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解析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题(带答案解析)

诗歌鉴赏题(带答案解析)

诗歌鉴赏题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春日五门西望①唐王建百官朝下五门②西,尘起春风过玉堤。

黄帕盖鞍呈了马③,红罗系项斗回鸡。

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

唯有教坊南草绿,古苔阴地冷凄凄。

(注)①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五门”,又称午门。

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南墙有丹凤门、建福门、望仙门等五个门,故云。

③马,指舞马。

唐玄宗时,斗鸡、舞马、歌舞、百戏等成为宫廷不可或缺的享乐活动。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写百官退朝,侧身西望,但见春风阵阵,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之地显得迷迷漾漾;第二句虽为写景,却暗含消逝的岁月无数史实已记忆不清印象模糊。

B.颔联很白然地就从首联的望西内而过渡到对玄宗往事的追忆,选取玄宗最喜欢的玩法舞马和斗鸡,不露声色地展示出来,而让知道这段历史的读者去想象更多诗外之境。

C.颈联描写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以今之物同昔之事类比,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和已经逝去的玄宗的生活,相互映照,别有情致。

D.尾联中“教坊”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一派阴暗凄冷之象。

诗中“阴”和“冷凄凄”数语,既是景语,又饱蘸作者浓烈之情,达到景和情相融。

8.本诗由“望”所引,望中有感。

请结合全诗,分析由望而感的具体内容。

【答案】7.C8.①“望”之景:首联由“望”所引,但见阵阵春风,股股灰尘吹过御堤,使整个西内显得迷迷漾漾;颈联和尾联则描写了在春风的拂动下,馆松茂密,御柳堆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教坊”已不再是歌舞繁华之地,其南则荒草古苔,二者反衬,物是人非,一派阴暗凄冷之象。

②“感”之事:颔联虚笔叙事,想象当年唐玄宗在舞马和斗鸡的情形,突出玄宗荒嬉误国,这是由“望”而产生的遐思。

③“感”之情:采用虚实结合(或者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诗人抚今追昔的伤痛之情。

【分析】7.C.“以今之景同昔之事类比,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同已经逝去的玄宗的生活,相互映照,别有情致”错,应该是“以今之景同昔之事对比,郁郁葱葱的馆松御柳,同已经逝去的玄宗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

新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诗歌鉴赏  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诗歌鉴赏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登瓜步江楼徐之瑞①怒涛千叠横江,是谁截断神鳌足②?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③。

江左夷吾④,风流顿尽,神州谁复?但茫茫睹此,河山如故。

悲何限、吞声哭。

正拟清游堪续,剩荒台、乱鸦残木。

伤心地、莫话,南朝旧事,春波犹绿。

鼎鼎华年,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指三山缥缈,凌云东去,醉吹霜竹。

【注释】①徐之瑞:字兰生,浙江仁和人。

明崇祯九年举人,入清不仕。

②传说女娲断鳌足做撑天之柱。

③西晋初期,王濬率军自巴蜀顺江东下,迫使吴国投降。

④温峤认为王导有管仲(夷吾)之才,能辅助局势未稳的东晋。

(1)这首词的上片多处用典,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对酒①陈与义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①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

②裁:写诗(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品令·茶词黄庭坚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①。

金渠②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注释】①孤令:孤零。

②金渠:茶碾,金属所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茶饼上印着团团起舞的凤凰,将茶饼分开,凤凰好像各自分飞,让人遗憾。

B. 词人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

C. 词人在松林喝茶,听着茶水的沸腾声和掠过松林的风声,心中感到十分惬意。

D.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品茶过程,下阕着重写品茶的感受,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是怎样表现对茶的喜爱之情的。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①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②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注】①孔巢父,少时苦学,后辞官归隐,与李白、裴准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②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

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同,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皆相视流泪。

”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渡”“诵赋祭吊”几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

B.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C.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

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

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

D.词中有景,景中寓境。

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2)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除夜二首(其一)①陈与义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

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

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在大家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相信大家都做过诗词鉴赏题目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欢迎阅读!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 1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9、【试题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高二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解析解析

高二 语文 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解析解析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雁(其一)唐·杜甫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释】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

②瞻:往上看,往前看。

③浪语:妄说;乱说。

④故山:喻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

B.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整齐的队形和浩大的阵势。

C.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D.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衷情。

E.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这是作者的虚笔。

(2)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2.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春令赵长卿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①都姑媂②。

戴得更忔戏③。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立春(节选)杜甫春日春盘④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⑤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⑥。

【注】①幡儿胜儿:新年里的装饰品。

②姑媂:整齐。

③仡戏:可爱。

④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⑤行:赐予。

古代立春前皇帝会赐大臣春盘。

⑥青丝: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1)下列对赵词、杜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词以“笙歌间错华筵启”开篇,营造了新春时节笙歌高奏、宴席摆开的热闹气氛。

B.赵词中的“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化用了杜甫《立春》中的诗句,化用巧妙,自然得当。

C.“愿新春以后”等三句,是词人对天下苍生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祝福,感情真挚深沉。

D.从杜诗的第三句可以看出,春盘不但在民间成为一种习俗,而且在朝廷中也比较盛行。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诗歌鉴赏题分析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诗歌鉴赏题分析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诗歌鉴赏题分析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题,诗歌鉴赏考查的是欧阳修的《画眉鸟》与文同的《画眉禽》两首咏物诗的比较阅读,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抒情技巧的鉴赏能力。

【作品理解与鉴赏】一、欧阳修《画眉鸟》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注释百啭千声:啭,鸟婉转地啼叫;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金笼:贵重的鸟笼。

有时也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2.译文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叫。

3.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富有生活哲理。

前两句写山花嫣红姹紫,赏心悦目,画眉鸟在高低错落的山树间自由飞舞,千啼百啭;后两句写关在金笼里的鸟儿,远远不如林间自在地飞啭啼叫。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之作,诗中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

对比鲜明,是本诗的艺术特色。

诗歌先写画眉鸟自由自在,鸣声婉转动人,生存环境生机勃勃,描绘出山林自由无拘的景象,与后两句“锁向金笼”形成强烈的反差;后二句又通过“金笼”与“山间”的对比,写“锁向金笼听”远远不如“山间自在啼”的歌声优美,因“锁”而“不及”,因拘禁而失去自由,诗人由此呼唤自由,歌唱自由。

4. 知人论世这是一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之作。

诗中写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对比笼中鸟与林间鸟,表达了自由的可贵与对自由的向往。

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有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有被贬后的自我安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以及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这是从创作背景出发,对《画眉鸟》的鉴赏。

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中学教师也喜欢讲这个方法。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术界流传三种说法,大多认为是诗人受到朝中排挤而被贬到滁州时所作。

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

诗歌鉴赏--描绘画面题

2021/10/10
3
三、解题思路
第一步 找出诗中意象,品味诗中意境。
第二步 发挥想象,组织语言,把意象组成连贯的画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步 表达了作者xxx的情感(喜or悲)。
2021/10/10
三步走。
4
例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1/10/10
答案:日落时分,群鸦乱飞, 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 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 的景象。用乐景反衬哀情,形 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凭吊古人 的伤痛之情。(2015山东潍坊)
6
课堂练习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参考答案:春雨绵绵, 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 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 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 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问: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一个标志词、两种变体、三个步骤、两个套路。
2021/10/10
7
描述你心中的黛玉:
瘦、病、才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 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似娇花照 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窍,病弱西子胜三分”
问:颈联描绘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2
二、解析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答案:冬天的夜晚, 来了客人,用茶当酒, 吩咐小童煮茗,火炉 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 了,水在壶里沸腾着,

2023年新高考2卷语文诗歌鉴赏解读

2023年新高考2卷语文诗歌鉴赏解读

2023年新高考2卷语文诗歌鉴赏解读一、背景介绍2023年新高考语文科目将进行重大改革,而其中包括了语文试卷的改革。

作为语文试卷的一部分,诗歌鉴赏一直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部分之一。

在2023年的新高考2卷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将继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二、题目解析在2023年新高考2卷语文试卷中,诗歌鉴赏的题目种类可能有所增加,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以及外国诗歌等。

对于这些诗歌题目,考生需要从诗歌的结构、意境、语言特色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古代诗歌在古代诗歌的鉴赏中,考生需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还需要对古代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特点。

(二)现代诗歌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考生需要重点关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

还需要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色、意象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解读,从而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三)外国诗歌在外国诗歌的鉴赏中,考生需要对诗歌的文化背景、民族特色等方面有所了解。

还需要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和译文进行比较鉴赏,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内涵和表达意图。

三、解题思路针对2023年新高考2卷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目,考生可以采取以下解题思路:(一)整体把握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首先要对整篇诗歌进行整体把握,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核。

通过对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梳理,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二)细节分析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对诗歌的细节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诗歌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从而揭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三)融会贯通考生需要将整体把握和细节分析融会贯通,形成对诗歌的全面理解和鉴赏。

通过对诗歌的多维度解读,把握诗歌的核心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全面展现自己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

四、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2023年新高考2卷语文诗歌鉴赏,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建议:(一)积累诗歌知识考生需要积累大量的诗歌知识,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以及外国诗歌等。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解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像什么呢?活像是漂零天地间的一只孤苦无依的沙鸥。

【试题】1。

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考点:锤炼语言—-炼字)【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①”垂"和”涌”在这里都是动词,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②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③同时,也衬托出了诗人身居船中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联的画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考点:意境、画面)答:这一联是诗人“旅夜"的场景: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3.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点:写作技巧)答:①从修辞手法上看:诗人把在此时此景的自己比作天地间孤苦无依的一只沙鸥,运用了比喻;此时的自己像什么呢?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②从抒情方法上看:尾联触景而生情,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运用了对比和反衬。

颔联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极言天地之大,与尾联沙鸥的渺小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此时孤苦伶仃的形象。

4.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点:思想情感)答:①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满腹才华,而四处奔波,得不到朝廷重用,②刻画出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形象,③表现出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飘泊无依、孤独落魄的感伤.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高考诗歌鉴赏精练100题(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精练100题(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高考诗歌鉴赏精练100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001.阅读下面这首唐宋诗,完成小题。

秋夜陆游抱病齿发非,阅世城市换。

朋侪冢累累,在者亦云散。

穷居嬾①出户,俯仰秋已半。

疏钟②到倦枕,微火耿幽幔。

平生疑著处,忽若河冰泮。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③。

纷纷彼方寱④,袖手不须唤。

萝月⑤忽满窗,悠然付长叹。

【注】①嫩:同“懒”。

②疏钟:稀疏的钟声。

③既灌:谓古代对天神、祖先的大祭第一次献酒以后。

④寐(yì):呓语。

⑤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百年寓逆旅,万事真既灌”既说人生百年不过是寄寓在旅舍之中,是十分短暂的,又说诗人在酒后将万事看得真真切切。

B. “纷纷彼方寐,袖手不须唤”颇有深意,表达了对梦中人的些许怜爱,又写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忧思。

C. “微火耿幽幔”结住前面的抒情,又引出后面的抒情,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D. “疏钟到倦枕”明明要写诗人听到钟声,却偏偏避开“听”字,着一“到”字,化虚为实,将诗人倦怠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E. “齿发非”采用借代的手法,说明作者年老。

“俯仰秋已半”采用夸张手法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2. 秋夜引起了诗人哪些秋思?请简要概括。

答案及解析:1. AB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B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诗句作用,DE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酒后”曲解文意。

B项,“表达了对梦中人的些许怜爱”属于架空分析。

2. ①老病之痛;②漂泊之苦;③朋友死散之悲;④光阴易逝,壮志难酬之慨;⑤报国无门,被迫隐居的失落。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评价类题目解析+课件20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评价类题目解析+课件20张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 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5.C.“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尾联写不知 不觉地到达了诗人居住的小岛,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鸡犬林萝” 之声更增添了生活气息,这声音并未破坏诗人美好的感觉,心情也仍然是愉快 的,并未发生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菜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及解析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真题及解析

(2015年)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 分)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014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徊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2013年)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诗词鉴赏三大题型分析+答题模板

1题型一:鉴赏诗歌“炼字”艺术【设问方式】1.诗中某字用得好(或“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某句(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请简要分析。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炼字是指诗词中那些经过反复推敲,用得贴切、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

古人所谓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动词动词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及活用状况。

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句中的“满”这个形容词用得精当,写出了秋山落日余晖之广阔而浓稠的感觉。

再如“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谢朓北楼》)句中的“寒”“老”是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意思是说秋天桔柚变红,给桔林中的人家增添了寒意;秋天的风霜使梧桐变老。

数量词有些诗句中的数量词经过了诗人精心斟酌、提炼,往往具有丰富隽永的诗味。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早梅》)中“一枝”原作“数枝”,何以最后改作“一枝”呢?因为题为“早梅”,言“数枝”不如“一枝”准确,更能体现节令之早,突出诗人对“凌寒独自开”的早梅的喜爱之情。

4副词有些副词对于诗句准确地传情达意起到重要的关联、辅助作用,品读诗句时不可轻易放过。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其中的“渐欲”“才能”这两组副词用得稳妥,“渐欲”表现出繁花纷纷扑面而致使诗人越来越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才能”表现诗人对春草初生的欣喜和爱怜之情。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寄外舅郭大夫【注】陈师道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注释】外舅: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女婿称呼岳父为“外舅”。

元丰七年五月,陈师道的岳父郭概由朝请郎转任提点成都府路刑狱。

陈因家贫,无力赡私,所以妻子和三子一女都随郭赴蜀,陈则留在长安。

此诗是分别后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情真意切,通俗易懂,首联语调高昂,颔联沉抑,颈联呈淡淡的欢快,尾联归于平静起伏跌宕,尽真情之妙。

B.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使者。

一个“通”字,把“巴蜀”和“归使”联起来,说明消息终于传来。

C.“妻孥且旧居”是写妻子儿女仍在外舅家居住,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体现了诗人既迫切又犹疑、惊喜交加的心情。

D.颔联中“深知”与“不忍”将诗人想知道家人消息但又怕是坏消息的矛盾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2)有人对诗的尾联甚为称道,试从情感与主题方面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列各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①葛胜仲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

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①公元1108年(宋徽宗大观二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县斋:县衙斋室。

(1)下来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秋晚寒斋”,点出了词人愁坐的时间、地点,不待言情而情已十分。

B.香篆,一种香,因焚香时所起的烟缕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室内燃香,室外薄雾,迷茫之感油然而生。

C.“梦逐芭蕉雨”,芭蕉雨是个愁意象,在梦幻中仿佛觉得淅沥的雨不是滴在叶上,而是敲击着他的心头,增添几许愁绪。

D.词的上阙和下阙,不管描景还是抒情,都围绕着题目中的“愁”而写。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链接: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向泥中,着意衔,携归 画栋修花口”,将燕子人格化,拟人手法;“最难消 王谢堂前憾”化用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 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句子,属用典;“语呢喃, 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是作者想象之景,是假设之景, 是虚写。拟人的句子是实写,这里是虚写,虚实结合。 这类题完成一般分三步:一是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 主旨,二是明确表达技巧,三是分析技巧在表达式人 情感和凸显主题方面的作用。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 请简要分析。(5分)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
①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借代、双 关、通感等; ②表现手法:衬托、烘托、渲染、动静关系、 虚实关系、点面关系、色彩关系 (映衬)等; ③抒情方式: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用典抒情、托物言志、哀乐关系抒情等; ④结构手法:开门见山、重章叠句、卒章显志 等。
答案二:衬托手法。诗人虽到处漂泊,但并不在 意,认为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乡、 思人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 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韦诗表达了旅途漂泊的凄清、孤独、 无奈、怅惘之情;郭诗表现了诗人宿于渔 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三、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2014年山东)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链接:诗歌抒发的感情不外乎忧国伤时、 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寄情山水、仕途失意、 青春易逝、长亭惜别等;
诗歌鉴赏题无非涉及三方面的问题:①写 了什么,即诗歌的内容;②抒发了什么情感, 即思想感情;③运用方法,即艺术手法。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2014年辽宁卷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 自对黄鹂语。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象与意境。两句描写不同景色, 也就是意象,实际上都是为诗歌营造意境,“园”句 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 色彩的艳丽;“乔”句中“峥嵘”有“深邃、深远” 之意,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 而幽远。
相关知识链接: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形 象的能力。诗歌形象分人物形象、景物形 象、事物形象,本题考查鉴赏景物形象的 能力。鉴赏景物形象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 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 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①)艳丽 ②清幽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 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②“乔木峥嵘明 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 峭拔,意境清幽。
答案一: 虚实相生的方法。诗的首联先写 “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 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 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 “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 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 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 “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 人的感伤表露无遗。
①描绘诗歌所展现的画面图景,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加以创造; ②要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 ③联系作者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 思想感情。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 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①行为洒脱 ②情趣高雅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 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 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 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 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春风春雨,残红满 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 雨虽晴,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 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 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 绪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顿残局 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 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四、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问题(7分 ) 2014年重庆卷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渐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 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 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 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014年新课标2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 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 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
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房梁上彩绘的 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答题思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诗歌的内容 和情感。燕子不衔泥而衔花,是要去修补画栋 上面斑驳的花朵,目的是来表现雕梁画栋的破 落,从而表现一种昔盛今衰的景况,进而抒发 一种惜花伤春、感伤衰败的思想情感。
一 、古代诗歌阅读(11分)(2014年新课标1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 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 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 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 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