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肿瘤的发生; 非遗传型 RB 的 RB1 基因两次突变均发生于视网膜细胞。 RB1 基因定位于 13q14,全长 180kb,含 27 个外显子,其编码的 RB 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抑制细胞异常增殖。 如果在胚胎期 RB1 突变导致视网膜细胞缺少 RB 蛋白,便会出现细胞增生而最终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
➢ RB 患者中遗传型占 45%,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约为90%。 遗传型患者多为双眼发病,由生殖细胞突变引起,变异存在于每个体 细胞中。
➢ 对 RB1 基因进行一代测序,可以确定 70%~75%的 RB 患者,此外 还有 8%~16% 的 RB 患者为 RB1 基因中、大片段插入或缺失导致, 利用 qPCR、MLPA 及 FISH等技术可以确定。
RB 患者(双眼 RB 合并松果体瘤); 非遗传性:大多数单眼患者。 遗传型 RB 临床上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有大约 50%遗传该肿瘤的风险。
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由 RB1 基因纯合或复杂合突变所致。 遗传型 RB 的 RB1 基因首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所有体细胞均携带突变,RB1 基因第二次突变发生于视网膜细胞并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患儿低体重,早产史和高浓度吸氧史。双眼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病变,严重者可发生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增生病变收缩至晶状体后,可呈白瞳症表现。
4.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 单侧小眼球、白瞳症,B 超和 CT 无占位病变。
5.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Norrie 氏病或相关疾病 这类疾病有时表现与不典型 RB 相似,但睫状突牵 引、小角膜、合并全身异常(如小头)等特征之一应考虑鉴别诊断。B 超、CT 检查以及其它疾病相关基 因突变检测也有鉴别诊断价值。
4 病理检查
RB 的生长方式分为内生型、外生型和混合型。RB 肉眼观为单个或多个视网膜内白色小球。镜下可见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比高,HE 染色呈蓝色。肿 瘤细胞轮辐状排列,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菊花团。 病理检查多为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肿块病检,通常 不主张眼内穿刺检查,避免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转 移
基因检测
鉴别诊断
RB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白瞳症,需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白瞳症相鉴别。此外,当婴幼儿眼部表现为炎症渗 出、出血时,易与相关眼病混淆。
1.转移性眼内炎 患儿通常于高热后发病,病原体经血液循环进入眼内。患眼前房、玻璃体内大量渗出, 前房积脓或积血,可表现为白瞳症。眼压一般低于正常。
2.Coats 病 患者多为健康男性青少年,单眼眼底显示视网膜血管异常扩张,常见微血管瘤,视网膜下大 量黄白色渗出,可呈白瞳症。检眼镜眼底检查无实性隆起块。
RB分期
RB 的分期对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分期标准包括: 眼内期 RB 的国际分期(Intraocular International Retinoblastoma classify,IIRC)、RB 的 TNMH 分期。
03
临床诊断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辅助检查
1 B超
显示玻璃体内弱回声或中强回声光团,与眼底光带 相连,多见强回声钙化斑。也可见眼底光带不均匀 增厚,呈波浪或“V”型。少数患者可伴有视网膜 脱离。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可见瘤体内与视网 膜血管相延续的红蓝伴行的血流信号
➢ 如果通过以上检测均未发现致病基因变异时,可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或 全基因组测序。
➢ 90%的 RB 患者为散发无家族史,其中双眼患者为遗传型大多数单眼 患者为非遗传型
➢ 对临床诊断为 RB 的患者,建议进行 RB1 基因突变筛查,有条件的 地方建议同时进行外周血和肿瘤中 RB1 基因突变检测,目前首选二 代测序(外显子组或基因组测序)。
视网膜母细胞瘤流行病学
1. 新生儿 RB 的发生率为 1/20 000~1/15 000。 2. 75%的病例发生于 3 岁以前。 3.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9 000 例新增患者。 4. 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为 1 100 人,且 84%为晚
期高风险患者。
02
临床表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RB的临床
1 RB的临床表现
RB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白瞳症,俗称“猫眼”, 即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患眼可因肿瘤位于后极 部,视力低下,而发生失用性斜视。 早期表现为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拱状肿物,可 向玻璃体隆起,或沿脉络膜扁平生长。肿瘤表面 的视网膜血管可出现扩张、出血,甚至发生渗出 性视网膜脱离。 瘤组织也可穿破视网膜进入玻璃体,如雪球状漂 浮,甚至沉积于前房形成假性前房积脓
3 MRI
多于后极部见类圆形结节样病灶, T1WI 为等信号 或稍低信号,T2WI 为中信号或稍低及稍高混杂, 增强扫描为轻度或中度强化。DWI 显示病灶为显 著高信号。头部和眼眶的 MRI 可以评估是否有视 神经和眼外受累,以及“三侧性 RB”
2 CT
CT 检查可发现眼内高密度肿块、肿块内钙化灶、 视神经增粗、视神经孔扩大等。CT 检查对于眶骨 受侵更敏感。当视网膜脱离时,CT 有助于鉴别 RB或其它非肿瘤病变如 Coats 病
2 临床分类
可从发病部位分为单侧性、双侧性及三侧性 RB单 侧性 RB 患儿发病较迟,通常在两岁或三岁时发 生,至少 15%的单侧性 RB 患者有生殖细胞性RB 基因突变。生殖细胞性 RB 基因突变的病人发生 成骨肉瘤、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实质器官恶 性肿瘤如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的危险性高。
双侧性 RB患儿发病较早,通常一岁以内发病,若 合并颅内肿瘤(如松果体母细胞瘤、异位性颅内 视网膜母细胞瘤、PNET 等),则称为“三侧性 RB”。
视网膜母细胞瘤
2019年罕见病诊疗指南
Baby诺安
CONTENTS
目录
1 疾病概述 2 疾病表型 3 Fra Baidu bibliotek病诊断 4 疾病治疗
01
疾病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起源于原始视网膜干细胞或视锥细胞前体 细胞。
分遗传型和非遗传性型。 遗传型:大约占 45%其中主要是双眼患者或有家族史者(大约 10%的 RB 有家族史),还有部分单眼患者以及三侧性
➢ RB 患者中遗传型占 45%,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约为90%。 遗传型患者多为双眼发病,由生殖细胞突变引起,变异存在于每个体 细胞中。
➢ 对 RB1 基因进行一代测序,可以确定 70%~75%的 RB 患者,此外 还有 8%~16% 的 RB 患者为 RB1 基因中、大片段插入或缺失导致, 利用 qPCR、MLPA 及 FISH等技术可以确定。
RB 患者(双眼 RB 合并松果体瘤); 非遗传性:大多数单眼患者。 遗传型 RB 临床上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有大约 50%遗传该肿瘤的风险。
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由 RB1 基因纯合或复杂合突变所致。 遗传型 RB 的 RB1 基因首次突变发生于生殖细胞,所有体细胞均携带突变,RB1 基因第二次突变发生于视网膜细胞并
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患儿低体重,早产史和高浓度吸氧史。双眼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病变,严重者可发生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增生病变收缩至晶状体后,可呈白瞳症表现。
4.原始玻璃体持续增生症 单侧小眼球、白瞳症,B 超和 CT 无占位病变。
5.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Norrie 氏病或相关疾病 这类疾病有时表现与不典型 RB 相似,但睫状突牵 引、小角膜、合并全身异常(如小头)等特征之一应考虑鉴别诊断。B 超、CT 检查以及其它疾病相关基 因突变检测也有鉴别诊断价值。
4 病理检查
RB 的生长方式分为内生型、外生型和混合型。RB 肉眼观为单个或多个视网膜内白色小球。镜下可见 肿瘤细胞体积小,胞浆比高,HE 染色呈蓝色。肿 瘤细胞轮辐状排列,成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菊花团。 病理检查多为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肿块病检,通常 不主张眼内穿刺检查,避免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转 移
基因检测
鉴别诊断
RB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白瞳症,需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白瞳症相鉴别。此外,当婴幼儿眼部表现为炎症渗 出、出血时,易与相关眼病混淆。
1.转移性眼内炎 患儿通常于高热后发病,病原体经血液循环进入眼内。患眼前房、玻璃体内大量渗出, 前房积脓或积血,可表现为白瞳症。眼压一般低于正常。
2.Coats 病 患者多为健康男性青少年,单眼眼底显示视网膜血管异常扩张,常见微血管瘤,视网膜下大 量黄白色渗出,可呈白瞳症。检眼镜眼底检查无实性隆起块。
RB分期
RB 的分期对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常用的分期标准包括: 眼内期 RB 的国际分期(Intraocular International Retinoblastoma classify,IIRC)、RB 的 TNMH 分期。
03
临床诊断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辅助检查
1 B超
显示玻璃体内弱回声或中强回声光团,与眼底光带 相连,多见强回声钙化斑。也可见眼底光带不均匀 增厚,呈波浪或“V”型。少数患者可伴有视网膜 脱离。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可见瘤体内与视网 膜血管相延续的红蓝伴行的血流信号
➢ 如果通过以上检测均未发现致病基因变异时,可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或 全基因组测序。
➢ 90%的 RB 患者为散发无家族史,其中双眼患者为遗传型大多数单眼 患者为非遗传型
➢ 对临床诊断为 RB 的患者,建议进行 RB1 基因突变筛查,有条件的 地方建议同时进行外周血和肿瘤中 RB1 基因突变检测,目前首选二 代测序(外显子组或基因组测序)。
视网膜母细胞瘤流行病学
1. 新生儿 RB 的发生率为 1/20 000~1/15 000。 2. 75%的病例发生于 3 岁以前。 3.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9 000 例新增患者。 4. 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为 1 100 人,且 84%为晚
期高风险患者。
02
临床表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RB的临床
1 RB的临床表现
RB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白瞳症,俗称“猫眼”, 即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患眼可因肿瘤位于后极 部,视力低下,而发生失用性斜视。 早期表现为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拱状肿物,可 向玻璃体隆起,或沿脉络膜扁平生长。肿瘤表面 的视网膜血管可出现扩张、出血,甚至发生渗出 性视网膜脱离。 瘤组织也可穿破视网膜进入玻璃体,如雪球状漂 浮,甚至沉积于前房形成假性前房积脓
3 MRI
多于后极部见类圆形结节样病灶, T1WI 为等信号 或稍低信号,T2WI 为中信号或稍低及稍高混杂, 增强扫描为轻度或中度强化。DWI 显示病灶为显 著高信号。头部和眼眶的 MRI 可以评估是否有视 神经和眼外受累,以及“三侧性 RB”
2 CT
CT 检查可发现眼内高密度肿块、肿块内钙化灶、 视神经增粗、视神经孔扩大等。CT 检查对于眶骨 受侵更敏感。当视网膜脱离时,CT 有助于鉴别 RB或其它非肿瘤病变如 Coats 病
2 临床分类
可从发病部位分为单侧性、双侧性及三侧性 RB单 侧性 RB 患儿发病较迟,通常在两岁或三岁时发 生,至少 15%的单侧性 RB 患者有生殖细胞性RB 基因突变。生殖细胞性 RB 基因突变的病人发生 成骨肉瘤、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实质器官恶 性肿瘤如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的危险性高。
双侧性 RB患儿发病较早,通常一岁以内发病,若 合并颅内肿瘤(如松果体母细胞瘤、异位性颅内 视网膜母细胞瘤、PNET 等),则称为“三侧性 RB”。
视网膜母细胞瘤
2019年罕见病诊疗指南
Baby诺安
CONTENTS
目录
1 疾病概述 2 疾病表型 3 Fra Baidu bibliotek病诊断 4 疾病治疗
01
疾病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起源于原始视网膜干细胞或视锥细胞前体 细胞。
分遗传型和非遗传性型。 遗传型:大约占 45%其中主要是双眼患者或有家族史者(大约 10%的 RB 有家族史),还有部分单眼患者以及三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