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浅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
浅析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中国文人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流派,主要是指以文人雅士为主体的画作。
文人画自唐朝代曲派画开始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从宋代起达到了巅峰。
文人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特点,成为中国画的一种重要形态。
发展脉络:1.唐代:始祖曲派画唐代是中国文人画的远古时期,其前身是曲派画。
曲派画以唐代曲家为主体,广泛地表现了中国古代生活和自然景观。
唐代的曲派画师以笔力、用色、构图和人物描绘闻名于世。
2.宋代:舞文弄墨,文人画大行其道宋代文人画家大量出现,文人画由曲派画演变而来,同时也吸取了神韵派和虞山派的技巧和理念。
宋代文人画以“舞文弄墨”闻名,画家们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美感,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感情,为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元代:文人画走向成熟,形成借古论今的新领域元代文人画艺术成熟,也出现了大量的岳飞画像和红山文化浮雕。
元代文人画与以前的文人画相比,走向了成熟和稳定,表现手法也更加细腻。
同时,文人画走向了“借古论今”的新领域,借助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4.明代:文人画逐渐趋于多样化,颜料引进西洋明代文人画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不仅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传统作品,还出现了神怪画、小景画等新型作品。
同时,明代还引进了西洋颜料,并对文人画的颜色效果产生了转变。
5.清代:文人画进一步创新清代文人画不但承袭了前代文人画的传统和文化遗产,还在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
清代文人画家强调气韵、墨趣、动态的表现,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新局面。
同时,清代文人画也与珐琅画、剪纸等传统工艺融合,使文人画的形式更加多样。
综上所述,中国文人画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
该流派自唐代的曲派画开始,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不断创新和突破,成为中国画史上不可忽视的瑰宝。
简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史
简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物画主要是为了刻画统治者、贵族和神仙等超然存在的形象。
这些画作以线条简洁,构图庄重为特点,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权力和威严的崇敬。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物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描绘普通人民形象的艺术形式。
在汉代,人物画开始出现具体的个体特征,画家注重表现人物的容貌、身体特征和动作。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进一步发展,画家开始注重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和个性特点。
画作多以墨线为主,注重笔法的灵动和变化。
到了唐宋时期,人物画进一步繁荣发展。
唐代以“写意”为中心,追求形神兼备,画家开始注重描绘人物的气质和个性,表现了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
宋代则更加注重写实,画家努力表现人物的外在特征和细节。
明清时期,人物画逐渐趋于成熟。
明代的人物画大师如唐寅、文征明等,充分发挥了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技法,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清代则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画家,如石涛、李溥等,他们进一步发展了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人物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色,从线条简练到形神兼备,从写实到写意,不断追求着更高的艺术境界。
人物画成为了中国绘画艺术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并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物画》
徐悲鸿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 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 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 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 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 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 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 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女史673年), 唐 代画家,官至宰相,汉族,雍州万年(今陕 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北周武帝 宇文邕的外孙。其父是石保县公阎毗北周 时为驸马,其母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 因为阎擅长工艺,多巧思,工篆隶书,对 绘画、建筑都很擅长,隋文帝和隋炀帝均 爱其才艺。入隋后官至朝散大夫、将作少 监。兄阎立德亦长书画、工艺及建筑工程。 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闻名于世。代表 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像》等。
图举伪杂声为煜转真擅闳南《 》世。”伎相时折,长中唐韩 。闻闳。,,拟,用画江画熙 名中就专但用设笔人南家载 的目命为是中色圆物人顾夜 《识顾夜听书浓劲,。闳宴 韩心闳饮说侍丽,神曾中图 熙记中,他郎。间情为作》 载,偷宾“韩后有意待品是 夜绘看客多熙主方态诏,五 宴成真糅好载李笔逼。顾代
•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 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 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 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 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 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 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 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 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 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 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 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浅谈中国人物画
浅谈中国人物画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重要传统之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充满着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
其发展历程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人物画的特点中国人物画的特点不仅在于其艺术创作技巧,更在于其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它以形神兼备、情理并举、含蓄表达为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汉朝时期,经过两千余年的演变和传承,它成为了中国绘画的重要门类。
在唐代,人物画在艺术上达到了巅峰,多数作品精湛绝伦,充满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而宋代的人物画主要侧重于叙事与描绘性,运用着更为细致的笔触和构图手法,使作品在艺术性上更富有表现力。
明代则出现了更为多元化的表现风格,不仅注重人物形象的表现,更加强调绘画的审美效果以及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
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美表现手法多样化:中国人物画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绘画技巧,例如实墨写意、匀墨渲染、拔笔描摹、有线勾画、干笔/淡彩、深浅渐次等多种表现手法,具有极为高超的技艺与技能。
二、人物品格塑造:中国人物画尽力突显人物的品格特征,其人物形象塑造涵盖了德、才、貌、行、言、举、挥、撇等多个层面,充分调动了视觉、声音、心理、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人物的塑造。
三、符号化表现手法:中国人物画的符号体系是它独特的艺术特征之一,绘画中往往采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进行表达,例如五洲山川、仙花异卉、龙凤图案、跳跃的鱼群、孔明灯、莲花、松竹梅等。
四、艺术准确性:中国人物画在艺术表现上倾向于表达真实而具体的人物形象,尽管准确性对艺术的表现并不是绝对优势,但可以构筑出一个相对完美的人物形象,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
五、后期发展减小了民众审美距离:随着中国人物画在历史发展中的不断推陈出新,艺术手法随之发生改变,艺术特征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绎,以逐渐渗透到普通民众的人物画看法中去,同时也成为了更广泛的社会审美内容。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以及独特的绘画理论和造型体系。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物画简介 中国人物画,是以人为研究和描绘对象的造型艺术。
中国人物画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中国画坛,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人物画的起源问题,至今虽然还在历史研究中有待继续探索,但至少近千百年来,不论什么时期,对其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都是我国历代艺术家的自觉与不自觉的使命和追求。
由于历代绘画艺人的不懈努力,在不失中国人物画固有传统特征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国人物画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国门向世界敞开之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科学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得到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这种改革与创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摆脱了工具性束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物画的人文特征以及感性和创造性的本质,使得中国人物画更具有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画坛绘画艺术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为世人所瞩目,为世界画坛艺术宝库添辉。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纵观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出中国人物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从古至今,中国人物画既讲究传统的继承,又注重创新与发展,这可从千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绘画工具、材料,如画笔、纸帛质地、颜料质地;绘画诸多的表现技巧,如画面的布局结构、线条的虚实、粗细、设色的轻重渲染以及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演变中得到证明。
例如,过去中国人物画作品唯美,尤其是唯美女者居多,往往留步于外美,这种美是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躯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物画力求从外美到内美,从人物的形似到人物的神似,最终达到“神形兼备”的完美结合。
这可从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演变中清晰地看出来。
浅谈中国人物画“线”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人物画“线”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
在发展的过程中,“线”作为人物画的基础构成元素之一,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人物画的“线”始于古代文化中的记号符号,是古人用来纪录、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人物形象是通过简单的线条来勾勒出来的。
在汉朝时期,中国人物画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此时的画家开始在画面中运用更加自由、灵动的线条,使画面更加真实、活泼。
如《辰州画像》、《墓中图》等都是典型的代表作。
随着宋代的到来,中国人物画的“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画家们更加注重人物的比例和形态,使得画面更加精致、细致。
其中代表作品有赵孟頫的《踏雪寻梅图》和李唐的《李白行吟图》等。
此时的画家们注重的是线的“骨”,以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人物的结构和妆容,实现了快速的线条表现与轻盈的笔触。
明清时期,成为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高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造极时期之一。
此时的画家们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试图通过细腻的笔触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心理。
代表作品有唐寅的《醉禅像》和文征明的《岳阳楼记》等。
这一时期的画家们,对于线条的使用更为自由,特别是在点、勾、穿的运用上有更加精细的表现。
同时,也运用一些隐晦的线条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
到了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时期的画家们已经摆脱了传统的画法,更加自由且多样化地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神态。
在线条的运用上,现代画家注重的是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和表现手法。
如吕君宜的《青砖白墙》、钱松岩的《隔夜茶》等,这些作品的线条构成形式更加豪放自如,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使画面更加富有层次感。
总之,中国人物画“线”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随着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画家们对于线条的使用也越来越灵活。
无论是古代画家还是现代画家,线的运用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使得人物画更加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论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演变与发展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传统。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演变与发展的论述:1. 原始社会至先秦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物画主要表现在岩洞壁画中,描绘了古代人类的狩猎、舞蹈等生活场景。
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上也有一些简单的人物纹饰,呈现出原始而朴素的风格。
2. 先秦至隋唐时期:先秦时期,人物画逐渐进入青铜器、陶器和丝织品等实用艺术品。
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彩绘陶促使了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
至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带动了佛教人物画的兴起,呈现出唐代风格的细腻和庄严。
3. 宋元明时期:宋代是中国人物画的鼎盛时期,以文人画家为主,注重墨韵和意境的表达。
南宋的赵伯驹、文同、北宋的李唐、米芾等代表了不同风格的人物画。
元代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画家主要以宫廷画家为主,宫廷画院的设立推动了人物画的发展。
4. 明清时期:明代以吴门画派为代表,形成了以写实为主,注重线描的风格。
明中叶,画院制度开始衰落,文人画家崛起。
清代,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更为多样,画家们在人物描绘上追求写实,同时注重意境的营造。
5. 近现代以来:进入近现代,受到西方绘画影响,中国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巨大变革。
近现代画家如吴昌硕、许多宗、张大千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画风格。
20世纪,随着社会的变革,中国人物画进入了现代派和抽象派的创作阶段,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演变与发展历经原始社会的简单描摹,先秦时期的实用艺术,宋元明时期的文人画风格,到近现代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形成了丰富的历史脉络。
这一演变过程既受到社会背景、宗教文化的影响,也与文人画家的审美追求和个性风格密切相关。
中国人物画发展历程
中国人物画发展历程在中国绘画领域里,人物画的历史是最悠久的。
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中,有几只陶盆上绘有人面形图案,是我国最早的、处于朦胧状态的人物画。
原始社会的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朴质,但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而且这种绘画已表现出作画者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思维概括力和想像力。
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社会分工日趋明确,逐渐出现专业画工,促进了绘画的发展,造型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文化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
这个时期的绘画,有相当的一些作品线条相当流畅,造型也比较准确,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倾向,这说明当时的人物画趋于成熟了。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几乎都是以人物为主要题材。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达成熟期,几乎所有的著名画家都是以人物画驰誉后世。
这时期的绘画有几个明显特征:一、在绘画内容上比汉代更为丰富了,比较突出的是佛教画的兴起,寺院壁画成了画家们挥毫逞气的主要场所。
其他如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等都是常用的题材。
二﹑在表现方法上克服汉代粗疏稚拙的缺点,日益精密。
三﹑由于技法上的成熟,出现了不同风格流派,。
四、印度佛教美术的传入,给人物画的成长输入了新的营养;而士大夫的参与绘画活动,使绘画与文学、书法有了联系,并写出了理论著作,所以这时期人物画得以迅速提高,直接影响到隋、唐人物画的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统治阶级的提倡,人物画空前繁荣兴旺起来,宗教画、肖像画、仕女画、历史画、社会生活画都有大量作品产生。
杰出的人物画家辈出,他们都以不同的风格、卓越的成就,艺绝当代,留名千古。
宋代人物画有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即过去在题材上占绝对优势的释道人物、宫廷贵族,让位于平民阶级,于是耕织、渔牧、村医、山樵、行旅、学童、婴戏以及历史故事,均成为常用的题材。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以及独特的绘画理论和造型体系。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物画简介中国人物画,是以人为研究和描绘对象的造型艺术。
中国人物画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中国画坛,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人物画的起源问题,至今虽然还在历史研究中有待继续探索,但至少近千百年来,不论什么时期,对其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都是我国历代艺术家的自觉与不自觉的使命和追求。
由于历代绘画艺人的不懈努力,在不失中国人物画固有传统特征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国人物画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国门向世界敞开之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科学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得到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这种改革与创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摆脱了工具性束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物画的人文特征以及感性和创造性的本质,使得中国人物画更具有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画坛绘画艺术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为世人所瞩目,为世界画坛艺术宝库添辉。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纵观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出中国人物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从古至今,中国人物画既讲究传统的继承,又注重创新与发展,这可从千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绘画工具、材料,如画笔、纸帛质地、颜料质地;绘画诸多的表现技巧,如画面的布局结构、线条的虚实、粗细、设色的轻重渲染以及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演变中得到证明。
例如,过去中国人物画作品唯美,尤其是唯美女者居多,往往留步于外美,这种美是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躯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物画力求从外美到内美,从人物的形似到人物的神似,最终达到神形兼备的完美结合。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脉络(整理)
人物画的发展脉络【三国】卫协,西晋著名画家,师法三国吴曹不兴,擅绘神仙、佛像和人物故事【魏晋南北朝】顾恺之、东晋明帝司马绍、荀勗xù、张墨(西晋画家,与荀朂同为卫协弟子)、史道硕、王廙yì、谢赫等【隋唐绘画】【隋代】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孙尚子【唐代】【初唐】阎立本、尉迟乙僧【盛唐】张萱、周昉【唐末】孙位【五代十国绘画】【前蜀】释贯休、高道兴、房从真、杜子瑰【后蜀】赵德玄父子、蒲师训父子、阮知诲父子、丘文播兄弟父子【南唐】曹仲玄、陆晃、王齐翰、顾德谦、卫贤、周文矩、顾闳中【后唐】胡瑰,【宋辽金绘画】高益、高文进、石恪、王拙、武宗元、李公麟、张择端、苏汉臣、刘松年、马和之、法常、李嵩、梁楷【金代绘画】张瑀【元代绘画】刘贯道、任仁发、李肖岩、王绎、赵孟頫、钱选【明代绘画】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丁云鹏、陈洪绶、曾鲸【清代绘画】【清代中期绘画】禹之鼎、焦秉贞、高其佩、华喦、金农、改琦、费丹旭、闵贞、郎世宁【清代晚期绘画】任熊、任熏、任颐、苏六朋、苏长春、金农、高风翰、黄慎、罗聘、倪田、钱慧安【近现代绘画】王震、陈师曾、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隋唐绘画】【人物画】隋与初唐绘画仍以鬼神人物题材为主,【隋代】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孙尚子等皆擅长于此。
在画法上,他们还保持细致丰丽的作风。
初唐人物画家以阎立本、尉迟乙僧最为著名。
【初唐】阎立本(?~673年),雍州万年(今陕西万年县)人。
官至右相。
传世作品《步辇图卷》(宋摹本),描写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一事。
禄东赞的诚恳严肃,唐太宗的雍容睿智均刻画的相当成功。
《历代帝王图卷》,画汉昭帝至隋炀帝共十三皇,刻划细微,人物神态各异。
据记载阎立本作品还绘有《秦府十八学士图》和《凌烟阁功臣图》,但已不存。
从阎立本的传世作品看来,线描健劲,设色沉着,人物表情生动传神,反映了阎立本继承了六朝传统,而又有所发展。
初唐与阎立本齐名的画家有尉迟乙僧。
水墨人物画发展概况
Famousteacherguidance 名师指导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49水墨人物画发展概况文/陈曦摘要:水墨人物画是我国较早独立成科的一门艺术形式,历经漫长的历史积累和沉淀,以其独特的体系屹立于美术之林。
我国的人物画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的人物画都各具特色,艺术理念、笔墨技巧等也随之不断演变。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独特性自古至今,水墨人物画有着悠长的发展历史。
随着时代的衍变,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人物画的创作技法与内涵。
新石器时期的人物画大多绘制在生活用品上,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就画有手牵手似是跳舞的人物形象,即“舞蹈纹彩陶盆”,商周时期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于青铜器上的图案,以及漆器上的画像。
例如在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的《人物龙凤图》和 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中的《人物御龙图》,这两幅帛画已初具中国传统绘画中以线造型的基本特点。
人物画在汉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从整体上看,汉代人物画比较稚拙,但是却对魏晋南北朝、隋唐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发展的成熟期,画家开始将绘画技法系统化,同时脱离了汉代的稚拙风格。
代表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一作中的人物皆散落在山水之间,却毫无孤立之感,人物之间神情的顾盼使画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魏晋时期随着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王微的《叙画》等绘画理论著作的诞生,中国绘画体系开始理论化、成熟化。
顾恺之“形神论”的提出,奠定了古代人物画发展的美学基础。
他的人物画一改形似而追求神似,为写意画的产生埋下种子。
但其所追求的写神与后来衍变的写意并非相同,他的画更多以线条为主要元素,而宋代的写意画即体现线形之感又突出团块形特征,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隋唐绘画不失为繁荣昌盛之阶段,取得突出成就。
略谈从原始社会至秦汉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略谈从原始社会至秦汉 中国人物画 的发展
口王 佩 李小 江
摘 要: 在 万紫千红 的艺苑之 中, 中国画始终 以其厚积 薄发 卓然超群之风姿屹立 于民族绘 画之林 。其 中人 物画在众 多绘画 门类
之 中有 着举足轻 重的地位 。因此 , 研 究 中国画人物 画( 以下简称 中国人 物画) 对 于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 义。 以下笔者
德, 或表现墓 主生活情 景, 怀念 墓主 生前 显赫 的官位 , 祈求死后
入仙乐极境 , 或 画天象、 天人感应 的祥瑞 图为题材 。
早 期的人物 画创 作 , 内容 以狩猎 、 放牧、 战争 、 舞蹈等为 主 , 艺术
手法 以用 线和平涂为 主 , 作 品风格 虽然粗犷 , 且略 显简单幼稚 ,
首 示众。 由此可见一位 真正 的画家不仅 需要有一流 的画 品, 更
需要一 流 的人 品 , 仅仅 能 画 出一手 好 画的 只是 画匠 , 成不 了画
家, 更 成不 了大家。 国画大师徐 悲鸿在其 艺术思想 中把绘 画分 为五个 阶段 : 学习传 统 弘扬 国粹 、 寻求发展 坚持 改 良、 结合 时代 推 陈出新、 融会 中西优势 互补、 艺精德高 四海颂扬。艺精德高被
当做 最高境 界。人们常说 画如其人 、 字如其人 , 并不是讲 一个人 画出的画、 写 出的字好 , 这个人就外貌就好 , 或者 品性就 高尚 , 而 是 说通过 一个人 的书画可 以反 映创作者 当时 的精 神状态 , 或谨
宇轩 昂且 多为侧立 ; 画面注重 黑 自虚实关 系 的处理且 强调点 线 面的结合 , 气韵生动。更为可贵 的是 , 早期 的人物绘 画中就 已经 注重 中国画与传 统工艺美 术的结合 , 画面 已经极 富装饰性 。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
一.1.战国时期—独幅人物画的出现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2.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新发展
顾恺之提出了塑造人物形 象的最高要求:“传神写照”,这 里的“神”是指个人的风神。
3.隋唐人物画—成就最辉煌
阎立本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 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其作品倍受当世推重, 被时人列为“神品”。其代表作有《步辇图》、《古帝 王图》、《职贡图》等。
谢
谢!
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六法依次为:
①“气韵生动”: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 致,富于生命的活力。
②“骨法用笔”:是指所画人物形象所体现的身份气质。当时的绘画全以勾 勒线条造型所以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 力、力感和结构表达的意思在内。
③“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④“随类赋彩”:可理解为色彩与所画的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也就是说绘画的构图。 ⑥“传移模写”:指临摹作品。
张 萱 《 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簪花仕女图》
4.五代两宋时期—繁荣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内容上注意反映 现实生活,技法上也是在唐代精丽秀致的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写真的名家。 现在我们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代表说 明。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绘画衡量标准—六法论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谢赫的著作《古画品录》中。从 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 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 总之创作的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
周昉《捣练图》 周昉《捣练图》
三﹒小 结 一>.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2010/10/10 10:22:30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中,人物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如《人面鱼纹》、《舞蹈纹》等。
在《人面鱼纹》中,人面为圆形,眼、鼻、口都用直线表示,口角两边各画一条鱼,表示对渔猎收获丰收的希望。
而出土于青海大通县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最早的具有情节的人物画。
画中五人一组,手拉着手,排成一线,人头南向左侧,发辫摆向右边,表现出舞蹈的动势,反映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欢乐。
这一画面不再是那些只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或只具有一般装饰作用的动物纹样,而是直接表现了人类的现实生活。
它说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质朴,但已开始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并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概括力和想象力。
当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
据史书记载,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曾画了九个君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
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
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
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所能看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帛画,如《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无不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同时说明了线描在当时已成为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
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它既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历史的记录方式。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独特风格。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一、历史演变中国人物画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商代墓葬壁画中。
这些画作以简约的线条勾勒人体轮廓,描绘出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状态。
到了汉代、魏晋时期,人物画逐渐发展成具有审美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绘画题材。
唐代达到了顶峰,以王维和僧人阎立本、怀素、巨然等人物为代表的诗画一体派在人物画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宋代和元代,人物画的绘制方式更加细腻和精密,出现了徽宗和赵伯驹等代表作家。
明清时期,人物画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以唐寅、仇英、高鼎为代表的批评家派别,以及以顾恺之、吴昌硕为代表的文人画派别。
到了现代,人物画种类繁多,新的绘画技法和视觉效果不断涌现。
二、文化背景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和谐、中庸、节制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人物画中得到了艺术性的表现。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观念中,艺术就是达到完美和谐的美。
人物画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逐步展现出了一种高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
同时,中国古代宗教、哲学等文化因素在人物画中的表现也是不可或缺的,如佛教造像、雅俗共赏等元素既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又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品的影响而不断革新。
三、艺术风格中国人物画在风格上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它具有线条到骨骼到筋骼到肌肉的连续关系,强调线条的准确、曲折和变化,画面的空间优化,也重视对情感心理的表现等诸多特征。
古代的人物画更注重人物形态和造型的精神传递,如唐代王维的“气候流通”和宋代赵伯驹的“心形手臂”等风格,在人物刻画上达到了独具特色的阶段。
元代后,人物画更注重笔墨表现和色彩表现,如马远的“轻捷古逸”,郎世宁的色彩画法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一、古代人物画的萌芽与发展人物画作为绘画的一种重要题材,在古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先秦时期,人物画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
由于受到古代礼制的限制,古代人物画注重形式的规范和稳重,追求对被画者的恰当描绘。
此时期的人物画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服饰装束,往往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唐朝时期,人物画得到了空前发展。
唐代的人物画充满了历史感和现实感,艺术家通过绘画捕捉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受到了社会名士和皇室宫廷的青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艺术形式。
二、明清时期人物画的推陈出新明代以后,人物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艺术家开始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绘,追求形神兼备的创作效果。
明代著名的人物画家文徵明通过对人物的表情、眼神和动作的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他的艺术风格对后来的人物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的人物画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清代人物画注重形象的写实性和意境的凝练性,更加追求笔墨的精细和细腻。
著名的清代画家石涛就以擅长人物画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人物个性的描绘。
三、现代人物画的艺术表达进入现代社会,人物画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艺术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和个性特征的表达,通过形象的变形和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现代人物画的艺术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从写实到抽象,从油画到素描,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以中国著名画家朱铭为例,他的人物画作品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善于运用色彩和线条的变化,使人物形象在画面中呈现出动感和活力。
总结起来,人物画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古代传统到现代创新的过程。
古代人物画注重外貌特征和服饰装束的描绘,明清时期则更加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现代人物画则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注重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观点和创作风格。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物画都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趋向。
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描写妇女者称仕女;肖像画称写真。
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
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
据《孔子家语》记载,在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
至战国秦汉,以历史现实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
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
其后大量出土的帛画、壁画、画像砖石,表现出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兴盛发达。
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潮和学术风气,同“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比,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开始产生了人物画的理论,可见于淮南子的“君形”论。
画西施之美,美而不可悦。
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说山训》西施是古代的美人,孟贲是古代的勇士,据说他能生拔牛角。
这里所说的“君形”,我认为就是神似。
《淮南子》的“君形”说虽然不明确,对后世影响不大,但它是开创这一理论的先声。
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明确提出神似和传神理论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结合他人和自己的创作,反复的创作,反复阐发传神的得失与绘画优劣成败的关系,这样就使其理论清晰而有说服力。
顾恺之,提出传神的重要性,提出反映生活的“以形写神”论,重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体验生活的“迁想妙得”论。
中国人物画(figure painting)
绘 画 的 成 就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 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运用多采的优美的 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元明清绘画中的风格样式及理论大多可在宋代绘画中找到根据, 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 宋代绘画艺术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着重挖掘人物的精 神状貌及动人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山 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 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文人士大夫绘画对于 绘画艺术的繁荣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他们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 果的探索上尤有贡献。宫廷绘画在整个社会绘画的繁荣基础上得 到。
历 史 发
展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据《孔子家语》记载,在 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以历史现实或 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战国楚墓出 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 作品。其后大量出土的帛画、壁画、画像砖石,表现出这一时期 人物画的兴盛发达。魏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魏晋 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 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 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魏晋胜流画赞》、 《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 统。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 生动感人的新境地。
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 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 本被李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样式。宋代城乡经济的 发展,宋与金的斗争,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 亦蓬勃发展。作品在体现对象的社会属性上,在表达人物内心的 复杂性上,在宏伟的构图能力上,都有飞速进步。张择端的杰作 《清明上河图》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自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 意人物画肇兴以来,此后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从重 视教育认识功能,转向重视审美作用;从为对象传神,转向更多 地抒发作者情感。仕女画、高士画大量出现。元明清以来,虽较 多的文人画家转而致力于山水画与花鸟画,但接触民生,关心国 家,接受了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意识的文人或职业画家仍不乏人 物画的优秀创作。明末的陈洪绶、清末的任伯年便是杰出的代表。 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深入研究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技巧,表现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2010/10/10 10:22:30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中,人物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如《人面鱼纹》、《舞蹈纹》等。
在《人面鱼纹》中,人面为圆形,眼、鼻、口都用直线表示,口角两边各画一条鱼,表示对渔猎收获丰收的希望。
而出土于青海大通县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最早的具有情节的人物画。
画中五人一组,手拉着手,排成一线,人头南向左侧,发辫摆向右边,表现出舞蹈的动势,反映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欢乐。
这一画面不再是那些只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或只具有一般装饰作用的动物纹样,而是直接表现了人类的现实生活。
它说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质朴,但已开始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并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概括力和想象力。
当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
据史书记载,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曾画了九个君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
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
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
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
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所能看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帛画,如《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无不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同时说明了线描在当时已成为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
人物画在汉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更加深远。
同时有系统、有规模的绘画活动被统治者广泛利用,如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
然而当时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软候妻墓帛画》、《软候子墓帛画》等,无论是线描技法、想象力、还是复杂画面的构图能力,都远远超过前代。
可以看出汉代人物画虽仍处于稚拙阶段,表现手法还欠精致,但它对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人物画发展,已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开始注重系统的绘画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以人物画驰誉后世的大师。
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当时的画家有百人以上,而且都有一定成就,如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曹不兴作巨幅佛像,心敏手运,须臾即成;东晋画家戴逵图圣贤人物,情韵连绵,风趣巧拔;东晋画家顾恺之写《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杨子华的《齐校书图》,萧绎的《职贡图》等,都反映了当时绘画的不同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
另外由于这个时期印度佛教及相关艺术的传入,也给人物画的进一步成长输入了新的养分。
而随着佛道两教的广泛流行,也对绘画主题和技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将绘画与文学、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理论上提出了人物审美准则,尤其肖像画家谢赫,从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提出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六法论”,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对千余年来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很重要绘画理论著作,如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王微的《叙画》等,他提出的审美概念可以说是对这人时期人物画成就的概括,也直接影响到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统治阶级的提倡,人物画出现了空前繁荣兴盛的局面。
初唐的人物画已经从过去的历史故事与文学经传转向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与功臣勋将,而在画风上出现了中原风格与边区风格两种,在人物:型及气质风度的刻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盛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高峰期,宗教画,肖像仕女画、历史画、风俗画都有大量作品产生,不同地区的画风得到进一步的融合,题始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优秀的人物画家层出不穷,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画家,讲究对人物的观察,强调对人物心理刻画与细节的描写。
他们以不同的风格、卓越的,艺绝当代,留名千古。
中晚唐时期人物画一方面完善着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出现新的表现方式,以周防为代表的肖像画、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绘画,更趋圆满完备,并致力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创造具有鲜明性格的艺术形象,如周防图中的宫廷仕女,华丽的衣饰下透露出内心的空虚;孙位的《高逸图》将“竹林七贤”中山涛的稳重,刘伶的嗜酒,王戎的踌躇,阮籍的蔑视一切等等不同的个性,都表现的鲜明准确,栩栩如生。
唐代人物画的另一个进步表现在勾画人物、衣纹的线条笔法十分丰富。
阎立本用的是浑健坚实的铁线描;吴道子用的是圆转飘举的“莼菜条”,有“吴带当风”之誉;张萱、周纺的笔线细劲匀整,流动多姿,典雅含蓄;孙位“宗顾恺之、曹不兴行龙之笔”,却笔势凝重,略带方折,形象各具特色。
唐代人物画在笔法上的创造,更加提高了中国人物画的形式美的价值。
此外敦煌艺术在唐代同样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也是当时整个绘画艺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唐代人物画的许多优秀之作都已流失,然而它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不容低估的。
如果说唐代的人物画是“焕烂求备”,那么五代的人物画则是在“备”中求“变”,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其他一些画家一样,擅长描绘皇帝、臣僚和贵族仕女的题材。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古今人物画中的杰作,图中王笔重彩技巧运用之高妙,色彩、线条运用之得当,感染力之强烈,在历代人物画作品中都是不多见的;周文矩则吸取了唐代周吩画风的特点,更加纤丽柔美。
画面的构图及勾线设色都显得大气不凡,钩勒衣纹时采用“战笔”,并把李后主“金错刀”书法的笔意引入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这在他的传世作品《琉璃堂人物图》、《重屏会棋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贯休、阮郜、王齐翰等人物画家。
宋代人物绘画因当时画院的高度发展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北宋的“翰林图画院”集中了各地的杰出画家,其中重要的人物画画家有张择端、李唐、苏汉臣、梁楷等。
而宋徽宗赵佶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画家,其传世人物画作品《听琴图》,在构图和设色上都达到了独步天下的水平。
另外统治者为了彰显功德,鼓励后人,曾多次命画院画家画功臣像,正因为画院体制积蓄了大批的人物画人才,保证了帝王利用绘画来实现政治目的,同时也使人物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是人物画的发展盛期,绘画观念和功能开始产生变革。
人物画面对变化的社会风尚,在保持着前代的绘画传统基础上,也作出了适应的变化调整。
开始出现田家婴戏、山樵村牧、行旅渔夫等绘画题材,都是山水点景人物的放大;笔法上也借鉴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出现水墨画法。
这种题材的扩大,表现形式的增多,为人物画的发展开阔的前景。
两宋时期发达的社会经济,为人物画提供了前所未有绘画题材,也是人物肖像画创作的活跃时期,除了宫廷画院中一批写真名手外,在民间也出现了以画肖像为职业画师。
故事画以及风俗画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高度发展,绘画题材开始从过去占绝对优势的释道人物、宫廷贵族,转移到了平民阶层,于是耕织、渔牧、村医、册樵、行旅、学童、婴戏以及历史故事,均成为画家常用的题材,生动记录了宋代中下层的社会生活。
这种平民化的风俗画,脱离了人物画“鉴戒贤愚”的传统功能,而以记录社会生活的生动性为主要目的,从而成为人物画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得要阶段。
其原因是由于工商业经济的空前发展,市民阶层的作用日趋重要,绘画也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为了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爱好和兴趣,贴近于百姓生活、富有现实意义的人物风俗画层出不穷。
王居延的《纺车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唐的《村医图》、苏汉臣的《杂技戏孩图》、刘松年的《斗茶图》、李嵩的《贷郎图》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作品。
人物画发展到元代,因受到社会政局和审美情趣的影响而进入了衰落时期。
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冲突,使画家避之不及;另一方面,文人画的兴盛以及士大夫们只寄情于山水花木的逃避思想的出现,影响了元代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什么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流传下来。
元代画家如赵孟颊、刘贯道、张渥、王绎等人的作品,大多为历史题材或仿古之作,没有更多新意。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元代,壁画艺术成就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外,最具影响力的山西永乐宫壁画,可以说是道教绘画的最高典范,代表着民间绘画的杰出成就。
在技法上或作重彩勾填,或用堆金沥粉,画面流金溢彩,丰富壮丽。
既承袭了唐宋壁画的雄浑厚重的风格,以为明清壁画开辟了清逸潇洒的格局和技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明代画坛受“元四家”遗风的影响,人物画仍然没有很大突破。
但是这个时期的画家开始将山水和人物结合起来,既表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活动,又以文体的山水为背景切合了时代的审美风尚。
这种以山水为主体的人物画,虽在题材界定上有着不确定性,但在画的主题上以人的活动为主线,如刘俊的《雪夜访普图》、仇英的《人物故事图》等,都是围绕着人而构思立意,因此可视为一种新形式上的人物画。
在当时以各具特色的山水画而著名于世、颇有影响的“明四家”中,唐寅和仇英也都是擅长人物画的画家。
唐寅曾临过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从中可以领略前人的工笔重彩、色彩对比等关系,又加入了他自己的绘画特点。
而他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则以典雅庄重的明代风格,反映了继承宋元的成就。
仇英的人物画成就在当时最为突出,《明画录》成方评他的画“其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
”说明他的人物画生动传神,表现精细谨微。
而明代后期最有创造性的人物画家首推陈洪绶,他对晋唐以来的各家名迹悉心研究,并把研习的心得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特别到了晚年,其人物形象夸张,用笔凝练沉厚,古拙中见清秀,变形中见俊美,设色淡雅,背景简洁,装饰味极浓,开一代人物画之新风。
总的说来同,明代的人物画沿袭了前代的风尚,题材多为历史故事,没有多少新的创意。
其画法以宋代为宗,或单线白描,师李公麟;或设色浓丽,学院体;或水墨点染,法梁楷。
尽管明代的人物画与表现出多种形式风格,但基本上还是反映文人画的审美特征,表现出和当时山水画、花鸟画相似的时代风尚。
到了清代,人物画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