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总地震倾覆力矩比
框-剪结构的0.2Q0调整
框-剪结构的0.2Q0调整(让各位同行有个彻底的认识)框-剪结构,框架总剪力按0.2V0和1.5Vf,max二者的较小值采用。
如果柱子数量极少,那么显然要按照1.5Vf,max调整。
短肢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规范中有明确定义,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规范没有明确规定。
参照一些地方实施细则,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指短肢剪力墙倾覆力矩在40~50%之间,小于40%的不算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大于50%的宜调整结构布置。
pkpm调整0.2Q0是有问题的。
高规规定与柱相连的框架梁需同时调整,pkpm对不与柱相连的框架梁都做了调整。
不管是调幅梁还是普通梁,都根据比值进行调整;但连梁没有调整,pkpm2005我亲自测试过的。
0.2Q0调整只针对框剪结构中的框架梁、柱的弯矩和剪力,不调整轴力;若不调整(纯框架结构),这两个参数均填0。
《抗规》6.2.13条规定,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剪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剪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
框架剪力的调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剪重比)”的前提下进行。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计算结果”来确定调整层数。
调整起始层号,当有地下室时宜从地下一层顶板开始调整;调整终止层号,应设在剪力墙到达的层号;当有塔楼时,宜算到不包括塔楼在内的顶层为止,或者填写SATINPUT.02Q文件实现人工指定各层的调整系数。
对于转换层框支柱,《高规》10.2.7条规定了地震剪力调整方法。
SATWE只需在特殊构件中选定框支柱,程序会自动进行框支柱的地震剪力调整,不需再进行0.2Q0调整。
0.2Q0调整系数的具体修改办法如下:在工作目录下建立一个名为SATINPUT.02Q的文本文件,其格式如下:IST1 CX! CY1IST2 CX2 CY2……ISTN CXN CYN其中:ISTN 表示层号,CXN、CYN 分别表示该层X、Y向的0.2Q0调整系数。
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例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比例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刘志远;巢斯【摘要】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所承担的倾覆力矩百分比的大小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建立了5个框架倾覆力矩百分比不同的框架—剪力墙模型,采用Perform-3D程序对各个模型进行地震前和地震后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层间位移角、Ghobarah指标等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结构的框架倾覆弯矩比例的增加,结构在遭遇地震之后损伤就越大,说明框架的倾覆弯矩比例越高,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越不利。
%For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s , the proportion of overturning moment which is assumed by frame could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 5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models ,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frame overturning moment ,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pre-earth-quake and post -earthquake pushover analysis on each model was conducted using Perform -3 D ( Nonlinear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3D structure),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structures'seismic performance. The computing results of inter story drift , Ghobarah indicator , etc.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verturning moment ratio , structures'damage will be greater after earthquake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框剪结构;框架倾覆力矩百分比;静力弹塑性分析;Ghobarah指标【作者】刘志远;巢斯【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181 模型的建立1.1 计算模型结构模型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0.1g)地区,各层层高均为3.0m 的12 层的框架-剪力墙房屋,总高度为36.0m.该模型平面形状呈矩形.结构立面布置和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 和图2.1.2 结构设计本文各计算模型均按照中国有关规范进行设计,使结构满足规范中的各项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梁高、柱和剪力墙截面的大小来改变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倾覆力矩的比例.本文一共建立了5 个相似的模型,采用了不同的主梁截面、柱截面以及剪力墙截面,结构布置大体相同.各模型主梁、柱和剪力墙截面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模型截面参数注:表中λ 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其表达式为:模型名称Y 方力向矩框比架例倾覆刚度特λ征值主(梁mm截)面剪力(m墙m厚)度柱(m截m面)模型1 0.26 1.10 250×400 600 500×500模型2 0.38 1.58400×400 600 500×500模型3 0.52 3.21 400×400 450 600×600模型4 0.65 4.13 300×600 350 600×600模型5 0.70 4.41 300×600 300 700×700式中:H 为结构的总高度;Cf 为总框架的剪切刚度;Ec Ieq 为剪力墙的等效刚度[1].1.3 材料的本构关系1.3.1 混凝土在本文中,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附录C 的受压曲线[2].取FU 值为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FY值为FU 的30%,R 点的强度取值为FU 值的20%.对应Y,U,L,R,X 位置的混凝土耗能退化系数分别取1.0,0.9,0.7,0.4,0.3,不考虑混凝土受拉.1.3.2 钢筋和钢材如图3 所示,钢筋和钢材本构模型采用三折线模型,强化段的弹性模量取0.01Es,Es 为钢筋的初始弹性模量,不考虑过极限点的应力衰减.图1 结构总体模型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1.4 结构构件模拟在本文的5 个算例中,对框架梁单元采用塑性铰模型,对于剪力墙和框架柱单元,则采用纤维模型模拟.2 结构整体性能指标及评价2.1 弹性分析结果在进行弹塑性分析之前,对各模型进行了弹性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周期、层间位移、基底剪力等.(结果见表2、图4 和图5)图3 钢筋和钢材本构关系模型表2 各模型弹性分析结果自振周模型自基底剪力KN最大层间期(s)重(t)(剪重比)位移角模型1 0.9447 3546.96 1947.16(5.49%)1/1167模型2 0.9781 3832.75 2032.39(5.30%) 1/1121模型3 0.9339 3834.47 2239.86(5.84%) 1/1173模型40.9145 3808.26 2329.11(6.12%) 1/1182模型5 0.9105 3967.382468.11(6.22%)1/1226图4 结构层间位移角曲线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各个模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周期相差不多,说明各模型的侧向刚度相差不大,在这样的前提下后续的分析结果才具有比较性.当框架的倾覆力矩百分比较小时(例如模型1和模型2),结构性能接近于剪力墙结构,变形也接近于弯曲形,因而结构下部层间位移角较小而结构上部层间位移角较大.随着框架倾覆力矩百分比的提高,结构变形性质逐渐向框架结构靠拢,结构上部层间位移角随着框架倾覆力矩百分比的增大,结构上部层间位移角越来越小.2.2 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为充分考虑不同地震波输入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三条《上海抗震规程》附录中的地震波(两条天然波和一条人工波)分别对这5 个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各模型在7 度大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如下表所示:表3 各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最大层间位移角模型编号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模型5最大层间1/164 1/157 1/154 1/150 1/151位移角图5 结构侧移曲线由以上时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个模型在7度罕遇地震水准下的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规范的相关规定;随着结构的框架倾覆弯矩比例的增加,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呈变大的趋势.图6 弹塑性时程分析层间位移角曲线2.3 损伤性能指标Ghobarah 提出了一种评价结构刚度变化的计算方法,并把这种量化值作为评价结构损伤程度的指标,从而反应出结构的抗震性能(如图7 所示)[3].在管民生,韩大建,杜宏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以及黄维,钱江,庄彬彬《基于两次推服分析考虑损伤效应的结构抗震评估报告》等文中对上述指标评价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及应用[4 ~5].该方法需要对结构进行两次静力弹塑性分析,第一次是结构遭受地震作用前,第二次是在结构遭受地震作用后.再分别绘出两次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底剪力/结构总重量)—(顶点位移/结构总高度)曲线,由式(1)可计算出该性能指标.图7 静力弹塑性分析损伤性能指标计算简图结构的整体性能指标(DI)k 由式(1)计算得:式中:Kinitial 为地震前结构Pushover 曲线的初始斜率,Kfinal 为地震后结构的Pushover 曲线的初始斜率[5 ~6].结构性能指标(DI)k 按照结构损伤大小从0 至1 变化,0 表示结构无损伤,1 表示结构倒塌,损伤最大,不可修复.具体指标关系见表4 所示.表4 结构性能水准与性能指标[3]Damage stateRange of proposed damage index损伤状态性能指标Minor 轻微破坏0 ~0.15Moderate(reparable)0.15 ~0.3中等破坏(可修)Severe(irreparable)0.3 ~0.8严重破坏(不可修)Collapse 倒塌>0.8结构在遭受等同于7 度罕遇地震水准的地震荷载后,结构加载时的初始刚度明显小于无损伤加载的初始刚度.反映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经历了较大的非弹性变形,产生的损伤较大.现将这5个模型的Ghobarah 指标汇总见表5.表5 模型损伤性能指标汇总模型编号 Kinitial(N/mm2) Kfinal(N/mm2) (DI)k模型1 95929.57 88992.27 0.072模型2 96623.75 82516.68 0.146模型3 101597.93 83154.25 0.182模型4 104200.40 81493.33 0.218模型5 111865.52 87042.99 0.222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 损伤性能指标最小,为0.072.模型5 损伤性能指标最大,为0.222.模型5 的损伤性能指标略大于模型4,这与模型5 的框架倾覆力矩百分比略大于模型4 的客观条件相呼应,从这个方面反映出软件分析和模型的正确性.随着结构的框架倾覆弯矩比例的增加,结构的损伤性能指标也增大.3 结论本文建立了5 个框架—剪力墙模型,在保证各个模型的侧向刚度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各个模型的剪力墙墙肢的截面大小,框架柱和框架梁截面大小,改变框架所承担的倾覆力矩百分比.用PERFORM-3D 有限元程序对模型进行两次Pushover 分析,即地震前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后分析,再利用Ghobarah 指标评价各个模型的损伤程度,以此来判断框架倾覆力矩百分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由表5 的计算结果可知,随着结构的框架倾覆弯矩比例的增加,结构的损伤性能指标越大.说明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的倾覆弯矩百分比越高,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越不利.(2)在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时,要尽量控制框架的倾覆力矩百分比,使剪力墙承担大部分倾覆力矩,这样结构设计会比较安全.(3)在保持框架—剪力墙结构总体抗侧刚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剪力墙的数量,减少框架倾覆力矩的比例,对提高结构抗震性能起到有利的作用.参考文献:[1]史庆轩,梁兴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 Ghobarah A.,Abou-Elfath H.,Biddah A.Response-based Damage Assessment ofStructure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1999,28(1):79-104.[4]管民生,韩大建,杜宏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指标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28(3):200-206.[5]黄维,钱江,庄彬彬.基于两次推覆分析考虑损伤效应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J].结构工程师,2011,27(5):111-115.。
框支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力矩之比例的算法解释.doc
框支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力矩之比例的算法解释一、规范要求:10.2.16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7 框支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二、规范要求的本意:规范条文说明:相比于02规程,此条有两处修改:一。
;二是增加第7款对框支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的限制,防止落地剪力墙过少。
三、倾覆力矩算法:以下图的简单对称结构为例说明:1)V*H 求和方式(抗规方法)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的计算公式in i mj ij c h V M ∑∑===11式中c M ——框架-抗震墙结构在规定的侧向力作用下框架部分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n ——结构层数; m ——框架i 层的柱根数;ij V ——第i 层第j 根框架柱的计算地震剪力; i h ——第i 层层高。
对一根框架柱来讲,根据其平衡条件,21M M h V c += (8) 同样根据平衡条件,此时梁上剪力N V b = (9) 在梁内由梁的平衡条件有Nl l V M b ==2 (10) 则按照抗规方法计算得到的柱倾覆力矩为:Nl M h V M c c 2221'+== (11)2)力学标准方式(即PKPM 中提供的轴力方式)按力学方法计算倾覆力矩,需要先计算合力作用点,然后用底部轴力对合力作用点取距。
SATWE 中的合力作用点计算方法为 ∑∑=ii i o N x N x (5) 其中o x ——x 向合力作用点i N ——x 向规定水平力下各构件的轴力 i x ——柱的x 坐标或者墙柱的中心点x 坐标。
则框架柱承担的倾覆力矩为: ()[]∑=+-=ni yi o ii cx M x x N M 1(6)即倾覆力矩为轴力产生的倾覆力矩与柱底弯矩之和,墙的计算方法与柱相同。
图6所示框剪结构在水平力F 作用下,在框架柱底部产生的轴力为N ,柱底弯矩为1M ,显然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应该为:()12122M L L N M c ++= (7)四结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1抗规方式算出的柱底部弯矩占结构总弯矩的比例与墙数量的相关性更强(主要跟墙柱的刚度在总刚度的占比有关),而轴力方式算出的柱底部弯矩的占结构总弯矩的比例与墙位置的相关性也有很大关系,甚至占主导的关系(根据轴力计算弯矩时的墙柱与结构合力作用点的距离(即力臂)的有关)。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较高的高层建筑?()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2、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风荷载的计算通常采用()方法。
A 静力计算B 动力计算C 经验公式D 风洞试验3、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主要是为了控制()。
A 结构的稳定性B 居住者的舒适度C 结构的经济性D 建筑的外观4、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柱子具有足够的()。
A 强度B 刚度C 稳定性D 延性5、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主要作用是()。
A 承担竖向荷载B 承担水平荷载C 协调墙肢变形D 增加结构刚度6、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以下哪种基础形式适用于土质较好、承载力较高的情况?()A 筏板基础B 桩基础C 独立基础D 箱型基础7、在地震作用计算中,高层建筑通常采用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是()。
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均可8、以下哪种因素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影响较大?()A 建筑高度B 建筑形状C 结构材料D 填充墙布置9、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内力计算可近似采用()方法。
A 分层法B 反弯点法C D 值法D 弯矩二次分配法10、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 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C 不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验算D 可以不进行抗震设防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荷载有_____、_____、_____等。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_____%时,按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3、剪力墙的厚度应根据其_____、_____等因素确定。
4、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_____级。
5、桩基础按承载性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
6、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与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在小高层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应用范围及布置原则,探讨了关于短肢剪力墙体系的判定方法,并阐述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要求及其一些设计要点,对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SATWE随着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住宅需求的增加和土地供应日趋紧张,导致开发高层住宅成为众多开发商的首选。
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大的门窗洞口,能够较好地满足住户对采光与通风要求,同时结构布置灵活,减少了结构自重,也增加建筑使用面积,降低基础工程及上部结构的造价。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1.7条规定: 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在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时, 往往利用电梯间、楼梯间和山墙作为一般剪力墙, 其余布置短肢剪力墙,可以利用间隔墙来布置竖向构件,这样就能够满足现代居住大空间和平面布置灵活的需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和平面布置上的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所以在中小高层住宅建筑被广泛应用【1】。
1、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高厚比小于3为矩形柱,高厚比在3-4之间为异形柱,高厚比在4-8之间为短肢剪力墙,高厚比大于8为一般剪力墙。
也就是说,高厚比在4-5 之间我们可以按短肢剪力墙去设计。
通常短肢剪力墙墙肢的厚度为200~250mm(按照高规JGJ3-2010最新要求短肢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180mm),长度为1000~2500mm,且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一般为“L”型、“T”字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等。
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如下图1所示:图1:短肢剪力墙结构形式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探议
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探议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空间的布局。
尤其是对小高层、多层住宅的适住性,已不局限与以前的普通框架结构。
因此经过不断的试验改进,人们把普通剪力墙和框架相结合,形成了以短肢剪力墙为主要结构的体系,能更好的满足小高层住宅的需要。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抗震性抗震设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住宅空间的布局,尤其是对小高层、多层住宅的适住性。
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短肢剪力墙的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的突出特点是“短”,主要指墙肢截面高、厚度比在5~8之间,一般有“一”、“ Z”、“L”、“T”等截面形式,它仍属于剪力墙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不仅经济性好而且受力均匀、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无论在平原或者地震区都能满足建筑的功能使用要求,在高层住宅中得以广泛使用。
本文在论述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基础上,分析它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在设计高层建筑中,结构不能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作为剪力墙结构。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短肢剪力墙底部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是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40%~50%时,可认为是剪力墙含较多短肢剪力的结构。
若结构中含有的短肢剪力墙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不是剪力墙含较多短肢剪力墙的结构。
如果需要用到较多的短肢剪力墙时,布置短肢剪力墙时要具有均匀性,避免集中布置短肢剪力墙在局部的情况。
要布置一般的剪力墙或筒体相配合,共同抵抗水平力。
在抗震设计时,要注意筒体和剪力墙底部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大小,一般要在结构总底部所承受地震倾覆力矩的50%以上。
2 分析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短肢剪力墙在抗震性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对影响抗震性的各个因素的详细、周密布置。
主要表现在截面形式、墙体配筋等方面:(1)短肢剪力墙的“短”主要指墙肢截面高、厚度比在5~8之间,一般有“Z”、“L”、“T”、“一”等截面形式,它仍属于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剪倾覆力矩比的权威解惑
框剪倾覆力矩比的权威解惑结构设计中,倾覆力矩是一个关乎结构体系合理性控制的重要概念.高规8.1.3条、抗规6.1.3条,利用框架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比,来界定结构性质,规定不同的控制和设计方法;高规7.1.8条,通过限制短肢墙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比,以控制结构中布置足够的普通墙,从而保证短肢墙结构体系的合理性;高规10.2.16条,通过控制框支框架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比,防止落地剪力墙过少造成的薄弱层,来保证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显然,所有这些体系指标的控制,都建立在框架倾覆力矩正确计算的基础上.目前关于框架倾覆力矩的计算,有两种基本方法:规范算法与轴力算法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3条文说明推荐的方法框架部分按刚度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的计算公式:式中M-框架-抗震墙结构在规定的侧向力作用下框架部分c分配的地震倾覆力矩;n—结构层数;m—框架i层的柱根数;V—第i层第j根框架柱的计算地震剪力;ij—第i层层高.hi规范算法的影响因素:1)框架柱的计算剪力Vc,ij —取决于柱与墙的相对刚度2)建筑层高hi—与结构布局无关二、轴力算法以外力作用下结构嵌固端的内力响应为依据,统计嵌固端所有框架柱实际产生的总体弯矩Moc“真实”的弯矩,不是“需要”的弯矩!轴力算法的影响因素:1)框架柱嵌固部位的计算弯矩Mcj和轴力Ncj——取决于柱与墙的相对刚度、相对位置、楼盖(梁)刚度等因素2)框架柱距倾覆点的距离Lcj——取决于柱子的平面布局三、规范算法与轴力算法的关系轴力算法的结果Moc,除了包含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倾覆力矩Mc外,还包括由于结构整体的变形协调而额外负担的一部分抗震墙的倾覆力矩Mcw‘,即轴力算法的结果应为:Moc=Mc+Mcw‘Mow=Mw-Mcw'举例:5层,H=3m,平动周期:0.18s,墙体刚度相对大,框架的刚度比重下降规范算法MC=617.16kN-m框架比重下降轴力算法Moc=1036.91kN-m框架比重上升5层,H=3m,平动周期:0.294s,墙体相对刚度变小,框架的刚度比重上升规范算法MC=2081.64kN-m 框架比重上升轴力算法Moc=-206.08kN-m 框架比重下降四、规范的目的1、规范对结构底层框架部分的倾覆力矩分担比例提出要求,实质上是为了控制框架与抗震墙侧向刚度的相对大小;2、规范公式反映了结构体系中框架的刚度贡献量3、轴力公式的影响因素众多,无法对两种构件的相对刚度做出正确的评价.4、实际工程应以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为准.规范给定的计算公式是基于结构倾覆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内外水平力相互平衡的条件得到的.按规范公式计算的框架部分分担的倾覆力矩百分比反映了结构体系中框架的刚度贡献量,规范对结构底层框架部分的倾覆力矩分担比例提出要求,实质上是为了控制框架与抗震墙侧向刚度的相对大小,当底层框架部分的倾覆力矩分担比例小于50%时,说明框架部分对结构整体抗侧刚度的贡献较小,抗震墙提供了大部分抗侧刚度,是主要的抗侧力构件,框架为次要抗震构件,是结构的二道防线.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要求计算倾覆力矩分担比的目的是为了判别框架-抗震墙结构等双重体系的属性的,即是偏向墙的属性还是偏向框架的属性.欧洲规范采用的抗剪承载能力,我们的规范采用的倾覆力矩,本质上是考虑了层高修正的剪力分担比.。
框剪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摘要:随着人口增加,按照人类的生活需要,涌现出许多高层建筑。
随着2008年5.12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在建筑物抗震稳定性方面更加重视且要求更高。
在四川、云南等抗震设防等级较高的地方,普通框架结构建筑难以满足抗震设计要求,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抗震作用中是一种较好的设计类型,本文针对一般高层框剪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抗震设计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many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been emer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human life.After the 2008.5.12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peopl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building and put forward more demanding.In sichuan, yunnan province where seismic fortification level is higher,a ordinary frame structure building cannot eas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eismic design, but the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is a preferable type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key point of seismic design of the general high-rise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框架-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总地震倾覆力矩比
一直一来,总是不断有人提出地震倾覆力矩比问题,包括图审单位,设计院总工等。
今天又有家图审单位提出类似问题,说应该每层均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要求,当然责任人应该首先归《高规》编写者。
1、对于该条,《高规》8.1.3条: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8.1.3条条文解释说明中也没有提起总的地震倾覆力矩是指结构底部(即PKPM地震倾覆力矩比中地面以上第一层)还是每一层。
反倒在《高规》7.1.2条第二款中,涉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倾覆力矩比,明确提起为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规范原文是: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现在产生分歧点就是总地震倾覆力矩和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2、笔者在过去做设计的过程中,把握尺度有个渐变的过程。
开始是尽量满足每层均达到地震倾覆力矩比50%要求,然后是地面以上第一层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的要求,再到现在是满足底部加强区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的要求。
《施岚青》中提起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是指在剪力墙底部的一定高度内,适当提高承载力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弯曲型和弯剪型结构的剪力墙,塑性铰一般在墙肢的底部,将塑性铰范围及其以上的一定高度范围作为加强部位,对于避免墙肢剪切破坏、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用的。
为了剪力墙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剪力墙塑性铰出现后,剪力墙底部塑性铰范围内应加强构造措施,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以次类比,把这个概念运用到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笔者再联想到06年在杭州做的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和一个临安接近100米的高层办公楼,为这个问题电话请教过浙江省城建院的王银根总工程师,他的意见也是最好底部加强区满足50%这个要求,所以笔者在后来的设计过程中,都是按照底部加强区满足50%来控制的。
2023年-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结构能力提升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之比不大于以下何值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A.40%B.50%C.60%D.70%【答案】 B2、下列哪一组性能属于钢筋的力学性能?()A.Ⅰ、Ⅱ、ⅣB.Ⅱ、Ⅲ、ⅣC.Ⅲ、Ⅳ、ⅤD.Ⅰ、Ⅱ、Ⅴ【答案】 A3、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按8度(0.2g)设防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
A.80m、90m、100mB.90m、100m、110mC.100m、100m、110mD.100m、100m、100m【答案】 D4、关于砌体强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砌体强度与砌块强度有关B.砌体强度与砌块种类有关C.砌体强度与砂浆强度有关D.砂浆强度为0时,砌体强度为0【答案】 D5、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下列哪一个层数?( )A.1层B.2层C.3层D.4层【答案】 C6、下列构件中哪一种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而影响使用B.构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振动C.构件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D.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答案】 D7、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件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纵向受力钢筋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应按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替换B.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构造要求C.应满足挠度和裂缝宽度要求D.应按钢筋面积相同的原则替换【答案】 D8、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控制,主要是控制:( )A.最大沉降量B.整体倾斜值C.相邻柱基的沉降差D.局部倾斜值【答案】 B9、下列哪种钢筋不宜用作预应力钢筋?( )A.钢绞线B.冷轧钢筋C.热处理钢筋D.消除应力钢丝【答案】 B10、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耗能构件为下列哪项?()A.一般剪力墙B.短肢剪力墙C.连梁D.楼板【答案】 C11、轻型木结构中,用于对强度、刚度有较高要求而对外观只有一般要求的构件,其材质的最低等级要求为( )。
[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18年
1.在靠近稳定边坡坡顶附近设置浅基础时,应规定必要的安全距离。因为基础的荷载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安全距离越大,不利影响越小;而且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是建立在半无限平面体的前提下的,如果基础离边坡过近,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将降低较多。
2.为了方便设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4.2条,直接给出了对于边坡坡角不大于45°,坡高不大于8m的稳定边坡,矩形基础满足地基稳定性要求的计算公式即式(5.4.2-2),按此公式可计算得到数值2m。同时,该条还规定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m。故选取计算及构造规定的最不利结论,选取B项答案。
A.2.0
B.2.5
C.3.0
D.3.5
答案:B[考点] 当单层或低层建筑布置在临近边坡坡顶附近时,浅基础的设计应考虑与边坡的位置关系及相互影响,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本题主要考查浅基础设置在稳定边坡坡顶附近时,其埋置深度及至坡顶水平距离的有关要求。
[解析] 按《地规》公式(5.4.2-2)计算:
小于《地规》第5.4.2条规定的最小距离2.5m。故取a=2.5m。
4.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式(5.1.1),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
问题:7. 下列关于木结构的论述中,何项正确?______
Ⅰ.用于普通木结构的原木、方木和板材的材质等级分为三级;
Ⅱ.当采用原木时,若验算部位稍加切削,其顺纹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可以比一般木材提高15%;
Ⅲ.木结构必须采取通风和防潮措施,以防木材腐朽和虫蛀;
Ⅳ.梯形木屋架的支座竖杆处应设置垂直支撑。
A.Ⅰ、Ⅲ
B.Ⅱ、Ⅳ
C.Ⅰ、Ⅲ、Ⅳ
D.Ⅰ、Ⅱ、Ⅲ、Ⅳ
18,pkpm中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
pkpm中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
2010版PKPM计算结果中有三种地震倾覆力矩计算结果,应该看哪个?
PKPM在WV02Q.OUT文件中输出的地震倾覆力矩分三种情况:
1、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抗规);
2、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轴力方式);
3、内力CQC的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
根据pkpm方面的解释,10版新规范才开始提出了“规定水平力”的计算方法。
轴力方式是高规的编写专家提出的方法,但并未写入规范里。
内力cqc方法则是08版及之前版本采用的方式。
因此,按10版抗规设计时,看第一种结果。
按02版抗规设计时,看第三种结果。
至于第二种,因为规范未列入,只可作为参考。
地震倾覆力矩用于判断结构类型时(即界定是否按框架-剪力墙设计,或是否短肢墙较多的结构),只需要看嵌固端(或第一层)的计算结果。
框剪结构倾覆力矩百分比
框剪结构倾覆力矩百分比框架剪结构是指建筑结构中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在框架剪结构中,框架起到承受重力荷载的作用,而剪力墙则承担着地震力的承载和控制作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框剪结构的倾覆力矩百分比进行合理的考虑,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框剪结构的倾覆力矩百分比是指地震作用下结构中的倾覆力矩与总的抗倾覆力矩之间的比值。
倾覆力矩是指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退力矩,而抗倾覆力矩是指结构本身的抗侧力矩,同时考虑了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其他部件的抗倾覆贡献。
倾覆力矩百分比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框剪结构时,需要首先明确结构的受力机制和倾覆力矩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布置和地震荷载的作用方向来确定主要的抗倾覆力矩来源,如剪力墙,核心筒或者其他构件。
然后,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确保这些构件能够承受所需的抗倾覆力矩。
最后,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和非线性时间历史分析等方法,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倾覆力矩并与总的抗倾覆力矩进行比较,得到倾覆力矩百分比。
在计算框剪结构的倾覆力矩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结构的受力状况和地震作用的频率和振型。
其次,需要考虑结构的抗倾覆力矩来源和荷载传递路径。
例如,在框架结构中,主要的抗倾覆力矩来源是框架柱和剪力墙,而在剪力墙结构中,主要的抗倾覆力矩来源是剪力墙本身。
此外,还需要考虑结构的材料特性和构件的尺寸和形状。
框剪结构的倾覆力矩百分比的大小与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密切相关。
如果倾覆力矩百分比较大,说明结构可能会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倾覆,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根据结构自身的特点和地震荷载的作用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抗倾覆力矩来源,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总之,框架剪结构的倾覆力矩百分比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参数,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设计和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机制和抗倾覆力矩来源,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确保结构能够满足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总地震倾覆力矩比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总地震倾覆力矩比关键信息项1、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定义与特点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地震倾覆力矩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参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倾覆力矩比的确定标准标准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允许偏差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协议适用的建筑类型与规模建筑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模限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责任与义务设计方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方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管方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违反协议的处理方式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赔偿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争议解决途径协商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裁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讼法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因其在抗震性能和空间利用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其中的总地震倾覆力矩比是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明确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总地震倾覆力矩比的相关要求和各方的责任义务,特制定本协议。
111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定义与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和竖向荷载的结构体系。
框剪-短肢结构概念
框剪结构抗震等级定义按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百分比确定1、框架部分承受<=10%的总地震倾覆力矩,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要求按框剪进行设计,剪力墙抗震等级按纯剪考虑,最大适用高度按框剪考虑,侧向位移指标按剪力墙结构要求。
2、框架部分承受>10%且<=50%的总地震倾覆力矩:结构为一般的框架剪力墙结构。
3、框架部分承受>50%但<=80%的总地震倾覆力矩,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抗震等级、轴压比、剪压比等)要求按框架进行设计,剪力墙(抗震等级、轴压比、剪压比等)按框架剪力墙剪考虑(可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最大适用高度小于框剪但可大于框架结构考虑,侧向位移指标宜取框剪结构与框架结构的中值。
4、框架部分承受>80%的总地震倾覆力矩(抗震性能较差不宜采用)(主要是为了增大框架结构的刚度、满足层间位移的要求时可采用):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部分(抗震等级、轴压比、剪压比等)要求按框架进行设计,剪力墙(抗震等级、轴压比、剪压比等)按框架剪力墙剪考虑(可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最大适用高度按框架结构考虑,侧向位移指标宜接近框架结构;此类结构剪力墙宜减弱,以减小剪力墙的作用,并加强墙柱的连接,保证墙体破坏后内力的有效传递。
其框架部分的地震作用效应,宜采用框架结构模型和框架-抗震墙结构模型二者计算结果的较大值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共同作用时,当短肢剪力墙承受40~50%(修订稿为30%~50%)的第一振型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时结构为短肢剪力墙,模型结构类型中应定义为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按普通剪力墙要求输入,PKPM会自动调整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当短肢剪力墙承受<=40%的第一振型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时结构为普通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不必提高,当短肢剪力墙承受>50%的第一振型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时应调整结构方案2002版高规修订稿中将墙厚<=300各墙肢高厚比在4~8时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对于L、+、T型剪力墙有一个方向的墙不满足短肢剪力墙要求时墙整体不是短肢剪力墙。
12框剪结构(布置,倾覆力矩比,内力调整) 2
框剪结构框架适当放置剪力墙,控制层间位移,减轻框架边梢效应,裂而不倒。
1,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问题;2,框架剪力墙地震倾覆力矩比的问题3,内力调整总剪力调整框架层间调整4,边框剪力墙构造问题一结构布置问题高规:8.1.5条8.1.6条8.1.7条剪力墙布置,数量不要太多,不要太少,抗扭刚度大刚心与质心尽量不要偏心太大1 周边抗扭强,不能全部金角银边草肚皮2 薄弱环节布置剪力墙3 利用刚度大4 单片剪力墙力太大,刚心影响位置过大5 质心,重心重合6 平均受力7 刚心均匀8.1.8条长条形剪力墙过大楼板刚度不能保证不宜集中两端布置楼板刚度好,剪力墙间距大Eg装配式楼盖8度建筑宽13m 框剪 2.5B 30 取小值30二地震力倾覆力矩问题第一部分:抗震框剪结构,老规:基本地震作用,框架承受没有说具体位置,大于50新规:规定的水平力(考虑第一,二等),框架底层部分总地震力的比值,1,结构底层是什么位置?2,规定水平力到底是什么力?3,结构的总倾覆力矩怎么算?4,框架的倾覆力矩怎么算?5,地震倾覆力矩怎么比?1结构的底层抗规6.1.3小注底层指计算嵌固端所在的层在规定的水平力下2,3 水平规定力和总倾覆力矩的计算混规11.1.4条在规定的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多遇地震第一,第二,第三,振型组合后,再换算成水平力求的底部倾覆力矩4 框架结构倾覆力矩抗规6.1.3条按照刚度不同,分担的倾覆力矩不同5 地震倾覆力矩比Mc/M0分四个档次,分细点五个档次怎么分?纯框架1.0右边纯剪力墙0第二档次0.1~0.5 框架剪力墙0.5~0.8 (剪力墙少)0.8~1.0 (剪力墙极少)增加刚度本质还是框架结构0~0.1 少墙框架结构说全,工作回报:<0.1 1300.1~0.5 1300.5~0.8 适当提高混规高规抗规适当提高0.8~1.0 60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典型框架结构小于50%按照框剪结构查询大于50%按照框架结构查询三内力调整问题8.1.4 6.2.13条总剪力调整框架和剪力墙由于楼板作用共同协调工作框架占总剪力的多少,计算出来后,分配给每榀框架要研究协同工作,先研究纯框架和纯剪力墙剪力墙和框架变形区别由于无穷大楼板存在,框架和剪力墙协调工作的建筑下部楼层:剪力墙离开地面越小,剪力墙刚度越大框架离开地面越小,框架刚度越大建筑上部楼层:剪力墙刚度小框架刚度大,框架要拉剪力墙,使得剪力墙不发生过大变形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现在框架和剪力墙剪力加起来4.8.2条抗震等级剪力墙第一道连梁先出现塑性铰底部抗震墙塑性铰框架第二道框架梁先出现塑性铰,柱子出现塑性铰受弯,柱子受剪纯框架的等级高,框剪的中框架低0.5V0与1.5V f,max剪力值取个最小值。
2018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冲刺试题(1)含答案
2018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冲刺试题(1)含答案2018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冲刺试题(1)1.对于单层房屋,作为判断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其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 )倍。
A.1.2B.1C.1.5D.2.0答案:B2.计算矩形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采用的强度值是混凝土的( )。
A.立方体抗压强度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D.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答案:D3."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适合于下列哪一种抗震设防类别?【2010-106】A.特殊设防类(甲类)B.重点设防类(乙类)C.标准设防类(丙类)D.适度设防类(丁类)答案:C4.确定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公式中,在选择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值时,按热惰性指标将围护结构分成()类。
A.2B.3C.4D.5答案:C5.下列哪一种构件的代号是不正确的?【2003-159】A.基础梁JLB.楼梯梁TLC.框架梁KLD.框支梁KCL答案:D6.对地板进行保温处理时,下面哪一种处理比较合理()?A.整个地板的保温层应该厚度相同B.沿地板的周边作局部保温C.地板中心部分的保温层应该比其他地方加厚D.更换地板的面层材料答案:B7.在稳定传热中,通过多层平壁各材料层的热流强度()。
A.沿热流方向逐渐增加B.随时间逐渐减小C.通过各材料层的热流强度不变D.沿热流方向逐渐减少答案:C8.关于简谐热作用下材料和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指标,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材料的蓄热系数是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与外界热作用性质无关B.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较大,它的热情性指标也较大C.当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较大时,材料层表面的蓄热系数与材料的蓄热系数近似相等D.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影响围护结构的总衰减度,而与总延迟时间无关答案:C9.在相同的简谐热作用下,下述哪一种材料表面的温度波动最大()?A.砖砌体B.加气混凝土C.钢筋混凝土D.水泥砂浆答案:B10.下列4种不同构造的房间中,()适用于间歇性采暖的房间,且热稳定胆性好A.内、外侧均采用实体材料B.内侧采用实体材料,外侧采用保温及防水层C.内侧采用保温材料,外侧采用实体材料D.内侧采用保温材料,外侧采用轻质材料答案:C11.下列哪一类窗户的传热系数最小()?A.单层钢窗D.单层塑料窗C.单框双玻塑料窗D.单框双玻钢窗答案:C12.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之比不大于以下何值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A.40%B.50%C.60%D.70%答案:B13.在我国第二阶段建筑节能的目标中,新建住宅建筑的采暖能耗应在第一阶段节能基础上再降低()。
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确定
1Building Structure设计交流We learn we go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确定刘喜平/佛山市高明区建设施工图审查站,佛山 528500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剪力墙所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比值是确定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重要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1](简称高规)第8.1.3条、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DBJ/T15-46—2005)[2](简称高规补充规定)第5.1.9条都对此做出了规定。
如何理解规范条文,确定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是结构设计人员常常遇到的问题。
1 规范条文的理解(1)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该结构体系属于少墙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何对其进行设计,高规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如何控制等等。
为方便设计,建议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均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介于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两者之间,按框架部分承担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比(M c /M 0)进行线性插值,其适用高度可参考表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取值建议/m 表1M c /M 0 ≥80% 65%~80% 50%~65% ≤50%6度60 80 110 130 7度55 75 95 120 设防烈度8度 45 60 80 100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剪力墙部分刚度远大于框架部分的刚度,因此对框架部分的抗震能力要求可以比纯框架结构适当降低。
如高度不大于60m ,设防烈度为6~8度时,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分别为三、二、一级,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可降低一级,即分别为四、三、二级。
(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计算所得的剪力一般都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一来,总是不断有人提出地震倾覆力矩比问题,包括图审单位,设计院总工等。
今天又有家图审单位提出类似问题,说应该每层均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要求,当然责任人应该首先归《高规》编写者。
1、对于该条,《高规》8.1.3条: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8.1.3条条文解释说明中也没有提起总的地震倾覆力矩是指结构底部(即PKPM地震倾覆力矩比中地面以上第一层)还是每一层。
反倒在《高规》7.1.2条第二款中,涉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倾覆力矩比,明确提起为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规范原文是: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现在产生分歧点就是总地震倾覆力矩和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2、笔者在过去做设计的过程中,把握尺度有个渐变的过程。
开始是尽量满足每层均达到地震倾覆力矩比50%要求,然后是地面以上第一层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的要求,再到现在是满足底部加强区满足地震倾覆力矩比50%的要求。
《施岚青》中提起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是指在剪力墙底部的一定高度内,适当提高承载力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弯曲型和弯剪型结构的剪力墙,塑性铰一般在墙肢的底部,将塑性铰范围及其以上的一定高度范围作为加强部位,对于避免墙肢剪切破坏、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是非常有用的。
为了剪力墙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剪力墙塑性铰出现后,剪力墙底部塑性铰范围内应加强构造措施,提高其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以次类比,把这个概念运用到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笔者再联想到06年在杭州做的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和一个临安接近100米的高层办公楼,为这个问题电话请教过浙江省城建院的王银根总工程师,他的意见也是最好底部加强区满足50%这个要求,所以笔者在后来的设计过程中,都是按照底部加强区满足50%来控制的。
因为像刚才提到的那个接近100米的高层办公楼,除非加很多墙,是不可能满足每层都达到50%要求的。
3、现在终于找到了书面的,明确的说明了。
是《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3.11条,原文摘抄如下。
问题是: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时,剪力墙数量不足(高度没有超过框架限制高度时),是否按框架计算配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0%时,《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中要求按不设剪力墙的框架结构进行补充计算,并按不利情况取值,此规定可否作为施工图审查的论据?框剪结构中,上部有少部分楼层有剪力墙承受弯矩少于50%情况,此时,框架设计等级该怎么处理?
答:(1)框剪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确定,按实际布置的框架剪力墙建模计算,结构总信息填框剪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可比单纯框架结构适当提高。
“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0%时,尚应按不设剪力墙的框架结构进行补充计算,并按不利情况取值。
”此条文来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施工图审查不作为强制性条文,可按一般要求对待。
设计人应执行该条文规定。
(2)框剪结构应按基本振型下的底部地震总倾覆力矩比例进行判定。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在上部承担地震作用减少,符合框剪结构工作特点。
框剪结构若抗侧刚度若沿竖向没有突变,在底部加强区以上,少数楼层剪力墙承受的总倾覆力矩少于50%,框架抗震等级按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考虑。
笔者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新版本已经对11.2.4条做了修改,新内容如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尚应按《高规》第6.1.7条和第8.1.3条的规定进行补充计算,并按不利情况取值。
笔者这本书是设计院最近发的,书中有不少修改,既然是修改,就有修改的道理。
但为了结构
计算类型清晰,笔者建议在抗震区,如果做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还是满足底部加强区地震倾覆力矩50%的要求为宜,免得还要进行补充计算。
这可能就要在方案阶段,就要及时的介入建筑专业工作当中,现在的工程一般是到扩初阶段,结构专业才介入,其实方案阶段,结构专业介入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工程结构类型和结构选型合不合理,一般在方案阶段就有80%定性了。
4、关于短肢剪力墙结构,在这个结构类型的判定方面,国家规范,上海规范,北京规范和广东规范都有不同的解释。
现在既然江苏没有关于此类的地方规范,那就以国家规范为准了。
现在这个50%度如何把握,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明确定量的说法,笔者的习惯是,一般短肢剪力墙地震倾覆力矩占总地震倾覆力矩比超过30%,就认为是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这个定量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考证,只是设计习惯。
现在有本王亚勇和戴国莹主编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疑问解答》一书中7.21条,《高规》第7.1.2条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如何界定?回答:《高规》第7.1.2条所说的“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主要指结构平面中部为剪力墙构成的薄壁筒体(常用作楼梯间,电梯间等),其余部位基本为短肢剪力墙的一种结构布置形式,近几年来在非抗震地区以及6度和7度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建筑中逐渐被应用。
要提出具体的量化判断指标是困难的,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可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因此,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则不必要遵守7.1.2条规定。
实际上,《高规》第7.2.5条对剪力墙结构中的独立小墙肢另有专门规定。
设计中,对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结构布置上宜使两个主要受力方向的刚度和承载力相差不多。
(此条,笔者按:也就是控制结构的刚重比和位移,以及短肢剪力墙的地震倾覆力矩比在两个方向较接近)7.1.2条第四款轴压比要求应按第3款提高后的抗震等级确定。
7.1.2条主要针对抗震设计而言的。
笔者另:当短肢剪力墙地震倾覆力矩占总地震倾覆力矩比不超过30%时,可按照一般剪力墙结构考虑,当超过30%,但不到40%时,最好能和图审单位或者总工提前沟通一下,免得在结构体系方面有大的分歧。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笔者的把握是,当短肢剪力墙地震倾覆力矩占总地震倾覆力矩比不超过30%时。
短肢剪力墙可以不按短肢剪力墙要求的配筋率控制,但设计院总工要求这么控制,只好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