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界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θ < 900:液体能润湿固体(θ =00时,完全润湿固体)
L
θ
S
根据力的合成:
SL
L cos S SL
18
由(4-2)、(4-3)得到
WA S L SL L (1 cos )
可见,当θ = 00时,WA最大,表明液体全部铺平在固体上,同时
8
9
纤维与基体弹性模量比值越大,纤维体积含量越高,则纤 维承载越大。因此,对于给定的纤维/基体复合材料体系,应 尽可能提高纤维的体积分数。但要考虑基体对纤维的润湿、浸 渍程度问题,界面强度降低以及气孔率增加会破坏材料性能。
10
b.复合材料初始变形后的行为 四个阶段: 纤维和基体均为线弹性变形 纤维继续线弹性变形,基体非线性变形 纤维和基体都非线性变形 随纤维断裂,复合材料断裂 对于脆性纤维复合材料,可能看不到第三阶段。
(F / A)T V
:表面张力; F:自由能; A:面积
基体和增强体两表面结合,自由能下降,可定义为粘合功WA:
WA S L SL
S :固气的界面张力; L :液气的界面张力; SL :固液的界面张力
17
如果一滴液体滴在固体表面,θ 为接触角: θ > 900:液体不能润湿固体(θ =1800时,完全不润湿固体)
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多用层板理论,纤维复合 材料被认为是单向层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叠放。
4
(1)纵向强度和刚度 a.复合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阶段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纤维、基体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贡献正比于各自的体积分数, 称为“混合法则”。
5
• 在复合材料中,在已知各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 性能主要取决于组成复合材料的材料组分的体积 百分比(vol.%):
SL 0 和 L S
热力学说明了结合的可能性;动力学表明了结合的速度问题。 1964年,Zisman提出了能产生良好结合的两个条件: (1)液体粘度要尽量低 (2) S 略大于 L 问题:复合材料中增强体表面越粗造,界面结合就越好?
19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及改性方法 (1)改善树脂基体对增强材料的浸润程度 热塑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a.基体熔体与基体与增强材料间的接触和润湿; b.复合体系冷却凝固定型。 措施:延长浸润时间,增大体系压力,降低熔体粘度,改善织物结 构。 热固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措施:常采用预先形成预浸料(干法、湿法)的办法,以提高聚合物 基体对增强体的浸润程度。 先决条件:充分浸润,使界面不出现空隙和缺陷。
载荷从基体向纤维的传递就发生在纤维的lf长度上。载荷 传递长度的最大值lc称为“临界纤维长度”。
14
2.2 复合材料的界面
定义:是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纳米以上)、结构随基体和增强体而 异的、与基体有明显差别的新相——界面相(界面层)。
一、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界面的形成:
第一阶段:基体与增强纤维的接触与浸润过程; 增强纤维吸附那些能降低其表面能的物质。
微粒尺寸越小,体积分数越高, 强化效果越好。
2
(2)颗粒增强原理 增强体是尺寸较大(粒径大于1μm )的坚硬颗粒。虽然载荷 主要由基体承担,但颗粒也承受载荷并约束基体的变形,微粒 阻碍基体位错运动能力越大,增强效果越好。 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
颗粒尺寸越小,体积分数越高,增强效果越好。
3
二、单向排列连续纤Fra Baidu bibliotek增强原理
第二阶段:聚合物的固化阶段。 聚合物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而固化,形成固定的界面层。
15
界面的结合力 界面层结构
宏观结合力:材料的几何因素 (机械铰合力)
微观结合力:化学键和次价键
界面的区域(厚度)
界面的微观结构
16
界面作用机理: 指界面发挥作用的微观机理。
(A)界面浸润理论 1963年Zisman提出,指出填充剂被液体树脂良好浸润是重要的。 表面张力:
13
三、短纤维增强原理
作用于复合材料的载荷并不直接作用于纤维,而是作用于 基体材料并通过纤维端部与端部附近的纤维表面将载荷传递给 纤维。当纤维长度超过应力传递发生的长度时,端头效应可以 忽略,纤维可以被认为是连续的,但对于短纤维复合材料,端 头效应不可忽略,同时复合材料性能是纤维长度的函数。 将能够达到最大纤维应力(σf)max的最短纤维长度定义为载 荷传递长度lf:
20
(2)适度的界面结合强度
结合方法: a.物理机械结合 b.化学结合
结合强度要适中,为什么? 界面黏结太弱,界面容易发生脱粘,纤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界面黏结太强,容易导致增强材料的脆性破坏。
21
韧性断裂
脆性断裂
22
(3)减少复合材料成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 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均不同,成型中界面处形成热应力,如果不能有效松弛,将成残余 应力。降低应力传递能力,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 解决方法:在增强材料与基体间引入一层可形变的界面层。
一、颗粒增强原理
弥散增强原理和颗粒增强原理 (1)弥散增强原理 可用位错绕过理论来解释。载荷主要由基体承担,弥散 颗粒阻碍基体的位错运动,微粒阻碍基体位错运动能力越大, 增强效果越好。 在剪切应力τi的作用下,位错的曲率半径为:
Gm:基体的剪切模量;b:柏氏矢量
1
当R=Df /2时,屈服强度为:
若微粒直径为dp,体积分数为Vp 时 有:
Pc PiVi
i 1
N
Pc :复合材料的某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热导率等; Pi :各组分材料的对应复合材料的某性能; V :组成复合材料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 i:表示组成复合材料的组分数。
6
SiC/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强度 随纤维体积含量线性增加
7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 弹性模量与颗粒体积分量的关系
11
c.断裂强度 纤维控制复合材料断裂所需的最小体积分数: 当基体断裂应变 > 纤维断裂应变时,
σfu :纤维强度;(σm)εf :对应纤维断裂应变值的基体应力
12
当基体断裂应变 < 纤维断裂应变时,
σmu :基体强度; σf *:对应基体断裂应变值时纤维承受的应力 (2)横向强度和刚度 纤维对横向强度不仅没有增强作用,反而有相反作用。纤 维在与相邻的基体中所引起的应力和应变将对基体形成约束, 使得复合材料的断裂应变比未增强基体低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