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惰性思维:一种潜在的思维阻力
【内容摘要】惰性思维就是因为主观依赖性严重,或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等,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的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主动的思维形式,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关键词】惰性思维诱因对策
惰性思维就是因为主观依赖性严重,或者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等,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的去思考。
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但是由于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强加性思维,使得学生本该自由思考的思维,变得不再自由,变成了过多的定势性思维,思维也没有了广度与深度,使得学生产生了懒惰的情绪,思维凝结产生惰性的思维。鉴于此种情况,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易使得学生产生惰性思维的几种情况,谈谈教学处理的一些思考及对策。
情况一:教师教学中的程序性经验教学,使得学生产生惰性性思维阻碍学生的思考。
对于很多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小学阶段的知识已经了然于心,自然会感觉小学阶段的知识很浅显简单的,简单的让我们失去了对于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敏感性”,无意中就使得自己的教学也变得“容易”、“简单”和程式化,以程序性经验教学为主。
例如:国外教育者称为天才之错的“125×8÷125×8=1”,这是我们在教学整数简便计算中我国很多学生极易出错的问题。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我们教师在教学本部分简便计算中,经常会用的一种程序性经验教学,过分的强调“125×8=1000”的简便性,看到125就的找8配。加上相应的练习中的反复出现应用125×8=1000,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再次遇到此类练习后形成的惰性思维形式。
思考及对策:
学生的思维需要的是自由的发展,而在自由发展中必然需要遇到很多的困难,在学生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或者解决的不是很好时,就需要有经验的指导者“引
路”,知识的“引路”不同于现实的引路,也不是直接经验的“嫁接”。在此题中的教师就是犯了此类的错误,把经验强加给了学生,可能学生会因为此类经验而获得几次好成绩,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惰性思维,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孩子的整体性思维是不利的。那么当我们遇到类似问题该如何呢?
(1)强化:就是强化易被忽视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某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或某种解题方法使用的范围。本题中的运算顺序被学生忽视了,而强化了“125×
8=1000”的简便性。再例如: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连加、连乘算式施行简便运算时,学生所关注的是数据的特点及其位置的变化与运算顺序的改变,所以比较容易形成“凑整”的运算定势,但对于可将数据转换,结合的前提常常并不在意。于是,遇到75+25-75+25,925÷25×4这样的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也盲目地做出“凑整”的定势反应及惰性思维形式。因此,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一定要强调适用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2)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避免经验的负效应,把干扰及时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因素和易混的因素进行辨析分化,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例如:
125×8÷125×8 125×8÷125×8
=1000 ÷ 1000 =1000÷125×8
=1 =8×8
=64
可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比较,通过比较两题的运算顺序发现错误的原因。提高自觉克服负效应的积极性。
情况二: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及研读简单化,使得学生对书本练习失去思考性,形成惰性思维。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客观因素不利于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比如说教材编写的因素,因为教材编写往往是在一个例题后安排同类型的题目,用乘法计算的例题后通常安排的练习都是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用除法计算的例题后安排的是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不用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惰性思维形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这些客观存在的负面因素,调整、补充练习内容,尽量避免学生由于过多的机械模仿而产生惰性思维,影响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
例如:学生在二年级时开始学习除法,刚学习的除法计算,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被除数都是大于或者等于除数。久而久之,学生就以为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一定要比除数大或者和除数一样大,如果在加上某老师作这样的小结,以致学生认为“5元钱买10枝铅笔,平均每枝铅笔多少钱?”列式为“5÷10”是错误的。这样的思维定势往往会影响到学生的问题解决,造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通过数量之间的关系去确定哪个数量作为被除数,哪个数量作为除数,而是从数的大小的角度去判断。
思考及对策:
(1)“化静为动”的展示习题,增强新颖性。
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有时会把数学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数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把结论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不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则无法感知数学思想方法的存在。如何让学生体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例如:《探索规律》一课中,教材中的习题是:“已知36×30= 1080,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会有什么变化?用计算器计算,并填表。”然后在表格下方出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这一结论。教材是直接揭示结论的,因为它是静态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展示如何让学生观察比较因数变化的过程、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找出积变化规律的思维过程。要充分展现教材内容的思维因素,就要以教材为参照,还原知识形成和发展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尽量经历完整的思考过程,让思维纵深发展。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出示36×30=1080,让学生基于已有的计算经验进行思考,初步提出猜想:如果36不变,30乘一个数,得到的积有什么变化?如果30不变,36乘一个数得到的积又有什么变化呢?第二步,学生填表格表示积的变化情况。第三步,把每一题的因数和积分别与36×30=1080作比较,说出另一个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第四步,让学生再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