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把握世界的规律PPT课件

(1)含义不同整体部分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空间
时间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1)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花在树则生, 离枝则死)。
的意志为转移。
4.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P29-1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 立新的联系。(补充)
二、联系的特点
(三)联系的多样性【强调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形式):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联系、眼前和长远联系……
如:人体系统、教育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国家机构体系、公安 系统等,每一个系统或体系都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普遍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 联系的 物 特点 辩 证 法 整体与
: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 ②事物总是与周围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
③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
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 有联系,因为任何两个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联系。——联 系具有条件性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ppt精品课件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3.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 的程度。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4.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关系
关系 意识
统一
对待谬误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提醒 真理的具体性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 变化。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 调横向的变化。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3.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 (2)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识是客观
区
含 义
事物在人脑 中的反映,它 是相对于物
别 质而言的
性 质
属于主观范 畴,有正确和 错误之分
认识
真理
科学理论
认识是人脑 人们对事物及 科学理论是
对客观事物 其发展规律的 将真理性的
的反映,它是 正确认识是真 认识系统化,
相对于实践 理,否则就是谬 形成一定的
而言的
误
理论体系
属于主观范 畴,有正确和 错误之分
2.认识的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着的。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注意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 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 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 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 的过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 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与价值观PPT课件.

①人的属性 他人、社会的需要 10、公元前221年之前的叫秦国,属于周王朝名义下的封国。公元前221年之后的叫秦朝。
8、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现象培养初步形成对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提高分析和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对问题的辩证思维能
力。
满足
②社会和他人
人的需求
请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对你有价值的东西?
※ 粮食、蔬菜满足人们营养需要——营养价值 ※ 阳光、空气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生存价值 ※ 文学、作品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精神价值 ※ 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精神境界——道德价值 …… …… ……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什么? 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上述价值有什么区别? 3、人的价值又是什么?与物的价值有何区别?
A、事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 B、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客体与主体之间, 主体的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二者缺一不可。
• C、价值关系有客观性。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 根本上取决于该事物是否有某种特定的属性和成 分,而不是人随心所欲地凭需要而定的。
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价 值 与 价 值 观
LOREM IPSUM DOLOR
什么是哲学上的价 值?
01
怎样评价一个人的 价值?
03
如何理解价值观的 导向作用?
05
02
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生价值)?
什么是价值观?社
04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内容是什么?
探究:垃圾分类体现的哲理
导入课题:
一位旅行者在茫茫大沙漠里迷了路,走了三天 三夜,始终没有走出沙漠。粮食没有了,水也没 有了,几乎处于绝境,迷迷糊糊中,突然听到上 帝的声音:“现在我有两种东西可以让你来选择, 一壶水,得到它可能还有得救的希望;一桶金子, 得到它可以让你一生荣华富贵。”你认为哪一种 东西对旅行者更有价值?为什么?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把握世界的规律教育教学课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与火是直接联系,鱼与火是间接联系
苹果落地和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本质联系, 苹果落地是非本质联系
开车出门撞到了树上:偶然联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联系 家人之间和家庭与社会:家人之间是内部联系,家庭与社会实外部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①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直接联系
原理三
阅读与思考
蚕沙(蚕粪)喂 鱼,塘泥肥桑,栽桑、 养蚕、养鱼三者结合, 形成桑、蚕、鱼、泥 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的良性循环。
问题:这体现联系的什么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 明联系的多样性。
2.联系的客观性
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⑴建立的基础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⑵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建立 ⑶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联系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方法论: 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 观随意性。
议一议
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 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中国与太空
没有条件
有一定条件,但无载人 航天技术条件
经济基础雄厚,载人航天技 术过硬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知识小结
世界观
决定
方法论
世界上的事物千 差万别,事物的 决 联系也是多种多 定 样的。联系是有 条件的、具体的。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过程中,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各种条件,一切要 以时间、地点、条 件为转移。
1、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 移。当然,条件上可变的,人们可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 创造条件。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共37张PPT)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 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拓展2 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的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3)科学的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图示如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
的繁荣发展。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018·江苏,26)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 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 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 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 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B.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上帝创造了一切
E.张三早上5点起床
F.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G.太阳东升西落
CDF
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上帝创造了世界 ④万物皆备于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 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拓展2 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的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3)科学的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图示如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
的繁荣发展。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018·江苏,26)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 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 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 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 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B.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上帝创造了一切
E.张三早上5点起床
F.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G.太阳东升西落
CDF
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上帝创造了世界 ④万物皆备于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共24张PPT)

8.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去改变、创造规律。( 错) [矫正]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不能创造、 改变和消灭规律。 9.人类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 错) [矫正] 太阳东升西落等属于现象间的联系,不是本质的联 系,故不是规律。现象表现规律,但自身不是规律。
10.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把握规律。( 错) [矫正] 把握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不意味着能够把握规律,因为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重难点二 全面理解运动(5年0考) 1.运动的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哲学上所讲的运 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注意:哲学上讲的运动≠运动的具体形态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 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 不在运动。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
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D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5年2考)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规律是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
客观的
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
规律是 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 普遍的 其固有的规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共43张ppt)

◈这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对同一对象有多个真理?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 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又该怎样理解“真相只有一个”?
三 真理只有一个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 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 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0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阅读与思考
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是充满挫折和挑战,伴随失败与牺 牲的过程。
1996年2月1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新研制的长 征三号火箭刚一升空就倾斜失控,22秒后撞山爆炸,星箭俱毁, 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2014年2月,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出现故障。在 此表明人类在探月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极其艰难的。
◈为什么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 1.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01 主体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 制。
02 客体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认识和改正错误!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 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突破: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02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凸面
平面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 3.(2018•北京高考)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 ;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 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 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 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 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
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
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
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 表明( )
•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A
中国高速铁路(CHSR) 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 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 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 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高速铁 路建设是一种什么活动?
实践活动
一、认识与实践
2.实践
(1)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以为这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 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 的存在。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9张PPT)

P5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特点 零散的、朴素的、自发形成的 系统化、理论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联系 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 倾向
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1.具体科学
其中对世界 的根本观点
世 观
界注包意括:和不总能和说成
概括和总结
*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
的规律。P6
物理学
生物学
经济学
研究某一领
域的具体规
苹果落 地 万有引 力
事物是 普遍联 系的
种瓜得瓜 遗传与变异
一切事物的运 动变化都是有 规律的
律。P6
整个世界适 哲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马哲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哲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P6阅读与思考
思世想界观念
• 命由天定 • 人定胜天 • 热爱自然,热爱社会,
热爱生活
决定 体现
为人处方世法的论方法
身处困境,逆来顺受,指望得到 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25张PPT)

头、琴声三者之间的联系表明( ) A.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区别的
C
B.系统和要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D. 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易错点:
“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区分: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 (内部联系)
(一)联系含义及特点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线上教学
1.(2019课标Ⅱ,22,4分)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 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
A 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
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 ) ①人类能够基于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实践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京沪高铁 ②花开花落,潮起潮落 ③宇宙星辰运转 ④自然降雨 ⑤人工增雨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线下教学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 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2017课标Ⅰ,22,4分)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 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 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课件: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共15张PPT)

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 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稳定的而不是多变的;
【合作探究】
判断,下列是规律的有: A、万有引力规律 B、遗传规律 C、8与发、4与死 D、阶级斗争规律 E、有好风水、事业就能成功 F、地球绕着太阳转,水往低处流 G、万有引力
判断其中是必然联系的有: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②“价格必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 ④“守株待兔” 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离开运动谈物质 → 形而上学 例:刻舟求剑
【活动探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平常 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 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 抓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 这位飞行员 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思考: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月成焉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龚自珍曾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
移易。
这些说明了什么?
一、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 人能够认识规律 (2) 人能够利用规律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合作探究】
判断,下列是规律的有: A、万有引力规律 B、遗传规律 C、8与发、4与死 D、阶级斗争规律 E、有好风水、事业就能成功 F、地球绕着太阳转,水往低处流 G、万有引力
判断其中是必然联系的有: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②“价格必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 ④“守株待兔” 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离开运动谈物质 → 形而上学 例:刻舟求剑
【活动探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平常 的事情。这位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 个什么小玩意儿在飞行,他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地把它 抓过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制的子弹! 这位飞行员 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伸手把子弹抓住呢?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思考:
➢斗转星移,海陆变迁;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月成焉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龚自珍曾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
移易。
这些说明了什么?
一、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 人能够认识规律 (2) 人能够利用规律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复习课件(共26张PPT)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物”说明社会实践是优秀 文化作品的源泉,②入选;“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带给人们温 暖与前进的动力”说明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精神塑造人,④入选;材料强调的是优秀 的文化作品立足实践,扎根生活,给人启迪,不体现文化市场的繁荣丰富了文化产品, 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不强调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区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 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
年的文明发展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
例如:讲仁爱、重民本、 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
守诚信、崇正义、尚和 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
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
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 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
考点三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二)坚定文化自信 1.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力量。 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 性。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 的底气。
考点三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 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政治必修四第八课》课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核心观点
02
01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
真理的客观性
0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
04
05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思考
01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 价值
02
与实用主义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 为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仅仅根据个人经验和实用效 果来定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ART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 点
REPORTING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 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 。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依 赖、相互作用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01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
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和精神
总结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 用于实践,推动个人和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 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 物的发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的规律(共30张PPT)

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 规律)
通过
(上层建筑适
决定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实践
应经济基础发
反作用
展规律)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
实现 途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 —改革
过程是曲折 的
社会
祠堂——是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 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 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 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择。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 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 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仪礼 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 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 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 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 BCDFH
2015年度网络流行语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主要看气质 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2016年度网络流行语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洪荒之力 “老司机” 一言不合就XX 蓝瘦香菇 “先定一个小目标”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辨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与 社会存在是亦步亦趋的。
“整个世界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迷雾中(即 纯粹精神领域),而是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观——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 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 关系便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 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 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的物质性 - 课件(25张PPT)

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吗?
拓展 延伸
客观 生活 存在 实践
原材料
人脑
加工 改造
意识
加工厂
产品
离开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方法论(1Biblioteka 原理内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物,物质决定意识。
归纳 总结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
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关系。
0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由于地球自然条件的变化,一部 分古猿逐步由森林迁徙到草原,其生活方式也由林栖转变 为地栖。地栖的生活方式对古猿的协同行动、群体规模、 组织程度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活环境的变化成为推 动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自然因素。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古猿 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议题 家机器人,考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资格……有人预言,未 情境 来20年,机器人将胜任70%的工作:小说家、医生、律
师、会计、建筑师、新闻编辑、同声翻译、教练……
1.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是否有可能达到人脑的
水平?据此说明人脑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议题 问题
2.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思维机器将会完全
取代人脑思维,甚至统治人类。结合你的认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 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 意识的唯一区别。
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 所认识。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2.物质的哲学概念
【拓展延伸】客观实在于客观存在。
(1) “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 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 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 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不包括 精神、意识现象。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传统文化,领 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主要
会对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及特点;
传统文化进行 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 2.正确认识中华
创造性转化、 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的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 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 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 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历史悠久,意蕴深远 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 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口你治,还狐勿能臭回列:顾“举。腋出如下在此胡三中臭次。华效鸡传。子统“两文两枚化个,鸡中煮蛋熟还煮去有熟壳哪去热些壳夹糟,,夹粕待在冷文胳,化肢弃?窝之,三跑叉至路一 三为岔什路么口这,些扔糟掉粕,然文后化往仍回延跑续,至记住今,? 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 治我愈们狐应臭该!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可见( )
①岳麓书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岳麓书院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 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 作用。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11
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 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 遍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 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 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 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 福于人类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 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 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 15
5、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
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
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
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
10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上帝、神、真主、理念、绝对精神等)看
作世界的本原。
-Hale Waihona Puke 8辨证唯物论部分(一)基本概念:
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 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静止: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
-
9
4、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
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一成不变
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
循守旧、墨守成规- 的观念
19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 方法论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而发 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 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 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 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质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7
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世界的
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
基本观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整理把客观精神(如
-
17
(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 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 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理想效果;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 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18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自 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 发展的。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 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 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 定意识;
-
20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 方法论
(1)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
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3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 离的倾向和趋势。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 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 观点看问题。 14
-
12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
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
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
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
结矛合盾起的来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
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
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
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 万别,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
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为转移。
-
16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 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 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②整体由部分 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 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
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
5
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a、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 b、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 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
6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a、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b、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政治必修四
重点知识点
-
1
(1)哲学的产生:①哲学的智慧产生 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 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就在我 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 艺术;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我 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 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 现着世界观。
-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 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 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 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 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 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11
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 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 遍性,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 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 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 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 福于人类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 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 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 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 15
5、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
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
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
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
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
10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上帝、神、真主、理念、绝对精神等)看
作世界的本原。
-Hale Waihona Puke 8辨证唯物论部分(一)基本概念:
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 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静止: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
-
9
4、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
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一成不变
的静止观点,破除思想僵化、因
循守旧、墨守成规- 的观念
19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 方法论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而发 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 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 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 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质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7
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
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作世界的
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
基本观点: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整理把客观精神(如
-
17
(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 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 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理想效果;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 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18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自 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 发展的。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 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 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 定意识;
-
20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 方法论
(1)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
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3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 离的倾向和趋势。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 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 观点看问题。 14
-
12
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
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
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
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
结矛合盾起的来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
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
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
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 万别,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
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
为转移。
-
16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1)原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 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 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②整体由部分 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 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 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
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
5
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a、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 b、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 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
6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 a、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b、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政治必修四
重点知识点
-
1
(1)哲学的产生:①哲学的智慧产生 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 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就在我 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 艺术;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我 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 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联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 现着世界观。
-
3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 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 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 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 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 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