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与唯识(周贵华)
唯识论
前六识了别别境、及粗显之境,名之为识。
以上数者,只是一种能变的法性,是离开名称言 说的境界。而唯识之教,是 [即用显体] ,说到其 体,名之为 [如如] ,说到其用,名之为 [能变] 。 能则势力生起,运转不居;变则生灭如幻,非实 有性。唯识立论,谓离识之外,无别有法。而所 谓识,亦不过一能变的功能而已。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三讲 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
唯识(Vijnapti-matrata),即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 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 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 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由第八阿赖耶识 中之种子所变生,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 说 [唯识无境] ;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 [唯 识所变] 。
解析三种能变识
阿赖耶识 末那识 意识及前五识
一. 释难破执: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二. 标宗归识:彼依识所变。 三. 彰能变体: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一颂
玄 奘由梵译汉 霍韬晦由梵译汉 吕 澂由藏译汉 韩镜清由藏译汉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为三。 我法施设相, 虽有种种现; 彼实识转化。 此转化有三: 施设我及法, 各别种类起, 彼皆由识变。 此变又三类。 由假安立我和法,若诸种种等出现,彼者转为辨别识,此转为
(5)《阿毗达磨大乘经》说:
“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中 略)四者,成就三种胜解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 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得胜解力,诸义显 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 (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 皆不显现。”
入门唯识基础书单
入门唯识基础书单唯识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探讨了心识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唯识的基础概念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入门唯识基础书单,供大家参考。
一、《中观论》《中观论》是古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是佛教唯识学派的经典之一。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唯识学派的核心理论,包括识与境、缘起理论等内容。
阅读《中观论》可以帮助初学者建立起对唯识理论的基本认识。
二、《入唯识脑神经》《入唯识脑神经》是佛教学者慧能所著的一本现代唯识学入门书籍。
该书通过结合现代科学的观点,以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
阅读《入唯识脑神经》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唯识学派的观点,并将其与现代科学进行对比。
三、《唯识导论》《唯识导论》是佛教学者釋智顗所著的一本入门唯识学导论。
该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唯识学派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通过阅读《唯识导论》,初学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唯识学派的观点,并掌握其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四、《唯识学概论》《唯识学概论》是佛教学者釋智显所著的一本唯识学概论。
该书详细介绍了唯识学派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核心思想。
通过阅读《唯识学概论》,初学者可以了解唯识学派的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
五、《唯识心理学》《唯识心理学》是佛教学者釋智照所著的一本唯识学心理学著作。
该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唯识学派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探讨了心识与事物的关系。
通过阅读《唯识心理学》,初学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唯识学派的心理学观点,以及其对人类心智活动的影响。
以上是一份入门唯识基础书单,这些书籍涵盖了唯识学派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学习资料。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入门书籍,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唯识学派的思想。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教学大纲李虎群 编写615目录前言 (619)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619)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619)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619)序论中国佛教特色与学习方法 (620)第一节宗教的基础和宗教学研究 (620)一、宗教的基础 (620)二、宗教研究的基础 (620)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特色和学习方法 (621)一、中国佛教的特色 (621)二、学习方法 (622)复习与思考题 (622)拓展阅读书目 (622)第一章印度佛教思想源流 (623)一、小乘兴盛时期 (623)二、大乘兴盛时期 (623)三、密咒兴盛的时期 (623)复习与思考题 (623)拓展阅读书目 (623)第二章 中国佛教思想源流 (624)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佛教的特点 (624)一、取决于佛教自身的开放、含容性质。
(624)二、取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和融摄。
(624)三、中国佛学至少有如下四个特点 (625)四、佛教在适应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屈从了其中的消极面,付出了影响至今的负面代价。
(625)第二节源流 (626)一、首先是传入阶段 (626)二、传播阶段 (626)三、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627)第三节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介绍 (628)一、三论宗 (628)二、天台宗 (628)三、华严宗 (628)四、唯识宗哲学 (629)五、禅宗哲学 (629)复习与思考题 (629)拓展阅读书目 (629)第三章佛教基本理论 (630)第一节缘起性空 (630)616一、“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 (630)二、缘起法和人生的关系 (630)三、性空与修学 (630)第二节四圣谛 (630)一、苦 (630)二、苦集 (631)三、苦灭。
苦灭道 (631)第三节《般若心经》解读 (631)复习与思考题 (631)拓展阅读书目 (631)第四章佛教修持法门(上):解脱道 (632)绪论 (632)一、佛法并不是一种在理论上单独存在的东西。
“本心”的追问——以《新唯识论》“明宗”章与“唯识”章为例
熊 十力先 生 在 谈 到 其 《 唯识 论 》 新 时说 : 读 本 “ 书 者 , 于佛 家大 乘学及 此 土三 玄并 魏晋宋 明诸子 , 若 未得 其要 , 则不 知本 书之 所 根 据 与 其 所包 含 及 融 会 贯通处 。其 轻诋 , 宜 也 。 _ 笔 者 与 熊 先 生 的要 亦 ”l 求难 以完 全契合 。本 文 试 图从 马一 浮 的序 人 手 , 指 出熊先 生 《 唯识 论 》 本 义 主 要 是 “ 于 知 化 , 新 的 深 冥
见马一 浮 的评判 独具 慧 眼 , 以下是 详细 分析 。
( ) 皆生于观 念 “ ” 一 人 识 的世界
世 。虽 然如 此 , 们 应 知 道 , 幻 万 言 , 是 虚 幻 。 我 虚 终
对 于另 一路 向 , 于变 化 中求 变 化之 理 , 难 之 至 , 殊 所
依 习俗 所 分 “ 体 …‘ 识 …‘ 法 ” 论 , 为 本 认 方 诸 皆
于大 化流 行 中 另 求 实 在 , 立 一 理 , 路 数 空 别 虽
幻 , 幻 中有 实 , 然 对象 即明 , 之有 据 , 以能 言之成 谈 所
理, 这是 “ 质主 义 ” 本 的基 本 特征 , 洋 万 言 , 累千 洋 累
也 。¨ ” 细研《 新唯识论》 明宗” 唯识 ” , 之“ 与“ 章 足
21 0 0年 9月 第2 5卷第 3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U N LO N N IS IU E O N I E R N ( O I LS IN E E II N O R A FHE A N TT T FE GN E IG S CA CE C D TO )
世 界之 原 因 , “ 求 背后 ” “ 之 实理 ” 。此种 路数 可 以称
略谈闻熏与四法行
略谈闻熏与四法⾏略谈闻熏与四法⾏周贵华四法⾏,即亲近善⼠、正闻熏习、如理作意(如理思维)、法随法⾏,简称师、闻、思、修,在解脱道中为⼊流之⾏,即证⼊初果的学修之正⾏,⽽在菩提道中是证⼊初地之正⾏。
四法⾏本为佛教的基本法⽬,但在近世中国佛教实践中少有切实遵⾏,这⾥从正闻熏习即闻熏⾓度略谈⼀⼆。
在四法⾏的前两项中,有两点属于前提性质:⼀是需善知识(善⼠)即师的直接指导,⼆是所闻以佛陀圣教为本。
此⼆如果具⾜,称闻思修为具⾜发起,否则为⾮具⾜发起。
具⾜发起为上。
其中,善知识(善⼠)有种种。
佛是根本善知识,因位圣者也是善知识,这两类乃真正善知识,即圣者善知识,因具真正的智慧与德能。
发⼼凡夫也是善知识,但⽆真正智慧,德能也⾮⽆漏,所以称凡夫善知识。
凡善知识都极为难得,在末法时尤其如此,虽然末法时现前的基本是凡夫善知识。
有亲教师者,也需其他善知识,且亲教师在⽣⽣世世修学中当有很多,并⾮唯⼀。
要知道,在多⽣累劫修学过程中,根本善知识即佛都会有⽆量,何况属因位的亲教师!⽹友“常_如”认为,不能将凡圣截然划界,否则难免⾼推圣境,凡夫就⽆法转化为圣者。
这⾥似有误解。
划界并⾮意味完全斩断凡圣间的联系,⼆者内在是有善性关联的,这保证了转化的可能。
为什么要划界呢?诚如⽹友“佛⼦要⾏菩萨⾏”所说:“对善知识划界是必要的,这可明确凡圣之别,指明修⾏者的努⼒⽅向。
⾼推圣境也是必要的,就怕将凡夫境界与圣者境界相混淆,否则还成什么佛?”简⾔之,对初学者⽽⾔,将外道乃⾄世间⼀切与三宝区分开来是必须的,在三宝中将凡圣区分开也是必须的,因为平等、⽆差别是圣者境界,⾮初学凡夫所能直接契⼊,从有差别到⽆差别才是善巧修学的⽅向。
“亲近善⼠”中的善知识,是⽣命形态的,代表佛宝与僧宝,⽽在“正闻熏习”中所要闻熏的⼀切善知识之教,也是善知识,但⾮⽣命形态的,可代表法宝。
在后者这类特殊善知识中,佛陀之教乃圣教量,为根本。
在末法时期具格的⽣命形态的善知识不易现前,佛陀之教作为善知识,地位尤显突出。
中国书法审美现象考论基于“唯识无境”视域
中国书法审美现象考论:基于“唯识无境”视域作者:兰浩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6期摘要:“唯识无境”是佛法唯识学的核心理论,是对宇宙一切法的独创解释。
从唯识学角度解读中国书法现象迄今少有学者探索。
结合唯识论经典和当今学人相关著作,从唯识无境观点出发探索书法审美现象,阐述书法作为不离心识的外境而存在,中国书法审美现象也在阿赖耶识本识为依止的种熏现行中得以理解。
“转识成智”是唯识学依于佛陀所证境界而为引导众生最終成就无住涅槃所安立,中国书法创作表达自然抽象和心性审美境界,唯识学和中国书法审美归趣具备相融性和不共性。
相融性体现为唯识观修行运用书法可以表征和引渡佛法,书法即佛教修行妙用法门。
不共性体现为唯识学终极目标的无住涅槃境界和中国书法的世智审美心理趋向不同等多个方面。
从“唯识无境”理解书法现象,有助于深入解读佛教佛法和书法艺术二者之间的究竟关系。
关键词:"唯识无境";唯识学;佛教;中国书法作者简介:兰浩,哲学博士,宁德师范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书法学、哲学(E-mail:***************;福建宁德 352100 )。
中图分类号:J292.1;B94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8)06-“唯识无境”是大乘佛教唯识学的核心理论,主要提倡万法唯识,说明宇宙的一切现象皆是有情的八识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精神循环所致。
瑜伽行派,因其学说核心为唯识思想又称为唯识学派,是继中观学派之后兴起而与中观学派并称的印度大乘佛教教派。
在印度佛教史上,瑜伽行派以唯识思想为核心建构出一个体系最为完整、逻辑最为严密的集大成性学说,把大小乘思想熔为一炉,阐发独到的“唯识无境”思想。
唯识学以其博大谨严的理论系统,也代表了印度佛教义理发展的最高峰。
近代以来,唯识学因为具有特有的思辨性、心理名相的复杂性以及结构系统的缜密性,对中西哲学、心理学、科学、艺术学等领域产生极大影响。
胡晓光:唯识二题刍议.doc.doc
唯识二题刍议胡晓光唯识佛学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圆满程度时期而形成的庞大的理论体系。
它把佛法中一切真实性的问题以现实、理性的方式给予体系性的完整诠释。
可以说,印度大乘佛教,只有唯识佛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结构体系。
众所周知,印度大乘佛教共有两大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唯识学派。
中观学派以《般若经》为宗本,由龙树菩萨开创,唯识学派以《解深密经》为法源。
由无著、世亲二大揭橥,中观学派原本笃守诠经阐义的精神,是般若思想的解释学。
然而后来演化成两大学支:一是应成中观学、二是自续中观学。
应成派以随应破为方法,反对以立量形式建立宗说。
自续派则与之相反,它以自义立量为方法,建构中观法义量论。
在方法论上中观学内部是不统一的。
唯识学在历史过程中,也是如此,在印度,唯识学也有两大对立观念:一是无相唯识学、二是有相唯识学。
在中国,唯识学由于翻译和阐释不同,也有两派:一是旧译唯识学、二是新译唯识学。
太虚大师认为大乘佛教有三大宗:一是法性空慧宗、二是法相唯识宗、三是法界圆觉宗。
印顺法师则以三论来判别大乘佛学:一是性空唯名论、二是虚妄唯识论、三是真常唯心论。
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的分判是合乎中国佛教情况,与印度佛教历史实际不甚相符。
据唐代玄奘法师和义净法师所传讲,印度大乘佛法共有瑜伽与中观两大系。
旁证,西藏佛教也认为印度佛教有空有两轮。
特别是宗喀巴大师就作如是说。
所谓的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它实质是中国化佛学。
它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旧译唯识学的典籍的引申与误读、二是汇综本土哲学观念。
法界圆觉宗或真常唯心论是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
关于如来藏思想在大乘佛教中,确实存在这种观念,在印度有著名的经典有十六之多,论典也有但不多。
如来藏思想是关于成佛的问题,但是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如来藏思想体系。
如来藏最终被唯识学纳入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唯识学的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然而,由于旧译唯识学的典籍在文质两方面的缺欠,导致了中国解释家们用本土哲学的体用思维方式来诠释和引申发展如来藏义。
唯识五遍行心所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
唯识五遍行心所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廖乐根内容提要:唯识学将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心理作用称为五遍行心所,也就是五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活动。
本文在简析五遍行心所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五遍行心所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将五遍行心所与现代心理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
本文认为:五遍行心所是心理活动的五种基本要素,是五种基本的心理机能,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
作意等五遍行心所与现代心理学的注意、感觉、情感与情绪、认知(知觉、表象等)、意志等相关概念关系密切,有大体相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五遍行心所、作意、触、受、想、思一、五遍行心所概念简析五遍行心所是指:作意、触、受、想、思。
这是五种普遍发生作用的心理活动。
任何心念的生起都伴随着这五种心理作用。
唯识学认为,这五种心理活动具有四种“遍一切”的特性:遍一切性、遍一切地、遍一切时、遍一切识。
也就是说,作意等五种心理活动是通于善、恶、无记三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于过去、现在、未来;遍于八识心王。
本文主要依据《成唯识论》对五遍行心所的概念和定义作一简要的分析。
1、作意“作”有发作、发动、兴起等方面的意思,意就是心意、心识。
因此,作意就是使心发动、让心识产生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作用。
《成唯识论》卷三云:“作意、谓能警心为性。
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
”从这个定义可以清楚的看出,作意有两个基本功能:“警心”和“引心”。
“警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警心是从种子位上说的,就是说,作意在种子位上,便能让心警动,令心从种子状态变为现行状态,此即“种子作意”。
第二,作意并不是警觉所有心的种子,而只能警觉“应起心种”,即众缘已具的心种。
心种的生起是要有助缘的,如耳识生起时,作意就警觉耳识的心种子,而不会警动其它的心种。
“引心”就是作意能将已经生起的心识引向与之对应的境界与目标,相对于“种子作意”,此即“现行作意”。
认知主体的本性——简述《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李 恒威
认 知科 学 是 传 统 哲学 认 识 论 的延 续 和 扩 展 , 当代 回应 长 期 未 解 决 的 认 识 论 问 题所 是 做 的 以经 验 实 证 为 基 础 的努 力 。它 不 但 关 注 各 种 心 智 现 象 和 认 知 能 力 , 知 觉 、 忆 、 如 记 语 言、 想 、 象、 思 想 意识 等 , 也 必 须 面 对认 知 主 体 的 本 性 问 题 , 认 知 主 体 的 存 在 和 活 动方 它 即
⑧ 德 日进 :人 的 现 象 》李 弘 祺 译 , 京 : 星 出版 社 20 《 , 北 新 0 6年 版 。 ④ 胡 塞 尔 :欧 洲 科 学 的危 机 和 超越 论 现象 学》 王 炳 文 译 , 《 , 北京 : 务 印 书馆 20 商 0 6年 版 。 ⑧ 周 贵 华 :唯识 通 论— — 瑜 伽 行学 义诠 》 北 京 : 国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20 《 , 中 0 9年版 。
不 忘 记 这 中间 犯 有 宇 宙 性 的 矛 盾 。①我 并 不 假 装 说 我 所 描 述 的 真 的就 是 如 此 , 是 在 于 而
式 。② 瓦 雷 拉 ( . . rl) 汤 普 森 ( T o sn 和 罗 施 ( . oc ) 著 的 《 身 认 知 : F J Vaea 、 E. h mpo ) E R sh 所 具 认
知科 学 和 人 类 经验 )E bde n : on i c n e n u a x ei c ,以下 简 称 ) m oi Mi Cg iv Si c dH m nE p r ne ( d d te e a e E 一 书 就 是 一 本 探 讨 认 知 主 体 本 性 的书 , 关 心 主体 的 存 在 方 式 、 知 主体 与 世 界 的 M) 它 认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略论唯识古、今学的分野 张志强 内容提要:本⽂以“虚妄分别”问题为中⼼,集中探讨了唯识学史上古、今学说的异同,指出:古学由于未能从因缘变现义中区分出所缘境相的不同性质,因⽽对虚妄分别因缘变现的所缘境相持“所缘⽆”的观点,主张“唯计⽆义”的唯识说,同时以依他起与遍计执同名虚妄分别,没有给予依他起性以独⽴地位;今学则将所缘境相加以区分,使虚妄分别变现的“⼆取”,成为缘所⽣的“⼆分”,“分别”由“计执”变⽽为“缘虑”,给予依他起以⼀定的实在性。
对唯识古今学说异同的清理,对于理解中国唯识学史上新旧两译的不同及其在中国佛学史上的意义,具有⼗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唯识古学唯识今学所缘境相 作者张志强,男,1969年⽣,哲学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关于瑜伽唯识学教义学说的演变,学界有多种意见。
有的学者根据历史发展的顺序加以区分描述,如⽇本学者结城令闻以经典时代、论书时代和注释时代以及经典时代之前探源时代来划分瑜伽唯识学由源流、经独⽴、⼤成直⾄完成、分流的历史线索,[1]再如铃⽊忠宗,则以⼈物为经纬将瑜伽唯识史区分为原始时代、弥勒——⽆著——世亲时代以及世亲以后的时代[2];有的论者则在关注历史形态演变的同时,也注重理念结构在组织上的异同,如欧阳竟⽆“法相唯识分宗”说,揭橥了法相学(瑜伽学)与唯识学之间所具有的历时性宗趣递禅关系和共时性理论组织上分⽴关系的⼆重性。
[3]依欧阳所见,就组织上的分⽴关系⽽⾔,唯识学专注于⼤乘教理的抉发,故以根本智证为⽴说之本,法相学致⼒于⼤⼩乘教相的统⼀,故以后得解诠为⽴说之本;法相学试图以三乘统⼀的教相共法来组织唯识教理,唯识学则以转依实践的境⾏果来统领法相知识学的系统。
[4]就历史形态⽽⾔,弥勒瑜伽学⼴涵法相、唯识⼆学溶铸于⼀论(《瑜伽师地论》);⽆著推阐法相、唯识⼆学为⾃⾝论书体系中独⽴的两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5];世亲依⽌于⽆著的规模,贯通⼤⼩乘教相,完善唯识教理,旁通如来藏系思想,[6]集印度佛学之⼤成;其后的论师谨守唯识家法,各畅⼰说,除安慧外鲜有涉及法相家说的[7],瑜伽唯识教义曲尽精微,也趋近衰颓了。
新唯识论三论判
新唯识论三论判新唯识论三论判周叔迦序余昔年遍读三藏,而独苦唯识之书难读,闻黄冈熊十力前辈,方授《唯识论》于北庠心向仰焉,只以缘悭,无由请益。
既而余授唯识于北庠之翌年,熊君自南来,讲说其所着《新唯识论》。
余购而读之,未竟,友人有以刘定权君之《破新唯识论》见遗者,熊君因复有《破破新唯识论》之作。
纵观三论,始知熊君非真见道者。
夫人情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熊君之作,若名之曰《熊子哲学》,则余何敢置一辞?今乃曰《新唯识论》,新者对旧言也,是其中是非不可以不辨矣,爰为之判。
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是余此作,熊君有以教我也。
熊君造论,而刘君破之,刘君述破,不唯熊君再破之,余亦非之。
则余此判安知世之读者不便将判我此判耶!虽然,余非欲熊君舍其所是而从吾所是也,聊以示熊君其所立,论未尝得人心之同然,更不复于古德横生谤毁耳。
熊君以大慈悲,具大精进,欲令世人了知无我之宗,乃穷搜冥证,捕得此风,捉得此影,便以此风影,摄彼同缘,诲彼同见者可也。
何必立毁诤于其间哉!所毁而是,亦足以招骄慢之识,所毁而非,谤大般若,坠无间狱,熊君慎乎哉!第一章《新唯识论》判第二页,心者不化于物。
注云:若其人陷于物欲,不能自拔。
即是完全物质化,而消失生命,便不会有心,便失掉了固有的本体,只是一堆死物质。
如此岂非心有得失?有得失便有生灭,有生灭便非常恒,焉可为心?又不会有心而是一堆死物质,岂非自心以外有实在的境物?云何又云,若离自识便无有物?云何得成唯识义? 第三页云:取境之识,是执心故,即妄非真,云何而可不空。
此盖不知唯识之旨。
夫境因识现,境可是妄,识则非妄,依他起故。
譬如病目,见空中华,华可非有,病云何空?病若空者,幻华何从出耶!识之不空,如目之病。
第五页云:以境与识为一体故,一体故得交感。
既云交感,岂非有二,云何一体。
若是一体,云何交感。
如目不自见,手不自触,此自语相违。
又境识一体,无有比量,未立因故。
唯识义云:十一色法,是八识相分,为眼等识之所缘缘,唯识义成。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范文篇一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阵地1、先秦哲学研究首先,通过出土文献的研究,对先秦思想史上的许多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
“性与天道”的问题。
此问题属儒家的“形而上”思想,传世的先秦儒家文献虽有之,但为孔子所“罕言”,一般认为至宋明理学才把这一问题突出出来。
但郭店楚简中的《五行》、《性自命出》等篇,集中论述的就是“性与天道”。
因此,学界对此问题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性与情”的关系。
郭店楚简中的“性与天道”思想重视“情”,《上博简(一)》将《性自命出》改名为《性情论》。
对“情”以及对“乐”之作用的重视,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与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的密切关系,这与宋明理学的重“性”贬“情”有着不同的思想倾向。
因此,“理性与情感”遂成为先秦儒学以及宋明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
儒家的“六经”体系以前一般认为至汉代才形成,但郭店楚简中的《六德》和《语丛一》已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列。
郭店简文中频繁地引《诗》、《书》,有的是引所谓“《古文尚书》”的内容,几篇文献与《礼记》(包括《大学》与《中庸》)有密切关系,《上博简(一)》中有前所未见的《孔子诗论》,这些都使学界更为重视对先秦儒学与经学关系的重新认识。
儒学与治道的问题。
郭店简《唐虞之道》篇集中论述“禅而不传”的思想,认为君位的继承若不是“禅让”而是“传子”,则不能“化民”。
《上博简(二)》中的《子羔》和《容成氏》也是主张“禅而不传”,大意是说“至于禹而德衰”,这与孟子所说禅让与传子“其义一也”以及荀子否认“禅让”说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对于儒学的民本主义与君主制“家天下”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新的认识。
另外,郭店儒家文献强调君主自身要率先做到“忠信”,君对臣应该“忠敬”,父子关系高于君臣关系,这对于重新认识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和君臣关系理论也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
《法相辞典》序
和胡适 等 同在 甲班 。 1 9 0 9年 东 渡 日本 求 学 ,加 入 中 国 同盟 会 。1 9 1 1年 辛 亥 革 命 发 生 , 芾 煌 即 自东京 返 国 ,奔 走平 津一 带 ,策 划 、组 织北 方 的革命 活动 。其 间作 为特 使 ,南 北 穿 梭 ,调停 和议 ,清廷 退位 ,民 国建 立 ,芾煌 建 有大 功 。南 京 临时政 府成 立后 ,孙 中 山 发 出的第一 张 委 任 状 ,即是 任 命 其 为 总 统 府 秘 书 。 1 9 1 2年 夏 与 吴 玉 章 出使 返 回四 川 , 曾组织 发起 四川 省俭 学 会 ,此 乃 留法 勤 工 俭 学 之 始 。1 9 1 3年 赴 欧 洲考 察 ,第 二 年 底 回 国 。此 后历 任夔 关 、临 清关 、张 家 口关 监 督等 职 。 1 9 2 1 年 太 虚大师 在北 京讲 《 法 华 经》,芾煌 曾在 座下 聆 听 。同年 ,韩清 净组织 “ 法 相 研究 会 ” ,他 与徐 森 玉 、饶 风 璜 等 是 主 要 参 与 者 。 芾 煌 礼 韩 清 净 为 师 ,终 身 执 弟 子
识研 究 的两 大重 镇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1 9 3 4 年双十节起 ,历时 3 0月 ,芾煌编集成其一生最重要的佛教研究成果 《 法相
辞典 》 。此 著 堪称 巨构 ,二 百 六 十 余 万 言 ,书 成 即 受 到 佛 教 界 大 师 推 重 ,有 欧 阳竞 无 ( 渐) 、韩 清净 等作 序 。《 法 相辞 典 》 于 1 9 3 9年 由商 务 印 书馆 出版 ,共分 4册 ( 1 9 7 2年 台湾 商务 印 书馆 曾影 印再 版 。大陆 1 9 9 5年 虽 由上 海 佛学 书局 影 印再 版 ,但 属 内部 不完 整版 ,本 书 版本乃 至今 大 陆唯 一正式 完 整影 印版— — 笔者 注 ) 。 芾煌 国学 根柢 扎 实 ,兼 通 日文 、英 文 ,在 3 9岁 ( 或说 3 8岁 ) 退 隐 后 ,主研 佛 教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信与唯识(周贵华)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佛教界围绕《大乘起信论》曾有过激烈的争论。
这场争论的焦点是该论是否符合大乘思想。
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等依据唯识学,对《大乘起信论》持批评乃至否定的态度,指出它不仅非印度所出,且根本违背佛教教理[1]。
《起信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堪称中国佛学的根本经典,他们对《起信论》的批判等于否定中国佛教的基础,自然激起了传统佛教界的强烈反对。
维护《起信论》者大多视中国化佛教为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是大乘教理最圆满的体现,因此坚决捍卫《起信论》的正法地位。
其中,以太虚大师为首的一批缁素大德,同时亦以建设性态度,尽可能会通《起信论》与唯识学之矛盾。
这场激烈的论争虽然早已结束,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直到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还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2]。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试图对《起信论》与唯识学作一新的会通,希望有助于对《起信论》和唯识学的正确解读。
一、《起信论》的基本思想(一)一心二门《起信论》的核心是一心二门的思想。
此“一心”[3]是一大总相法,可由二门释之: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由此二门,心统摄真如体、生灭相用,也就统摄一切法尽。
在心真如门中,一心即真如,真如、心体、心性、诸法法性(共相)合一,故称“真心”。
生灭门中,一心即生灭,是有为法,故称“生灭心”。
此生灭与真如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互相系摄[4]。
这样,无为的真如,有为的生灭,构成了一种特殊的体用关系[5]。
此体、相用二门及二者的体用相摄关系,奠定了整部《起信论》的逻辑结构。
(二)真如与如来藏在二门中,以不同方式谈论真如。
在真如门中谈真如即体,以清净相、具德相、摄染相三相归体,曰真心。
在生灭门中谈用,以真如成生灭,而有本觉、不觉、始觉三相,或自性相、覆障相、出离相三相,称如来藏[6]。
真如门摄相用以归体,直谈真如,真如就是真心。
此真如不仅有如实空义,还有如实不空义。
由如实空显自性清净;由如实不空具足一切非妄之法(即净法)。
又由真如于一切诸法平等,即同时俱摄一切法,不舍一法,亦系摄一切杂染法,即有摄染相。
因此,真如有清净相、具德相、摄染相三相。
生灭门摄体以成相用,直谈生灭,说明有为诸法的历时缘起关系。
而真如被生灭系摄,就不能直谈,只有通过生灭来谈,这样看到的真如就被生灭之法所覆障,藏隐于生灭法之后,而成为成佛的可能性及还灭的内在原因,故称为如来藏。
真如(如来藏)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无始流转。
从觉性看,作为如来藏的真如虽被生灭覆障,但自体离念,此离念相,即是“觉”义。
此“觉”无始无终,故亦名“本觉”。
真如自体虽是本觉,但由无明染法覆障,本觉不彰显,故成不觉。
不觉即有念,也就是有分别。
进一步,由不觉引入了始觉,即由对治有念的不觉而得离念的始觉。
因始觉亦是离念相所显,回到了本觉。
故真如(如来藏)有本觉义、不觉义及始觉义。
从生灭看,真如(如来藏)复有二义:一者自性相,即一切诸法自性清净,即同相,或风水喻中的水相(湿性);二者随缘相,即真如与无明不一不异,而有诸法流转还灭,即异相,或风水喻中水动的起、灭相。
由此随缘义成立了真如(如来藏)与无明的互熏。
真如为无明所熏覆,故杂染诸法流转不断;真如熏习无明,可渐至还灭。
流转为真如的覆障相,还灭是真如的出离相。
上述义理完全符合如来藏系的如来藏思想。
生灭门所谈,即是因位。
真如为无明杂染所覆,如宝在身,众生不知,却是众生成佛之内在根据,由此得如来藏名。
如来藏(心),具足一切如来净法(有本觉义),而为客尘杂染所覆(所谓“在缠”,即客尘杂染缠覆之义,即真如的覆障相,有不觉义;虽在缠,但自性清净,有自性相),如同珍宝蒙污,光明不现[7];待到客尘杂染涤净,如来藏“出缠”(即真如的出离相,有始觉义),如来三身成就,一切智慧功德显现[8],如同珍宝离垢,光明顿现。
但不论在缠与出缠,如来藏不增不减,即所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蒙染垢而有生死,离染垢即是法身。
由此可看出,《起信论》的核心思想属于如来藏系。
(三)缘起与还灭在生灭门中,真如与生灭相摄,非一非异,即阿黎耶识。
无始以来,此阿黎耶识就是染净合流[9],而有诸法生灭,相续而转,无有断绝。
此中,净者真如(如来藏)是一切诸法之体,凡圣如一,无起无灭,为内在性,为本,故称根本依;而染者无明是一切染法的直接生因[10],飘忽、有生灭,为外在性,为末,故称生灭依。
依此二依为因,生起一切诸法。
在生灭门中,以不觉义建立不觉差别相的生起次第。
《起信论》云:“三界虚妄,唯心所作。
”由不达一法界,而有不觉无明妄心生起。
又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此心唯是不觉性[11],此不觉性即是无明。
依此不觉性无始无明故心动,而有三细六粗。
这样,不觉差别相根本无明及三细六粗相的生起次第得以安立。
又,于此生灭门中,心识差别相(即意、意识)的缘起次第亦可以相似的方式建立,这里从略。
在生灭门中,还依始觉义建立了还灭的次第,即从不觉到始觉回到本觉的修行次第。
首先,相应于前述三细六粗、意意识相区分了六种染心。
接着,安立对治六染的修行次第,最终成就如来三身。
在生灭门中,真如(如来藏)作为无为法,是生灭之根本,但对诸法的缘起是远因,而近因是有为法。
如染法流转是由于真如与无明二者和合,直接原因却是无明;又如真如自体相是还灭的内在原因,是成佛的可能性,但还灭过程的直接原因是对治六染的修行即闻思修之熏习[12]。
(四)熏习缘起和还灭依赖于熏习。
在《起信论》中,有两类熏习,即同性熏习与异性熏习。
同性熏习者,指有为法间的熏习,而且是杂染熏杂染、清净熏清净,必具三义乃成:能熏、所熏及熏留之气分(习气种子)。
异性熏习者,指无为法与有为法间的熏习,且是杂染清净相熏。
此熏习只有能熏所熏,不立习气种子。
此二熏习建立的根据是不生灭与生灭和合相续而转。
依不生灭与生灭和合,有异性熏习。
不生灭是如来藏(心),生灭是生灭心。
由生灭心系摄不生灭如来藏,使如来藏在缠(所谓真如“有染相”),染法生起,名无明熏真如;由如来藏系摄生灭心,而生灭心有灭,如来藏可出缠(所谓真如“有净用”),名真如熏无明。
又,依如来藏与生灭心和合相续而转,成立同性熏习。
“相续而转”义指生灭心。
于生灭心前灭后生、相似相续中有为法间的熏习,如妄心熏习等,是同性熏习。
同性熏习必有习气种子,但《起信论》的生灭心主要谈不觉义,即无明是染心的近因的问题,而不是说明一切现行的缘起道理,故在论中隐而不提。
依此二熏习义,《起信论》安立两支熏习,即顺净法熏习与顺染法熏习。
由此二支熏习,建立缘起和还灭,染法、净法起不断绝。
在生灭门中,顺染法熏习建立缘起。
此熏习有二;根本不觉熏习及枝末不觉熏习。
根本不觉熏习即无明熏真如。
此中,无明本指一切心识的不觉相,这里指本识的根本无明,故亦可指本识。
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具足净法,由无明染法而在缠,即被无明染法所系摄,与之不一不异,不即不离,和合俱转。
从如来藏本净而有生灭流转角度,说本净的如来藏为无明染法所熏习,而被染污、覆障。
由无明覆障如来藏,即无明系摄如来藏俱转,为“一切染因”,而有妄心生起。
枝末不觉熏习者,即论中所说妄心与妄境界熏习。
在生灭门中,顺净法熏习建立还灭。
又分为根本净法熏习和对向净法熏习两种。
根本净法熏习即是真如熏习,为成佛的正因。
此中,真如熏习有二:真如自体相熏习与真如用熏习。
此处真如自体相者,指在缠的如来藏。
真如自体相熏习无明,即真如系摄无明染法俱转故,无明染法虽能生起,但刹那即灭,虚伪如幻,而容有对治法生起,乃至无明可从厚到薄最后灭尽。
从此角度,说真如(如来藏)熏习无明。
此即是真如自体相熏习。
显然,此自体相熏习为成佛的内在原因和必要条件。
但仅此还不够,还需外缘,内因、外缘缺一不可,二者具足,才能转上修行之路。
外缘者,即真如用熏习。
此处真如,即是出缠如来藏。
如来藏出缠,三身成就,不可思议大用显现,一切如来教法从此流出。
此真如(出缠如来藏)的大用,熏习有缘众生。
于是,以真如自体相熏习为因,真如用熏习为缘,而生起对向净法心,发起修行。
对向净法熏习者,即论中所说的(修行的)妄心熏习。
此妄心(由《起信论》将成佛前所生诸法皆称为妄得名)虽在妄位,却能引如来藏真如出缠。
从前述两支熏习容易看出,无明熏真如是一切染法缘起的根本;反之,真如(自体)熏无明亦是还灭的内在原因;其余熏习则是缘起还灭的引发条件。
二、唯识学中的相关名相如上所述,《起信论》的中心概念是真如、如来藏、熏习等,下面就简单说明一下唯识学的相关概念,以利于二者的会通。
需要指出,本文只讨论玄奘法师所译传的唯识学,而不涉及真谛法师所译传者。
(一)唯识唯识学的基本思想是“唯识无境”。
没有外境,只有内识。
识即显现:虽非外境,而显现为外境;虚伪不实,刹那生灭。
这里,一切有为诸法皆是识,故唯识;圆成实性是识的实性,与识不一不异,不离于识,故唯识[13]。
进一步,在唯识学中识就是心,如“三界唯心”所示,一切诸法唯心。
此中,唯识、唯心、唯显现,三者等义。
(二)真如与如来藏在唯识学中,真如是统摄一切法相的五法之一。
它是二无我所显,离分别,离言,真实,恒常,与一切法不一不异;是诸法之共相理,称法性;还有空性、实际、无相、圆成实性等异名[14]。
在唯识学的传统诠释中,真如仅指凝然不动的理性。
但依照定义,凡符合“二无我所显”者,皆属真如义。
显然,清净有为法为无我所摄,定为真如所摄。
于是,真如具摄有为、无为一切净法。
不过,在涉及唯识学时,真如的基本义还是指无为之理性。
另外,在唯识学中,阿赖耶识是染净依,真如是迷悟依,如来藏是凡圣依——由转阿赖耶识而转染成净,由悟真如而转迷成悟,由如来藏出缠而转凡成圣。
其中,如来藏是真如的异名,由远离二我执名真如,而由具足如来净法智慧功德称如来藏。
《摄大乘论》卷中有“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15]。
世亲菩萨将此二释为“自性真如”与“离垢真如”;又进一步将自性真如释为如来藏[16];复由“自性真如”离垢即是“离垢真如”,可知离垢真如就是离垢“如来藏”。
《成唯识论》卷十有“本来清净自性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
”此即前述的如来藏。
《成唯识论述记》卷二十说为垢障所覆真如即如来藏,离垢障则称法身。
综上所述,在唯识学中亦有“如来藏”思想,而且如来藏的自性清净、覆垢障与离垢障三义,亦与《起信论》中如来藏的自性相、覆障相及出离相一致。
如来藏是无为真如理,具足如来智慧功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隐伏于众生,是众生成佛的内在可能性;待由闻思修熏习而渐次去除垢障,最终如来藏圆满彰显,成就如来。
(三)缘起、转依与熏习唯识学围绕阿赖耶识建立两种缘起:亲因缘缘起和增上缘缘起。
前者涉及一切现行的亲因缘缘起,所谓“分别自性缘起”;后者即是生命流转的十二因缘业感缘起,所谓“分别爱非爱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