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关于历史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
![关于历史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ed9982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2.png)
关于历史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本文试图探讨历史发展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的含义与关系以增强对历史决定论更深层的认识。
标签:必然性;偶然性;历史进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偶然性和必然性总是被互相联系。
如何看待两者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历史规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历史决定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相互依存性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界有许多不同于马恩的声音,例如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中便批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规律理论。
虽然波普尔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偶然性因素”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过于强调了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将两者的对立放大到了否定存在历史发展规律的程度——认为历史规律是一种必然性表现,不会以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他认为,人类历史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不同,社会中人的意志和活动对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人的行为是不可把控和估计的因素,这就给历史的发展造成了更多偶然性和随机性。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在肯定历史的必然性的同时并不否认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需注意的是历史进程发展中必然性并非是由无数个偶然性构成的,它只是以偶然性形式表达因此,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种偶然性至关重要,在探究历史规律中也要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存在,正如庞卓恒先生提到的“必然性在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中总是以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相互制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
”1虽然,他们也认为事物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种偶然性的,但他们从未把偶然性的作用局限在这一狭小的范围内。
关于社会发展中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会发展中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4977c7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6.png)
关于社会发展中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几点思考摘要: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必须具有复杂的思维方法,才能对二者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
首先,要承认是由多个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一个历史事件,是众多因素相互交互的结果;其次,对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进行探讨和研究,就需要充分考察历史事件;最后,充分认识到必然性与偶然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充分把握,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词:必然性;偶然性;社会发展;思考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对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承认了社会发展的偶然性。
它深入研究了偶然性的历史作用,指出正是因为这些偶然性,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和延缓。
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一般规律,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正是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中,历史才不断演进和发展进步。
关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历史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有规律的进行历史整体的变更。
经过科学研究,马克思揭示出有一种必然联系和必然规律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具有一般、客观的规律和联系,而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可见,对历史必然性进行探索,就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高度认可,并在联系中对历史规律正确把握。
只要在历史发展规律中,纳入全部的历史事件,并用历史发展规律加以说明,就能对历史的必然性进行总结。
当然,必须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才能发现历史必然规律。
经过艰苦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即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人类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的向前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历史必然性及偶然性的关系
![简述历史必然性及偶然性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e9a99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f.png)
简述历史必然性及偶然性的关系
简述历史必然性及偶然性的关系
历史上很多事件,有被视为必然性的,也有被视为偶然性的。
历史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法则性,它是一种可以从前因的发展趋势中推断出后果的概念。
历史上可能出现的“必然”事件,其前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确定其结果,但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偶然性是指一定的条件下,事件发展的可能性、影响力和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料的。
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总是有其必然与偶然的焦点,并互相交织。
一些事情可能会受到一定条件限制,但不同的条件,事情发展出来的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偶尔也可能结果大不同,这就是偶然性。
例如,曾经有一场东西战争,由于它太远,欧洲的强权都没有注意到,所以它的发生是偶然的。
可以说,历史的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也有某些无法预测的偶然性,历史的发展会由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两个部分组成。
历史的发展是把一些必然性的因素同一些偶然性的因素结合起来,再加上几百年来人类的不断创新及不同历史背景等,才有了今天的历史。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必然与偶然,这就是客观历史规律,我们应勇于总结历史经验,创作科学的历史文章,为促进神州大地的长治久安大业而努力奋斗。
伟大人物出现与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伟大人物出现与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216a6b2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8.png)
伟大人物出现与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伟大的人物的出现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作用。
首先,伟大的人物出现和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历史的发展和人物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历史是依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着的,如果这种规律得不到依托,那么历史的发展是不可能来的。
而伟大的人物,他们恰恰就是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他们能够抓住历史的进程推动历史的发展,他们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说伟大人物出现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必然的关联。
其次,伟大人物出现和历史发展也有着偶然的作用,历史发展是复杂的,历史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照一定的规律来进行,有时候也会有着一些偶然的事情,它们不可能预料到,也不能预测到,而这些偶然的事情一旦发生了,却会对历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说伟大的人物出现和历史的发展也有着偶然的作用。
归结起来,伟大的人物出现和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的联系,也有偶然的作用。
这些伟大的人物出现,正是因为历史的发展才有了他们,他们可以抓住历史的每一步走向未来,对历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01f8ac07866fb84ae45c8d98.png)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 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 种幻想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 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 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 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 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 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 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 义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 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 论是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比这更多的东 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 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 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 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 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 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
“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 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 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 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 贡献,因而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真正主体
“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 诞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 “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 和基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他只承认事物横向之间的规律,不承认纵 向演化的规律,只承认局部或微观的社会 规律,不承认整体、宏观的规律。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实际上只是一种逻辑上 的横向联系,而不是时间中的纵向联系。 历史决定论总以为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 有机体”的规律,是错误的,没有一个总 体的历史。 “没有人类的历史,只有人类生活各个方 面的无数的历史”。
论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辨证统一的思想观-最新文档资料
![论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辨证统一的思想观-最新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2fb63dcc7931b765ce1587.png)
论恩格斯关于历史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辨证统一的思想观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动力因素辨证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统一。
他说:“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
在这里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进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
”[1]能把恩格斯的思想概括为“辨证决定论”吗?恩格斯的观点有宿命论色彩并且有十九世纪的有历史局限性吗?首先,我们来看恩格斯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一般论述。
恩格斯对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论述正是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一般关系的论述的,忽视了这一联系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恩格斯关于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观点。
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首先批判了形而上学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关系的错误观点。
形而上学把偶然性与必然性割裂起来、对立起来,怎么也不能理解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而必然的东西又是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当作永远互相排斥的两个规定,一个事物,一个关系,一个过程要么是偶然的,要么是必然的。
这种观点要么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的产物,要么抬高必然性根本拒斥偶然性,或者把因果关系与必然性关系等同,从而陷入了机械的决定论。
与形而上学不同,黑格尔提出了辨证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观点。
“黑格尔提出了前所未闻的命题: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根据,而且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它也就没有根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2]黑格尔的命题在当时被当作文字游戏,当作自相矛盾的荒唐话而不予理睬。
而恩格斯恰好是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理论,这从恩格斯的概括中已可以看出这点。
阿尔都塞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
![阿尔都塞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5087c4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a.png)
阿尔都塞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主张偶然性和历史必然性的结合。
阿尔都塞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决定的。
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而偶然性则是指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偶然事件和因素。
阿尔都塞认为,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他指出,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偶然事件和因素可以对历史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因此,阿尔都塞认为,我们不能忽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而应该从偶然性出发,去揭示历史的真相。
然而,阿尔都塞也强调,偶然性并不是历史的全部。
他认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必然性决定了历史的基本方向和趋势。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偶然性,而忽视了必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阿尔都塞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是一种辩证的哲学观点,旨在揭示历史发展中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相互作用。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在认识历史和发展现实时,既要关注历史的必然性,也要重视历史的偶然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进程。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766a40a2f524ccbff1218473.png)
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讨论既然要讲对历史的看法,那就得从最基本的讲起,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
同时从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
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我们现在讲的这个词“历史”,学者们的表述是“历史不仅是一种存在,而且是对存在的一种感知和描述。
它是一种呈现在史料关系中的虚拟性存在。
历史是一种呈现在史料中的摹本存在,它表现为某种史料之间的依存关系。
历史是一种被建构起来的可能性存在。
反正就是说历史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建构,内在地关联着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理论和方法。
它是一种呈现在思想关系中的建构性存在”等。
这是学者们对历史深层次的挖掘,而我们这里所谓的“历史”(先撇开流行语或调侃的寓意来讲和学者们所说的从主观思想上来看待历史,而是从庄严和史实上讲。
)是一种事实存在并发生过的史实。
我们常常可以在人们口中听到“历史”这个词,或许是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缘故。
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从适应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
伴随人类活动的蔓延,历史的足迹在平面上遍布各地,在空间上遍布各个时间段。
从社会的更替上看,不管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或是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
从朝代的更替上看,它们在历史的关系也是繁多、错综复杂。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时间段会发生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历史史实在同一个时间上却可能同时发生。
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592d4e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0.png)
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观点,对历史的发展规律有着独特的诠释。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历史的发展既有其必然性,又存在偶然性。
如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议题。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具有必然性。
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逻辑进行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就是改变自然的形式。
”这表明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结构的演变。
这种内在的规律性使得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一定的趋势性。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也承认历史的发展存在偶然性。
历史是由人类活动构成的,人类的意志和选择也会影响历史的发展方向。
历史中的许多事件、转折点都具有偶然性,没有绝对的确定性。
例如,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变革和决策,往往受到领袖的个人意志和选择的影响,具有偶然性的成分。
另外,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历史的偶然性,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作用的。
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而偶然性则是历史发展的具体表现和细节。
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趋势,而偶然性则造成了历史的曲折和变数。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偶然性呈现了历史发展的具体变数和意外情况。
历史唯物主义鼓励我们从规律性和意外性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我们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51475b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b.png)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马克思博士的论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探讨了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偶然因素和必然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他通过对19世纪德国历史的研究,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
马克思首先指出,历史是被人创造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的趋势,这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生活和生产力的提高,这种追求将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历史中一些重大的变革事件中,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等。
历史发展中也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
马克思指出,偶然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非必然因素,它是社会中无数个个体的行为和选择的结果。
他举了德国历史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偶然性的作用。
他讲述了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将王位传给威廉·二世的事情。
这个决策的结果导致了德国历史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纳粹兴起。
这些事情的发生并非必然,它是由无数个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决定的,因此具有偶然性。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偶然因素和必然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偶然因素虽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它并不能完全改变历史的必然趋势。
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来实现的。
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尽管偶然因素会给历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曲折和起伏,但历史的必然性最终会得到实现。
马克思认为,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的发展。
他强调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在必然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偶然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7fdcca1352ea551810a687e5.png)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
鸦片战争的爆发
谢谢观看
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人民历史事件,甚至是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十分偶然的, 或者是多个偶然因素同时发生作用的结果,但是它却在历史进程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实际上有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为重要。 例如:武昌起义的成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9月24日南湖炮队的起义无人响应而失败。 10月10日工程营起义却成功,仅近三千人。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13ac7802bb68a98271fefa5d.png)
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浅析中国近代史(1911-1921)第一节辛亥革命的“侥幸”在奔腾不息的人类历史长河中,20世纪是空前伟大的世纪,是变化的世纪。
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观念更新、政治动荡以及革命和战争的变幻风云,与中古世界崩溃近代世界形成过程中所曾经历过的巨大变化相比,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也更加伟大。
正是这涉及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社会告别近代时期,进入现代世界。
①而在世界的东方,小国寡民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顺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自上而下的改革使其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逐渐带上了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色,这也使得其必须通过军事侵略实现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的发展。
显然,老气横陈的中国是日本最合适的战略目标。
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的战略野心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也正是这两次战争中日本人的胜利,是中国人逐渐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对于先进的知识分子而言,清政府无疑是直接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腐朽之物”。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从黄花岗起义到辛亥革命,每一场群众运动的爆发无疑都在摧毁清政府本已风雨飘摇的统治基础。
辛亥革命本身就兼具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来看,辛亥革命的爆发是由风险性的,其政治上的胜利可以说是带有侥幸成分的。
在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并不算很出色且饱受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摧残的国度,要想通过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从以往的历史结论来看,四川的保路运动无疑对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保路运动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辛亥革命得以在武昌首先进行。
然而保路运动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清政府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一方面与列强的侵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清廷本身的挥霍无度有关。
恰如亚当·斯密所言,“就尊严一点而言,一国君主君临于其臣庶,比之共和国元首对于其同胞市民,更要高不可攀,望尘莫及;所以为要维持这较高的尊严,势必要较大的费用。
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然
![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然](https://img.taocdn.com/s3/m/37981e9a2e3f5727a4e96281.png)
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然内容摘要:在历史发展中,偶然性是有一定作用的,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并对历史打上特有的烙印。
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一定要出现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
历史是一个整体,既有偶然因素,又有必然因素,各种因素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都各有其存在的原因。
偶然性与必然性,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必然性是偶然性的基础和支配力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通过对武则天在历史的作用的描述,进一步说明任何历史人物都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且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关键字:历史人物必然性偶然性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历史人物是指对历史影响较大,在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鲜明印记的知名人士。
他们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任何历史人物,不管他如何伟大或反动,归根到底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应坚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原则,把他们放到其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
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条件,不是苛求古人,就会把古人现代化。
我国唐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唯的一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在长达45年的统治期间,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平定叛乱势力、巩固统一国家;发展科举制度、广泛选拔人才;实施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胸襟气量宽阔,善于纳谏从善。
她是一位基本上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从历史中不难看出,武则天在执政期间,镇压叛乱,反对分裂,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了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抑制了世族地主势力,扩大了统治基础;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实行屯田,减免赋役,限制逃亡,减轻了劳动人民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善于纳谏从善,容许别人讲话,能够听取、采纳臣下的合理建议,表现出宽阔的襟怀和宽容的气度。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f1f5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4.png)
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马克思博士的论文中,偶然性与必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这个话题涉及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深刻地影响着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解。
马克思在他的论文中对偶然性与必然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试图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
马克思在论文中指出,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必然性的。
他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自己的规律性和内在的必然性,不是任意的和偶然的。
马克思指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变革。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不是任意和偶然的。
马克思在论文中也强调了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
他认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偶然的因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必然性决定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
偶然性因素可能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偶然性因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论述对我们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历史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提高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水平。
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不是任意的和偶然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偶然性因素也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正确处理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加强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内在必然性的认识,推动历史的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整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整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f5cdf916ddccda38366baf60.png)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做出精确的预言,甚至连给出框架性的推测亦非易事(即便是在八十年代初,恐怕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数年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因为历史不是铁轨上的列车,它没有预定的轨道。
历史中总在不断地创生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事物,而未来由这些事物共同决定;历史也不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复杂曲线,而是一个庞杂的开放式系统的演化;历史的必然性不是对诸多偶然性的综合或统计,而是其内在的主要矛盾借助偶然性的展开,因而历史一方面具有可预言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预言;历史是其自身的不自觉的存在与人对它的自觉改造的统一,历史既创造人们的意识,又被人们的意识所改造,既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的障碍。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历史,物质资料(包括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的生产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人类是通过改造自然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的,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不得不反映自己的存在和性质,在改造世界的时候不得不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需要,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推动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改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本质上一方面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与满足那种需要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概括地来说发展生产力或者说改善自己的生活的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需要是人们与自然的矛盾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的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本质上不过是被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之间在占有物质资料上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实际上应该将之归结为改善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主体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着的人,对人类社会演进的说明就不可能不以人(这里的人是具体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为出发点。
对历史和社会的说明也就不能不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着手。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77be20a34693daef5ef73d60.png)
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指客观事物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如社会生产提高到一定水平,人类社会就会出现阶级的划分;偶然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现象。
必然性偶然性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也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同时,任何必然都是相对的,任何一个现象又都是偶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不仅互相依赖,互相联系,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性, 对于另一过程来说可以是偶然性,反之亦然。
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f2acc00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9.png)
第三节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唯物史观从历史全过程上肯定了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自己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必然性,而且肯定这个必然性最终都会变为现实,但这个必然性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它变为现实的漫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的阶段或过程是否都能顺利地推进,也都是有条件的: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必然性就一定会变为现实,否则,就必然不可能变为现实;也就是说,它对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的结局预设了两种以上的可能性:或者前进,或者停滞,甚至倒退。
最终是何种结局,取决于参与历史进程的各个阶层、阶级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和实际力量的较量结果。
由于任何一个历史进程在推进过程中各种主客观条件的消长总是瞬息万变,而且难以预料,特别是某些关键性人物和事态的出现,往往对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然性在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中总是以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能说其中只有某一种结局才是必然的,其他结局都是偶然的,正如不能说白乌鸦是偶然的,黑乌鸦才是必然的。
必然和偶然、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而是规律与其具体展现之间的关系。
(例如,不能因为多数豌豆荚中都有5粒豌豆,就断定有5粒豌豆的豌豆荚是必然的,多于或少于5粒的豌豆荚是偶然的。
问题在于,“只要我们不能证明豌豆荚中豌豆的粒数是以什么为依据,豌豆的粒数就依旧是偶然的”。
所以关键是要弄清楚决定豌豆荚中豌豆的粒数的“因果链条”,那才是决定每个豌豆荚中的豌豆粒数的普遍规律或普遍适用的因果必然性的规律。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页。
)如果把必然和偶然、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视为多数和少数的关系,那就会把“多数”视为“必然”或“普遍规律”,把“少数”视为“偶然”或偏离规律的“变异形态”,“这就是说,凡是可以纳入普遍规律的东西都被看成是必然的,凡是不能纳入的都被看成是偶然的”;“这就是说:凡是人们可以纳入规律、因而是人们认识的东西,都是值得注意的;凡是人们不能纳入规律、因而是人们不认识的东西,都是无足轻重的,都是可以不加理睬的”,或者,把不能纳入实证归纳性的“规律”的事物宣布为“不属于科学的范围”;(注:特别是社会历史现象很少重复出现,多是一次性出现,很难纳入按重复出现次数多少归纳出所谓的“规律”,因此就被宣布为“不属于科学的范围”,只能算是非科学的“人文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人都不可能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做出精确的预言,甚至连给出框架性的推测亦非易事(即便是在八十年代初,恐怕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数年后社会主义制度在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因为历史不是铁轨上的列车,它没有预定的轨道。
历史中总在不断地创生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事物,而未来由这些事物共同决定;历史也不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复杂曲线,而是一个庞杂的开放式系统的演化;历史的必然性不是对诸多偶然性的综合或统计,而是其内在的主要矛盾借助偶然性的展开,因而历史一方面具有可预言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预言;历史是其自身的不自觉的存在与人对它的自觉改造的统一,历史既创造人们的意识,又被人们的意识所改造,既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的障碍。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历史,物质资料(包括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的生产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事实上,人类是通过改造自然来实现对自身的改造的,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不得不反映自己的存在和性质,在改造世界的时候不得不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需要,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推动着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改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与现实的矛盾本质上一方面是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与满足那种需要的矛盾,另一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概括地来说发展生产力或者说改善自己的生活的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需要是人们与自然的矛盾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的根本原因。
阶级矛盾本质上不过是被划分为阶级的人们之间在占有物质资料上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实际上应该将之归结为改善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主体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着的人,对人类社会演进的说明就不可能不以人(这里的人是具体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为出发点。
对历史和社会的说明也就不能不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着手。
社会矛盾决定着社会运动的过程,进而决定着历史演进的方向,并且社会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演进的客观性,决定了它的自发的规律性与人类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的对立统一,在这一点上,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并无原则性的不同。
但是,历史规律是历史在其演进中的规律,对历史的自觉的改造的结果将影响到历史往后的演进,因而历史规律在偶然性中通向它自己不能决定的方向,人类的自觉能动性对于盲目的历史而言始终是一种外在的偶然性,尽管如此,对历史的自觉干预本质上包含在历史的自发演进中,即特定历史时期对人的创造——对人的反映·反应(即认识·实践)的规定,这种规定使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它的反动者之将如何反动它,并没有完全自由的意志作用于历史。
历史演进的主体是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从而初看上去,人们的意志决定着历史的演进,问题是,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历史,而是历史决定人们的意志。
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在对待历史必然性问题上所犯的致命错误便是:没有把人的意识看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被该历史时期规定的产物。
无可非议的是,历史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制约,逐鹿中原的时候如果失败者是炎黄联盟的话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或许就要改写成其它民族的历史;如果强度大渡河铁索桥失败的话,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然性也许就失去了为之开路的偶然因素,甚至于如果毛泽东没有获得党的最高领导权的话,中国的历史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历史如此地受到偶然因素的制约的事实使得不少人根本就对历史必然性理论,对历史规律之类的概念嗤之以鼻,但是,这些人同样无法否认,历史经由从低级到高级的总体演进,同样不得不承认人类生产力呈现不断提高的总趋势,同样无法怀疑历史总体上的发展性。
因此,他们便不得不承认历史具有某种内在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否认历史演进具有规律的人(这些人通常并不反对历史演进具有某种趋势)借口规律的严格性,通过套用自然规律来否认社会规律的存在,他们把必然性理解成经典力学一样确定无疑的东西。
实际上,即便在自然领域,必然性同样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下展开,例如生物进化就非常典型:变异是随机的、环境的变异(比如说火山爆发)也是如此,但是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法则却使生物进化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没有遗传变异这一偶然因素的存在,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法则就不会使生物世界呈现纷繁复杂和进化的现象,也就是说,偶然的遗传变异恰恰是进化规律得以起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偶然的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开辟了道路!同时,如果没有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法则,遗传变异只能促进生物的多样性(其实只要存在生命现象,竞争和适应便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规律伴随着生命现象的存在而存在。
对于矢口否认人类历史具有规律性的人来说,人类历史演进的总趋势是无法解释的事,没有内在的规律,对历史的任何解释都是不可能的,可笑的是,这些人在解释历史时仍旧自然而然地用着“由于……,所以……”的解说方式,他们不得不默认历史和社会现象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又隐含了对历史规律之存在的认可!只要认可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就不可能否定历史演进的规律的存在。
应该看到,历史规律不同于一般的自然规律,它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时间并非实在地存在着的东西!),即便我们从过去的历史得出了其演进的规律性,其是否适用于未来仍旧是可疑的,因为未来尚未到来,关于未来的一切描述都只有在未来得以实现时,才能获得真正的检验。
但是,正如自然科学所表明的,对事物运动或发展规律的认识使人们有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预言事物的未来,而且人类实践在本质上即为了改造事物的未来,使之成为合目的的存在。
如果未来具有完全的不可预知性,那么一切合目的的实践便失去了基础。
规律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的,对于规律而言,它并不包括将有什么样的条件作用于使之发生作用的事物上,是存在体现规律,而不是规律导致存在。
就体现规律的具体事物而言,它对于规律来说是纯粹的偶然的东西,DNA分子之间的化学作用并不内在地规定生命的形式,而是它们之间的序列(这种序列对于化学作用而言同样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又如万有引力定律并不决定太阳将吸引什么样的物体,也不决定该物体是什么样的(一个氧原子之为氧原子,这并非太阳的产物),是某种规律起作用的事物对于该规律而言完全是偶然的存在,地球必然吸引我,但它绝不是决定我的性别的因素。
正是这些偶然的事物的存在使规律得以体现出来(没有物质自然谈不上万有引力定律,正如没有人类自然谈不上社会规律一样)。
因而历史演进的规律性丝毫也不排斥偶然因素的存在和作用,相反,正是由于偶然因素的存在,历史演进才获得了出路,其规律才得到了体现。
例如就伟大人物的作用而言,历史规律决定着伟大人物对历史的作用的可能性的极限,而不决定谁将成为伟大人物,以及这个人的全部的生活历程,因为人类历史不是自觉的过程(这一点对任何人都是成立的)。
历史规律存在的前提是社会规律的存在,即现实社会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的存在是历史规律存在的前提,只有社会活动是有规律的时候,它在时间中的展开才必然会是有规律的。
必须强调的是,不是一切社会现象之间都是有因果关系的,社会系统的庞杂性决定了一切社会现象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对独立的,且这种独立性也包括相对的平行关系,它们往往互为因果(事实上,一切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既相互联系,彼此间又相对独立的关系),并不是一切现象都是社会运动的必然结果(就目前而言,社会从未决定过某个人的降生、其性别、体质和智力的天赋等等),而且,还必须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对社会历史演进的作用。
显然,没有比各种社会科学的存在更能说明社会规律存在的证据了,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哪种社会学科,都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其所在领域的规律,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社会规律的存在。
社会规律的存在使历史不可完全偶然地演进,因为,偶然因素作用于社会规律上的时候,它所产生的结果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定性。
主要的问题是,偶然因素一方面通过规律起作用,一方面偶然因素又会改变社会现实的某些方面甚至许多方面,从而在创生新事物的同时可能出现新的规律,并打破旧规律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甚至通过使旧事物的灭亡来使旧的规律也随之灭亡(因为规律总是与它所适用的事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得人类社会的未来具备了真正的不确定性!我们能够预言尚不存在的规律吗?这个问题决定着我们能够预见人类社会的未来吗?关键性的问题是,既然人类社会通过规律运动到了未来,它所产生的新规律即便超出了人类预见的可能性,但该规律仍是合乎规律地产生的,历史并不会因此而失去规律性。
糟糕的是,如果历史的未来演进超越了人类的预见能力,那么谈论这种预见岂非毫无意义?!的确如此,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人类社会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这些矛盾,而只能始终围绕着这些矛盾展开。
偶然因素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使得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可能去详细预见社会的未来,预见到人类将进行太空移民是正确的,而为这些移民设计飞船和外星居住地的环境是荒谬的。
关于未来的画面越是详尽就越是荒唐,尤其是这个未来距离我们很远时更是如此。
假如有人写了一本关于十万年后人类生活的书的话,这个人一定是个疯子。
绝不能将历史必然性理解为具体的必然性,即将一切社会现象都当作是必然的,如果有人论证中华民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必然性的话,一定不要相信他!历史必然性理论也非预成论,把一切现存都看作是必然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同样是预定的)是信奉机械决定论或命定论的庸人们愚蠢透顶的呓语。
一切现存的(即具体地存在着的)事物都不过是可能性的现实化,只不过是必然性通过偶然性的实现。
例如中国的存在不过是国家必然出现的历史规律借助先前的历史预备和偶然性展开而成的现实性,历史并不必然要求出现一个叫做中国的国家。
现存的事物不仅其存在是有条件的,其产生同样是有条件的,任一现存的事物都不可能规定它的过去,当然更不可能规定产生它的条件的存在(例如人无法决定他的父母、它所处的历史条件等等),也就是说,一切事物不能自己规定自己现存着,从而没有任何事物的存在是完全自主的,其结果是,没有任何事物的具体的现存是必然的,任一事物的具体的现存都是偶然的存在。
因此,必然的存在只可能是体现着必然性的偶然的存在物的总和,例如社会主义制度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必然性并不规定它目前应体现在那些国家中,当然,这种体现成为现实的原因却可以从产生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中去寻找,但是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并未规定那些国家的存在及其历史(俄国的存在不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再如,某个规律的发现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必然性并不决定它的发现者一定是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