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物理学史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物理(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

高考二轮总复习课件物理(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
受力和运动分析
(1)建立运动模型。
(2)抓住运动过程之间运动参量的联系。
(3)分阶段或全过程列式计算。
(4)对于选定的研究过程,只考虑初、末位置而不用考虑中间过程。
注意摩擦力做功特点
深化拓展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及时间,比
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捷。
则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0,C错误;随着运动员在圆弧跳台上升高,速率逐渐
减小,所需要的向心力也在减小,向心力由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垂直接触面
向下的分力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cos θ=m
大,v在减小,所以FN在减小,D正确。
2
,随着高度升高,θ在增

2.(命题角度1、2)(多选)一个质量为5 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某时刻
能定理
1
Pt-W=2 m 2 ,则这一过程中小汽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D 错误。

W=Pt- 2 ,率启动
1
a-图像和
1
a-v 图像
1
F-图像问题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v 图像
恒定功率启动
1
a- 图像
v
恒定加速度启动
1
F- 图像
v
①AB 段牵引力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
1
2
由动能定理得-mg·2r-W=2 2 − 2 1 2 ,联立解得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
W=mgr,A 错误,B 正确;设再一次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 v3,假设空气阻力做
功不变,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
mg·2r-W= 3 2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篇公开课PPT专题近代物理初步PPT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篇公开课PPT专题近代物理初步PPT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1 eV
A [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 1.63 eV~3.10 eV,所以氢原 子至少要被激发到 n=3 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为 E=(- 1.51+13.60)eV=12.09 eV,即选项 A 正确。]
2.(2019·常德一模)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 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 的光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 考 物 理 二 轮专题 复习篇 教学PP T-专题 近代物 理初步 PPT-PP T执教课 件【推 荐】
高 考 物 理 二 轮专题 复习篇 教学PP T-专题 近代物 理初步 PPT-PP T执教课 件【推 荐】

4Hale Waihona Puke 6.0弱27
2.9
二5
6.0

40
2.9
组6
6.0

55
2.9
高 考 物 理 二 轮专题 复习篇 教学PP T-专题 近代物 理初步 PPT-PP T执教课 件【推 荐】
高 考 物 理 二 轮专题 复习篇 教学PP T-专题 近代物 理初步 PPT-PP T执教课 件【推 荐】
高 考 物 理 二 轮专题 复习篇 教学PP T-专题 近代物 理初步 PPT-PP T执教课 件【推 荐】
B [光子的能量 E=hν,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子的频 率不同,A 正确;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hν=W0+Ek,可求出 两组实验的逸出功 W0 均为 3.1 eV,故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相 同,B 错误;由 hν=W0+Ek,W0=3.1 eV;当 hν=5.0 eV 时,Ek= 1.9 eV,C 正确;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子数目越多,单位 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也就越大,D 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九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课件
12/8/2021
高考题型3
核反应和核能
题型:选择题:5年5考
12/8/2021
例 4 (2019·全国卷Ⅱ·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坏,循环
的结果可表示为 411H→42He+201e+2ν,已知11H 和42He 的质量分别为 mp=1.007 8 u 和 mα
=4.002 6 u,1 u=931 MeV/c2,c 为光速.在 4 个11H 转变成 1 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
12/8/2021
例2 (2019·全国卷Ⅰ·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
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
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1 eV
图2
解析 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1.63 eV~3.10 eV,所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至 少要被激发到n=3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为E=(-+13.60) eV=12.09 eV1,2/8/故202选1 项A正确.
拓展训练2 (2019·四川省综合能力提升卷(三))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3所示,一个 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已知钾的逸出功为2.22 eV,则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
12/8/2021
2.光电效应方程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子的能量hν和逸出功W0的关系为:Ek= hν-W0. (2)极限频率νc=Wh0 .
3.氢原子能级图
(1)氢原子能级图如图1所示.
(2)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最多可能辐射 nn-1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 重点知识回顾 再记物理学史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考前冲刺 重点知识回顾 再记物理学史课件

焦耳
英国
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 次定律;
②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知识规律再回顾
知识规律再应用
楞次 奥斯 特 洛伦 兹
笛卡 尔
安培
俄国 丹麦 荷兰 法国
法国
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1820年,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产生偏转,称为 电流的磁效应.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 (洛伦兹力)的观点.
考前冲刺方略 再记物理学史
知识规律再回顾
知识规律再应用
科学 国 家籍
主要贡献
①1638年,论证较重物体不会比较轻物体下落
得快;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
伽利 略
意 大 利
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 去; ③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等时性,惠 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自摆钟;
德国 发现了阴极射线.
英国
①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 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 ②用α粒子轰出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 发现了质子(该实验发现了原子内质量和电荷量的分布,并没 有揭示原子核的组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知识规律再回顾
知识规律再应用
最大的贡献是在1832年发现自感现象.
英国 根据电磁场的对称性,预言“磁单极子必定存在”.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 英国 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从
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德国
量子论的奠基人.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 假说,解释物体热幅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 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 界.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附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题型1重要的物理学史课件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部分附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题型1重要的物理学史课件

2.(2018·桂林五校联考)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巧妙地利用斜面实验来 冲淡重力影响(增加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通过逻辑推 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B.经典力学认为同一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 不同参考系中是不同的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
D.1897 年,贝可勒尔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 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
③提出分子电流假说 ①在 1821 年,法拉第在重复奥斯特“电生磁”实验 时,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最原始的电动机; 法拉第[英国] ②1831 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文明跨进了 电气化时代; ③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亨利[美国] 最大的贡献是发现自感现象
[冲关演练] 1.(2018·泰安检测)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 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伽利略利用行星运行的规律,并通过月—地检验,得出了万 有引力定律 B.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开始了原子核结构的研究
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牛顿通过斜面实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B [牛顿利用行星运行的规律,并通过月—地检验,得出了万 有引力定律,A 错误;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开始了原子核结构的研究,B 正确;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构,C 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 验结合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D 错误。]
1820 年,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产生偏转, 奥斯特[丹麦]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课件

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八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课件
专题八 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
真题概览•考情感悟
核心 全国 考点 试题 2019
2018
2017
2016
Ⅰ卷
T14:氢 原子能
T25:氕核和 氘核在电磁
T17:原
T35(1):光 电管、光电
子核聚变

场中运动
效应规律
原子 物理
Ⅱ卷
T15:核 反应
T17:光电效 应
T15:原 子核衰变
T35(1):衰 变、裂变与 聚变
及p=
2mEk 可知,动能相同的质子和电子,其动量不同,故其波
长也不相同。故B项错误;C项,根据黑体辐射实验的规律可知:黑体辐射电磁
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C项正确;D项,γ光子与一个
(2)极限频率νc=Wh0。
3.氢原子中能级跃迁 (1)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时放出(吸收)的光子频率由hν=Em-En求得。若求波 长可由公式c=λν求得。 (2)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
(3)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法 ①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求解:N=C2n=nn2-1。 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 画出,然后相加。
[解析]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入射光频率低
于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即波长过长,A错误;一群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
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产生C
2 3
=3条不同频率的谱线,B错误;放射性,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及外部条件没有
关系,C错误。
[答案] D
A.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B.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D.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波长会 变小

2018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第16讲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专题复习指导课件

2018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第16讲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专题复习指导课件
1.单击”幻灯片放映”选项卡中的“设置幻灯片放映”,在弹出对话框中勾选“ 循 环放映,按ESC键终止”。
15
返回导航
2.极限思维法:就是人们把所研究的问题外推到极端情况(或理想状态),通 过推理而得出结论的过程,在用极限思维法处理物理问题时,通常是将参量的一 般变化,推到极限值,即无限大、零值、临界值和特定值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讨 论。如公式 v=ΔΔxt 中,当 Δt→0 时,v 是瞬时速度。
5.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 法,特点是:A=BC,但 A 与 B、C 均无关。如 a=ΔΔvt 、E=Fq、C=UQ、I=qt 、R =UI 、B=IFL、ρ=mV等。
6.放大法:在物理现象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把物理现象或待 测物理量按照一定规律放大后再进行观察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放大法,常见 的方式有机械放大、电放大、光放大。
(6)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__回__旋__加__速__器____”,使人类在获得高能 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7)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___电__磁__感__应_____,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 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8)楞次:俄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_楞__次___ 定律。
9.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 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 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如研究电场力做 功时,与重力做功进行类比;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 水压进行类比。
赠送精美图标
26
专题六 第16讲 物理学史及常见的思想方法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高中物理学史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电磁学12、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2019-2020学年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物理学史课件

2019-2020学年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物理学史课件
答案:AC
3.(多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 必然结果
解析:1831 年,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得出了磁 生电的基本原理,A 正确;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速 度大的物体惯性不一定大,B 错误;伽利略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 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错误;利用楞次定律能判断感应电 流的方向,电磁感应现象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遵守能 量守恒定律,D 正确.
A.伽利略传承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思想,开 创了某些研究物理学的科学方法
B.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的基础上得 出了经典的牛顿第一定律
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 D.楞次在对理论基础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提出了电磁 感应定律
解析:伽利略不是传承而是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力与运动关 系的物理思想,A 错;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D 错;B、C 符合 历史事实,B、C 对.
解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其受到的合力为零知:电容器内的电场方 向竖直向下,故悬浮的油滴带负电,选项 A 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 qE=mg,因无法确定油滴的质量,故根据该方程无法求出油滴所带的 电荷量,选项 B 错误;因无法确定油滴所含电子的数量,故无法直接 测量电子所带的电荷量,选项 C 错误;所有带电油滴的电荷量都是元 电荷的整数倍,选项 D 正确.
密立根(美国) 焦耳(英国) 奥斯特(丹麦) 安培(法国) 楞次(俄国)
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用 磁感线描述磁场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9.类比法 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 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 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如研究电场力做功时,与重力做功进行类比;认识电流 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
|考前必练|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伽利略、牛顿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的有效值”使用了平均思想法 B.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 成反比 D.“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 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这里用到了归纳法
2.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过程中,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研究对象的选取
B.理想化过程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法
解析:选 D 对于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太阳和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同,既
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符合关系式 F∝mr2星,依据等效法,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符合关系式
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一、重要的物理学史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
①1638 年,论证较重物体不会比较轻物体下落得快;②伽利略
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
伽利略
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③伽利略在教堂做礼拜时发现摆的等 意大利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3讲高中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3讲高中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课件

热学
光学
电磁 波
开尔文
(2)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
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 英国 绝对零度(-273.15 ℃)是温度的下
限.T=t+273.15 K,热力学第三 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托马斯·杨 英国 成功的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菲涅尔、泊松
法国
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 泊松亮斑
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指出:如 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 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 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1687年,发表了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和万有引 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第3讲 高中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
托勒密 哥白尼
第谷
万有 引力
开普勒 牛顿
密立根 美国 1913年,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
第3讲 高中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
奥斯特

安培


电 磁 洛伦兹

应 阿斯顿ຫໍສະໝຸດ 劳伦兹法拉第丹麦
法国
荷兰 英国 美国 英国
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揭示了电 与磁的联系
(1)1820年,总结出判断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的判 断方法,即安培定则,发现同向电流相吸,反 向电流排斥. (2)1826年,发现通电导线受到磁场力的规律, 即安培力. (3)提出了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
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
基础
第3讲 高中物理学史及物理思想
康普顿
卢瑟福 原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回扣14物理学史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二回扣14物理学史课件

德布罗意
法国 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汤姆孙
英国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提出原 子的枣糕模型
第六页,共29页。
回扣 (huíkòu)1
4
科学家
国籍
基础(jīchǔ) 知
识要记牢
保温(bǎowēn) 训 练熟生

主要贡献
卢瑟福
英国
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 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第九页,共29页。
回扣14
[保温训练熟生巧]
基础知 识要记牢
保温训 练熟 生巧
试题(shìt解í析) (jiě x答ī)案(dá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或物理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伽利略利用斜面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使用了“外推”的方法,即当斜面的倾角 为90°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就变成了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也同样适用研究匀速圆周 运动 C.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质点”“点电荷”“光滑的轻 滑轮”“轻弹簧”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使用了“月—地检验”
第十一页,共29页。
回扣14
基础知 识要记牢
保温训 练 熟生巧
试题(shìtí解) 析(jiě x答ī)案(dá
2.(多选)1820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这两个发现在物理学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围绕这两个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A.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从相反的角度对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具有启发意义 B.可以推断出,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年代,已经发明了电池 C.电磁感应的发现为大规模发电提供了理论基础 D.电磁感应的发现为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实验装置中闭合开关和断开开关瞬间 B.乙实验装置中铜盘匀速转动时 C.丙实验装置中磁铁匀速向下穿过线圈时 D.丁实验装置中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时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丁实验装置中线圈虽然是闭合的,还是运动的,但回路中 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2 高效演练·能力跨越 1.(多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 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 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 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 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 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密立根(美国) 焦耳(英国) 奥斯特(丹麦) 安培(法国) 楞次(俄国)
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用 磁感线描述磁场
电磁感应定律 E=nΔΔΦt 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 e 的电荷量
实验得出焦耳定律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梦圆电生磁 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研究得出安培定则 总结出了楞次定律,并和焦耳先后发现了焦耳定律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的物体,重的物 体下落快,B 项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C 项错误;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D 项错误.
答案:A
4.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自己设计并动手做了几十个实验, 其中所设计实验过程不能成功观察到电流计有电流的是( )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解析:题述要求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到最直接的结论.由 于斜面上先后铺垫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可理解为斜面越来越光 滑,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即依次升高, 所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 O 点等 高的位置,选项 A 正确.B、C、D 选项都不能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 比直接得到,选项 B、C、D 错误.
答案:A
高考演练 1.牛顿在总结 C·雷恩、J·沃利斯和 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 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 与牛顿第一和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 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 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
解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其受到的合力为零,即竖直向下的重 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的合力为零,由题图可知:电容器内的电场方 向竖直向下,故悬浮的油滴带负电,选项 A 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 qE=mg,因无法确定油滴的质量,故根据该方程无法求出油滴所带的 电荷量,选项 B 错误;因无法确定油滴所含电子的数量,故无法直接 测量电子所带的电荷量,选项 C 错误;所有带电油滴的电荷量都是元 电荷的整数倍,选项 D 正确.
答案:D
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 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 说法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它是人类整个自然 观的基石
B.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 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第谷对行星运动的观察记录数据进行了分析,应用严密的数 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能互相平衡,D 项正确.
答案:D
2.物理学家密立根在 1907~1913 年间经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 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其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显微镜观察在电 场中悬浮的油滴,可计算其所带电荷量,则( )
A.图中能刚好悬浮的油滴带的是正电荷 B.可以根据 Eq=mg 求油滴带的电荷量 C.通过该实验装置可直接测量出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D.不同油滴所带电荷量虽不相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 数倍
1.(多选)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 的原因 C.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 场 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 正确;牛顿 认为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 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B 正确;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附 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麦克斯韦提出了电 磁场理论,C 错误,D 正确.
答案:ABD
2.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 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 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 O 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 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 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 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 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核心自查
科学家
成就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时的加速度都是
伽利略(意大利)
一样的,与质量无关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牛顿(英国)
牛顿三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棱镜色散
卡文迪许(英国)
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G 的值
开普勒(德
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k 的值
法拉第(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