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2304fa04a1b0717fd5ddd1.png)
胰岛素的应用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9-6.0mmol/L(70-108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应超过11.1mmol/L(2 00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mg/dl)以下。
(一)初始剂量的估算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方法估算初始剂量,而后再依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1、按体重估算:1型糖尿病体重在理想体重的20%以内,所需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5-0.8μ/(kg·d),每日剂量可以从最小剂量12-18μ开始;在蜜月期因胰岛尚有一定的分泌功能,故0.2-0.6μ/(kg·d)的胰岛素即可满足需要。
2型糖尿病若开始就单用胰岛素,初始剂量可按0.3-0.5μ/(kg·d)计算;若口服降糖药转为胰岛素替代治疗,考虑口服降糖药物在体内有蓄积作用,初始剂量一般为0.2-0.3μ/(kg·d);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初始剂量0.1-0.2μ/(k g·d),可从每日6-10μ开始。
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2、按生理需要量估算: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μ左右。
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μ左右。
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12-18μ/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3、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10×体重(公斤) ×0. 6÷1000÷2。
注:100为血糖正常值;×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促泌剂应用的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93991703fc4ffe473268ab0a.png)
类如 ( 表1 )。
响患者 的生 活质量 ,甚 至威胁患者 的生命 ,给社 会、家 庭 以及患者 带来沉重 的经济负担 。 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 ,中国2 0 岁 以上人群 2 型糖尿病 患病 率达9 . 7 % ;且 近2 / 3 的患者 Hb Al c 得不 到有效控 制(Hb Al c ≤7 %) ;
的作J l j 还与其抑制基础肝糖的生成密切_ 卡 } { _ 天 ( 5 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胰 岛 素促 泌 剂 的 降糖 机 制
促胰 岛素分泌作用 观有胰 岛素促泌剂均通 过 与胰岛 细胞膜 A TP 依赖 钾( KA TP ) 通道 的磺 J j J ] J { 类受体( s uI ) ~ l 结 合 ,促使KA T P 通道 关闭,从而刺激 内源性 胰岛索 分泌。促胰 岛素 分泌 的 异取 决于不 药物的药 代动 力学特性 、  ̄ - S UR 一1 结 合的亲和 力以及解离速度。K A TI ] 通道也存住于其他许多 组织 ,也括大 啮、心肌和 Ⅱ 1 L 管半滑肌细 胞。不 同组织 的 S UR存在差异 ,且各胰岛素促泌 剂会 与 p细胞 不同分 于 量的s U R受体结 合,这些足 产生药效学差异的原因 ( 5
级 )。
胰 岛素 促 泌 剂 的临 床效 果
降糖效果
腆 岛索促泌剂降糖作用 强 ,且降糖 作川 常 规剂最
内‘ t 利堵 依赖性 ,除耶 格列奈外单药治疗 ・ 殿 w 均降
f L  ̄ I l b Al c 2 %左 ,甚 至 降 低2 % 以上 ( 5 级); f { . 患 艇
疗 的一线药物 。英 国糖 尿病前瞻 『 生 研究 ( UKP D S ) 及其后
续研究与糖尿病 和心血管疾病行动( A D V ANC E ) 等多个大
基础胰岛素应用ppt课件
![基础胰岛素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c0b4296bd97f192279e9f9.png)
HbA1c %
︶
基础胰岛素是权威指南共同推荐 的 • 基础胰岛素可有效控制基础血糖、低血糖风险较小,使用方便,患者依从 胰岛素起始方案 性好,是起始胰岛素治疗的理想方案。
指南推荐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基础胰 岛素 2013 CDS √ √ 何时起始基础胰岛素
2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而血糖仍不达标 (HbA1c>7%)者, 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甘精胰岛素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 •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在人胰岛素的基础上经氨基酸序列修饰, 基础胰岛素分泌 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皮下注射后形成细微沉淀物,其中的多聚体在
6
5 葡萄糖利用率
(mg/kg/min)
皮下持续缓慢释放,24小时平稳无峰,减少低血糖风险,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基 础胰岛素。
3
基础胰岛素的临床使用方案
基础胰岛素的常见临床使用方案
基 础 胰 岛 素 常 见 方 案
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 基础胰岛素
适用人群
临床使用建议
口服降糖药+基础胰岛素 适用人群
适用人群
• 高血糖伴明显高 血糖症状的新诊 断T2DM患者
• 口服降糖药规范 治疗血糖控制仍 未达标者
2016 ADA/EASD
2016
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ADA:美国糖尿病学会;EASD: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 ACE:美国内分泌学院
Diabetes Care. 2016 Jan;39 Suppl 1:S1-106. 2016 AACE Guideline. Endocrine Practice Vol 22 No.1 January 2016.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521b75a1c7aa00b52acbed.png)
成人T2DM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要点更新版指南就基础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时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如“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与口服、GLP-1RA等药物联合时的起始剂量、剂量调整方案、用药注意”、“预混胰岛素方案向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转换”等给出了详细的药物使用建议。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其特点表1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注:*目前在中国使用较少应用基础胰岛素时的血糖控制目标应用基础胰岛素时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程、预期寿命、伴发疾病、降糖治疗方案及患者意愿等情况后制定。
➤HbA1c<7%、FPG 4.4-6.1mmol/L:对于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患者;➤HbA1c<6.5%、FPG 4.4-5.6mmol/L:对于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严重并发症或低血糖风险低的患者;➤近期国内研究显示,对于应用≥1种口服降糖药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年T2DM患者,加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时,将FPG目标设定为≤6.1mmol,能进一步提高HbA1c达标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HbA1c<8.0%,FPG≤7.0mmol/I或更高:对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合并严重疾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较为宽松。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相较于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联合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对血糖控制的改善程度相似,但低血糖风险更小,体重增加更少。
不同口服降糖药降糖作用机制不同,与基础胰岛素联用时,需根据药物特点,注意监测血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基础胰岛素与不同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与注意事项1.适用人群➤高血糖(FPG>11.1mmol/l或HbA1c>9%)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1种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HbA1c仍未达标的患者。
2.胰岛素起始方法➤通常0.1-0.3U/(kg·d)起始基础胰岛素;➤HbA1c>8%者,0.2-0.3U/(kg·d)起始;➤BMI≥25kg/m^2者,0.3U/(kg·d)起始。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2475384431b90d6c85c76d.png)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作者:王武超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10期胰岛素的适应证所有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主要适应证。
不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经体力锻炼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亦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
初发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消瘦型,可考虑加用胰岛素。
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等均可使用。
糖尿病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创伤、接受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都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应激状态过后,可停用并调整为原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严重的皮肤病变及肝硬化、肝炎等,都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分娩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证胎儿发育。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时,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如胰源性糖尿病、垂体GH瘤、库欣综合征、类固醇糖尿病及胰岛素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等,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临床上类似糖尿病但血液中出现胰岛细胞抗体或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如迟发型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1型糖尿病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强化治疗方案是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的治疗方案,是最有效、最易控制血糖达标的方案,而且也最容易进行剂量调节。
有>50%的患者选择预混胰岛素。
但由于预混胰岛素比例固定,不易进行剂量调节,因而疗效降低,影响血糖达标。
1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强化治疗并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控制与合并症试验研究组1993年发表了轰动全球的文章(即Dcor),这是由美国和加拿大29个医学中心对1441例1型病人的前瞻性研究,花费近10年时间,耗资1 亿美元。
2020版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2020版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f73e06265ce0508763213da.png)
·指南与共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20版)(按姓氏笔画排序)冉兴无母义明朱大龙刘铭纪立农李小英李启富李焱李强杨文英杨立勇杨涛肖建中邹大进张俊清陆菊明陈莉明陈璐璐周智广单忠艳赵家军洪天配郭立新郭晓蕙姬秋和彭永德童南伟曾龙驿【提要】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
基础胰岛素是T2DM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当前我国基础胰岛素治疗存在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
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我国专家于2017年发布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基于循证证据对基础胰岛素常用临床方案的适用人群、起始方法、剂量调整方法等做出推荐。
本次修订针对基础胰岛素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更新。
【关键词】基础胰岛素;糖尿病,2型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0.10.001Chinese expert recommendations on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 adult type2diabetes mellitus【Summary】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ype2diabetes and the decline of beta⁃cell function,insulin iseventually required to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Basal insuli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ype2diabetes mellitus management,but basal insulin usage in current Chinese clinical practiceis suboptimal,including delayedinitiation,inadequate starting dose,and insufficient titration,etc.To improve and standardize basal insulinusage,Chinese experts developed the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on basal insulin treatment in2017,provide advice on applicable population,appropriate starting dose and titration scale for common basal insulinregimens.Current recommendations were updated based on new evidence.【Key words】Basal insulin;Diabetes mellitus,type2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1]。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82cf4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e.png)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机体代谢和血糖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
根据来源和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
一、天然胰岛素天然胰岛素是直接从动物(如猪或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
它的结构与人体内产生的胰岛素非常相似,因此应用范围较广。
天然胰岛素可以作为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药物,通过注射的方式使用。
二、人类胰岛素人类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插入细菌或酵母等微生物体内,利用其产生的胰岛素。
与天然胰岛素相比,人类胰岛素在结构上稍有差异,但其生物活性和疗效与天然胰岛素相似。
人类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糖尿病,特别是对于对天然胰岛素过敏或具有胰岛素抗性的患者更为适用。
三、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改变胰岛素的结构或引入修饰基团,使其具有新的特性和疗效。
例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缓释作用,可以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减少注射次数。
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则具有更快的吸收速度和作用时间,可应用于临时提升血糖平衡的需求。
四、合成胰岛素合成胰岛素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产生的人工合成物,其结构与天然胰岛素相似。
合成胰岛素主要用于科研领域,如胰岛素的结构分析、胰岛素受体的研究等。
胰岛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用于:1、1型糖尿病的治疗.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缺乏或功能不全引起的,患者需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维持血糖平衡。
2、2型糖尿病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和口服药物来控制血糖,但在某些情况下,胰岛素注射也是必要的。
3、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血糖升高,胰岛素可用于控制血糖水平,保护母婴安全。
4、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效应受损或胰岛素受体功能异常导致的代谢紊乱,胰岛素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尿病: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常见症状为血糖升高和尿糖。
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ppt
![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ddb47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1.png)
推荐内容
无论是否诊断糖尿病,接受人工营养的患者血糖>7.8mmol/L即可起始胰岛素治疗
持续肠内营养采用基础餐时方案(每日1-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每4-6小时一次短效/速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按0.15-0.25 U/kg/天起始
接受肠外营养的糖尿病患者可根据7-10U/100g葡萄糖的比例酌情添加胰岛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8:2-42. Diabetes Care. 2017 Jan;40(Suppl 1):.. 2017 AACE Guideline. Endocrine Practice 2017January 17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重磅发布
为更好地指导基础胰岛素临床实践,由中国内分泌领域多位权威专家共同拟定的《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于2017年1月正式发表在《中国糖尿病杂志》的第1期。 该《指导建议》对不同目标人群,就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两类临床方案提供了数据详实的临床应用指导,并对肠内/肠外营养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及老年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给出建议。
胰岛素 起始方法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基础胰岛素维持原剂量,主餐/早餐前给予餐时胰岛素4-6 U; 预混胰岛素转换为基础餐时方案的患者:按目前总剂量的40%~50%作为基础胰岛素起始;余量作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需短时间内控制高血糖者:可根据0.3-0.5 U/kg估算总量;50%为基础胰岛素,50%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纪立农,陆菊明,朱大龙,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25(1):2-9.
临床应用基础胰岛素有什么技巧?专家建议搞懂“33问”
![临床应用基础胰岛素有什么技巧?专家建议搞懂“33问”](https://img.taocdn.com/s3/m/c08b06ce58fafab068dc0230.png)
临床应用基础胰岛素有什么技巧?专家建议搞懂“33问”基础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帮助临床一线更好地使用基础胰岛素、解决临床问题,内分泌相关专家小组拟定了2017年《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1、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更新及新一代胰岛素产品的上市,今年5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病变学组制定了新的”指针”《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常见问题指导建议——三十三问》(以下简称“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十三问”)。
2、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旨在与时俱进更新基础胰岛素的临床规范化使用、提高中国糖尿病治疗的整体血糖达标率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指导作用。
图1《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常见问题指导建议——三十三问》新版的“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十三问”在介绍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多种常用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注射制剂联合基础胰岛素以及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的启用时机、起始和剂量调整方案、疗效、低血糖发生风险、心血管安全性以及癌症风险等均做了详细描述,内容还涵盖了基础‐餐时方案的具体应用及监测,全方位解决临床需求。
那较2017年版,2020这版有哪些“更新的亮点”呢?更新“形式”“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三十三问”从临床应用常见的问题出发,采用问答的形式对基础胰岛素进行解读,便于理解和使用。
更新“成员”除了旧版中提及的中效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此次新增了在我国新近上市的新一代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特点、疗效以及安全性等内容(图2左),该胰岛素半衰期显著延长,作用持续时间>42 h,每日一次注射,经过几个半衰期后呈现平稳无峰的作用曲线。
更新的指导建议中指出,德谷胰岛素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间延长、疗效好、血糖变异性低、低血糖风险低、心血管安全性好、给药灵活且不影响血糖控制。
此外,较旧版指导建议,新版对不同基础胰岛素之间的疗效与低血糖风险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与比较(图2右)。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成人2型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e7c4ad763231126edb11cb.png)
3060min
2-3h
5-8h
特点
餐前0~15min或餐后15min内注射; 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餐后2~5 h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
餐前30~45min注射; 与生理状态比较。起效慢、效果差, 持续时间长、延后的低血糖
中效 长效
诺和灵N/ 优泌林N
来得时
2-4h 2-4h
诺和平
3-8h
4-10h
1016h
4
5
6
从 UKPDS开始的年数(接受氯磺丙脲治疗的患者)
UKPDS提示:在确诊6年后大约50%以上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需 要联合胰岛素才能够使得空腹血糖控制到<6.0 mmol/L
Wright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2; 25:330–336.
Lusignan S et al. BMC Family Practice 2005; 6:13.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进 行性衰退
β细胞功能(%)
100
诊断糖尿病时
80
β细胞功能降低超过50%
60
40 N = 376
20
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诊断时间(年)
Adapted from UKPDS Group. Diabetes 1995;44:1249
2024h
5.723.2
作为基础胰岛素,平台时间短,吸收 曲线变异大.低血糖风险高 T2DM每日注射1次,T1DM每日可注射2 次: 吸收曲线重复性好
11
已上市胰岛素种类及特点2
胰岛素 商品名 种类
优泌乐25 优泌乐50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99cd28e2bd960590c6777e.png)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王武超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胰岛素的适应证所有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主要适应证。
不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
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经体力锻炼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者,亦可直接加用胰岛素治疗。
初发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消瘦型,可考虑加用胰岛素。
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等均可使用。
糖尿病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创伤、接受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都是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应激状态过后,可停用并调整为原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心脏病变、严重的皮肤病变及肝硬化、肝炎等,都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分娩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保证胎儿发育。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时,宜使用胰岛素治疗。
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各种继发性糖尿病,如胰源性糖尿病、垂体G H 瘤、库欣综合征、类固醇糖尿病及胰岛素基因突变性糖尿病等,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临床上类似糖尿病但血液中出现胰岛细胞抗体或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如迟发型自身免疫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1型糖尿病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强化治疗方案是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的治疗方案,是最有效、最易控制血糖达标的方案,而且也最容易进行剂量调节。
有>50%的患者选择预混胰岛素。
但由于预混胰岛素比例固定,不易进行剂量调节,因而疗效降低,影响血糖达标。
1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强化治疗并坚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控制与合并症试验研究组1993年发表了轰动全球的文章(即D C C T),这是由美国和加拿大29个医学中心对1441例1型病人的前瞻性研究,花费近10年时间,耗资1亿美元。
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胰岛素的强化治疗(3次/日或4次/日注射),使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能使胰岛依赖型的病人视网膜病变、肾病变和神经病变减少50%左右,并延缓其发展。
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c001bbad51f01dc381f10c.png)
Riddle MC, et al. Diabetes 2010;59(Suppl.1):A171
在亚洲人群中的研究同样显示: 空腹高血糖对A1C的贡献,随A1C升高而增加
空腹高血糖对A1C的贡献 呈线性相关
随着A1C升高,餐后高血糖对A1C的贡 献没有线性相关性
FBG面积(mghr/dL ) PBG面积(mghr/dL )
LANMET研究:实现A1C<7%, 控制空腹血糖<100mg/dl至关重要
开放、平行、多中心研究,比较甘精或NPH+二甲双胍治疗9个月的HbA1c、每日血糖情况。 110名仅用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HbA1c ≥8.0%)随机分为两组,治疗36周
100
6.96
mg/dl
%
HbA1c(%)=[4.78 ± 0.49]+[0.40 ± 0.082]×FPG(mmol/L)
达到A1C<7%的患者百分比
80
70
60
50
75%
40 30
20
10 0 <8.0
63%
56%
47%
34%
8.0-8.4
8.5-8.9
9.0-9.4
按基线时A1C水平 (ASD 2009.
≥9.5
甘精胰岛素治疗后6-12周的FPG可预测24-48 周HbA1c<7.0%是否达标
0.86 (P<0.001)
0.9
0.89
0.84
0.89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
)
与餐后血糖增幅 的相关系数
0.55
0.7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2020版)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e613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9.png)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
临床应用指导建议(2020版)
T2DM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需要胰岛素治疗以达到有效的血糖控制。基础胰岛素是T2DM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当前我国存在基础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剂量调整不足等情况。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特制订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针对基础胰岛素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更新。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
对于有能力进行血糖监测、感知低血糖、进行自我管理的患者,医生可指导其进行简便易行的自我胰岛素剂量调整,每3天调整2U直至FPG达标(表4)。对于甘精胰岛素,患者还可采用每天调整1U直至FPG达标的简单方法进行自我调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LP-1RA联合基础胰岛素方案
(1)适用人群:推荐或最大耐受剂量的GLP-1受体激动剂(±口服降糖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而HbA1c仍不达标,尤其是FPG控制不达标者,可加用基础胰岛素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2)临床应用建议:基础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和剂量调整原则与口服药联合方案的原则相同。
肠内/肠外营养患者
接受肠内/肠外营养的患者基础血糖>7.8mmol/L即可起始胰岛素治疗。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推荐7.8~10.0mmol/L,需严格控制血糖的重症患者目标推荐6.1~7.8mmol/L。持续肠内营养采用基础联合餐时胰岛素方案(每日1~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每4~6h一次短效/速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按0.15~0.25U/(kg·d)起始。接受肠外营养的糖尿病患者可根据7~10U/100g葡萄糖的比例酌情添加胰岛素,皮下胰岛素注射也可作为补充。接受持续肠内/肠外营养的患者,推荐每4~6h进行1次血糖监测。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64c2f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6.png)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成人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基础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规范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制定了指导建议,旨在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药物使用方针。
一、糖尿病患者选择标准:1. 血糖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一直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标,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持续超过目标水平,应考虑使用基础胰岛素。
2. 胰岛素维持: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如口服降糖药物)已无明显效果,或者因为服药过程中的低血糖风险而不适合继续使用时,应转用基础胰岛素。
二、基础胰岛素的起始剂量:1. 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以0.1-0.2单位/千克体重/天的剂量开始,分为1-2次注射。
2. 已药物治疗的耐药患者:以替代剂量的形式进行,通常为0.2-0.3单位/千克体重/天,分为1-2次注射。
三、基础胰岛素的调整原则:1. 血糖监测:病人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通常,达到空腹血糖控制目标后,应每周增加2-4单位的剂量,直到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2. 补充胰岛素:如在晚餐后血糖仍不够理想,可以考虑增加晚餐前或睡前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3. 治疗期间其他情况的调整:如发生生病、进行剧烈体力活动、饮食改变等情况,患者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胰岛素的调整。
四、监测与管理:1. 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应定期进行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2. 培训患者:医生应向患者提供有关特定的基础胰岛素使用指导,并确保其正确理解和操作。
3. 定期复诊:医生和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结论:成人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基础胰岛素作为核心治疗药物,在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解读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cdf81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9.png)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议解读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理且有效地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近日,中国专家联合发布了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医生更好地应用胰岛素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这些指导建议进行解读。
首先,指导建议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由于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敏感性等存在差异,因此,治疗应该根据个体化的需求进行调整。
建议医生根据患者的食谱、运动习惯、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血糖监测结果,制定符合他们个人情况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这样可以实现更好地血糖控制,并减少低血糖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指导建议提倡逐步增加胰岛素剂量。
对于需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建议从低剂量开始,然后逐渐增加。
这种逐步增加剂量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并根据临床反应来调整剂量。
同时,患者也可以逐渐适应胰岛素的使用,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指导建议还提到了如何进行联合使用药物治疗。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独使用胰岛素可能无法满足他们的治疗需求。
因此,建议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合理选择药物联合治疗策略。
这些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等。
根据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素分泌功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指导建议还提到了胰岛素治疗的监测要求。
建议医生每3-6个月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糖变异系数,评估胰岛素剂量和治疗控制状况。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为医生提供了更具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逐渐增加剂量、联合使用药物、定期监测疗效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指导建议只是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护理课件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指导建议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13ed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b.png)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注射部位的消毒
注射前应洗手并消毒注射部位,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消毒剂应选择医用 酒精或碘伏。
PART 05
结论
基础胰岛素在成人2型糖尿病中的重要性
控制血糖水平
基础胰岛素能够有效地控制2型糖 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前血糖水平 ,减少高血糖和低血糖的产生风 险。
保护胰岛功能
通过公道使用基础胰岛素,可以减 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胰岛功 能,延缓糖尿病病情的进展。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控制血糖,可以降低糖尿 病并发症的产生风险,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
定期监测血糖
建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定期监测 血糖,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和饮食、运动计划。
公道饮食与运动
指点患者保持公道的饮食和运动 习惯,以辅助控制血糖水平,提
高护理效果。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 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 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管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 岛素临床应用指点建
议护理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基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 护理指点建议 • 特殊情况的处理 • 结论
PART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提高临床医生对成人2型糖尿病基 础胰岛素的认识和应用水平,规 范基础胰岛素的使用,提高治疗 效果。
基础胰岛素的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 ,在医生的指点下进 行剂量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预防和减少并 发症的同时,需考虑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及 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
2、GDM患者与PGDM患者
3、围手术期患者
4、肠内/肠外营养患者 接受肠内/肠外营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如血糖 得不到满意控制,可增加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无论是否诊断为糖尿病,接受人工营养的患 者血糖>7.8mmol/l即可起始胰岛素治疗。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目 标推荐7.8-10.0mmol/l。 需严格控制血糖的重症患者:6.1-7.8mmol/l。
α-糖苷酶抑 制剂
抑制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 进一步降β细胞分泌胰岛素
在基础胰岛素的全天持续作 可不减少药物剂量,注意监 用基础上促进餐时胰岛素分 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泌,进一步降PPG
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剂注意事项
药物
TZDs
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
抑制近段肾小管对葡萄糖的 协同降糖,低血糖风险小, —— 重吸收,使大量的葡萄糖从 体重增加少 尿液中排出
主要推荐意见
项目 基础联合餐时胰岛素
适用人群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FPG达标,HbA1C未达标者; 使用多次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或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 需短时间内纠正高血糖的患者;
推荐内容
胰岛素起始 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基础胰岛素维持原剂量,主餐/早餐前予餐时
方法 胰岛素4-6u; 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餐时方案的患者,可按照目前总剂量的40%-50%作为基础胰岛素起 始,余量作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需短时间内控制高血糖者,可根据0.3-
0.5U/(kg.d)估算总量,50%为基础胰岛素,50%为餐时胰岛素,三餐平均分配
对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差者; 基础胰岛素起始方 法
通常0.1-0.3U/(kg.d)起始,肥胖或HbA1C<8%,可0.2-0.3U/(kg.d) 起始,从预混胰岛素调整为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依据血糖水 平设定为总胰岛素剂量的60%-80%
基础胰岛素调整方 案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FPG每周调整2-6u直至FPG达标; 患者进行剂量自我调整,推荐每3天调整2u直至FPG达标
在生理非进食状态下胰岛β细胞持续分泌 的胰岛素被称为基础胰岛素,约占胰岛素 全天分泌的50%。
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
胰岛素种类 起效时间 (h) 峰值时间 (h) 持续时间 (h) 特点
中效胰岛素 (NPH)
长效胰岛素 (PZI)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2.5-3.0
3.0-4.0 2.0-3.0 2.0-3.0
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调整方案
表1、医生调整剂量方案 (以FPG目标6.1mmol/l)为例 表2、患者自我调整剂量方案 (以FPG目标6.1mmol/l)为例 FPG (mmol/l) <4.4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U ) -2
FPG (mmol/l)
<4.4 4.4-6.1 6.2-7.8 7.9-9.9 >10.0
5-7
8-10 平稳,无 显著峰值 平稳,无 显著峰值
13-16
长达20 长达30 长达24
作用曲线具有峰值,作用时间短
作用曲线具有峰值 平稳,无显著峰值,作用时间长, 每日注射1次 平稳,无显著峰值,作用时间长, 每日注射1次或2次
三、基础胰岛素临床使用方案
1、概述 控制高血糖与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发生的 风险下降相关。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患 者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降糖治疗能够显著 降低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而在病程长的患 者中,强化降糖并未带来心血管获益。
血糖控制目标:年龄、病程、预期寿命、伴发疾 病、降糖治疗方案、患者意愿。
人群 大多数非妊娠成年T2DM 血糖控制目标 HbA1C<7%,FPG4.4-7.0mmol/L
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无严重并发 症或低血糖风险低 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短,合 并严重并发症
HbA1C≤6.5%,FPG<6.1mmol/L
四、基础胰岛素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1、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器官功 能减退,且低血糖感知性弱、耐受性差, 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因此老年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一般较为宽松。 HbA1C为7.5%-8.0%。 对于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多种疾病的 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进一步放宽。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 (U)
-2 不调整 +2 +4 +6
4.4-6.1
不调整
>6.1
+2
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方案的特点剂注意事项
药物
二甲双胍
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
联用益处
注意事项
改善IR,抑制肝糖输出,提 机制互补,低血糖风险小, —— 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体重增加不明显 及利用
磺脲类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更好的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 可不减少药物剂量,注意监 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 的缺陷,短效磺脲类药物有 测血糖,避免低血糖 助于改善PPG
胰岛素调整 逐步增加餐时胰岛素方案:根据下一餐前血糖值,每周调整1-2次餐时胰岛素,每次调 方案 整1-2u或10%-15%,直至达到下一餐的餐前血糖目标,根据每3-6个月HbA1C结果,可 逐渐增加至2-3次餐时胰岛素治疗; 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根据FPG值,增加基础胰岛素剂量1-4u或10%-20%,根 据下一餐前血糖值,增加餐时胰岛素剂量1-2u或10%。
联用益处
注意事项
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作用 在胰岛素用量较高的患者中 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 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利用 使用,改善血糖控制并可减 力衰竭风险 少胰岛素用量
DPP-4抑制 剂
提高内源性GLP-1水平,增 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血 糖素分泌
进一步改善血糖
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SGLT-2抑制 剂
持续肠内营养采用基础联合餐时方案:每日 1-2次基础胰岛素联合每4-6h 1次短效/速效胰 岛素,基础胰岛素按0.15-0.25U/(kg.d)起 始。 肠外营养的DM患者可根据7-10U/100g葡萄 糖的比例酌情添加胰岛素,皮下胰岛素注射 也可作为补充。 接受持续肠内/肠外营养的患者,推荐每4-6h 测1次血糖。
成人2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 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王庆美
一、前言
T2DM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自然病程的 进展,胰岛ß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胰岛素 补充或替代治疗成为控制T2DM患者高血糖 的有效手段。 基础胰岛素是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具 有低血糖风险低,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 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 控制不佳时即可起始基础胰岛素与口服药 联合治疗。
但临床研究显示,中国T2DM患者起始基础 胰岛素治疗较晚,起始剂量偏低且在起始 治疗后剂量调整不足,是导致起始胰岛素 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为规范基础胰岛素在临床中的合理使用, 我国内分泌临床专家制定了《成人2型糖尿 病基础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指导建 议》,供临床参考。
二、基础胰岛素种类及特点
HbA1C<8%,FPG<8.0mmol/L,或更 高
主要推荐意见
项目 推荐内容
口服药联合基础胰岛素 适用人群 高血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
1-2种口服降糖药(超重肥胖患者1-3种口服药)规范治疗3个月以上 血糖控制仍未达标的患者;
预混胰岛素治疗(<50U/d)血糖控制不佳,或频繁发作低血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