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模板汇总
围护结构传热计算案例
围护结构传热计算案例那咱就来一个围护结构传热计算的案例。
就说小明家的房子吧,咱来算算他家卧室的围护结构传热。
一、已知条件。
1. 卧室的外墙。
这外墙是普通的砖墙,厚度是240毫米(也就是0.24米哦)。
砖墙的导热系数呢,查了资料是0.81瓦/(米·开尔文)。
墙的内表面温度大概是18℃,外表面温度是5℃。
这内外表面温度可很重要呢,就像墙两边的冷热小世界的温度代表。
2. 窗户。
窗户是普通的单层玻璃窗户,面积有3平方米。
玻璃的导热系数是0.96瓦/(米·开尔文),玻璃的厚度是5毫米(0.005米)。
窗户内表面温度也是18℃,外表面温度因为直接和外面冷空气接触,是4℃。
3. 屋顶。
屋顶是平屋顶,构造是100毫米(0.1米)厚的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的导热系数是1.74瓦/(米·开尔文)。
屋顶内表面温度17℃,外表面温度3℃。
二、计算过程。
1. 外墙的传热计算。
首先根据傅立叶定律,传热热流密度q =λ×(t1 t2)/d。
这里λ是导热系数,t1和t2是内外表面温度,d是墙的厚度。
把数值代进去,q = 0.81×(18 5)/0.24 = 43.875瓦/平方米。
那整个外墙的传热量Q呢?如果外墙面积是15平方米,Q = q×A = 43.875×15 = 658.125瓦。
这就像有个小暖炉以这个功率在给外面散热呢。
2. 窗户的传热计算。
同样根据傅立叶定律,q =λ×(t1 t2)/d。
对于窗户,q = 0.96×(18 4)/0.005 = 2688瓦/平方米。
整个窗户的传热量Q = q×A = 2688×3 = 8064瓦。
哇,这窗户散热可真厉害,就像个大窟窿在呼呼地往外散热量。
3. 屋顶的传热计算。
还是用傅立叶定律,q = 1.74×(17 3)/0.1 = 243.6瓦/平方米。
假设屋顶面积是20平方米,那Q = q×A = 243.6×20 = 4872瓦。
围护结构各层温度计算公式
围护结构各层温度计算公式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围护结构在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防水等性能。
而围护结构的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因此,准确地计算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通常会包括墙体、屋面、地面等部分。
每个部分的温度计算都有其特定的公式和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计算公式。
墙体温度计算公式:墙体的温度计算一般是通过考虑室内外温度差、太阳辐射、空气对流等因素来进行。
常用的墙体温度计算公式为:T = T0 + (T1 T0) e^(-kx)。
其中,T为墙体内表面温度,T0为室内空气温度,T1为室外空气温度,k为墙体材料的传热系数,x为墙体厚度。
屋面温度计算公式:屋面的温度计算也需要考虑太阳辐射、空气对流等因素。
常用的屋面温度计算公式为:T = Ta + (Ts Ta) (1 e^(-kx))。
其中,T为屋面表面温度,Ta为大气温度,Ts为太阳辐射温度,k为屋面材料的传热系数,x为屋面厚度。
地面温度计算公式:地面的温度计算一般需要考虑土壤温度、室内外温度差等因素。
常用的地面温度计算公式为:T = T0 + (T1 T0) e^(-kx)。
其中,T为地面温度,T0为室内地面温度,T1为室外地面温度,k为地面材料的传热系数,x为地面厚度。
通过以上的温度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
这些温度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施工围护结构,从而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防水等性能。
除了以上的温度计算公式,我们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建筑物的朝向、周围环境的遮挡、太阳辐射的变化等。
因此,在进行围护结构温度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
总之,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计算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地计算围护结构各层的温度,我们可以更好地保证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计算围护结构内部各层的温度及水蒸气
已知大连某地区,室内温度为C 24o ,相对温度为%60;室外温度为C 9.16o -,相对湿度为%60,试计算围护结构内部各层的温度及水蒸气分压。
序号 材料层 ()m d ()K m W S 2⋅ ()a P h m g ⋅⋅μ 1 钢筋混凝土 0.20 1.74 17.20 0.00001582 双面经界面砂浆处理的竖向凹槽EPS 板0.042 0.36 0.0000162 3 抹面胶浆复合玻纤网格布 0.01 0.045 0.75 0.00048804 涂料或饰面砂浆 0.02 0.81 10.070.0000443()K m W ⋅λ解:由题意得C 21t o i =,C 9.16t o e -=;查温差修正系数n 值表得:00.1n =;查室内空气与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C (t o ∆表得:[]0.6t =∆;及内表面换热阻W K m 11.0R 2i ⋅=;外表面换热阻W K m 04.0R 2e ⋅=。
计算各材料层热阻:W K m 025.081.002.0d R W K m 222.0045.001.0d R W K m 115.074.120.0d R 244423332111⋅==λ=⋅==λ=⋅==λ= 根据最小总热阻公式:()[]()W K m 750.011.00.600.19.1624R t n t t R 2i e i min o ⋅=⨯⨯+=∆-=⋅ 所以保温层热阻应有:W K m 382.004.0025.0222.0115.011.0750.0R R R R R R R 2e 431i min o 2⋅=-----=-----=⋅考虑到墙面的灰缝影响,22S 、λ应予修正,查表得修正系数25.1=α K m W 450.025.136.0S 'S Km W 053.025.1042.0'2222⋅=⨯=α⨯=⋅=⨯=α⨯λ=λ所以保温层厚度m 013.0'R d 222=λ⨯=;因为大连地区室外温度为C 9.16o -,该墙体为III 型,且热惰性指标D 的取值范围为:0.4~6.1:D WK m 750.0R 49.207.10025.075.0238.036.0222.02.17115.0S R D ;W K m 310.0042.0013.0d R ,m 013.0d 2o 22222⋅==⨯+⨯+⨯+⨯=⋅=⋅==λ==∑满足墙体结构且取 所以围护结构内部温度分布为:()()()()()()()()C 71.39.1624750.0025.0222.0015.011.024t t R R R R R t C 08.59.1624750.0222.0015.011.024t t R R R R t C 18.179.1624750.0015.011.024t t R R R t C 00.189.1624750.011.024t t R R t o e i o 321i i 4o e i o 21i i 3o e i o 1i i 2o e i o i i i =++++-=-+++-=θ=+++-=-++-=θ=++-=-+-=θ=+-=--=θ计算各层材料蒸汽渗透阻:g Pa h m 65.1393247.45149.2047.80222.12658H H H H H g Pa h m 47.4510000443.002.0d H g Pa h m 49.200004880.001.0d H g Pa h m 47.8020000162.0013.0d H g Pa h m 22.126580000158.020.0d H 24321o 2444233322222111⋅⋅=+++=+++=⋅⋅==μ=⋅⋅==μ=⋅⋅==μ=⋅⋅==μ=查表得:当()()Pa 04.141)22.8322.1790(65.1393247.80222.1265822.1790P P H H H P P Pa 36.239)22.8322.1790(65.1393222.1265822.1790P P H H P P Pa 9.791P C 71.3Pa 6.878P C 08.5Pa 2.1961P C 18.17Pa 5.2062P C 00.18Pa 22.83%607.138P P ,Pa 7.138P C 9.16t Pa 22.1790%607.2983P P ,Pa 7.2983P C 24t e i o 21i 3e i o 1i 24s o 43s o 32s o 2i s o i s e s o e s i s o i =-+-=-+-==--=--===θ==θ==θ==θ=⨯=α⨯==-==⨯=α⨯===⋅⋅⋅⋅时,时,时,时,且则时,则时,。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
1.计算概述1.1.项目概况1.2.分析目的1.3.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2.构造说明2.1.屋面构造屋面构造类型(由外至内):第1层:C20细石混凝土,厚度5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90 mm第4层:卷材防水层,厚度1mm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1,厚度20 mm第6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7层:钢筋混凝土,厚度1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0.50表1 屋面类型传热阻值2.2.外墙构造外墙主体部分构造类型(由外至内):第1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3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蒸压加气砼,厚度200 mm第4层:石灰、砂、砂浆,厚度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表2外墙主体部分类型传热阻值3.计算分析3 1.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第4.5.8条一般项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3.4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θi.max<t e.max式中Θi.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t 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表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表mm 20 60 60 100 20 260导热系数w/m.℃ 0.93 0.03 0.63 1.74 0.81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1.818 0.095 0.057 0.025 2.017 0.11 0.04限值0.45 总热阻m2.℃/w 总传热系数w/m2.℃共计2.167 限值0.60.461南北外墙传热系数项目分层作法1 2 3 4 5抗裂砂浆挤塑聚苯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泥石灰砂浆抹面厚度mm 20 50 200 20 290导热系数w/m.℃ 0.93 0.03 1.74 0.87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1.515 0.115 0.023 1.675 0.11 0.04总热阻m2.℃/w总传热系数w/m2.℃共计1.825 限值0.450.548东西外墙传热系数项目分层作法1 2 3 4 5抗裂砂浆挤塑聚苯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泥石灰砂浆抹面厚度mm 20 65 200 20 305导热系数w/m.℃ 0.93 0.03 1.74 0.87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1.970 0.115 0.023 2.129 0.11 0.04总热阻m2.℃/w总传热系数w/m2.℃共计2.279 限值0.980.439不采暖公共部分隔墙项目分层作法1 2 3 4 5抗裂砂浆挤塑聚苯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泥石灰砂浆抹面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共计厚度mm 20 25 200 20 20 285导热系数w/m.℃ 0.93 0.03 1.74 0.87 0.07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0.758 0.115 0.023 0.286 1.203 0.11 0.06 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0.026 0.500 0.057 1.8180.022 2.445 0.11 0.04 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m2.℃/w m2.℃/w 0.022 0.026 0.500 0.057总热阻m2.℃/w总传热系数w/m2.℃1.373 限值0.40 总热阻m2.℃/w0.728接触室外空气的地板项目分层作法1 2 3 4 5 6水泥砂浆抹面豆石混凝土膨胀聚苯板钢筋混凝土楼板挤塑聚苯板抗裂砂浆共计厚度mm 20 45 25 100 60 20 270导热系数w/m.℃ 0.93 1.74 0.05 1.74 0.033 0.93总传热系数w/m2.℃2.595 限值0.5 总热阻m2.℃/w0.385不采暖地下室上部顶板厚度mm 20 45 25 100 导热系数w/m.℃ 0.93 1.74 0.05 1.74分层作法1 2 3 4水泥砂浆抹面豆石混凝土膨胀聚苯板钢筋混凝土楼板总传热系数w/m2.℃5 6膨胀聚苯板抗裂砂浆共计50 20 260 分户墙厚度mm 10 10 200 10 10 240 分户楼板厚度mm 20 45 20 100 20 2050.05 0.931.000 0.022 1.6260.110.171.906 限值1.6 总热阻m2.℃/w0.525分层作法1 2 3 4 5 6抗裂砂浆胶粉聚苯颗粒钢筋混凝墙胶粉聚苯颗粒抗裂砂浆导热系数w/m.℃ 0.93 0.07 1.74 0.07 0.93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11 0.143 0.115 0.143 0.011 0.422 0.11 0.11总传热系数w/m2.℃共计0.642 限值1.21.557分层作法1 2 3 4 5 6水泥砂浆豆石混凝土挤塑聚苯板钢筋混凝土楼板水泥石灰砂浆导热系数w/m.℃ 0.93 1.74 0.033 1.74 0.87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0.026 0.606 0.057 0.023 0.734 0.11 0.11总热阻m2.℃/w总传热系数w/m2.℃共计0.954 限值1.61.048首层阳台底板厚度mm 20 30 100 30 20 200 阳台栏板厚度mm 20 30 100 20 导热系数w/m.℃ 0.93 0.07 1.74 0.93 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0.429 0.057 0.022 导热系数w/m.℃ 0.93 1.74 1.74 0.07 0.93 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0.017 0.057 0.429 0.022 0.546 0.11 0.04分层作法1 2 3 4 5 6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楼板胶粉聚苯颗粒抗裂砂浆总热阻m2.℃/w总传热系数w/m2.℃共计0.696 限值1.6 总热阻m2.℃/w1.436分层作法1 2 3 4 4 5抗裂砂浆总传热系数w/m2.℃胶粉聚苯颗粒钢筋混凝土板水泥砂浆共计150 飘窗的顶板,底板厚度mm 20 50 100 20 190 导热系数w/m.℃ 0.93 0.033 1.74 0.870.5290.110.040.679 限值0.61.473分层作法1 2 3 4 5抗裂砂浆挤塑聚苯板钢筋混凝土板水泥石灰砂浆内表面换外表面换热阻热阻热阻m2.℃/w m2.℃/w m2.℃/w 0.022 1.515 0.057。
混凝土热工计算公式
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冬季施工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如下:1、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T0=【0.9(mceTce+msaTsa+mgTg)+4.2T(mw+wsamsa-wgmg)+c1(wsamsaTsa+wgmgTg)-c2(wsamsa+wgmg)】÷【4.2mw+0.9(mce+msa+mg)】式中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mw、 mce、msa、mg——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T0、Tce、Tsa、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wsa、wg——砂、石的含水率(%)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熔解热(kJ/kg)当骨料温度>0℃时, c1=4.2, c2=0;≤0℃时, c1=2.1, c2=335。
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1=T0-0.16(T0-T1)式中 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0——搅拌机棚内温度(℃)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T2=T1-(at+0.032n)(T1-Ta)式中 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的温度(℃);tt——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a——温度损失系数当搅拌车运输时, a=0.254、考虑模板及钢筋的吸收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的温度:T3=(CcT2+CfTs)/( Ccmc+Cfmf+Csms)式中 T3——考虑模板及钢筋的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c、Cf、Cs——混凝土、模板、钢筋的比热容【kJ/(kg*k)】;混凝土取1 KJ/(kg*k);钢材取0.48 KJ/(kg*k);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mf、mc——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重量(kg);Tf、T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C30混凝土的配比如下:水泥:340 kg,水:180 kg,砂:719 kg,石子:1105 kg。
广州市自然通风类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计算与分析
∑ ξ =
1 15
40. 5
D-
arctanαn
αn
+ arctan
+ 2 Y1 ,ξ
Y3
Y3 + 2αw
(2)
式 (1) , (2) 中 S1 , S2 , S3 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 W/
(m2 ·℃) ,下标为所在层的编号 ,编号顺序与热流
方向相反 ,当热流方向为由室外到室内时 ,靠近室
内表面的材料层为第一层 ,而靠近室外表面的材料
广州地区夏季室外平均风速为 1. 8 m/ s ,计算 中取内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αn 与αw 分别为 8. 7
W/ ( m2 ·℃) 和 181 6 W/ ( m2 ·℃) [6 ] 。
3. 2 计算方法[6 7 ]
3. 2. 1 室外综合温度波传到室内的衰减倍数ν和
时间延迟ξ的计算
a) 衰减倍数
ν = 0. 9 S1 +αn
S1 + Y1
S2 S2
+ Y1 + Y2
S3 S3
+ Y2 + Y3
Y3 +αw αw
e
∑D
2
(1) b) 时间延迟
·22 · 专题研讨 暖通空调 HV &A C 2005 年第 35 卷第 12 期
材料
聚苯乙烯 泡沫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石灰砂浆
0. 02
0. 93
热惰性 指标 D 0. 38 2. 78 1. 94 0. 19
密度ρ/ ( kg/ m3)
30 232 2 400 1 600
比热容 c/ ( kJ / ( kg ·℃) )
2. 00 0. 88 0. 84 0. 84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
4.5.7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提出了很多基本的要求,其中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能过高。
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控制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可使住户少开空调多通风,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水平,同时降低空调能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计算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的方法。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图纸(包括围护结构做法、热工性能的说明);2、节能计算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的详细过程)。
建成后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方式;2、现场核实。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建筑节能资料:1.屋面:传热系数K=0.41;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7页;R=1/K=2.4392.东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3.西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按西安地区查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附表得:=8.7 W/(m2·K)A te =6.1;计算得Ati=4.6℃;为2.1℃查得:水平87;东48;西47;查得:水平945;东607;西607;查得:屋面0.7;东墙0.5;西墙0.5;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5.31;东墙3.36;西墙3.34;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2.46;东墙31.49;西墙31.49;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1.61;东墙14.71;西墙14.74;查表计算求得:屋面0.95;东墙0.69;西墙0.9根据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5.82;东墙14.36;西墙20.63;计算求得D:屋面13.26;东墙7.24;西墙7.24;根据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7/28页做法按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166330.7;东墙2500.14;西墙2500.14;按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1.92;东墙1.98;西墙1.98;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将以上所有计算查表求得的数据带入公式按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4.7℃;东墙33.1℃;西墙33.8℃;。
外墙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围护结构内部冷凝受潮验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6.1.3条根据采暖期间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 允许增量,冷凝计算界面内侧所需的蒸汽渗透阻应按下式计算:
....10[]24i s c
o i o i s c e
o e
P P H P P Z H ρδω-=
∆-+
变换后:
....24[]10i s c s c e o i o e o i
P P P P Z H H ωρδ--⎛⎫- ⎪
⎝⎭∆= 式中:
[]ω —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允许增量限值(%);
.o i H —冷凝计算界面内侧实际的蒸汽渗透阻(㎡.h.Pa/g);
.o e H —冷凝计算界面至围护结构外表面之间的蒸汽渗透阻(㎡.h.Pa/g); i P —室内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根据室内计算温度和相对湿度确定;
e P —室外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
根据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查得的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温度确定;
.s c P —冷凝计算界面处与界面温度c θ 对应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 Z —采暖期天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1的规定; 0ρ—保温材料的干密度(kg/m3);
i δ—保温材料厚度(m);
[]ω—采暖期间保温材料重量湿度的增量。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计算-防结露
防结露计算 二层观众 休息平台 维护结构 部位 外墙 屋面 屋顶天窗 外窗 室外采暖 计算温度 tw ℃ -12.0 -12.0 -12.0 -12.0 室内设计 温度 tn ℃ 16 16 16 16 室内相对 湿度 Ф % 50% 50% 50% 50% 室内露点 温度 td ℃ 5.6 5.6 5.6 5.6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K W/(m2)℃ 0.35 0.42 2.20 2.20 内表面换 热系数 α W/m2K 8.7 8.7 8.7 8.7 内表面温 内表面温 度 度-室内露 点温度 tnd ℃ 14.9 14.6 8.9 8.9 ℃ 9.3 9.0 3.3 3.3
防结露计算 游泳池维 护结构部 位 外墙 屋面 屋顶天窗 外窗 室外采暖 计算温度 tw ℃ -12.0 -12.0 -12.0 -12.0 室内设计 温度 tn ℃ 28 28 28 28 室内相对 湿度 Ф % 70% 70% 70% 70% 室内露点 温度 td ℃ 22 22 22 22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K W/(m2)℃ 0.35 0.42 2.20 2.20 内表面换 热系数 α W/m2K 8.7 8.7 8.7 8.7 内表面温 内表面温 度 度-室内露 点温度 tnd ℃ 26.4 26.1 17.9 17.9 ℃ 4.4 4.1 -4.1 -4.1
防结露计算 游泳池维 护结构部 位 外墙 屋面 屋顶天窗 外窗 室外采暖 计算温度 tw ℃ -12.0 0.0 -12.0 -12.0 室内设计 温度 tn ℃ 28 28 28 28 室内相对 湿度 Ф % 70% 70% 70% 70% 室内露点 温度 td ℃ 22 22 22 22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K W/(m2)℃ 0.35 0.81 2.20 2.20 内表面换 热系数 α W/m2K 8.7 8.7 8.7 8.7 内表面温 内表面温 度 度-室内露 点温度 tnd ℃ 26.4 25.4 17.9 17.9 ℃ 4.4 3.4 -4.1 -4.1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
4.5.7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提出了很多基本的要求,其中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能过高。
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室内人员的舒适,控制屋顶和外墙内表面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可使住户少开空调多通风,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水平,同时降低空调能耗。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在自然通风条件下计算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温度的方法。
设计阶段评审方式:1、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图纸(包括围护结构做法、热工性能的说明);2、节能计算书(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的详细过程)。
建成后评审方式:1、同设计阶段审查方式;2、现场核实。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的计算建筑节能资料:1.屋面:传热系数K=0.41;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7页;R=1/K=2.4392.东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3.西墙:传热系数K=0.66;做法见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8页;R=1/K=1.515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按西安地区查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附表得:=8.7 W/(m2·K)A te =6.1;计算得Ati=4.6℃;为2.1℃查得:水平87;东48;西47;查得:水平945;东607;西607;查得:屋面0.7;东墙0.5;西墙0.5;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5.31;东墙3.36;西墙3.34;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2.46;东墙31.49;西墙31.49;根据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31.61;东墙14.71;西墙14.74;查表计算求得:屋面0.95;东墙0.69;西墙0.9根据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5.82;东墙14.36;西墙20.63;计算求得D:屋面13.26;东墙7.24;西墙7.24;按公式查表计算求得:屋面166330.7;东墙2500.14;西墙2500.14;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式如下:将以上所有计算查表求得的数据带入公式按公式计算求得:屋面34.7℃;东墙33.1℃;西墙33.8℃;。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计算书
1.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的验算1.1.计算依据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5-93中第4.3.3条,因为5.15.82001700≻==δa 所以,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ie i i R Rt t t ×−−=,,θ(公式(公式--1)其中:,θ-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i t -室内计算温度[℃]e t -室外计算温度[℃]0R -非热桥部位的传热阻[m²xK/w],R -热桥部位的传热阻[m²xK/w]i R -内表面换热阻[m²xK/w]1.2.验证计算根据公式1分别对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进行计算。
卧室()ie i i R R t t t ×−−=,0,θ其中:i t =18℃e t =-9℃钢劲混凝土聚苯板R R R +=,0WK m Km W K m W ×=×+×=22282.176.1m 2.0041.0m 07.0i R =0.11m²xK/w()WKm WKm C C C ×××°−−°−°=2211.082.1)9(1818C°=37.16因为卧室的露点温度为10.2℃,所以CC °°=2.1037.16,≻θ满足规范要求。
卫生间()ie i i R Rt t t ×−−=,0,θ其中:i t =23℃e t =-9℃钢劲混凝土聚苯板R R R +=,0WKm Km W K m W ×=×+×=22282.176.1m 2.0041.0m 07.0i R =0.11m²xK/w()WKm WKm C C C ×××°−−°−°=2211.082.1)9(2323C°=07.21因为卫生间的露点温度为14.8℃,所以CC °°=8.1407.21,≻θ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数据汇总
建筑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数据汇总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采取保温措施后,还需要做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防止热桥部位内表面结露,使围护结构内表面材料受潮,影响室内环境;同时也可减少该部位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采暖和空调能耗。
河南省地区的相关要求,主要有《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第4.2.4条规定“围护结构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其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此条为强制性条纹),和《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75-2006第4.2.3条规定“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河南省的施工图设计审查时,需要设计院提交的《河南省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中,有专项内容要求填写建筑物室内计算温度、室内露点温度和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四章“围护结构保温设计”的第三节“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对该验算有全面和原则的规定。
但该规范没有也无法详细罗列各个地区、各类建筑、各种热桥的内表面温度等数据。
所以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计算。
目前我院设计人员在很多工程填写《备案表》该项内容时,由于对验算方法不熟悉和时间紧张等原因,没有经过正确计算就随意填写。
结果是所列数值与实际不符,往往出现不同建筑不同类型热桥的数据相同,或同类情况数据却相差很大的情况。
为方便设计人员快速得到正确数值,我在总结以往工程参数的基础上,对常见情况进行分类计算,汇总结果数据,可直接查表套用。
根据我院目前设计的项目情况,确定以下基本条件。
1.建筑物类型: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旅馆、办公楼、学校等;2.建筑所在地区:河南省郑州市;3.建筑物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
暖通专业依据现行规范和标准,确定采暖和空调设计的室内计算温度(t i)。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
隔热检查计算书公共建筑目录1.建筑概况 (3)2.评价依据 (3)3.评价目标与方法 (3)3.1评价目标 (3)3.2评价方法 (3)4.工程材料 (4)5.工程构造 (5)5.1屋顶构造 (5)5.1.1屋顶 (5)5.2外墙构造 (5)5.2.1外墙 (5)6.隔热计算结果 (5)7.附录:隔热计算过程 (6)7.1屋顶构造:屋顶朝向:上 (6)7.2外墙构造:外墙朝向:东 (9)7.3外墙构造:外墙朝向:西 (12)1 建筑概况2 评价依据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5. 施工图、设计说明、节能计算书3 评价目标与方法3.1 评价目标1. 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和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隔热性能应满足要求。
2. 通过房间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计算,判断是否不大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给出的内表面最高温度。
3.2 评价方法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max max i e t θ⋅⋅≤式中max i 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max e t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附录式计算:max 0tsa ti i i i A A θθβνν⎛⎫=++⎪⎝⎭θ—内表面最高温度(℃);式中:maxiθ—内表面平均温度(℃);iA—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tsaA—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tiv—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oi v—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β—相位修正系数;4工程材料5工程构造5.1屋顶构造5.1.1屋顶5.2外墙构造5.2.1外墙6隔热计算结果7附录:隔热计算过程7.1屋顶构造:屋顶朝向:上11eS Y S Y α++12Y Y 、K Y Y —分别为空气间层外表面和空气间层前一层材料外表面蓄热系数(五)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1(十)结论7.2外墙构造:外墙朝向:东111 eS Y S Y α++12Y Y 、K Y Y —分别为空气间层外表面和空气间层前一层材料外表面蓄热系数Y (五)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十)结论7.3外墙构造:外墙朝向:西111eS Y S Y α++12Y Y 、K Y Y —分别为空气间层外表面和空气间层前一层材料外表面蓄热系数(五)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十)结论11。
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
1.计算概述1.1.项目概况1.2.分析目的1.3.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
2.构造说明2.1.屋面构造屋面构造类型(由外至内):第1层:C20细石混凝土,厚度5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90 mm第4层:卷材防水层,厚度1mm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1,厚度20 mm第6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7层:钢筋混凝土,厚度1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 =0.50表1 屋面类型传热阻值2.2.外墙构造外墙主体部分构造类型(由外至内):第1层:LINS无机不燃保温系统,厚度30 mm第2层:水泥砂浆,厚度20 mm第3层:蒸压加气砼,厚度200 mm第4层:石灰、砂、砂浆,厚度20 mm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表2外墙主体部分类型传热阻值3.计算分析3 1.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第4.5.8条一般项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3.4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θi.max<t e.max式中Θi.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t 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0C),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模板汇总
XXXXXXXXX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提供者:XXXXXXXXXXXXXXXXXX日期:2013-03-22前言项目名称:XXB地块项目节能目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4.5.8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设计依据:《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湖北地方标准(DB42/301-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第1 章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根据《绿色建筑环境评价技术细则》一般项第 4.5.8 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 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 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3.4 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max max i e t θ⋅⋅≤ (5.1.1)式中max i 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max e t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1.1 东、西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1.1.1 东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max ()tsati i i o i A A θθβυυ⋅=++1、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sa i i i o it t t R θα-=+i t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1)、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32.4+1.5=33.9℃其中,e t ——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武汉地区取值32.4℃;(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sa t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33.36194.1495.04.32=⨯+=+=e e sa I t t αρ℃ 其中,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值,取W (E )昼夜平均149.4 W/m 2;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m 2K);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附表2.6取0.5;(3)、东向外墙的传热阻:Ro= 1.55(m 2.K/W)内表面换热系数:28.7/()i W m K α=⋅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4.082、相位差修正系数β:(1)、te A 与ts A 比值其中,te A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武汉地区取值4.5℃;ts A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7.1219)4.149-633(5.0)(max ⨯=-=e ts I I A αρ℃ 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附表2.6取0.5;m ax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 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取值,W (E )16时取633W/m 2;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 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取值,W (E )昼夜平均149.4W/m 2;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m 2K); 根据以上结果,tets A A 的比值计算,为2.82。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法
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法
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是构建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维护结构内
表面温度的求解是以热平衡为基础的。
根据根据《建筑法规》的规定, 针对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问题,准确计算温度都是有社会责任的。
维护结构内的表面温度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实现有效率的求解,结构内部的温度计算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模型,采用精细化模拟监测,对可能导致室内加热过多的因素进行调节,实现室内温度的均衡稳定。
此外,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求解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也是比较多的,其中包
括但不限于《建筑法规》等法律法规。
根据《建筑法规》的规定, 该法规明确要求, 在设计中, 必须考虑住房装修、温度等质量影响因素, 并且结构表面温度的求解必须是根据热平衡原理来进行计算的。
此外,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时,还需要考虑结构处于室外环境下的太阳辐射,室内和室外的尺度差异等因素,为了进一步准确的求解表面温度,需要监控室内和室外温度变化的数据,真实反映温度变化的客观情况,否则就会出现求解偏差。
在严格遵守各类法律法规前提下,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应当有条件精加工,把复杂计算降低到最少,需要对影响温度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学模型,确保求解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涉及到复杂的数学问题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在计算准确的情况下,严格遵守行业规范,确保不但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求解准确性,而且能够满足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书提供者:XXXXXXXXXXXXXXXXXX日期:2013-03-22前言项目名称:XXB地块项目节能目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4.5.8条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要求。
设计依据:《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湖北地方标准(DB42/301-200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自评估报告(居住建筑)》第1 章高层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计算根据《绿色建筑环境评价技术细则》一般项第 4.5.8 规定,在自然通风条件 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 工设计规范》GB50176 的要求。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3.3.4 条规定:屋顶和东、西向外墙的内表面温度,应满足隔热设计标准的要求。
第5.1.1条规定: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max max i e t θ⋅⋅≤ (5.1.1)式中max i θ⋅——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max e t ⋅——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1.1 东、西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1.1.1 东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max ()tsati i i o i A A θθβυυ⋅=++1、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sa i i i o it t t R θα-=+i t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1)、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32.4+1.5=33.9℃其中,e t ——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武汉地区取值32.4℃;(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sa t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33.36194.1495.04.32=⨯+=+=e e sa I t t αρ℃ 其中,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值,取W (E )昼夜平均149.4 W/m 2;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m 2K);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附表2.6取0.5;(3)、东向外墙的传热阻:Ro= 1.55(m 2.K/W)内表面换热系数:28.7/()i W m K α=⋅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4.082、相位差修正系数β:(1)、te A 与ts A 比值其中,te A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武汉地区取值4.5℃;ts A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7.1219)4.149-633(5.0)(max ⨯=-=e ts I I A αρ℃ 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附表2.6取0.5;m ax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 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取值,W (E )16时取633W/m 2;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 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取值,W (E )昼夜平均149.4W/m 2;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m 2K); 根据以上结果,tets A A 的比值计算,为2.82。
(2)、te ϕ与I ϕ差值te ϕ——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 ),通常取15;I ϕ——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 ),通常取:东向,8; 根据以上条件,7=-I te ϕϕ(h )。
(3)、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β:东向0.696;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tsa A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97.11696.0)7.125.4()(=⨯+=+=βts te tsa A A A ℃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ti A :0.35.1-5.45.1==-=te ti A A ℃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o ν,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11121211220.9Di k n n ne o k n n eS Y S Y Y S Y e S Y S Y Y S Y ααυα--++++=⋅⋅⋅⋅⋅⋅⋅⋅⋅⋅⋅⋅⋅⋅+++ (1)、其中外墙热惰性指标D 值,按节能计算书中计算取2.92;(2)、外墙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1)第一层:石膏板D1=0.016<1,S1=5.28,R1=0.030,则:57.77.803.017.828.528.503.0112111=⨯++⨯⨯=++=i i R S R Y αα 2)第二层:挤塑聚苯板D2=0.43<1,S2=0.32,R2=1.212,则:=0.763)第三层:钢筋混凝土D3=1.98>1,S3=17.20,R3=0.115,则:Y 3 =S3=17.204)第四层:水泥砂浆D4=0.24<1,S4=11.37,R4=0.022,则:=14.545)第五层:外贴饰面砖D5=0.12<1,S5=12.72,R5=0.009,则:=14.15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11121211220.9D i k n n n e o k n n e S Y S Y Y S Y eS Y S Y Y S Y ααυα--++++=⋅⋅⋅⋅⋅⋅⋅⋅⋅⋅⋅⋅⋅⋅+++=49.92 6、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i ν,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78.195.07.857.77.895.01111=⨯+=+⨯=ααυY 由此可以求出东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max ()tsati i i o i A A θθβυυ⋅=++ =34.08+(0.25+1.69)⨯0.696=35.43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可得武汉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 te.max=36.9℃。
max max ⋅⋅e i <t θ结论: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高层东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小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能够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的要求。
1.1.1 西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计算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非通风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按附录式(附2.21计算):max ()tsati i i o i A A θθβυυ⋅=++1、其中内表面平均温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22计算):sa i i i o it t t R θα-=+ i t ——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1)、室内计算温度平均值:5.1+=e i t t ℃=32.4+1.5=33.9℃ 其中,e t ——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武汉地区取值32.4℃;(2)、室外综合温度平均值sa t 按照附录式(附2.14计算)33.36194.1495.04.32=⨯+=+=e e sa I t t αρ℃ 其中,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值,取W (E )昼夜平均149.4 W/m 2;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m 2K);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附表2.6取0.5;(3)、西向外墙的传热阻:Ro= 2.92 (m 2.K/W)内表面换热系数:28.7/()i W m K α=⋅可计算出内表面平均温度:=34.082、相位差修正系数β:(1)、te A 与ts A 比值其中,te A ——室外空气温度波幅(℃),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武汉地区取值4.5℃;ts A ——太阳辐射当量温度波幅(℃):7.1219)4.149-633(5.0)(max ⨯=-=e ts I I A αρ℃ 其中,ρ——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按附表2.6取0.5;m ax 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 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取值,W (E )16时取633W/m 2;I ——水平或垂直面上太阳辐射照度平均值(W/m 2),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 3.3采用武汉地区的规范取值,W (E )昼夜平均149.4W/m 2;e α——外表面换热系数,取19W/(m 2K);根据以上结果,tets A A 的比值计算,为2.82。
(2)、te ϕ与I ϕ差值te ϕ——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 ),通常取15;I ϕ——太阳辐射照度最大值出现时间(h ),通常取:西向,16; 根据以上条件,1-=-I te ϕϕ(h ),因此需按以下公式计算Δβ 以确定β :Δϕ = (ϕ T sa +ξ0 ) −( ϕ ti +ξi )ϕ T sa ——室外综合温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h ),西向取16; ϕ ti ——室外空气温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h ),通常取16; ξ0 ——多层围护结构延迟时间,计算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2.18:=(40.5×2.92-arctg +arctg )=8.15 ξi ——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延迟时间,计算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2.20:=1.39由此,Δϕ = (ϕ T sa +ξ0 ) −( ϕ ti +ξi )=16+8.15-16-1.39=6.76 (3)、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表2.7,相位差修正系数β:西向0.720; 3、室外综合温度波幅值tsa A ,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5计算):=12.38℃4、室内计算温度波幅值ti A :0.35.1-5.45.1==-=te ti A A ℃5、围护结构衰减倍数o ν,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7计算):11121211220.9Di k n n neo k n n eS Y S Y Y S Y eS Y S Y Y S Y ααυα--++++=⋅⋅⋅⋅⋅⋅⋅⋅⋅⋅⋅⋅⋅⋅+++ (1)、其中外墙热惰性指标D 值,按节能计算书中计算取2.92;(2)、外墙构造各层材料的表面蓄热系数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二中(七)1.的规定计算,由内到外逐层进行计算:1)第一层:石膏板D1=0.016<1,S1=5.28,R1=0.030,则:57.77.803.017.828.528.503.0112111=⨯++⨯⨯=++=i i R S R Y αα2)第二层:挤塑聚苯板D2=0.43<1,S2=0.32,R2=1.212,则:=0.763)第三层:钢筋混凝土D3=1.98>1,S3=17.20,R3=0.115,则:Y 3 =S3=17.204)第四层:水泥砂浆D4=0.24<1,S4=11.37,R4=0.022,则:=14.545)第五层:外贴饰面砖D5=0.12<1,S5=12.72,R5=0.009,则:=14.15可以求出围护结构衰减倍数: 11121211220.9D i k n n neo k n n e S Y S Y Y S Y eS Y S Y Y S Y ααυα--++++=⋅⋅⋅⋅⋅⋅⋅⋅⋅⋅⋅⋅⋅⋅+++=49.926、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i ν,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式(附2.19计算):78.195.07.857.77.895.01111=⨯+=+⨯=ααυY由此可以求出西向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max ()tsatii i oiA A θθβυυ⋅=++=34.08+(0.25+1.69)⨯0.72=35.48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附录三附表3.2可得武汉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 te.max=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