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激励心理学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四章 学习心理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四章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的重点)第一节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概述(一)含义&分类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填空)。

前者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内驱力也是一种需要,但它是动态的。

后者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所指向的目标可以使成绩,也可以是奖品、教师的赞扬、名誉、地位等。

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方法:1)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2)注意教学的新颖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加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知道,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简答题、填空题1.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2.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3. 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

5. ★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填空认知内驱力:指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此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习看做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心理学第4-6章

心理学第4-6章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因素说 三、类化说 四、关系理论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简答、论述) 如果是简答题,回答时形式如下: 题: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如果是论述题,回答时形式如下: 题:请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答: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相似性 相似性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共同成分越多,相似 性越大,就有利于迁移。如英语和法语有较大的相似性,学习时较 容易产生迁移,而英语和汉语相似性较小,不容易产生迁移。 2、原有认知结构 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原有认知结构对前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 前提条件。 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 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心向和定势是先于一种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 态。心向和定势对迁移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 关键是要使学习者意识到定势的这种双重性,既要……又要……
评价目标
识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问题情境等基 本概念 理解学习动机的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 观点 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在实际的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需要层次理论、 成败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 和激发的启发作用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三章:迁移与教学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定义: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 习的影响。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三、双因素理论的应用 根据赫茨伯格的理论,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 面,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基本做法:
(一)直接满足
直接满足,又称为工作任务以内的满足。它 是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获得的满足,这种满足 是通过工作本身和工作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得到的。它能使员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产生兴趣和热情,使员工具有光荣感、责任 心和成就感。因而可以使员工受到内在激励, 产生极大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2、期望理论的基础是:
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 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 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 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 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3、期望理论的内容
弗隆认为,人们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 或激励力取决于其对行动结果的价值 评价和预期达成该结果可能性的估计。
效的结果 2、管理者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员工
的努力与期望值 3、报酬与奖励设置应该与组织发展
或者对组织有重要意义的行为相 联系。 4、报酬制度的完善与多样化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请同学们来分析评价期望理论。 如果你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管 理者,你会怎么来运用期望理 论?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第三节 公平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五、对双因素理论的理解与运 用
以组织集资建房为例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
第二节 期望理论
一、期望概述
1、期望含义
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 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 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 理活动。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1)源自2、期望心理的产生人的需要未满足,仍然会存在, 当现实社会生活出现某种条件和 机会时,人民就会产生满足自己 需要的这种期望。 期望的产生与形成往往与需要、 目标、目标价值及可行性相联系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2)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a行为的成败经验
b替代经验
c目标设置
d成败归因
e奖励
f学习监控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影响:
a、影响活动的选择
b、影响努力的程度
c、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d、影响任务的完成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1、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1、掌握习得性无力感、自我效能感
2、知道习得性无力感的避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重点:
1、习得性无力感
2、自我效能感
难点:
知道习得性无力感的避免




讲授
使



多媒体
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接上节课内容)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四)习得性无力感与自我效能感
1、习得性无力感
(1)习得性无力感的概念
习得性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历程:
a获得“结果是不可控的”失败体验
b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
c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d产生无力感
白鼠实验
(2)、习得性无力感的理论
2、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d、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
适当的自我归因
e、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f、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

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4篇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第1篇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的需要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所以,社会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学校的需要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使得学校生源越来越弱,从而制约了学校今后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和学生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后进生转化心理行为的个案研究,可以寻找到转化后进学生的有效的方法、手段、策略,引导大家破除问题学生不可转化的思想,树立信心,积极工作,共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台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理论价值小学后进生是班级教学中存在的客观现象。

这些孩子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成为另类。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漠视和歧视。

对于小学后进生,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往往花费大量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往往不显著。

这就是对症下药的事了,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就非常有实际意义了。

(二)实践意义近几年来,外出务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增多,学校优秀学生转出的增多,后进生在整个社会已经是一个让人头疼,尤其让父母头疼,让老师头疼的大事。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克服自己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达到品德符合社会规范之目的。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一)研究方法与途径: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问题行为预防措施。

2、自然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行为研究。

3、访谈法: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和对后进生的典型行为观察;对后进生进行理性确定,转化跟踪;调整策略,激励进步。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7章 激励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7章   激励

第十七章激励一、教学要点1、解释激励过程。

2、卢因的力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4、需要的性质。

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7、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8、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的基本内容.9、四种激励方法的基本内涵。

10、关键名词:激励、力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二、习题(一)填充题1。

管理的激励职能就是研究如何根据规律性来提高人的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

3.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__________,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___________.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把人看作是在一个力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________和__________,人的行为便是场内诸力作用的产物。

6.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7.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尊重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

安全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小类,即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和对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

10。

需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1。

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____________、从而需要的_________是可以改变的。

12.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________.13.期望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14。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十三章 激励

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十三章 激励

第十三章激励1.对激励的理解(选、填★★★)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内因的认知知识和外因的所处环境;激励包含着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激励的出发点是激发人未满足的需要(未得到的需要);激动的心理过程:需要、紧张、动机、行为、目标达到、紧张降低。

2.人性假设(选、填★★★)(1)“经济人”假设,又称X理论,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代表理论为古典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2)“自我实现人”假设,又称Y理论,代表理论为目标管理和自我实现需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工作的动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3)“社会人”假设,代表理论人际关系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性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上的报酬更能激励人们”,工作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社会性需求。

(4)“复杂人”假设,又称超Y理论,代表理论权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不存在放任四海而皆有用的管理理论,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地实行富有弹性的领导与管理。

”工作的动机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5)Z理论,由大内·威廉姆斯提出。

大内在研究美、日企业管理方式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美国企业应向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一种新的、兼有美、日管理方式中积极方面的管理方法。

3.X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具有的特点)(选、简答★★)(1)多数人十分懒惰,他们总想方设法逃避工作。

(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甘心情愿受别人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方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4)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

其管理方式为“胡萝卜+大棒”。

4. Y理论的基本假设(自我实现人具有的特点)(选、简答★★)(1)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激励的心理机制范文

激励的心理机制范文

激励的心理机制范文激励是指一种能够引发个体主动行为的状态或过程。

而心理机制则是指个体在激励下产生行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激励的心理机制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动机三个层面。

认知层面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目标设定、期望和信念。

目标设定是个体根据自身需求和价值观设定的期望结果,它激发了个体实现目标的行为动力。

目标设定多样化且具体明确时,更容易激励个体产生行动。

期望是指个体对一些行为结果的预期,当个体认为自己能够达到预期结果时,会更有动力去追求目标。

信念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力和可能性的评价,当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时,更有可能产生行动动力。

情感层面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情感和情绪调节。

情感是指个体对目标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感受,当个体对目标有积极情感时,更容易被激励。

而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调节自身情绪状态来增强激励效果。

个体可以通过激活积极情绪,如兴奋、喜悦等来提高激励效果;或通过调节消极情绪,如恐惧、焦虑等来减弱对激励的抵触。

动机层面的心理机制主要包括动机调节和自我激励。

动机调节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行为进行调节和维持的能力。

个体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及提供具体的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自我激励是指个体通过内在的激励机制自我激发行为。

例如,个体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并在达到后给予自己奖励,从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

同时,个体也可以通过将目标与自身价值和意义进行连接来增加激励效果。

总之,激励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情感和动机三个层面。

个体在激励下进行行动时,会受到目标设定、期望、信念、情感和情绪调节、动机调节以及自我激励等多种心理机制的影响。

理解和运用这些心理机制,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激励自己和他人,实现更好的目标和成就。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领导的决策行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领导的决策行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领导的决策行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7. 填空题名词解释题1.激励正确答案:激励:首先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

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

涉及知识点: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简答题2.领导决策的原则。

正确答案:(1)信息健全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时效原则。

(6)集体决策原则。

涉及知识点:领导的决策行为3.动机结构与优势动机的含义。

正确答案:(1)人的动机可以多种多样,有时还会相互矛盾,在动机和行为之间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多个动机综合的结果。

这些同时并存的动机就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

(2)整个动机结构中,总是有某一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就成为优势动机。

涉及知识点: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4.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

正确答案:(1)爱好和兴趣。

如同时有几种目标都可满足个人需要,则个人在生活中养成的嗜好和兴趣往往可以决定目标的选择。

(2)价值观。

价值观与兴趣有关但比兴趣更强调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目标,涉及更广泛、更长期的行为。

(3)抱负水准。

抱负水准指的是一种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要求。

涉及知识点: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5.激励的机理。

正确答案:(1)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成自身的自动力。

(2)一个人的行为受外界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影响,再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产生出一种自动力,才能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

自动力越大,行为就越积极,反之亦然。

而自动力的大小虽然与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强度有关,但也离不开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样程度的作用力,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强弱悬殊的自动力,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 盖笑松(东师-奥鹏)

积极心理学 盖笑松(东师-奥鹏)

(二)智慧理论
1,智慧的定义: 智慧是关于生命意义及生活管理等基本问题 所具备的专家型知识系统,那些问题通常是复杂 的、线索不完整的、非唯一解的。
2,智慧的五个特点
(1)关于人类本性和生活历程,具备丰富的事实性知识 (2)关于生活问题的处理,具备丰富的程序性知识 (3)意识到事件背景的复杂性并理解人生变化的来龙去脉 (4)相对主义的、有包容度的价值取向 (5)关于不确定性和有限性的知识
调节
自我管理: 自控能力 可信赖 责任心 适应能力 成就动机 主动性
关系管理: 帮助他人 影响力 沟通能力 解决冲突的能力 领导能力 革新能力 建立关系 团队协作能力
(四)韧性理论
1,韧性的定义 韧性是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 对和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 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 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 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
8,影响幸福的10种认知方式
(1)容易高估目标实现对未来幸福的贡献作用 (2)容易过度聚焦泛化单一特征对整体生活的影响 (3)容易高估负性生活事件对未来幸福的消极影响 (4)“最优选择”不如“过得去选择”更令人幸福 (5)“关注外界”比“关注自己”更让人快乐 (6)以偏概全的直觉方式让人不自觉屏蔽非关注信息 (7)解释方式比事实更重要
4,真实的乐观与乐观偏差
(六)价值观
1,斯瓦茨10种价值观 2, 物质主义价值观 对幸福的威胁 3, 内源性价值观对 幸福的促进
四,积极的体验
(一)幸福与时间
1,平衡当下与未来 2,目标的功效 3,目标的品质 4,梦想的代价 5,梦想之间 6,梦想的阻碍
(二)沉浸体验
1,沉浸体验的8个特征

组织心理学员工激励策略

组织心理学员工激励策略

组织心理学员工激励策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想要取得成功,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投入和高效工作。

而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是组织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效的员工激励策略不仅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还能够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了解员工的需求员工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且因人而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工作场所中,员工可能更关注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的安全与舒适、良好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机会、工作的成就感等方面。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更渴望学习新的技能,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以实现自我提升。

而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可能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薪酬待遇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通过沟通、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激励策略提供依据。

二、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最常见的激励方式之一,包括薪酬、奖金、福利等。

合理的薪酬体系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薪酬不仅要体现员工的工作价值,还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以防止人才流失。

奖金可以作为对员工突出表现的额外奖励,如业绩奖金、项目奖金等。

通过明确的奖励标准和及时的发放,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福利也是物质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健康保险、带薪休假、节日礼品等。

良好的福利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然而,单纯的物质激励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当员工的物质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物质激励的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

此时,就需要结合其他激励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三、精神激励精神激励能够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如尊重、认可、自我实现等。

赞美和表扬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精神激励方式。

当员工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

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力也是一种精神激励。

让员工参与重要的项目或决策,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信任,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心理学学习总结(4篇)

心理学学习总结(4篇)

心理学学习总结(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理学学习总结(4篇)心理学学习总结篇1广告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到广告活动中去,研究受众接受广告刺·激的心理过程,研究个性心理对接受广告的影响;并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分析,研究广告如何通过刺·激使受众成为消费者并购买商品和劳务,以科学的理论分析广告活动、指导广告创意。

第四章激励理论(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

第四章激励理论(组织行为学-浙大况志华)

(二)理论的运用
公平理论对报酬分配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按时间付酬时,收入超过应得报酬的职工的生 产效率水平,将高于收入公平的员工。
2、按产量付酬时,收入超过应得报酬的员工比那 些收入公平的员工而言,产品生产数量增加不多, 而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
3、按时间付酬时,对于收入低于应得报酬的员工 而言,将降低他们生产的数量或质量。
4、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社会上的人们都希望自己有稳定、 牢固的地位,希望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这就是所谓的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以及自尊、自重。 前者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如人们对名誉、威 望、赏识、地位、认可、权力等的需求;后者是 指自己对自己的尊重,如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 就、能胜任、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等。

杜拉克提出,让每个职工根据组织总目 标的要求,自己制定个人目标,并努力 实现其个人目标,就能使总目标的实现 更有把握,每个职工因此也就为组织做 出了自己的贡献。
生理需要
成长需要(G) 关系需要 (R) 生存需要(E)
需要层次论与ERG理论对比图

概而言之,三类需要间的关系包括如下三 点:
①某种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则其越为人 所渴求,对人的激励作用越大;
②较低需要越能获得较多的满足,个体就 对较高需要越渴求;
③较高需要一旦反复受挫,人们就会转而 寻求较低需要的满足。
5、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促使人的 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一趋势就是希 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 己能力相称的事情。
也就是说,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做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有贡献的事, 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心理学简单论述

心理学简单论述

B表现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有哪些表现?1、积极动力作用与消极阻力作用2、肯定与否定性质3、激动与平静状态4、紧张与轻松作用5、情绪的强弱两级状态二、注意的外部表现1、产生适应性活动2、无关动作被抑制3、呼吸的变化G功能[D]. 动机的功能有哪些?1、启动功能2、定向功能3、强化功能[S]. 思维的功能1、理性认识功能2、学习功能3、创造功能4、调控功能[Q]. 情绪、情感的功能1、信号功能2、适应功能3、动机功能4、组织功能[Z]. 注意有何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控制功能G规律[A].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过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B]. 保持与遗忘的规律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2、适当超额学习3、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4、正确组织复习[G]. 感知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到相互作用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S]. 识记的规律1、要有明确的实际目的2、合理安排识记材料数量3、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4、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5、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6、合理选择识记方法7、运用尝试回忆 8、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X]. 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用规律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正诱导和负诱导[Y]. 有意注意的保持规律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激发间接兴趣3、组织有关活动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Z]. 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G关系[G].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感觉与知觉的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2)二者都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1)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区别2)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3)经验在感觉的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G]. 观察与感知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

【自考复习】06180学校管理心理学资料

【自考复习】06180学校管理心理学资料

学校管理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06180学校管理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潜移策略:所谓潜移策略,是指学校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态度。

在这方面,主要有活动与规范一动一静的影响策略。

2.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如私下交换意见,传播谣言,搬弄是非。

其主要特点有:①自发性,②灵活性,③不可靠性。

(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如校务会议、课堂教学等。

)3.挫伤:挫伤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

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中,挫伤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情绪。

实际上,它也是人们在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这是名词意义上的挫伤。

作为动词使用的挫伤,主要是指妨碍人的需要的满足,造成心理创伤的过程。

4.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以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5.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

6.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群体成员与群体多数人的意见、行动不一致时主观上想像或感受到的一种心理压力。

7.领导: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环境保持一致的过程。

而施加心理影响的人是领导者。

8.中介策略:是指在原有态度与要形成的新的态度之间设置中介环节,以便原有态度有过渡的桥梁。

9.成就动机:麦克莱伦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事情,去努力完成,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

10.学校组织氛围: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学校组成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信念和社会标准等。

二、简答题1.简述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要点。

答:1)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物质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受心理的、社会的因素影响。

2)生产效率的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两个因素:职工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态度和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现代管理心理学 程正方 第4版 第六章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现代管理心理学 程正方 第4版 第六章 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

第六章个体行为动机与激励第一节行为与动机一、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1.自觉性与主动性:自发、自觉,提高人的自觉性,才会有积极主动的行为2.因果性:人的行为都是具有一定的起因,人的动机、需要等都是行为发生的内部原因3.目的性:人类的行动不仅有起因,更是有目标。

4.持久性、持续性:指导目标完成之前、向新目标调整5.稳定性与可塑性。

二、动机与目的1.动机(1)概念:动机是指把能激励人的行为,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新年等主观心理因素叫动机,引起个体行动,维持该行为,并向某一目标(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过程叫做动机,该行为为动机性行为。

(2).特征:原发性、内稳性、实践活动性(3)机能:始发机能:人的行为发动的动力和根本原因调节、定向、选择机能:是行为朝向特定的方向(4)产生:动机一般是由于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欲望或驱力,而驱力是一种无特定方向的力量,需要、驱力和外界环境结合产生既有力量又有方向的动机,再由动机引导个体进行行动以达到目标(5).产生的条件:内部条件:个体自身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由身心失去平衡而感到的紧张状态或身体不舒服外部条件:个体身外的刺激诱因,声音、色、香味、奖金等管理者应做到,通过员工的外显活动,来了解员工的需要,通过实行有效的措施来满足员工的需要,唤醒员工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目的(目标)(1)概念:指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2)作用:启动作用、调节作用、激流作用、聚合作用(3)激励作用:目标具有诱发动机的作用,即把目标成为诱因,把诱发动机、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激励过程。

目标的激励过程主要体现的目标的选择的标准方面:——目标价值或效价标准目标的员工参与度目标的可能性或概率判断目标的低消耗标准目标的丰富性标准目标的最佳化、满意化标准3.动机与目的的关系一致性:目标属于动机体系的范畴,目标、动机对人类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目标具有诱发动机的作用。

心理学激励效应

心理学激励效应

心理学激励效应人类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神秘的,而心理学正是研究这个世界的科学。

在心理学中,激励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外部因素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力,能够激发个体的动力和积极性。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提高动力和积极性的情况,而心理学激励效应的研究正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激励效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目标设定是激励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人们设定明确的目标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求和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一个学生如果设定了一个高分的目标,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准备考试,从而提高自己的成绩。

目标设定可以让人们明确自己的方向,增加自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奖励和惩罚也是激励效应的重要手段。

人们在追求奖励和回避惩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动力。

当人们得到奖励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加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相反,当人们遭受惩罚时,他们会感到不愉快和痛苦,从而激发他们改变行为的动力。

奖励和惩罚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促使他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社会支持也是激励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人们感到被关爱和支持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克服困难。

社会支持可以来自家人、朋友、同事以及社会机构等。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人们可以获得鼓励、指导和帮助,从而增强自己的动力和积极性。

自我激励也是激励效应的重要方面。

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动力。

自我激励包括对自己的目标和成就进行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以及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进行信任和期望。

通过自我激励,人们可以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心理学激励效应是帮助人们提高动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目标设定、奖励和惩罚、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激励等手段,人们可以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并取得成功。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激励效应的运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华。

2023年《积极心理学》读后感4篇

2023年《积极心理学》读后感4篇

2023年《积极心理学》读后感4篇《积极心理学》读后感1《积极心理学》一书中自卑与超越的话题,令我感触颇深。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过:“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

我们必须超越自卑”我的自卑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的呢?小学的时候成绩并没有特别好却天天乐得像傻子,明明不是很高的荣誉却也可以高兴三四天。

随着我越来越大,接触的人多了,视野拓宽了,总会在不经意的比较中,我看到了越来越多自己的缺点,而过去引以为豪的优势变得黯淡无光,自我否定心理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挥之不去,难以忘却。

“我对自己没信心”便成了脱口而出的话。

起初我将自卑感看做为一种合理的自知之明,但缺少自信的做事理念给我带来了许多困难。

由于自卑我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机会与我失之交臂;由于害怕,我在怀疑自己的那瞬间,错失了很多机会。

“如果我能勇敢自信一点就好了”。

我总是后知后觉的这样想。

我记得我每回交题的时候。

都心惊胆战的,看到老师就害怕,而老师每次给我讲解完之后都会说一句,“你做的挺好的,继续加油”我还记得在放假前,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碰见我给我了一盒笔。

我很差异问道:“诶!突然这么好?她笑着跟我说,“那肯定,你可是我的宝藏女孩。

”这让我想起父母都是鼓励我,从来不拿我跟别的比我优秀的人比较,父母也常常把我视为他们的骄傲。

明明原来是父母和老师的骄傲的,为什么要自卑?我之前总是将这些话抛之脑后,却从没想过,我其实真的可以做到的,我也是优秀的。

这次我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领悟到:很多时候,对于令自己自卑的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它,并且提醒自己,这件事改变不了,但我可以尽力做到最好。

另外解决自己自卑不自信的问题,就是对于你心中那个脆弱的“小孩”,亲近“他”,拥抱“他”。

自卑是一把双刃剑。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所以你需要超越自卑,活出全新的自己!《积极心理学》读后感2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瓦格的激励技巧
斯瓦格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聘请的总裁。 当他看到手下一家钢铁厂产量落后,就问厂长原因。厂 长说,工人软硬不吃,不愿干活。那时正值日班工人快要下 班,即将由夜班工人接班。斯瓦格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主 管:“你们今天炼了几吨钢?”“6吨。”斯瓦格用粉笔在 墙上写了一个大大的”6”字后,默不作声地离开了。 夜班工人接班后,发现墙上的数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 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来过了,问我们今天炼了几吨钢,便把 数字写在了墙上。 次日早晨,斯瓦格来到工厂,看到墙上的数字变成了“7” 日班工人看到“7”,知道自己输给了夜班工人,心里很不是 滋味,决心给他们点颜色,大家加倍努力,结果炼了10吨钢。 两班工人的不断竞赛,使这家工厂的产量不断提高,产量 一下跃居于所有钢铁厂之首。
3.激励的模式:
需求 满足
激 励
需求
动机
行为
新的需求
猎狗的故事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 没有捉到。
牧羊犬看到这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 的反而跑得快,大的反而跑得慢,不可思议。”
猎狗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 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启示:动机的性质不同,强度不同,对行为的影响也不 同。
四.激励的方式 :
1.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 活不累。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对异性欲 求与尊重欲求的本能需要,在与异 性接触中,会潜意识地“自我表现 良好”,以取悦对方。这样一来, 双方不约而同产生热情.友好的情 感,从而提高了行为的互补性、约 束性、激励性,还能带来愉悦的情 感。同时,愉悦的情感还能增进身 体免疫功能,抗御疾病,活跃思维, 增强记忆,使人奋发向上,迸发出 更大的力量,产生非凡的能力。
(非“友”即“敌”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朋友与 敌人之间有中立方;对某人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联合国投票允许弃权)
44
0 它们之间的满意度是逐渐降低的: 吕 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双因素是指:
①激励因素:是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相关措施,多与 工作本身有关,多为内部因素。能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 ②保健因素:是避免员工积极性下降的相关措施,多与 工作环境有关,多为外部因素。没有激励作用,却有预防 性。例如正常的工资发放、有安全保障的工作环境等。 你不小心滑倒手部磨破了皮,你在伤处涂上碘酒,两 周后手部康复。 虽然碘酒没有使你的手比受伤前更健康,但却防止了 伤口进一步恶化,并帮助你的手恢复原状,这就是保健 作用。
三、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
需要层 次理论 双因素 理论 目标设 置理论 期望 理论 公平 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
解人颐
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①要正确认识员工需要的多层次性; ②根据员工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二)双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
①组织中某些因素使人产生满意和愉快;某些因 素使人产生烦恼和沮丧。 ②传统的“满意——不满意”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管理心理学》
主讲:姜士心
第四讲: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激励心理学
启示: ①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②潜力开发靠激励。
一.人的潜能有多大?
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爱 迪生,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去世前表示, 愿意将他的大脑捐献出来供人们 研究。
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实际上使用 还不到全部的10%。那么我们普通人的使用可能还不到 5%,平均也就在3%。这说明大脑至少有90%被荒废掉了。 爱因斯坦使用不到10%的大脑就可以成为最伟大的科学 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现,那么我们如果多开发1%甚 至10%,那结果会是怎样呢?肯定是不可想象的!
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 个子很矮却屡屡夺魁。奥秘 是:凭智能去战胜对手。他在 每次比赛之前,都要乘车观看 路线,把沿途较为醒目的标志 画下,分成若干小段;在正式 比赛开始之后,总是奋力冲向 第一个目标,而后依法炮制; 使漫长的马拉松变成了多个 百米短跑;最后顺利夺冠。
(四)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 通过人们的努力行为与预期 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研究激励。 基本内容:人们对某项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取决 于他对这种工作能满足其需要的程度及实现可能性大 小的评价。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 效价: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期望值:指采取某种行动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ff
几个小故事
1.在英国伦敦的一场大火中,一名妇女竟独自一人 左手提彩电,右手扛保险柜从火场中冲出。事后,她 在众人的啧啧称奇中,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2.美国有个农场主,他的小儿子非常喜欢开车,但 年龄太小还不能考取驾照,所以农场主只允许他在农 场周围驾驶。一天,农场主在地里干活,儿子在旁边 开着车玩,忽然车翻了,儿子被压在了车底下。农场 主赶快跑过去,情急之下将车子翻了过来并救出了儿 子。此事经媒体报道,大家都很惊讶,一个人竟然可 以把车给翻过来,这力量大得不可思议!农场主也很 好奇,就再试了试,可怎么用力也无法将车子翻过来, 这就是在情急之下农场主发挥了他的巨大潜能。
4.兴趣激励:
重复性的工作内容会让人感到索然无味,干劲 渐小。 兴趣激励是试着改变一下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形 式,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起对工作的兴 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①让员工轮岗或增加工作任务。使员工开阔眼界, 扩大知识面,增加对组织全局性问题的了解,避免 因工作单调产生厌烦感。 ②让员工参与到工作决策中来。让员工一起制定 工作计划和品牌销售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给予其适 时、适当的指导,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我要报仇
三个年轻人到少林寺要要学武功,主持问:“你们为 什么要学武功?” 甲说:“我身体太弱,学武功是为了健身。” 乙说:“我家里很富有,每天生活无忧,学武可以打 发时间。” 丙说:“我们村子遇到匪徒洗劫,我父母和许多乡亲 都被匪徒杀死了,我是为了报仇,不让这些匪徒逍遥法 外,祸害别人!” 三个人都被留了下来。
问题:你认为哪位青年人学得最好?
启示:人们做事情总是为了某种需要,需要的程度不 同,动机和行为的强度也不同,因此,最后的结果可能 大相径庭。激励就是要使人产生强烈的动机和行为。
2.激励的作用:
①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潜在能 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受到激励的人表现为: 干劲十足,披星载月地工作; 士气高昂,主动积极去做好每一件事; 激发更多的潜能完成平凡人无法达成的任务。 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和社会影响。 激励不仅直接作用于个人,还间接影响其他人和周 围的环境,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和社会影响。 ③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通过不同方向上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与引导,有助于 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业务素质。
(三)目标设置理论:
目标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诱因”,是能够满足人的 需要的外在物。目标本身具有内在激励作用。 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 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
目标设置的原则:
①具体。长期与近期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 ②难度适中。合理、可行。(0.5艺术;最近发展区) ③被个人所接受。与个人利益要相关,组织目标尽可 能与个人目标一致。 ④对达到目标的进程必须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 ⑤让个人参与目标制定。它要比别人为他设置的目标 更为有效。
3.激将法:
激将法:是有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之决心做什 么事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①明激法: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直截了当给予贬 低,用语言刺激,刺痛之、激怒之,使之“跳起来”。 “诸葛亮智激周瑜联合抗曹”: ②暗激法:不就事论事,而采取隐晦、旁敲侧击的 方法去激励下属、刺激下属。 “斯瓦格巧用数字激起竞争”: 现实:把每个员工的业绩进度表张贴在办公室 的显眼处,每月或者每季度张贴一次。
③报酬与需要:人不同,需要不同。要奖员工之所需, 投员工之所好,因此差别化、个性化的奖励才是最有效 的。对同一奖励或惩罚,不同人感受不同。(罚人吃肉)
罚人吃肉
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 后裔。他生性迂腐,行动 缓慢,从不吃猪肉。 有一次,家里的仆人 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 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 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 他的面吃下去,并警告 说:“如果胆敢再打架,一 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 重重地惩罚你们!”
启示: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发内部的活力。
马是可以站着睡觉的,只有在体力不支、疲惫或生病 时才卧倒休息。二千多年前,我国一些养马人就在马厩 (jiu)中养猴,以避马瘟。在马厩中养猴,天性好动的猴子 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从而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 抗能力。养在马厩中的猴子被称作“弼马温”(避马瘟)。
结论:活力源于竞争,对手是动力的源泉。
应用:一个公司如果长期固定不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缺少活力 和新鲜感,员工就容易产生惰性。 (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中国电信改革
上世纪,中国电信处于垄断地位,服务质量差,通信 费居高不下,安电话要交话机费、装机费、押金,还要 排队等三五个月。后来,中国电信被拆分成电信、网 通、铁通、移动几家公司,展开竞争。这样,谁也不敢 再像从前那样安逸了,变得你追我赶,因为谁也不想被 市场淘汰。消费者得到了利益,还推动了我国通信事 业的发展,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篮球队引入外援激发“鲶鱼效应”:
2.危机激励——鲶鱼效应(弼马温效应):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沙丁鱼出售,活鱼比死鱼 贵好几倍。但沙丁鱼生性不好动,喜欢群居,易窒息死亡。 但只有一只渔船总能满载活鱼回港。但该船长严守秘密。 他死后,人们在他的鱼槽里发现多了几条鲶鱼,才恍然 大悟。因为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出于天性,鲶鱼会不断 追逐沙丁鱼。而沙丁鱼受到攻击,自然变得紧张起来,加 速游动,从而活了下来。
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
①努力与绩效: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 期的目标。达到目标的概率高,就会有信心,激发工作 动机。所以,目标要适当,确保员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②绩效与报酬:报酬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要劳要有所获,可通过计件工资、奖励工资制、分红 制、一次性奖金总付酬等,防止干的不如不干的、不 干的不如倒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