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t

合集下载

大自然 ppt课件

大自然 ppt课件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 丰富的科学研究对象 和实验场所,有助于 深入了解地球和生物 的演化历程。
02
大自然的构成
生态系统
01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 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系统。
0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如水、土壤、空气等)组 成。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人类活动对生 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环保教育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 度。
06
大自然的美景欣赏
世界自然遗产
总结词
世界自然遗产是自然界中具有突出价值的珍稀物种、地质地貌和生态系统等,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物种灭绝
过度捕猎和捕捞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 过度利用,导致许多物种 濒临灭绝。
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破坏本地生 态平衡,威胁本地物种生 存。
生境丧失
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开 发等导致野生动植物栖息 地遭受破坏。
生态恢复与保护
生态修复
通过技术手段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促进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自然资源
01
02
03
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 够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 、享受的物质和能量的总 和。
分类
包括土地、水、森林、矿 产等资源,是维持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
开发与利用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 源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避免过度开采和 破坏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定义
生态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 施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和稳定性,以保障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共10张PPT)

人与自然(共10张PPT)
人和自然的关要系反提映的高是人,类就文化得与自不然演断化的向相互自作用然。 索取;索取的越多,物质财富就越丰 事按传实照统上 清 的,洁自大生然自产观富 穷然和是是循建, 无承环立载经在物 尽人济人类的类质 的文理社文 掠明念会大发与明 夺厦展自的产然的 、基业界石。对程 可,抗是的度利人基类础也 用社上会,就 资产认生为越 源、人发类高 日展社。 益的会基的这 枯础发。展种 竭过程观 ,就是念 生不断导 态征服致环自然了境的人日过程类趋,人对恶类物自化质生然。活要无事提高,就得 不索自断取然向 的 是自越制然多约索,人实 发取物类;质生上 展财存富与, 的就发越展大 基丰的自 础富前,提然 。物和质根是 自文本明。承 然的程载界度也人 中就越包类高。括文动明植大物厦在的内基的石各,类是物人质类是社一会个产相生互、 人自进类然行从 界 天来中然就包林处括保影 置于动护生植、响 身态物退系在耕、 其统内还之的林有 外中各、机 。而类退不物牧联 因是质还置是草系 此身一。其个的 ,外相。互整要影响体 达、有。 到机联人 人系的类 与整从 自体。来 然就 的处 和于 谐生 相态处系,统建之设中社而会不主是义 按按这照照种清 清 观洁洁念生生导产产致和 取和和了循循人谐 应环环类经经对社 当济济自的的然会 保理理无, 持念念穷发发无我 一展展尽产产的们 种业业掠。。夺就 理、可应性利用当 的资源懂节日益得制枯竭,,,自人生态然类环境资社日趋源会恶化是生。 有产限生的活,所对产自生然的的废索弃 自 进事然行实是天 上制 然,约 林大人 保自物 须类 护然生 、是不 承存 退承与 耕载能 担发还人展 林类超 的的 、文出 责前 退明提 牧大大 任和 还厦根 草的自 。本 。基。 石然 当,是的人人类自 类社会净 不产生能 再、发力 被展; 饥的基爱 饿础。惜 困资 扰源 时、 ,爱就护应环当境在是保人持类经必济

人与自然共生PPT课件

人与自然共生PPT课件

三、 人与自然共生—仿自然原型
➢ 3. 1. 自然原型
❖ 1)概念
自然界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彼此相 互作用,最后达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协谐状态,这种状态代表着合乎自然 规律的互惠共生的有序合理状态,可称这种 状态为自然原型。
❖ 2)特点
A、自设计性
即在具体的非生物本底基础上,在光、热、 水、气等力能作用下,生物个体和种群抢占和 适应多种生态位,组成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网络, 能动地操纵周围的物理和化学环境,让“自然” 做那些工程的事,生物个体和种群不仅住得安 居乐业,而且吃得美味可口,最终建成一个叠 加在周围环境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1)尊重人 ➢2)尊重自然
➢行为的共生关系
➢(4)野山羊与火鸡结成“好友”,彼此受 益。野山羊在离火鸡不远之处休息,机 灵的火鸡就充当着野山羊的警卫员。冬 天大雪封山绝粮之际,野山羊用蹄子拨 雪寻食,火鸡就乘机共餐。这又是一种 共生关系。
➢同居的共生关系。显然,这种相互关系 是意识和行为上的共生关系,是两物种 间紧密协同进化的结果。
共生的意义:
➢ 生物之间的这种共生使生物体抵抗 外界干扰的能力增强,对环境适应力 增强。生物体能够更加长久地生存发 展。也就是说共生的是最长久的。
➢日本学者丸山孙郎有一名言:
最长寿的不是最健壮的而是最共生的.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诞生于自然 界,并且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依赖自然 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人类 所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直接或间接的 取自自然界。自然界养育着人类。人类 就像寄生物一样依赖自然界,自然界是 人类的寄主。
B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利共生
• 云南哈尼族梯田景观
哈尼族梯田景观是最适合本地区发展 的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典范。它将山、水、 林、田、人有机组合为互利共生的网络系 统,可持续地延续了上千年。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人类生活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造成危害。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导 致生态环境破坏,如森林 砍伐、过度捕捞等。
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 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如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等。
生态恢复与重建
01
02
03
04
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 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 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促 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生物多 样性和自然景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过度开发
总结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开发导致森 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环 境质量。
环境污染
总结词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能源资源短缺
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们的储量和开采量都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短缺不仅会 影响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还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短缺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发 展,还会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02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地关系》PPT课件
人工产物重新转发自然产物的人的自然化迆程两种对流迆程的整合使得人地趋二同一形成人地关联共生系统幵日益向空间范围扩大功能强度拓展的斱向収展随着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由地斱微观尺度到局部地区中观尺度収展到全球宏观尺度丌同觃模等级层次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互劢性和关联性日益增强使特定的人地系统越来越大地叐区域和全球环境自然的和人文的収展发化的影响
➢ 澳大利亚的泰勒认为“世界上天赋优厚的地区,可能给人类生 活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可能性;但在大约十分之九的地球陆地上自 然发出了清晰的警告:这里太干、太冷、太湿或是太崎岖不平。 任何定局者如果不顾这些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害” 。
主要错误
➢ 环境决定论由于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认 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 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 的决定因素,人和生物一样,其生存发展和分 布完全受环境的严格控制。因而从它一定型 开始,就普遍受到各国学者的批判。
➢ 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人认为人类中心论思想从柏拉图开始,经 笛卡尔到康德达到最终理论上的完成。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和 洛克是把人类中心论从理论推向实践的伟大思想家。培根提出 “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需要了解 自然,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 然的途径。
➢ 洛克认为,人类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自然的 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人类中心论的主要错误
➢ 人类中心论的核心理论观点——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直接 误导了人对自然关系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及在实践上的简单处理, 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不顾后果的掠夺、征服。
➢ 人类中心论在近代主体至上哲学、工业主义推动下成为现实的 实践活动,并发展成征服自然的人地观,进而走向科技万能论的极 端。人们根据这一思想,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在 实践上大规模地向大自然进攻。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社会的科学 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如此辉煌的程度,以至几乎没有什么自然条 件可以阻挡人们为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需要而去向大自然索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课件PPT

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1/4的新增产值用来 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人口压力大
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 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 +…………(31个国家总人口)
生存权和发展权。代内公平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 前提。
“给蛇让道”是有必要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公平性 原则,它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即人类的发展不应 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人类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这种利用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要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 生速度。
②表现:a.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b.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环境污染
①产生: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 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读P93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粮食不足,单产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扩大耕 地面积可提高粮食产量。
2.人们主要通过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场、牧业缩小、毁林 开荒、破坏植被的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较 快,对土地的压力较大,农民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主要 采取了向陡坡地、林地、草地要粮的措施,造成植被的破坏,形成严重的水 土流失。

人与自然共同体课件ppt

人与自然共同体课件ppt

03
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 断增长,导致森林、矿产 等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 生态平衡。
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化等过程 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对空气、水体和土壤造 成了严重污染。
生物多样性丧失
人类的土地利用、城市化 等行为,导致生物栖息地 丧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 胁。
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04 人与自然共同体的未来
生态文明的构建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 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和可持续发展。
森林保护项目
通过植树造林、森林防火和病虫 害防治等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和 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企业环保实践
绿色生产
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循环经济
企业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 的高效利用和减量化。
环保投资
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和技术研发,推动环保产业的 发展和升级。
个人环保行动
节能减排
01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使用节能电器、减少
用水和用电等。
垃圾分类
02
个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
垃圾分别投放。
绿色出行
03
个人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出行,减少机动车排放的
污染物。
06 结语

第四单元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共28张PPT)

第四单元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共28张PPT)

我国自然保护区已超过2000个 ,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 环境。当前,人类活动使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 需要我们关注。不少地方的森林被砍伐,那里 的环境正在恶化;不少河湖爆发水华,水质恶 化变臭;许多地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 气体在增加,还不时降落酸雨;“垃圾围城” 正在不少城市上演。面对些问题,我们是无能 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 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 响?
空气质量下降、水土流 失、洪水、干旱、
土地肥力下降、土地荒 漠化
动植物急剧减少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采用毒素的方式捕鸟,主要采用蜘蛛毒, 还有就是使用夹套的方式捕鸟。
物种减少,虫害泛滥、食物链受到破坏, 导致生态不平衡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问题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不赞成,这不仅如此,还有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 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3.人口增长会引发哪些问题呢?
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 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一生物圈,为了人类的 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 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 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PPT课件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PPT课件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绿色和平”组织海洋生物专家保罗·霍斯曼,正在对海滩上 的石油进行检测。这些油污是在密西西比河涨潮时被冲上岸的。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件——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

综合自然地理学课件——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

3.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地域差异
在人类生活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人类的各项活动 严格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地理环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农业产生之前,这种决定作用尤为明显。在气候适宜,水源充 足,动、植物较多的地方,人口就多,而在条件恶劣,动、植物较少的 地方,人口就少。
❖ 在这个时期,人对自然界是完全依附的,人与自然的关 系处于原始的协调状态。
二、农业社会阶段
❖ 距今约1万年,人类学会了种植作物和饲养家畜,开始出现 了农业和畜牧业,从此人类从狩猎、游牧的生产方式过渡到 农业生产,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 “刀耕火种”是人类最早的农业技术。为了发展农业和畜牧 业,人们砍伐和焚烧森林,开垦土地和草原,因此最早被使 用而遭到破坏的是肥沃的土层,在没有森林和草被保护的地 方受到河流的冲刷,特别是人类使用了犁和比人力强几倍的 牲畜以后,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率提高了。与此同时,也加 重了土壤的侵蚀,尤其是当土地开发逐步由平原、丘陵转向 山地以后,土地的侵蚀也日愈严重。
由于机器系统的出现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突飞猛 进,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各种生活和享受的物品不 断地被生产出来,涌进市场;发电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 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水、陆、空交通线的建设, 大都市的涌现,将世界各地连为一体。工业文明的兴起、为 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丰富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养料。
第二节 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系统对人类及其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基础作用 限制作用 促进作用
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用
1. 人类是自然地理系统演化的产物 2. 人体与自然地理系统间的物质联系 3. 自然地理系统的空间分异导致人类活动的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共79张PPT)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共79张PPT)

01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地关系思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 崇拜自然 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
对抗性 增强,环 境遭到破坏
工业文明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 征服 自然
盾激化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黄淮地区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 的关系是( )
A.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 B.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相对湿度越大,霾日数越少 C.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霾日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D.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霾日数与风力相关性增强
解析 图中显示,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冬季霾日 数与风力呈明显负相关,故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A 正 确。注意正相关说明变化一致,负相关说明变化不一致,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
2.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径流量
D.污染物来源
解析 图中显示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夏秋季多、冬春 季少,刚好与长江径流量变化情况一致,说明直接因素是 径流量。
[2016·石家庄一模]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 粒(如灰尘、粉尘、盐粒等)或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硝酸、有 机碳氢化合物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 到 10 km 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能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下图示意黄淮地区 1971~2001 年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 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据此完成 3~4 题。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 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课件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课件

大自然可以作为生态教育的场所,帮助人 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和保护生态的重要 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02
CATALOGUE
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
生态平衡的启示
生物多样性
生态恢复
大自然中生物种类繁多,相互依存, 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这启示人类 要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以维 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增强审美能力
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激发人们的审 美乐趣,提高审美能力。在自然 环境中进行教育活动,可以让人 们更加欣赏自然之美,增强对自
然的敬畏之心。
促进身心健康
与大自然接触可以带来身心的放 松和愉悦,减轻压力和焦虑。在 自然环境中进行教育活动,可以 让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促进
身心的和谐发展。
自然旅游的意义
促进旅游业发展
自然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可 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传播文化价值
自然旅游资源往往与当地的文化 历史密切相关,通过自然旅游可 以传播当地的文化价值,增能人 们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自然旅游资源往往具有特殊的生 态价值和景观价值,通过开发自 然旅游资源可以推动生态旅游的 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的 有机结合。
减缓气候变化
大自然对气候变化具有调节作用,如森林可以吸取二氧化碳、湿地可以净化水质等。通过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降低极端天气事件的产生频率,减少对人类的 危害。
自然教育的意义
培养环保意识
通过接触大自然,可以让人们更 加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运 作规律,从而培养环保意识,自
觉地保护环境。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依存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问题 1,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2,耕地和粮食缺乏 3,淡水供应日益紧张
4,能源和矿产资源渐趋枯竭
5,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把自然环境视作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或然论
不否认人类活动存在自然的限制,但更强调人类积极选择的 重要性。
三、协调论与和谐论
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容量或承受力相适应;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为出发点, 而不能以其组成成分或部分为出发点;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自然地理发展规律; 必须彻底根除人与自然对抗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人类对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 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植被导致森林、草原和沼泽湿地面积锐减 动物驯养和作物栽培 扩大、缩小物种分布区并造成其意外繁衍 2,人类对地貌的影响 3,人类对土壤的影响
4,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导致氧平衡失调、增 加固体微粒数量、威胁臭氧层、造成热污 染 5,人类对水圈和水情势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 举例说明有利与不利反馈。
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
人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存和发展都与 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人类劳动的历史是人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规模和范 围不断扩大、作用形式不断复杂化、人类引起自 然日益深刻的变化的过程。 人对自然力的支配不断增长,人类更加依赖自然界。
第二节 环境决定论、或然论与协调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