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视角赏析
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
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视角是小说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不同的视角选择会影响整个故事的叙述效果和读者的视角。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故事情节来选择适合的视角,以达到最佳的故事叙述效果。
第一人称视角是最常用的一种视角。
这种视角非常有个人化,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人公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让故事更具情感共鸣,让读者深入理解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然而,第一人称视角也有其不足之处。
由于视角受限于主人公的认知范畴,读者只能了解到主人公所知道的信息,无法了解其他角色的想法和行动。
若主人公的经历过于复杂,其记忆也会出现漏洞,影响故事叙述的真实性。
因此,在故事情节复杂、众多角色的小说中,如何准确地表达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就成了一个难题。
这时,就需要使用第三人称视角。
这种视角有时候也称为“客观视角”,可以让作者更为客观地描述故事情节和每个角色的动态。
第三人称视角有时候可以让作者穿梭于不同的场景之间,同时描写不同角色的行为和思想,为读者提供更为完整的故事情节。
然而,第三人称视角也有其不足之处。
不同于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缺乏“人性化”的特点,难以深刻揭示每个角色内心世界,读者也难以深入融入故事情节中。
此外,在传达情绪和感受时,第三人称视角也会有所不足。
在写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视角选择,即“多角度视角”。
这种视角可以让作者在写作中自由地切换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故事情节和角色间的关系。
相比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多角度视角更为灵活,可以针对不同角色切换视角,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视角。
但是,使用多角度视角也不是没有风险。
在不同角色的视角切换时,需要注意每个角色的口音、行为和想法的不同,避免出现混淆和不真实的情况。
综上所述,小说创作中的视角选择需要根据故事情节和需求来进行选择。
第一人称视角可以深入地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第三人称视角则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视角和更为整体的故事情节展示,而多角度视角可以在这两种视角之间兼顾。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赏析小说的艺术特色(表达技巧)
小说艺术特色的探究角度1.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补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等。
2.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等手法。
3.修辞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结合小说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简练、生动,揭示表达的情感态度和艺术效果。
4.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开头结尾各有特色(首尾照应);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处理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6.语言运用角度看作者的语言风格,看作者在段落安排、句式选用、词语运用等方面的特点,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
人物语言个性化、寓意深刻、批评锋芒含蓄而尖锐、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富有方言色彩等附:结构安排(材料安排+布局谋篇)材料安排——材料组织的方式。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⑥从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布局谋篇——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详略、衔接、主次、线索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一)记叙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意】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
叙述视角(作者的叙述视角;人物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2、叙述方式顺叙:①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文章气势贯通;②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倒叙:增强文章感染力: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②强调内容,表达情感,深化主旨;增强文章生动性:③富于变化,避免平淡。
孔乙己写作视角赏析
《孔乙己》写作视角赏析《孔乙己》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被废止,但封建教育仍在于地方中推行着,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揭示了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促使作者“引起疗救的注意”。
小说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我”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喜剧人物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以喜写悲,是显其悲。
咸亨酒店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孔乙己活动的环境,是他活动的舞台。
作品就是通过这个环境来刻画孔乙己的形象,反映他的命运的。
“我”作为咸亨酒店里当伙计的,每天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也正是这一悠闲得令人感到无聊职务,利用酒店伙计这个特殊的身份,从伙计这个特别的视角写出掌柜、顾客和孔乙己之间的互动,都经过了“我”的耳闻目睹,刻画出孔乙己更加具有真实性。
孔乙己其实并不是主人公真正的名字,至于孔乙己为什么就叫孔乙己,小说提到“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原来孔乙己仅仅是一个绰号,是别人从半懂不懂得话里给取的,以后其他人也就跟着叫他孔乙己了。
通过“别人”的角度给孔乙己取名,这里的“别人”也没有读懂那句话,可以看出他的愚昧,而掌柜,其他茶客们也跟着叫,反映出当时社会下的人们对孔乙己名字的不关心的那种冷漠。
由于孔乙己衣着特殊,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因为这个特点,“我”才会对孔乙己有很深刻的印象。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在小说中,视角和人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揭示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而人称则是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三种不同的叙述方式。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小说中常见的三种视角。
一、全知视角(视角)全知视角是一种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叙述人仿佛站在云端俯瞰所有人物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在这种视角下,叙述人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可以自由地表现人物和事件,并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一般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叙述人相当于,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
全知视角的优点在于自由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但是,这种视角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能会导致叙述过于冷漠,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有限视角(凡人视角)有限视角是一种以人物视角为基础的叙述方式,包括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在第一人称叙述中,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在第三人称叙述中,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这种视角可以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但也容易被限制在某个人物的视角中,难以展示出全面的社会生活。
三、完全客观视角完全客观视角是一种相对较少使用的叙述方式,它不涉及任何人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只是简单地叙述事实。
这种视角往往用于新闻报道、科学论文等领域,较少用于小说创作。
文章中存在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进行删除和改写。
以下是修改后的文章:在叙述人物的文学作品中,还存在一种“变换式”叙述方式。
这种方式并没有固定的叙述人物,而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
例如,XXX的《生死疲劳》中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叙述,同时还采用了XXX分开的方式。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命若琴弦》是一篇具有深刻心理描写的小说,主要描写了女主角严若风在情感婚姻、生命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心挣扎和成长历程。
本文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该小说。
首先,小说的情节设置通过“节点事件”手法进行有机连贯。
小说有很多细节和情节,但是连贯有序,完整呈现了主要故事线。
这一点展示了作者对于情节分析和推进的敏感度和把握力。
用“节点事件”作为分割,有助于主旨鲜明,读者记忆深刻。
其次,小说采用了人物的内心独白,深入地描写了严若风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写作者的情感心理细腻。
一方面,当严若风遭遇情感危机时,她的内心折磨和挣扎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另一方面,当她考虑人生价值时,也透过内心独白直接传达出她对于人生的深切思考。
再次,小说采用了环境描述和象征手法,通过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呼应,强化了情感内核。
小说中描绘了许多环境场景,比如夜色,浮雕,烟花等等,这些场景背后都潜藏着内在的符号意义。
比如,严若风被打入佐贺监狱,在狭小的囚室里躺了一夜,感觉生命如同蜷缩在琴弦上的音符,无助而单薄。
这里琴弦的象征意义与严若风的情感内核相呼应,给人一种强烈的精神共鸣。
最后,小说情节短小精悍,适合“适口易懂”的写作风格。
整个小说篇幅不长,每一个事件都是紧凑、简练的。
这种写作风格很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能够让读者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迅速地领悟到主人公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总之,《命若琴弦》以心理深入描写为主线,情节紧凑,适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小说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独白等手法,深入描绘了严若风的内心世界,很好地刻画出了她复杂多样的个性特点。
这种写作风格能引起读者浓厚的情感共鸣,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佳作。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原创)
几种常见的小说叙事视角(原创)展开全文上一篇《把握小说视角的意义》中谈到了视角的把握关系着小说写作的进程,是小说写作技巧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现结合专业理论的学习,谈谈几种常见具体的视角。
一、云端视角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
所以我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具体它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主观型特点是叙述者用第一人称身份或以编著、介绍人身份,直接登场亮相,对故事加以叙述、交代、报道,而且常常通过发表感想与议论来干预叙述的进程。
2.客观型特点是叙述人不直接介入作品,不到处发议论,而是以第三人称来讲故事。
叙述人隐身于叙述过程之内,使读者不能直接发现他的存在。
当然以上两种类型也并不是绝然对立的,有些作品在叙述过程中,也常常交替或混合使用两种叙事方式。
这种叙事的不足之处在于,因为上帝的存在,他知道的太多,反而让读者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另外作品的悬念也少了许多。
因而这种叙述方式会使参与作品体验感受的较少,不能使读者有再创造的乐趣和联想的能力,限制了读者“再创作”的欲望。
二、人物视角是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一般也采用第一、三人称。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大卫·科波菲尔》赏析
阅读指南提及查尔斯·狄更斯,高尔基曾说,他“不仅是一位反映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
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在作品中呈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下面,笔者就从写作视角与主题思想两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一、写作视角作者选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让“我”这个见证者来讲述故事,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作品富有真实感。
“我”可以随意吐露心声,让读者感受到孩童的率真,并了解童工的真实遭遇及他所接触到的周围的人的状况。
小说中的大卫虽然比同龄人成熟,但毕竟只是一个孩子。
他对生活仍然抱有期待。
即使生活给他一点小小的馈赠,也会让他倍感开怀。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星期六的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一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这是件很适意的事。
”对一个成年人而言,“六七个先令”或许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对大卫而言,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以让他高兴上一阵子。
他总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努力地取悦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开心一点。
作者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展现了主人公的脆弱。
“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大卫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是复杂的。
为了生存,他必须忍受各种痛苦,与各种人物打交道。
作者借此表达了角色内心的愤慨、痛苦与悲伤。
大卫在孩童时代便失去了父亲,接着又被继父赶出家门,靠给人做工勉强维持生计。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如货行老板、货行伙计、房东夫妇……可是这些人自己也过得很不如意,自然不会再去关注这样一个孤儿。
社会在大卫的眼中是冷酷无情的。
他不但需要自食其力,还要忍受他人的白眼、嘲讽、奚落、伤害。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命若琴弦》是林海音的中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少女小玉的成长故事,展示了她在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的坎坷和成长。
从写作心理的视角来解读这篇小说,可以发现作者对于角色内心世界的塑造和情感描写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细腻而独特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小玉的内心世界。
小说开篇即描述了小玉的父亲过世,她对父亲的痛失和丧父之痛的切身体验。
这一描写揭示了小玉内心世界的阴暗和忧伤,也为后面她追求音乐梦想的动力和决心提供了深刻的心理基础。
作者通过描写小玉内心世界中的情感起伏和冲突,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小玉的成长历程。
作者通过对小玉与音乐之间情感联系的塑造,进一步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小玉与音乐的情感联系始于她童年时学习琴艺的经历,那时的她将音乐视为父亲的灵魂寄托。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玉对音乐的热爱越发浓烈,甚至到了情感依赖的地步。
她却在追求音乐梦想的过程中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对音乐的情感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
作者通过描写小玉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联系,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玉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凸显了音乐对小玉的心理意义。
作者通过小玉与他人的互动,展现了不同人物对她成长的影响。
小玉在音乐学院结识了琴神王蔷,她对王蔷的敬慕和追求成为她坚持音乐梦想的动力。
而小玉的朋友曲迪则在她遇到挫折时给予了她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人物对小玉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展示了她与他人之间的复杂情感关系,同时也在塑造小玉的角色形象和推动故事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写作心理的视角来解读《命若琴弦》,可以发现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塑造了小玉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她与音乐的情感联系的塑造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同时通过小玉与他人的互动展示了不同人物对她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这些写作手法,作者成功地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少女在音乐之路上的坚持和成长,同时也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小说的叙述角度
小说的叙述角度一、定义:作家写作小说, 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事角度。
二、分类:小说的叙述视角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这两者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灵活转换。
上帝俯瞰一一全知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就是作者,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绝对控制,什么都为读者安排妥当了。
好处:容量丰富,讲述自由,阅读时信息清楚了然,不必让读者劳神费心,苦思冥想。
第三人称一一他”一陛知或有限视角特点: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并非故事情节中的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叙述人站在故事我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故事,视角或有限也可无限。
好处:叙述自由,超越时空,无所不知。
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
举例:比如《项链》叙述人对玛蒂尔德的生活情况无所不知,又俨然一个冷静的上帝俯瞰着玛蒂尔德的人生悲剧”凡人目光一一有限视角特点:小说的叙事人不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一一作者,而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讲究含蓄,讲究隐藏、白。
好处:能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主动参与,全心投入,更能体验到阅读的魅力,将读者变为小说的第二作者。
第一人称一一我”一语限视角特点: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
好处:真实亲切,拉近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是有限的讲述”。
注意:我啼不等于作者。
举例:比如《桥边的老人》中,我琳无法得知老人此时此地内心的想法,所以就无从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了。
三、人称:第一人称(我)是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
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承担的。
第一人称: ①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②便于抒情,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③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将自己和主角进行人物交换.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如鲁迅先生的《祝福》运用了第一人称的笔法,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较为真实的故事。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得写作视角
【写作技巧】小说几种常见的写作视角【泡书,网络大神作者孵化平台】视角和人称不能混为一谈,虽然有时候二者关系也挺密切的——比如第一人称与第一视角很多时候是相通的。
但是,视角是指讲述者与其所披露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它的分类是这样的:全知(即上帝)视角、限制视角、完全客观视角。
而人称也是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全知视角(上帝俯瞰)这是一种发展得比较成熟、普遍运用的叙述模式。
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全知”,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仿佛他是站在云端一样看天下百姓的活动,洞悉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叫它“云端视角”。
就叙述人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来看,叙述人可在其中,也可活跃在人物之外,知道他们身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想得到他们认同。
叙述人高高在上,控制着人物的各种表现。
这种视角切入的优点是自由灵活,叙述人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纵横捭阖,运用自如,人物和事件可以自由表现,并能让读者对人物和事件能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了解,最大限度地展示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述。
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作用:1、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述。
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叙述的,比如《福尔摩斯》就是第二人称,虽然是以花生我的口吻说,但都是在说主角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也可以是次要人物。
第三人称的叙述,人物并不在作品中直接露面,而是始终粘附于某一个人物身上,以被粘附的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有点傀儡的味道。
这种叙述的特点是讲述者只能讲述他所感知所认识所理解的一切,会受到其主客观条件(如气质、性格、生活经验、时空范围等)的限制,因而也叫有限叙事。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是一部由兰陵笑笑生所编写的小说,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何炅的描写,展现出了一种深刻的写作心理。
首先,在小说中主人公何炅是一个年轻的作家,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创作感到十分的困难。
而在这个时候,作者通过对何炅的内心描写,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深刻的写作心态。
何炅在开始创作的时候,会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一直在怀疑自己的才能。
然而当他坚持下去之后,通过不断的写作,他开始了解到了自己的才能,并且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其次,在小说中作者也通过对何炅与其他作家的对话,探讨了一个作家的创作心理。
在小说中,何炅和其他的作家进行了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个作家都得到了一种非常深刻的灵感,从而让自己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作家都在寻找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寻找过程中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力,并且去突破自己的局限性。
在总体上看,通过小说《命若琴弦》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作家们所经历的一切,是一种艰苦卓绝的创作历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自我鼓励,要不断的打破自己的局限性,迎接每一个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从而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是一部由王蒙创作的小说,该小说以其深刻的写作心理视角而著称。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王蒙描绘了主人公在面临命运考验时内心的纷繁复杂。
本文将从写作心理视角出发,解读小说《命若琴弦》,探讨王蒙的写作理念和技巧,以及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王蒙在《命若琴弦》中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写作的心理过程。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作家,他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通过写作来寻求心灵的寄托和慰藉。
这种将心理状态融入到文字中的写作方式,使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抉择,感受到他在写作中所获得的情感释放和精神力量。
王蒙通过主人公的写作心理,传递了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王蒙在小说中巧妙运用了描写技巧,将主人公的情感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深入刻画了主人公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怒哀乐。
在主人公的写作中,王蒙通过对于心理状态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充满力量和灵感的精神世界,也让读者对于写作的力量和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从写作的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王蒙作为作家的独特魅力和创作风格,也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创作的深刻内涵和精神追求。
王蒙通过对于主人公写作心理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文学世界,也使我们对于文学创作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命若琴弦》是一部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令行禁止的形象,展现了他在磨难中的坚毅和坚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写作心理的视角来解读《命若琴弦》,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心理塑造和情感描写来展现主人公的坚强和勇气的。
作者通过主人公内心的独白和情感描写来展现其心理世界。
在小说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在战争的环境下,主人公面对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恐惧和挣扎。
他犹豫、迷茫,但却又勇敢坚定。
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使得主人公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饱满。
作者通过主人公对于战争、对于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的勇敢和智慧,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来展现其坚强和勇敢。
在小说中,主人公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苦难,但却从未被打垮过,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
他在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的考验时,展现了惊人的冷静和勇敢,始终保持着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心理承受力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主人公那种顽强的精神力量和不屈的意志品质,也使他成为了读者心中的英雄。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情感描写来展现其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家人的眷恋。
在战争年代,主人公在离家的时候常常怀念着家乡的美好和家人的温暖,对于家人的思念更成为了他战斗的动力。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对于家人的深情眷恋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的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主人公那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家人的眷恋,也使他成为了读者心中的感人英雄。
通过以上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世界、心理承受力和情感描写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的坚强和勇气。
这种描写不仅使主人公成为了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更加使其成为了读者心中的英雄形象。
这种描写也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温暖和感人的情感色彩,使读者在欣赏这部作品的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战争年代那种特殊的情感和精神的力量。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是一部具有强烈文学创作意味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悲惨经历来表达
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从写作心理视角来解读这部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
创作动机和意图。
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看,《命若琴弦》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对生活中痛苦和困惑的反思
和诉求。
小说的主人公命若是一个失败学者,他面临着教育体制的严苛和社会的压力,艰
难地谋生。
他的命运仿佛被“琴弦”牵引着,不得以自己的意志行动。
这种无奈和困顿的
感受,可能来自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写作来释放内心的压抑和愤懑。
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塑造来看,《命若琴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性的
深刻洞察。
小说中的命若在面临困境时,表现出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他
通过学习琴艺,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解脱。
这种通过艺术来追求自由和真实的意识形态,反映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个体解放的渴望。
从语言和写作风格来看,《命若琴弦》体现了作者对文字和情感表达的追求。
小说中
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同时充满诗意和意象。
通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和意象隐喻,作者
将命若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
艺术的执着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叙事特征之视角及转换++课件
延伸拓展:特殊视角 1、儿童视角2、动物视角3、女性视角。 ①儿童视角:《大卫科波菲尔》 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 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 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b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 c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 d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 e儿童视听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f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 人心。
●故事套故事 ●听他人讲故事 ●(课时精炼二十九《破规矩》我听三爷讲述剃头爷的故
事)
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交织转换作用
●一是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各自的缺点,避免了单一 叙述的单调性,使故事叙述自由灵活,使作品呈现出更强的立体 感和多面性,突出文章主旨、丰富情节内容。
●二是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艺术表现力,采用流动的视角,可以增 强小说的叙述张力和叙述效果,使观察对象得到多角度、多层次 立体化的呈现。
小说叙事特征
之人称视角及转换
人称转换
●群山围绕流水祈祷,我终于明白,原来凡事发生,必与我有利, 与内心博弈,终能遇见另一个自己。愿你醒来,明月最后清风, 阅尽山河,终觉人间值得。行至新疆,可抵岁月漫长。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作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我” 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我”。作用:读起来有亲 切感和真实感,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 心理描写;
(节选自《边城》)
小说中对茶峒风俗、人物的介绍都是全知视角叙述。
分析迟子建小说创作艺术追求的独特视角
分析迟子建小说创作艺术追求的独特视角一、以死亡描写为切入点,展示生命状态同时,迟子建笔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具有生命的质感,无论植物或动物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灵魂,他们的死同样展现出别样的情感。
《北极村童话》中黄狗傻子对于幼年的“我”来说是最真挚的朋友,我们一起分享食物,快乐与忧愁,当“我”不得不离开时,它脖子上拖着沉重的铁链追来,“它骏马般地穿过人流,掠过沙滩,又猛虎下山似的跃进江里,它凫着水,踩出一道晶莹的浪花……它张了一下嘴,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它在下沉,就在下沉的一瞬间,我望到了它那双眼睛,亮的出奇,亮的出奇,就像两道电光,它带着沉重的铁链,带着仅仅因为咬了一个人而被终生束缚的怨恨,更带着它没有消泯的天质和对一个幼小孩子的忠诚回到了黑龙江的怀抱”傻子死了,但它与“我”的情感如那源源不断的黑龙江水般不会消失,它的死是一种对友情和忠诚的昭示。
还有《一匹马两个人》中的那匹老马,它与老少两代主人心意相通,她可以听懂少主人的嘱托,揣测出老主人的心思。
老太太不幸被路上的石头磕死,它与老头不辞辛苦的往返于村庄与二道河子之间,只为让在睡梦中逝去的老太太得到最恰当的安排。
最终老太太埋在了芳香四溢的田野中,当老头平静的离开时它又将老头送回村庄,让老人可以入土为安。
失去两位老人后,它以顽强的毅力和忠诚守护稻田,最后被薛氏母女割伤流血而死,它以自己的死展示着它与老夫妇俩真挚的情感,一匹马和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家人。
在另一个世界了,他们一家三口又会重逢。
迟子建笔下的死亡不忧伤,不绝望,哪怕是动物的死亡也不会充满血腥与哀嚎,死亡的背后总是照耀着温热的夕阳余光。
除此之外,迟子建笔下的死亡总会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与灵魂内涵。
死亡,向生者诉说着生的深沉思考。
《雾月牛栏》中继父在那个温情盈盈的雾月里弥留人间。
只因为他当年失手将宝坠打傻,而埋下终生的悔恨,这种内心的负疚感一直折磨着他,他临走时唯一的愿望就是让宝坠回到人的屋子里住。
小说赏析情节手法
小说赏析情节手法④从着墨多少上看, 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 可谓浓墨重彩(当然, 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 点到为止, 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林黛玉进贾府》中在贾宝玉正式出场之前, 王夫人的话: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 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在情节手法上属于铺垫。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冷暖岛事王福日时至三月, 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 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 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 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 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 吊起大茶壶, 一群老人摆桌放凳, 边喝茶边打牌, 时间就在丝丝啦啦的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 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 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 没走出几步, 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老顺财心里一紧, 这不年不节的, 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 一是丧。
若有喜事, 早该筹划了, 大家应该有耳闻, 若不是, 那只能是……老顺财脚下一踉跄, “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 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 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 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 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 他想喊, 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 他不得不张大嘴, 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 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
门开着, 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号哭, 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 出啥事儿了?”“顺财叔, 你们来啦!这孩子, 过年剩了一挂鞭炮, 被他偷出来放了, 这不年不节的, 您说该不该打?”“哎呀, 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炮嘛!对了, 你们啥时候回来的?”“昨天回来的!”“你爹他……”“在屋里躺着呢!”“他身体好受些没?”“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他……”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 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 红光满面的, 哪有半点病态?“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 “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 “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你个老东西, 我们还以为你……”“哈哈, 儿孙都在身边, 我就是去了, 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小说的写作视角
四、小说的表达技巧【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结合文句分析如何运用)+点(点明表达效果)。
1.叙事视角(即人称)(1)第一人称:①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②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2)第二人称:①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抒情自由灵活,便于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读者。
(亲切抒情)(3)第三人称:①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②更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更灵活自由地反映现实。
(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2、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①全知视角:更有利于全方位地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第三人称大多是全知视角。
②有限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中的傻子视角、儿童视角和成人受限视角(没有写人物心理等)。
比如:《尘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视角),《红高粱》《呼兰河传》(儿童视角),2017全国1《天嚣》(成人受限视角)3.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1)顺序:事件由头到尾依次叙述,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条理清晰。
(2)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可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使叙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叙:①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②丰富小说内容,使内容更充实。
③衬托中心人物,丰富情节,④深化文章……的主题。
(4)补叙: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完整;丰富了文章内容。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叙有情节;补叙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性的话。
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三种特殊的叙事视角---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传统的叙事角度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第一人称叙述是叙述者作为故事中人物从内在角度讲故事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是叙述者以旁观者的口吻从外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此外还有第二人称,即以“你”为故事中心人物的这样一种特殊叙述方式。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
从写作心理视角解读《命若琴弦》《命若琴弦》是一部以文学方式展现心理问题的作品,作者以写作心理视角深刻解读了人物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在小说中巧妙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与挣扎,展现了人物心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以及情节设置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生动地展现了当代人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命运、自由与选择的心理画面。
从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入手,我们可以看到在《命若琴弦》中,主人公面对命运的不公与自由的渴望之间产生了内在的冲突。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小佛”的内心矛盾。
小佛在小说中被命运之神赋予了筑琴的天赋,但他却不想过着被人定义的生活,他渴望自由,渴望摆脱命运的束缚。
这种内心矛盾的状态使得小佛的内心世界变得异常复杂,他在身不由己的命运和自由选择之间挣扎着,这种挣扎也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通过情节的设置和语言风格的运用,作者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动机。
小说中,作者通过精巧的情节设计,展现了主人公小佛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小佛在得知自己被赋予了筑琴天赋之后,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以及他试图逃避命运束缚的种种努力,都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他的心理状态。
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渗透着主人公的情感,比如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都通过作者的语言得以呈现,这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结。
本作品还通过描写人物心理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深刻剖析了当代人的内心世界。
在当代社会,人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因为种种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而感到痛苦与焦虑,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命若琴弦》所要诠释的核心。
小说中的主人公虽然拥有天赋,但他却不愿接受别人的定义,而是渴望自由。
笼罩在小佛内心的阴影和挣扎也正是当代社会很多人内心状态的真实写照,作者通过刻画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让读者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更深的思考和反省。
通过写作心理的视角解读《命若琴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通过深刻的心理描写和情节设计,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关于命运、自由与选择的心理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归纳
我们常见的叙述写作视角有哪些?
1、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 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 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 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请楚楚,甚至还走到 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 断。 2、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 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第三 人称叙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规律总结
1、第一人称: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拉近作品 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便于作心理描写。但在 叙述上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 2、第二人称:直接对话,真切自然;直面对象,便于抒 情;若对象为物,则具有拟人化作用。 3、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显得客观冷 静;不受时空限制,叙述相对自由。但显得不太亲切.
《玫瑰泪》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请分 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有真实感。 ②“我”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通过“我”的情感态度突出小男孩的 形象。 ④借“我”的感触揭示小说主旨。 (三点即可,得3分)
【提升训练】
【教材整合】
阅读必修三《祝福》思考小说的写 作视角及其作用。
【教材整合】
阅读必修三《祝福》,思考小说的写作视角及其 作用。 1、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同时,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 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 2、有力展现人物心理活动,从而展开自我批评。 显示出一个现代小知识分子面对苦难的民众表现 出的无奈和逃避。 3、通过我的视角反思了世人,反思了社会。我这 个叙述者尽管有缺点,但是我是人生的寻路者的 形象。引发读者思考社会的发展,探讨人生的价 值和意义,
【真题再现】
2011· 浙江卷《第九车厢》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 么效果?
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 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 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 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 具有客观性。
规律总结
(一)、叙述角度及作用:
【教材整合】
思考:
《祝福》中有没有叙述视角的变化?有什么效果? 有改变。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之前之后,运用的是 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在回忆祥林嫂的生平时,是从 “鲁镇人”视角出发,祥林嫂在鲁镇的活动可以直 接叙述,但是祥林嫂离开鲁镇的活动就必须由卫婆 子来转述,因此,这段转述,就变成了卫婆子的叙 述视角。这样做兼顾叙事的完整性和生动性。
小说阅பைடு நூலகம்之写作视角赏析
学习目标
1、辨别小说的叙述视角,明确不同 写作视角各自的作用。 2、 逐步提升结合文本规范答题的能 力。
考情分析 (五年四考)
考情分析
提问方式
1、请赏析作品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2、故事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3、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4、请用XX人称视角,描述XX的心理活动。 5、作者用旁观者的视角来评说,这样写有什么效 果?
描写,使人有真实的感受。(叙述亲切自然,
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 感 )。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 切感)。 最贴近读者 如同和别人对话 ,使人感到特
别亲切,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受更深 引起读者 共鸣;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
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叙述角度反 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1)便于作者对人物、 情节的掌控;(2)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 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3)全知 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 故事的来龙去脉。 2、有限视角(凡人目光):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二)叙述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便于抒情,便于进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