有所顾虑,甚至由于一些家长的反对,研学旅行往往不了了之。

(二)研学旅行的效果较差研学旅行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视野,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外出游戏的乐趣,且其具有较为深远的教育意义,即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等的理解,这是学生在校园里、课本上学不到的内容。

因此,部分学校对于研学旅行是非常重视的。

但是,在实际落实中,研学旅行的目的难以达成。

一方面是因为虽然研学旅行制定了较好的计划,这些计划包括研学旅行的形式以及内容等,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所以部分小学生在旅行的过程中往往有较多怨言,他们很少积极附和教师的讲解工作,即便研学旅行的计划再周密,也不能让其有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教师过于想要让研学旅行凸显教育的意义,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找出一些问题来问学生,这样的话,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还有教师甚至在旅途中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休息的时候完成试卷等,如此一来,学生就很难真正体验研学旅途中的乐趣,甚至对这一学习活动彻底失去了兴趣。

这就是研学旅行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

因此,在制订研学旅行计划的时候,学校与教师要做好准备,并且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这样才可以真正让研学旅行发挥作用,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研学旅行市场指的是学生组织参与的以学习为目的的旅行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学旅行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以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现状分析1.需求激增: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家长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研学旅行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认识到研学旅行的重要性,愿意参与希望通过旅行的方式拓宽眼界、增长知识。

2.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市场还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的研学旅行机构,也没有完善的研学旅行服务网络。

相关景区和学校在接待研学旅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3.教育模式单一:目前的研学旅行多以参观游览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和动手操作的环节,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研学旅行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互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研学旅行市场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样化。

学生和家长会对研学旅行的目的、内容和形式有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爱好。

2.专业化服务:研学旅行市场将逐渐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研学旅行机构和相关行业将更加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感。

3.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研学旅行市场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线上平台提供预约、查询、评价等服务,让学生和家长更便捷地参与到研学旅行中。

三、市场发展对策1.建设专业化研学旅行机构:应鼓励更多的研学旅行机构成立,提供专业的研学旅行服务。

这些机构可以协调学校和景区资源,制定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方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2.提升研学旅行服务质量:景区和学校应加强相关设施和资源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相关人员也应接受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旅游新业态下的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旅游新业态下的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旅行新业态下的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学旅行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讲堂教课的延长扩展,又是社会实践的崭新要求。

研学旅行一定坚持“内容为主”,主题选择和线路安排应当与教育教课目的密切交融。

第一是立意高远,紧跟国家战略,把培养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与系统推动全面改革创新实验、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工作密切联合,努力让研学旅行根植活土,有本有源。

其次是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着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举一反三。

三是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研学旅行作为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使研学旅行的历程成为道德实践的过程,成为文明修养展现的过程。

能够说,研学旅行是一种真实集“游”和“学”于一体的旅行活动。

当前研学旅行存在以下问题:一、研学旅行市场缺少规范,组织协调难度大。

当前市场上多半机构供给的“研学旅行”產品只好归入“旅行 + 教育”的旅行新产品这一种类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研学旅行产品。

到当前为止研学旅行行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行业标准,加之界定模糊,致使研学旅行的进入门槛低,准人门槛、退出体制以及评论准则亟待完美。

研学旅行的组织和实行固然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波及到财政、文化、交通、旅行等有关部门,面对的眉目好多、任务很重,责任也大。

二、增添各方负担,组织难度大。

第一,因为国内各大中小学校缺少研学旅行的特意指导教师,组织研学旅行就要借调其余学科的老师,无形之中增添了部分老师的工作量。

其次,在教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花费也相应增添。

当前,关于贫穷地域、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域的家庭,研学旅行无疑会增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成为了组织研学旅行的阻力。

三、查核评论系统不健全,研学旅行易流于形式。

研学旅行以研学为要旨,以旅行为载体。

研学旅行固然归入了教课计划,但当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关于研学旅行的查核评论系统不完好不健全,查核评论实行不规范,再加之各学校专业师资贫乏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简单出现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不明确,主题选择不清楚,运转形式不规范,致使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踊跃性等问题,研学过程和结束后对研学的查核不系统不科学甚至不重视,使这一活动流于形式,出现“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的现象。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其破解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其破解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其破解1. 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关注。

研学旅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亲身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困境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策略,以期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分析当前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主要困境,包括资源配置不足、课程内容单师资力量薄弱、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随后,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些困境背后的原因,如教育政策导向不明确、学校管理机制不完善、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破解策略,包括完善政策法规、优化资源配置、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师资培训等,以期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困境的理解,还为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了具体的破解思路和方法。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期待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从课程设计层面看,尽管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研学旅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课程目标设定尚显模糊,与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不足,导致研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学习的价值。

资源配置方面,由于资金、人力及设施等条件限制,不少学校的研学旅行未能实现全员覆盖,且活动地点多集中在城市周边,难以真正实现地域跨度大、教育资源丰富的长距离研学。

再者,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滞后,相关法规政策尚不健全,家长和社会对研学旅行安全性的担忧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评价体系的缺失也是目前研学旅行实施中的短板,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以及教师在组织和指导研学活动中的成效,仍是一个亟待探索和完善的方向。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学旅行是一种将学术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组织者的不足,也可能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 时间安排不合理研学旅行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课程安排、目的地的气候、景点开放时间等因素。

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体验和学习。

解决策略可以是提前充分调研目的地信息,合理安排行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2. 安全问题研学旅行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安全。

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旅行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解决策略包括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安全情况,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等。

3. 学术指导不到位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学术指导可能存在不足。

解决策略可以是提前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到研学旅行中来,确保学术指导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4. 组织者的专业能力不足研学旅行的组织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旅行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如果组织者的专业能力不足,可能影响到研学旅行的效果。

解决策略可以是加强培训,提升组织者的专业能力,或者考虑邀请资深的教育机构或旅行社进行合作。

5. 学生参与度不高研学旅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有时学生可能出现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的情况。

解决策略可以是在行程安排中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实地考察中来,或者通过设立个性化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回顾: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然而,实施研学旅行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通过合理时间安排、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术指导水平、提升组织者的专业能力、增加学生参与度等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解决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研学旅行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与挑战。

其一是研学旅行的内容不能够独立于教育的主流方向,否则难以获得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和信任;其二是由于研学旅行是以学术为主线,故需要寻找合适的伙伴来合作,参与其中的学校、学生和家长也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其三是在市场上的宣传和销售力度不足,导致对于研学旅行这种旅游方式的接受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总的来说,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学旅行的主管部门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够;2. 研学旅行市场竞争激烈,品牌效应不明显,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3. 研学旅行的营销渠道单一,市场接受度低,线上销售水平不高;4. 研学旅行的服务质量与效果难以保证,研学旅行的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程度不够。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快研学旅行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出台更多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该市场。

2. 建立合理的营销渠道,推动市场接受度提升。

研学旅行从事者应该掌握各种营销渠道,调整推广策略,做好媒体宣传,以提高研学旅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内容、费用、安全等方面全面把控,提高研学旅行的专业度和质量保障。

另外,应该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和管理。

4. 建立品牌效应,推动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

多方合作,建立品牌意识,推动整体行业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行业协会、社团等活动,建立行业品牌意识,提升研学旅行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综上所述,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研学旅行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可避免。

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研学旅行的品牌效应,才能更好地推动研学旅行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研学旅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研学旅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

研学旅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作為实践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研学旅行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研学旅行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对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研学旅行的更好实施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标签:研学旅行;问题;对策研学旅行因为在实践性教育方面的重要尝试,已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在实践教学中,研学旅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发挥了诸多传统教育不具备的优势,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完全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作为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方向之一,研学旅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一、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学生的安全如何保障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在开展之初首先就要仔细考虑学生的安全问题。

尽管教育部等11个部门在2016年11月就发布过《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多个部门为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研学旅行的安全就万无一失。

要确保研学旅行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安全得到保障,就需要各部门相互有效协调,共享信息和数据,形成一个有序统一的管理机制,并且在安全责任和机构职能上有明确的划分。

而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却并没有做到统一,特别在安全职责的划分上,还存在很多的疏漏和空白,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确,部门工作对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又从何谈起呢?(二)研学旅行的内容如何选择选择怎样的研学内容,对研学旅行的实际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研学内容的设计和选择都要从多方面考虑,立足于教育实际,切实满足实际教育需求。

要考虑到研学旅行适用于哪些教学内容,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怎样的素质,希望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研学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

研学旅行终究是一种教学形式,而不是教学目的。

不能为了研学旅行而去做,所以内容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要充分考虑好。

(三)开展研学旅行的合适时间如何选择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相关内容,其中对研学旅行的实施时间有具体的要求:研学旅行可以安排在寒暑假或者学期的中期,不同年级适用的天数也不同。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

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作者:朱沙沙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07期摘要:研学旅行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中小学长期以来存在的教育脱离实践、脱离生活、轻视实践育人的弊病,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下、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研学旅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困境:教育者的观念与能力阻碍研学旅行的开展,研学主题不明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缺失,研学课程与评价机制欠缺致使研学形式化。

针对以上困境,应提高教育者的研学认知与能力、助推研学旅行的展开;明确研学旅行主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化,评价体系完善化;加强顶层设计,为研学旅行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研学旅行;价值;困境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2A-0007-05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1]。

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存在的教育脱离实践、脱离生活、轻视实践育人的弊病。

然而,研学旅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育者自身认知及能力的欠缺、研学主题不明、研学课程与评价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

笔者结合研学旅行的内涵与价值对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并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与特征(一)中小学研学旅行的价值研学旅行是我国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一种创新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养成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2]。

此外,研学旅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并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新方式。

研学旅行作为非正式教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研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以下价值。

其一,知行合一。

“知”是学生课堂所学并内化到其心中的知识,身体力行与亲身实践为“行”。

学校教育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而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近年来,研学旅行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

研学旅行是指学生在实地考察、实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

然而,研学旅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就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策略,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有意进行研学旅行的学校一些启示和帮助。

1. 项目设计不合理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部分学校或教育机构可能存在项目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项目设计不合理可能表现为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从项目设计的初期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安全风险隐患在研学旅行中,学生走出校园,接触到实际的社会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生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

解决安全风险隐患的策略是,学校和教育机构应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安全。

3.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研学旅行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然而,现实中存在部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实地教学中缺乏经验,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引导,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以保证研学旅行的顺利实施。

4. 资源不足有些学校或教育机构由于资金、场地等资源的限制,难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研学旅行资源和条件。

解决资源不足的策略是,学校可以与外部资源进行合作,共享资源,拓宽学生的研学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研学旅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学校和教育机构能够认真对待,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相信研学旅行将会在未来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建议,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有意进行研学旅行的学校一些启示和帮助。

国内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课程开发

国内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课程开发

国内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课程开发一、国内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1. 研学旅行的定义研学旅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全新体验,是将课堂中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和探究的过程。

2. 国内研学旅行的普及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研学旅行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及。

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研学旅行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研学旅行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研学旅行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行,研学旅行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4. 国内研学旅行的问题虽然国内研学旅行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些研学旅行的目的不够明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些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和风险管理存在不足;还有一些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

二、国内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挑战1.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目前国内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现状是比较分散和碎片化的。

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一些研学旅行项目,但大多集中在某类特定主题或者地点的体验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2. 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挑战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研学旅行的教育效果,使之成为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开发中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确定研学旅行的目标和定位;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芳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如何优化研学旅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三、国内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路径与建议1. 确立课程目标和定位确立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是课程开发的第一步,需要根据学生的芳龄特点、学科特点、发展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等因素来确定课程目标,并明确研学旅行在课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 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和定位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

鞍山市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鞍山市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鞍山市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1 鞍山市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分析1.1 研学旅行没有真正做到“游学”结合鞍山市小学研学旅行缺乏经验,研学旅行并没有真正全面落實到位,缺乏整体活动规划。

“游学”形式化严重,参与积极性差,缺乏应有的体验性,给小学生带来的感悟和体验不深刻,在研学旅行中多为“一日看尽长安花”。

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无法自主学习到文化知识,这种做法无非是换一个教室进行“灌输式教学”没有体现研学旅行真正价值。

1.2 研学旅行同质化严重未能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鞍山市现有的研学旅行产品大部分为仿照一些成功案例改编,未做到根据需求、根据现有资源“量身打造”。

甚至将本市学生带往他地进行现有的研学旅行方案。

研学旅行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较为集中,研学旅行利用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的程度,是检验研学旅行体系是否完善标准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鞍山市的小学未能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各种旅游资源,部分小学的研学旅行处于“故地重游”状态。

1.3 研学旅行形式化严重忽视实际操作鞍山市小学研学旅行尚处试点阶段,在目前情况来讲,鞍山市的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质量远低于高校研学旅行的质量。

根据对鞍山市小学的走访调查分析,小学生的研学旅行偏重于过程性操作,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发展,容易导致操作过程“随意化”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一些隐形的收获。

造成本市小学研学旅行的“随意性”、“盲目性”。

单纯要求学生提供各种证明材料:“旅行照片、命题作文”这些内容大多数超过小学生能力范围,最终陷入研学形式化的困境。

1.4 教育理念滞后安全保障有隐患鞍山市小学研学旅行推行起步较晚,根据走访调查分析部分教师认为研学旅行是“万能钥匙”,忽视了“潜移默化”是个量变的过程,把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都寄托在几次研学旅行中,导致最终不能达到质变的效果。

研学旅行教师专业性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有效指导方向阻碍研学旅行顺利开展。

学校为了避免风险安全状况的发生,往往不会主动推行研学旅行,即使有政策的鼓励,学生的活动也必须让步于安全,限制了研学活动的积极性。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发展非常迅速,伴随着改革开放
的大潮,学校相继开设了汉语、文科、理科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课程,
给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课外科学教育体验。

实施前期组织深入浅出,精心布置,将活动的宗旨、意义及有效的执行细则,详细解读给孩子
们及家长,以防止出现意外意像;组织老师集中培训,提高幼小衔接
的教学质量。

当前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研学旅行的费用很高,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家长及
学生,往往无力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尚未彻底消除;
2、线路安全人员不足。

尽管学校都会家长和学生大致介绍一下旅行安
全规则,但在旅行期间,学生会离开校园,如果没有专业的安全人员,将会给活动带来极大的隐患;
3、教师素质不高。

部分教师参与研学旅行,学术水平不够,缺乏专业
知识,阻碍了孩子们对研学旅行的进步;
4、媒体监管。

很多媒体报道未能认真谨慎,严重抹黑学校,给学校带
来了极大的影响。

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享受经济补贴,更多参与研学旅行;
2、严格安全把关,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全程聘请专业的安全人员;
3、建立老师培训体系,完善入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4、加强媒体监管,对恶意抹黑的媒体进行整治,保护学校形象,大力宣传青少年的文明。

对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建议探究

对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建议探究

对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建议探究研学旅行内容丰富多彩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例如,可以选择到历史名城进行文化考察,到大自然中进行生态探究,到科技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玩中研究知识,更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研学旅行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研学旅行市场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研学旅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当前,研学旅行市场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旅行社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忽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加强对研学旅行产品的监管和评估,提高产品质量。

2、研学旅行费用过高由于研学旅行需要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费用,导致研学旅行费用较高,一些家庭无法承担。

因此,需要探索降低研学旅行费用的方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三、研学旅行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1、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研学旅行市场的监管,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政策和规范,保障研学旅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降低研学旅行费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2、推动研学旅行与旅游景区的合作旅游景区应该积极与研学旅行机构合作,共同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研学旅行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吸引力。

同时,景区也可以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增加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强研学旅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教师是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研学旅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确保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中国共有259个5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9年7月,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已达到55项,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

这些资源为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支撑。

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

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
由于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许多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经验。 在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时,可能存在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
2.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当前教师培训体系中对研学旅行的培训内容较少涉及或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导致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无法满足研学旅行的需求。同时,教师培训的时间 和经费保障不足,也制约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最后,针对家长和学校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 推广。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介绍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作用。 2、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研学旅行的优势和价值。
3、组织一些研学旅行活动,让家长和学校亲身体验这种教育方式的魅力。
1、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在研学旅行前,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对 突发事件的流程和方法。同时,要配备专业的带队老师和管理人员,确保学生的 安全。
3、制定规范的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流程和评估标准,以确保课程的科学、有 效实施。
其次,针对资金和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2、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安全。
3、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三、课程设计困境
1、缺乏统一规范的课程设计标 准
由于研学旅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课程设计标准。各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自行设计课程内容和活动安排,可能导致课程设计不合理、 效果不佳等问题。

浅析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浅析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

浅析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儿童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对中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的开发,在学生接受课堂教育的同时,提出更多种对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可能。

研学旅行以“研”为前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又结合课堂在实际中寻求更真实的教育面孔,丰富了教育体系,对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学旅游的意义早在十六世纪,欧洲国家在二战之后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始借助旅游来开展修学旅游,也就是早期的研学旅游。

其目的是在旅游中提升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综合能力。

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研学旅游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而这些国家在研学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开展研学旅游提供了借鉴参考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早期阶段,夏令营在各地中小学校中不断开展,也有很多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见识与视野。

随着时代的进步,研学旅游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普通民众对研学旅游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育局也开始号召各地学校主动开展研学旅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知识视野。

二、农村学校研学旅行的现实困境近些年,研学旅游在各地中小学学校以及高校都有着非常普遍的开展与应用,尤其我国旅游业与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研学旅游的开展似乎变得更具时代性特征。

但是从研学旅游的实际开展现状来看,尽管城市地区的很多学校对研学旅游有着一定的重视程度,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些地区的研学旅游开展质量往往比较令人满意。

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研学旅游开展现状并不乐观,其中的困境仍旧有很多,研究这些现实困境,并提出具有价值的解决对策,对于我国全面开展研学旅游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学校自身的困境由于在历史中奠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丰富,基础建设完善,而农村对此类财富的获取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发展受到抑制。

因此在教育资源方面,无论是教师资源还是学校硬件设施,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可以提供的经费不足、教师研究方案不完善、工作需要的基础设施缺乏等都成了难题。

中学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

中学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

中学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摘要:中学研学旅行这种教育方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学校组织的、以全体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颖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收获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但实际上,中学阶段研学旅行的教育活动并未深入教学,以下内容将具体分析中学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结合中学阶段教学特点探究落实中学研学旅行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学研学旅行;实施困境;有效对策引言:现如今,教育部门提高了对中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要求,研学旅行作为立足于德育基础上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德育教学高度结合,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早在2016年国家教育部门便出台了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倡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机制之中。

为进一步发挥研学旅行对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作用,中学老师和学校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学研学旅行的各项事宜、探讨如何落实研学旅行。

一、中学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一)研学旅行资源不足实施研学旅行教育的前提是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但从目前来看,现有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有限、暂时无法支撑研学旅行的开展。

首先,研学旅行需要学校具备完善、先进的硬件设施,比如:大型研究基地、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学校已经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但中学很少有学校具备大型研究基地,缺乏研学旅行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学旅行的开展。

其次,研学旅行主要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补充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但现有的研学旅行教学场所并不多,很大一部分研学旅行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研学旅行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很难得到提升,以至于研学旅行的教学效果并不显著[1]。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老师面对如此匮乏的研学旅行资源很是束手无策,即便是有开展研学旅行教学的心思,也很难付出实际行动,使得研学旅行陷入困境。

(二)老师素质能力不够开展研学旅行的教育方式涉及两大主体,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两大主体的情况无疑会影响研学旅行的质量。

研学旅行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研学旅行更加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的结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与理解所学内容,这就要求老师具备过硬的教学素质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与出路选择(2)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面向全国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

自此,研学旅行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实践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加。

透过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耐人寻味的种种现象,反思相关研究业已指出的问题,不难发现,我国研学旅行正遭遇着一些困境,相应的破解之道亟待讨论。

破解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的策略
▲▲▲
研学旅行实施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从三个方面思考:回归研学旅行的本真追求,有机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以及统筹规划研学旅行现场。

1
回归研学旅行的本真追求
《意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开展的四个基本原则,即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公益性原则,其中以教育性原则为根本,明确研学旅行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这也是研学旅行与春游秋游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相关研究认为,研学旅行具有自然性、体验性和课程性,其根本宗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研学旅行需要注意防止应试教育的浸染,避免变成课堂搬家式的学习,造成学生兴趣的缺失。

要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需要明晰研学旅行的本真追求,明确其教育目标。

泰勒在其课程编制原理中把目标的确立作为第一步,并提出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即学生本身、当代校外生活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同时指出应运用哲学和学习心理学作为筛子来选择目标。

据此,研学旅行课程建构,必先综合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基础、社会生活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等,进而明确课程目标,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及经验的系统评估。

研学旅行的初衷即在旅行中体验、在体验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要回归以生为本,增加学生与自然和社会互动的机会,丰富活动形式和环境,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为学生研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情境。

学校作为一个简化的环境,所发生的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与生活的割裂,而研学旅行却能让学生接触到比学校更加真实自然的教育,然而,能否回归教育的初心,更加准确地把握研学旅行中学与游、师与生、知与行、情与理、理与境等关系,依然是决定研究旅行能否成功的关键。

2
有机整合各方教育资源
破解研学旅行实施困境,需要重新审视研学旅行背后的学理依据,运用“关系思维”理解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有机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建构U-S-I研学旅行专业指导共同体。

1.运用“关系思维”理解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
在主客二分的传统哲学视域里,学生的学习被给予了既定的知识,并且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其背后的哲学思维为实体思维。

而研学旅行强调的是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和实践过程,体现的是过程哲学中的关系思维。

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中三个重要的组成,即场域、惯习和实践。

其中,场域就是“关系群”。

惯习“在理论上把实践作为实践来看待,认为知识的对象是被建构出来的”。

实践关系理论体现了关系思维。

按照布迪厄的观点,关系思维“与实体论思维方式决裂,导致任何一个成分的特征将通过把该成分同其他成分结合为系统的各种关系来显示,是这类关系给出了该成分的意义和功能”,注重事物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整体地理解事物,破除二元对立。

学生进入研学旅行活动现场,与教师的关系不再是主客特性,而是主体间性;所发生的研学活动也不是对既定的客观事实的机械认知,而是充满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应具有主动权、选择权和决定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到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生长经验并建构认知。

2.建设U-S-I专业指导共同体
活动团队的指导作用应该贯穿于研学旅行的整个活动过程。

《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是一种“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这表明其设计和实施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而需要多方参与协作,仅仅聚焦于一个领导主体,将无法实现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初衷。

研学旅行活动中各方协作,对话共生。

高校(university)为行业机构(industry body)培养人才,行业为高校提供成果转化的可能;高校为中小学(school)提供研学旅行理论指导,中小学则成为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从事研学旅行研究的实践平台;社会行业机构为中小学提供丰富的研学资源,而中小学则通过研学旅行成为行业机构影响力提升的关键现场。

U-S-I彼此联动,形成指导共同体,使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成为一个互动、开放的生态系统,将研学旅行的实施阻力降至最小。

在研学旅行专业指导共同体中,尽管高校可以在教育理论指引、课程建构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更具专业化的建议,行业机构可为学校提供更多研学旅行资源,但学校依然是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阵地,学生是学校、行业机构和高校共同服务的对象,学生发展是根本目的。

在学校层面,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不能仅靠校长的行政指导,还应发挥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成立专门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团队。

该团队一方面可统筹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过程,另一方面可作为高校、行业机构与一线教师的连接中介,共享资源与交流问题,推动教师专业社群和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实现效率最高化和效益最大化。

激励行业机构和高校参与研学旅行指导共同体,一方面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将研学旅行指导与服务作为一种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可由政府出面,对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行业机构和高校予以奖励和政策扶持,以提高参与机构和高校的积极性。

唯有如此,方能联动各方资源,齐心协力,共赢互促,开创研学旅行新局面。

3
统筹规划研学旅行现场
教育需要现场,但现场并非原本就有教育功能。

因此,研学旅行现场必须从教育角度进行谋划与建设。

1、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现场,统筹规划
对现场的统筹规划可以运用SWOT分析框架,从现场的优势和劣势、机会与威胁四个维度考察现场。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厘清一系列问题,诸如:
(1)现场可为学生提供哪些知识?
(2)可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
(3)适用于何种研究方法?
(4)可激发学生的何种精神和情感?
(5)专业人员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理解如何?
(6)现场是否为常态化研学旅行基地?安全保障如何?
(7)现场交通便利程度和基础设施环境如何?
(8)学生对现场的热情和适应程度如何?
(9)教师对现场的熟悉程度和开发资源的能力如何?
(10)研学旅行活动与现场的契合程度如何?
将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对应到SWOT分析框架中,进入S-O象限的现场要素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开发利用,而在W-T象限的要素则需要合理规避,处于W-O和S-T象限的要素可以进行适度转化。

综合考虑各方面要素,提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最佳选择,设计出适合现场的活动方案,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凸显研学旅行的可行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2.实施现场细化分类管理
对现场的设计,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筛选和管理。

根据学段,可将研学旅行现场分成小学、初中和高中三段。

小学段研学旅行主要是在市内进行,先从学生所熟悉的地点开始,包括本地的特别旅游资源、公共事业机构及自然风光等。

初中段可拓展到周边城市和农村,活动天数也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自理能力适当延长,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场的设计和选取可集中于风土人情及名校等,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

高中段可将研学旅行地点拓展到全国甚至全世界,重点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等,现场的选择可以是自然风光、红色基地及工业基地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同时也让学生适当参与到职业体验中。

当然,如果资源整合利用条件很好,也可以破除空间局限,如,有条件的小学也可以选择在市外甚至国外组织研学旅行活动。

不同学段的不同研学旅行现场,对其管理以及活动的设计也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段注重乐趣,初中段注重体验,高中段注重探究。

根据研学旅行现场的性质,可将现场分为自然生态、科技创新、风俗民情、红色基地、名校及历史古迹等。

其中,自然生态可加强学生与自然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在自然中进行探究和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科技创新需要发挥其“现代性”和“未来性”的一面,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启发其动手制作和创造,同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职业体验。

风俗民情类现场需要突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直观感受,促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


色基地和历史古迹类现场需要充分发挥现场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从现场直观感受民族历史,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历史,促进学生对研究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珍惜当下生活。

名校现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在名校中,可让学生体验其校园文化、参与到名校课程中,通过与在校学生和名校名师的互动,开阔视野,习得先进的学习策略。

对研学旅行现场的细化分类管理是对其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开发的前提,应因地制宜,结合学情,从不同角度共同促进研学旅行目标的达成。

此路漫漫,为之则易;不为,则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