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六章 无机化合物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浙大版_普通化学第六版知识点归纳【通用】.ppt
(4)多重平衡规则: Kθ= Kθ1. Kθ2 3.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1) ΔrGm(T) = -RTlnK(T)
(2)ΔrGm (T)= RT lnJc/K
ΔrGm (T) = RT lnJp /K
(3) ln Kθ(T)=-ΔrHθm / RT +ΔrSθm / R
= ( ) ln K2θ
K1θ
➢ n=1,2,3,4,5,6等正整数,电子层分别用K,L,M,N,O,P表示, 称 为电子层的符号。
➢在氢原子中n值越大的电子层,电子的能量越高。但在多电 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则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两者决 定。
最新.课件
16
2.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可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l= 0, 1, 2, 3, …, (n-1) ➢ l=0时(s轨道),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呈球形分布; ➢ l=1时(p轨道),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为双球面,电子云 的角度分布的图为两个交于原点的橄榄形曲面; ➢ l=2(d轨道)及3(称f轨道)时,原子轨道的形状更为复杂。 ➢ 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电子层n的不同“电子亚层”。 ➢ n, l相同的各原子轨道属于同一 “电子亚层”,简称“亚 层”。
(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 ,E↓;还原型形成沉淀 ,
E↑; 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 的相对大小。
最新.课件
6
4. 电动势E与△G的关系
-DrG =Welec,max
DrGm= --zFE 或 DrGmθ = --zFE θ
5.电极电势的应用
(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 E(O/R) O氧化能力 R还原能力
a O + z e - = b R (R=8.315 J ·K -1 ·mol-1 ;F = 96,485 C ·mol-1 ;T=298.15K)
无机化学课件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
常用玻璃仪器介绍
01
了解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规
格和用途。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02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干燥技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玻璃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3
避免玻璃仪器破损、划伤或污染,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05
无机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包括沉淀法、挥发法等。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 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检 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操作过程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处理
整理实验用品,清洗并归位; 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实验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 式,包括原子的空间位置、化学键的 类型和数目等。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 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
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
常用玻璃仪器介绍
01
了解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规
格和用途。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02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干燥技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玻璃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3
避免玻璃仪器破损、划伤或污染,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05
无机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包括沉淀法、挥发法等。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 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检 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操作过程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处理
整理实验用品,清洗并归位; 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实验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 式,包括原子的空间位置、化学键的 类型和数目等。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 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
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化学第六版电子课件第六章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锰片
锡块 铁器文物
铅器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二、锰及其化合物
锰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锰与氧化合的能力较强,在空气中金 属锰的表面被一层褐色的氧化膜所覆盖,使其不再继续被氧化。 在高温时,锰能够同卤素、氧气、硫、硼、碳、硅、磷等直接化 合。
锰主要用于钢铁工业中生产锰合金钢,在炼钢中有脱硫作用, 由于生成MnS而将硫除去。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 其化合物
*6.1 金属元素通论 6.2 钠、钾及其化合物 6.3 镁、钙、钡及其化合物 6.4 铝、铜、银、锌、汞及其化合物 *6.5 铬、锰、铁、锡、铅及其化合物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能够归纳出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 2. 能够叙述钠、钾单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分析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 性质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归纳总结镁、钙、钡重要的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4. 能够归纳总结铜、铝、银、锌、汞重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5. 能够说归纳总结铬、锰、铁、锡、铅重要化合物及其主要性质。
镁、钙、钡金属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密度、熔点和沸点 较钠和钾高。
镁、钙、钡的单质是活泼的金属,它们都极易在空气中燃烧,能与大多 数非金属反应。钙、钡都可溶于液氨中生成蓝色的还原性强MgCO3
石膏石 CaSO4·2H2O
重晶石 BaSO4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种卤化银沉淀: 氯化银 溴化银 碘化银
第六章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三、锌、汞及其化合物
锌、汞都是银白色金属。
汞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汞的密度大(13.546 g/cm3), 蒸气压又低,可以用来制造压力计。锌、镉、铜、银、金、钠、 钾等金属易溶于汞中形成合金,称为汞齐。汞齐中的其他金属仍 保留着这些金属原有的性质。
常见无机化合物ppt课件
❖ ⑶考点覆盖面比较大,通过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考纲中列出的代表元素几乎都考查到了。
❖ ⑷试题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核心,但具有一定综合 性,一般都是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概念、原理、 实验探究、过程方法的考查相融合。而且试题往往 以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前沿信息,当前社会热点作 为考查的切入点。主要题型有:离子方程式正误的 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框图推断, 化学工业流程等。
①写出xCxuCCuOC3·OyC3u·y(OCHu)(2O·zHH)2O2·+z(Hx+2yO)H与2氢= 气(x+反y)应Cu的+ 化xC学O2方+(程x+式2y+z)H2O
;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
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k,j→gf(hi)→de(ed)→hi(gf)→bc(cb)→l
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 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09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 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 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⑴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
❖ 7.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
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体积
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
化学式为
A
❖ A.N O 2 B. N 2 O 3 C. N 2 O
D. N 2 O 4
【考查知识点】氮的化合物知识
❖ ⑷试题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核心,但具有一定综合 性,一般都是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概念、原理、 实验探究、过程方法的考查相融合。而且试题往往 以生产生活实际,科技前沿信息,当前社会热点作 为考查的切入点。主要题型有:离子方程式正误的 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 原反应规律的应用,物质的检验,物质的框图推断, 化学工业流程等。
①写出xCxuCCuOC3·OyC3u·y(OCHu)(2O·zHH)2O2·+z(Hx+2yO)H与2氢= 气(x+反y)应Cu的+ 化xC学O2方+(程x+式2y+z)H2O
;
②试验装置用下列所有仪器连接而成,按氢气流方向的连接顺序是(填入
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a→k,j→gf(hi)→de(ed)→hi(gf)→bc(cb)→l
xCO2↑+(y+z)H2O↑,依据碱式碳酸铜、CuO、CO2和H2O质 量(或其中任意三个量),即可计算出其组成。
09
27.(15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 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 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⑴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
❖ 7.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
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2L(体积
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
化学式为
A
❖ A.N O 2 B. N 2 O 3 C. N 2 O
D. N 2 O 4
【考查知识点】氮的化合物知识
普通化学第6章.ppt
6.1 单质的物理性质
6.1.1 熔点、沸点和硬度
从图6.2 可以看出: ● 第2、3周期(短周期,主族及零族),单质的沸点从 左到右逐渐增高、然后降低,IV族最高,零族最低; ● 第4、5、6周期(长周期,包括主族、副族、VIII族及 零族),单质的熔点从左到右逐渐增高、然后降低,VI副 族附近最高,然后变化较复杂,总趋势逐渐降低,零族最 低。 ● 沸点最高的非金属是C、金属是W。
65265配位化合物63cunhptclagnhoh氢氧化二氨合银coclocl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crohoen三羟基?一水?乙二胺合铬在有些配体中含有两个配位原子如scn离子结构为线性以s为配位原子时scn亚硝酸根只能有一个原子配位652两可配体65配位化合物64命名下列配合物指出中心离子及其氧化值和配位数以及配离子的电荷数conh中心离子氧化值配位数配离子电荷2na2652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65配位化合物651931年鲍林将杂化轨道理论应用到配合物中提出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用来解释配合物的形成结构和性质
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2.1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 金属的钝化
金属的钝化是指金属和合金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失去了化学 活性的行为。某些金属的氧化物膜具有保护作用。最容易产生 钝化的作用的有 Al、Cr、Ni和 Ti以及含有这些金属的合金。
钝化作用的机理: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
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2 单质的化学性质
6.2.1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
◆ 金属与氧的作用
P区金属的活泼性比S区金属的弱。Sn、Pb、Sb、 Bi等在 常温下与空气无显著作用。Al虽易与氧化合,但在空气中表面 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Al常温下较稳定。
d 区(III副族与Mg相似外)和ds 区金属的活泼性也较弱。 同周期中金属单质活泼性的变化情况与主族的相类似,从左 到右一般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但没有主族的明显。例如Ti、V 对空气较稳定;Cr、Mn与空气作用较缓,Cr 在氧气中表面生 成氧化物保护膜;Fe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Co与氧作用并不 显著;Ni也能形成保护膜;Cu的化性比较稳定;锌较活泼,但 形成的氧化锌膜也有保护性能。
普通化学 第6章 无机化合物PPT课件
化物,但易偏 分子型,熔点较低。
向于分子型,
熔点较低。
03.05.2020
.
2
注意:1)IA族的LiCl例外;
2)IIA族的熔点:BaCl2>SrCl2 >CaCl2
>MgCl2 >BeCl2;
3)熔点: FeCl2 > FeCl3 ;SnCl2 >SnCl4
原因: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
2 离子极化理论 (1)离子极化 (P212)
03.05.2020
.
13
❖ 亚硝酸钠 无色透明晶体,一般用作氧化剂,有弱毒性、致癌。
亚硝酸盐中氮的氧化值为+3,处于中间价态,既 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的电极电势: φ (HNO2 /NO)=0.983V φ (NO3ˉ/HNO2)=0.934V
作为氧化剂: 2NO2ˉ+ 2Iˉ+ 4H+ = 2NO(g) + I2 + 2H2O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涉及范围很广。现联系 周期系和化学热力学,着重讨论氧化还原性和 酸碱性。
1 氧化还原性
本节选择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高锰 酸钾、重铬酸钾、亚硝酸盐、过氧化氢为代表, 介绍氧化还原性、介质的影响及产物的一般规律。
03.05.2020
.
11
❖ 高锰酸钾 暗紫色晶体,常用强氧化剂。氧化能力随介质的酸 度的减弱而减弱,还原产物也不同。
03.05.2020
.
4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吸引力, 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生变形而导致轨 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小的键(如下图),即 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 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向于分子型,
熔点较低。
03.05.2020
.
2
注意:1)IA族的LiCl例外;
2)IIA族的熔点:BaCl2>SrCl2 >CaCl2
>MgCl2 >BeCl2;
3)熔点: FeCl2 > FeCl3 ;SnCl2 >SnCl4
原因:用离子极化理论解释。
2 离子极化理论 (1)离子极化 (P212)
03.05.2020
.
13
❖ 亚硝酸钠 无色透明晶体,一般用作氧化剂,有弱毒性、致癌。
亚硝酸盐中氮的氧化值为+3,处于中间价态,既 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酸性介质中的电极电势: φ (HNO2 /NO)=0.983V φ (NO3ˉ/HNO2)=0.934V
作为氧化剂: 2NO2ˉ+ 2Iˉ+ 4H+ = 2NO(g) + I2 + 2H2O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涉及范围很广。现联系 周期系和化学热力学,着重讨论氧化还原性和 酸碱性。
1 氧化还原性
本节选择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高锰 酸钾、重铬酸钾、亚硝酸盐、过氧化氢为代表, 介绍氧化还原性、介质的影响及产物的一般规律。
03.05.2020
.
11
❖ 高锰酸钾 暗紫色晶体,常用强氧化剂。氧化能力随介质的酸 度的减弱而减弱,还原产物也不同。
03.05.2020
.
4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吸引力, 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生变形而导致轨 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小的键(如下图),即 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 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大学化学绪论课件
用光导纤维 做手术,不 用开刀
16/51
F-117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身性能,突破敌 火力网,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 、重要工业目标,还可执行侦察任务,具有一定空战能力。17/51
近年发现和发明的新物质层出不穷,如球碳、管碳、团 簇化合物、笼合物等。
富勒烯C60
2-3.有机化学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也有人 称为“碳化学”。
当前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 有机合成化学; (2) 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 (3)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4) 物理有机化学;
(研究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机化 学反应机理及用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来理解、 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
28/51
(1) 古代化学
古代化学:17世纪以前,主要从事炼丹、炼 金、医用化学、冶金。
特点: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研制出来的物 质和实验器皿,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献。
29/51
(2) 近代化学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明确了化学的科 学性,创造和建立了化学的理论体系。 有影响的成果是: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拉瓦锡开创了实验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否定 了“燃素说”,道尔顿提出了化学原子的科学 概念,创立了“原子学说”,门捷列夫提出了 元素周期率,创建了原始周期表等等。此时化 学出现了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四个分 支。
35/51
2-2.分析化学
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支学科。主要
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两个方面。结构分析更多地 涉及物理内容,故往往划归为物理化学的研究范畴。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16/51
F-117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身性能,突破敌 火力网,压制敌方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 、重要工业目标,还可执行侦察任务,具有一定空战能力。17/51
近年发现和发明的新物质层出不穷,如球碳、管碳、团 簇化合物、笼合物等。
富勒烯C60
2-3.有机化学
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也有人 称为“碳化学”。
当前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1) 有机合成化学; (2) 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催化; (3)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4) 物理有机化学;
(研究有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有机化 学反应机理及用理论计算化学的方法来理解、 预见和发现新的有机化学现象)
28/51
(1) 古代化学
古代化学:17世纪以前,主要从事炼丹、炼 金、医用化学、冶金。
特点:没有形成理论体系,研制出来的物 质和实验器皿,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 大贡献。
29/51
(2) 近代化学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明确了化学的科 学性,创造和建立了化学的理论体系。 有影响的成果是: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拉瓦锡开创了实验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否定 了“燃素说”,道尔顿提出了化学原子的科学 概念,创立了“原子学说”,门捷列夫提出了 元素周期率,创建了原始周期表等等。此时化 学出现了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四个分 支。
35/51
2-2.分析化学
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分支学科。主要
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两个方面。结构分析更多地 涉及物理内容,故往往划归为物理化学的研究范畴。
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六章课件_无机化合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5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平衡常数
配离子类似于弱电解质,是难解离的物质,在水溶液中仅 少量解离,并存在着解离平衡。例如:
[Cu(NH3)4]2+配离子总的解离平衡可简单表示为:
[Cu(NH3)4]2+
Cu2+ + 4NH3
其总的解离常数K解离或Ki (Instability Constant)为
配位体通常是非金属的阴离子或分子,例如
:F-,Cl-,Br-,I-,OH-,CN-,H2O,NH3 ,CO……
配位原子:与形成体成键的原子。
单基配位体:配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多基配位体:具有两个或多个配位原子的
配位体。例如:
乙二胺(en)
首页
H上2一N•页•
CH 2
下一页
CH 2
末页
N
••
H
2
18
氢氧化四氨合铜(Ⅱ)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 硝酸羟基•三水合锌(Ⅱ)
Co(NH3 )5 (H2O)Cl3
Fe(CO)5
Co(NO2 )3 (NH3 )3 Ca(EDTA首)页2 上一页
(三)氯化五氨•水合钴(Ⅲ) 五羰(基)合铁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乙下一二页胺末四页乙酸根合钙(Ⅱ2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氯化物的物理性质
氯化物是指氯与电负性比氯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 元化合物。
氯化物概述
NaCl、KCl、BaCl2等离子型氯化物熔点较高、稳定性好的 氯化物在熔融状态可用作高温介质(盐浴剂),CaF2、NaCl 、KCl等可以用作红外光谱仪的棱镜。过渡型的无水氯化 物如AlCl3、ZnCl2、FeCl3等可以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 常用作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性质较稳定的 无水氯化物如CaCl2等常用作干燥剂。
浙江大学生物无机化学Chapter 6PPT课件
深入的研究表明,缺锌的Cu2E2SOD同样具有活性。 可能的机理: Zn(II)协助创造一个适当的电场梯度,从而吸引O2-· 进入SOD的圆锥形腔穴。 O2及歧化产物H2O2都为中性,从而容易扩散出去, 而为阴离子的O2-· 则否。 另一种解释是,锌使蛋白质具有热稳定性。 铜锌SOD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光谱性质及反应 活性在70℃,10mmol/LpH7.2磷酸盐缓冲液中温育 31.170.m202i0n而不变化,而脱锌酶的热稳定性显著下降。 14
本章绍介:
1. 细胞用来去除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反应活 性的天然抵御机制。
2. 细胞对外源物质天然抵御能力的化学基础。
3. 人工合成试剂作为化学治疗药物。
31.10.2020
2
氧的毒性
超氧离子为带有负离子的自由基,反应活泼, 与过氧化氢作用可以生成性质更活泼的羟自 由基OH•。
它们作用于DNA时可使其氧化、修饰、甚至 断裂;
3. 在pH3.8透析可选择性除去Zn2+。
(1) Zn-SOD
(2) CuZn-SOD
apo-SOD
31.10.2020
(3) Cu-SOD
12
Cu-ZnSOD中锌离子的作用
31.10.2020
图中的咪唑桥在每个催化循环 过程都要断开并重新形成,这 种断裂发生的速率已被证明与 酶的转换速率同样快。
关于SOD的主要功能是除去胞液中的O2-·的观点现
在仍未被普遍接受,它也可能充当铜、锌的分子仓
库,在这些元素的体内平衡过程中起作用。
SOD的功能是使超氧化物歧化,其产物之一—— H2O2本身也是一种有潜在的有害物质,由另一种金 属酶——过氧化氢酶所清除。
这样,SOD与过氧化氢酶协同作用,保护需氧生物
本章绍介:
1. 细胞用来去除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反应活 性的天然抵御机制。
2. 细胞对外源物质天然抵御能力的化学基础。
3. 人工合成试剂作为化学治疗药物。
31.10.2020
2
氧的毒性
超氧离子为带有负离子的自由基,反应活泼, 与过氧化氢作用可以生成性质更活泼的羟自 由基OH•。
它们作用于DNA时可使其氧化、修饰、甚至 断裂;
3. 在pH3.8透析可选择性除去Zn2+。
(1) Zn-SOD
(2) CuZn-SOD
apo-SOD
31.10.2020
(3) Cu-SOD
12
Cu-ZnSOD中锌离子的作用
31.10.2020
图中的咪唑桥在每个催化循环 过程都要断开并重新形成,这 种断裂发生的速率已被证明与 酶的转换速率同样快。
关于SOD的主要功能是除去胞液中的O2-·的观点现
在仍未被普遍接受,它也可能充当铜、锌的分子仓
库,在这些元素的体内平衡过程中起作用。
SOD的功能是使超氧化物歧化,其产物之一—— H2O2本身也是一种有潜在的有害物质,由另一种金 属酶——过氧化氢酶所清除。
这样,SOD与过氧化氢酶协同作用,保护需氧生物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第 章
无机化合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目录
6.1 氧化物和卤化物的性质 6.2 配位化合物 6.6 无机材料基础
首页 上一 氧化物和卤化物的性质
种类繁多的无机化合物中,氧化物和卤 化物的性质涉及范围很广,属于典型的 化合物。所以着重讨论它们的熔点、沸 点等物理性质以及规律。
图6.9 离子极化作用示意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 吸引力,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 生变形而导致轨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 小的键(如下图),即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 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图6.10 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的示意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
1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 活泼金属的氯化物如NaCl、KCl、BaCl2等 是离子晶体,熔点、沸点较高 ➢ 非金属的氯化物如PCl3、CCl4、SiCl4等是分 子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 ➢ 位于周期表中部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如 AlCl3、FeCl3、CrCl3、ZnCl2等是过渡型氯化物, 熔点、沸点介于两者之间
配位化学的研究对象 是配位化合物,也称 为配合物。
首页 上一页
图6.11 Cu(DABT)Cl2配合物的分子结 构(70K以下呈铁磁性质) , 配体DABT
为2,2‘-二氨基-4,4’-联噻唑的简称
下一页 末页
16
6.2.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是由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通过配位键与 配位体形成的化合物。根据配位体的不同,配合 物分为简单配合物和特殊配合物两类。
低价偏向离子晶体或原子晶体,如Cr2O3、 Fe2O3、Al2O3 高价偏向共价型分子晶体,如V2O5、 CrO3、MoO3
➢ 原子型、离子型和某些过渡型的氧化物晶体,由于具有熔 点高、硬度大、对热稳定性高的共性,工程中常可用作磨料、 耐火材料及耐高温无机涂料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4
表6.7 氧化物的熔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6
氯化物熔点
表6.6 氯化物的熔点 注1:IB~VB,IA~IVA族价态与族数相 同;VIA族为四氯化物,VIB、VA族为 三氯化物。VIIB和VIII族为二氯化物。 注2:Tl、Pb、Bi分别为+1、+2、+3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7
氯化物的沸点
s表示升华; d表示分解;LiCl,ScCl3的 数据有一个温度范围,本表取平均值。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氯化物的物理性质
氯化物是指氯与电负性比氯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 元化合物。
氯化物概述
NaCl、KCl、BaCl2等离子型氯化物熔点较高、稳定性好的 氯化物在熔融状态可用作高温介质(盐浴剂),CaF2、NaCl、 KCl等可以用作红外光谱仪的棱镜。过渡型的无水氯化物 如AlCl3、ZnCl2、FeCl3等可以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常 用作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性质较稳定的无 水氯化物如CaCl2等常用作干燥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1
❖ 离子变形性(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
离子变形性大小与离子的结构有关,主要取决于: ➢ 离子的电荷: 随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的增加,变形性增 大。
Si4+<Al3+<Mg2+<Na+<F-<O2-
➢ 离子的半径: 随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 F-<Cl-<Br-<I-; O2-<S2-
➢ 简单配合物
由单齿配体和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配位的配合物称为 简单配合物。
➢ 特殊配合物
配位体中至少有一个多齿配体和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配 位形成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还有中性金属原 子为配合物形成体,CO为配体的羰合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
2 离子极化理论及应用*
把组成化合物的原子看作球形的正、负离子,正、 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于球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离子 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会发生相对位移,离子就会变形, 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过程叫做离子极化。事实上离子 都带电荷,所以离子本身就可以产生电场,使带有异 号电荷的相邻离子极化。
除标有*、**和VIII族的元素外,所有元 素氧化物的价态与族数一致。*:Rh2O3 ; **:Au2O3; VIII族:+2价。VA族有下划 线的为+3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6.2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 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 于配位化学与生命科学 的结合,以及具有特殊 功能配合物的良好前景 等,使配位化学获得很 大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影响离子极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 极化力(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而发生变形的能力)
离子的极化力决定于它的电场强度,主要取决于:
➢ 离子的电荷 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 离子的半径 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如 Mg2+> Ba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8电子构型(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如Na+、Mg2+) 极化力弱,9~17电子构型的离子(如Cr3+、Mn2+、Fe2+、 Fe3+)以及18电子构型的离子(如Ag+、Zn2+等)极化力较 强。 如 Ag+>> Na+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18、9~17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 性较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小。
K+<Ag+ ; Ca2+<Hg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
极化对晶体结构和熔点的影响*
以第三周期氯化物为例:
由于Na+、Mg2+、Al3+、Si4+的离子电荷依次递 增而半径减小,极化力依次增强,引起Clˉ发生变 形的程度也依次增大,致使正负离子轨道的重叠程 度增大,键的极性减小,相应的晶体由NaCl的离子 晶体转变为MgCl2、AlCl3的层状过渡型晶体,最后 转变为SiCl4的共价型分子晶体,其熔点、沸点、导 电性也依次递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3
氧化物的熔点、沸点和硬度
➢ 金属性强的元素的氧化物是离子型化合物,如Na2O、 MgO,熔点、沸点大都较高。
➢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如CO2、N2O5,固态 时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低;SiO2则是原子晶体,熔点高, 硬度大。 ➢ 金属性弱的元素的氧化物属过渡型晶体:其中
无机化合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目录
6.1 氧化物和卤化物的性质 6.2 配位化合物 6.6 无机材料基础
首页 上一 氧化物和卤化物的性质
种类繁多的无机化合物中,氧化物和卤 化物的性质涉及范围很广,属于典型的 化合物。所以着重讨论它们的熔点、沸 点等物理性质以及规律。
图6.9 离子极化作用示意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 吸引力,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 生变形而导致轨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 小的键(如下图),即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 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图6.10 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的示意图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
1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 活泼金属的氯化物如NaCl、KCl、BaCl2等 是离子晶体,熔点、沸点较高 ➢ 非金属的氯化物如PCl3、CCl4、SiCl4等是分 子晶体,熔点、沸点都很低 ➢ 位于周期表中部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如 AlCl3、FeCl3、CrCl3、ZnCl2等是过渡型氯化物, 熔点、沸点介于两者之间
配位化学的研究对象 是配位化合物,也称 为配合物。
首页 上一页
图6.11 Cu(DABT)Cl2配合物的分子结 构(70K以下呈铁磁性质) , 配体DABT
为2,2‘-二氨基-4,4’-联噻唑的简称
下一页 末页
16
6.2.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是由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通过配位键与 配位体形成的化合物。根据配位体的不同,配合 物分为简单配合物和特殊配合物两类。
低价偏向离子晶体或原子晶体,如Cr2O3、 Fe2O3、Al2O3 高价偏向共价型分子晶体,如V2O5、 CrO3、MoO3
➢ 原子型、离子型和某些过渡型的氧化物晶体,由于具有熔 点高、硬度大、对热稳定性高的共性,工程中常可用作磨料、 耐火材料及耐高温无机涂料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4
表6.7 氧化物的熔点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6
氯化物熔点
表6.6 氯化物的熔点 注1:IB~VB,IA~IVA族价态与族数相 同;VIA族为四氯化物,VIB、VA族为 三氯化物。VIIB和VIII族为二氯化物。 注2:Tl、Pb、Bi分别为+1、+2、+3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7
氯化物的沸点
s表示升华; d表示分解;LiCl,ScCl3的 数据有一个温度范围,本表取平均值。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氯化物的物理性质
氯化物是指氯与电负性比氯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 元化合物。
氯化物概述
NaCl、KCl、BaCl2等离子型氯化物熔点较高、稳定性好的 氯化物在熔融状态可用作高温介质(盐浴剂),CaF2、NaCl、 KCl等可以用作红外光谱仪的棱镜。过渡型的无水氯化物 如AlCl3、ZnCl2、FeCl3等可以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常 用作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性质较稳定的无 水氯化物如CaCl2等常用作干燥剂。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1
❖ 离子变形性(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
离子变形性大小与离子的结构有关,主要取决于: ➢ 离子的电荷: 随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的增加,变形性增 大。
Si4+<Al3+<Mg2+<Na+<F-<O2-
➢ 离子的半径: 随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 F-<Cl-<Br-<I-; O2-<S2-
➢ 简单配合物
由单齿配体和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配位的配合物称为 简单配合物。
➢ 特殊配合物
配位体中至少有一个多齿配体和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配 位形成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还有中性金属原 子为配合物形成体,CO为配体的羰合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
2 离子极化理论及应用*
把组成化合物的原子看作球形的正、负离子,正、 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于球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离子 中的原子核和电子会发生相对位移,离子就会变形, 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过程叫做离子极化。事实上离子 都带电荷,所以离子本身就可以产生电场,使带有异 号电荷的相邻离子极化。
除标有*、**和VIII族的元素外,所有元 素氧化物的价态与族数一致。*:Rh2O3 ; **:Au2O3; VIII族:+2价。VA族有下划 线的为+3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6.2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 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 于配位化学与生命科学 的结合,以及具有特殊 功能配合物的良好前景 等,使配位化学获得很 大的发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影响离子极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 极化力(离子使其他离子极化而发生变形的能力)
离子的极化力决定于它的电场强度,主要取决于:
➢ 离子的电荷 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 离子的半径 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如 Mg2+> Ba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8电子构型(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如Na+、Mg2+) 极化力弱,9~17电子构型的离子(如Cr3+、Mn2+、Fe2+、 Fe3+)以及18电子构型的离子(如Ag+、Zn2+等)极化力较 强。 如 Ag+>> Na+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18、9~17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 性较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小。
K+<Ag+ ; Ca2+<Hg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2
极化对晶体结构和熔点的影响*
以第三周期氯化物为例:
由于Na+、Mg2+、Al3+、Si4+的离子电荷依次递 增而半径减小,极化力依次增强,引起Clˉ发生变 形的程度也依次增大,致使正负离子轨道的重叠程 度增大,键的极性减小,相应的晶体由NaCl的离子 晶体转变为MgCl2、AlCl3的层状过渡型晶体,最后 转变为SiCl4的共价型分子晶体,其熔点、沸点、导 电性也依次递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3
氧化物的熔点、沸点和硬度
➢ 金属性强的元素的氧化物是离子型化合物,如Na2O、 MgO,熔点、沸点大都较高。
➢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如CO2、N2O5,固态 时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低;SiO2则是原子晶体,熔点高, 硬度大。 ➢ 金属性弱的元素的氧化物属过渡型晶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