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糖尿病管理十大原则
日常饮食:糖尿病管理规范
![日常饮食:糖尿病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b7a7a8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7.png)
日常饮食:糖尿病管理规范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持续上升。
在中国,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良好的糖尿病管理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而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管理中的核心环节。
本文旨在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套日常饮食的管理规范,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二、糖尿病饮食管理原则1.均衡饮食:糖尿病患者应保证饮食多样化,合理搭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物选择应以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为原则。
2.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体力活动水平等因素,合理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
肥胖患者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消瘦患者应适当增加能量摄入。
3.合理分配餐次:糖尿病患者应采用小餐多次的饮食方式,每日3餐主食分配可按照1/5、2/5、2/5或1/3、1/3、1/3的比例进行,可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限制单糖和双糖摄入:糖尿病患者应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如蔗糖、果糖、蜂蜜、麦芽糖等,以减少血糖波动。
5.适量摄入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增加饱腹感。
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
三、糖尿病饮食管理具体措施1.主食的选择与摄入:糖尿病患者主食应以全谷物、杂粮为主,如燕麦、玉米、小米、糙米等,尽量避免精制米面。
每日主食摄入量应根据个人情况控制在200400克之间。
2.蔬菜的摄入: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每日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500克,其中绿叶蔬菜不少于200克。
3.水果的选择与摄入: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橙子等,避免高糖水果,如香蕉、葡萄、荔枝等。
每日水果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最好在餐间作为加餐食用。
4.优质蛋白质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虾、蛋、奶、豆制品等。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e3fb8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5.png)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规范、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制定了本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糖尿病患者能够得到全面、规范、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及其相关医疗机构、医生和护理人员。
四、管理原则1. 个体化管理原则: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2. 综合管理原则:通过多学科的合作,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手段进行管理。
3. 定期随访原则:定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安全管理原则:确保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五、管理内容1.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级:明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
2.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级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
3. 药物管理:确保糖尿病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 饮食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等。
5. 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血糖控制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增加体力活动,改善血糖水平。
6. 血糖监测: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包括定期监测和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7. 并发症防治: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8. 教育与指导: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生活方式的调整、自我管理技巧等。
六、管理流程1. 糖尿病患者的初诊和分级:患者首次就诊时,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确定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级。
如何有效管理糖病
![如何有效管理糖病](https://img.taocdn.com/s3/m/c2a0ed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8.png)
如何有效管理糖病如何有效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长期不加控制会导致多种并发症。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效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管理糖尿病的方法和策略。
一、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重要一环。
患者需要控制膳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遵循低GI(糖耐量指数)的原则。
此外,合理分配三餐的时间和间隔,控制每餐的热量摄入量,选择高纤维、低脂、低盐的食物,避免糖分摄入过多,限制饮酒和戒烟等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游泳、跳舞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在锻炼前后,患者应该注意监测血糖水平,以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非指示医生调整,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注射或口服药物,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的调整。
四、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管理疾病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使用家庭血糖监测仪随时检测血糖水平,以及通过医生指导进行血糖测量。
此外,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视网膜检查等,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健康管理除了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外,健康管理也是有效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方面。
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睡眠质量,积极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及时处理感染、外伤等问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六、教育和支持针对糖尿病患者,教育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该定期参加相关的糖尿病教育课程,了解疾病的知识和管理方法,并与医生和专业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
此外,患者还可以加入糖尿病支持群体,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13dc2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0.png)
糖尿病规范管理制度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糖尿病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制定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全面、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
二、目的本规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医务人员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指南,以提高糖尿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规范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无论其类型、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如何。
四、管理原则1. 个性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
2. 综合治疗: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和心理支持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定期随访: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教育和培训: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5. 多学科合作: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治疗方案。
五、管理内容1. 诊断和分级: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立糖尿病的诊断和分级。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方案,并定期调整剂量。
3. 饮食控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包括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和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
4. 运动管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适合的运动方案,并定期评估运动效果。
5. 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制定血糖监测方案,并定期检测血糖水平。
6. 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对患者进行相关并发症的筛查和评估,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7. 心理支持和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8. 定期随访和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应的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策略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7b0a3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策略简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管理以控制血糖水平。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简单的管理策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健康。
饮食管理-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合理控制主食、水果和甜食的摄入量,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 增加蔬菜和蛋白质摄入:适量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并提供足够的营养。
- 分餐进食:将日常食物分为多个小餐,以控制血糖的上升速度。
- 控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饮酒或避免饮酒。
运动管理-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分散在不同的日子进行。
- 监测血糖: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
药物管理- 按时服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药物进行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
- 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
- 注意副作用:了解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并在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与医生联系。
管理自我-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健康状况的评估。
- 研究自我监测:研究使用血糖仪等设备进行自我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 寻求支持: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组织或参加相关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获取支持。
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策略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和管理自我。
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按时服药以及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重要的是,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合作,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管理糖尿病的建议
![管理糖尿病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c3753e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2.png)
管理糖尿病的建议身为一名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自己的病情一直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
但是,分别治疗单纯的糖尿病和合并心血管病变、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有关管理糖尿病的经验和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帮助。
1.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非常重要。
以前有人提出“三无原则”,即无米、无面、无油,但这种饮食方式会导致营养不均衡。
现在,饮食控制更多是关注膳食营养均衡和控制总能量,特别是精细糖的控制。
对于糖尿病患者,推荐每天进食3-5份糖质食物。
首先,应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粗粮、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
这些食品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糖的吸收速度,有助于控制血糖。
其次,可以选择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食品,如鱼肉、家禽、蛋类、低脂奶制品、植物油等。
应尽量少吃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2. 合理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与饮食同样重要。
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降低血糖、增强身体健康和抗病能力。
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有氧运动、耐力运动和力量训练。
比如跑步、健走、游泳、骑行、举重、俯卧撑等。
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平时也要多走路多上楼梯。
其次,锻炼时要注意身体的舒适程度,以适合自己的程度为宜。
刚开始进行锻炼的患者应该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最后,锻炼完后应该进行适当的身体放松和伸展,避免肌肉酸痛和损伤。
3. 合理用药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方式。
轻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但是血糖很难达到理想范围、或有合并症的患者,医生会给出更加准确的用药建议。
4. 定期检查无症状状态下的糖尿病马上会引发并发症,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
建议每年检查以下几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脂和尿常规等。
2018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8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7bbf8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5.png)
2018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国家制定了2018年的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一、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或缺失引起的,而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
二、基层糖尿病防治的原则基层糖尿病防治的原则主要包括:健康教育与宣传、早期筛查与诊断、全面评估与个体化管理、合理饮食控制、适度体育运动、规范用药以及定期随访与复查等。
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糖尿病学会和中国糖尿病学会的共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三项指标。
具体来说,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或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四、基层糖尿病防治的关键环节(一)健康教育与宣传通过健康教育与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警惕性,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度体育运动以及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
(二)早期筛查与诊断定期进行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可以及早发现患者并及时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血糖测定、糖负荷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
(三)全面评估与个体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措施。
(四)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帮助患者达到稳定血糖的目标。
建议患者遵循适度的能量摄入、均衡的营养组合和少量多餐的原则,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护理指导原则
![糖尿病护理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10bbb6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f.png)
糖尿病护理指导原则
*糖尿病护理的目的是促进病人的健康,以及预防并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糖尿病护理的指导原则:*
1. 合理饮食
-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 饮食应包含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蛋白质,以及少量的健康脂肪。
- 避免过量的食物摄入,特别是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2. 注重身体活动
- 患者应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以提高体力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力量训练和灵活性练。
3.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以确保血糖水平的控制。
- 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器,记录血糖数据,并与医生进行定期讨论。
4. 健康生活惯
-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 充足的睡眠和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和稳定的血糖水平。
5. 定期就医和药物治疗
- 患者应按时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建议,并按时服用药物。
- 遵循医生的处方,控制血糖水平和其他糖尿病相关指标。
以上是糖尿病护理的指导原则,但请注意,这些只是一般性的
建议,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及时就医和遵循医生的处方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 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护理指南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4c48ec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7.png)
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被公认为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点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病症。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和监测血糖水平等。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策略,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糖尿病。
1. 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控制总体摄入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合理控制总体热量摄入,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对于碳水化合物摄入,建议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替代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白面包)以避免血糖迅速升高。
其次,分餐和控制餐后血糖。
分餐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波动,建议多食用低糖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物,少摄入含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
此外,控制餐后血糖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控制食物种类和时间、适量运动等方式实现。
最后,合理摄入脂肪和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低饱和脂肪和植物油,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
而蛋白质摄入应适中,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2. 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个体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患者应制定并坚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并避免长时间坐姿。
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而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长。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增加剂、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剂和胰岛素抵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胰岛素分泌和利用,从而促进血糖的控制。
胰岛素注射主要适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可以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2018糖尿病防治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2018糖尿病防治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c23ef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4.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2018糖尿病防治指南2018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糖尿病是国家实施综合防治管理策略的主要慢性病,糖尿病可防可控,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综合管理可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早死率。
为了指导基层医务人员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糖尿病防治管理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司委托中华医学会成立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特组织糖尿病相关领域及基层医疗卫生专家共同起草了《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该指南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一、糖尿病治疗(一)治疗原则糖尿病的治疗应遵循综合管理的原则,包括控制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凝等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同时注重生活方式与药物干预并行的综合管理策略,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确定个体化的控制目标。
(二)治疗目标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
对健康状态差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酌情放宽控制目标,但应避免高血糖引发的症状及可能出现的急性并发症。
二、生活方式干预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立即启动并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各类生活方式干预的内容和目标。
三、药物治疗(一)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对初诊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采取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三个月。
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单药治疗。
(二)降糖药物的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使用药物。
具体药物治疗方案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
如无禁忌证且能耐受药物者,二甲双胍应贯穿全程治疗。
2018版糖尿病诊疗指南
![2018版糖尿病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2f098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11.png)
2018版糖尿病诊疗指南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由于其高度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为了规范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糖尿病专家们不断努力制定和更新糖尿病诊疗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2018年的糖尿病诊疗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分类根据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特点,糖尿病一般分为Ⅰ、Ⅱ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1. Ⅰ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导致绝对或相对胰岛素缺乏。
主要治疗方法为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
2. Ⅱ型糖尿病: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为特征。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糖尿病的妊娠合并症、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糖尿病等。
二、糖尿病的诊断根据最新的糖尿病诊疗指南,糖尿病的诊断应包括以下项目:1.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测定:≥7.0 mmol/L(126 mg/dL)。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 mmol/L(200 mg/dL)。
3. 随机血浆葡萄糖检测: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时,血浆葡萄糖≥11.1 mmol/L(200 mg/dL)。
在以上条件中,任何两次不同的诊断试验均符合以上标准,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2.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控制、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3. 药物治疗: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和治疗目标,选择适当的药物。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
4. 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需要获得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糖尿病饮食治疗十大黄金准则
![糖尿病饮食治疗十大黄金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825ed326fff705cc170aa7.png)
糖尿病饮食治疗十大黄金准则1.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
2.平衡膳食。
3.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
4.限制脂肪摄入量。
5.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
6.减少或禁忌单糖及双糖食物。
7.高膳食纤维膳食。
8.减少食盐摄入。
9.坚持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
10.多饮水,限制饮酒。
糖尿病患者应怎样吃水果?水果口感好,还能补充维生素等营养。
所以糖尿病人怎么吃水果?水果中含糖,所以必须是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后才能吃水果,而含葡萄糖较多的葡萄、香蕉、荔枝、枣、红果等不要吃,可以吃梨、桃、草莓、柚子等,天天吃1-2个水果还可以,可吃西瓜。
水果可作为加餐吃或餐前吃。
糖尿病人的进食方法宜少食多餐,一日不少于三餐,有条件上下午安排间食及睡前进食,即保证吸收,又减轻对胰岛负担。
早餐量要少,上午肝糖原分解旺盛,易发生早餐后高血糖。
如一日三餐比可为1/5、2/5、2/5。
进餐时间要规律。
少吃零食。
严格执行,长期坚持。
糖尿病饮食疗法处方1.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和代谢需要、既要使糖尿病人获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又要保持正常标准体重、维持健康和正常工作。
2.根据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劳动强度确定总热量,对肥胖和超体重者以低热量饮食(1000--1400千卡/日)为宜、消瘦者的每日总热量应适当增加、以保持正常营养。
3.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在确定总热量后,对三大营养成分--碳水化合、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进行合理搭配。
①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及含可溶性物纤维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豆类、小麦、大米、根茎类及硬果类。
②提倡高纤维素食物如:谷物类、豆类、海澡类、绿色蔬菜、南瓜等。
③选择富含必须氨基酸或质量较高的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无度鸡肉、牛奶等,其中脂肪的摄入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宜,食盐摄入量控制在10克/日。
总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必须注重营养平衡,饮食结构多样化,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适当限制蛋白质,严格限制脂肪,烟、酒及含糖饮料糖尿病三宜三不宜三宜:1.五谷杂粮,茭麦面,燕麦面,玉米面,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血糖,血脂2.豆类及豆制品,但病时间超过三年者慎用3.苦瓜,洋葱,番茄,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三不宜:1.各种糖类,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激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高点,蜂蜜2.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肝脏3.不宜饮酒糖尿病人的饮食选择1.适当控制饮食量,一般情况下,每日主食250-300克,新鲜蔬菜500克以上,牛奶250毫升,鸡蛋1个,瘦肉100克,豆制品50-100克。
糖尿病患者的10大健康原则
![糖尿病患者的10大健康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2aedc3c43323968011c9260.png)
糖尿病患者的10大健康原则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适度。
可以常饮九味唐益茶,它不仅给人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其中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茶碱、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
而且茶有提神、健脑、利尿、降压、降脂等多种功效。
2.戒烟。
与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脉管炎和足坏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3.戒酒。
酒会加重糖尿病情或引起低血糖并掩盖低血糖症状,使血甘油三酯和乳酸水平增高。
4.控制脂肪摄入量。
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脂血症,高血脂促使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5.适当锻炼。
至少每天早、中、晚各散步30分钟,也可视条件开展其它健身活动。
6.学会放松。
遇事不急、不怒,保持情绪稳定。
大喜大怒会升高血糖。
7.定期复查。
每月至少复诊一次。
平时常测尿糖,有条件自测血糖则更好。
特殊情况下,如发烧、腹泻或全身不适,及时就诊。
经常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
高血压可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8.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检查。
包括测视力,看眼底,查24小时尿白蛋白和神经系统体检等。
9.坚持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治疗方法。
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
10.最好与医生保持联系。
有自己经常看病医生的电话号码。
做好各种记录,包括饮食和药物治疗、血糖、尿糖和其它有关检查等。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解读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60d3877192e45361066f585.png)
• 1.糖尿病诊断:有三多一少典型的症状, 血糖明显高,症状典型易诊断;多数患者无 症状,化验检测是关键,两次异常可诊断; 高危人群是线索,莫忘筛查早发现。
• 2.糖尿病治疗:行教育;勤监测;管住嘴; 迈开腿;药莫忘;"五驾马车"驾驭好。
• 3.糖尿病管理:降糖降压加调脂,"三高共 管"同实现。
• 4.糖尿病转诊:发病较紧急;临床分型难; 血糖控制差;并发症严重。
实用文档
指南制定说明
• 二、制定原则本指南根据国家发布的糖尿病防治管 理工作规范要求,参考临床指南,并根据我国基层 糖尿病防治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诊疗方 案有循征医学依据,有助于逐步实现基层糖尿病防 治管理工作的同质化与规范化。
• 三、制定范畴本指南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 人员。管理人群包括辖区内18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 病患者。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基本要求、健康 管理流程、诊断、治疗、急性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慢性并发症检查、转诊及长期随访管理。本指南将 辅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以下简称 《手册》)。《手册》对指南涉及的推荐内容进行 详细说明,பைடு நூலகம்供推荐依据,扩展相关临床知识。
国家基层糖尿 病防治管理指 南(2018)
解读
实用文档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 (2018) 解读
糖尿病管理规范及糖尿病病人治疗护理知识
![糖尿病管理规范及糖尿病病人治疗护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0a52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c.png)
糖尿病管理规范及糖尿病病人治疗护理知识糖尿病管理规范及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知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糖尿病,医疗界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同时糖尿病患者自身也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
本文将简要介绍糖尿病的管理规范以及糖尿病患者所需的治疗护理知识。
一、糖尿病管理规范糖尿病管理规范是根据疾病特点和病人需求制定的标准化管理措施。
糖尿病管理规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管理规范的要点:1.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就餐,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
少食多餐、稳定摄入是保持血糖稳定的关键。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要避免高糖饮食,限制含糖饮料和食品的摄入。
2. 运动管理: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在进行运动前,病人应检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根据血糖水平和病情,医生会开具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处方。
病人需按医嘱规定时间、剂量和方式进行用药,并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及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 自我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技巧,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使用。
自我监测有助于病人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5. 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需接受心理支持,积极应对病情带来的压力。
家人和医生的支持可以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对糖尿病的管理意识。
二、糖尿病病人治疗护理知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管理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患者所需的治疗护理知识:1.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医嘱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
这可以通过家庭血糖仪进行,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清洁技巧。
监测结果可以记录在日记中,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案
![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987c2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0.png)
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管理和治疗。
以下
是一些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案的建议,以帮助患者控制疾病并改善生
活质量。
1. 良好的饮食习惯,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
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
建议采用低GI(血糖指数)食物,增加蔬菜
和水果的摄入,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规律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
骑自行车。
3. 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
制血糖水平。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
血糖水平。
4.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水平,以确保血糖
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此外,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检
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5. 管理并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部病变、神经病变等。
因此,患者需要积极管理血压和血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控制疾病,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和预防并发症。
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和医生的指导,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管理原则》
![《糖尿病管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40136bb84ae45c3b358c59.png)
糖尿病管理原则执行科学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糖尿病一、健康食谱主张低热量、低糖、低盐、低胆固醇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反对精细加工及快餐食品,食物品种应多样化。
(一)主食:最好选用低血糖指数的缓释特膳糖尿病专业食品。
多种粗杂粮比精制食品要好。
(二)副食;不可超过主食量。
1、肉类——每日50-100克,只吃瘦肉、筋腱2个部位,其它部位均不宜食。
水产品最优,禽类次之,牛、羊、狗、兔等畜肉类也宜。
而瘦猪肉含脂肪高达28%以上,故要限制食量。
2、豆制品——如常人食量,重度肾病宜限量。
3、蛋类——只控制蛋黄食用量,以鸡蛋为例,每天应少于一个蛋黄,因其胆固醇含量高之故。
4、奶类——鲜奶每天250克,饮用有降糖作用的奶最好。
5、食油——以色拉油为佳,普通植物油用量每日不宜超过25克。
(三)蔬菜类:与主食配合,不可取代主食。
1、宜多食着——苦瓜、冬瓜、洋葱、芹菜、嫩南瓜、黄瓜、西红柿、豆芽、大蒜、菠菜(带根)、海带、紫菜及食用菌类(银耳、木耳、香菇、蘑菇等)。
2、其他绿颜色蔬菜食量不限,大便干者可多吃菠菜。
(四)禁用之物1、禁用纯糖(白糖、红糖、冰糖、饴糖)、糖果、蜂蜜、普通糕点和饮料。
2、禁用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鱼籽、动物脑、骨髓、动物血、油炸食物等。
3、禁用地下生长的块根类,如:土豆、地瓜、茅芋头、藕等薯类及其制品、淀粉及其制品。
4、不可随意加餐。
5、禁用普通稀饭-以方源本草特膳粥替代,并可以使餐后血糖明显降低。
与普通饭同食则餐后血糖更安全。
6、不吃老南瓜。
7、减少吸烟量,最好不抽香烟。
(五)慎用之物1、水果。
最好血糖在8以下,又无严重并发症时可适量品尝,绝不可经常大量食用。
不宜吃果脯、葡萄干、柿饼等。
2、咸菜、酱菜类含盐量高,最好不吃。
盐每天少于6克。
酱油是高盐调料,尽量少用。
3、酒。
要遵医嘱或按食疗方案。
血糖在8以下,可适量饮用,每日不超过:干啤酒400毫升;干红、干白葡萄酒100毫升;38度以下的白酒50毫升。
糖尿病的管理
![糖尿病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56a8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7.png)
糖尿病的管理(基本原则、教育、自我血糖监测、饮食、运动)基本原则限于目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予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
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
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就必须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小组式教育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二者的针对性更强。
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管理的形式每个糖尿病治疗单位最好有一名受过专门培训的糖尿病教育护士,定期开设教育课程。
最好的糖尿病管理是团队式管理,糖尿病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应包括:执业医师(基层医师和/或专科医师),糖尿病教育者(教育护士),营养师,运动康复师,患者及其家属。
必要时还可以增加眼科医生,心血管医生,肾病医生,血管外科医生,产科医生,足病医生和心理学医生。
逐步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以确保所有忠者都能进行咨询和得到及时的正确指导,这种系统也可以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服务。
教育的内容■疾病的自然进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危害,包括急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个体化的治疗目标■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成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自我血精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自我血糖监测、尿糖监测和转岛索注射等具体操作程序■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的应对措施■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标准随访方案(见附录)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HbAlc是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正常值4-6%),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糖尿病管理十大原则
“近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会(ACE)更新了2018年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共识声明。
有经验的糖友都知道,除了使用降糖药,优化生活方式、管理好体重、确定适合您的血糖控制目标和降糖治疗方案等,都会帮您更好地控制血糖,对于药物选择、分层治疗、联合治疗以及血糖评估监测等方面新的生命也给出了意见,相信一定会对您有帮助。
”(Endocr Pract. 2018,24:91)图片设计:褚彤◎本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