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凝油

合集下载

非牛顿高凝油的剪切特性

非牛顿高凝油的剪切特性
网络 出版 地址 :h t / t p:/ www.n i e / c sd t i 5 . 7 8TE 2 1 0 0 . 0 501 .t c k . t m / ea l 1 1 1 . . 0 2 1 4 1 2 . 0 h ml n k /
一∞Ⅲ \ ∞ d 一 旃 .
∞ ∞ ∞ ∞ ∞ ∞ 们 加 0
DO : 1. 8 3 . s .64 0 62 1 .4 0 6 I 03 6  ̄i n 17 —5 8 .0 20 . 1 s 文献 标 识 码 :A
非牛顿高凝油的剪切特性 , l c
王致立 姚传进 蒋 帅 , 晓 李文 忠 , , 张 ,
1中国石 化胜利 油 田鲁 明昌 邑公司 , . 山东 潍坊 2 10 6 30
1高凝油的非牛顿流 变特性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高凝 油 的流动 l 生对温 度极 其敏感 【 _ ] 图 1 1 , 3 为 潍 北 油 田疃 3块 高 凝 油 的典 型 黏温 曲线 。在 黏 温 曲线 上 , 在 一个 拐 点 ( 存 即析 蜡 点 , 中为 4 C) 图 0。 , 当温 度 高 于 析蜡 点 时 , 高凝 油为 牛 顿 流 体 , 温 关 黏
S in e c c &T c n lg dt n 2 1 , 4 4 : 1 一l4 e eh o y io , 0 2 3 ( ) 10 1 . o E i
由于潍北油 田高凝油含蜡量高 、 固点高 , 凝 在 生产过程 中经常发生抽油杆卡死 、 断脱 、 油井停产 等 不 能 正 常 生 产 的 现 象 , 重 影 响 开 采 效 果 I 5。 严 t] -
系基 本 与 剪 切 速 率 无 关 ; 当温 度 低 于 析 蜡 点 时 为

高凝油油藏SMG可动微凝胶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凝油油藏SMG可动微凝胶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益 变差 , 有必要实施深部调驱技术 , 以进 一 步 改 善
油 田开 发效果 。
作者简介 : 海东 明 ( 1 9 8 O 一) , 男, 汉族 , 辽 宁 昌图人 , 工程师, 硕 士。
研究方向 : 油气 田开发。E — ma i l : 1 5 3 0 6 0 @q q . c o m。
标定采收率 2 7 . 6 4 %… 。截至 2 0 0 9年底 , 区块总井 数6 0 6口, 其 中采 油井 4 2 3口, 采 油速度 0 . 3 %, 采
出程 度 2 2 . 5 %。
于长期受注入水冲刷 , 平均孔喉半径呈现逐步增大 趋势, 油层 内部 已出现 以高渗条 带为 主 的渗 流通
道, 注入水 平 面上 窜流严 重 。 ( 3 ) 纵 向上 注水 井 吸水 不 均匀 。 吸水 剖 面资 料 显示 , 部 分 小 层 吸水 极 不 均 匀 , 如静 6 8 _ _ 6 O井 , 1 6 号层 吸水 比例 由 2 0 o 2年 的 1 3 . 8 %增加 到 2 0 0 9年 的
} — ◆ 一0 3 %I


侧重对 高 渗喉道 的封堵 ; 后继 段塞 选择微 米级 S MG ( 初始 直 径 1 —1 O m, 溶 胀后 直 径 1 0 —8 0 m) , 侧 重对 中低 渗部位 的调 整 。
文献标志码

1 区块地质概况
沈8 4 . 安1 2块位 于 大 民屯 凹陷静安 堡构 造带 南 部, 为 一 断鼻状 半 背 斜 构造 。 区块 油 品性 质 为 高 凝 油, 含 蜡量 3 2 . 6 %—4 0 . 7 %, 平 均为 3 5 %, 凝 固点 为
4 5 —5 0 c 【 = , 密度 为 0 . 8 4 _ _ 0 . 8 9 g / c m , 地 层 原 油 黏 度5 . 2 6 _ _ 6 . 7 5 m P a・ s , 原始 地层压 力 1 9 . 5 MP a , 原

稠油和高凝油开发技术

稠油和高凝油开发技术

稠油和高凝油开发技术发布:石油博客 | 发布时间: 2007年12月1日《加入石油杂志》1 常规地质评价技术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建立了稠油、高凝油油藏的地质模型。

首先建立了地层模型、构造模型、沉积模型和储层模型,然后采用储层及其属性参数三维预测技术、油藏建模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以静态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预测模型。

该模型不仅利用了资料控制点的实测数据,而且保障控制点间的内插外推值的精确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无资料点具有预测能力。

针对高凝油主要在潜山储层富集的特点,对潜山储层油藏进行了精细描述,利用地层研究技术、构造及断裂系统研究技术、井点储层描述技术、储集岩空间分布预测技术、构造裂缝空间分布预测技术和裂缝性油藏储层建模技术等对潜山储层进行了研究,利用确定性建模或随机模拟的方法,根据实际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发育特征、岩心资料、野外露头资料、测井及动态测试等资料建立了裂缝型储层三维属性模型。

2 蒸汽吞吐注汽参数优化技术根据地质特点,应用产量特征趋势分析法及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影响吞吐效果的注汽强度、注汽压力、注汽速度及焖井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

尤其是对高轮次吞吐注汽参数的优化,解决了吞吐进入高周期后油汽比低的问题。

对吞吐8 周期以上的近800 井次实施优化,平均单井周期可以节约注汽量200 m3 ,周期油汽比提高0105 。

3 蒸汽驱开发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基本上形成了适合辽河油区中深层稠油油藏的蒸汽驱技术,并通过曙12725块和齐40 块的蒸汽驱试验的应用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4 分层和选层注汽技术针对多油组互层状油藏吸汽不均、油层纵向动用差的问题,广泛采用了分层注汽及调剖工艺技术,包括:(1) 封隔器分层、选层注汽技术用封隔器封堵高吸汽层,动用吸汽差层或不吸汽的油层。

相继又开发出滑套式分层、选层注汽技术,一次可实现两层分注或多层选注,有效地提高了油层动用程度。

(2) 机械投球选注技术堵塞高吸汽层射孔孔眼,实现选择性注汽。

高凝油自动计量技术

高凝油自动计量技术
进, 为在 沈 阳采油 厂全 面推 广奠 定 了基础 。 的优势 它
体 现在 :
51实 现 全 天 候 计 量 . 证 油 井 产 量 客 观 真 实 准 确 . 保
1 一加 热 盘 管 ;:~ 重 传 感 器 ;3 称 -左 位 置 传 感 器 ;4 一罐 体 ;
该 自动计 量 技术使 用 在平 台井 上 ,可 以根 据需 要设 定计 量周 期 时问 ,它可 以按 照设 定 的时 间进行
高凝油 自动计量技术
_ 石…… ……辽…㈣ 宁
摘 要 沈 阳 油 田是 我 国最 大 的 高凝 油 生产 基 地 , 油的 凝 固点在 4 ~ 7 原 5 6 ℃之 间。目前 主 要 采 用 分 离器玻 璃 管 计 量 油 井 产量 。 其
缺 点 是 流 程 复 杂 , 作 效 率低 , 人 劳 动 强度 大 。随 着 沈 阳油 田 的 高凝 油 生 产 进入 了 高含 水 时期 , 油 伴 生 气 急剧 减 少 , 用玻 工 工 原 采
璃 管 计 量 十 分 困难 。针 对 高凝 油 生 产 的特 点 , 油 田研 究应 用 了低 油 气 比 的油 井计 量 方 式一 高凝 油 自动 计 量技 术 , 够优 化 和 该 能 简 化 目前 的 油 井计 量 工 艺 , 油井 产 量 进 行 高 效 、 确 、 时 的 计 量 。 对 准 及 关键 词 高凝 油 玻 璃 管计 量 自动 计 量
得 到越 来越广 泛地 重视 。
2 自动计量技术 的发展趋势
21 向仪表 化方 向发 展 .
3 高 凝油 田应 用 自动计量 技术 的技 术 思路
31 主 要研 究 内容 . 针对 高凝 油含蜡 高 ,黏度 在凝 固点 附近变 化很 大, 黏度 与温度 属于典 型 的非线 性 , 在实 践 中分析 将

稠油与高凝油开采技术(4)

稠油与高凝油开采技术(4)
对于厚油层,热原油流向井底时,除油层压力驱 动外,还受到重力驱动作用在浅层、低压及油层 厚度大的美国加州稠油油田重力驱动是主要的增 产机理。 (4)加热了地层后,后面冷油又被加热。 (5)地层的压实作用。 (6)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油层解堵作用
15
(7)注入油层的蒸汽回采时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 (8)高温下原油裂解,粘度降低 (9)油层加热后,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增加了流向
18
2、蒸汽驱 蒸汽驱采油的机理有: 1)原油粘度加热后降低; 2)蒸汽的蒸馏作用(包括气体脱油作用): 3)蒸汽驱动作用 4)热膨胀作用; 5) 重力分离作用; 6)相对渗透率及毛管内力的变化; 7)溶解气驱作用; 8)油相混相驱(油层中抽提轻馏分溶剂油); 9)乳状液驱替作用等;
19
(三) 火烧油层 火烧油层又称油层内燃烧驱油法,简称火驱。
国际标准: 联合国训练署于1981年2月在加拿大召开了关于
重油和沥青砂的标准: (1) 重 油 是 指 在 原 始 油 藏 温 度 下 , 脱 气 油 粘 度 为 100 ~ 10000mPa.s 或 在 15.6℃(60℉) 及 1 个 大 气 压 条件下密度为934~1000kg/m3。 (2)沥青砂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油粘度大 于10000mPa.s或在15.6℃(60℉) 及1个大气压条 件下密度大于1000kg/m3。
9
(二) 高凝油的特点
1. 高凝油是指蜡含量高、凝固点高的原油。 凝固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原油失去流动性时的
最高温度。 高凝油在较高温度时就失去流动性,这是因为
含蜡量高所致,而且这种蜡主要是碳原子数在16 以上、结构复杂的高饱和烃的混合物。高凝油胶 质沥青质含量较低。
10
2.与稠油的区别:

高凝油及其开采技术

高凝油及其开采技术
工艺 , 使沈阳油田的整体开发达到 世
高凝油 中蜡沉积物的主要成分除 蜡外 ,还有 各种有机和无机混和 物 ,
界先进水平 。
如胶 质沥青 、砂粒 、 金属氧化物和无 机盐等 。
由于高凝油的固有特性 , 决定了
直接影响原油的流变性 。 因为含蜡原
2 0 . 石油科技论坛 06 5


册一 与油品和含水率有关的 指数 ,可由实验获得 。
只代表 某种静 态条件 下的指标 , 即是
完全脱气、 脱水的油样在室 内静态下 测定的数据 , 称之 为 “ 静凝 固点” 随 。 着温 度降低 ,蜡析 出存在两个过程 ,

群形成并增大 、聚集 ,开始有蜡 晶析 出 ,原 油 由单 一液 态逐 渐变成 悬浮 液, 形成双相体 系,但原油仍为连续
的这个峰 值为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左右 , 5 如图 1 曲线。 在含水量达到峰值以前 , 固点 凝
析蜡点或 浊点, 是指蜡颗粒首次 由溶液 中析 出的温度 。
反常点或反常温 度 , 是指原 油在
的析蜡点f 氐。 璃
降温过程 中 , 随着蜡 的析 出, 其流动 性 由牛顿 流体转 入 非牛顿 流体 时的
维普资讯
油储量 , 国目前最大的高凝油生 是我 产基地 , 在探明的含油面积 137 m2 0 .k 、
主要 因素 ,使高凝油具有与普通原 油不 同的流动性 质 ,即流变性 。
观察不到排列很好的晶体 , 晶体个 蜡
体小、不规 则 , 有助于 它们散布在液
若蜡 晶的体积大 , 明液态组分对于 说
蜡 的溶 解能 力小 。当原油冷却时 , 蜡 分子易与一批液态油的分子结合在一 起, 形成一 个相互连接并滞 留油的蜡 晶网格 ,使 原油稠化和胶凝 。 蜡 与胶质 、 青质的含量比 , 沥 也

剪切作用对高凝油凝固特性的影响

剪切作用对高凝油凝固特性的影响
热装 置系 统 的 了解 ,将 流量 这个扰 动 因素考 虑 到控
制 中 ,使 油气 电加热装 置 的控 制更加 准确 。
3 结 语
横 坐 标 :时 间/ i a rn;纵坐 标 :温 度 /  ̄ C
通过 对 系统 进行 数学建 模 ,发 现被 加热 介质 的
密度是 随 温度变 化 的 ,而 密度 的大 小直 接影 响到加
图 3 没 有 考 虑 流 量 扰 动 因素 的 出 口温 度 仿 真 图
热器 的功率 ,密 度在 温度 升高 时减 小 ,这就 表示需 要 的功 率 下降 ,这 样 能够准 确 地确定 电加热器 的功 率 ,降低 了生产 成本 ;同时通 过仿 真实 验证 明 ,流
量 的变 化对 温度 的控 制质量 有 较大 的影 响 ,它是加 热 器 温 度 滞 后 的一 个 原 因 ,因此 系统 设 计 时需 要
r n的转 速进 行 搅 拌 剪切 5mi ;③ 停 止搅 拌 ,将 / mi n 品 ,分 别用 A、B、C、D表示 。 实验 测 得 4 油 样 烧杯 置 于室 温下 ,待其 凝 固 ,记 下所 用 的 时间 ;④ 个 的基 本 性 质 见 表 1 。利 用 吸 附 色 谱 法 ( S L C)对 各 以不 同的搅 拌 时间 l 、2 、… 、6 i 对油 样进 行 0 0 0m n 油样 的蜡 、油 、胶 质及 沥青 质 含量 进行 测 定 ;采 用 搅拌 剪 切 ,重 复 ① ~③ 步骤 ;⑤ 对其 余 3 油样 重 组 G /5 0 8 测 定 油 样 凝 固点 ;反 常 点 与 析 蜡 点 为 BT ] — 3 复① ~④ 步骤 。 黏 温 曲线 上 对应 的 2 折点 。 个 2 2 孔 板剪 切降 凝 实验 . 实 验 仪 器 主 要 有 原 油 凝 固 点 测 定 仪 、恒 温 水 由 于 现 场 已有 的 高 凝 油 井 大 多 为 往 复 式 抽 油 浴 、J_ 增 力 电 动搅 拌 器 ( 桨 式 2 叶 片 ) -1 J 平 枚 、量 井 ,针对 往 复式抽 油井 ,初 步设计 为 在抽 油杆 上 安 简 、射 流 剪切 器 ( 孑 、4 、6 ) 2L 孔 孔 。 装 一种 射 流剪 切器 ,在 圆盘 上开孑 ,原油 高速 流过 L

原油凝固点分级标准

原油凝固点分级标准

原油凝固点分级标准一、原油按凝固点分级标准根据原油凝固点的不同,原油被分为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三类。

二、原油凝固点分类1. 石蜡基原油:凝固点较高,一般大于50℃,如高凝油和蜡基原油。

2. 中间基原油:凝固点在30-50℃之间,如常规轻质原油。

3. 环烷基原油:凝固点较低,小于30℃,如低凝油。

三、不同凝固点原油的特性1. 石蜡基原油:含有较多的石蜡成分,凝固点较高,流动性差,容易堵塞管道。

2. 中间基原油:凝固点适中,流动性较好,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原油类型。

3. 环烷基原油:含有较多的环烷烃成分,凝固点较低,流动性好,开采和运输成本较低。

四、原油凝固点与开采、运输和储存的关系1. 开采:凝固点高的原油需要加热才能开采,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可以直接开采。

2.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凝固点高的原油需要加热和保温,以保持其流动性;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可以直接运输。

3. 储存:在储存过程中,凝固点高的原油容易堵塞管道和阀门,需要定期加热和清洗;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不容易堵塞管道和阀门。

五、原油凝固点对炼油工艺的影响1. 加工温度:凝固点高的原油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更高的加工温度,以使其保持流动性。

2. 设备选择:凝固点高的原油需要使用加热和保温设备,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可以使用冷却设备。

3. 产品品质:凝固点高的原油在炼油过程中容易产生更多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影响产品品质。

六、原油凝固点与油品质量的关系1. 油品密度:凝固点高的原油通常密度较大,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密度较小。

2. 油品粘度:凝固点高的原油通常粘度较大,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粘度较小。

3. 油品挥发性:凝固点高的原油通常挥发性较低,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挥发性较高。

4. 油品燃烧性能:凝固点高的原油通常燃烧性能较差,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燃烧性能较好。

七、原油凝固点对管道输送的影响1. 输送温度: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凝固点高的原油需要加热和保温以保持其流动性;而凝固点低的原油则可以直接输送。

高凝油常规冷采时井筒温度分布分析

高凝油常规冷采时井筒温度分布分析

守恒定律建 立 了高凝油常规冷采 时的井筒温度 分布模 型 , 定 了产 液量 和含水 率与 井筒 温度 确
分布之 间的关 系。通过 实例计算及敏 感性 因素分析 , 高凝 油的常规冷采提供 了理论 支持 。 为 关键词 : 高凝油 ; 常规 冷采 ; 井筒温度 ; 响 因素 影
中 图 分 类 号 :E 5 T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献标识码 : A
12 4 产 出液 比 热计 算 J . . 由能 量 守恒 定律 可 知 : Q=C T=C M。 MA ( +M A )T () 4
12 1 常规 油管 井 筒温度 计 算 . . 根 据 能量 守恒 定律 , 立井 筒 内的温度 分 布模 建
收稿 日期 :0 8 0 0 ; 回日期 : 0 8— 6 0 2 0 — 4— 6 改 20 0 — 6 基金项 目: 辽河油 田公司 2 0 年项 目“ 07 曹台浅层高凝油开采技术研究 与试验” 部分 内容 ( J7 7 0 3 K 0 0 80 ) 作者简介 : 邓惠( 9 1 , , 0 1 8 一) 男 2 3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 院石油 工程专业 , 为中国石油大学 ( 0 现 北京 ) 油气 田开发专业硕士研究 生。
Pw P
。一 一p“ ( : C C) 啬 2 + C。 o )
() 7
PP( C ) 2 。: 。C 一 。 一 CP )
P C ( w 一C ) 。 。 Cp 。
井 深 / m

静6 1 + 313
静6 — 1 406
静6 4 72 5
的长度 , K 为隔热油管段产 出液与地层 间的传 m;
热 系数 , (l・C) W/ n o 。 1 2 3 产 出液 水 当量 的计 算 . .

高凝油油藏自生热压裂液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高凝油油藏自生热压裂液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0 8 5 g c ,粘 度 ( 0C) 为 7 2 ~ 2 0 9 mP . 9 7 /m。 7。 . 1 7 . 1 a・S 含 蜡 量 4 . 7 5 . 6 ,胶 质 沥 青 质 含 量 8 2 , 1 2 ~ 3 8 .

1 . 9 , 含 硫 量 0 0 ~ O 1 ,凝 固 点 4 ~ 5 。 压 裂 施 工 中 ,进 入 地 层 的 工 作 液 对 地 层 有 冷 却 作 75 % .2 . 9 4 7C。
[ 收稿 日期 ] 2 1 0 0—0 —1 1 6 [ 者 简 介 ] 张 坤 ( 9 0一 ,男 ,20 年 大 学 毕 业 ,助 理 工 程 师 ,现从 事 油层 改 造 技 术 研 究 工 作 。 作 18 ) 03
第 3 第 2期 2卷
张 坤 等 :高 凝 油 油 藏 自 生热 压 裂 液 技 术 在 河 南 油 田 的应 用
以 及 l 浓 度 为 1 5 lL 的 盐 水 溶 液 。 m。 . mo/
1 2 自生热体 系中胶 囊催化 剂优 选 . 水 基压 裂 液 中 加人 酸后 会 破 坏其 交
联 性 能 , 因 此 作 为 催 化 剂 的 酸 需 要 选 用
用 ,加热 油层 近井 地带 ,使 其温 度大 幅度 提高 ,解 除蜡堵 、水堵 、高界 面张力 等 ,降低 了原 油 粘度 ,提
高 了 裂 缝 导 流 能 力 ,进 而 提 高 压 后 效 果 。 J
1 高 凝 油 藏 自生 热 压 裂 液 体 系 研 究
1 1 具 有 自生 热 性 能 的 生 热 剂 体 系 的 筛 选 .
[ 中图 分 类 号 ] TE 5 . 2 3 7 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9 5 (0 0 2 3 4— 3 文 0 0— 72 2 1 )0 —0 2 0

沈阳油田高凝油冷采技术研究及应用

沈阳油田高凝油冷采技术研究及应用

()产液情况。平均单井 日产液2 t 2 8 ,平均产油 15,平均含水 9 %。 .t 4 () 水情 况 平 均 含水 9%, 3含 4 含水 最 高 9 %, 低含 水 8%。 析表 8 最 9 分 明 , 凝油 井 要实 现 冷抽 生 产 , 日出液 2t 高 需 0 以上 , 含水 9 %以上 , 出液 0 产
参考 文献
[] 万仁溥.化 学药剂清 、防蜡技术 [] 1 M .采油 工程手册 ,2 0 ,5 0 0 7 0—
5 9 0.
22双 管 掺水 冷 采工 艺 _ 对低 产 液 、 含 水 的 电伴 热高 凝油 井 , 过增 加 产 出液量 , 高含 水 低 通 提 率 ,同时保 持 一定 的温 度 , 可实 现 完全 冷 采 。 因此 对 于低 产 液 (O d以 1r / e 下 ) 低 含水 (0 、 5 %以 下 ) 高凝 油 井 , 开展 了井 下双 管掺 水 冷 采工 艺 技术 研 究,以解决低产液 低含水高凝油井的冷采问题。
正 常 ,电流 、负荷 平 稳 。 ( ) 口温度 。 1井 温度 对 原 油 渗流 能力 有 很大 影 响 。 当油 井 出液 温 度低
于 区块 原 油凝 固 点 时 , 油井 能否 正常 生产 , 试验 的 2 O口井 原 油凝 固 点 4 ~ 2 4 ℃, 合含 水 达 9 %, 2 5 综 4 对 O口冷采 井 产 出液 出 口温 度进 行 测试 , 中有 其 2 口高于4 ℃, 2 最高温度为4 ℃, 6 其余井产 出液温度均在凝固点以下正常运 行 , 低产 出 液 温度 为 2 ℃ 。 最 9 冷采 试验 研 究表 明 , 16口井 符 合此 条件 , 有 0 对7 5口高凝 油 井转 常 规冷 采 生产 ,目前达 到 9 5口。

高凝油电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在沈阳油田的应用

高凝油电加热温度控制系统在沈阳油田的应用

项生 产参数 的变 化 , 既达不 到理想 的效 果 , 存在造 又 成躺 井 的风险 , 同时大 大增 加 了劳 动强度 。 安装过 还
多种节 能 产品 , 据抽 油机 电流 、 口油 温进 行 电加 根 井
热 间送 等 , 但实施 间送 后油 井 电流 、 出油温度 等参数
变化较 大 , 不利 于油井 生产 , 严重 时会造 成躺 井 。因
sl s w i dut te et gpw r u ma cl n m l wt ec ags f e - edt p rt e adtu c i etee e e, hc ajs a n o e t t aya dt ey i t hn e l ha m ea r, n s he f v h sh h i ao i l i hh ow l e u h a v h -
a n a l crc c ag r g h u e p e s r o t e b sn s o t n o d rt o v h st u h p o lm f ci ey n u lee t h r e b n s te h g r su e t h u i e sc s.I r e o s l e t i o g rb e ef t l ,ma y me h d i i e v n to s h v e n u e o n e r.I 0 0 a h g o r p ito lee ti h a ig tmp r t r o t ls se wa e i n d b h m— a e b e s d f rma y y a s n 2 1 , i h p u — on i lc r e t e e au e c n r y tm s d sg e y t e c n o

稠油及高凝油开采ppt课件

稠油及高凝油开采ppt课件
25
前言
稠油开采技术状况
(12)井下催化反应法
利用一定的化学试剂作催化剂,针对油藏中以沥青质为主的重 质组分进行一定程度、选择性的化学降解,预期可以改善油藏的理 化性质和提高油藏采收率,更可望在给其他后期过程带来好处。
(13)水热催化裂化降粘技术
采用过渡金属元素催化剂在地下实现稠油水热裂解降粘,改变 原油的化学结构,进而改善流动,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法。
陈家庄油田陈379~陈7-39井Ng下油藏剖面图(南东-北西向)
12-1 12-2 13-2
2211--12 21-3 23
42 43
13-1 14
22
12-2
21-1
32
31 41
剖面位置示意图
12-1
21-2 21-3 23
42
11 14 22
43
21-1 32
油层
水层
干层
13-2
21-3
42 43
1
一、前言 二、稠油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三、水和水蒸气热物理性质 四、蒸汽吞吐采油技术 五、蒸汽驱采油技术 六、热采新技术 七、井筒降粘技术
2
前言
单位:万亿桶 8 6 4 2 0
世界石油资源
常规石油 稠油 沥青
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到 2005年,世界稠油、超稠油和天然沥青的储量约10×1012 ~ 12.5×1012桶(约合15000×108~19000×108t),约占世界原 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71.4%。
油粘度,提高油藏采收率。
从1926年开始研究,到80年代, 美国和前苏联进入矿场试验阶 段,进入90年代驱如成熟,很
多国家用于稠油开采 15
前言

高凝油油藏冷伤害特征数值模拟

高凝油油藏冷伤害特征数值模拟
j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i mi n g a t t h e b e t t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c o o l i n g d a ma g e t o h i g h p o u r - p o i n t o i l r e s e r v o i r s , a n u —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wa s p e r f o r me d . Th e c o u p l e d mu l t i — f i e l d e q u a t i o n s s o l v e d b y n u me r i c a l me t h o d we r e u s e d
i n d e s c r i b i n g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i n j e c t i n g c o l d wa t e r i n h i g h p o u r - p o i n t o i l r e s e r v o i r s b a s e d O i l t h e p h y s i c a l mo d —
物理模 型 , 引入 了高凝油析蜡控制方程 , 结合 油水两相渗 流数 学模 型和油藏温度场数 学模 型 , 构戍 了描述 高凝 油油
藏注冷水开发过程 中的 多场耦 合数学模型 , 并进行 了数 值求解 。结果表 明 , 注水 3 0 h , 距 离注水井 5 0 i " 1 1 油层 内各
关键词 : 高凝油油藏 冷伤害 物理模型 数学模 型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 T E 3 1 9 . 1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8 9 0 ( 2 0 1 4 ) 0 1 — 0 1 0 0 — 0 5

高凝油井筒温度场计算及流态转变分析

高凝油井筒温度场计算及流态转变分析

摘要 :高凝 油含蜡 量 高, 固点 高, 沿井筒 向上流动 的过程 中, 凝 在 当油流温度 低于所含蜡 的初始结 晶温度 时 , 蜡容 易析 出并
聚 集, 使原 油逐 渐失去流 动性 , 最终 阻塞管线 , 严重影响 开采效果 。为解决这一 问题 , 据传热 学基 本原理 , 根 建立 了适合 高凝 油 井的 井筒温度场数 学模 型 , 通过 实验得到 了高凝油 的黏 温曲线 , 而对潍北 油田的高凝油 井筒温度 场及流 态转 变进 行 了研 究, 选 指 出了解 决该 油田油井结蜡问题的途径 , 实现 高凝油的正常生产具有一定 的指 导意义。 对
第3 3卷 第 3期
2 1 年 5月 00I L DRI I LL NG & PRODUCTI ON TECHN OLOGY
V0 . No 3 1 33 . M a 2 1 v 01
文章 编号 : 0 0 7 9 ( 0 1) 3 0 2 5 10 3 3 2 1 0 —04 —0
关键词 :高凝 油 ; 井筒 温度场 ;黏温曲线 ;流态转变 ;隔热油管
中 图分 类 号 :T 3 5 E 5. 9 文献 标 识 码 :A W el r -e pe a ur s rbuto a c a i n lbo e t m r t edit i i n c l ul to
a d o o p te n c ng ng a l ssi i h po - o n i ls n ff w a t r ha i na y i n h g ur p i to l l wel
Y O hai,EGa l I G a u,I in A un Iu gnJN o nL H qg C j L nu ,A B y U ai n
wel o et mp r t r it b t na d f w a e c a g n i hp u - on iwel we es d e . s,h a e g r d o th o u l r—e e au edsr u i n o p  ̄ m h n i gi hg o rp i t l l r u id At a tt e p r u e u es l— b i o l n o s t l p i f t t no wa r cp t t n p o lm i i edwh c a e ti f r n ef rt ed v l p n f i h p u - o n i. i f x p e i i i r b e i t s l l i hh s r nr e e c e eo me t h g o rp it l o ao nh of i c a e o h o o

高凝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开采技术

高凝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开采技术

高凝油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开采技术作者:汪洪全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年第09期摘要:在我国的石油开采过程中,地下高凝油的开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高凝油勘探以及开采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很多的外界因素都能够对高凝油的开采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凝油开采过程中的温度影响,地层影响等等都能够在高凝油开采的过程中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在进行高凝油开采的过程中要针对开采的特点以及问题选择专业的开采工具进行开采。

本文主要针对高凝油开采过程中应用的主要开采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以及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高凝油的开采效率以及质量。

关键词:高凝油开采;保温技术;工作原理;石油开采中图分类号:TE353 文献标志码:A0 前言目前我国的高凝油开采已经逐渐由传统形式上的开采技术转变成为新型的高凝油开采技术。

这一转变给我国的石油开采行业带来了非常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传统形式上的高凝油开采技术最大的弊端有两点,首先是传统形式上的高凝油开采技术能够耗费非常大的能源;其次是传统形式上的高凝油开采技术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上都非常低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凝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创新提升中,因此我国的石油开采领域在针对传统形式上的高凝油开采技术的弊端进行不断地改善和发展。

目前有两种较为先进的高凝油开采技术已经逐渐地扩大应用,首先是伴热保温高凝油开采技术,其次是封闭循环式自喷高凝油开采技术。

上述两种技术在应用的效果上非常的相似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下面针对上述两种高凝油开采技术以及其他的相关开采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1 高凝油开采技术中的封闭循环式抽油开采技术封闭循环是抽油开采技术,是一种后期开发出来的高凝油开采技术,主要是依托自喷循环式开采技术进行发展和完善。

在这种高凝油开采技术主要应用的环境中,有的开采矿井中的高凝油存量较小,因此不能够形成自主喷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采取抽油的开采措施来保障高凝油的顺利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凝油油藏物性特征例如, 某高凝油油藏埋藏深度较浅, 低孔、低渗, 孔隙度10. 99- 16. 19%, 渗透率5. 96- 9. 36? 10- 3?m2.原油密度0. 9736 g/cm3( 20 ? ), 胶质/沥青质含量37. 45%, 含蜡24. 27%, 凝固点52 ? , 原油粘度780mPa? S. 总而言之, 高凝油油藏的储层物性表现差, 且为低渗透; 同时原油的凝固点也高, 地层温度与原油析蜡温度相差很小(一般约为5- 10 ? ), 注冷水开发时极易造成冷伤害, 且会增加开采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等。

高凝油是烷烃、蜡和渣油含量高, 硫和沥青含量低的原油。

国外把凝固点高于40 ? 、含蜡量大于35%的原油称作高凝油。

高凝油即高含蜡、高凝固点原油,在我国辽河沈阳油田、河南魏岗油田、大港枣园油田等地都有分布。

而沈阳油田具有丰富的高凝油储量,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在探明的含油面积103.7km2、地质储量2.9 ×108t 中,高凝油约占80%。

高凝油主要分布在辽河断陷盆地大民屯凹陷油藏中,其凝固点最高为67℃,含蜡量40%以上,均为世界所罕见。

攻关不畏难的石油科技工作者和生产一线的石油工人,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并借鉴国外类似油田的开采经验,于1986年底投入全面开发,三年就形成了300×104t产能。

同时,与之配套的先进的集输工艺等地面工程、丛式井组采油等先进的开采工艺,使沈阳油田的整体开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温度对高凝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高凝油对温度极为敏感。

当原油温度高于析蜡温度时, 呈液态单相体系, 粘度随温度变化, 具有牛顿流体的性质。

若温度降低, 处于析蜡温度和临界温度区间时, 仍具有牛顿流体特性, 但粘度已明显增加。

当原油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时, 呈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只有在外剪切力的作用下才能流动。

当油温高于析蜡点温度以上时, 高凝油中所含蜡处于溶解状态, 成单相体系, 原油的流动性与普通原油无甚差别, 只是因重烃含量高而粘度稍大, 具有牛顿流体的流变特征, 粘度随油温变化。

随着温度降低, 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下降, 当油温降到析蜡点温度时, 石蜡分子整齐排列, 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 许多较小的分子聚集形成较大的分子群, 进一步更多的分子群形成并增大、聚集, 开始有蜡晶析出, 原油由单一液态逐渐变成悬浮液, 形成双相体系, 但原油仍为连续相, 蜡晶仍高度分散在原油中, 这时原油基本上还可以近似认为是牛顿流体。

若油温继续下降, 下降至反常点后, 由于析出的蜡晶增多并缔结, 原油中开始出现海绵状凝胶体, 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征, 具有剪切稀释性, 可认为是假塑性流体。

当油温进一步下降到凝固点以后, 发生转相, 蜡晶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络结构, 成为连续相, 液态烃则被隔开而成为分散相, 失去其流动性, 即发生所谓凝固。

高凝油油藏温度对渗流的影响高凝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渗流特征也明显的不同, 其注水开发的效果也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

提高注水温度后, 由于原油粘度的降低和相渗透率的变化, 水驱油效率大幅度提高, 可以极大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提高水驱采收率。

油层温度一旦下降, 渗流特征显著变差,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田来讲, 必然导致油井见水早, 含水上升速度快, 水驱油效率低, 注水开发效果差。

特别是油层温度与析蜡温度差值小的油田, 当油层温度一旦低于析蜡温度, 由于析蜡造成油层孔隙堵塞, 流动阻力增大, 将影响注水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 使油田生产陷于被动。

提高注水压力, 增大驱替压力梯度, 即提高驱动剪切力, 有利于改善高凝油油藏注水开发效果。

另外, 注入的水进入地层并运移一段距离后, 水的温度接近地层原始温度, 即向地层注冷水或热水到一定时间后, 水的温度影响作用就很小了。

若注入的是热水, 热水已把注水井附近的油驱替到远离井筒的位置; 若注入的是冷水, 温度低于析蜡温度的范围也只是在近井地带, 而且要视原油析蜡温度的高低而定。

高凝油的随着注入水温度的升高, 相应的注入速度提高。

随着注水温度的升高, 注入速度相应地升高。

这与原油的流体性质及油藏状况有关。

例如某油藏的地层温度高达78. 4 ? , 而析蜡温度是52 ? 的高凝油来说, 在注入冷水之前, 原油仍是牛顿流体, 随着注入水的增加, 注入井近井地带的原油开始析晶, 一方面增加了流体的粘度, 另一方面堵塞了孔隙介质通道, 增大了渗流阻力, 使地层的吸水能力降低, 表现为注入速度降低。

在析蜡温度以上, 原油的蜡晶开始溶解, 流体的粘度下降, 水驱油阻力减小, 水驱动原油向前推进, 注入速度逐渐增大流变性。

高凝油与普通原油相比,其主要特点是含蜡量高,高含蜡量是导致高凝固点的主要因素,使高凝油具有与普通原油不同的流动性质,即流变性。

化学组成原油的基本部分是烃类,主要是烷烃,还有环烷烃和芳香烃,烷烃又称为石蜡族烃,其化学通式为CnH2n+2。

液态油是C5H12~C16H34烷烃,原油中的蜡组分是C16H34以上的烷烃,常温常压下呈固态。

一般来说,液态油与固态蜡在碳原子数上并没有严格的界限,C16H34应该理解为一个范围。

高凝油中蜡沉积物的主要成分除蜡外,还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混和物,如胶质沥青、砂粒、金属氧化物和无机盐等。

工业石蜡大多数为C1 8H3 8~C38H78的正烷烃,相对密度介于0.88~0.905,熔点在49~60℃,随蜡分子尺寸增加而增高。

而在原油中的石油蜡是一种含有15个以上碳原子(可高达C70以上)的直链烷烃的混合物,还含有少量的支链蜡、单环蜡、聚环蜡和芳烃,可以通过溶剂的结晶作用把它们分离为粘性油品与软蜡物状。

当它们置于溶剂中时,观察不到排列很好的晶体,蜡晶体个体小、不规则,有助于它们散布在液体中,这表明凝结倾向小。

原油凝固点不仅与含蜡量多少有关,还与所含蜡的性质有关。

高凝油的高含蜡量,加之它们的结构复杂,是影响原油凝固点等流变参数的内在因素。

相对于原油中的液态组分来说,若蜡晶的体积大,说明液态组分对于蜡的溶解能力小。

当原油冷却时,蜡分子易与一批液态油的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连接并滞留油的蜡晶网格,使原油稠化和胶凝。

蜡与胶质、沥青质的含量比,也直接影响原油的流变性。

因为含蜡原油在冷却过程中,蜡分子的析出也受到胶质和沥青质的制约。

根据性质相近而相溶的原理,天然气中的甲烷、乙烷、丙烷对蜡的析出影响不大,而丁烷和更重的碳氢化合物可以明显地影响蜡的析出,其表现为:随着原油溶解气量增大,原油的析蜡点降低。

流变性机理当油温高于析蜡点温度以上时,高凝油中所含蜡处于溶解状态,成单相体系,原油的流动性与普通原油无甚差别,只是因重烃含量高而粘度稍大,具有牛顿流体的流变特征,粘度随油温变化。

随着温度降低,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下降,当油温降到析蜡点温度时,石蜡分子整齐排列,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许多较小的分子聚集形成较大的分子群,进一步,更多的分子群形成并增大、聚集,开始有蜡晶析出,原油由单一液态逐渐变成悬浮液,形成双相体系,但原油仍为连续相,蜡晶仍高度分散在原油中,这时原油基本上还可以近似认为是牛顿流体。

若油温继续下降,下降至反常点后,由于析出的蜡晶增多并缔结,原油中开始出现海绵状凝胶体,呈现出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征,具有剪切稀释性,可认为是假塑性流体。

当油温进一步下降到失流点或凝固点以后,发生转相,蜡晶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络结构,成为连续相,液态烃则被隔开而成为分散相,失去其流动性,即发生所谓“凝固”。

由于空间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所以若使原油流动,则务必施加一外力克服这一强度,这时原油具有屈服假塑性流体流变特征,并可能同时呈现触变性,为触变性假塑性流体。

触变性在稍低于原油反常点时开始出现,而在达到凝固点或固化温度时更为明显。

析蜡点或浊点,是指蜡颗粒首次由溶液中析出的温度。

反常点或反常温度,是指原油在降温过程中,随着蜡的析出,其流动性由牛顿流体转入非牛顿流体时的温度。

失流点或凝固点、倾点,是油温降低过程中原油失去其流动性的温度。

高凝油凝固属于结构凝固,即由于温度下降,大量蜡从原油中结晶析出,蜡晶之间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原油被包封在其中,从而失去流动性。

影响凝固点的因素很多,从流变学角度来讲,我们通常所说的凝固点只代表某种静态条件下的指标,即是完全脱气、脱水的油样在室内静态下测定的数据,称之为“静凝固点”。

随着温度降低,蜡析出存在两个过程,一是蜡晶核的生成过程,另一个是蜡晶生长变大过程。

外界条件的变化影响着这两个过程进行的快慢,进而也影响着油样凝固点的高低。

因此凝固点是一个条件性的指标。

在实际的油井生产中,含蜡原油具有一定的流速,并溶有一定量的气体和水,我们将这种情况下原油失去流动性的温度称之为“动凝固点”。

在这种情况下,流速是影响凝固点的主要因素,流速或剪速的剪切作用破坏蜡晶生长,甚至,高的剪切速度可打破蜡晶的空间网状结构,使结构粘度突降或消失。

流变性与采油目前,所有的高凝油田,一般的油层埋藏都比较深,油层温度较高,原油在油层状态下呈液态可自由流动,基本属于牛顿流体,只是在原油沿井筒向上流动的过程中沿程散热,温度下降,在井筒的某一深度下达到析蜡点,原油中的蜡开始析出,进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发生所谓的“凝固”。

可见高凝油开采可以采用常规的开采工艺,但必须解决温度问题,即在开采过程中要保证井筒内的油流温度始终接近或高于凝固点。

目前,高凝油开采工艺大多是以一种动力热液做为循环介质,或靠电缆发热补偿油流在井筒中的热量损失,同时还采用了井筒隔热措施。

也有一些含水高、产液量大或凝固点相对较低的油井,依靠油流流速,破坏蜡晶网状,使原油不易凝固,并辅以一般的防蜡措施,如下刮蜡器、定期热洗、化学清蜡等手段而进行常规采油。

在油层条件下,蜡全部溶解于原油中,此时,高凝油的流动特性与普通原油无甚差别,只是因重烃含量高而粘度稍大。

当然,也有个别的高凝油藏埋藏较浅,油层温度低,甚至低到原油凝固点附近或以下,这导致大量的蜡在地层中析出,使原油具有了结构粘度,从而地下原油失去流动性,或流动性极差。

如沈阳油田的浅层高凝油,曹台潜山、35块等,油层深度在1000m 左右,油层温度低于凝固点,原油在地层中失去流动性,采用井筒热采工艺技术产能很低,即使采用了电磁加热技术、蒸汽吞吐技术,油层产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

因此,对浅层高凝油的开发技术,即对地层的加热技术,仍是一个较难开发的课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试验,不断地总结经验,以争取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实验,地层热化学技术和地层深部注细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浅层高凝油开采提供了技术方向。

高凝油开采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高凝油开采的工艺必须适合高凝油的流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