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动检测技术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答案
又如,电子市场可以买到十几元的数字式万用表。那里头的电阻啦什么的元器件极差啦,误差有的达到10%。这样的元件能做出什么好东西啦?可能这台数字万用表是3,1/2的。也就是说,分辨率高达1/2000=0.05%。。如果用于测量电压,所选择的量程为10V,那么,它的它的最后一位可以被认为就是分辨力,等于0.01V=10mV,似乎误差只有10mV,好厉害,好好啦。但是我们学过检测技术的第一章后,就会明白,这种地摊货的绝对误差是很大嘀,准确度不会优于5%。也就是说,当所选择的量程为10V时,绝对误差可能达到0.5V,是分辨力的20倍。
2."三位半"数字显示的分辨力主要看最后一位的数值。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1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0.1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0.01
是这样的。
3.(1)P11页,算一算:最大绝对误差是7.5V,但是假设读数是230V时,为什么绝对误差是10V?
我没看明白,
(2)P20,第一章习题的3,4题,要计算示值相对误差,需要知道绝对误差和示值,在不知道真实值时是求不出绝对误差的,…………
2.请教个问题"三位半"数字显示的分辨力怎么判断?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1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0.1
最大显示19.99,分辨力就是0.01
依次类推,是这样吗?
3.我认为:这个教材的几个地方有点不严密!
(1)P11页,算一算:最大绝对误差是7.5V,但是假设读数是230V时,绝对误差是10V,超过了7.5V,这是矛盾的.
4)用35.78Ω近似地表示被测电阻时,测量不确定度的绝对值小于0.05Ω的概率为0.68。
正确
5)若对该电阻在同样测量条件下测100O次,大约有680次左右测量值在35.73~35.83Ω范围内。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0.7 时
5
A2 ( )
1 4
2 2 n 2
1

1
2 1 2 2 1 1 4 0 . 7 2 2 2
2 n

1 1.5625 0.49
S
如图所示。
y x
非线性度:如图所示,标定曲线与拟合直线的偏离程度就是非线性度。如果在全量程 A 输出范 围内,标定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为 B,则定义非线性度为
非线性度
B 100% A
回程误差:如图所示,回程误差也称为滞后或变差。实际测量系统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当输 入量由小增大,或由大减小时,对于同一输入量所得到的两个输出量存在差值,则定义回程误差为
1.5 什么是传感器的线性度?常用的拟合方法有哪几种? 答: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的程度。 常用的按拟合方法有: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按拟合、端点平移拟合等。
1.6 已知某位移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 0~30mm, 静态测量时, 输入值与输出值的关系如题 1.6 表所示, 试求该传感器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题 1.6 表 输入值 (mm) 输出值 (mV) 解: 1 1.50 5 3.51 10 6.02 15 8.53 20 11.04 25 13.47 30 15.98
2.042 4 1 32.33
2 1
即:
n

2.04 11.55 2
上式中仅有正号才有意义,故

2f f 2.181 即: f 2.181 f 0 2.181 10 21.81kHz 2f 0 f 0 故此传感器的工作频率为 21.81kHz 。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题库(含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本文档适合电气工程类专业同学朋友们,希望能帮到你们)一、填空题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 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

(因为U≥2/3Umax)8、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200℃,精度等级为0.5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误差为 1℃,当测量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1% 。

9、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将非电量转换成与之具有一定关系的电量。

10、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两部分组成。

11、某位移传感器,当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其灵敏度为 60mv/mm 。

二、选择题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嵌入式微处理器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

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思考题答案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

⾃动检测技术复习题⾃动检测技术复习题1、检测系统由那⼏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

答:传感器:它的作⽤是感受指定被测参量的变化并按照⼀定规律转换成⼀个相应的便于传递的输出信号.信号调理:作⽤是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检波,转换,滤波,放⼤,等,以⽅便检测系统后续处理或显⽰.记录、显⽰:被测参量数值⼤⼩由光指⽰器或指针在标尺上的相对位置来表⽰和记录的或以数字形式直接显⽰和记录出被测参量数值的⼤⼩,主要作⽤是使⼈们了解检测数值的⼤⼩或变化的过程。

2、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种表⽰⽅法?各有什么⽤途?答:1. 测量结果与测量的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测量误差。

2.⑴绝对误差:它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⑵相对误差:它是绝对误差与测量值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值,⑶引⽤误差:仪表某⼀刻度点读数的绝对误差Δ⽐上仪表量程上限,并⽤百分数表⽰。

⑷标称误差:标称误差=(最⼤的绝对误差)/量程 x 100%⑸附加误差:计量器具在⾮标准条件下所增加的误差3、测量误差按其出现的规律可分为⼏种?答:可分为系统误差、疏忽误差、随机误差;4、产⽣系统误差的常见原因有那些?常⽤的减少系统误差的⽅法有那些?答:产⽣系统误差的常见原因: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法的不完善和测量条件的不稳定⽽引起的。

系统误差的消除⽅法:(1)对测量仪表进⾏校正在准确度要求较⾼的测量结果中,引⼊校正值进⾏修正。

(2)消除产⽣误差的根源即正确选择测量⽅法和测量仪器,尽量使测量仪表在规定的使⽤条件下⼯作,消除各种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

采⽤特殊的测量⽅法如正负误差补偿法、替代法等。

例如,⽤电流表测量电流时,考虑到外磁场对读数的影响,可以把电流表转动180度,进⾏两次测量。

在两次测量中,必然出现⼀次读数偏⼤,⽽另⼀次读数偏⼩,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正负误差抵消,可以有效地消除外磁场对测量的影响。

5、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为300℃,现⽤⼀台量程为0-400℃的仪表测量,⽰值为298℃,求得测量的绝对误差?解:298-300=-2℃引⽤误差为--04002100%=-0.5% 现将仪表量程压缩为200-400℃,如引⽤误差仍要保持-0.5%,则该测量点允许的绝对误差为(400-200) ?(-0.5%)=-1.0℃由此可见,仪表量程压缩⼀半,则绝对误差减⼩⼀半,从⽽⼤⼤提⾼了仪表测量准确度.6、电阻式传感器有哪些主要类型?答:1、电位器式传感器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7、差动式传感器有⼏种结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变⽓隙式、变⾯积式和螺线管式三种类型特点:1.变⽓隙式灵敏度最⾼ 2.变⾯积式的具有较好的线性,⽰值范围较⼤,⾃由⾏程也较⼤。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复习要点及答案)(1)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复习要点及答案)(1)

ROM 4KB RAM 128KB1.每个端口都具有输入/输出功能,可作为通用I/O口使用。

作输出时数据可以锁存,作输入时数据可以缓冲。

4个端口的每一位都可独立使用。

2.P0口和P2口可用于与外部存储器的连接。

这时,P0作为数据/地址分时复用端口,P0口先输出外部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并在外部锁存,而后再输出读入数据。

在16位寻址时,P2口输出外部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

当P0口和P2口用作数据/地址总线时,它们不能再作为通用I/O口。

3.P3口除作为通用I/O口外,还有第二种功能。

P3口的第二种功能定义如下:P3.0 RXD(串行数据输入口)P3.1 TXD(串行数据输出口)P3.2 INT0(外部中断0)P3.3 INT1(外部中断1)P3.4 T0(定时器/计数器0外部输入)P3.5 T1(定时器/计数器1外部输入)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对于8052,P1口的两个引脚也有第二种功能:P1.0 T2(定时/计数器2外部输入)P1.1 T2EX(定时/计数器2捕捉/重装入触发)应注意,只有相应端口某一位所对应的锁存器为1时,才允许第二种功能有效,否则该位将始终为0。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本书学习特点:(1) 理清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关系(题型:选择20个,填充15个,判断5个,简答30分,计算5题30分)熟悉以前的考卷,难度和风格基本和以前考卷相似。

着重理论基础,应用也离不开基础,精力要放在基本知识点,应用实例不要花太多时间。

(2) 重要的知识点要背,否则将无法做简答题,重要的知识点会在考卷中反复出现,可能是简答,也可能是选择。

(3) 力争把计算题拿满分(30分)题型和以前不会有太大变化,所用公式基本相同,但所求量和已知量会有所不同。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个计算题、1个简答题以及基本概念知识点1、测量的方法P5 ①按手段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②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分:静态测量(缓慢变化) 、动态测量(快速变化);③按显示方式分模拟测量、数字测量(07.04填)偏位式测量——如:弹簧秤P6 测量的具体手段零位式测量——如:天平、用平衡式电桥来测量电阻值均属零位式测量微差式测量——如:核辐射钢板测厚仪知识点2、测量误差P8 (计算题一定有)(1) 绝对误差△=A x-A0A x为测量值A0为真值(2) 相对误差a、实际相对误差γA=△/A0×100%b、示值相对误差γx=△/A x×100%c、满度相对误差γm=△/A m×100% A m为量程A m=A max-A min用于判断仪表准确度等级精确度s=│△m/A m│×100P8 * 我国模拟仪表有7种等级:0.1、0.2、0.5、1.0、1.5、2.5、5.0级,其他等级是没有的P9 例1-1 例1-2 看懂又例:有三台仪表,量程为0~600℃,精度等级2.5级、2.0级、1.5级(仅作例题,实际无2.0级仪表)现需测量500℃左右温度,要求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5%,应选哪只仪表合理? (07.04计) 解:实际允许误差 △=500×2.5%=12. 5℃ 2.5级仪表最大误差 △1=600×2.5%=15℃2.0级仪表最大误差 △2=600×2.0%=12℃ 1.5级仪表最大误差 △3=600×1.5%=9℃ 选用2.0级仪表较为合理又例:有一仪表测量范围为0~500℃,重新校验时,发现其最大绝对误差为6℃,问这只仪表可定几级? (07.04选) (07.04计)解:γm =△/A m ×100%=6/500×100%=1.2% 该仪表应定为1.5级* P9 (选/判)选用仪表时应兼顾精度等级和量程,通常希望示值落在仪表满度值的2/3以上,选仪表量程为实际值的1.5倍。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计算题(含详细解答)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计算题(含详细解答)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计算题(含详细解答)复习计算题1、传感器的一般特性4、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变到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减至,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解:s??????2V/mm ?? 5、某测温系统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Ω/℃;电桥:/Ω;放大器:100(放大倍数);笔式记录仪:/V 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解:(1)、s1=Ω/℃;s2=/Ω;s3=100;s4= /V;s?s1s2s3s4?(?/?C)?(/?)?100?(/V)?/?C (2)、?t?x?s?4cm??C /?C6、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600℃,精度等级分别为级、级和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选哪台仪表合理? 解:级测温仪表:??mL100%??15100%r?m?100 %?3%??15?Cm600500500;;?m?级测温仪表:??mL100%??12100%r?m?100 %?%??12?C600500500;m;?9100%r?m?100%?%??9?Cm60050 0500;;级测温仪表:??mL100%??级和级测温仪表均满足“相对误差不超过%”的要求,一般精度高的设备价格更高,故选级测温仪表更合理。

01、某温度测量仪表测量范围为0~500℃,使用后重新校验,发现最大误差为±6℃,问此表现在应定为几级精度?解:最大引用误差:rom=(δ/L)3100%=3100%=±%;此表现在应定为级精度03、欲测250v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问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为哪级?若选用300v和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又为哪级。

解:?250100%??%;δ= %?%;精度为级. %?%;精度为级选用量程为300v电压表:%?%;精度为级选用量程为500v电压表:500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 1 例1:今有级的0℃~300℃和级的0℃~100℃的两个温度计,要测80℃的温度,试问采用哪一个温度计好? 解::用级仪表测量时,最大标称相对误差为:?x1?m1300?(?%)?100%??100 %??%Ax80?m2100?(?%)100%??100%??%Ax80用级仪表测量时,最大标称相对误差为:?x2?显然,用级仪表比用0. 5级仪表更合适。

(完整版)自动检测技术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自动检测技术第一章复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2.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是指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的元件。

(直接感受;成确定关系的其它量)3.传感器中转换元件是指感受由输出的、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然后输出的元件。

(敏感元件;另一种非电量;电量)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

(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5、零位法是指与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

该方法精度。

(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相对于,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

(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

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不足部分再用测出。

(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的总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

(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的能力称分辨力。

(最小变化)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静态特性;动态特性)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和。

(线性度;灵敏度;灵敏度阈;迟滞;重复性)5.传感器线性度是指实际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与输出。

(最大偏差;满度值之比)6.传感器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与之比。

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个。

(输出变化量;输入变化量;常数)7.传感器迟滞是指传感器输入量增大行程期间和输入量减少行程期间,曲线。

(输入-输出;不重合程度)8.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量在同一方向(增大或减小)做全程内连续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

(重复测量;不一致程度/重复程度)9.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状态时,传感器的的关系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稳定;输入-输出)二、单项选择题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 C 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 0.9%,应购买 B 级的压力表。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A.重复性 B.线性度C.灵敏度 D.固有频率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B )A.迟滞B.过冲量C.稳定性D.线性度3.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D )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C.重复性越好D.分辨力越高4.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 C )来表示的。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引用误差5.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C )的输出。

A. 电阻B. 电容C. 电压D. 电荷6.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当街铁移动靠近铁芯时,铁芯上的线圈电感量( A )A.增加B.减小C不变7.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C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片8.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除( B )外是线性的。

A 变面积型B 变极距型C 变介电常数型9.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 D )信号的传感器。

A.适于测量任意B. 适于测量直流 C. 适于测量缓变 D.适于测量动态10.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 D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的长度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11.下列测力传感器中,属于发电型测力传感器的是( B )A.自感式传感器B.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C.电容式传感器D.应变式传感器12.按照工作原理分类,CCD固体图像传感器属于( A )A光电式传感器B电容式传感器D.磁电式传感器13.封装在光电隔离耦合器内部的是( D )A.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发光三极管 B.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C.两个发光二极管或两个光敏三极管 D.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三极管14.为了抑制干扰,常采用的电路有( C )D转换器A转换器 C.变压器耦合 D. 调谐电路二、填空题1.计算传感器灵敏度的表达式是( K=Δy/Δx )2.根据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大类。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_马西秦_第三版_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解 马西秦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1、检测系统由:传感器、测量电路、显示记录装置三部分组成。

2、传感器部分的作用:是把被测量变换成另一种与之有确定的对应关系,并且便于测量的量的装置。

测量电路部分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显示记录装置部分的作用:是使人们了解检测数值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非电量的电测法有哪些优点?答:P3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答:1)、采用微差式测量 ;2)、微差式测量是综合零位式测量和偏差式测量的优点而提出的一种测量方法。

基本思路是:将被测量x的大部分作用先与已知标准量N的作用相抵消,剩余部分即两者差值Δ=x-N。

这个差值 再用偏差法测量。

微差式测量中:总是设法使差值Δ很小,因此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偏差式仪表测量之。

即使差值的测量精度不高,但最终结果仍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例如: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输出电压U。

可表示为U0=U+ ΔU,其中Δ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

的要求,因此对Δ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当然,可以改用零位式测量,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如图1-3所示的微差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⑴、微差式测量电路图中;①、使用了高灵敏度电压表:毫伏表和电位差计;②、Rr和E分别表示稳压电源的内阻和电动势;③、RL表示稳压电源的负载;④、E1、R1和Rw表示电位差计的参数。

⑵、微差式测量过程①、在测量前调整R1,使电位差计工作电流I1为标准值。

②、然后使稳压电压负载电阻RL为额定值,调整RP的活动触点,使毫伏表指示为零,这相当于事先用零位式测量出额定输出电压U。

③、正式测量开始后,只需增加或减小负载电阻RL的值,负载变动所引起的稳压电压输出电压U0的微小波动值ΔU即可由毫伏表指示出来。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解
1.1 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答: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的定义为: “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 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特性,是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参数作用关系的外 部特性表现。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内部结构参数,这些内部结构参数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外部 特性。对于检测系统来说存在有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一个高精度的传感器,必须要有良好的静态 特性和动态特性,从而确保检测信号(或能量)的无失真转换,使检测结果尽量反映被测量的原始 特征。 1.2 画出传感器系统的组成框图,说明各环节的作用。 答: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变换元件和其他辅助元件组成,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的元件,如膜片和波纹管,可 以把被测压力变成位移量。若敏感元件能直接输出电量(如热电偶) ,就兼为传感元件了。还有一些 新型传感器,如压阻式和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等,其敏感元件和传感器就 完全是融为一体的。 变换元件——又称传感元件,是传感器的重要组成元件。它可以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 量)而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电量,如热电偶和热敏电阻。传感元件也可以不直接感受被测量, 而只感受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非电量。例如差动变压器式压力传感器,并不直接感受压力, 而只是感受与被测压力成确定关系的衔铁位移量,然后输出电量。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都是这种传感 元件。 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和控制的有用信号 的电路。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根据传感元件类型的不同有很多种类,常用的电路有电桥、放大器、 振荡器和阻抗变换器等。

(完整版)自动检测题库(最终版)

(完整版)自动检测题库(最终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变换以及信息办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好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往常由传感器、丈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变换元件和变换电路三部分构成,此中敏感元件是必不行少的。

4.在采纳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 的地区。

5.正确度表征系统偏差的大小程度,精细度表征随机偏差的大小程度,而精准度则指正确度和精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正确度等级是由系统偏差中的基本偏差决定的,而精细度是由随机偏差和系统偏差中的附带偏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概范围,选择丈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采纳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倍的电压表。

(因为 U≥2/3Umax)8.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0~ 200℃,精度等级为0.5 级。

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偏差为1℃,当丈量100℃时的示值相对偏差为1%。

9.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将非电量变换成与之拥有必定关系的电量。

10.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和变换元件两部分构成。

11.某位移传感器,当输入量变化5mm 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 ,其敏捷度为60 mv/mm。

二、选择题1.在一个完好的检测系统中,达成信息收集和信息变换主要依赖A。

A .传感器B .丈量电路C.输出单元2.构成一个传感觉器必不行少的部分是B。

A .变换元件B .敏感元件C.变换电路D.嵌入式微办理器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 ℃的丈量仪表。

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偏差≤ 2.5%,采纳精度为D的最为合理。

A .5.0 级B.2.5 级C.2.0 级D. 1.5 级4.有四台量程不一样,但精度等级均为 1.0 级的测温仪表。

今欲测250℃的温度,采纳量程为C的最为合理。

A .0~ 1000℃B. 300~ 500℃C. 0~300℃ D . 0~ 500℃5.某采买员分别在三家商铺购置100kg 大米、 10kg 苹果、 1kg 巧克力,发现缺乏约,但该采买员对卖巧克力的商铺建议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要素是B。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1.5倍的电压表。

(因为U≥2/3Umax)二、选择题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C.转换电路D.嵌入式微处理器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

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A.5.0级B.2.5级C.2.0级D.1.5级4.有四台量程不同,但精度等级均为1.0级的测温仪表。

今欲测250℃的温度,选用量程为 C 的最为合理。

A.0~1000℃B.300~500℃C.0~300℃D.0~500℃5.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满度相对误差D.精度等级6.在选购线性仪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自动检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思考题答案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 来讲为一小量。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附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一、选择题1.超声波频率越高,(A)。

A.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小,方向性越好 B.波长越长,指向角越大,方向性越好C.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大,方向性越好 D.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小,方向性越差2. 超声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 D )A.水B.空气C.氧气D.钢铁3. 超声波在以下介质中传播时强度会发生衰减,其中衰减最大的是( C )A.半导体B.石油C.空气D.水4.电涡流式传感器激磁线圈的电源是( C )。

A.直流 B.不需要电源 C.高频交流 D.低频交流5. 电涡流接近开关可以利用电涡流原理检测出( C )的靠近程度。

A. 人体B. 水C. 黑色金属零件D. 塑料零件6. 超声波频率越高,( A )。

A. 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小,方向性越好B. 波长越长,指向角越大,方向性越好C. 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大,方向性越好D. 波长越短,指向角越小,方向性越差7. 超声波在有机玻璃中的声速比在水中的声速( A ),比在钢中的声速( B )。

A. 大B. 小C. 相等伏,从而产生电火花。

8.物位是指( D )。

(A)液位(B)料位(C)界位(D)以上都是9.按( A )区分,物位测量仪表可分为直读式、浮力式、静压式、电磁式、声波式等。

(A)工作原理(B)仪表结构(C)仪表性能(D)工作性质10.静压式液位计是根据流体( A )原理工作的,它可分为压力式和差压式两大类。

(A)静压平衡(B)动压平衡(C)能量守恒(D)动量平衡11.吹气式液位计测量液位的前提条件是使导管下端有( C )气泡逸出。

(A)大量(B)少量(C)微量(D)没有12.用吹气法测量液位时,液位上升时( C )。

(A)导压管口的静压力升高,因而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数随之增多(B)导压管口的静压力降低,因而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数随之增多(C) 导压管口的静压力升高,因而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数随之减少(D) 导压管口的静压力降低,因而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数随之减少13.用差压法测量容器液位时,液位的高低取决于( D )。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课后选择题答案梁森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课后选择题答案梁森版

自动检测选择题答案1-11章第一章答案23页1-1单项选择题1〕电工实验中,采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__B__测量,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__A__测量。

A. 偏位式B. 零位式C.微差式A__。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误差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展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D__。

A.进步精度B.加速其衰老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早发现故障,进步可靠性第二章答案54页2-1 单项选择题1〕电子秤中所使用的应变片应选择__B__应变片;为进步集成度,测量气体压力应选择___D___;一次性、几百个应力试验测点应选择___A___应变片。

A. 金属丝式B. 金属箔式C. 电阻应变仪D. 固态压阻式传感器2〕应变测量中,希望灵敏度高、线性好、有温度自补偿功能,应选择__C__测量转换电路。

A. 单臂半桥B. 双臂半桥C. 四臂全桥D. 独臂3〕在图2-17a中,热敏电阻测量转换电路调试过程的步骤是__A__。

假设发现毫伏表的满度值偏大,应将__F__。

A. 先调节RP1,然后调节RP2B. 同时调节RP1、RP2C. 先调节RP 2,然后调节RP1D. RP2往上调E. RP2往下调F. RP2往左调G. RP2往右调。

4〕图2-17中的Rt〔热敏电阻〕应选择___A___热敏电阻,图2-18中的Rt应选择__B__热敏电阻。

A. NTC指数型B. NTC突变型 C PTC突变型5〕MQN气敏电阻可测量__A__的浓度,TiO2气敏电阻可测量__D__的浓度。

A.CO2B. N2C. 气体打火机车间的有害气体D. 锅炉烟道中剩余的氧气6〕湿敏电阻用交流电作为鼓励电源是为了__B__。

A. 进步灵敏度B. 防止产生极化、电解作用C. 减小交流电桥平衡难度7〕当天气变化时,有时会发如今地下设施〔例如地下室〕中工作的仪器内部印制板漏电增大,机箱上有小水珠出现,磁粉式记录磁带结露等,影响了仪器的正常工作。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完整

自动检测技术题库完整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检测技术是一门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容的应用技术学科。

2.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输出单元及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必不可少的。

4.在选用仪表时,最好能使其工作在不小于满刻度值 2/3 的区域。

5.准确度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精密度表征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而精确度则指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综合结果。

6.仪表准确度等级是由系统误差中的基本误差决定的,而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中的附加误差决定的。

7、若已知某直流电压的大致围,选择测量仪表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其量程大于被测电压而又小于被测电压 1.5倍的电压表。

(因为U≥2/3Umax)二、选择题1.在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中,完成信息采集和信息转换主要依靠 A 。

A.传感器 B. 测量电路 C. 输出单元2.构成一个传感受器必不可少的部分是 B 。

A.转换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D.嵌入式微处理器3.有四台量程均为0-600℃的测量仪表。

今要测一约为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2.5%,选用精度为 D 的最为合理。

A.5.0级 B.2.5级 C.2.0级 D.1.5级4.有四台量程不同,但精度等级均为1.0级的测温仪表。

今欲测250℃的温度,选用量程为 C 的最为合理。

A.0~1000℃ B.300~500℃ C.0~300℃ D.0~500℃5.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缺少约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B。

A.绝对误差 B.示值相对误差 C.满度相对误差 D.精度等级6.在选购线性仪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C左右为宜。

自动检测习题集me

自动检测习题集me

r .L
1.8 ln( R / r )
( pF ) 中:L、R、
= +
8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1 何谓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答: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引起线圈自感或互感大变化, 从而导致线圈电感量改 变来实现测量的。主要分为自感式、互感式和电涡流式。 自感式亦称差动式传感器,可以改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对电源电压、频率的波动及温度 变化等外界影响也有补偿作用;对电磁吸力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互感式传感器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可动铁芯和两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 亦称差动变压器式电感 传感器。 电涡流式传感器能对位移、厚度、表面温度、速度、应力、材料损伤等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 量,另外还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宽等特点。 2 请比较自感式传感器和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答: 都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引起线圈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从而导致线圈电感量改变来实现测 量的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是通过改变衔铁的位置来改变两个差动线圈磁路的磁阻而使两个差动 结构的线圈改变各自的自感系数实现被测量的检测,而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则是通过改 变衔铁的位置改变两个原副线圈的互感系数来检测相关物理量的。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是利用改变线圈的自感系数来工作的;而差动变压器式是利用改变原 线圈与两个次级差动式副线圈的系数来工作的
R1=R2=R3=R4=120Ω ,试求:① R1 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外接
电阻, 当 R1 的增量为 Δ R1=1.2Ω 时, 电桥输出电压 U0=? ② R1、
R2 为金属应变片,感应应变大小变化相同,其余为外接电阻,
电桥输出电压 U0=? ③ R1、R2 为金属应变片,如果感应应变大 小相反,且 Δ R1=Δ R2 =1.2Ω ,电桥输出电压 U0=?

自动检测技术考试复习题 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考试复习题 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传感器由 敏感元件 、 转换元件 、 转换电路 组成2、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 变化量 与输入 变化量 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越高 。

4、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线性度 。

9)-(1 %100minmax max L L ⨯-=y y Δγ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5mm ,输出变化量为800mv ,其灵敏度为 0.16V/mm 。

6、有一台测量仪表,其标尺范围0—500 KPa ,已知绝对误差最大值DP max=4 KPa ,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1级 。

7、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 分辨率 越高。

二、问答题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

答:指传感器的静态输入、输出特性。

有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迟滞、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2、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答:是测量中独立的、微小的、偶然的因素引起的结果。

既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消除,也不能修正。

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利用概率论的一些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结果处理,服从正态分布3、什么是系统误差?怎样减小系统误差?答:分为恒值误差,例如刻度盘分度差错。

变值误差,环境温度的影响、零点漂移等。

系统误差有规律。

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入修正值的方法计算修正,也可以重新调整测量仪表的有关部件予以剔除。

4、如何判断系统中存在粗大误差。

答:粗大误差是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及电子测量仪器收到突然强大的干扰所引起的,粗大误差明显超过正常条件下的误差。

五、分析与计算题1、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0C ,精度为0.5级,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0C 、1000C 的示值相对误差。

解:1)Δ=200×±0.5%=±10C2)±1/20×100%=5%±1/100×100%=1%2、预测240V 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问1)若选用量程250V 的电压表,精度选哪一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传感器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
2.传感器中的敏感元件是指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的元件。

(直接感受;成确定关系的其它量)
3.传感器中转换元件是指感受由输出的、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然后输出的元件。

(敏感元件;另一种非电量;电量)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

(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
5、零位法是指与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

该方法精度。

(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
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相对于,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

(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
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

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不足部分再用测出。

(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的总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

(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
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的能力称分辨力。

(最小变化)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和。

(线性度;灵敏度;灵敏度阈;迟滞;重复性)
5.传感器线性度是指实际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之间的与输出。

(最大偏差;满度值之比)
6.传感器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与之比。

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是个。

(输出变化量;输入变化量;常数)
7.传感器迟滞是指传感器输入量增大行程期间和输入量减少行程期间,
曲线。

(输入-输出;不重合程度)
8.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量在同一方向(增大或减小)做全程内连续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

(重复测量;不一致程度/重复程度)
9.传感器变换的被测量的数值处在状态时,传感器的的关系称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稳定;输入-输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 C 级,另一家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 0.9%,应购买 B 级的压力表。

A. 0 .2
B. 0 .5
C. 1 .0
D. 1.5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 C 左右为宜。

A.3倍
B.10倍
C.1.5倍
D.0.75倍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仅为5kHz)测量频率高达5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还不到2V,该误差属于 D 。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粗大误差
C.随机误差
D.动态误差
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级,
试求:
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A 。

A. 1℃
B. 0.5℃
C. 10℃
D. 200℃
2)当示值为2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B ,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 C 。

A. 1℃
B. 5%
C. 1%
D. 10% ?
4.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6%,
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B 级。

若选用量程为300V,其精度应选 C 级,
若选用量程为500V的电压表,其精度应选 C 级。

A. 0.25
B. 0.5
C. 0.2
D.1.0
三、判断题
2. 系统误差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或引入修正值的方法计算修正,也可以重新调整测量仪表的有关部件予以消除。

3. 存在随机误差的测量结果中,虽然单个测量值误差的出现是随机的,既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消除,也不能修正,但是就误差的整体而言,多数都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4. 对于数字仪表而言,指示数字的最后一位数字所代表的值就是它的分辨力。

当被测量的变化小于分辨力时,仪表的最后一位数字保持不变。

6. 灵敏度是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入(出)增量与输出增量的比值。

X
四、计算题及简答题
2.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
3.5V减至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3.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0.45Ω/℃
电桥0.02V/Ω
放大器100(放大倍数)
笔式记录仪0.2cm/V
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
(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4.有三台测温仪表,量程均为0~800℃,精度等级分别为2.5级、2.0级和1.5级,现要测量500℃的温度,要求相对误差不超过2.5%,选那台仪表合理?
解 2.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20℃,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4%;2.0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6℃,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3.2%;1.5级时的最大绝对误差值为12℃,测量500℃时的相对误差为2.4%。

因此,应该选用1.5级的测温仪器。

5.什么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含义是什么? 它们各反映何种误差?
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误差。

随机误差则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误差。

正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理论真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了系统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它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大小。

6、某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校验该传感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08MPa,试确定该传感器的精度等级。

解该传感器的精度为
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级仪表而该传感器的精度又超过了0.5级仪表的允许误差所以这只传感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1.0级。

根据仪表校验数据来确定仪表精度等级时仪表的精度等级值应选不小于由校验结果所计算的精度值
7. 某测温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为0~1000℃,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的误差不允许超过±7℃,试问应如何选择传感器的精度等级才能满足以上要求? 解:根据工艺要求传感器的精度应满足
此精度介于0.5级和1.0级之间若选择精度等级为1.0级的传感器其允许最大绝对误差为10℃这就超过了工艺要求的允许误差故应选择0.5级的精度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根据工艺要求来选择仪表精度等级时仪表的精度等级值应不大于工艺要求所计算的精度值
1.1什么是检测装置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静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特性。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精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可靠性等。

1.2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动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动态特性是指动态测量时输出量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动态误差、响应时间及频率特性等。

1.5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位移变化1mm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求其灵敏度?答灵敏度可采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增量比表示即
1.6 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应如何选用标准压力表精度等级,可否用一台0.2级,量程0~25MPa的标准表来检验一台1.5级,量程0~
2.5MPa的压力表?为什么?
解选择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用压力表时首先两者的量程要相近并且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要高于被校表精度等级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题中若标准表是0.2级,量程0~25MPa,则该标准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被校表1.5等级,量程0~2.5MPa,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显然1max>2max。

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标准表精度等级较高,但是它的量程太大,故不符合选择的原则。

1.9 已知某测量系统静态特性方程为Y=e x, 试分别用端基法、最小二乘法,在0<x<1范围内拟合刻度直线方程并求出相应线性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