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3daa64b35eefdc9d33370.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向大海也能要“药”刘诗瑶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⑧首先是采样难。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3daa64b35eefdc9d33370.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向大海也能要“药”刘诗瑶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⑧首先是采样难。
黄河——__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二篇)
![黄河——__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de4e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1.png)
黄河——__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二篇)黄河——__民族的摇篮阅读答案 1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咯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__、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fán yǎn____较快,__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__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__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__的都是他的hòu yì____,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
所以后世称之为“__”。
现在“__”又成了整个__的代称。
④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湎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看见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
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__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B)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__民族,而__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黄河,不愧是__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6.根据拼音填写的词语是。
(2分)17.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是处。
说明文练习9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含答案)
![说明文练习9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f0504f03d8ce2f006623c3.png)
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
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
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
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顶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
②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
据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
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
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
据检验,黄河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
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
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
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
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
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
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
1.根据第①段,请你概括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
(2分)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第①②段内容简要说说文中“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4分)旧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的问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仔细阅读第二段内容,概括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参照第①段中画线句,在第③段中的横线上补出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09812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2.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有答案)一、《邓稼先》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①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 年为例:②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 99年。
③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 25年。
④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 99年。
⑤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 25 年,后者“租借” 99 年。
⑥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⑦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⑧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⑨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题目中的“站起来了”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2.文章② - ⑤段,从内容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内容上:概括1898 年的历史。
结构上:照应题目中的“任人宰割” 。
3.这段文字对于邓稼先有什么作用?先概述这一百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一句改为“邓稼先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
一是原句与前文衔接一致;二是原句强调的是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他的人物品质和精神。
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化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f41c93f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9.png)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花苞.(bāo)静谧.(mì)碣.石(jié)B.窠.巢(guǒ)肌.肤(jī)吝啬.(qiáng)澹.澹(dàn)C.莅.临(wèi)天涯.(yá)屋檐.(yán)贮.蓄(zhù)D.黄晕.(yùn)落.地(luò)高邈.(miǎo)竦.峙(sō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嘹亮决别繁花嫩叶花枝招展B.宽敞镶嵌咄咄逼人刻骨铭心C.云霄感慨不求深解喜出望外D.祷告徘徊根深缔固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那种冷清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
C.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分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下面这段话的语序被打乱了,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b5ccc852458fb760b5627.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
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
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
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
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
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
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
据英国《自然》杂志的报道,科学家也在利用便携式微型精密原子钟来测量山脉的高度,其原理也是基于山峰和谷底引力变化所导致的时间差异。
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ca8e0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6.png)
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开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开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构造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巧,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顶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芒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7、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答:18、读②段,答复,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黄 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黄 河—中华民族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1b8a09f133d4b14e85246823.png)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quot;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⑤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第①段中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请概括表述。
《黄河颂》提升训练(原卷版)
![《黄河颂》提升训练(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a4aa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8.png)
《黄河颂》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瑶.民(yáo) 呜咽.(yè) 军阀.(fá) 缴.租(jiāo)B.督.促(dū) 欺侮.(wǔ) 攀.谈(pān) 矗.立(chù)C.盛.饭(chéng) 峭.壁(qiào) 骨.碌(gū) 咀嚼.(jiáo)D.点缀.(zhuì) 澎湃.(bài) 疲倦.(juàn) 倾.斜(qīng)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C.《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D.叙利亚的孩子在废墟中唱着:“在战火和摧毁中,我们的伤口很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小学安全教育能否深入人心,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每个学生要树立起尊重生命的意识。
B.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参赛队员,除四川本省的运动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余名运动员也参与了奖牌角逐。
C.由于当今日本青年对动漫明星、萌元素等更有兴趣,使日本民间出现了对历史反思相当冷淡的现象。
D.《大国崛起》本着“为国人打开视野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思考”的创作宗旨,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历史的智慧。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B.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
2024年春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春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535c4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c.png)
2024年春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保姆.(mǚ)憎恶.(è)孤孀.(shuāng)B.福橘.(jǔ)惊骇.(hài)疏.懒(shú)C.渴慕.(mù)寂寞.(mó)掳.去(luē)D.絮.说(xù)诘.问(jié)搜.集(sō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劈开泛滥昆仑山浩浩荡荡B.喧闹穿带捂耳朵摇摇晃晃C.溜冰纪念圆体字雌雄难辩D.田垄字贴白桦林荣归故里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B.难道我们不能否认杨绛的成就吗?C.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D.当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的时候,却坚决不肯拿钱。
4.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
以下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
___________①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②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③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
④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⑤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
A.①③⑤④②B.①②④③⑤C.⑤③④②①D.②①③⑤④6.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开学典礼即将开始,主持人要求参加典礼的人员关闭所有电子设备,一位同学还在用手机玩游戏,班长走来劝阻他,说:“”A.请你立即关机,你想让开学典礼没法进行吗?B.为了开学典礼的顺利进行,请关闭你的手机,好吗?C.你这是干什么!把主持人的要求当耳边风!D.请注意自己的行为,你已经违反了学校的会议规定。
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3.4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3.4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https://img.taocdn.com/s3/m/f1cc91a00722192e4436f666.png)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基础训练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一、给加点注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卷(一)(试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练习卷(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a02e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e.png)
期末现代文阅读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现代文阅读(共10小题)1.阅读理解。
“虫国杀手”——螳螂①静静地待在草丛中,将两条前腿合起来举在胸前,仿佛正在虔诚地祈祷——这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螳螂的形象。
然而,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职业杀手”。
当其他虫进入它的攻击范围,它先前那“虔诚”的形象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硕大的眼中闪出咄咄逼人的凶光,死死地盯住移动的猎物不放。
一旦时机成熟,两把大刀似的前腿便箭一般弹射出去,重重地扣在猎物身上,猎物来得及做的不过是抽搐(chù)几下或挣扎一阵。
接下来,会用它那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嘴”,一点一点地把猎物肢解、吞噬(shì),直到只剩下一些对螳螂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的器官,比如一节触须,一段跗(fū)肢,或是一小片翅膀。
有时螳螂还要吃它的同类,听说,即便是狼,也不吃它们的同类。
②螳螂凶残,但又美丽,形态千奇百怪。
在温带地区,螳螂种类相对较少,体形较为简单;但在热带地区,螳螂的种类就丰富多了,体形也变得怪异复杂,而且个个都是高超的伪装大师,无论植物的花、叶、枝、树皮……都是它们模仿的对象。
有了巧妙的伪装,螳螂只需静伏不动,不管天敌还是猎物都很难发现它们。
③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就可以过得逍遥自在。
在我国,已知的螳螂种类有100多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种螳螂,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是个个都是地地道道的“虫国杀手”。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烟消云散——悠然自得——盛气凌人——(2)短文中提到的“职业杀手”指的是,它有的特征。
(3)根据短文第①自然段的内容,把螳螂猎食的过程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死死盯住猎物→→重重扣住猎物→(4)短文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让你联想到了下面哪句话?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虎毒不食子。
C.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5)下面是几位同学读完短文提出的问题,根据提示思考并填空。
A.什么是“跗(fū)肢”?B.“虔诚地祈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文中可以用来形容螳螂?C.文中称螳螂为“职业杀手”“虫国杀手”,并且分别用了不折不扣、地地道道等词来形容,那么螳螂有没有克星,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本领呢?①问题不影响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问题有助于了解螳螂的形态,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做出解答;问题由短文联想开去,更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螳螂。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练习题及答案.pdf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练习题及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5cce720ea0116c175f0e489d.png)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基础训练一、给加点注音。
蜿.蜒()蕴.藏()繁衍.()栗黍.()都邑.()增.添()二、补全下列成语,并按要求答题。
()耳欲()()斧()工()()不息百家()()1.“百家()()”是含有数字的,这样的词语还有:、。
2.选词填空。
桂林的山水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啊!三、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黄河途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河水变为深黄色。
2.()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多个中心,()黄河流域是最重要的中心。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改为陈述句)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
(改为“把”字句)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
(改为反问句)五、根据课文填名言诗句。
1.黄河之水天上来,。
2.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阅读提升六、阅读理解。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
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高考语文第一份试卷
![高考语文第一份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a38b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2.png)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广阔的青藏高原上,巍峨的昆仑山脉横亘东西,宛如一条巨龙,静静地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
昆仑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更是世界屋脊的象征。
自古以来,昆仑山就承载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昆仑山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壮丽景色,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传说中,昆仑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通往天界的门户。
在古代神话中,昆仑山是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这些神话传说,为昆仑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昆仑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巍峨的山峰、蜿蜒的河流、广袤的草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昆仑山的雪线较低,植被丰富,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同时,昆仑山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青藏高原公路的起点,承载着连接东西部的战略使命。
【乙】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昆仑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大对生态保护项目的投入,开展生态修复工程等。
这些举措使得昆仑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然而,昆仑山的生态环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昆仑山的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昆仑山的生态保护工作,确保这片神秘的土地能够永葆生机。
1. 下列关于昆仑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昆仑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更是世界屋脊的象征。
B. 昆仑山蕴含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C. 昆仑山的神奇之处,仅在于它的壮丽景色。
D. 昆仑山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2. 下列关于昆仑山生态环境保护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政府已经完全解决了昆仑山的生态环境问题。
B. 人类活动对昆仑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
C. 加强昆仑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D. 昆仑山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五年级单元测试4.长方体(二)(含解析)
![五年级单元测试4.长方体(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1301eeaf1ffc4ffe47acb5.png)
五年级单元测试4.长方体(二)(含解析)一、单选题1.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A. 10B. 100C. 10002.3.05立方米= ( )A. 305立方分米B. 3050立方分米C. 30.5立方分米3.把一张16开白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它的体积大约为1()A. 立方米B. 立方分米C. 立方厘米D. 立方毫米4.用橡皮泥做圆柱体学具,第一次做的高15厘米,底面积是3.2平方厘米;第二次用同一块橡皮泥做的高8厘米,底面积是()A. 6平方厘米B. 48平方厘米C. 8平方厘米D. 12平方厘米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5升比5000立方厘米小.6.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立方分米。
7.判断对错.一只杯子能装水1升,杯子的容积就是1立方分米.三、填空题8.0.25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1.5立方分米=________升3.8升=________毫升9.一块长方体的木块,长1.5分米,宽0.8分米,高1分米.这个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48分米,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分米2,体积是________分米3.11.填空(1)0.35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厘米(2)2300立方分米=________立方米12.一个棱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铁块锻造成宽50厘米、高3厘米的铁条,这根铁条长________米。
四、解答题13.为了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的体积,就需要有统一的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有哪些呢?14.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容器,长6dm,宽5dm,高4dm,里面的水深3.2dm,再把一个棱长为3dm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完全浸没),玻璃容器里的水会溢出多少升?五、综合题15.(1)一个正方体的油箱,从里面量得棱长是2.5分米,这个油箱可装油________升。
(2)在这个油箱中倒入油,测得油深0.8分米,问:一共倒入了________升油。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2单元培优测试卷
![部编版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分层单元卷】第2单元培优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8e211f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d.png)
【分层单元卷】部编版语文7年级下册第2单元·C培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挚.痛(zhì)山涧.(jiàn)污秽.(huì)缠.绕(chán)B.胸膛.(táng)默契.(qiè)喷涌.(yǒng)田垄.(lǒng)C.召.唤(zhāo)镐.头(gǎo)辘.辘(lù)浆.液(jiāng)D.仰.望(yáng)白桦.(huà)斑斓.(lán)怪诞.(dàn)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再现了邓稼先等科研人员研制“两弹一星”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B.庆历二年,王安石赴汴京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刚入仕途就锋芒毕露....。
C.每当老师越来越响地敲击黑板,我们个个浩浩荡荡....、战战兢兢地等着哪个不识时务的家伙往枪口上撞。
D.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深恶痛绝....,一致决定不再理他。
3.(3分)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的句子语意最肯定、最强烈的一项是()身体的疲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灵上的倦怠,口头上说自己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但在内心深处并非如此,以致自己并未全力以赴,________A.这样不能将事业做好。
B.这样可能不能将事业做好。
C.这样如何能将事业做好呢?D.也许这样不能将事业做好吧?4.(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粥,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
②或者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而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
③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自由,就得有进修的主动性;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得有恪尽职守的忠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
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
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
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创建
基业的地方)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经开始使用彩陶。
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
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7、第①段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答:
18、读②段,回答,黄河流域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答
19、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答:
20、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
答:
21、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答:
22、中华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
答:
参考答案:
17、说明黄河流域漫长。
(或说明流域广大、气势雄伟均可)
18、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
19、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0、不能省略。
因为相传表示所述内容来源于传说,不是确实有据;之一表示还有别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不是唯一的。
21、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
22、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故称中华。
【中华民族的摇篮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