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品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 ppt课件

险较小 · 保存期比较短, · 反复传代有引 · 比较容易掌握 起变异的可能;
A: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保藏温度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操作简便, 斜面低温 4℃左右 1~3个月 · · 成本低, 保藏法 B:斜面低温保藏法
· 铜绿假单胞菌 保藏温度4℃左右,保藏时间1~3个月,但铜绿假单胞菌不宜 不宜用本法保 用本法保存。
ppt课件
17
2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是一 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 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 道,是医学全身性真菌感染 病的重要途径,可以引起心 膜炎、肺炎、尿布疹、鹅口 疮、阴道炎、脑膜炎、及败 血症。
白色念珠菌沙氏葡萄糖琼脂白色念珠菌
“种”是最本的分类单位,例: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3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3、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生长繁殖快;
种类繁多,分布广,适应性强。
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和病毒等。
ppt课件 4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4.1细菌 药典收录的有代表性的常见细菌有
1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25
二、培养基
4、培养的再融化方式 水浴加热 微波炉 电热炉加热 注意: 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的再融化只允许一次 融化的培养基应置于45℃~50℃的水浴中,不得超过8小时
ppt课件 26
二、培养基 5、培养基的性能评估
所有购回的、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培养 基适应性检查) 理化指标(P55) 微生物学指标(P55)
ppt课件
45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1、定义
A: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保藏温度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操作简便, 斜面低温 4℃左右 1~3个月 · · 成本低, 保藏法 B:斜面低温保藏法
· 铜绿假单胞菌 保藏温度4℃左右,保藏时间1~3个月,但铜绿假单胞菌不宜 不宜用本法保 用本法保存。
ppt课件
17
2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 或 canidia Albicans),是一 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 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 道,是医学全身性真菌感染 病的重要途径,可以引起心 膜炎、肺炎、尿布疹、鹅口 疮、阴道炎、脑膜炎、及败 血症。
白色念珠菌沙氏葡萄糖琼脂白色念珠菌
“种”是最本的分类单位,例: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3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3、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生长繁殖快;
种类繁多,分布广,适应性强。
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和病毒等。
ppt课件 4
一、微生物基本介绍 4.1细菌 药典收录的有代表性的常见细菌有
1大肠埃希菌
ppt课件 25
二、培养基
4、培养的再融化方式 水浴加热 微波炉 电热炉加热 注意: 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的再融化只允许一次 融化的培养基应置于45℃~50℃的水浴中,不得超过8小时
ppt课件 26
二、培养基 5、培养基的性能评估
所有购回的、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培养 基适应性检查) 理化指标(P55) 微生物学指标(P55)
ppt课件
45
四、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1、定义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能力和要求PPT演示课件

功能
微生物实验室在医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病原微 生物的检测与鉴定、抗生素的筛选与研发、环境微生物的监测与治理等。
微生物实验室的重要性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 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推动生物科学发展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基础 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场所,为新药物、 新疫苗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仪器设备与配置
基本仪器
包括显微镜、培养箱、高 压蒸汽灭菌器等常用微生 物实验仪器。
专用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配置如PCR 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专用仪器。
仪器维护与校准
建立仪器维护和校准制度,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 确性。
实验技术与方法
基本实验技术
掌握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阐述了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介绍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对微生物 实验室的基本能力和要求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微生物检测 与鉴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 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了提升,对微生物实验室工 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微生物鉴定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血清学反应等, 对微生物进行种类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及结果解读
药物敏感性试验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结果解读
了解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 导临床合理用药。
常用的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等。 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或最低抑菌浓度 (MIC)等指标,判断微生物对药物的 敏感性。
微生物实验室在医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病原微 生物的检测与鉴定、抗生素的筛选与研发、环境微生物的监测与治理等。
微生物实验室的重要性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鉴定, 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 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推动生物科学发展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基础 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场所,为新药物、 新疫苗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仪器设备与配置
基本仪器
包括显微镜、培养箱、高 压蒸汽灭菌器等常用微生 物实验仪器。
专用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配置如PCR 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专用仪器。
仪器维护与校准
建立仪器维护和校准制度,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 确性。
实验技术与方法
基本实验技术
掌握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等基本实验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阐述了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必要性,介绍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对微生物 实验室的基本能力和要求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微生物检测 与鉴定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技能提升
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学员 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了提升,对微生物实验室工 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微生物鉴定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血清学反应等, 对微生物进行种类鉴定。
药物敏感性试验及结果解读
药物敏感性试验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结果解读
了解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 导临床合理用药。
常用的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稀释法等。 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或最低抑菌浓度 (MIC)等指标,判断微生物对药物的 敏感性。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技术PPT课件

检
喷雾剂供
查
试品
1.4.2供试品检查
非
无 菌
① 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
产
品 微 生 物 限 度 检 查
除另有规定外, 取规定量供试 品,按方法适 用性试验确认 的方法进行供 试液制备和菌 数测定,每稀
培养和计数 :除另有规定外,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 在30~35℃培养3天,沙氏葡 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 25℃培养5 天,观察菌落生 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 所有菌落数,必要时可适当 延长培养时间至7 天进行菌落
微
生
1.3.3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物
限
度
检
查
非 无
1.3 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 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菌 1.3.1菌液制备及使用
产 品
菌种
微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生
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
物
限
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
度
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
检 查
株的生物学特性
检
查
非
② 薄膜过滤法
无
除另有规定外,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
菌
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取相
产
当于1g、1ml 或10 cm²供试品的供试 液,若供试品所含的菌数较多时,可
品
取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照方法适用
微
性试验确认的方法加至适量稀释液中, 立即过滤,冲洗,冲洗后取出滤膜, 培养和计数:培养条件
生
菌面朝上贴于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和计数方法同平皿计数
值报告菌数
非
③ MPN 法
无
药品生产企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PPT课件

详细记录。
•
6、菌种不得随意带出实验室,外单位索取、购买应有证明和登记登
记,并包装严密。菌种处理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灭菌处理应有详细记录。
第27页/共62页
第28页/共62页
文件
• 文件应当充分表明实验是在实验室按可 控的检查法进行的
第29页/共62页
文件
• 人员培训和资格确认 • 设备验收;验证;检定(或校准期间核查)和维修 • 设备使用中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关键参数) • 培养基制备、储存和质量控制 • 检验规程中的关键步骤 • 数据记录与结果计算的确认 • 质量责任人对实验报告的评估 • 数据偏离的调查
第22页/共62页
国外的菌种保藏机构
• 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WFCC) • 美国标准菌种收藏所(ATCC) • 美国农业部北部地区研究实验室(NRRL) • 英国 国立标准菌种收藏所(NCTC) • 英国 国际真菌研究所(CMI) • 荷兰真菌中心保藏所(CBS) • 日本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JFCC)
量控制试验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
第16页/共62页
培养基
• 培养基的制备 • 培养基的储藏 • 质量控制实验
第17页/共62页
菌种
• 微生物实验过程中,实验菌株可能是最敏感 的,因为它们的生物活性和特性依赖于合
适的 试验操作和贮藏条件。
• 实验室菌种的处理和保藏的程序应标准化, 使 尽可能减少菌种污染和生长特性的改变。 按统 一操作程序制备菌株是微生物试验结果一 致性 的重要保证。
菌种应有专用的冰箱,应上锁管理。
•
4、由专人按操作规程和有关要求定期
进行传代,并定期对保存的菌种进行检查,
一般每年1~2次,(或定期更换冻干菌种)。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PPT课件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三)
洁净实验室的要求: 室内墙壁光滑,应尽量避免死角,以便于 洗刷消毒。 应保持密闭、防尘、洁净、干燥。进行操 作时尽量避免走动。 室内设备简单,禁止放置杂物。 工作台、地面和墙壁可以用0.1%新洁尔灭 溶液或0.5% 8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二)
2. 稀释法:取规定量的供试液,加至较大量的 培养基中,使单位体积内的供试品含量减少至不 具抑菌作用。用平板法测定菌数时,1ml供试液 可等量分注多个平血;控制菌检 时,可加大增菌 培养基的用量。
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三)
3.薄膜过滤法 采用薄膜过滤法,滤膜孔径应不大于 0.45μm, 直径一般为 50mm, 若采用其它直径的滤膜, 冲洗量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 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 使用时, 应保证滤膜在 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检定菌管理(二)
检定菌的保存、传代: 1 菌种应于2~10℃专用冰箱中贮存,并有 每天的运行记录。 2 每月定期对菌种进行传代,传代时须核 对编号、代数、传代日期、所用培养基, 并记录。 3 控制传代次数。 一般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
检定菌管理(三)
检定菌传代编号方法: 1 编号由阳性菌简写字母+代数+支数组成,中间以“—” 连接。 2 阳性菌的简写字母:大肠埃希菌:Y ,黑曲霉:H ,金 黄色葡萄球菌:JY,枯草芽孢杆菌:KY ,白色念珠菌: BY ,沙门菌:SY 3 保存形式: 在阳性菌的简写字母后加以汉子说明。保 存方式有两种,琼脂斜面保存和半固体加封石蜡,斜面保 存不用加以说明,如为半固体在阳性菌的简写字母后加写 “半”字。 4 首次购进的检定菌规定为0代,以购进时编号表示;第 一次传代后变为第一代,代数“1”,第二次传代后变为 第二代,代数“2”,依次类推。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PPT教学课件

3
操作环境
• 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环境洁 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以防止再污染。单向流空气区 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GB/T 16292~16294-1996 《医药 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 菌的测试方法》进行洁净度验证。
• 取供试品5g(5ml),加入司盘80 5g、单硬脂 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 10g的无菌溶化 混合物(温度低于45℃)的烧杯中,用无 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左右的 稀释剂至100ml,边加边搅拌,使供试品充 分乳化,作为1:20供试液。
2020/12/10
9
特殊供试液制备方法
• 取供试品10g,加至含玻璃珠和20ml的 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的容器中,充分振 摇,使供试品溶解,再加入约45℃的稀 释剂,振摇5-10分钟,萃取,待油水明 显分层,取其水层作为1:10供试液。
• 一个细菌、霉菌或酵母菌的菌落均可由一 个或多个菌细胞生长繁殖而成,因此供试 品中所测得的菌落数,实际为菌落形成单 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y, cfu)
• ·供试品检验的全过程必须符合无菌技术 要求。
• 培养基、稀释剂、实验器具等的灭菌,按 灭菌法(见附录)的要求采用验证合格的 灭菌程序灭菌。
2020/12/10
18
操作要点
• 作供试品稀释时,每一稀释级都要更换吸管。 • ·细菌培养48h,真菌培养72h,计数。如菌落极小,不
易辨认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再点计菌落数。 • 含蜂蜜、王浆的液体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测定
•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 cm2)
•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检验用量(两个以上最小 包装单位)的3倍量供试品。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PPT课件( 34页)

3
内容
•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标准品和对照品 • 培养基 • 消毒剂 • 文件管理 • 人员培训
4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5
基本设施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洁净室及(或)无菌隔离系统
-- 净化工作台
• 辅助性设施
-- 试剂、培养基、耗材及样品等的存贮和配制 -- 环境的清洁与消毒设施 -- 办公、人员休息区域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12
常用设备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安装后需性能确认并且要连续监控的设备
培养箱(室)、冷藏箱、冷 冻冰箱及水浴箱等。
特点:具有控制性腔室环境 管理:建立SOP,定期校验
仪表、对关键参数进行连续 监控。
13
常用设备
需要验证和持续监控的设备
高压灭菌柜、除热原电热恒 温干燥箱、自动微生物鉴别 系统和计数系统等。
管理的重点-可追溯性 制订控制程序,规范来 源、保管、存储和领用 各环节
16
标准品和对照品
17
标准品和对照品
18
内容
•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标准品和对照品 • 培养基 • 消毒剂 • 文件管理 • 人员培训
内容
•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标准品和对照品 • 培养基 • 消毒剂 • 文件管理 • 人员培训
4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5
基本设施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洁净室及(或)无菌隔离系统
-- 净化工作台
• 辅助性设施
-- 试剂、培养基、耗材及样品等的存贮和配制 -- 环境的清洁与消毒设施 -- 办公、人员休息区域
•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
11、人生就像是一个马尔可夫链,你的未来取决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而无关于过去做完的事。
•
12、女人,要么有美貌,要么有智慧,如果两者你都不占绝对优势,那你就选择善良。
•
13、时间,抓住了就是黄金,虚度了就是流水。理想,努力了才叫梦想,放弃了那只是妄想。努力,虽然未必会收获,但放弃,就一定一无所获。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12
常用设备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安装后需性能确认并且要连续监控的设备
培养箱(室)、冷藏箱、冷 冻冰箱及水浴箱等。
特点:具有控制性腔室环境 管理:建立SOP,定期校验
仪表、对关键参数进行连续 监控。
13
常用设备
需要验证和持续监控的设备
高压灭菌柜、除热原电热恒 温干燥箱、自动微生物鉴别 系统和计数系统等。
管理的重点-可追溯性 制订控制程序,规范来 源、保管、存储和领用 各环节
16
标准品和对照品
17
标准品和对照品
18
内容
• 实验室设施与设备 • 标准品和对照品 • 培养基 • 消毒剂 • 文件管理 • 人员培训
04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_PPT课件

的水浴中或采用流通蒸汽进行,只允许一 次,融化的培养基应放在45~50℃的水浴 中,不得超过8小时。
(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所有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验证,验证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无菌检查 或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有关规定进行。实验室 配制的培养基的常规监控项目是外观、性状、 pH、促生长试验、定期的稳定性检查以及培 养基有效期的确定。 在实验室中,由同一批脱水培养基配制培
配制培养基使用的容器应是玻璃器皿或搪
瓷器皿如搪瓷筒、量筒、漏斗、三角烧瓶、刻 度吸管、试管、培养皿等。洗净,用蒸馏水冲 净,烘干后方可使用。禁用金属容器如铁、铜、 铝容器,避免金属离子与培养基成分结合,生 成有害物质,影响细菌生长。
配制培养基最常用的溶剂是纯化水,特殊
情况下需要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对热敏感的 培养基应用灭菌水和无菌容器配制与分装,配 制时若需加热助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
实验室管理规范: 一个实验室达标与否,以及是否正常运行,更主要地依赖于严格的 管理规范,这不仅是保证检验质量的要求,也是目前实验室认证 认可的主要要求。
标准化研究与发展
人、机、物料和环境
实验室的建设(硬件)
洁净实验条件 有效性:整体10000级、局部100级。 安全性:保护样品、人员和环境。 可操作性:方便、快捷、顺畅。
包括:配制日期、培养基名称、成分、配制数量、 灭菌条件、质量监控结果等进行全面详细记录。
(2)培养基的贮藏 商品化培养基应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要
求进行储存。培养基标签上应标有批号,生 产日期、有效期及培养基的有关特性。所采 用的保藏和运输条件应使培养基最低限度失 去水分并提供机械保护。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避光的环境。若
一、人员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均要受到教 育、培训及具备相关工作的经验。 微生物实验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 知识的教育背景。 实验室应依据实验人员的岗位及职责对其进
(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所有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验证,验证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无菌检查 或微生物限度检查项下有关规定进行。实验室 配制的培养基的常规监控项目是外观、性状、 pH、促生长试验、定期的稳定性检查以及培 养基有效期的确定。 在实验室中,由同一批脱水培养基配制培
配制培养基使用的容器应是玻璃器皿或搪
瓷器皿如搪瓷筒、量筒、漏斗、三角烧瓶、刻 度吸管、试管、培养皿等。洗净,用蒸馏水冲 净,烘干后方可使用。禁用金属容器如铁、铜、 铝容器,避免金属离子与培养基成分结合,生 成有害物质,影响细菌生长。
配制培养基最常用的溶剂是纯化水,特殊
情况下需要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对热敏感的 培养基应用灭菌水和无菌容器配制与分装,配 制时若需加热助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
实验室管理规范: 一个实验室达标与否,以及是否正常运行,更主要地依赖于严格的 管理规范,这不仅是保证检验质量的要求,也是目前实验室认证 认可的主要要求。
标准化研究与发展
人、机、物料和环境
实验室的建设(硬件)
洁净实验条件 有效性:整体10000级、局部100级。 安全性:保护样品、人员和环境。 可操作性:方便、快捷、顺畅。
包括:配制日期、培养基名称、成分、配制数量、 灭菌条件、质量监控结果等进行全面详细记录。
(2)培养基的贮藏 商品化培养基应根据使用说明书上的要
求进行储存。培养基标签上应标有批号,生 产日期、有效期及培养基的有关特性。所采 用的保藏和运输条件应使培养基最低限度失 去水分并提供机械保护。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避光的环境。若
一、人员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均要受到教 育、培训及具备相关工作的经验。 微生物实验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 知识的教育背景。 实验室应依据实验人员的岗位及职责对其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接收日期、接收人、 开瓶日期、开瓶后的有效期。 2.3 培养基接收记录。 3.培养基的储存
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方法保存,多数是避光,个别厂家要 求阴凉干燥(低于20℃)。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培养基管理
4.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药典要求) 4.1 如果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程序经过验证,那
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可只做1次。 4.2 如果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程序未经过验证,
那么每一批灭菌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的验证(存储期) 包括:灭菌前后PH值、外观性状;灭菌后的
无菌性检查、灵敏度检查;保存几周后的无菌、 灵敏度检查。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培养基管理
4.3 适用性检查 • ※购买对照培养基 • ※购买菌种 • 枯草、白念、黑曲霉接种于计数用培养基 • 金葡、铜绿、枯草、生孢、白念、黑曲霉接种
4.对微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实验室安全、实验 室结果的评估、数据偏差的调查。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培养基管理
※ 培养基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的因素 1.供应商:稳定、资质合格、业内口碑好、供货能力强。 2. 培养基的接收 2.1 查看培养基名称、批号、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
执行标准是否符合要求。 2.2 在每瓶培养基瓶上贴标签、编号(唯一的标识)、批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人员要求
1.操作人员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 背景。
2.培训:职责培训、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设备 操作培训、检验技术的培训(包括无菌操作、 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 菌种传代、菌种保藏、微生物检查方法、微生 物鉴定基本技术)。
3.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培训(保证自身安全、防止 实验室被污染)。
接种的试验菌 不得生长
菌生长良好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被检培养基上 试验菌生长的菌落 大小、形态特征、 指示剂反应与对照
培养基一致
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管理
① 市售:双层包装和终端灭菌
② 如果不能采用终端灭菌的培养基,在使用前进行100﹪ 的预培养,防止出现假阳性。
沉降菌碟暴露时间的验证 △选择在换气次数大的需要监控的操作间,培养基加 菌暴露若干小时,培养后计算菌的回收率大于70﹪。 △暴露多长时间不干裂、促生长能力良好)。
2. 原辅料:植物性、动物性(风险最大); 2020版药典中药饮片增加耐热菌、沙门菌。
3. 包装材料:安瓿、PVC、PTP、塑料瓶。检测 微生物
4.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药品中微生物的主要污染途 径
4.生产人员(最不可控因素):咳嗽、喷嚏、动 作幅度大、皮肤掉屑;测手指、洁净服。
5. 气体:压缩空气、惰性气体;控制微生物或无 菌。
b 菌落形态大小与 对照培养基上的
菌落一致
c 倒5块平板,培养 温度与实际操作一致
培养最长时间 应无菌生长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a 被检液体培养基管 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 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b 取最小包装的2瓶 放在实际运用中的 温度培养最长时间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要求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
无菌性检查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 芽孢:
细菌的 休眠体
芽孢(孢子)
蛋白质受热 不易变性 (耐热)
含水 量少
• 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碳源 氮源 微量元素
水分
营养物质
空气
PH值
温度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药品中微生物的主要污染途 径
1. 水系统(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纯蒸 汽):过滤净化后检测微生物、细菌内毒素。
※ 工作菌株不可替代标准菌株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菌种的管理
涉及菌种管理的记录 •标准菌种的申购记录。 •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的操作SOP及记录。 •菌种的传代记录。 •菌种的检查记录(确认记录)。 •菌种的灭活、销毁记收 1.检查外观是否完好。 2.核对菌种名称、编号。 3.核对接收时是否在合适的环境中。 4.核对菌种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 5.给每株菌一个独立的编号,不能重复。
6. 生产环境:洁净区密封、空气过滤、定期消毒; 测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A、B、C、D 级)。验证和日常监测
7. 设备及配件:清洁、消毒、灭菌;清洁验证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影响药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 因素
1.样品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布不均匀。
2. 微生物检验方法误差大。 3. 检验方法未经过验证。 4. 实验室因素:人员、培养基、试剂、 菌种、环境、设备、样品。
于无菌检查用培养基 • ※依据药典附录1105试验操作后判断是否合格。
• 以下是三种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要求(计数用培 养基、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要求
计数用培养基
非选择性 固体培养基
非选择性 液体培养基
a 被检培养基菌落数, 对照培养基菌落数,
在0.5~2之间
灵敏度检查
每批取不少于5瓶培养, 应无菌生长
空白对照管 无菌生长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加菌的培养基管 生长良好
选择性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要求
选择性培养基 (控制菌检查用)
促生长能力测试
抑制生长能力测试
指示特性
固体: 被检培养基与对照 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大小、形态一致
液体:
规定的温度、最短的 培养时间、与对照培养 基管比较、被检管试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管理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2018.06
微生物类别
类 别
霉
菌
原
细真及病生藻
菌菌酵毒动类
母
物
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微生物概述
•
特点:
体积小、结构简单、
特
分布广、种类 (10~20万种)、
点
繁殖快、易变异。
体 积 小
结 构 简 单
分 布 广
种 类 多
繁 殖 快
易 变 异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菌种的管理
菌种的保存 1.标准菌株:超低温冷冻(低于-30℃)有效期
一年; (-70℃以下冷冻保藏)有效期三年。 2. 斜面菌种:2~8℃冷藏,有效期3~6个月。 3. 菌液:
①包装形式:试管、三角瓶(密封) ②贮存房间的条件 ③取样计划:取样时间点、测试项目(PH值、无菌、适
用性) ※加菌液0.1ml,不能加药品1微生m物l实。验室管理
△菌种的管理
◇菌种的来源 CMCC中国
复活
冷冻) TACC美国
标准贮备菌株(0代)解冻转种 工作菌株
(低温冷冻干燥)
(不得重新
1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 中培养。
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方法保存,多数是避光,个别厂家要 求阴凉干燥(低于20℃)。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培养基管理
4.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药典要求) 4.1 如果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程序经过验证,那
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可只做1次。 4.2 如果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程序未经过验证,
那么每一批灭菌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的验证(存储期) 包括:灭菌前后PH值、外观性状;灭菌后的
无菌性检查、灵敏度检查;保存几周后的无菌、 灵敏度检查。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培养基管理
4.3 适用性检查 • ※购买对照培养基 • ※购买菌种 • 枯草、白念、黑曲霉接种于计数用培养基 • 金葡、铜绿、枯草、生孢、白念、黑曲霉接种
4.对微生物管理人员的培训:实验室安全、实验 室结果的评估、数据偏差的调查。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培养基管理
※ 培养基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的因素 1.供应商:稳定、资质合格、业内口碑好、供货能力强。 2. 培养基的接收 2.1 查看培养基名称、批号、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
执行标准是否符合要求。 2.2 在每瓶培养基瓶上贴标签、编号(唯一的标识)、批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人员要求
1.操作人员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 背景。
2.培训:职责培训、岗位操作规程的培训、设备 操作培训、检验技术的培训(包括无菌操作、 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 菌种传代、菌种保藏、微生物检查方法、微生 物鉴定基本技术)。
3.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培训(保证自身安全、防止 实验室被污染)。
接种的试验菌 不得生长
菌生长良好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被检培养基上 试验菌生长的菌落 大小、形态特征、 指示剂反应与对照
培养基一致
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管理
① 市售:双层包装和终端灭菌
② 如果不能采用终端灭菌的培养基,在使用前进行100﹪ 的预培养,防止出现假阳性。
沉降菌碟暴露时间的验证 △选择在换气次数大的需要监控的操作间,培养基加 菌暴露若干小时,培养后计算菌的回收率大于70﹪。 △暴露多长时间不干裂、促生长能力良好)。
2. 原辅料:植物性、动物性(风险最大); 2020版药典中药饮片增加耐热菌、沙门菌。
3. 包装材料:安瓿、PVC、PTP、塑料瓶。检测 微生物
4.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药品中微生物的主要污染途 径
4.生产人员(最不可控因素):咳嗽、喷嚏、动 作幅度大、皮肤掉屑;测手指、洁净服。
5. 气体:压缩空气、惰性气体;控制微生物或无 菌。
b 菌落形态大小与 对照培养基上的
菌落一致
c 倒5块平板,培养 温度与实际操作一致
培养最长时间 应无菌生长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a 被检液体培养基管 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 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b 取最小包装的2瓶 放在实际运用中的 温度培养最长时间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要求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
无菌性检查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 芽孢:
细菌的 休眠体
芽孢(孢子)
蛋白质受热 不易变性 (耐热)
含水 量少
• 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碳源 氮源 微量元素
水分
营养物质
空气
PH值
温度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药品中微生物的主要污染途 径
1. 水系统(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纯蒸 汽):过滤净化后检测微生物、细菌内毒素。
※ 工作菌株不可替代标准菌株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菌种的管理
涉及菌种管理的记录 •标准菌种的申购记录。 •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的操作SOP及记录。 •菌种的传代记录。 •菌种的检查记录(确认记录)。 •菌种的灭活、销毁记收 1.检查外观是否完好。 2.核对菌种名称、编号。 3.核对接收时是否在合适的环境中。 4.核对菌种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 5.给每株菌一个独立的编号,不能重复。
6. 生产环境:洁净区密封、空气过滤、定期消毒; 测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A、B、C、D 级)。验证和日常监测
7. 设备及配件:清洁、消毒、灭菌;清洁验证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影响药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 因素
1.样品中的微生物可能分布不均匀。
2. 微生物检验方法误差大。 3. 检验方法未经过验证。 4. 实验室因素:人员、培养基、试剂、 菌种、环境、设备、样品。
于无菌检查用培养基 • ※依据药典附录1105试验操作后判断是否合格。
• 以下是三种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要求(计数用培 养基、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计数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要求
计数用培养基
非选择性 固体培养基
非选择性 液体培养基
a 被检培养基菌落数, 对照培养基菌落数,
在0.5~2之间
灵敏度检查
每批取不少于5瓶培养, 应无菌生长
空白对照管 无菌生长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加菌的培养基管 生长良好
选择性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要求
选择性培养基 (控制菌检查用)
促生长能力测试
抑制生长能力测试
指示特性
固体: 被检培养基与对照 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
大小、形态一致
液体:
规定的温度、最短的 培养时间、与对照培养 基管比较、被检管试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
•------质量管理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2018.06
微生物类别
类 别
霉
菌
原
细真及病生藻
菌菌酵毒动类
母
物
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微生物概述
•
特点:
体积小、结构简单、
特
分布广、种类 (10~20万种)、
点
繁殖快、易变异。
体 积 小
结 构 简 单
分 布 广
种 类 多
繁 殖 快
易 变 异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管理
△菌种的管理
菌种的保存 1.标准菌株:超低温冷冻(低于-30℃)有效期
一年; (-70℃以下冷冻保藏)有效期三年。 2. 斜面菌种:2~8℃冷藏,有效期3~6个月。 3. 菌液:
①包装形式:试管、三角瓶(密封) ②贮存房间的条件 ③取样计划:取样时间点、测试项目(PH值、无菌、适
用性) ※加菌液0.1ml,不能加药品1微生m物l实。验室管理
△菌种的管理
◇菌种的来源 CMCC中国
复活
冷冻) TACC美国
标准贮备菌株(0代)解冻转种 工作菌株
(低温冷冻干燥)
(不得重新
1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 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