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研究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b5e78771fe910ef12df8e6.png)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第 272 位阅读者 (更新于: 2005-04-08 09:00:19 )王萌摘要:介绍了城市滨水区概念和城市滨水区设计开发的分类,并对当今国外城市滨水区发展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外滨水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教训。
根据我国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对策,总结了我国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引言孔子口“智者乐水”(《论语》),老子也有“上善若水”的论述(《老子》)水,是大自然中最活泼的因素,在人类生活中,水是必不可缺的"自古以来,很多城市都建在水边。
沿着河边!河的三角洲!两条或多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在湖滨或海滨,这些城市的商业贸易也依水而繁荣,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保护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城市滨水区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把滨水区规划设计作为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的会议论文和实际项目越来越多,但仍不能同高速发展的滨水区建设热潮相比,如何将现有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是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1 城市滨水区概念界定1.1 城市滨水区定义滨水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
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城市滨水区笼统说就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相互辉映,成为一体,成为独特的城市建设用地,另一种滨水区概念主要是指心理学概念上的滨水,而并非一定是物质上的滨水。
城市滨水区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按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来理解,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属于城市设计的研究范畴。
实际项目中一般都是根据具体开发项目的范围确定滨水区的概念。
1.2 城市滨水区建设类型城市滨水区建设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开发(development)保护(conservation)和再开发(redevelopment)三种类型。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e750f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4.png)
滨⽔空间规划设计⽅法滨⽔空间划设计⽅法研究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1.2研究范围2.国内外滨⽔空间设计研究2.1国内滨⽔空间探究2.2国外滨⽔空间探究2.3⼩结3.滨⽔空间形态设计要素3.1空间形态3.2⽔体尺度3.3其他物质影响3.4⼩结4.规划⽅法探讨4.1.不同⽤地类型与滨⽔空间设计研究4.2不同开发形式与滨⽔空间的研究4.3⽣态保护与景观处理4.4⼩结5.结论1.滨⽔区概述1.1研究对象城市滨⽔地区是城市中⼀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体的部分。
”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的诱惑距离为l~2km,相当于步⾏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根据毗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江、滨海、滨湖等。
城市滨⽔区笼统地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域相连的⼀定区域的称”,⼀般由⽔域、⽔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
美国学者安妮·布⾥恩和迪克.⾥贝根据⽤地性质的不同,将城市滨⽔区划分为商贸、娱乐休闲、⽂化教育和环境、居住、历史、⼯业港⼝设施六⼤类。
另外,按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关系来分,有旧⼯业区改建的滨⽔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区、与市中⼼相连的多功能滨⽔区、旅游休憩的滨⽔区、新开发的滨⽔区、⽣态保护的滨⽔区等。
1.2研究范围本次研究以滨⽔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概念的理解和范围的确定后明确研究主要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滨⽔空间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规划设计⽅法的浅析,具体以多伦多中央滨⽔区公共空间设计⽅案案例分析,对⽐总结出国内外优缺点,并归纳总结出城市滨⽔空间可借鉴的设计⼿法和规划思想。
在滨⽔空间形态要素研究⽅⾯,把握空间形态、⽔体尺度对设计的影响,同时联系景观环境、建筑体量、滨⽔界⾯、场地特征。
总结以上的内容,深⼊对不同⽤地类型的滨⽔空间设计⽅法研究。
包括滨⽔商业空间、滨⽔居住空间、滨⽔休闲娱乐空间。
结合⽣态保护与景观处理,研究滨⽔景观设计。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31620e4afe04a1b171de65.png)
2021/5/18
54
2021/5/18
55
城市与海岸的结合,设计将原有城市道路系统和样式扩展到滨水地带以联系起
现有城市肌理,设计强调了一个长1097.3米的圆形码头和一个2.63公顷的开放
式圆形广场,圆形码头不仅起到防洪堤的作用,还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尽览城市
风光和海湾景色的地方以及休闲散步的场所,而圆形广场更为市民提供了公众
2021/5/18
36
城市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理念
城市设计控制——边界
● 保证滨水地区边界的连续性; ● 营造滨水地区边界的韵律感(重在城市轮廓线及地标的引导 和控制)。
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形态研究
![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形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a06d6deefdc8d376ee32d8.png)
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形态研究作者:郭飞蒋寒箐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2年第12期【摘要】滨水区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本文从城市滨水区的基本概念着手,以南京市外秦淮河部分地段为例,探讨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研究的三个层级,力求为广泛展开的滨水区更新建立基础。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南京;外秦淮河1.引言(1)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也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的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和陆域三部分组成。
滨水区是城市陆地与水体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物质空间形态的肌理痕迹必然与远离水体的区域有所不同。
为此,本文选择城市滨水区展开深入的案例研究,以期为滨水区的设计操作建立基础。
(2)形态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Morph(构成)和Logos(逻辑),意指形式的构成逻辑。
随着城市研究的深入和学科间的交叉,地理学和人文科学的学者首先将形态学引入城市的研究范畴,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等问题,将城市置于相对的时空结构作剖析,研究城市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用形态的方法分析与研究城市的社会与物质等形态问题可以被称为城市形态学。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2.1研究方法。
本文从中观层次展开研究,主要关注城市滨水区街道系统、地块和建筑的形态特征。
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地图与图解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滨水区内道路、地块和建筑各主要城市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
2.2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南京市外秦淮河定淮门至清凉门段滨水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物质空间形态。
研究范围北至定淮门大街及模范西路,南至清凉门大街,西至江东北路,东至虎踞北路(图1)。
研究范围被外秦淮河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外秦淮河以东部分位于主城区,主要以教育科研用地和公共绿地为主,包括南京艺术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和清凉山体校等单位大院以及古林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和国防园等公共绿地;外秦淮河以西位于河西新城,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
滨水空间
![滨水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70f10efa551810a6f424860a.png)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生活的环境,对滨水空间也具有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很多城市的滨水空间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有些水体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滨水休闲在城市生活中根本无法体现,如今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正如火如荼,滨水空间建设具很大的挖掘价值,天创智业通过对滨水空间的分析,创新性的提出滨水空间规划的设计手法。
一、滨水空间特征及类型一个场所的存在意义与它鲜明的特征是有必然联系的。
滨水空间最不同于城市其它地段的特点首先便是源自水体的自然资源类型,以及历史沉淀的社会人文特征。
下面就滨水空间特征和类型进行简要归纳概括:1、滨水空间特征(1)水体造就的自然资源特征生态多样性——滨水空间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这里水生、陆生、两栖类生物品种多样,即是人们观赏、考察的特殊区域,也是人们能体会到最多自然要素的最直接场所。
小气候——当水体达到一定数量、占据较大空间时,由于水体的独特性质,水域附近常常呈现出宜人的小气候。
场地形态多样性——来自水体的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使得滨水呈不同面貌,滩、沱、岛、矶、缓坡等特殊形态往往使滨水空间更具自然性,有利于形成滨水堤岸空间独特的场所感。
(2)滨水区独特的人文特征水乃生命之源,人类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趋水天性是源远流长的。
水和社会意识早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自古就对水有着深刻的参悟。
“上善若水”是人类向谁学习的一种人生态度;“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乃是借情于山水,抒怀自己的胸襟,孔子的“智者乐水”则道尽了对水的理解。
滨水地带作为文化灵魂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
2、城市滨水空间类型(1)从宏观的概念上来看,城市滨水空间包括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和城市滨水堤岸空间。
城市滨水堤岸空间即是陆地空间与水体空间的边界;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中在建筑实体之外存在着的开敞式空间体,包括公共绿地、专业绿地、河流水体、城市广场、城市街道以及城市中待建或非待建的空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则是滨水堤岸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交叠。
滨水地段改造与开发中空间形态与环境的塑造
![滨水地段改造与开发中空间形态与环境的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59ecd4f0aef8941ea76e05f6.png)
2 淠 河 总干 渠市 区段现 状及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可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重要 载体 。在设计 中可 借 自然 之 1 现状淠河 南岸 土 地利 用性 质 单一 , 共 建筑 用 地规 模较 点 , ) 公 势, 并与城市 内部水系连通 , 两侧辅 以绿化 , 形成 “ 蓝带 ” 及开 敞空 小 , 城更新问题突 出。 旧
手法 等等 , 发人们 的思 古情 调。用 这种 思路 把 六 引 织邀请海 内外规划设计机构 , 对六安市淠 河城市滨水 地 区进 行城 传 统的种类 、 安皋城历史遗存 以滨水空间设计为 载体 , 立城市 文脉 的重要 场 建 市设计 。
六安市淠河总 干渠市 区段现状建 设主要 为南 岸 ( 安大桥一 所 空 间 。 新
. 明确 城 市 规划 的新城 三路 , 西 向分别 以滨河 西路 与滨河 东路 为界 , 至 3 1 充分发 掘 六 安母 亲 河 的 历 史 文化 内涵 , 东 南
西环路 。
文脉 的延 续 、 史遗 存 空 间的保护 、 历 继承 与发展
城 市水 系往往历 史遗迹 和资源丰 富, 见证一个 城 市的历 史和 19 9 9年 9月 国务 院批准六安撤地设 市后 , 首届 市委市政 府全 1 保存 , 即严 格保 面启 动了淠河总千渠 市 区段生 态环境 综合 治理 以及沿 干渠滨 河 发展 。所 以我们首先 确定 的应是 保护 的思路 : ) 护或恢 复滨水地 区现有 的历史遗 迹 。对 于质 量较差 者则 可 用现 公 园的规划建设 。2 0 05年 8月 六安市 淠河 干渠 城 区段 环境 综合 名称 , 体现文物的 “ 原真性 ” 形 成特 , 治理 工程获得 了 2 0 05年度 中国人居 环境奖 。20 0 8年 , 安 市委 代人工 手段恢 复其原 本风貌 、 六 标志物 ” 增添文化 氛 围。2 协 调 , , ) 即对滨水 新建 地 区进行 市政 府组织编制 了六安市总体规 划修编 (0 8~ 00 , 出淠河 殊 的“ 20 23 )提
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与更新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与更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b36614227916888486d772.png)
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与更新研究作者:王超郢来源:《建筑与文化》2013年第04期【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改造与更新规划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构筑山水城市大空间结构,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
本文结合岳阳南湖风景区湖滨大道的改造更新,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和更新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滨水区域。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改造与更新;规划1、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改造与更新规划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企望得到更多的城市滨水自然空间和生活空间,而城市的发展和品位的提高,也要求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得城市能立足于发展的多样性竞争之列,构筑山水城市大空间结构,加快城市环境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鉴于此,本文结合岳阳南湖风景区湖滨大道的改造更新,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改造规划进行了一些探讨[1]。
2、城市滨水区域改造更新的研究2.1 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的成因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滨水空间也随之极剧缩小,为此对原有滨水区域进行改造更新就十分必要。
滨水地区改造更新的成因大致包括:1)对滨水地区的开发是重新利用滨水区的良好区位,把单一的港区改为多功能的综合区,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2)城市在发展中一直在寻求新的可以利用的土地。
对滨水区的改造和再开发,是为了满足新的开发需求、城市居民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3)通过滨水地区的建设开发,使之成为本城的新的城市形象,最易吸引市民注意。
2.2 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滨水区是公共开敞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态、景观等层面与城市设计息息相关。
滨水区的规划需要有效合理的城市设计手段,通过利用水体特征、突出滨水空间特色得到高品质的滨水区空间形态,让滨水区中独特的自然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2]。
成功的滨水区规划,在滨水城市的空间整合、景观塑造、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意义,并以此带动城市发展。
城市滨水空间环境整合研究——以徐州云龙湖为例
![城市滨水空间环境整合研究——以徐州云龙湖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b8ebcc9ec3d5bbfd0a74c2.png)
谐 共 生关 系融 洽 ,在 中 国 古代 城 市 不 少 地 区 都 是 异 常 繁 华 之 处 。但 随着 历 史 的脚 步 , 工 业 化 时 期 , 类 急 切 地 开 发 在 人 自然 资 源 , 由于 机 器 的 诞 生 , 的活 动 能 力 大大 提 高, 水 空 人 滨 间 的 面貌 在 城 市 发 展 过 程 中受 到较 多 的 破 坏 .难 以 维 持 完 整 的 风 貌 , 这种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演 变 当 中, 市 滨 水 区 景 在 城 观就 反 映 了这 种 演 变 。 发展 、 荣 、 败 、 兴 可 以 说 是 许 多 繁 衰 复
I e r t d S u n ba a e f o tS c v r n e nt g a e t dy o Ur n W t r r n pa e En i o m nt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探讨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30b279a168884868762d6f0.png)
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探讨作者:叶宏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4期叶宏(北京市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北京100049)摘要:城市滨水区域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资源,它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城市滨水区域设计具体化须以滨水区域的实物环境为依托。
以景观设计为手段,综合考虑水体本身、滨水开放空间以及滨水区域的地形地貌,形成多层次连续的城市滨水区域空间形态。
本文以城市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
从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角度,分析城市滨水区域构成的要素。
总结滨水区域城市设计原则,探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域;空间设计;建筑形态;景观设计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形态和水体软质形态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敞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或边沿的作用,同时,城市中连续的滨水空间不仅有助于强化当地居民的地域感,并且可以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
1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近20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迅猛导致城市中滨水区域环境的急剧恶化。
与此同时城市中的滨水地带也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逐渐被填埋或包围,由此带来的部分显性的和潜在的危机反作用于城市,使城市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城市生态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要改变城市这种被动恶化的状况,就要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区域,使之成为多功能平衡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以保护的、可以不断延伸的绿色空间场所。
2 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滨水地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一般具有城市门户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善沿岸景观及生态环境达到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的良好效果,间接地改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
2.1 滨水地区的空间要素分析①水域空间:包括水体及水体上方空间;②自然空间:水体周围的绿化空间及生物自然生长栖息地;③交通空间:通往并联接各滨水区域必要的交通空间;④亲水空间:滨水界面空间,主要为滨水步行、休憩空间。
2.2 城市滨水区域设计原则2.2.1 文脉特色与延续原则。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的分析与呈现
![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的分析与呈现](https://img.taocdn.com/s3/m/d0a492f6700abb68a982fbb4.png)
目受 4 研究指向和实践策略的 影响而非 就自然的客观影响而言
是 设计 作的 辑起点 由 展 7 操 逻 此 城市物 质空间 形 态研究的 三种取 向 物质空间形态的 述性 究 描 研
形 态 的成 目性 研 究 形态诖释与设计的关联研究。
的形态类 别 尺 度娄别Ⅱ生态条件 的不同而变化 其中 曲折的水道 岸 线和 大 尺度 的水 具有 大 体
城市滨水 形
与水目变通和±恋需求而结 缘
态研究 旨 存表选城市滨水 医 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 是物质空 要素的类型特征与要素问组织结 元素粪型特征及其结构关联性是形 风格和视觉景观研究的基本标 城市滨水 形恋具有 构特征的统
与水z间与生俱来的多 关 而倍受注目 随 联 着高 排 放 污染的 I 重 加 业退 ± 城 城市滨水E的城 市
I ywod ]Ub nwae u l itc : m l n ls Ke r s ra I n sr tI r a ayi m d i o a s
ItninHi ̄ h t cuc ne l e o y sr Ir u p c
地或建筑 也即城镇 近水体的部分 c 9 年版牛 1 1 9 津英语词典 ) 按水体的 目可分为 滨 江滨 河 滨和海滨 际绒 笼统来说 城市滨水 一般由水域 水
陆地相互作用的观察。 二 滨水 区 形态 分 析的 目标 取 向 城市形态学是 十包括地理学 社会学 经济
【lIo r cu L  ̄chd i ca os [ aO1 fs I m I y lt)sw l rl6l hp c h t
一
te irrhc] 0 c0n h cac i cn I ¨ h a
1 描述性分析 描述 性 究以 研 要素 分 析 为±要内容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探索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887a61aa2161479171128c4.png)
图2滨水区视线封闭线示意图 3 城 市滨 水空间的心理开放性 。作为一个滨水 区 , 目 ) 其 人们在滨水 区的使用功能上得到满足 ,同时从滨水区中获得审 上的人文关 怀。因此 ,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是滨水区设计 的原 此 ,在进行 城市滨水 区设计时 , 应充分考虑到视觉美学 因素, 区内造型设计 、 景观设计 以及绿化小 品等来为人们创造健康舒 以及环境。
性之周边 车站 系统
3 滨 水开 放 空间 的形 态设计 进行城 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形态设计在于能否处理好滨水空 素的关系。各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会造就不同的滨水空间形态j 1 紧凑型 的滨水开放空 间。设计 时各 滨水空间的要素采 )
简练 的形式进行组合 ,这种组合有时会简略到只剩滨水步行场 城市活动场所 ,鉴于此这种组合往往会因为最经济 的空间以及 而获得最大 的环境效益。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展览 中心就是仅 滨水步行街道来作为滨水空间的主要载体而获得较好的开放空【 2)集约型 的滨水开放空 间。这 种滨水 开放空间的形态设 是通过设计有标志性建筑或者大规模的滨水 开放空 间而引人注
设 计要求 ,同时提 出城市滨 水空间 的规 划设计模 式 ,对城 市滨水 空间 的总体设 计构思 进行 了探 索 ,为城 市城市空 间 ;滨水 开放空 间;空间设 计 ;设计模 式 中 图分 类号 T 文 献标 识 码 A u 文 章编 号 17— 6 1( 1) 2 00一 6 397 一2 1 —27 叭 010
滨水空间来说 ,要达到一种开放的状态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种 开放设计理念。 1 )城市 滨水空间 的交通开放性 。交通 的开放性是城市滨水空 间开 放设计的基础理念 ,只有通过开放的交通设计才能使便捷的交通系统把 市区与滨水区紧密连接起来 。例如某滨水区周边设计便捷的道路交通 系 统 ,如 图1 所示 ,人们 可方便地到达滨水 区。而对于外地 的游人来说 , 因为滨水区附近设计有长途汽车站 、火车站等 , 极其方便外地游人 达到 滨水 区。另外 ,由于交通干线穿越滨水区原因 , 所形成 的各破碎空间 , 为确保滨水区人员的安全 ,同时兼顾快捷地达 到滨水 区,在交通设计 上 应采取人车分流方式。实践表 明,特别是对于大规模 的城市滨水区 ,交 通设计上更应该有快速交通 。 2 城市滨水空 间的视线 开放 性。城市滨水 区重点 目的是 为人们缓 ) 解紧张压力 ,景观以及景点 的可视性就成为滨水 区一个重要的开放设计 理念 。因此 ,在进行滨水 空间的设计规划时 , 应设计有较多开阔的空间 视觉转换体系 ,从而为人们提供多角度的可视点。为达到滨水空间视线 的开放性 ,滨水 区设计时应严格控制建筑 的高度 以及体量 。如 图2 中的 滨水 区设计就是一个败笔 , 该滨水 区夜景虽优雅 , 但却有过多的高层建 筑 ,人们只可在钢筋混凝 土大厦 间穿梭 ,但又无法看 到滨水 区的存在。 另外 ,为 了达到滨水区视线开放性 的效果 ,还可在重点节点 中设计有视 觉通廊 ,充分利用景观来对视觉加以引导 。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与活力协调度研究——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滨水公共空间为例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与活力协调度研究——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滨水公共空间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af599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5.png)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3-0087-04 收稿日期 2023-07-17摘 要 作为代表城市形象活力和空间品质的典型区域,滨水公共空间可能存在活力与空间品质不匹配的问题,与城市的发展不协调。
该文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为例,从游憩服务品质和空间环境品质两方面,构建滨水公共空间品质评价体系,进一步分析活力与空间品质的协调程度。
初步研究结果验证了研究区内空间品质与活力存在局部失衡,揭示了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品质营造对人群活力的供容和承载能力不足。
最后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为提升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滨水公共空间 品质 活力 耦合协调度Abstract Waterfront public spaces, as representative areas reflecting a city's vitality and spatial quality, often exhibit a mismatch between their vitality and spatial quality, which is not aligned with the overall cit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unan River area in Chengdu's Second Ring Road as a case study and develops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quality, focusing on recreational service quality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The analysis reveals a local imbalance between spatial quality and vitality in the study area, primarily attributed to inadequate supply and capacity for quality enhancement to support the population's vitality.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argeted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vitality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s, and to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improvement efforts.Keywords Waterfront public space, Quality, Vitality,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与活力协调度研究——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滨水公共空间为例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and Vitality of Urban Waterfront Public Space:The Case of Funan River Within the Second Ring Road of Chengdu秦轲垚 | Qin Keyao 严 祥 | Yan Xiang 熊杰熙 | Xiong Jiexi 罗 隽 | Luo Ju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公共空间建设关注的重点也转向品质提升。
城市滨水地区商业空间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地区商业空间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53410f16fc700abb68fc72.png)
城市滨水地区商业空间设计研究作者:马艳秋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1期摘要:从研究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滨水地区商业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态两方面的分析研究,和对滨水区商业业态的策划,综合运用到滨水商业空间的开发实践中去,给一些城市的滨水区商业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设计Abstract: Significance of urban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on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shape and facade morphology of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Waterfront, integrated use of practice, design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some of the city's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Key words: Urban;waterfront;commercial space design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 研究意义城市滨水区向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段,泛指毗邻河流、湖泊、以及海洋等地段,即在城市中的水路接壤区域,受水域界面的影响,大都呈带状分布且有一定的纵深。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和生活相结合的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具有自然、开放、生态、宜居、活跃、业态丰富、功能复杂、空间多样等特征。
鉴于城市滨水区的特殊性,商业空间也就应运而生。
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即在城市滨水区域内建造的、旨在进行综合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空间类型。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87aecebb4cf7ec4afed0ba.png)
给人们 想象 的余 地 和心理体 验的空 问 。
2 自 然 空 间
在 保证 良好 环境 的前提 下 , 在滨水 区内设 置 多样 的 自
水 的平 面形态 , 强亲水性 。结 合游憩 活动 的特 征来 改造 增 岸线 , 仅增 加 了临水边 界的 长度 , 造 了丰 富 的景 观 , 不 创 并
步行 空间 。 () 3 特色 空 间 主要 指 把 城 市 的历 史 文 脉 融 人 到 景 观 设计 中 , 过 自然景观 和 人 文景 观 的设 计 提 高艺 术 魅 力 , 通
大的吸 引力 。人在 滨 水环 境 中的心 理 需求 有 : 接近 自然 ,
参 与各 种活动 等 。 3 2 岸线的 平面 亲水 设计 。 通 过 岸线 的处 理 , 以丰富 可
3 1 滨水环 境 中人 的心 理 需 求 随 着 经济 水 平 的提 高 , .
人 们开 始渴望 和追 求更 高 层 次 的物 质 生活 环 境 和精 神享 受 。每个 城市 的滨水 区 , 由于其 独特 的景 观特 征而 具有极
() 2 亲水 空间包 括水 体空 间 、 水 界 面空 间 以及 滨水 滨
水体承 载着 水分 循环 、 水土 保持 、 贮水 调洪 、 护 大气成 份 维 稳定等功 能 。
化 的物质 中介 , 着 围合 着某 种 固定 的空 问形体 和对 空 间 起 与 外界环 境 的冲突矛 盾起 到一定 的缓 冲作用 。
3 亲水 空 间
亲水 性直接 关 系到 滨 水 区规 划 能 否 成功 。滨 水 区必
摘
要 : 水 区设 计 应 以人 为本 , 空 间环 境 设 计 与 人 的 心 理 行 为 模 式 相 协 调 , 而使 滨 水环 境 充 满人 性一 邻 里 感 、 滨 将 从
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的亲水性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f54f1f6770bf78a6529547b.png)
一
、
滨 水 空 间 是 城 市 中 一 个特 定 的 空 间地 段 ,它 指 城 市 中与 河 置等 。还要 注 意快速 干 道 不应 紧邻 水面 而 设 ,也不 应 造成 对滨 水 流 、湖 泊 、海 洋毗 邻 的土 地或 建筑 ,即在 城市 中陆地 与水 体接 壤 空 间连 续性 的 断裂 ,使 人们 亲近 水 边 的机会 随 滨水 空 间 的渗透 而 的 区域 , 空间 范 围不 仅包 括水 边 的界 面 ,还包 括 复杂 的滨 水 空 间 拓展 到尽 可 能大 的范 围。 和 岸线 系 统 。滨水 区 由于 其所 在 的特 殊 空间地 段往 往 具有 城 市 的 门户和 窗 口的 作用 ,城 市 中与 水邻 近 的 区域仍 是最 具 生态 价值 的
象最 重 要 的地 区 之 。
更 加丰 富 。如滨 水 林荫 步 道 、成片 绿 茵休 憩场 地 、儿 童娱 乐 区 、
二 、城市 滨 水空 间亲 水性设 计 的意义
音 乐广 场 、游艇 码 头 、观 景 台、赏 鱼 区等 ,结 合人 们 的各 种活 动 所 谓亲 水性 ,其 实就 是指 能去 水 边 ,或者 说 是一 种很 容 易就 组织 室 内外空 间 。 能 到达 的物 理 、心 理现 象 。滨 水 空 间作为 水体 与城 市 实体 之 间 的 过渡 ,担 负着 一种 从 软质 形态 要素 向硬质 形态 要 素过 渡 的使 命 。 生 硬 的接 合会 导致 非 人性 化 的空 间 ,从而 使水 系 远离 城 市生 活 。 为 人 们 提 供 观 赏 水 景 的 不 同视 角 ,亲 水 活 动 可 以在 水 滨 的 各 个层 面上 进 行 。如有 直接 延 伸到 水 里的 各类 堤岸 、构筑 物 ;也
大 众 文 艺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1de60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4.png)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和开发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
我国虽然在园林设计方面有着数千年的经验,但在滨水景观方面,却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体的设计和规划思路,规划设计方法也比较落后。
因此,本文对外向性形式表达和外在形式的意象表达等方面,对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研究城市滨水空间是一种边界型的环境空间,在城市当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张力与形态。
作为陆地和水体的边缘界限,滨水空间不但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之地,同时也为水上交通和水上活动提供了便利。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滨水空间始终发挥中重要的服务性作用。
而在当今的城市建设中,滨水空间更是发挥了重要的景观作用。
一、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外向性形式表达1.节点空间。
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当中,节点空间主要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为三角形、方形和圆形。
其中,三角形节点空间多见于海港城市,对于港口码头的布置较为有利。
方形节点空间对于城市道路布局较为合适,能够形成规整的城市空间。
圆形节点空间具有标志性强、形象突出的特点,能够与自然水岸良好的结合。
通过这三种形式的组合,能够得到很多不同的空间形态。
在节点空间当中,通常都有一种主导元素存在于平面结构当中。
例如广场空间当中的开放空间、滨河公园当中的绿化空间等①。
在节点空间当中,具有更为突出的重心,同时受到城市建筑界面更强的控制,通过紧密的结合开放空间与驳岸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主体。
2.线性空间。
在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当中,线性空间是最为基本的空间要素,主要负责对空间结构进行组织。
通过线性的连接和延续,形成一个完整的滨水空间界面。
在线性空间的表现形式当中,包括直线型和曲线型两种形式。
其中,直线型往往出现于人工河道,而曲线型往往存在于自然河道。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浅析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e35640c850ad02de804149.png)
3 ( )3 —1 5 8 :03 . [] 扬 ・ 尔. 6 盖 交往与 空间[ . M] 何人 可, 北京 : 译. 中国建筑工 业
出版社 。0 6. 20
[ ] 阿摩斯 ・ 7 拉普 卜 . 特 建成环境 的意义[ . 兰谷 , . M] 黄 译 北京: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0 7 20 .
关键词 : 滨水 区, 构成要素 , 空间形态优化 , 园 公
中 图分 类 号 : J8 .1 n 9413 文 献标 识码 : A
城市滨水区是构 成城市公 共开放 空 间的重要组 成部 分。现 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1。西堤海岸地处“ 两带 ” 五区” 中 , “ 之 海湾公 代城市滨水区通常兼具 自然景观和人工 景观 , 与城 市其他开放 空 园的规划建设符合城市 美化运 动和城 市经济 发展 的需求 。海湾 间相 比尤为独特 。为 改善城市环 境质量 , 提高城 市空 间品质 , 满 公园就是在这样的机遇 下建设起来 的。
足人们休闲游憩需求 , 国现代 城市滨 水 区开 发建设 从 2 世纪 12 海湾公 园概 况 我 0 . 9 0年代以来就 已经大规模 的展开 。但 是开发建 设往往 只注重滨 海湾公 园位 于厦 门市西海岸 , 湖滨西路西侧 , 西临大海 , 东接 水绿地和景观的设计 以及土地功能 的转变 与升值 , 而缺乏从整体 贫 笃湖 , 厦 门唯 一 连 接 湖海 景 观 的公 园。其 基 地 占地 面 积 是 上对城市空 间形态优 化的思 考 , 因此 , 析如何 优化 城市滨 水 区 2 . 1h 2地势平坦 , 探 00 m , 平均高差 为 5 0m, . 北侧 为城市 居住用地 , 空间形 态、 加强城市空间连 续性 至今为止 仍具有 很强 的必要 性。 南侧为市政污水处理厂 , 东部为贫笃湖 和沿湖密布 的城 市公共 建 厦门西堤海岸海湾公园的规划设计 在这方面进行 了有益 的实践 , 筑 。海 湾公 园地 理位置绝 佳 , 景广 阔, 海 著名景 点海 沧大桥 和鼓 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浪屿都在公园视野之 中。
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c98a6d1ed9ad51f11df20e.png)
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摘要:从研究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意义出发,通过对滨水地区空间形态的设计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到滨水空间的开发实践中去,给一些城市的滨水区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ity waterfront space meaning,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design of the waterfront space form,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waterfront space i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space design of city waterfront.keywords: urban;waterfront;spatial form;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量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以及大量国内外案例的分析,将对滨水地区的空间形态设计进行分析究。
另外,本文还从几个层面对滨水地区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分层研究,适当的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立相应的模式,探讨适应城市滨水空间形态发展的设计理论体系。
空间形态设计2.1建筑空间形态(1)标志性建筑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都会有一、二个主体建筑或是构筑物是整个项目的骨干。
城市滨水区的建筑项目,一方面需要有造型艺术、风格独特的建筑,另一方面,这些建筑需要恰如其分的融入整个滨水地区和谐的氛围之内。
在美国巴尔的摩滨水区的开发中,中心地带的港湾市场将市中心与滨水地区连接起来,入口采用吸引人的雕塑设计,建筑造型采用独特的大空间斜拉吊顶。
在波士顿的罗尔码头滨水区,最突出的是建筑物中间的巨型拱门,它特有的建筑符号使建筑空间与周围的环境非常协调,使滨水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联系起来,并成为欢迎城市外来者的标志,因此形成的视线通廊同时也增加滨水区对市民的吸引力。
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
![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9d9974733687e21af45a992.png)
城市滨水区开发与空间形态塑造的规划探讨——以宿迁市市区运河沿线空间形态设计为例作者:崔璇时间:2009.6摘要滨水区是城市最宝贵的发展资源,重视滨水区建设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其环境水平的改善,对人居质量、城市形象、城市济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京杭大运河穿宿迁城而过,如何定位其功能,握其空间形态是规划面临的重要挑战与机遇。
规划以综合的区域化视野角度,力求准确把握滨水地区发展定位,通过研究滨水地区城市功能模式以及多层次的空间形态策略,对城市滨水地区空间形态规划进行了一次实际可行的探讨。
关键词宿迁;京杭大运河;滨水地区;空间形态;功能混合1背景概况宿迁是全国知名的创新创业城市、长三角北翼新兴的工商城市、滨水旅游城市与绿色生态城市。
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的京杭大运河贯穿宿迁城区,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开敞空间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宿迁现状的主要建成区由大运河西侧的宿城区与东侧宿豫区构成。
大运河沿岸正处在快速建设阶段,目前已经建成与启动的项目多以居住类为主,集中在市府桥至项王桥区段,同时,运河二桥与三桥之间滨水绿地空间建设基本完成,这是本次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图1)。
宿迁的综合增长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在省内排名领先,如何实现区域内发展的,使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即如何在现有的建设基础上,缝合两岸城区的功能及空间,提升滨河形象品质,形成连贯完整的城市滨水区,使其融入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并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资源参与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
2城市滨水地区发展规律及启示2.1滨水地区发展规律研究河流及滨水地区在城市中的自然和社会系统中均具有多重功能,随着城市发展,滨水地区的功能、形态都会随之变化,往往在生态、生活、生产三方面相互平衡置换。
拉弗蒂(Laurel Rafferty)与郝斯特(Leslie Holst)研究了滨水区功能及形态的变迁,推演出城市岸线发展过程的典型模式,笔者结合国内外滨水地区案例研究,总结宿迁运河滨水地区发展模式为6个阶段,分别是:a适合船只停泊的港湾被发现,岸边形成居住点;b出现较大的泊船码头与通往岸边的街道;c 设施进一步发展,形成港口与滨水城市;d基础设施加速了港口的繁荣,产业开始集聚;e单一的城市滨水区生产岸线被生活性的的使用功能所打破;f原有的产业功能逐步衰退或外迁,滨水区开始复兴置换,迈向功能混合的多样化发展时代(图2)。
城市核心区滨水景观空间的特色营造
![城市核心区滨水景观空间的特色营造](https://img.taocdn.com/s3/m/fec3b86dd4d8d15abf234eab.png)
城市核心区滨水景观空间的特色营造肖辉(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滨水景观在城市核心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核心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就是要在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同时,使当地市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使外地游客领略到该城市的特色。
良好的滨水景观能够推动一个城市核心区的发展,为了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本文以武汉光谷中心城新月溪公园滨水景观设计为例,探究城市核心区滨水景观的特色营造策略。
关键词城市核心区;滨水景观;特色营造1.滨水地区与城市?(1)城市核心区滨水景观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在具体的营造设计中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物质形态的营造,另外一个是人文景观的塑造。
物质形态主要是构成滨水区的显性形态要素,具体来说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自然要素以及滨水地区最终形成的外在形态,这些是构成滨水景观的关键所在。
人文景观要素主要是影响滨水地区地域特色的隐性要素,包括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等,这些因素是影响城市形态的内在条件。
?(2)滨水区作为城市核心区范围中的一部分,也同样有着独特的城市核心区空间形态和城市核心区结构,与滨水区域的建筑一起为滨水景观的塑造提供背景、空间限定及实体景观。
在空间尺度、色彩、风格等多方面影响滨水景观的特征和氛围塑造。
可以说作为城市核心区空间的一部分,城市核心区的地域性影响着滨水景观的地域性,而滨水景观又以自身的元素塑造、整合补充了城市核心区的地域性。
滨水景观将会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实际设计中,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 (3)本文以武汉光谷中心城新月溪公园为研究对象,其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中心城北核心区,距武汉主城中心约20公里,有着得天独厚区位、产业、商贸、文化以及生态五个方面的发展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研究赵秋璐王立科摘要:城市滨水核心区是城市滨水区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互动最强烈的地带之一,本文选取滨水核心区这一矛盾最集中地区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探求其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及相关问题,以期对今后大规模展开的城市滨水核心区城市设计与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将滨水核心区的空间形态进行分解、归纳出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六种最主要的因素,逐一分析其影响方式和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又分析了几种最能影响空间形态的客观因素的作用原因及效果,试图将复杂的空间形态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并以新加坡Marina bay和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滨水区为例将组成要素进行类比,对比了两种类型的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并剖析了客观因素在滨水区空间形态形成过程中做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空间要素一.引言滨水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
”滨水区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滨河区、滨江区、滨湖区和滨海区○1。
城市核心区是指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上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可以代表城市的形象○1。
城市滨水核心区就是以上两种概念的复合体,城市滨水核心区不但包含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且与其他城市核心区不同,为大众提供了行为的释放空间与可选择余地,可缓释形态结构过度复合造成的冲突,并可作为城市特色的一种主题元素,为趋同的城市风貌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由于滨水核心区的独特性以及近年来人们对滨水区发展的重视,本文从空间形态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滨水核心区的设计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二.物质要素及要素组合结构根据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空间形态是研究形式的构成逻辑,把复杂的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要素,是研究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过程。
因此,本文在进行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研究时,采用了要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要素分析以物质空间的基本元素及其类型特征的呈现为目标。
通过阅读、分析滨水核心区的空间形态,提炼滨水核心区的片段得出本文所指的几大空间要素。
本文将影响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要素分为以下四大项六小项:2.1空间要素的组合结构 2.1.1紧凑型临水要素与城市主要活动要素紧密结合,以城市活动要素作为空间形态的核心,自然要素被最大程度的简化。
紧凑型以最集约的用地和空间,达到最大限度的产业聚集,滨水核心区空间要素临水要素 交通要素 生态要素 活动要素 水域 堤岸街道绿化景观建筑公共空间图3 紧凑型图1 空间要素组合示意(图片来源:笔者自绘)图5 下曼哈顿滨水区(图片来源:百度搜索)是利用水面的开放性赢得经济效益的区域。
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滨水区一般是因为水体位于城市中心地价高昂,用地紧张,使得其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例如巴尔的摩内港滨水区,是巴尔的摩著名的景区之一,以前是码头,翻新后成为一处集观光、娱乐和购物区于一体的游览区,内港综合了商业和多种娱乐设施,水边高楼林立,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公共空间。
2.1.2职能型要素之间的结合相对紧密,各要素得以充分展现。
职能型的特点是以滨水区的公共职能为主导因素,主要城市活动要素与临水要素有所分离。
绿化起到补充城市自然 要素,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多以公园绿地的形式出现。
建筑和绿化要素表现出很强的标志性和形象性。
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滨水区,一般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往往因较大规模的滨水开敞空间而引人注目。
(图5) 2.2构成空间形态的要素 2.2.1水域水域是城市最大的开放空间,也是滨水核心区的景观中心,是核心区的窗口和门户。
在设计中要首先考虑水体的特性,如水体的类型,宽度,流量及水质等图2 北望巴尔的摩内港全貌(图片来源:/F616425694.html )图4 职能型因素,其次水域作为空间要素的主体,要保证从水上或者对岸观赏沿河景观时水域与周边城市环境保持和谐。
卢元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曾提到人的视觉感受跟建筑物距离远近的关系:如人在距建筑物20-30米的距离时可以分辨出单体建筑物,而在1200-1350米的距离上只能看清楚建筑群及轮廓。
因此,应根据水体本身尺度对两岸界面进行设计,使水体以及滨水区成为联系城市而非隔离城市的场所。
2.2.2堤岸堤岸是用于保护河岸和堤坝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构筑物,是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广泛接受的堤岸设计原则:1.生态性:用自然的设计手法,达到满足防洪和景观生态两个目的,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水边设连续的散步道和绿化林带,使堤岸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满足人们渴求接近自然的愿望。
2.整体性:对岸线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线条的走向,在滨水沿线设置连续的绿化林带和休闲步道,丰富视觉景观效果。
3.步行优先:机动车道尽量布置在建筑外围,人行道接近堤岸布置或与堤岸结合布置。
4.共享性: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可以吸引人们接近水面。
2.2.3街道滨水区交通体系的建立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将人们从城市中心区连续不断的引入到滨水区,其次是在滨水区内部组织步行道路让人更容易接触到水或者水域的气氛。
因此,作为通向滨水区的途径,道路的格局、公共交通、站点、人行车行的组织、步行体系的建立,是影响滨水空间可达性,决定滨水区人气的重要因素。
根据街道职能的差别,可以分四级道路体系:以“路”构成城市的交通骨架,主要进行对外交通联系;以“道”联系城市各组团及开放空间。
两侧建筑界面需满足一定景观控制要求;以“街”承担城市组团生活性服务功能,注重人行和非机动车系统,街廓体现繁华,安全的城市意象,以“径”承担慢速、步行及观景需求,强调步行优先。
2.2.4绿化景观滨水绿化景观的设置,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而且能增加城市税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新的投资,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
滨水核心区的景观按其作用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城市化景观和生态化景观。
滨水核心区景观的设置一般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开放性,滨水景观要向全体市民开放;2.多样性,点线面相结合。
点—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艺术小品、古树;线—林荫道;面—绿化活动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3.亲水性,景观绿化与水面结合设计。
2.2.5建筑建筑是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作为空间要素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建筑物是提升滨水区活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根据对国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城市经济活力离不开“聚集”,城市第三产业有效聚集是经济活力的重要前提,国外滨水核心区的建筑功能多形成以商业、游憩开发为导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业态结构,建筑一般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通过功能的“复合”带来大量的“人气”。
国外滨水核心区建筑功能复合一览表下曼哈顿滨水区悉尼达令港巴尔的摩内港波士顿滨水区多伦多滨水区横滨21世纪滨水区新加坡Marina bay商业√√√√√√√办公√√√√√√√酒店√√√√会展√√√√√√剧院√√√√休闲√√√√√√√体育√√√√居住√√√√√其次,建筑群体布局决定了滨水区实体景观的城市意向。
城市的意向是指城市整体布局形态和结构以及由若干个空间标志节点和大环境所形成的空间格局图6 多伦多滨水区天际线(图片来源:华汇资料)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天际轮廓线来表达,天际线的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天际线要轮廓清晰,有韵律感,对峰顶和峰谷有所控制,可在天际线的“高潮点”设置地标建筑。
二是纵深方向要有层次感,要形成”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建筑景观。
2.2.6公共空间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也是满足市民日常交往的活动场所,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提升周边地区的土地和房产价值,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3。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爱好,提供宜人的尺度,创造特色的空间。
在开发时要注意整体性和连续性,提供必要设施,增加空间活力。
1973年SASAKI事务所为波士顿城里滨水区的重建区域规划1.8公顷的水滨公园。
它连接着市政厅广场和波士顿港。
她成为既满足滨水区居民交往生活的需要又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滨水图7 波士顿滨水区(图片来源:Google 地图)公共空间的成功典范(如上图)。
三.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城市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除了由上述要素组成之外,还受以下几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3.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地理环境,其中,对空间形态影响最大的是地形和气候因素。
地形对地区的形态布局及居民的生活舒适性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地形对气候的也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地势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日照较弱。
滨水区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气候因素的差别。
因为水是气温调节的重要因素,城市中的河流、水池、雨水、蒸汽,城市排水及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都将影响城市的温、湿度。
水面升温慢,也不易降温,蒸发强烈,可以消耗城市很多热量。
地区气候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气候调节要求,如热带要通风,寒带需保暖,水的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
3.2历史文化因素一座城市的厚重感需要历史文化的积淀。
历史文化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景观构成因素、区域社会构成、传统建筑物、街区人文历史等。
由于滨水核心区土地价值的昂贵,以及在城市中起到城市名片的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应当要注意文化的延续性,水边的传统建筑和遗迹是滨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人们生活的印记,人类共同的文化情感和城市的记忆应被视为城市永恒的标志。
四.以中外两个城市滨水核心区为例阐述其空间形态的异同及原因4.1两个城市的概况 4.1.1新加坡Marina bay1973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开发滨海中心(Marina Center ),作为城市中心办公、会议 和休闲等功能的延续。
2001年,新加坡开辟滨海区南部并规划为海湾地区的新中心,作为现有中央商务区的自然衍生部分,以应付现代商务需求,吸引顶级跨图8 新加坡河边传统风貌建筑与摩天大楼的对比(图片来源:笔者自摄)图9 新加坡Marina bay 全貌 (图片来源:.sg/)国公司转移到这里。
位于新加坡南端的Marina bay,面积约360公顷,是新加坡新的金融与商业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滨海办公地点,Marina bay地区的建设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加之这里设施齐全,结合了商业,休闲,居住,旅游与文化枢纽等多种功能的业态,成为充满活力和富有蓬勃朝气的工作—生活—娱乐的理想环境。
4.1.2于家堡滨水区于家堡金融区位于天津塘沽区海河北岸,三面临海河,规划占地面积约3.86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95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