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标准推动绿色智能家电发展——访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_曲宗峰
人物专访 | Interview技术要求》被国家标准大部分引用。
T/CAS 342-2020《家用除湿机》等团标被行业标准采信,另外,《房间空气调节器长效节能评价方法与技术要求》《一体式空调噪声测试方法》等2项团标正在转化为IEC/ISO标准立项,打通团标升级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标准化》:家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家电领域)以及满足市场对家电性能用途多方面的需求,请您结合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曲宗峰: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对家电行业,尤其是智能家电领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熟知的传感器、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5G等新技术,伴随着产业的升级,已经不再是概念性的内容,而是正在逐步与产业结合,融入到了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
首先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在这些新技术的赋能下,家电行业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一批具有工业互联网特征的家电智能制造工厂实现了产品定义、研发、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其次,从产品升级角度来看,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使家电从“粗放型”向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总体上来讲实现了家电产品功能的增加、性能的提升,用户体验的优化、能耗的降低。
以家用空调为例,传统空调仅能调节房间温度,按照设定值和实际差值运行,而智能空调由于额外采用了红外、语音、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加上可以联网获取数据、学习用户偏好和习惯,并实现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多维度智能控制,可以为家庭的老、中、青、少、幼提供不同的空气服务,有人无人、人多人少、怕冷怕热都能提供舒适环境,加上变频等能够使产品性能提升的技术,使消费者最关注的风感也可以自行定制,风速不仅有大有小,还可以有森林风、海滨风不同的感受,一定程《中国标准化》:自新《标准化法》确立团体标准法律地位以来,我国的团标工作发展迅猛,请介绍一下家用电器行业团体标准工作呈现出哪些特点,在推动行业市场化方面取得哪些成效?曲宗峰:随着团体标准越来越受到各界认可,在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以家用电器行业为例,现阶段的团体标准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标准制定更加体系化。
门锁技术要求
门锁技术要求(参考)一.智能锁(高档入户门锁)技术要求(一)智能防盗门锁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1.符合公安行业标准GA374-2001《电子防盗锁》B级和GA/T73-94《机械防盗锁》A级要求。
2.符合设计要求及样品式样要求。
3.需提供检测报告及合格证明,必要时需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附产品技术指标(未列出的指标参照第(一)、1项内容)表1:序号检验项目单位符号标准要求1 结构及外观检查Mm 主锁舌伸出长度≥25mm锁身外壳≥2mm厚钢板或等效材料2 电池容量检查次≥30003 欠压指示检验次低于80%时,应有欠压指示,并仍能正常开启、闭≥50次4 电源适应性试验(%) 85%~110%5 信息保存要求试验-- 在电源不正常、断电或更换电池时,锁内所存的信息不应丢失6 误识率试验(%) ≤1%7 锁壳强度试验-- 在110N的压力时;能承受2.65J 的冲击强度8 锁舌(栓)强度试验-- B级;9000N的轴向静压力,回缩量≤8mm;侧向6000N静压力后,能正常使用9 手动部件强度试验-- 静拉力980N和扭矩11.8N.m,锁具不得开启,手动部件不应产生变形或损坏;10 识读装置机械强度试验--具有键盘盒和/人体生物特性和/或读卡器识读装置的电子防盗锁,其外壳防护等级要符合GB4208-1993中IP50的规定;在识读装置上施加110N的静压力,作用60s±2s,不应产生永久变形和损坏;键盘的任一按键经过6000次的动作,该键不应产生故障和输入密码失效的现象;(二)智能防盗门锁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要求:1.具备双重开锁功能,主开锁系统为智能卡或指纹,备用开锁系统为数字密码,不能使用机械钥匙作为备用开锁系统。
2.具备主辅双电路控制系统;3.具备系统故障自动巡检系统。
4.具备电路系统故障自动报警功能5.具备户内、外反锁功能6.具备锁芯双快功能;7.具备钥匙自主管理功能;8.具备外接电源应急功能;9.具备防外力破坏报警功能;10.具备门未锁好报警功能;11.具备低电压报警功能;12.具备内外手柄空转游离功能;13.具备智能中文语音、语音模式切换和语音音量调节功能;14.具备自动重锁功能;15.具备控制系统强制复位功能;16.具备社区一卡通功能;17.具备门铃功能;18.具备防水性和适应多气候环境功能;19.具备较好防火耐高温和逃生应变功能20.可以提供三种以上颜色或款式选择二.中档入户门锁技术要求1.产品须符合:《外装门锁》QB/T 2473-2000、《弹子插芯门锁》QB/T2474-2000、《叶片插芯门锁》QB/T 2475-2000、《球形门锁》QB/T2476-2000 B 级标准,及相关的现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与检测方法。
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和企业的选择,为了确保门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和应用智能门锁系统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从硬件、软件和安全性等方面详细介绍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
首先,在硬件方面,智能门锁系统需要具备以下技术要求。
首先是门锁的材质和结构,门锁材质应选用高强度材料,能够抵御撞击和破坏。
结构设计应合理,易于安装和维修,且能够与门体完美结合。
其次,门锁需要配备高精度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以实现准确的指纹识别。
除了指纹识别,门锁还应支持密码、手机远程控制等多种开锁方式。
另外,为了适应不同门厚,门锁还需要具备可调节的锁舌长度和安装距离等功能。
最后,门锁需要具备与外部安防系统和智能家居系统的无线通信能力,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其次,在软件方面,智能门锁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首先是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响应和稳定运行,不易受到外部干扰。
其次是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能够对大量的指纹数据和开锁记录进行快速处理和存储,并且可以实现数据备份和恢复。
此外,智能门锁系统还应支持远程控制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随时随地控制和管理门锁。
另外,门锁系统还需要具备智能化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进行智能调整和优化。
最后,在安全性方面,智能门锁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首先是信息加密和传输安全,门锁系统应使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其次是权限管理,门锁系统应支持不同用户的权限分级管理,可以设置不同用户的开锁权限和时间限制。
此外,门锁系统还需要具备防撬和报警功能,当有人试图非法开锁或撬门时,系统应能及时触发报警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另外,门锁系统应具备自动锁定和防止密码破解功能,可以自动锁定门锁,并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综上所述,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硬件、软件和安全性等方面。
智能门锁产品国内外检测标准比对分析与质量风险评价
智能门锁产品国内外检测标准比对分析与质量风险评价作者:黄文鹏来源:《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0年第03期摘要:通过比对分析国内外智能门锁标准技术内容、智能门锁产品的技术特点和存在的质量安全风险,提出智能门锁标准制修订应关注的方向和领域,从标准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助推智能门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智能门锁; 标准比对; 产品质量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smart door lock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door lock products, and the existing quality and safety risks, and proposes the directions and field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vision of smart door lock standards, and leads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rom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pective, it promotes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smart door lock industry.Key words: smart door lock, standard comparison, product quality1 智能門锁产品质量现状1.1 智能门锁的基本构成智能门锁(以下简称“智能锁”,Intelligent Lock)是在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性和管理属性等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
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智能门锁系统逐渐成为家庭和企业的首选。
智能门锁系统使用无线通信、密码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取代了传统机械锁的钥匙开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化智能门锁系统的技术要求。
1. 安全性智能门锁系统作为家庭和企业的重要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首先,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保护用户的密码和身份信息不被破解。
其次,门锁系统必须防止暴力撞击和破坏,具备防水、防火、防腐蚀等功能。
最后,智能门锁系统应该具备报警系统,能够发出声光警报并及时通知用户。
2. 通信技术智能门锁系统使用无线通信技术,需要具备稳定的信号传输和远程控制功能。
首先,系统应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Zigbee等,以满足不同环境和需求的用户。
其次,智能门锁系统应具备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开锁,并可实时接收门锁状态和报警信息。
3. 身份识别技术智能门锁系统采用多种身份识别技术,如密码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首先,密码识别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支持多种密码组合和长度,并且支持动态密码,防止密码被破解。
其次,指纹识别系统应具备高速、高精度的指纹采集和识别能力。
最后,人脸识别系统应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面部特征,并排除各种干扰条件。
4. 防护措施智能门锁系统需要具备多种防护措施,以应对各种技术攻击和非法侵入。
首先,系统应具备防电磁干扰功能,以免受到无线信号干扰或干扰器攻击。
其次,系统可以进行固件升级,及时修复漏洞和强化安全性。
最后,系统应支持多级权限控制,管理员可以设置不同用户的门锁权限,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
5. 功能扩展智能门锁系统应具备丰富的功能扩展能力,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首先,系统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联动,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铃等,形成智能安防系统。
其次,系统应支持时间管理和报表导出功能,方便用户管理和监控门锁使用情况。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标准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标准TAF-FG1-AS0030-V1.0.0:2019智能门锁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 on Smart Gate Lock2019-04-23发布2019-04-23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智能门锁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 缩略语 (1)4 智能门锁结构和功能架构 (1)4.1 智能锁整体架构 (1)4.2 智能门锁本地端功能 (2)5 总体安全目标 (3)5.1 安全风险 (3)5.2 安全目标 (4)6 安全功能要求 (4)6.1 控制单元 (4)6.2 信息采集单元 (5)6.3 通信模块安全 (5)6.4 存储单元 (5)6.5 安全单元 (6)6.6 传输安全 (7)6.7 安全认证 (8)6.8 管理客户端安全 (8)7 测试内容和评估方法 (9)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标准修订历史 (14)附录 B (资料性附录)附录 (15)参考文献 (16)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终端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北京鼎合思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纽创信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果通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掌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深圳联亨智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国炜、潘娟、耿炎、赵峰、路晔绵、王海兰、樊俊锋、孙景峰、李勋宏、梁松涛、尹文基、陈珊、黄钧、李笑如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云技术、高端制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智能家居行业油然而起。
智能锁检测报告模板和测试项目
智能锁信息安全检测有哪些内容和项目
智能锁与普通锁有什么实质区别?
1.普通锁也俗称为机械锁,是(Dian:壹叁玖2744捌柒捌1)通过机械钥匙开门的锁具,核心部件就是锁芯,通过物理内部结构的驱动实现开锁。
2.智能门锁则是通过电动化执行机构,加入了身份识别的概念,比如指纹识别开锁、密码开锁、IC卡开锁、手机APP 临时密码开锁和机械开锁等多种开锁方式。
智能锁检测依据哪些标准?
目前国内智能锁标准主要有四个:
一、2001年发布的《GA374-2001电子防盗锁标准》;
二、2007年发布的《GA701-2007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
三、2012年发布的《JG/T394-2012建筑智能锁通用技术条件》。
四、2008年发布的《GB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此外,在美国执行的是《ANSI/UL1034-2004Burglary-Resistant Electric Locking Mechanisms》(防盗电子锁机械装置);在欧洲,有EN2209:2003、EN1906:2002、EN1303:2005等检测标准。
国内标准、美标及欧标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寿命上。
在这一方面,美标要求最高,使用寿命在80-100万次;欧标次之,要求在20-40万次;国内标准要求最低,只有6-10万次。
智能锁检测有哪些内容和项目:
智能锁送检流程有哪些?
填写申请表,送至少2套样品到实验室检测,测试不合格可以免费提供整改建议并且重测一次,测试合格直接出具合同报告。
收费标准:根据测试项目收费,可以选测或全测.(需要证书,费用另算)
我们的优势:测试不通过可以免费重测一次,可以提供整改建议。
检测报告模板:。
室内空气环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评价技术规范室内空气环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背景介绍在2019年上海AWE上,大多数家电企业转向AIoT赛道,说明智能单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智能家电已经从单纯的连接转向"智能+"赋能,智能家电场景的联动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智能将回归节能、健康、安全等消费本质。
当然,智能单品产品的普及,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宝库”,这些数据可以支撑、服务智能家电从智能单品转入场景联动的“智能+”阶段,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通过搭建智慧家庭健康数据应用平台,从被动服务用户,转向主动服务用户,减少用户的日常干预,为用户提供“无感”的舒适、健康生活。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在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等方面体现为碎片化、差异化。
整个行业缺乏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的评价标准,行业需要制定关于智慧家庭场景的评价标准,能够有效地对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进行评判,有利于引导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市场,也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本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慧家庭场景等标准的空白,规范了智慧浴室结构模型,并充分利用浴室的体脂称、智能坐便器、智能镜、运动手环等设备产生的数据,指导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及时、便利的健康建议和计划,并给用户带来好的智能体验。
2、任务来源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9】66号文件,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评价技术规范室内空气环境》。
注:由于平台不只是健康数据内容,经行业征集和专家讨论,标准名称由《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慧家庭健康数据应用技术规范智慧空气》,改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家庭服务平台评价技术规范室内空气环境》。
3、主要工作过程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企业关于室内空气环境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
智能家居的标准化与认证
智能家居的标准化与认证现代人在家居生活中需要科技的帮助,智能家居应运而生。
智能家居是将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集成到家居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生活方式,如智能家居装备、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等。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增长,落实家居标准化和认证是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智能家居标准化和认证的意义智能家居市场的高速增长,标准化和认证是非常必要的,既能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标准化产品。
对于制造商来说,依据标准化规则生产,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对于消费者来说,依据标准来选择产品,可以从更科学的角度进行比较,也有利于避免产品质量问题。
标准化和认证是解决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水平。
智能家居标准化国际化趋势当今世界,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智能家居标准化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致力于推进家居标准化工作。
欧盟、美国和中国都在积极推动智能家居标准化,并在持续制定新的标准,建立智能家居产品测试中心,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美国标准:在美国,智能家居标准由美国智能家庭联盟(U.S. Smart Home Association)负责,该组织致力于推动智能家居标准制定和认证,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Zigbee,Wi-Fi,Bluetooth,和Z-Wave等。
欧盟标准:欧洲智能家居联盟(The European Smart Home)致力于推动欧洲市场的智能家居标准化,该组织推出了与美国和中国智能家居标准不同的标准体系。
中国标准:在中国,智能家居标准化工作由中国家电标准化研究院(CESI)等机构组织开展,国内推出了具有国际性的标准,例如GB/Z 20934-2014《智能家庭应用控制协议》等标准。
智能家居标准化的重要性智能家居标准化是推进智能家居行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具有以下意义:提高标准统一性:通过智能家居标准化,统一标准,降低智能家居行业行业的不必要竞争,确保技术通用性和互操作性,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方便使用和维护。
智能门锁团体标准.docx
智能门锁团体标准XX说明一、任务来源智能门锁团体标准于2021年1月经XX市XX标准XX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XX市消费者XX提出,XX市XX标准XX 归口,由XX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广XX汇泰龙科技有限XX、XX好易点智能科技有限XX、XX捷博智能科技有限XX、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XX、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XX、XX威欧希科技股份有限XX、XX中立集团有限XX、XX市罗漫斯智能家居有限XX、XX零匙科技有限XX、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XX、涛涛集团有限XX、云丁网络技术(XX)有限XX、XX电气机器(XX)有限XX、三星信息技术服务(XX)有限XX、XX省消费者权益保护XX、XX市XX区消费者XX、XX市XX区消费者XX、XX市标准技术研究院、XX京XX世纪贸易有限XX、唯品会信息技术有限XX、国美电器有限XX、苏宁智能终端有限XX、和电子第五研究所、XX建筑材料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XX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XXXX分XX、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XX、莱茵技术监护(XX)有限XX、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XXXX分XX等单位共同起草。
二、工作意义随着我国智能门锁市场的快速,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到智能门锁行业领域.但由于我国智能门锁起步相对较晚,与欧美、日韩家庭安防市场较为成熟、拥有相对完善、严格的XX标准规范或要求相比,我国智能门锁行业XX标准内容相对较为空白,行业标准也较为杂乱,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国内市场渗透率较低,还有较大空间当前,尽管智能门锁行业速度迅猛,但我国智能锁市场渗透率仅为5%,仍然较低,与日韩、欧美等发达XX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方面,尽管近年来智能门锁生产企业加大了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无法做到100%的准确率,消费者信任度还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由于智能门锁属于XX产品,消费者的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加上企业在产品营销和品牌XX方面投入力度不够,使得消费者对智能门锁了解较少,因此在选购智能门锁时更加保守和谨慎。
拟列入的110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汇总表
纺织染料助剂
74 T/CTES 1015-2019 热转移印花用分散染料水性墨
T/GDWCA 0050-2019 T/GDWCA 0051-2019 75 T/GDWCA 0052-2019 工业机器人线缆系列团体标准 T/GDWCA 0053-2019 T/GDWCA 0054-2019
76 T/AI 106-2018
家用电器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序号
标准编号
团体标准名称
0011.4-2020
T/CHEAA
0011.5-2020
68
T/CAS 343-2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用 NTC 温度传感器可 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69 T/CAS 353-2019 自由风感舒适型分体式房间空气调节器
70
T/CNITA 05103-2018
电工电器
53
T/CEEIA 310-2018
核电厂用 1E 级 K1 类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 条件
电工电器
54
T/CAMET 11001-2019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 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 规范(共 3 部分)
轨道交通
55 T/SDAS 48-2018 车辆右转弯提示音装置
汽车
56 T/CSAE 115-2019 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计算方法
71
T/CNITA 05101-2018
袋式除尘用水刺非织造滤料 滤袋用聚四氟乙烯缝纫线
72 T/CNTAC RM 1-2019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用棉摩擦布
所属领域
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 产业用纺织品 产业用纺织品 纺织标准样品
73 T/CTES 1023-2020 纺织用助剂生物质特性鉴别方法 碳 14 法
智能门锁及系统技术要求_浙江
中国铁塔浙江省分公司智能门锁及系统管理平台技术要求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发布2016年11月目录1适用范围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术语、定义与符号 (7)3.1智能门禁系统 (7)3.2智能电控门锁 (7)3.3运维集中管理平台 (7)3.4电子锁芯及电子钥匙 (7)3.5组网 (8)3.6网络结构 (8)3.7通信协议 (8)3.8接口 (8)4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电控门锁应用场景 (8)4.1机房场景 (8)4.2室外柜基站场景 (8)5智能电控锁技术要求 (9)5.1智能电控锁整体技术要求 (9)5.1.1供电要求 (10)5.1.2FSU技术要求 (11)5.1.3环境适应性要求 (11)5.1.4抗干扰要求 (12)5.1.5防雷要求 (13)5.1.6稳定性要求 (13)5.1.7耐久性要求 (13)5.1.8防技术开启要求 (13)5.1.9可靠性要求 (13)5.1.10错误报警功能 (14)5.1.11机电锁体寿命要求 (14)5.1.13门磁传感器 (14)5.1.14锁舌传感 (14)5.1.15声光提示 (14)5.1.16上锁要求 (14)5.1.17锁芯及锁头要求 (14)5.1.18手机APP开门 (15)5.1.19电子钥匙开门 (15)5.1.20锁具可靠性要求 (15)5.1.21防盗门智能电控锁要求 (16)5.1.22锁壳体要求 (16)5.1.23锁舌 (16)5.1.24锁外盖板 (17)5.1.25手动部件强度 (17)5.1.26防技术开启要求 (17)5.1.27电控部分 (17)5.2基站门锁附加要求 (17)5.3室外一体化机柜智能电控锁要求 (18)5.3.1一般要求 (18)5.3.2多室外柜智能门禁管理与安装要求 (18)5.4电子钥匙要求 (19)5.4.1一般要求 (19)5.4.2电子钥匙与电子钥匙手机App的蓝牙连接 (20)5.5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平台要求 (20)5.5.1运行环境 (20)5.5.2总体要求 (21)5.5.2.1系统要求 (22)5.5.2.2系统结构 (22)5.5.2.3系统安全与稳定 (22)5.5.2.5容灾与备份 (23)5.5.2.6软件管理 (23)5.5.2.7时钟功能 (23)5.5.3系统功能 (23)5.5.3.1公告功能 (23)5.5.3.2手动校验 (23)5.5.3.3日志查询 (24)5.5.3.4系统兼容性 (24)5.5.3.5扩展功能 (24)5.5.3.6系统数据备份 (25)5.5.4管理平台功能 (25)5.5.4.1用户登录 (25)5.5.4.2基础配置 (25)5.5.5钥匙配置 (27)5.5.6电子地图功能 (28)5.5.7应急机制 (28)5.5.8离站关门确认 (28)5.5.9报表分析 (28)5.5.10手机APP功能 (29)5.5.10.1账号登陆 (29)5.5.10.2手机绑定 (29)5.5.10.3APP版本 (29)5.5.10.4信息查看 (29)5.5.10.5电子钥匙管理 (29)5.5.10.6APP蓝牙开门 (30)5.5.10.7日志功能 (30)5.5.10.8校时功能 (30)5.5.10.9故障报修功能 (30)5.5.10.11推送及导航功能 (31)5.5.11系统接口 (31)5.5.12软件著作权 (31)5.5.13网络与信息安全 (31)5.5.14其他 (32)6工厂检验 (32)7工程安装、现场调测和验收 (32)8培训 (33)9供货周期 (33)10保修 (33)11预估数量 (34)12分工界面 (34)12.1机房站分工界面 (34)已安装总部FSU站点 (34)未安装总部FSU站点(含存量未改造) (35)12.2机柜站分工界面 (35)已安装总部FSU站点 (35)未安装总部FSU站点(含存量未改造) (35)13备品备件 (36)14现场演示测试要求 (36)14.1现场演示 (36)14.2现场展示 (40)15蓝牙通信基本要求 (40)15.1基本原则 (40)15.2钥匙命名规范 (41)15.3锁密钥及加密方式 (41)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配套设备技术标准为基础,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的移动基站门禁集中监控系统中智能电控锁具的选型、建设及维护具体技术要求。
智能门锁的技术要求
智能门锁的技术要求智能门锁是一种结合了智能化和安全性的创新产品,通过集成先进的技术,实现对门锁的远程控制、智能识别和安全管理。
智能门锁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能门锁必须具备高度的安全性。
智能门锁作为门禁系统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
因此,智能门锁必须具备防撬防破坏的能力,采用高强度和防腐蚀材料制作,确保在外部暴力攻击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工作。
同时,智能门锁要有防破坏的报警机制,能够在受到撬动或者异常振动时发出警报,及时提醒用户。
其次,智能门锁需要具备可靠的身份识别功能。
智能门锁通常采用指纹识别、密码识别和人脸识别等多种技术来进行身份识别。
指纹识别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指纹采集传感器,能够准确地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
密码识别需要采用安全的加密算法,保证用户的密码信息不会被破解。
人脸识别需要采用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实现对用户面部特征的准确识别,避免被欺骗。
第三,智能门锁需要具备远程控制的能力。
通过智能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智能门锁进行远程控制。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锁定或者解锁门锁,授权他人的身份,查看出入记录等。
为实现远程控制,智能门锁需要具备远程通信的能力,包括支持Wi-Fi、蓝牙和物联网等通信协议,确保与终端设备的稳定连接。
第四,智能门锁需要具备智能化管理能力。
智能门锁可以与其他智能设备,如智能家居系统和安防系统进行联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生活环境。
智能门锁可以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智能灯光、智能窗帘等联动,实现自动化控制。
智能门锁还可以与安防系统的摄像头、报警器等设备联动,实现对入侵行为的实时监测和报警。
第五,智能门锁需要具备灵活的使用方式。
智能门锁不仅可以通过指纹、密码和人脸来识别用户身份,还可以支持IC卡、手机NFC等多种识别方式。
不同的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别方式,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体验度。
总之,智能门锁的技术要求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可靠的身份识别功能、远程控制的能力、智能化管理能力和灵活的使用方式。
智能开关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2019年版)
智能开关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开关及类似功能器具(以下简称“器具”)智能功能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及智能水平等级、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智能开关及类似功能器具的智能水平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536.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00.1-201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GB/T 28219-2018智能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T/CAS 290-2017 智能家电系统互联互操作评价技术指南GB/T 16915.1-2014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16915.2-2012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第2-1部分:电子开关的特殊要求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Fc: 振动(正弦)3 术语和定义GB/T 20000.1-2014、GB/T 28219-2018及T/CAS 290-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智能开关smart switch应用了智能化技术或具有了智能化能力/功能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开关。
3.2软件功能安全software functional safety采用软件实现器具非正常工作状态下保护的功能。
注:IEC 61508(GB/T 20438)系列标准中“功能安全”的定义是:与受控设备和受控设备控制系统有关的整体安全的组成部分,它取决于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和外部风险降低设施功能的正确行使的功能。
3.3信息技术安全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通过采用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使评估对象能够抵御攻击者的威胁,保证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功能。
2024年大连智能锁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规范合同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大连智能锁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规范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1.1 甲方名称及定义1.2 乙方名称及定义1.3 丙方名称及定义第二条合同目的与范围2.1 目的2.2 范围第三条技术规范与标准3.1 技术规范内容3.2 标准制定流程3.3 标准更新与修订第四条研发与技术支持4.1 甲方研发任务4.2 乙方技术支持4.3 丙方研发协作第五条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5.1 知识产权归属5.2 使用范围与限制第六条保密条款6.1 保密内容6.2 保密期限6.3 泄密责任第七条合同的履行与验收7.1 履行期限7.2 验收标准与流程第八条合同价款与支付8.1 价款总额8.2 支付方式8.3 支付时间第九条违约责任与赔偿9.1 违约行为9.2 赔偿方式与标准第十条争议解决方式10.1 协商解决10.2 调解解决10.3 仲裁解决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解除11.1 合同生效条件11.2 合同变更11.3 合同解除第十二条通知与送达12.1 通知方式12.2 送达地址第十三条合同的份数与保管13.1 合同份数13.2 合同保管第十四条其他约定14.1 技术培训14.2 技术交流14.3 合作推广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主体及定义第二条合同目的与范围2.1 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方、乙方和丙方在智能锁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规范方面的合作事项,共同推动智能锁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范围:本合同项下的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锁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技术培训和推广宣传等方面。
第三条技术规范与标准3.1 技术规范内容: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需求,制定智能锁的技术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3.2 标准制定流程: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需求和市场调研,制定智能锁的行业标准,并提交给甲方审核。
甲方应在收到标准草案后30日内提出修改意见,乙方根据甲方意见进行修改。
深圳标准先进性评价细则-智能门锁
深圳标准先进性评价细则-智能门锁深圳标准先进性评价细则智能门锁为对智能门锁产品标准进行深圳标准先进性评价,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程序、主要技术指标、先进性判定标准、先进性评价程序等。
具体如下:一、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程序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程序包括:(一)梳理国内外相关标准,形成相关的标准集合;(二)收集产品相关的认证项目和检测要求;(三)基于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按照指标项的类型、层次、作用进行划分,形成指标池;(四)征求行业协会、专业技术机构意见,召开专家评审会,在指标池中抽取核心指标,并确定核心指标基准线。
二、智能门锁产品标准评价(一)主要技术指标梳理智能门锁产品指标项,在满足国家标准GB 21556-2008《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GA 374-2019《电子防盗锁》和JG/T 394-2012《建筑智能门锁通用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指标的国内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或者填补国内、国际空白为原则,从以下八类指标性质提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1.产品创新,能够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开辟新的市场;2.符合产业政策引导方向;3.填补国内(国际)空白,能够提升产品质量;4.严于国家行业标准,质量提升明显;5.清洁生产,材料选择、生产过程生态环保;6.产品安全健康环保,维护人体安全,有利身体健康,加强环境保护;7.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8.行业特殊要求,符合并高于产品所在行业的特殊要求,带动质量明显提升。
(二)先进性判定标准先进性判定标准见表1:表1 智能门锁产品先进性判定标准三、先进性评价程序提交相关资料受理产品或服务目录指标比对得出结论领取报告申请先进性评价的企业或团体标准评价机构提取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否不予受理通知书是四、实施日期本细则自2020年4月26日起实施。
五、发布机构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智能门锁及系统技术要求_浙江
中国铁塔浙江省分公司智能门锁及系统管理平台技术要求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发布2016年11月目录1适用范围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术语、定义与符号 (7)3.1智能门禁系统 (7)3.2智能电控门锁 (7)3.3运维集中管理平台 (7)3.4电子锁芯及电子钥匙 (7)3.5组网 (8)3.6网络结构 (8)3.7通信协议 (8)3.8接口 (8)4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电控门锁应用场景 (8)4.1机房场景 (8)4.2室外柜基站场景 (8)5智能电控锁技术要求 (9)5.1智能电控锁整体技术要求 (9)5.1.1供电要求 (10)5.1.2FSU技术要求 (11)5.1.3环境适应性要求 (11)5.1.4抗干扰要求 (12)5.1.5防雷要求 (13)5.1.6稳定性要求 (13)5.1.7耐久性要求 (13)5.1.8防技术开启要求 (13)5.1.9可靠性要求 (13)5.1.10错误报警功能 (14)5.1.11机电锁体寿命要求 (14)5.1.13门磁传感器 (14)5.1.14锁舌传感 (14)5.1.15声光提示 (14)5.1.16上锁要求 (14)5.1.17锁芯及锁头要求 (14)5.1.18手机APP开门 (15)5.1.19电子钥匙开门 (15)5.1.20锁具可靠性要求 (15)5.1.21防盗门智能电控锁要求 (16)5.1.22锁壳体要求 (16)5.1.23锁舌 (16)5.1.24锁外盖板 (17)5.1.25手动部件强度 (17)5.1.26防技术开启要求 (17)5.1.27电控部分 (17)5.2基站门锁附加要求 (17)5.3室外一体化机柜智能电控锁要求 (18)5.3.1一般要求 (18)5.3.2多室外柜智能门禁管理与安装要求 (18)5.4电子钥匙要求 (19)5.4.1一般要求 (19)5.4.2电子钥匙与电子钥匙手机App的蓝牙连接 (20)5.5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平台要求 (20)5.5.1运行环境 (20)5.5.2总体要求 (21)5.5.2.1系统要求 (22)5.5.2.2系统结构 (22)5.5.2.3系统安全与稳定 (22)5.5.2.5容灾与备份 (23)5.5.2.6软件管理 (23)5.5.2.7时钟功能 (23)5.5.3系统功能 (23)5.5.3.1公告功能 (23)5.5.3.2手动校验 (23)5.5.3.3日志查询 (24)5.5.3.4系统兼容性 (24)5.5.3.5扩展功能 (24)5.5.3.6系统数据备份 (25)5.5.4管理平台功能 (25)5.5.4.1用户登录 (25)5.5.4.2基础配置 (25)5.5.5钥匙配置 (27)5.5.6电子地图功能 (28)5.5.7应急机制 (28)5.5.8离站关门确认 (28)5.5.9报表分析 (28)5.5.10手机APP功能 (29)5.5.10.1账号登陆 (29)5.5.10.2手机绑定 (29)5.5.10.3APP版本 (29)5.5.10.4信息查看 (29)5.5.10.5电子钥匙管理 (29)5.5.10.6APP蓝牙开门 (30)5.5.10.7日志功能 (30)5.5.10.8校时功能 (30)5.5.10.9故障报修功能 (30)5.5.10.11推送及导航功能 (31)5.5.11系统接口 (31)5.5.12软件著作权 (31)5.5.13网络与信息安全 (31)5.5.14其他 (32)6工厂检验 (32)7工程安装、现场调测和验收 (32)8培训 (33)9供货周期 (33)10保修 (33)11预估数量 (34)12分工界面 (34)12.1机房站分工界面 (34)已安装总部FSU站点 (34)未安装总部FSU站点(含存量未改造) (35)12.2机柜站分工界面 (35)已安装总部FSU站点 (35)未安装总部FSU站点(含存量未改造) (35)13备品备件 (36)14现场演示测试要求 (36)14.1现场演示 (36)14.2现场展示 (40)15蓝牙通信基本要求 (40)15.1基本原则 (40)15.2钥匙命名规范 (41)15.3锁密钥及加密方式 (41)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配套设备技术标准为基础,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以下简称“铁塔公司”)的移动基站门禁集中监控系统中智能电控锁具的选型、建设及维护具体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向中国标准化协会提出了标准立项。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05月29日批准该项目立项,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中国标协[2018]118号。
2、背景介绍
借助着智能家居的火爆发展,门锁作为安防的第一道屏障,其智能化趋向已势不可挡,各大企业纷繁进入智能锁市场,以至各类智能家用锁具层出不穷。
但在智能功能不断引入的同时,附带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不容小觑。
如何在保障必要的安全需求的同时,更加客观、科学地评价智能锁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中国智能锁零售市场正式爆发,进而带动中国智能锁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门锁销量将突破3200万套。
随着智能锁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锁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锁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协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锁产品的标准。
3、工作过程
自2018年02月份起,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要智能门锁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归纳出智能门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注意事项。
经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T 14536.1和GB/T14536.13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智能锁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草稿。
2018年05月29日,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复计划立项通过,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并对标准草稿进行进一步完善,在起草工作组内部进行征求意见,收到荣事达、海尔等多家单位意见并进行意见处理后,最终于2018年06月14日,形成标准的初稿。
2018年06月21日召开工作组第一次讨论会议,会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下发工作组及行业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9年04月09日召开工作组第二次讨论会议,针对该标准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在会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发工作组及行业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2019年04月11日在收集整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标准送审稿。
4、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制定原则
通过调查,统计出目前市场上智能门锁产品的智能特点以及行业痛点,有针对性的选取并制定智能锁的智能功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最终通过量化的考核结果对消费者选购智能锁产品做出有效的指引。
(1)原则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及其《实施细则》、《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进行编制。
(2)适应性:测试方法在现有智能锁测试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升,以适应智能锁的智能功能测试,智能相关的测试更为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与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更为匹配,可以更好的体现用户未来的使用状况。
(3)先进性:除本标准外,目前尚未存在任何专门针对智能锁的智能水平相关的标准,该标准即国内唯一能客观科学地评价智能锁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的标准规范。
2、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智能门锁智能功能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智能功能要求和检测评价方法。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1、IC/ID卡开锁功能
针对27款具备IC卡解锁的智能锁进行试验,其中26款的IC卡可被破解并复制,仅1款锁具有IC卡防复制功能,即约仅3.7%的智能锁具备IC卡防复制功能。
针对IC卡可被复制的26款智能锁进一步进行试验,使用复制卡进行解锁试验,仅2款锁不能被打开,即约仅7.7%的锁能防止复制卡解锁。
2、指纹开锁功能
针对38款(其中9款光电式指纹模块,29款半导体指纹模块)具备指纹解锁功能的智能锁进行试验,使用硅胶制作假指纹方式进行解锁,其中9款采用光电式指纹模块的智能锁均被解锁,29款采用半导体指纹模块的智能锁均不能被解锁。
进一步对硅胶指纹涂抹导电液再次试验,29款采用半导体指纹模块的智能锁仅7款不能解锁,即约仅24%的锁能防止导电假指纹解锁。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暂无。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的情况
目前,智能锁行业蓬勃发展,通过指纹、密码和卡等多种新的解锁方式极大
的为用户提供了便捷。
国内还没有针对智能锁的智能水平考核指标及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智能锁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标准将规范智能锁的行业发展,引导智能锁产品的健康有序发展,鉴别智能锁的智能化发展水平、量化了考核指标和测试评价方法,以客观、科学的方法评价智能锁的智能水平。
对未来智能锁行业技术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方向,促进行业的发展。
标准的制定还可以促进企业标准指标与用户需求的关联度,使标准与用户更加紧密的结合,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发展。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暂无发现。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属于团体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有关基础和相关标准不矛盾。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未产生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本标准为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属于团体标准,供协会会员和社会自愿使用。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